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传闻再起:中信中建投两日净增1000亿 总市值超摩根大通
新浪港股讯 7月3日消息,据外媒报道,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内部均同意了一项合并计划。中信证券母公司--中信集团将作为主要买家,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购买中信建投股权。 两家券商合并将打造一家规模820亿美元的投资银行巨擘。
今日早盘,中信建投高开高走,午后中信建投证券再度暴涨18%,两日暴涨37%;中信证券涨超9%,两日暴涨21%。A股方面,中信建投连续两日涨停,中信证券昨日涨5%后今日涨停。据新浪港股统计,中信建投A股两日市值净增529亿元,H股市值净增37亿元。中信证券A股市值421亿元,中信证券H股净增63亿元。也就是说中信和中信建投合并传闻,让两家公司市值净增566+484=1050亿元。
其他券商股集体走高,申万宏源涨16%,中国银河涨10%。
{image=1}
分析人士指出,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若成功合并,将进一步强化领先地位,而未来投行业务将成为券商机构业务的引擎。截至2019年底,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的净资产分别是1616亿元和566亿元,两家合并后净资产将达到2182亿元,占行业比例超过10%,进一步缩小与国际大行的差距。
最新数据显示(A股数据),中信证券市值3420亿元,中信建投市值3183亿元,两者合并将是一家超6603亿市值的超级券商,合并后市值有望达到934亿美元,目前高盛市值679亿美元,摩根大通2811亿美元,摩根士丹利753亿美元。
不过,消息发布后,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纷纷发表澄清传闻。
中信建投公告,2020年7月2日下午,公司注意到有媒体报道称,本公司党委会已经批准了关于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将收购本公司第二大股东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所持本公司股份的相关计划,以此推动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本公司的合并。截至目前,本公司未曾召开过党委会审议批准上述传闻所称的相关计划,也未得到任何股东有关上述传闻的书面或口头的信息,本公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中信证券发布澄清公告,公司注意到有媒体报道称中信集团将收购中信建投的股份,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已内部同意了一项合并计划。截至本公告日,本公司未获悉有关上述传闻的相关信息,本公司也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信息。
不过,有网友表示,中国中车也是这样说的。遥想6年前,中国南车、北车合并时也曾发生过相似的流程。先是媒体爆料要合并,然后双方否认,3个月后合并,期间中国北车和南车涨了好几倍。
{image=2}
九州证券合规总监陈美兴表示,市场的反应值得关注。“时至今日,金融开放已经将银行、证券、基金、期货和人寿保险等牌照准入完全放开,‘外资狼’虎视眈眈。为了应对外资在资本实力、业务规模、创新水平和人才储备等对开放后国内市场的冲击影响,在国内打造超级券商既是市场投资者的普遍期待,也是管理层在金融供给侧改革方面的努力方向。管理层选择在资本实力较大,市场化水平高,业务规模排名靠前的头部券商进行整合试点打造超级券商不是没有可能。但是说会出现一波券商整合潮,有点牵强。毕竟国内券商千差万别,各有特色,没有必要非得做大才能做优。”
责任编辑:张海营
微医:传最快下月在香港递表 估值接近70亿美元
来源: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外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互联网医疗平台微医(WeDoctor)快下月申请上市,估值接近70亿美元。此前,彭博社曾报道称,微医将在上市前融资3.5亿美元后,预计于今年2月在香港递交上市申请,集资5亿至10亿美元。另外路透社旗下IFR报道,微医上市估值或达120亿美元。0001花旗:领展房产基金重申买入评级 目标价77.9港元
花旗发布研究报告,重申领展房产基金(00823)“买入”评级,目标价77.9港元,称公司公布截至今年3月底止全年度业绩,总体业绩略优于该行预期,全年度每基金单位分派289.99仙同比升1%,高于该行原预期1.9%。该行表示,公司全年度收益净额均同比增长0.2%,截至今年3月底止负债率18.4%保持低水平,维持对公司长期正面看法,给予对应评级及目标价。责任编辑:李双双0000午评:恒指涨0.41% 季检结果出炉美团涨近4%中通创新高
11月16日消息,美股周五收高,标普500指数创历史最高收盘纪录。摩根大通称乐观疫苗前景将改变市场格局,建议提高风险敞口。截止午盘,恒生指数涨0.41%,报26263.41点;国企指数跌0.08%,红筹指数跌0.60%。0000收评:港股恒指跌0.13% 汽车、物业股下跌小米暴跌超7%
12月2日消息,美股周二收高,纳指与标普500指数创历史最高收盘纪录。投资者预期新冠疫苗将刺激经济复苏,而美联储、欧洲央行等进一步宽松的前景升温。耶伦称需采取紧急行动来防止美国经济衰退。今日开盘,恒生指数高开0.39%,随后转跌。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0.13%,报26532.58点;国企指数跌0.81%,红筹指数涨0.3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