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4572

佛像请家里了不开光可以吗,请佛像需要开光吗

兴仁信息网2023-08-15 01:31:490

我无意当中看到几尊佛像请回家里供奉了,好吗?

可以 但 开光必须正规 不然烧香无用

开光是念诵经文把神、佛的法身请来进入这个像里受众生供养,才是真正的开光不然都是空壳,除神、佛像以外,其他物品都是加持,不叫开光。

佩戴的神、佛像,图片等等,自己念诵佛号----阿弥陀佛 意念请佛加持一下就行了

家里请佛像的好处和不好

家里请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只有功德。

1.佛不会给人带来灾难

他像太阳一样,永远给予光明和温暖,他不会带来乌云。我们所谓的供养得好和坏,只是供养不好不得利益,供养好了得利益。如果你毁坏佛像,那当然有罪了。所以我们供养佛像要如法,只要我们能够真心实意去做,佛不会怪罪你。我们尽量供养的如法,这样会获得更大利益。有小利益和大利益之分,是不是?不像外道,你不好好供养我,我将来就杀你、要给你灾难。佛法里没有这一条。在佛法里,哪怕最坏的人我们也要度他,佛也会救他。

过去不是有个人吗,这一生从来没做过一件好事。有一次看到道上爬着一只蜘蛛,他本想用脚把蜘蛛碾死,后来寻思寻思:算了,它太小了,不碾了。就这一念,他这一生就做了这一件好事。后来堕落到地狱里,佛发现他有这一件好事,就用一根蜘蛛丝垂下地狱,发出亮光。他一看见有亮光,就顺着丝爬上来。当爬到一半的时候,别人也要跟着爬。他起贪心了,寻思:你们都跟着上来,这丝不是要断了吗?他就用脚将那些人踹下去了,踹下去后这丝也折了,他也掉下去了。但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他虽然贪心过大,恶业大于善业,最后又回到地狱,但是佛就这么慈悲,哪怕你有过这么一个小小的善念,佛都救,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放心地供佛,不会有什么问题,绝对不会给你带来灾难。

只能是帮助你不断地增加智慧、去掉烦恼——增加无穷无尽的智慧,福报也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你只管放心。有时候我们刚开始供,不一定那么如法,给佛上香有时候上一支,有时候上三支,一会儿上香,一会儿不上香的,这只是你获利多和少的问题,不存在灾难的问题。明白这个意思吗?所以说这个不一样。不像外道说的:你不供养我,将来就给你弄点灾难出来。佛不会这样的,佛永远不会给你带来乌云。

2.佛堂怎么布置才如法?

怎么请佛像

请佛像,比如说,我在地上捡了一个树叶,看这个树叶就是佛。这样你回去供,因为心里有佛,它就如法了,没有任何仪式,也不要开光。我们信佛,就信个虔诚,哪怕是个土块,我们也当成佛来供养。佛本来就是空王,空而不空。见到一张纸,它就是真实的,我们就虔诚地拜,就可以了。心真诚了一切都成。就是一个木头疙瘩,你把它雕成佛像,你供养,诚心虔拜,那木头疙瘩它都会给你讲法的,是不是?这个佛像,你供一天了,它有一天的功德;你供十年了,虽然佛像旧了,但它含有十年的功德。如果你这个佛像送给别人,别人就有了十年的功德。有时候请个新佛像,这个新佛像非常新,但它可能就只有一天的功德。、

佛法是这样的,是通过对佛有了信心,从而对所有众生都有信心,对万事万物都有信心,都当成佛看,这就是佛的教育。佛并不是说要你皈依我,你就是对的,而是皈依万事万物它(本具)的佛性,这是佛的本意。

佛堂如何布置

佛堂的布置实际上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是也根据位置的大小来决定。比如说佛要放在最高的位置上,菩萨次之,护法——像韦驮菩萨、伽蓝菩萨是再次之。这样有个层次,因为要有大小,这个不能乱来。就像人似的,你有父母,父母有父母的位置,你有你的位置,你下面还有你的孩子的位置,所以要分出等级,这叫顺孝道,有恭敬心、有大小。

这样的话,实际上我们对法就有了深入的认识,法也是一步一步深入的,所以佛堂也得需要有一步一步地布置。

佛像放的位置,高矮最好是以我们的眼睛往上,怎么也得超过你,是不是?不能把佛像放在低处,你在高处。佛得在高处。

方向没有什么说法,最好是你觉着哪个方向好,比如自己的父母,应该请在哪个位置最好,最庄严,最恭敬,那你就把佛像供在哪儿。

佛像换位置要做仪式吗

你想,你父母在那坐得挺好,你将父母请到另外一个位置上,是不是得跟父母说一声?而且你得把那里打扫干净,铺上软座叫父母高兴,换个位置比原先还要好,是不是?叫父母欢喜。

你就像供养父母一样,那样真诚。要换一下位置,但换的位置一定比原先要好,不能越换越坏。说你从大屋换到小屋,小屋换到外地,外地换到那个平台,平台不知道下一回要换到哪去了,那就不合适了。

我们住下,佛要住上,这是原则,不能把佛给换没了。

信佛,目的是我们把佛看成无处不是佛,通过敬佛我们敬一切众生。我们通过供养佛,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通过供佛,我们知道我们有真正的父母和家。

佛像不开光能供奉跪拜和上香吗

佛门里塑造佛像的福德很大。佛像建造好了,为什麽要举行「开光」?一定要跟大众解释清楚,现代人把开光都搞错,搞颠倒了。现在是请一位法师替佛开光,要不为这尊佛像开光,佛像就不灵。国内外很多同修家里请了新佛像,请我去开光,我不答应。我明白的告诉他:如果我替他开光,他就灵,你拜他干什麽?拜我好了,我比他灵。我叫他灵就灵,叫他不灵就不灵,你不拜我,还去拜他,那不颠倒!这是很严重的错误观念。

「开光」是为供养佛像的人,说明塑造这尊佛像、供养这尊佛的真正意义。藉这尊佛像开启自己的自性光明,是佛像为我们开光,不是我们替佛像开光,现在颠倒了。应当是把供养佛像的真正意义、真正的好处说明清楚,丝毫都没有。像我们供奉释迦牟尼佛,最重要的有两个意义:第一是报恩。像平常百姓家里供奉祖先牌位,是报恩的意思,是慎终追远。远祖我们都念念不忘,都尊敬在心,眼前的父母那有不孝顺的道理。这样祖先牌位的功德就大了,意义在「教孝劝孝」。我们供养释迦牟尼佛,他是佛教创始人,供养第一位老师,是尊师重道。最早的老师,我们对他恭敬,念念不忘,眼前指导我们的老师,那有不尊敬的道理。这就晓得供养祖先牌位是「教孝」,供养佛的形像是教我们「尊师重道」,是这个意思,绝不。佛菩萨形像除了教我们尊师重道之外,还有一个要紧的意思是「见贤思齐」。他成佛了,我为什麽不成佛?他是我们的模范,是我们的榜样,我要跟他学,要学得跟他一样。他成菩萨,我也能成菩萨;他成佛,我也能成佛。

海涛法师:佛像一定要开光才能拜吗

海涛法师答:

在佛教没有一定要这样,佛教我们拜佛像是因为他的德,就算没有佛像,我们念着佛陀的德我们都可以礼拜,这个形象是为了提醒我们,但是佛像开光当然更好,正式的佛像能够开光最好。

当然开光不是说一定要找出家人,你礼请观世音菩萨也可以,在我们中国开光就是礼请观世音菩萨,念大悲咒,然后这个佛像就得到开光了,甚至有时候我们没时间,念个请观世音菩萨唵嘛呢呗美吽也得到开光,乃至念开光咒,各位早上有念,也得到开光,最主要是礼请诸佛菩萨,当然你相信一个法师愿意请这位法师,以他的功德力 ,作证明三宝的力量那更好,所以一般佛像都是如此,只要有高僧大德来就请他再开光一次这样,就像各位的念珠,每天都在加持一样,然后有碰到你相信的法师,再请法师再加持一下这个意思。

佛像装心是怎么回事,有什么规则?

佛像装心也就是开光

现代一般开光,已经趋向形式、,把开光的意义完全丧失掉了。开光的真实意义,现在知道的人很少。实际上,开光这桩事情非常重要,它真正的意义,就是说明我们供养这一尊佛菩萨形像意义之所在。佛家的开光仪式,实际上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启用仪式。当有新的建筑物、新的设施启用时,一定要接待社会大众,举行启用仪式。最重要的是要告诉大众,为何要有此设施,这对社会大众有何好处。佛家供奉佛像,或是新建筑落成,也举行仪式,就称作"开光"。 譬如我们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这个像造好了之后,我们要启用,供养启用。在启用的时候,我们要向大众说明,我们为什么供养观世音菩萨,供养观世音菩萨意义是在那里?藉这尊像,开发我们自己自性的光明,所以不是人替佛菩萨开光,是佛菩萨形像为我们开光,这意思在此地。

道场有许多信徒参与开光仪式,那是唱戏表演给大众看。但是表演的每个细节,都要将意义说明白,大家恍然大悟,觉不至于。在开光仪式中,拿一只笔去点眼睛,笔代表智慧、文学;拿毛巾擦脸,表把灰尘擦掉,将心地里的污垢洗净。拿镜子是照自己,也可以照别人,自他不二,生佛一如,都是取很深的意思。那种形式,有些场合可以用,有些场合不必用,只要将供奉的意义说清楚就行了。

"开光"二字的意思就是让佛菩萨形像, 及这些建筑,开发我们自性的光明。绝对不是说,找一个出家人替佛菩萨像开光就灵了,出家人还是凡夫,若凡夫替佛菩萨像开光,那佛菩萨也变成凡夫了。果真开光就灵,不开光就不灵,那何必拜佛菩萨,不如拜这个法师,法师比佛菩萨还灵,这不是颠倒吗?这是世间人错误的观念。若说佛像开光之后就灵验,没有开光就不灵验,这是的说法,也是对于实际事理完全不明了的说法。所以,开光仪式就是启用典礼仪式,是要告诉大众,塑造佛像、盖建筑,代表的意义,我们应以何种心态来供奉,要将这些事理说明清楚。这种种设施是佛陀教育的手段,不是目的。佛陀教育的高明,就是将教学与艺术结合成一体。这是至今有很多人想到,但是还无法做到的,而佛法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彻底实施了,这是最完美的教学。

开光是宣说这个佛菩萨代表的意义。譬如说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代表的是慈悲,把菩萨大慈大悲救度一切众生这个本愿宣说出来。我们供养佛菩萨,供养观世音菩萨,就要效法佛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这一种悲愿。所以见到观音菩萨的形像,听到观音菩萨的名号,就把我们大慈悲心引发出来。我们对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要以大慈大悲,真正去爱护、关怀、帮助,这是这一尊名号,这一尊形像开发我们自性慈悲的光明,这叫做开光。所以是藉佛菩萨名号,开发我们自性的光明;藉佛菩萨的形像,启发我们自性的光明,是这个意思。决定不能搞错,错了,那你就是。迷,决定不能解决问题,唯有智才能解决问题。这个是学佛不能不知道的。

至于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来给佛像开光,对于佛菩萨的经论、历史渊源,他所表达的意义,都能够通达明了,为大家解说清楚、解说明白,这就对了。绝对不在那些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很深的教育意义,都要把它讲解清楚、讲解明白,才不致于趋向,把佛菩萨当作鬼神来崇敬、来崇拜,祈求天地鬼神、诸佛菩萨来赐福,这是错误的观念,这是不正常的想法。

开光,又称开光明、开眼、开明、开眼供养,就是新佛像、佛画完成要置于佛殿、佛室时,举行替佛开眼的仪式。《禅林象器笺·垂说门》中说:“凡新造佛祖神大像者,请宗师家,立地数语,作笔点势,直点开他金刚正眼,此为开眼佛事,又名开光明。”在佛教中,只有经过开光后,佛像便不是原来的木雕石塑,而是具有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受到佛教徒的顶礼膜拜。

开光时,先将佛像安好,诵经及咒语,奉请菩萨安座,然后请高僧为佛像开光说法。《黑谷灯语录》中说:“开眼者,本是佛匠雕开眼,是事开眼;次僧家诵佛眼真言,诵大日真言,则成就佛一切功德,此谓开眼也。”所以它是为佛像举行一种说法仪式。开光时,由于佛菩萨的功德不同,主法者所说的法也有所不同,并且主法者常常会提到为佛像开“六通”,即眼通、耳通、鼻通、舌通、身通、意通,这是让佛像具有六种神通:即点眼眼通,真见无所不见;点耳耳通,妙闻遍及十方;点鼻鼻通,普嗅法界诸香;点舌舌通,演说妙法无穷;点身身通,分身尘尘刹刹;点意意通,能鉴三世群机。开光仪式一般是主法者先拿起新毛巾在佛像前做一个擦佛像的动作,说一首偈语,赞颂佛菩萨的功德;其次再用镜子向佛像正面对照,说几句寺院、佛像完成的因缘;然后主法者拿起朱砂笔,再说一首偈语,将朱砂笔向佛眼的方向作一个“点”的动作,大喊一声“开”,整个仪式就完成了。

规模大的寺庙新佛像安置较为隆重,一般要举行开光法会,这也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法事活动。在繁多的宗教仪式中,地域不同,各自的法定仪轨也不尽相同,但从总体上说,绝不能违背经典的规定。

开光法会的仪规最早见于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北印度乌填曩国传法大师施护在开封太平兴国寺译经院译出的《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该经指出,佛像塑画雕造完成后,就要举行安像庆赞活动。首先选择吉日良辰和结界胜地,其次在此处设置伞盖、幢幡、香花、水果、灯明等佛供,接着由身着庄严如法的阿阇黎入佛堂安像,并同弟子们一心观想如来一切圆满之相。然后合掌作礼,瞻仰圣容,以净香花等佛供献于佛前。入定心、离疑念,诵咒三遍,请一切佛安住于此,受此香花、灯、果、饮食等供养。复次,安置佛像坐西面东,并用黄布覆盖。阿阇黎作观想佛如一聚火,如来真身诸相圆满,然后以“唵阿吽”三字安于佛之身上。“唵”字安于顶上、“阿”字安于口上、“吽”字安于心上。若是金、石、铜等佛像,就要涂上香油,用草,刷子刷干净,然后用歌舞伎乐赞颂,僧人复诵香赞真言。再用盛满香水和五宝五药花果的净瓶灌浴佛像,再令僧众齐诵偈赞,并作歌舞伎乐。若是画像,要用镜子照之,再以前述五种净水涂于镜上,沐浴镜中影像。再依次吟诵着衣真言、安耳真言、安发髻真言、安指甲真言、安髭须真言、献涂香真言、安庄严真言等等,然后依灌顶仪轨将佛像置入曼荼罗,诵本尊真言三遍。一切供养仪式具足之后,开眼师用笔作点眼姿势,这是为佛像开眼之光明,再诵开眼光真言二遍。这时,佛像即已开光。诵完开眼光真言后,令施主弟子入曼荼罗,齐诵护摩真言、增寿真言、息灾增益真言,使众生普获吉祥。这时,阿阇黎即教化施主结缘,施利增福,金银财帛等随心布施。复次,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施以财物,令福德更具圆满。曼荼罗之内所供财物,必须都归阿阇黎,其它人不得享用。当这套仪轨全部进行完后,即可收坛。这是密宗的作法,与汉地佛教有所不同。

佛教中任何仪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义,开光也不例外。佛教认为,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就受到无明尘垢的污染,而不能彻见诸法的真理,所以需要开发我们内具的智慧。唐代神秀禅师说过:“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所以,在开光仪式中,行使主法的人拿起毛巾向佛像作拂尘的动作,这是表示要拂去众生心地上的垢尘;用镜子一照,表示垢除净显,明心见性,真正见到诸法的本来面目;用朱砂笔点向佛眼,是因为眼睛代表了智慧,所以点开佛眼,开发众生的内在智慧。如果众生没有智慧,对诸法妄起分别,就如眼睛有病,见到空花,还执为实有,所以需要除去眼病,发掘原有的般若智慧。

也有人研究论证开光这种仪式来自道教和民俗,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受到原有中国文化的影响,将其援入,这也是佛教中国化的突出表现之一吧。

问:怎么做才不会执理废事,执事废理,做到事理圆融

佛像的由来: 佛陀灭度后,人们将佛陀的遗物及舍利,起塔供奉作以追思。而后,们为了追思佛陀一生的言教,用一UU词语替换象征佛陀所讲之真谛如同运行的宇宙一样生生不息,永放光芒。稍后们又将佛陀之形象塑之于殿堂以表敬仰,同时又可在修行时祈请佛陀的加持与指引。随着佛法的传播与宏扬,人们将佛陀及其修证有成就的们形象也不断塑之于殿堂加以敬仰。之后,人们按人体的比例、生理的结构来塑造佛陀及菩萨们,将塑像赋以人性化;这样的佛菩萨像供之于殿堂,人们感觉就象与活生生的佛陀与菩萨们生活在一起,似乎又回到了佛陀的身边,时时可以聆听佛陀与菩萨们的教诲,修证身心,开启自性之智慧。之后,除了综上造像装脏之含义外,又演绎出了事理圆融的含义。 二、 佛像开光 1.开光的仪式: 佛像的开光,源于《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规经》,经中指出,佛像塑画雕造完成后,就要安像庆赞活动。在庆赞活动上,主要是说明我们为何供养这一尊佛菩萨像,其意义何在,使人们见到佛菩萨的形像,就生起敬仰、效法的心念,藉这尊佛菩萨的形像,我们自己自性的光明。这就是佛教开光的意义。 开光有一套相关的仪式,这个仪式是为表法,有深层的含义。用毛巾向佛像作拂尘的动作,是表示要拂去我们众生心地上的垢尘;再用镜子一照,表示垢除净显,见性,真到诸法的本来面目。用朱砂笔点向佛眼,意思是要我们众生的内在智慧。因为眼睛代表着智慧,要点开佛眼。我们众生由于无有智慧,对诸法妄起分别,就如眼睛有病,见到空花,所以需要除去眼病,显现我们的般若智慧。 现代一般开光,已经趋向形式、,把开光的意义完全丧失掉了。有的人忘记开光的内涵,而偏重追求仪式的隆重,这是执事废理;有人则认为开光仅是一种仪式,没有什么实在的价值,这是执理废事。这两种现象,都属偏见,佛法提倡事理圆融、事理无碍,所以我们在开光仪式时,不要忘记其内涵,不仅要开佛像眼,更要开我们众生的心眼,内在般若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契合佛教的真意。 2.开光的真义: 开光一词人所尽知,开光的仪式或有人知,但其真实的含义却鲜为人知。 开光,简明的说,就是修证达到与佛心相应者,祈请诸佛菩萨驾临,对他们的应身像作以印证,注入特殊的内涵,即佛的大慈大悲,大智大慧,五眼六通。用现在科学的词语讲,就是对应身塑像注入了全息信息,构成一个如有生命力的活生生的灵体,从而使被开光的载体具有特殊的灵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修行证法的人开光,才能请到真正有修持的佛教,护持佛像,护持,加持供奉者或修行者开启智慧、修证身心。 由此,开光的效果完全取决于开光的修证水平,而不在开光的形式或仪式。若开光是真正了悟佛法真谛的大成就者,普通的佛、菩萨像及吊坠,一经开光就如一位位活生生的诸佛、菩萨与供奉者或佩戴者身心相随。在娑婆世界的众生看来,开光佛像是一个物体,一个形象。而在法界众生的眼中,开光佛像却是一位活生生的佛、菩萨,故能起到防止邪祟作怪,消灾祛病,趋吉避凶之奇效,其价值实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除佛像外,一切物品均可开光加持。普通物品一经开光,就带有佛菩萨的全息信息,同样可起到助缘加持,防止邪祟作怪,消灾祛病,趋吉避凶之奇效。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