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7990

有佛像的面相,面相带慧根有佛缘的人

兴仁信息网2023-08-29 04:36:260

各个朝代的佛像都有什么特点?

佛像的时代特征

在佛教诞生约三四百年后,中华祖先经西域将佛引进中土,至今已经有两千载。

中国的佛教文化,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日常言语之中。佛教教义中因果、因缘、追寻极乐世界的思想,同传统的儒、道思想一样,共同成为中国人的信仰。与此同时,佛教在中华大地两千年的传播,也深深烙上了中华民族的印记,出现了法相宗、天台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禅宗、三论宗等几大宗派,佛像造型及所持器物的形象和意义等也越来越中国化。

中国历史悠久,各个朝代文化不同,雕刻艺术也随之千姿百态。以下是中国各个时期的佛像特征:

(一) 十六国时期佛像特征

1.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遗留至今的多为金铜佛像,并且大多是青铜。

2.佛像头部为束发式高肉髻,小型佛像以磨光式肉髻居多,并且无发纹;大型佛像多为分绺式,并且有分组状发纹。

3.背光一般为同心圆形。

4.眼大横长呈杏仁状,目光平视,鼻梁高挺。容貌端庄清秀,神情平静温雅。佛座一般为造型简单的四方台,或者是四足束腰须弥座。

(二) 北魏时期雕像特征

佛像特征

1.头部多为磨光式或分绺式肉髻。

2.面相方圆,但略瘦,额头较宽,大眼横长。

3.身着通肩式或袒右肩式大衣,呈U型或V型对称分布,衣纹深刻线条隆起。

4.佛像或坐或立于四足台座上,背光多呈莲瓣形。

5.头光为圆形,外面莲瓣一周。

菩萨像特征

1.脸型方中带圆,头挽高髻并戴冠,眼大,鼻高,唇薄,面相端庄慈祥,身体匀称。

2.上身袒露下身穿裙,肩披帔帛,锦带下垂交叉重叠,样式较为烦琐。

3.神情安详,姿态自然。造型颇为完美,毫无做作之感。

北魏后期雕像特征

佛像特征:

1.面相清瘦,脸型呈汉人特征,额头高宽,眉清目秀。

2.肉髻较高,发髻除磨光和浅水波式外,又出现了螺发,并且发髻拳卷以右旋式居多。

3.大衣有通肩式和袒右肩式,但更流行的是南朝文人士大夫的褒衣博带,衣下摆褶皱重叠,线条流畅细腻。

4.身材比例协调,体态修长清瘦,给人飘逸洒脱之感。

5.铜佛像多体小量轻,石雕像增多

菩萨像特征:

1.面庞丰润,容貌秀丽,头戴宝冠,宝冠多为发髻冠或花瓣式冠,束冠的宝缯自然下垂,不像前期往两侧飘舞。

2.身长腰细,上身半裸,下身着裙,配饰增多,大裙宽肥飘逸;

3.帔帛一般搭在双臂上,再由两肩下垂交叉于双腿之间,然后上卷至肘部,再向外飘,上卷处呈折角状,这是当时妇女的流行装束。

(三)北齐时期雕像特征:

佛像特征

1.面相丰润,面型略长,五官线条柔和,头部肉髻较为平缓,多数不刻发纹,即使有也是浅雕式的螺型发纹。

2.身材修长,肩宽腰细,整体造型上大下小,呈筒圆型。

3.上身多穿僧祗支,外着敷搭双间式外衣,下身着裙,衣服轻薄贴肉,衣纹线条简洁。

4.佛陀的神情温和端庄,质朴淳厚。

5.此时佛像多为浅衣纹,立像多身躯扁平,侧面看腹部向前凸起。

菩萨像特征

1.面相丰润,端庄秀丽,头戴化佛冠或花冠,宝缯下垂至肩,但不外飘。

2.帔帛下垂交叉处多不再用环,而是发展成一个饰物,裙褶处细密流畅。

(四)北周时期雕像特征

1.头长腿短,身体矮壮,略显笨重。

2.衣纹线条简洁流畅。

3.帔帛变宽,呈三角型搭于两肩膀上。

4.佛像整体比例失调,体躯肥硕敦实,姿势多为简单的僵直而立。此时的璎珞花饰,匹帛等都极粗硕饱满,深垂直膝,细部多加雕饰。

(五)隋朝雕像特征

1.丰颐足额,面相丰满圆润,眉毛纤细,鼻梁挺直,唇线分明,神情平和。

2.头部较大,下身较短,比例略显失调,身材粗壮。

3.腹部稍稍突起,躯体有弯曲感,身体重心前倾。

4.姿势较为僵硬,造型稍显呆板,缺少飘逸的动态美。

5.佛像头顶肉髻,螺发;菩萨多戴花冠,璎珞粗大下垂至膝部,束冠缯带和帔帛向两侧低垂。

(六)唐代雕像特征

佛像 特征

1.面相丰满,头部为螺型或水波式发型,肉髻相对于隋代较为高耸,大耳下垂,神情庄重而又不失慈祥。

2.身材比例匀称,结构合理,体态丰腴,饱满,袒露的胸肌起伏变化,写实性较强。

3.体态自然舒展,具有很强的动态感。

4.衣饰有通肩式,袒右肩式和褒衣博带式,更多的是方领下垂式,衣料质感柔和轻薄。

5.台座多为束腰式,有六角,八角,圆形或花口形底边。

6.衣纹流畅,下身衣褶悬搭于座前若台布,具时代特点。

7.鎏金泛红,具时代特色。

菩萨像特征

1.脸庞圆润,曲眉丰颈,五官秀美。

2.上身袒露至腹,帔帛斜挂;下穿罗裙,腰部有束带。服饰华美,帔帛环绕,璎珞小巧精致,衣服轻薄透体,纹线流畅自然。体态丰腴,腰肢扭动,身体呈S型,动感强烈。

3.手持杨柳枝或执甘露瓶,为唐代观音菩萨形象重要标志。

弟子像特征

将迦叶以往削瘦老迈的形象变得刚毅壮实,天庭饱满,目光深沉;

阿难则体态丰润,年轻力壮,眉目清秀,神态平和,温柔敦厚。

天王力士像特征

头部梳拳形髻,眉毛倒竖,双目圆睁,嘴型大张。天王身披铠甲,脚踏夜叉;力士上身袒露,下身着裙赤脚,多是半弓步的姿势,挺拔雄健。

飞天像特征

面容妩媚,身材匀称,体态婀娜,飘逸自然,长裙紧裹双腿,双脚外露。

(七)宋辽金时期雕像特征

宋辽金时代佛像具有浓厚得人间烟火气息。写实性较强。这时期石雕衰落,木雕则异军突起,尤其木雕观音最为出色。

宋代佛像特征

1.面庞丰润,宽额丰颐,容貌端庄秀美,神情慈爱详和,佛像头顶肉髻,呈螺式发型,但肉髻趋于平缓,螺发与肉髻之间的髻珠更加明显。

2.身材匀称,服饰的衣褶流畅,凹凸有致。

3.罗汉造像具有很强的写实性,人物形体刻画完美。

4.姿态随意活泼,富有个性,具时代风格。

辽代佛像特征

佛像肉髻较为低平,螺发中央多有髻珠。

1.两肩宽厚,体态丰满厚实,上身偏长,下身略短。

2.菩萨头戴高冠或三叶形宝冠,面颊圆润,眉毛修长,两眼似闭未闭,鼻挺唇薄。上身袒露,项挂璎珞,帔帛绕肘;下身着裙,线条流畅,衣饰飘洒自然。

3.莲座盛行束腰大仰莲式,莲瓣肥硕,尖端略向外翘起,下层多为三层台阶状或是俯莲;佛座平面盛行方形,圆形和六出花口形,方台上的铺布中间呈半圆形,两侧下垂呈三角形,有明显的图案化倾向。

金代佛像特征

造像躯体壮硕,宽肩阔胸,写实性强,施彩敷色讲究华丽繁缛。

(八)元代雕像特征

1.脸型丰满圆润,面相清秀靓丽,表情恬淡柔和。

2.肉髻高耸,多为带三叶或五叶宝冠。

3.躯体健硕,肩宽,腰细,胸部丰满。

4.菩萨袒露上身,胸佩璎珞,璎珞的颗粒较大;下身着裙,纹络简洁。

5.莲花台座的莲瓣肥大饱满,底沿外卷

6.面部为倒置的梯形,五官紧凑,具元代特征。

7.元代佛像蜂腰长身,姿态妩媚,菩萨则高乳丰臀,具有印度巴拉王朝造像风格

(九)明代佛像特征

1.面相丰润,细眉长目,高鼻,薄唇,额头较宽,大耳下垂。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

2.身材比较匀称协调,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流动柔和,衣褶转折自若。

3.菩萨肩宽腰细,袒露上身,身资婀娜,呈S型,璎珞,佩饰精密繁复。

4.宝冠叶片作镂空状,正中叶片呈弯月形,为明代特点。

5.台座为束腰式仰覆莲座,造型宽大,莲瓣宽肥,呈一周对称分布,具典型时代特征。

6.细部表现较充分,衣服边缘刻细碎的花纹,晚期造像常用手法。

7.仰覆莲座,边缘连珠纹一周,莲瓣圆润,底沿外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8.金水成色足,黄中泛红,为明代标准色。

9.衣纹流畅,生动曲折,腿部装饰略呈椭圆形群褶,是明代造像的手法。

10.甲衣及绊甲丝绦均较写实生动,这是明代造像的普遍特点。

(十)清代雕像特征

1.脸型方圆丰润,丰颐宽额,五官精致,双眼传神。

2.身体比例协调,造型优美。

3.多着汉式衣服,衣纹呈放射状,衣褶曲折生动,帔帛较宽大。

4.胸前所饰的璎珞,串珠,雕刻的极为精美细腻,华贵高雅。

5.莲座底沿明显外撇,莲瓣规整,莲瓣扁平,一般只围大半,具时代特色。

6.度母眼线为一波三折式,间距较宽,是清乾龙造像特点。

7.冠叶呈平板状,不镂空,制作教粗率。

(十一)藏传佛像佛像特征

藏传佛像主要以青铜像为主,佛陀头顶高肉髻,菩萨头戴花冠或三叶冠。他们都面相方圆,颧骨略显突出;躯体粗壮,肩宽腰细,高乳大臀,姿势呈三折枝式,衣着背光则显简洁。

请问女性什么样的面相是菩萨相?

您好,菩萨面相是一种有福气的面相。女性有菩萨面相,通常会有福气、旺夫、一生平顺。

下面给您讲解菩萨面相:

赞叹一个女性的美,最极致的词汇不是闭月羞花,不是一笑倾城,而是“菩萨”二字。还记得赵雅芝在《新白娘子传奇》里,因为行医救世而被当成菩萨的情节吗?每当我们提及“菩萨相”,是不是脑海中就会出现一个温婉可亲、端庄玉润的形象呢?

“菩萨”一词,不仅寓意了女性姣好的容颜仪态,更涵盖了女性最优秀的品质——慈悲纯良。“菩萨”一词甚至泯除了审美性别的差异,人人都说“好女如佛”——面如满月,目若青莲。低眉生慈,回眸肃穆。

飞眉入鬓

菩萨的相貌,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慈眉善目。菩萨的眉眼,眉似月长,眼神平和可亲,拥有这种眉眼的人,都是福寿双全之人。

眉毛主长寿,飞眉入鬓则意味着寿命长,拥有长眉的面相,命中有佛缘,此生灾难不近,富贵常伴。

△眉毛虽然是画的,但真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飞眉入鬓”

眼神似笑非笑

菩萨的眼睛常常是似笑非笑的,所谓“二分开,八分闭”,即二分观外、八分观内,二分观世间、八分观自在,其中自有一份禅意。

在面相上,眼神主桃花运和人际关系,拥有这种含笑眼睛的人,人天生没有心机,纯善而重情义。如果同时还卧蚕饱满、丰润,则代表身心健康,个性温和,为人处世颇为圆满,性格优良有道德感。这种菩萨相的人,往往自己一生安康,且后代颇有出息。

下巴丰厚

下巴,又称为地阁,下巴丰满,略朝向上,两颐不薄,这是一种非常有福气的面相。地阁及两颐丰厚,必定是持家有道、将家庭放在第一位的女性,她们性格好相处,不太计较得失,为人处世非常和善,充满生活的智慧。所以到了晚年,也多是福禄丰厚,不愁没钱花。

鼻头有肉

鼻子占据人脸最中心的位置,好的菩萨相,鼻要正,不能歪,因为这代表着心正。女子的鼻子还代表着“夫星”,鼻梁有肉而微微挺直的女子,一生所嫁的丈夫品学兼优,一生能成就一番事业,同时还旺夫。而鼻头丰圆有肉的,则财源厚,人缘好,所以财运机会多。

耳垂长而厚实

耳垂也是菩萨相的一个显著特征,其实人的耳垂是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你看念经修佛做善事的人,耳垂会愈来愈大。耳垂厚,才能显得珠圆玉润有福气,当然耳垂也代表好人缘,可以使你得到来自于他人的敬重与助力。

守住“菩萨相”的秘诀,在于养心

平时我们都说“以貌取人”,其实说“以相取人”更为贴切,所谓“相由心生”,“相”所取的并不是单纯的美貌,而是整体的好看。好看,即眉梢眼角见清风明月,是举手投足里赏心悦目,更是在最岁月打磨中也依然保持的优雅与从容。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祝您有个好容颜!

什么样的面相是佛像?

面相很慈善,待人和蔼,处事平稳。

菩萨面相的人有哪些特征 女生好面相菩萨脸

南无阿弥陀佛

净空法师---佛的三十二相

我们看下面三十二相简单的解释,「《三藏法数四十八》」,《三藏法数》现在的本子很多,页数都不一样。我用的《三藏法数》这个本子是五百二十八页,它这个地方是讲四十八,我们现在用的是五百二十八页,有,比这里还说得详细一点,我们把它念一念,第一个,「足安平相」,就是足底,我们脚底没有凹处,足是平的。我们可以看到,婴儿他那个脚是平的,所以佛脚是平的,叫安平相,他没有凹下去的地方。我也听说,现在当兵如果有这种脚的话,人家不要你。你看每个地方风俗不一样,印度人说这是好相,我们现在当兵不要他。所以古人这个批注注得好,是印度的习俗,他们认为这是好相。第二,「千辐轮相。足下有轮形者。」这是讲纹,像我们的指纹一样,我们的手指都有指纹,脚下,佛的脚下是有轮相,叫千辐轮相,这个是比较少见的。

第三,「手指纤长相。手指细长者」,这是好相。第四个,「手足柔软相」,手足柔软的相,这我们中国人一样,这也是贵相。确实富贵人,你跟他握手,他手像棉花一样,确实是不一样的。第五,「手足缦相」,这个是很少见,手掌、脚掌指头当中有缦,就像我们看到鹅鸭,你看它手指当中它是连着的,它有缦连着的,这是第五。第六,「足跟满足相。跟是足踵,踵圆满无凹处。」我们一般人没有这种圆满的相。第七是「足趺高好相」,趺是脚背,我们打坐叫跏趺坐,盘腿叫跏趺坐,这是脚背,「足背高起而圆满者」。

第八,「腨如鹿王相」,腨是我们讲小腿。小腿确实,鹿的腿,鹿跑得很快,所以它的脚很健康。所以你看到鹿的小腿确实是圆圆的,这是一种健康的一个相。第九,「手过膝相」,垂手过膝,手长。我们一般人手没有那么长,但是我们看到猿猴的手长,所以这是一个好相。第十,「马阴藏相。佛之男根,密藏体内,如马阴也」。第十一,「身纵广相」,就是身高跟「头足之高,与张两手之长相齐者」,就是我们两手张开这个长度跟佛的身高是一样的。第十二,「毛孔生青色相。一一毛孔,生青色之毛而不杂乱」。这个就是我们讲的汗毛,大概印度人的汗毛比我们多,我们中国人的汗毛比较少。你看外国人的汗毛都很长,颜色都很深,通常我们看到灰黑色的多,青色的比较少见,青色的。第十三,「身毛上靡相」,他这个身体,就是我们讲的汗毛,它是尖端右旋向上。第十四,「身金色相」,这是我们前面讲过,身如黄金色。

第十五,「常光一丈相。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实际上这些光我们中国人叫气,练气功的人他知道,他能看出人的气,在佛法叫光,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通常看这个气,能看到一个人身体健康状况,而且都能看得很准确。可见得这个光确实是有,我们现在因为心浮气躁,杂念太多,看不到,这个能力失掉了。可是小孩能看到,小孩天真,他还没有什么杂念,他会看到。随着年龄慢慢长大,他妄念多了,他就看不到。可是现在的小孩跟从前不一样,从前小孩应该在八、九岁的时候,还都能看到这些常人看不到的东西。现在小孩我想三岁就不行了,为什么?一天到晚看电视,电视把他扰乱了,把他的本能扰乱了。第十六,「皮肤细滑相」,这个我们容易懂。十七,「七处平满相」,这个七处是两足、两掌(手掌)、两肩跟头顶,这七处平满没有缺陷。第十八,「两腋满相。腋下充满。」我们的腋下是都凹进去,佛的这个地方它是圆满的。第十九,「身如狮子相。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威仪是讲容貌举止,他的生活当中一些动态,「如狮子王」。狮子我们也比较少见,但是从电视上的动物奇观可以常常看到。第二十,「身端直相。身形端正,无伛曲者」,伛曲是像弯腰驼背这种相他没有。

二十一,「肩圆满相。两肩圆满而丰腴者」,肩膀圆满,很丰满的意思。第二十二,「四十齿相」,具足四十颗牙齿,我们一般人牙齿三十六颗,这四十齿是贵相。第二十三,「齿白齐密相」,不但牙齿他有四十齿,而且牙齿很坚固,白色的,整齐。二十四,「四牙白净相」,这就是讲门牙,上下这四颗大牙,门牙。二十五,「颊车如狮子相」,这是讲两颊这边的丰满,像狮子好像都有鬓须一样,方形的一样丰满。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佛之咽喉中常有津液,凡食物因之得上味。」这是我们能理解的。所以佛陀当年在外面托钵,人家给什么吃什么,决定没有讲究。而且他们真正是一个平等的六和团体,托钵不是说,托钵是分(也是像分小组一样),到各个街道弄巷里面去托钵。你看那么大的一个团队,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我相信分很多小队,各人去托,托回来一起吃。回来的时候它混合在一起,真正是所谓一钵千家饭,所以他是平等的。你托的东西菜不错,他托的东西不好吃,大家都混在一块,混合在一起。混合在一起,我们相信佛陀加持,佛陀一加持的时候,味道都变成上味了,境随心转!所以他有这种能力。第二十七,「广长舌相。舌广而长,柔软细薄,展之则覆面而至于发际者」。佛的舌头广长舌相,他的舌头伸出来又薄又细,能把脸盖住。

这个相,此地没有讲因。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每一个相好都有因。所以在经里面有说到,菩萨修行证果要成佛之前,要用一百劫的时间去修相好。为什么?相好是修福报,没有福报,人家不喜欢你,你去帮助人家,人家不接受,不愿意接受,所以要修福报。这就是也是给我们一个启示,希望我们都能够福慧双修,如果你是修福不修慧,那是凡夫;修慧不修福,你不能度众生。我看到曾国藩一篇文章,给他朋友的一封信,感叹当时世风日下,他举出很多人,甚至于读书人,依旧贪图名利,不是真心为国为民,都是为自己的名闻利养,非常感慨。他们做大官,居高位,有丰厚的俸禄,推卸责任,不肯真正的替人民办事。真正遇到好人,这个好人地位很卑,而且多半没有人缘,人家不用他,所以一生潦倒,最后怨恨而死的很多。他对这个事情非常感慨,我们学佛的人知道,为什么?好人为什么没有得好报?他有智慧,他没有福报,所谓是过去生中修慧不修福,他应当受这个果报。那些做高官的人,并没有什么真正爱国爱民的心,居这个高位,那是人家修福没有修慧,他福报大。我们很清楚,了解事实真相。所以遇到佛,那你就得,真的你就得到圆满,福不足,福会补出来;慧不足,慧也能补起来,遇到佛法统统都圆满了,大圆满。

释迦牟尼佛他要不出家他是国王,说明他的福报很大。虽出家教学,你看常随弟子还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常跟他的;不常跟,临时来的,我估计不会少过三千人,这么大的一个团体,这是福报。得到社会大众的恭敬赞叹,个个都是好学生,跟着释迦牟尼佛都是福慧双修,他们接受世尊的教诲,然后他们又辗转教导别人,四面八方去教学,所以福慧双修。这就是说明福与慧我们都要重视,佛尤其重视修福。我们在初学的时候跟李老师,李老师教导我们的时候,也是嘱咐我们决定不要疏忽了修福。如果没有福报,他老人家说得很清楚,你慧有了,讲经讲到天花乱坠,但是怎么样?没有人听。那就是什么?没有福报,没有人缘。所以非常重视,常常叮咛我们要结法缘,要修福。我们学生都很穷,收入都很微薄,怎么个修法?老师很善巧,老师每一个星期讲经两次,一次在图书馆,一次在莲社,教我们这些学讲经的学生,二十多个人,老师讲经那天,我们这些人做接待,接待就修福。在门口站着,欢迎大家来,接引大家,给他们安排座位,送经书。他说,如果你有一点零钱,买一些花生米,一个人送一颗,小糖果,这都是修福、都是结缘。我们从这个地方学到,所以以后法缘殊胜,缘愈结愈广。得真干才行。

下面,第二十八「梵音深远相」。梵是清净的意思,就是佛的音声清净,音声能远闻,不需要用扩音器,很远都能听得清楚,有这样一个好相。这也能让我们想到,世尊当年在世,没有现在先进的科学,没有这个扩音设备,尤其在旷野,讲经的时候多半在树林、河边,三千人,讲话能叫人听得清楚,这个我们怀疑,读到这一个相好,我们就明白了,他的音声跟我们凡人不一样,能够远闻。第二十九「眼色如绀青相」,这是眼睛的相,绀青。第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眼毛殊胜」,像牛的眼毛很长、很清楚、很整齐,它一点都不乱。第三十一,「眉间白毫相」。实际上它不是一个珠子,它是两根白毫盘旋在眉的当中,这个右旋还放光,佛常常从这个地方白毫放光。第三十二是「顶成肉髻相」。我们看到佛像,这个佛像前面顶上有一块红色的,那就叫肉髻,也叫「无间顶相」。《楞严经》里面说得很清楚,有很多有神通的人,想飞在佛的顶上,看看佛的头顶,看不到,它放光。它放光,你看不到佛的头顶,所以叫「无间顶相」。

------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九八集)

什么样的人是有佛相之人?

起心动念与无量寿经相应,这个人就是阿弥陀佛。读无量寿经的话,更有深刻地体会和认识。

有佛缘的人五官特点

一切,众生皆有佛缘。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