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8528

古代占卜的方法是钻龟和祝,龟壳算卦对龟壳的要求

兴仁信息网2023-05-25 05:32:260

古代人为什么选择用龟壳来占卜,这里有什么缘故吗?

中华占卜文化源远流长,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古代的百姓还无法跟大自然较量,那个时候人们对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怀揣着一种敬畏的心态,古人们的旗帜都是以动物为象征的,西王母在古代老百姓心中可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上古神兽呢。但是长得却被古人们一直神化,有人说西王母是蛇身,也有人说西王母不是人身。

在古代,龙被认为是王,是最神圣的东西。皇上穿的衣服上印有龙的团,皇后的衣服则是印有凤凰的图案。一切动物都有很多种寓意,比如二郎神有着一条狗,嫦娥姐姐有着一只小玉兔,天蓬元帅变为了一头猪,代表了猪八戒贪色懒惰,孙悟空则是一只泼猴,表现了他的顽皮不可理喻,白龙马则代表了他的吃苦耐劳。

而乌龟在古代也被当做一种神圣的物种来对待。乌龟以前被称为玄武,对,就是动画片里的玄武、青龙、白虎、朱雀、黄龙。乌龟也代表着长寿,所以每当老人过寿时,都会送上乌龟祝长寿。还有一种原因就是乌龟身上的纹路很奇特,都知道乌龟有一个很硬的壳,但是这个壳上却有着不一样的纹路。

乌龟身上的这些纹路正好与周易的六十四卦一一对应。乌龟虽然很慢,但是乌龟与兔子赛跑的时候,乌龟却赢了,乌龟有着谦虚坚持的精神。古人的智慧发现了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这些动物也许凝聚了古人数千年的心血,人们占卜用乌龟,西游记里师徒四人过河用乌龟过河,乌龟本身就是一种无可比拟的上古神物。

古人是如何占卜的?真是用火烧龟甲吗?

占卜是中国比较古老的巫术之一,有很久的历史。那时候人们对于自然不了解,生产力低下,被自然地力量所禁锢。所以先秦时代,凡国家大事,都要用龟甲进行占卜问吉凶。后来到汉代,直到汉武帝时期,龟甲仍然是占卜的主要形式之一。

《礼记·曲记》中记载:“龟为卜,蓍为筮。”这里面的“卜”就是用火烧龟壳使其产生裂痕而预测祸福吉凶的方法。而“筮”则是用蓍草来占卜的方法。古人通常认为“小事则筮,大事则卜。”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而乌龟的背甲隆起来像天,但是腹甲平坦,就好像大地。乌龟仿佛背负着天地一样,所以一般被认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灵物,龟壳也被用来预知存亡兴衰。殷商时期,帝王的卜官用碳火烧烤龟甲,然后根据龟壳的裂纹来卜卦。

占卜的时候,把龟甲放在火上灼烤就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这种声音被古代的人们理解为神在传达什么旨意,可以预测吉凶祸福。预知国事、战事、灾难、天气等等。“卜”字的由来,就是因为火燃烧龟壳以后,很容易出现“卜”字般的裂纹。

首先用古文在龟壳中间刻下所要占卜的事情,尽量写得简短一些,最好在三个字以内。然后把龟甲放在火上烧,等到龟壳裂开以后把它取出来。如果裂痕没有经过那些字,说明是吉兆,如果裂痕在那些字上停止,说明是一般。如果裂痕穿过那些字,这就说明是凶兆。

《周易·系辞》中记载: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亶亶者,莫大乎蓍龟。《礼记·礼运》记载:“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古代的时候能把龟和麒麟、凤凰、龙这些传说中的动物一起并列,足以见得龟的地位很高。

《礼记·曲礼》疏引刘向曰:“蓍之言耆,龟之言久。龟千岁而灵,蓍百年而神,以其长久,故能辨吉凶。”所以春秋时期还有“筮短龟长”的说法,认为龟象长,卜更为灵验。

但是龟甲卜卦已经失传,后来都是用蓍草。但是因为蓍草的程序较为繁琐,普通人很难掌握运用,所以后世又出现了三钱。就是用三个铜板来测祸福吉凶,民间较为盛行。

龟甲主要是由角质和骨质等有机质组成。一般为白底黑斑或黄底暗褐色斑。色斑多呈褐、黄、黄褐及黑色。在放大观察下可见许多圆形色素点堆聚组成了边界不规则的色斑。色素点愈密集,则色斑颜色愈深。

刻录卜辞的时候,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依据,那就是伴随着龟甲被灼烧的声音同时出现的龟甲裂缝。在占卜者看来,龟甲的裂缝看起来玄妙无穷。刻录在甲骨上的文字痕迹,行之疏密,字的结构回环照应。郭沫若曾经感叹道:其契之精而字之美,令吾辈,千载后人神往。

殷商刻在龟甲、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用灼烧龟甲来占卜吉凶,是商代巫师们占卜的主要方式。殷王武丁占卜用的通常是龟腹甲。因为商王几乎每事必占卜,所以甲骨文内容涉及商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不用钻龟与祝蓍”中的“龟”和“祝蓍”是什么

放言(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释:放言:言论放肆,不受拘束的意思。诀:判定。狐疑:犹豫不决,俗说狐性多疑。钻角:古代占卜,在龟壳上钻灼,以裂痕定吉凶。视蓍(音师):也是占卜。蓍:蓍草,古人用它的茎占卜。试玉句:作者原注:“真玉烧三日不热。”《淮南子·淑真》说,钟山之玉用炉炭烧三天而色泽不变。辨材句:作者原注:“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史记·司马相如传》的“正义”说:“豫,今之枕木也;章,分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这两句说;识别玉的真假,要烧它三天;辨别枕木和樟木,要经过七年。周公:姬旦,周武王弟,成王的叔父。成王年幼为王,周公摄政,管叔等人“流言于国”,说周公要害成王。周公恐惧,就避于东。后来成王发现流言是假的,便迎接周公回来,平定了管叔等人的叛乱。王莽:字巨君,汉元帝皇后侄,他在夺取政权过程中,为了收揽人心,常表现出谦恭退让,后来终于篡汉自立,改国号为“新”。“未篡”,一作“下士”。向使:如果。复:又。

这是一首具有深刻意义的哲理诗。诗中借用比喻和历史故事,说明了辨别人才好坏的方法。特别是三、四两句,作者举出了两个例子,证明辨别事物真伪,评述历史人物功过,往往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实践考验,才能判断出是非,得出可靠的结论来。后四句诗,过去常为一些小说引用。例如《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写曹操大宴铜雀台,对诸文士谈到自己的生平志愿之后,作者就引用了这四句诗。

钻龟的释义

古代一种占卜术。钻刺龟里甲,并以火灼,视其裂纹以断吉凶。

唐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不用钻龟与祝蓍。”

《荀子·王制》:“相阴阳,占祲兆,钻龟陈卦。”

元 朱庸 《和西湖竹枝词》:“小姑疑郎去不归,为郎打瓦复钻龟。”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他看见那 岐山 下的土地十分肥饶,便开始钻龟。龟的吉兆很好,要他安心地就住在这儿。”

谁知道古代占卜师的占卜方式?

52

早在夏商时期,古代人是使用什么进行占卜

早在夏商时期,古代人是使用龟甲进行占卜。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