海通策略:做大做强数字经济 哪些领域值得关注?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原标题:【海通策略】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哪些领域值得关注?(荀玉根、吴信坤、杨锦)
来源:股市荀策
核心结论:①政策支持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速,根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预计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的CAGR达14.1%。②“东数西算”正式启动,云计算、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是首要受益方向。③其次,网络安全事件频发叠加政策合规需求增加,将推动网络安全需求持续释放。④5G设备仍将受益于基站建设,但22-25年新建基站数量或有所放缓。⑤中长期看,半导体、工业软件等核心技术领域国产化正加速。
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哪些领域值得关注?
今年1月15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总书记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文章明确指出数字经济是国家战略,将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本报告主要聚焦数字经济中数字产业化领域的行业机会。
1.政策支持将加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
何为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目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代表性的数字技术正快速向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全面渗透,全球经济正逐步进入数据驱动、万物互联的数字经济时代。
数字经济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根据托夫勒的“三次浪潮理论”,当今人类社会已经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经历第三次浪潮信息技术革命。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也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走向数字经济。历次革命的经验证实,全球治权的更迭与大国崛起的关键在于把握变革带来的“弯道超车”机遇,在影响全球进程的技术和产业中占据制高点,从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军者。从宏观上看,数字经济时代新兴技术的应用从提高生产函数中投入要素数量和质量、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三个路径推动经济进入高速增长。从微观上看,数字经济时代,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普遍应用产生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通过对大规模数据信息的高效处理,能够准确发现多样化需求,实现供需双方快速匹配,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形成更为完善的价格机制,由此提高经济的均衡水平。对于我国而言,我国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宏观经济结构从大到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因此,发展数字经济,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创新突破,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融合,有助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关键支撑。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显著,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仍有差距。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从2005年的2.6万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从05年的13.9%上升至20年的38.6%,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年在疫情冲击和全球经济下行的叠加影响下,我国数字经济依然维持9.7%的高速增长,是同期GDP名义增速的3.2倍多,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动力。目前我国三次产业的数字化发展正在深入推进,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年农业占行业增加值比重为8.9%、较19年提升0.7个百分点,工业为21%、1.5个百分点,服务业为40.7%、2.9个百分点。可见,数字经济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从国际对比来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年美国数字经济规模达13.6万亿美元,高于我国的5.4万亿美元;德国、英国、美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已经超过60%,分别为66.7%、66.0%、65.0%,均高于我国同期的38.6%。发达国家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也都高于我国,分别为14.0%、31.2%、51.6%。
{image=1}
{image=2}
我国发展数字经济已上升至国家战略,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码。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10月18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强调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今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8项重点任务,明确了11个专项工程,其中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占GDP比重要提升至10%,若2021-2025年间我国名义GDP保持7.5%左右的增长,则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将从20年的7.9万亿元增加到25年的15.3万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速达14.1%。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各大城市也已紧锣密鼓开始加快数字化布局及产业转型工作。上海、浙江、河南、北京、东莞等地也先后推出相关政策文件,明确将数字经济发展纳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同时加大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开发利用、数字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的资金投入,积极推动当地数字化布局。例如今年1月1日,《上海市数据条例》正式生效,配套政策计划将于今年3月底、6月底及12月底分批出台,在年内基本建成数据领域“1+x”制度体系,赋能数字经济和经济社会发展;浙江也于1月11日召开了数字经济系统建设工作会议,强调了数字化改革是浙江省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
{image=3}
{image=4}
政策支持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将加速,我们首先聚焦数字产业化领域,行业机会方面具体可以关注: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稳增长政策下网络和算力基础设施投资加码、建设提速;②半导体、工业软件等核心技术领域受益需求提升、技术突破,国产化加速;③网络和数据安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保障,网络安全事件频发+政策合规需求推动网络安全需求持续释放。我们将在下文中对以上三个领域进行详细介绍。
2.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心和基础,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从短期看来可以发挥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缓解经济下行的压力;长期看,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对信息基础设施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这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培育壮大数字经济的新动能,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发改委指出要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我们认为数字经济中数据中心、云计算等算力基础设施和5G、光纤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政策发力的重点。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重点。计算能力是数字社会发展的最重要驱动力,万物互联和行业智能化的发展需要类型互补、灵活调度、按需分配、绿色高效的算力基础设施给予支撑。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和各行各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数据量正迎来爆发式增长,这也导致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的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推动了互联网数据中心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1年8月,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总规模400万架。“十四五”期间,政策支持下数据中心建设将提速:21年7月工信部印发《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根据经济参考报援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预测,未来三年数据中心产业投资或达1.4万亿元。目前云计算、边缘计算部署与信息通信网络架构优化演进深度融合也在积极推进当中,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白皮书》,2020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2091亿元,同比增长达到56.6%。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或将高速发展,预计“十四五”末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0亿元,20-25年期间年复合增速将高达36.8%。22年以来,政策支持正落到实处:截至2月16日,发改委等部门复函同意在京津冀、成渝、贵州、甘肃等地启动8大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标志着“东数西算”工程的全面启动,要求发展数据中心集群,开展数据中心与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之间的协同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领域景气度将持续向好。数据中心相关公司如万国数据、数据港;云计算网络设备及光器件公司如星网锐捷、天孚通信、光库科技。
网络基础设施的能力提升仍然是长期发展需求。网络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要适应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要求,需要加快新技术引入,推动网络设施演进升级。我们认为推进宽带网络升级和推进5G网络深度覆盖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两大抓手。宽带网络方面,千兆光纤升级是发展重点,《“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强调要推进光纤网络部扩容提速,实现城市和重点乡镇千兆光纤网络全覆盖,并提出千兆宽带用户数要从20年的640万户增加到25年的6000万户。政策高度重视之下,我们可以发现21年千兆宽带用户数快速增加,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1年1-11月千兆宽带用户数较20年末净增加2746万户。5G网络方面,《规划》指出要推进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商用部署和规模应用。21年11月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也提出了到25年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26个,据此推算,我们认为22-25年我国将新建5G基站224.8万个,25年5G基站累计数量将达367.3万个,期间年复合增速将达26.7%。根据我们测算,22-25年期间5G基站建设投资金额接近9000亿元,但22-25年期间年均新建基站数量或低于21年。基站建设数量增加推动5G网络覆盖率提升,根据21ic电子网援引Gartner预测,23年我国5G覆盖率将达95%,5G商用进展也将加快。5G设备等领域将受益于数字经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公司如中兴通讯、紫光股份。
{image=5}
3.数字经济核心技术领域国产化加速
数字产业的质量和规模是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显著,规模已经位列全球第二。未来提高数字经济质量将是重点,发改委指出要推进数字产业基础高级化,持续提升产业规模,瞄准重点数字产业,提升基础软硬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生产装备的供给水平和生产能力,强化关键产品自给保障能力。《规划》也提出要集中突破高端芯片、操作系统、工业软件、核心算法与框架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我们认为从中长期看,我国半导体、工业软件等领域的国产化正在提速。
中长期看,半导体国产替代正提速。根据ESM援引IC Insights的数据,2021 年全球半导体收入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达6140亿美元、增长25%。从应用领域来看包括5G智能手机、汽车电子/电动汽车、服务器/数据中心、PC、AI(人工智能)、5G通讯等各个领域应用都是全面性增长。当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一大半导体消费市场,根据SIA的数据,2020年我国半导体消费占全球比重达34.4%,但核心技术依旧受制于人。2020年美国半导体生产企业占据47%的全球市场份额,而中国大陆企业仅占5%。同时,21年中国半导体进口规模达4326亿美元,超过石油进口规模,高端芯片十分依赖进口, 21年高端芯片进口占芯片总进口金额的比重尽管较20年有所下降,但仍然高达75%。目前,我国已经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根据央视财经频道援引国务院数据显示,中国芯片自给率要在2025年达到70%。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的一期和二期总规模超3000亿元,领投了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企业。中长期来看,政策支持叠加智能应用领域快速增长拉动半导体需求,我国半导体设备、设计、制造等领域国产替代或将提速。展望22年,受半导体资本开支和供给的增加的影响,21年的“缺芯”情况或在22年下半年有所缓解,根据ESM援引IC Insights的预测,预计22年半导体销售额将达6800亿美元,增速较21年有所下滑、为11%。半导体领域相关公司如立昂微、圣邦股份。
{image=6}
工业软件国产替代将提速。工业软件是制造业生产、管理、营销过程数字化的核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国内工业软件产业规模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2019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26.9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达28.1%,而我国工业软件产业规模仅占全球6%的份额,可见我国的工业软件市场存在较大增长空间。但当前我国工业软件核心技术仍无法自主可控,根据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中国工业软件产业白皮书(2020)》,2019年我国研发设计类、运维服务类工业软件的国产化率仅为5%、30%,生产制造类和经营管理类工业软件国产化率分别为50%、70%。其中,国内研发设计类软件多以二次开发为主,面临技术能力水平欠缺的难题;运维服务类软件在产品技术和功能上和海外领先水平都存在一定差距;尽管生产制造类和经营管理类工业软件国产化率相对较高,但高端市场仍待突破。工业软件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事关数字产业发展和我国能否掌握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主动权。因此,从“十四五规划纲要”开始,《“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均强调要重点突破工业软件,推动中高端工业软件与智能系统研发。随着数字经济技术与电网、化工等传统行业融合逐步加速,这些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需求将逐步爆发,政策支持下,工业软件国产替代或将提速。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预测,22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将达2610亿元,20-22年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5%。根据海通行业分析师预测,21年工业软件归母净利增速将达30%,22年盈利增速或略有下滑,但仍然维持较好水平,预计22年归母净利增速约25%。工业软件领域相关公司如赛意信息。
{image=7}
4.网络和数据安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保障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量快速增长,网络安全事件频发。我们在前文中提出,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全球经济正逐步进入数据驱动、万物互联的数字经济时代。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不断加深,全球数据量也快速增长,根据C114通信网、IT时报援引IDC的预测,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达175ZB,18-25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27%。其中,我国数据量增速或更高,25年数据量将达48.6ZB,占全球比重将上升至28%、18-25年期间年复合增速高达30%。数据量的快速增长也引发了一些列的网络安全问题,正侵蚀企业乃至国家的数字经济成果:根据锐观网援引Cybersecurity Ventures的预测,2021年因网络安全事件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预测将达到6万亿美元,数额接近我国2020年的数字经济规模。根据CNVD的数据,16-20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电信、工业控制行业的漏洞数量呈上升趋势。
在此背景下,国家政策对网络和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为基础的网络数据安全领域的法律体系。19年5月发布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2.0标准”(以下简称等保2.0)扩大了保护对象的范围、丰富了保护方法、增加了技术标准,推动我国网络安全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21年以来,网络安全领域的相关政策频频出台,如21年3月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网络安全产业;7月工信部发布《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3年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要超过2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等。等保测评报告模板(2021版)又提升了测评要求,并把数据资产列入测评对象,预计数据脱敏、数据防泄漏、数据库防火墙等数据安全产品的需求将快速上升。随着政策合规监管不断细化,将推动企业加大网络和数据安全领域的投入。
{image=8}
网络安全事件频发+政策合规需求推动网络安全需求持续释放。在频发的网络安全事件和国家网络安全主要政策法规的共同推动下,网络和数据安全需求持续释放,推动我国网络安全市场进入稳定增长期。根据CCIA、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研网的数据,2020年我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为532亿元,占全球比重约为6%,与我国数据量占全球比重23%(2018年数据)相比有较大差距;随着我国数据量的快速增长,网络安全市场有较大增长空间,CCIA预计2023年我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将超过800亿元。目前我国网络安全客户主要以政府客户为主,根据CCIA和智研咨询的数据,20年政府客户占比为37%,来自政府的收入占比为26%。《“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中提出强化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综合安全防护,我们预计政府端的网络安全需求还将维持增长。同时,我们认为随着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各行业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将不断加大,网络安全向其他行业的渗透将加速,20年金融、医疗卫生、教育领域的客户增速已经高于政府客户。随着网络安全市场规模的稳步增长,在规模和资源上具备明显优势的网络安全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或将逐渐提升,其实17-20年行业集中度提升已在演绎当中,行业CR4从17.8%上升至26.0%,CR8从38.3%提升至41.4%。随着网络安全需求快速释放,网络安全客户数量维持高增,根据数说安全援引CCIA的数据,21年上半年共有4751家公司开展网络安全业务,较20年同期增长23.1%,网络安全相关企业收入增速或有望快速提升。预计21年、22年网络安全市场将保持15%以上的增速,较20年的11.3%有所提升,网络安全相关公司如迪普科技。
{image=9}
{image=10}
综合以上,我们认为以上数字经济领域中优先关注政策重点发力的方向:近日,“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要求加强网络、电力、用能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开展数据中心与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之间的协同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是首要受益方向。其次,等保2.0模板(2021版)的更新将促进网络安全需求持续增加,目前政府、行业客户增长均有望提速,网络安全设备、软件、服务等领域将受益。第三,5G等网络基础设施的能力提升依然是数字经济长期发展的要求,也是稳增长政策中新基建投资的发力点之一,5G设备等领域仍将受益。此外,对于半导体、工业软件等核心技术领域,目前我国在技术水平上与海外领先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中长期看,政策支持下这些领域的国产化将提速。相关行业上市公司请见下图。
{image=11}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新技术发展和应用速度低于预期。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