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1337

六道轮回的共同之苦,六道轮回之主是谁

兴仁信息网2023-09-02 17:01:070

“佛说六道轮回中有八苦...”,是什么意思?

佛说的八苦,乃众生轮回六道所受之八种苦果。这八苦可以分为二类:第一类是生老病死,这是人生的自然过程之苦;第二类是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和所欲不得,这是主观愿望所不得满足之苦。

最后归结为“五蕴盛”,“五蕴盛”指对人生的爱恋与追求,以此为苦,说明人的存在本身为苦。这样,苦就具备了普遍的性格,凡是有生命的个人,苦都是在所难免的。

五蕴盛是前面七苦的根源。人有五蕴六识,为此形成声色幻境,由错误的知见进而扩散为以上七苦。所以要从苦中解脱出来,便要认知到五蕴六识创生的境世界皆为幻境,所谓“色即是空”是也。

古代神话中人会有六道轮回之苦,六道具体指?

六道,佛学术语,指有情生活、轮回于其中的六个界别,即:一、天道,二,阿修罗道,三、人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此中上三道,为三善道,因其业力(善恶二业,即因果)较善良故;下三道为三恶道,因其业力较惨恶故。一切处于分段生死的众生,皆在此六道中轮回。所谓轮回者:指其生生死死,来去往复,犹如车轮的回旋,在这六道中周而复始,无有出期,故名六道轮回。世间众生无不在轮回之中,只有佛、菩萨、罗汉才能够跳出三界,超脱轮回。轮回理论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

六道轮回中六道是哪六道?每一道又分别代表着什么

六道者:一、天道,二,修罗道,三、人间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

此中上三道,为三善道,因其作业(善恶二业,即因果)较优良故;下三道为三恶道,因其作业较惨重故一切沉沦于分段生死的众生,其轮回的途径,不出六道。

所谓轮回者:是描述其情状,去来往复,有如车轮的回旋,在这六道中周而复始,无有不遍,故名六道轮回。

地狱道在六道之中,以地狱道之痛苦为最甚。

「地狱道」只是一个统称,其实它可被细分为八大热地狱、八大寒地狱、近边地狱及孤独地狱四大部分。除孤独地狱外,其他地狱均为众生之集体共同业力所创造的。造作最重恶业者,会投生于地狱道中,经历几十万亿年才有可能离开此道之苦。

地狱道的众生,并不由母胎所出,亦非因卵而出,而是化生出的。在八大热地狱中投生的众生,受着各式各样的大苦。在有些热狱中,众生会互相砍杀,但却不死去,只能经年累月地忍受不断被杀害之痛苦,完全无法出离。在其他狱中,众生会被烧至七孔冒烟,或被肢解,又或被放入熔铜中煮至皮开肉烂。这些都是过往之恶业力成熟时,所幻化出来的惨况,苦不堪言。在八大寒地狱中,有情众生受着不同程度之寒苦所逼,甚至会被冻封僵立几百亿年之久,却因业力未尽而不会死去。其他地狱的各苦,衲就不在此详述了(注:参考法师著作《生死之轮》)。总之,地狱道是六道中痛苦最大的一道。

构成不同佛经中对于地狱的描写亦有不同,有八大地狱、一百三十六地狱、六万四千地狱等等说法。

畜牲道相对而言,投生畜牲道的众生是三恶道中受苦最少的。

畜牲道的众生,居住在陆地上的少,居于海里的为多。从最小的昆虫到鲸鱼及大象等,都属于畜牲道的众生。此外,还有例如龙族及大鹏金翅鸟等我们并不常见到的动物,也都属于畜牲类别。有些畜牲寿命只有一天,也有些可以寿命长达多劫。

只要我们观察陆地上的畜牲,便可略为明了此道的痛苦。在野外漂泊的动物,长期捱受寒、热、饥、渴、被猎杀及相互啖食之苦。被人类畜养的动物,则被劳役、鞭打,更被宰杀而取皮、肉及骨等,一样苦不堪言。

地狱道及饿鬼道的生命,因为大苦而无暇修持佛法。畜牲道的众生,则愚昧无智,故此不太可能明白佛法,所以亦无从修善。这其中只有极少数的畜类是例外。故此,一旦跌入畜牲道,便要痛苦地捱至业力消尽而另一过往小善因成熟,方有望再度为人。大家想一想,我们这一生中杀生多少次了,这就会导致无数次于三恶道中轮回,万劫不复。人道 众生因不善业而投生于三恶道,而因善业而感召生于三善道之果报。在三善道中,生于天界之福报最大,修罗道次之,人间则再次之,但人间却是最适宜修持佛法的地方。

投生人道的痛苦,主要可被归纳为四苦,即生苦、老苦、病苦及死苦。

对老、病及死苦,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了解。对于生苦,我们或许不太明白,亦无法记起自己在母胎内乃至出生过程所经历的痛苦了。在母胎内的近九个月间,婴儿所受的痛苦很大。虽然我们现在记不起了,但这不代表我们当时没有感觉。在出胎时,婴儿所受的苦更大。在出生后,我们连少许保护自己的能力也没有。若不是父母的守护照顾,我们可能只会存活几分钟,便会被野兽吃了或者冷死、饿死了。

老苦并非单单指老年之苦,而是指从入胎开始逐步走向死亡之苦。如果我们能活到老年,这种苦则更为明显。在年老时,我们的身体机能衰退,走多几步路也举步为艰,胃口也不好,脸上的皮肤变得像猴子似的,有很多事情想做也做不来。在五浊恶世年代,年轻人不懂敬老,老人益发感到自己不受欢迎。这老苦就像一个小偷,不知不觉间便把我们的青春偷去了。对不懂佛法的人来说,老苦包含了身心之苦。对通晓佛法的人来说,心上可以不觉苦,视老化为一种自然的事,但肉体上的老苦,则仍然无法回避。

病苦分为外在及内在病患两种。外病是如胃疼、癌症及肺病的种种病患。它们最大的威胁也不过是致死而已,影响力只及今生。内苦是贪念、瞋恨及愚痴等烦恼。因为它们能驱使我们的身、语、意作出如杀生等种种不善行为,致令祸延长至无量劫的未来多次转生受可怕的痛苦果报,所以它们绝对比外病严重。如果我们今生患了严重的胃病,不过是受几年苦,顶多也不过是病至死亡而已。但如果我们生起强烈的瞋心,这便会令理智失常,甚或因而出手杀生,这便结下了多生多世短寿及投生于三恶道的因缘,万劫不复。这一连串的多生苦报,亦只源出于一念之瞋。由此可见,心病是极为可怕的。

有关死苦,并不单指死亡时肢节及肉体所承受之痛苦,而且包括到时伴随之恐惧及不安。这些我们刚才在讨论死亡过程时已详说了,在此不再重复了。

阿修罗道 阿修罗,略称‘修罗’,是梵文Asura的音译,汉译佛经中还译为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落、阿须伦、阿须轮等。其中修罗就是‘端正’,国人称其为天神,梵文‘阿’是否定冠词,‘阿修罗’意译为非天、非同类、不端正、不酒神。

他们的福报很大,与天界众生相去不远。生于此道中的众生,于过往生中的善业力极大,却因其瞋恨的习气,而并未能生于天界中,只能以这种似天而非天的生命形式投生。

阿修罗道的众生瞋心及妒忌心极重,常常与天界之众生作战,但往往大败而返,被打至遍体鳞伤。这一道的众生虽然福报、寿元及智力俱大,但却因其瞋恨心而并不快乐幸福。

人道和天道为善道,阿修罗本性善良,也是善道之一,但因其常常带有嗔恨之心,执著争斗之意志,终非真正的善类。男阿修罗于各道中,常常兴风做浪,好勇斗狠,于诸天中,不时攻打天王,以谋夺位。 女阿修罗貌美,时常迷惑众生,使难修行。故此阿修罗虽然不用受苦,但死后堕落三恶道机会甚大(天道,阿修罗道,人道,为三善道;畜生,饿鬼;地狱;为三恶道)。天道 天界分为欲界天、色界天及无色界天。在欲界天中,享福及寿元是很大的,没有像人间的生苦、老苦及病苦。

欲界天的众生,入胎时是男女一对一对地投生于天界的花蕊中的。在花开时,他们便以天男及天女的形式化生。在天界中,并不需日、月来报时,而以花开花合为一天。这一道中的众生一生享乐不尽,有一个佛经中的故事与此有关。在释迦如来在世时,他有一个弟子叫「舍利弗」(梵名Shariputra),佛教中著名的《般若心经》便是为他而说的一部经文教法。这个舍利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比丘,他有一位弟子叫「海生」。海生是一位在家居士,其职业为医师,而且医术十分高明,受着众人的敬重。在海生出入时,由于其高贵地位,通常都骑象而出行。有一次,海生在半路上遇到其师父舍利弗。由于他十分敬重自己的上师,他竟然不顾仪态地、连跌带滚地由象背直接扑倒地面上向师父顶礼。所以,这个海生医师,可说是一个敬师的模范。海生在一生中作善甚多,但却死在其师舍利弗在生时。在死后,海生因其善业力而生于天界中。他的前生老师舍利弗,以神通升至天界,意欲为他说法教学。在见到前生为海生医师的天男时,舍利弗正欲趋前向他说法开示,但这个天男只向舍利弗扬了一下手示意,便马上继续玩乐去了。这并非是因为天男不记得舍利弗。相反地,由于其业力,天男能清楚记忆其前生的事,却因天界之乐实在诱惑太大了,以致他只能在一刹那间扬手向极为敬重的老师打招呼,便又迷失于极度的享乐之中。这个情况,就有点儿像我们在观看极为精彩的电视节目时,亲友来往我们亦只会略为应酬一下的情形。我们仔细想一想,一位本来至为敬师的人,在天界中仍然抵不住诱惑,何况是我们呢?由此可见,天界虽为六道中福报最大的一道,但却并非修持佛法的一个有利地点。正由于此原因,我们求生于净土中,而不求生于天界享乐。天界虽无生苦、老苦及病苦,但天界众生在死前,一样有极可畏的痛苦。他们的寿元虽极长,但始终亦难免一死。又由在天界投生时,他们的善业福报皆用尽了,下一生多投生于三恶道中。在死前的一段时间,天界众生会出现天人五衰的情况,例如其身上的花会枯谢、身上不再放出光明、本来自然散发香气之身现在发出阵阵体臭及身上开始流汗。于此时,其天界友人都会远远避开他,任由他一个孤独地等死。由于天界众生自然有神通力,他们能预见下生将堕恶道。我们试想想,我们不知下一生会投生何处,尚会怕死贪生。天界众生天生爱干净,而且一生享乐,在预见将生为污秽的畜牲、地狱或饿鬼道众生时,他们的恐惧及无依感是多么的大呢!

色界十八天的第一天是虚无天。此天天人欲根虽净,尚有色尘。在道经里,色尘又细分为粗尘六等、细尘六等和轻尘五等。色界天人一粗尘净即升色界第二天:六粗尘净升色界第七天;一细尘净升色界第八天;六细尘净升色界第十三天;一轻尘净升色界第十四天;五轻尘净乃升色界第十八天。色界第十八天“去欲界三十万里,乃丹霞之景。天人虽无情欲,尚有形色可见。若渐次修习,尘染顿尽,则升于无色界也”。

无色界第一天乃北方八天之第一天——皓庭天。此天天人轻染虽净,尚余染习。天人渐次修行,达到无想可忘、气观转妙之时,即升无色界最上一天——太素天。“此天去色界三十六万里,乃碧霞之景。天人身形微妙,无复色象。修学之者,若至此天更能进修,即升上四种民天也。”四种民天第一天为太虚天。此天“天人初出三界,结习顿忘,清净无染,喜乐无为,气入神观”(8 )。四种民天最上一天为太极天。此天“天人出二气之外,无年寿之限,到此究竟转入三境也。……此天在大罗之下,去无色界一百三十五万八千里,乃飞行元气,上朝三境。如劫运将终,此天不坏,天中圣人降凡开化为民之种。《生神章》云:”以充种民是也。

佛教说远离六道轮回之苦,享受永恒的福报是什么意思啊?

个人认为后半句,是后人修改后流传的。

六道轮回的“苦”,并不是我们正常理解的苦,这个“苦”包括喜,怒,哀,乐等等情绪。

而且这修的是一个“空”。所以这“享受”两个字太不恰当了。可以说是南辕北辙了。

“远离”也不恰当,远离有嫌弃的意思。佛门不会嫌弃世间种种,不如说是跳出。

佛教中的六道轮回是怎么回事?

就是在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中辗转轮回: 所谓轮回,实际上是上下浮沉的生死流转,并不真的像轮子一般地回环。轮回的范围共有六大流类,佛教称为六道,那就是由上而下的:天道、人道、修罗(神)道、傍生道、鬼道、地狱道,这都是由于五戒十善及十恶五逆(十善的反面是十恶,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坏僧团的和合、出佛陀的身血,称为五逆)而有的类别,五戒十善分为上中下三品,感生天、人、修罗的三道,十恶五逆分为下中上三品,感生傍生、鬼、地狱的三道。作善业,生于上三道,作恶业,生于下三道。在每一类别中的福报享尽或罪报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终结,便又是另一期生死的开始,就这样在六道之中,生来死去,死去生来,便称为轮回生死。 不过佛教特别相信,众生的生死范围虽有六道,众生的善恶业因的造作,则以人道为主,所以,唯有人道是造业并兼受报的双重道,其余各道,都只是受报的单重道,天道神道只有享受福报,无暇另造新业,下三道只有感受苦报,没有分别善恶的能力,唯有人道,既能受苦受乐,也能分别何善何恶。佛教主张业力的造作薰习,在于心识的感受,如若无暇分辨或无能分辨,纵然造业,也不能成为业力的主因。所以,佛教特别重视人生善恶的行为责任。 正因为造作业力的主因是在人间,所以上升下堕之后的众生,都还有下堕上升的机会,不是一次上升永远上升,一次下堕永远下堕。 人间众生的造作业因,是有善有恶的,是有轻有重的,人在一生之中,造有种种的业,或善或恶,或少或多,或轻或重。因此受报的机会,也有先后的差别了。所以,人在一期生命的结束之后,朝向轮回的目标,有着三种可能的引力,第一是随重:一生之中,善业比恶业的分量重,便先生善道,善道的天业比人业重,便先生天道;如果恶业比善业重,便先生于恶道,恶道的地狱业比傍生业重,便先生于地狱道,受完重业的果报,依次再受轻业的果报。第二是随习:人在一生之中未作大善也未作大恶,但在生平有一种特殊强烈的习气,命终之后,便随着习气的偏向而去投生他的处所,所以,修善学佛,主要是靠日常的努力。第三是随念:这是在临命终时的心念决定,临终之时,如果心念恶劣,比如恐怖、焦虑、贪恋、嗔恼等等,那就很难不堕恶道的了,所以佛教主张人在临死或新死之时,家属不可哭,应该代他布施修福,并且使他知道,同时宣说他一生所作的善业功德,使他心得安慰,使他看破放下,并且大家朗诵佛号,使他一心向往佛的功德及佛的净土;若无重大的恶业,这种临死的心念倾向,便可使亡者不致下堕,乃至可因亡者的心力感应了诸佛菩萨的愿力,往生佛国的净土——这是佛教主张临终助念佛号的主要原因。 民间的信仰,以为人死之后即是鬼,这在佛教的轮回观中是不能成立的,因为鬼道只是六道轮回的一道,所以人死之后,也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生于鬼道。 详细请见: http://www.buddhist-edu.net.my/BuddDatabase/FoXueWenJi/ShengYan/XueFoQunYi/ShengYan004Content.htm 参考资料:圣严法师 正信的佛教

六道轮回是什么意思?

六道(又名六趣、六凡或六道轮回)是众生轮回之道途。正如《法华经》指:“六道众生生死所趣。”十界中由下而上的六道分别是指: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阿修罗道、人道、天道。

据佛经《观佛三昧经》载:“轮回六趣,如旋火轮。”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即已在六道中轮回不息。若造善业终得乐报,如天、人二道;若造恶业终得苦报,如地狱、饿鬼、畜生。六道可分为三恶道和三善道。三恶道为地狱、饿鬼、畜生;三善道为天、人、阿修罗。但阿修罗虽为善道,因德不及天,故曰非天;以其苦道,尚甚于人,故有时被列入三恶道中,合称为四恶道。佛教相信,任何人若遵守五戒,可得六根整然人身。若在五戒上,再加行十善,即可生到天界。

三恶道:

* 地狱道:恶人受苦痛之处,在地下受八寒八热之苦。

* 畜生道:禽兽之生所。多以人界为依所,而眼可见。

* 饿鬼道:常求饭食之鬼类生处。与人界共处,却眼不可见。

三善道:

* 阿修罗道:大力神之生所。因常怀嗔心而好斗,故以深山幽谷为所,与人隔离。

* 人道:人类之生所,有四洲之分。能稍修戒善感报而生。

* 天道:受人间以上胜妙果报之所。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