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12

闲钱理财“王冠”易主?中短债基金成新“网红”

中国证券报2020-07-01 15:43:010

你的零钱放哪里呢?曾几何时,余额宝就是“国民钱包”的代名词,货币基金凭借随买随取、当天到账的特点成为理财界“霸主”,额外的收益率更是给闲钱一个“躺着生钱”的安放处。

今年以来,随着货基收益不断下行,眼看着各种“宝宝”越来越不赚钱了。货币基金7日年化平均值降至1.6%,银行4月理财产品收益水平跌至3.66%。稳稳地小确幸“幸”不起来了。

低风险资产收益下滑,我们的闲钱理财需求如何满足?安全性相近、收益更好的中短债基金俨然成为“闲钱理财PLUS”。目前,投资者退出货币市场基金,加速转向债市,似乎已成趋势。

一代“国民理财神器”货币基金退下神坛,“新网红”中短债基金能否打开“理财新时代”的大门?

闲钱理财界新“网红”

小雨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她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几年前开始就把闲钱放进货币基金。“生活费放在余额宝、理财通,花钱也方便。每天早上打开手机看见进账几块钱,虽然不多,但这种‘躺着挣钱’的感觉挺好的。”

像小雨这样享受“小确幸”的基民不在少数。但随着货币基金收益率普遍下降,“零钱放不放‘余额宝’都无所谓了。”小雨说。

对于不少“小雨们”而言,当下面对的选择其实就是两种:一种是维持之前的风险偏好,适当降低收益预期;另一种方式就是提高风险偏好,承受更多风险,去追求更高的收益。

实际上,越来越多人选择第二种。“以前买货币基金就是怕亏损,宁愿少挣点。现在我发现债券基金风险也很小,1元起购,收益还更好。”正如小雨所言,申赎灵活、起投金额低的短期纯债基金受到欢迎,“真香定律”又一次奏效。

{image=1}

记者发现,不少电商平台也纷纷推广起新的闲钱理财方式,在“网红”销售榜上,不少偏向短期持有的C类债券基金赫然在列。为了充当好投资人的“零钱包”,不少基金调整了费率,申购全免,持有超30天就可免费赎回。

闲钱理财PLUS

相比货币基金,短债基金有哪些特点,使其被加冕为“闲钱理财PLUS”?

与货币基金相比,债基收益率更高,投资范围更广,虽然无法做到随时赎回,但债基仍然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收益却远远高于货基。

富国基金市场策略分析师陈杰告诉记者:“中短债基金类似于货币基金,底层资产的期限也比较短,在市场波动时,净值波动较小,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短期债券市场出现大跌的风险较小,投资中短债基金,相比货币基金可以起到收益增强的作用。”

除了债基本身所拥有的特点外,各家公司在大力推广的同时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沪上一家基金公司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过去余额宝等货基赢家通吃,先到先得,让不少较晚开通电商平台的基金公司扼腕叹气。风水轮流转,货基收益下滑让债基成为替代产品,对公司来说是重新树立品牌、推广自身招牌的机会。”

另一基金研究人员称:“货基之间差异较小,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属于同质产品。但债基不同,特别是混合型偏债基金,对基金经理综合要求更高,产品之间收益率差异增加,尤其对原先风险偏好低的投资人来说,如何选好合适自己的债基更为重要。”

未来货币基金收益如何?

眼看短期债基“野心勃勃”欲上位,货币基金真就“过气”了?

陈杰告诉记者,一般来说,货币基金底层资产是同业存单、短融等短期货币政策工具,利率波动反映到货币基金收益率上有一定的滞后期。此前,为了应对疫情的冲击,货币政策较为宽松,流动性充裕。较低的利率导致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下降。而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货币政策相较于前期宽松程度下降,利率回升,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也将随之回升,不会一直单边下行。

诺德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监景辉认为,一方面,债市大幅调整后,债券的绝对收益率水平在提升;另一方面,基于当下国内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国外需求恢复仍待观察,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将持续较长的时间,广谱市场利率仍有下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此对部分不能参与权益市场的机构投资者而言,固定收益类产品仍有一定的配置价值。

责任编辑:陈志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