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7374

揭示易经八卦方位的能量奥秘(易经摇卦为什么会有很高的准确性)

兴仁信息网2023-03-24 14:26:370

曾仕强易经的奥秘第三集何为八卦

先天八卦:乾南,兑东南,离东,震东北,巽西南,坎西,艮西北,坤北。

《说卦传》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一数坎来二数坤,三震四巽是中分,五数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易者,阴阳之道也;卦者,阴阳之物也;爻者,阴阳之动也。

卦虽不同,所同者奇、偶;爻虽不同,所同者九、六。

八卦

孔子在《十翼》,也就是《易传》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两仪即阴阳,可在不同时候引申为天地、昼夜、男女等等。

四象,即少阴、少阳、老阴、老阳。在不同时候,可分别对应四方、四季、四象。青龙居东,春之气,少阳主之;朱雀居南,夏之气,太阳主之;白虎居西,秋之气,少阴主之;玄武居北,冬之气,太阴主之。

太极就是宇宙的起源,而两仪就是阴阳的变化。伏羲一画开天,这一画就是孔子所说的太极,而这一画所生出来的阴爻和阳爻,就是两仪。

八卦所代表的,本是地球上的八种自然现象,天被称作乾,地被称作坤,水被称作坎,火被称作离,雷被称作震,风被称作巽(xùn),山被称作艮(ɡèn),泽被称作兑(duì)。

所谓卦,其实是古代劳动人民通过测量太阳位置,从而知季节、记录劳作规律的手段。

卦字的右边“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位置。

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

所谓八卦,应该是在地之八方测量结果的记录。

(一)八卦歌诀

先天八卦:“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后天八卦:“一数坎来二数坤,三震四巽是中分,五数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二)八卦代数

先天八卦: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后天八卦:坎一,乾二,兑三,坤四,艮五,震六,巽七,离八。

(三)八卦方位

先天八卦: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

后天八卦:震东,兑西,离南,坎北,乾西北,坤西南,艮东北,巽东南

(四)八卦所属

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

(五)八卦生克

乾、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

乾、兑(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离(火),离(火)克乾、兑(金)。

我认为我理解的比曾什么强好,给加个采纳吧,谢谢。

请问易经的奥秘5中提到 八卦方位 南北调换

你说错了。

先天八卦相传为伏羲所创,亦故称为伏羲八卦。《易经》系辞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包牺氏即伏羲氏)

先天八卦的核心讲究对应,“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也就是把八卦所代表的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八类物象分为四组,并说明它们的对应关系。

天地定位是指乾坤两卦,依据其各自的自然属性,乾为天,居于上为南;坤为地,居于下为北。我们生活在北半球,向上看,也就是向南看;向下看也就是向北看。上下的相对定位,天高地低,南高北低。山泽通气是指艮、兑两卦,依据它们各自的自然属性,艮为山,居右下,即西北;兑为泽,居左上,既东南。山是高凸的,泽是低凹的。雷风相薄是指震、巽两卦。震为雷,居左下,即东北;巽为风,居右上,即西南。水火不相射是指坎离两卦。离为火,为日,居左,即东方;坎为水,为月,居右,即西方。

先天八卦,揭示了我们所在的银河系的天体运行和自然万物生发的规律。它与河图、洛书组成了《易经》中的先天易部分。

后天八卦为周文王所创,亦称文王八卦。《史记 周本记》说:“西伯(即文王)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易经》系辞中说:“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坤也者,地也。万物比如致养焉,故曰:至役乎坤。兑,正秋也(方位在正西方),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老乎坎。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方位在东北方)

后天八卦,描述了地球及其物质世界的组合规律、生化合成反应所遵循的法则,并阐述了宇宙天体运转对人类的作用规律。它的核心是讲究”流行”,以此形容周期循环,并用以表示阴阳依存与互为根本、五行相生相克以及阴阳八卦变化运动的规律。

易经的奥秘何为八卦

阴阳互补

易经与管理的《易经》背后八卦相荡的秘密

三千年前的周文王,它将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并为每一卦每一爻作卦爻辞,从此,易学就成了一部书经典。当伏羲氏八卦哲学之时,此时尚为历史上的畜牧时代之初,人们在大自然中与天候环境争生存,人道未显,故八卦所代表的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到了周文王之时,人文思想已相当进步,一切人道设施如家庭、国家、社会的伦理制度已立,物质生活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人们此时迫切需要的是如何有—个高尚人格的标准作为人生的理想目标,周文王乃应时而兴,完成此一时代伟业。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表明,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地功能,系统的进化过程是系统基本要素(物质、信息和能量)追求平衡的过程。周易将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后,藉著六爻上下的变动、阴阳二性的分别、卦与卦不同系统相互间的关系,不同层次的递进演化规律,系统和层次与环境间的互动(能量、信息和物质交换)规律,为一起生命和变革规划出了—个普遍遵循的自然法则——和谐。阴阳交感,五行相生,八卦相荡,向人们昭示着,事物运动所包含的信息对称、物质阴阳平衡、能量守恒等以和谐为易理要旨的哲学,中孕育着丰富的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系统科学思想。周文王的圣智卓越,见地深透,三千年来已学成了中国人推崇的宝典,成了中国文化和哲学之源。

易经同样在今天对我们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我们的个人事业和企业成长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它是我们优秀文化的基因。忽视它的存在与作用,我们将会很迷茫。发掘它的价值,科学的驾御的基本规律,我们自身、我们的组织、企业、社会将会越来越自信、和谐与健康。因为,我们生存、发展和进化永远,不可能离开我们的基因与环境。

易经中的八卦都指什么

伏羲首创易经八卦。伏羲创造八卦时没有使用文字,《易经》文本中的一切文字都是后人添加上去的,主要有三个人,一是周代早期的文王,为易经的八卦乃至六十四卦的每一卦,作了卦辞。再是文王的三儿子周公,为易经的每一卦作了爻辞。之后是周朝末年、春秋早期,孔子作了易经中的易传。

伏羲创造易经八卦,原本只有符号。

以上八个符号,依次读作: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易经八卦的八卦。是生成易经六十四卦的八个主卦。通常称作八经卦。

伏羲就是运用以上这类符号,来表达他对道的认识,对阴阳运动规律的观察、记录与认知的。

伏羲不使用文字,而完全是用符号来表达他伟大绝伦的思想、哲学、文化。几千年来,我们认定的常识是伏羲时代还没有文字。到底是不是这样?是因为人类还没有创造出文字伏羲才不得不使用符号,还是有文字伏羲不用文字而使用符号?

《周易》六十四卦卦画是怎样的?

《周易》共六十四卦,每卦的内容包括卦画、卦词、爻题、爻辞。六十四卦共384爻,但为首的两卦乾和坤各多一爻,所以共386条爻辞。

八卦依太极而成,符号两两相重,构成了《周易》六十四卦卦画,为了区分八卦之卦和六十四卦之卦,后人称八卦为“经卦”,称六十四卦为“别卦”。

因此,任意两个经卦相重叠可以得一别卦。六十四卦是由八经卦相重而成。故从卦画看,一别卦由两经卦组成:居下部分称内卦,另一部称外卦。

由于八卦相重成六十四卦,故往往用八卦卦象称呼六十四别卦。八卦最基本的象是8种自然物: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