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3427

属鼠的历史人物,属鼠三月出生的名人有哪些

兴仁信息网2023-10-20 22:10:060

项羽属什么生肖

那个时候 好像还没有生肖 这种说法。

历史上有没有属鼠的皇帝大神们帮帮忙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字巨君,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始祖,公元8年-公元23年在位。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则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再世”。公元8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在位共15年,卒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

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侄儿建文帝。1402年夺位登基,改元永乐。他五次亲征蒙古,巩固了北部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1421年迁都北京,对强化明朝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位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他一生文治武功赫赫。然而他多疑好杀,在靖难之役后将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建文帝亲信大臣诛杀并灭门,耿炳文、盛庸、铁铉等众多建文旧臣旧将被处死或受到迫害身亡,后来又杀了解缙、景清等大臣,他去世后有16妃和数百宫女生殉。原庙号太宗,后由明世宗改为成祖,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十三陵之长陵。

十二生肖各代表什么历史名人?

十二生肖中,只有龙是不存在的动物,龙姓的由来也和一段神话传说有关。传说黄帝时期一位驯养龙的人名叫董父,因为善于养龙和驯龙而出名,被黄帝赐姓为豢龙氏,于是其后代的一支以职业为氏,开始姓龙。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羊姓起源有两种:周代有官职为羊人,其子孙以官职为姓,遂为羊氏;出自祁氏,原为羊舌氏,为春秋时晋国大夫祁盈之后,始封于羊舌(今山西洪洞、泌县一带),其后遂为羊舌氏,后去舌为羊氏。

其他十生肖,也都是姓氏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十二生肖都是姓氏,起源也都很古老。

鼠姓有两个起源。源于子姓,出自商末周初鼠族,属于以图腾标志为氏;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西突厥阿史那部鼠尼施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现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等地。

牛姓源出于子姓。西周后期,宋国公族大夫牛父在与游牧民族长狄人作战时,不幸战死。他的子孙便以他的名字为姓,称为牛氏。

虎姓源于姬姓,出自上古舜臣“八元”之一伯虎的后人;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源于回族,出自唐朝时期回族虎巍将军,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虎姓在现代较为鲜见,在全国回族中仅云贵川等地还有此姓。

兔姓起源不详,在等地有此姓氏。

蛇姓源于姜姓,为齐公族蛇丘氏之后。也说蛇姓就是张姓的一个分支,太平天国运动时,张姓家族一支到南陵,改为蛇姓。

马姓起源有三种。战国时赵王有子叫赵奢,因战功卓著被赵惠文王封在马服,其子孙最初以“马服”两字为其姓氏,后改马氏;出自他姓改马姓,如汉代有汉戚人马宫,本姓马矢,改姓马;出自他族改姓。

猴姓系出史皇氏,仓帝史皇姬名冈,字颉,后为侯氏。侯氏起源众多:出自姒姓;直接传自黄帝至轩辕氏姬姓的后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将复姓改为侯姓;满族一支改姓而来等等。

鸡姓一说源自“奚”姓,鸡姓原本在广东佛山被列为四大“土著”姓氏之一,在广西东兴市鸡姓人较集中,总共约有300多人姓鸡。

狗姓,汉朝有名人狗未央,约南宋以后,此姓即非常罕见。现在较为罕见。

猪这个姓在古代可并不少。这个姓氏的起源是由家庭的“家”字而来的。“家”上面是一个宝盖头,其寓意是屋顶的意思。底下是个“豕”字,字义就是代表猪,所谓无猪不成家。姓“猪”,取的是“有猪成家”的吉祥寓意。

哪些十二生肖代表哪些三国人物

细数一下在十二生肖中都有哪些三国风云人物! 一,属鼠 (最具代表人物,鲁肃)

二 属牛 (最具代表人物 刘备)

三 属虎 (最具代表人物 关羽)

四 属兔 ( 最具代表人物 周瑜)

五 属龙 (最具代表人物马超)

六 属蛇 (最具代表人物 钟会)

七 属马(最具代表人物吕蒙)

八 属羊 (最具代表人物曹操,司马懿)

九 属猴 (最具代表人物吕布)

十 属鸡(最具代表人物诸葛亮)

十一 属狗 (最具代表人物孙权)

十二 属猪 (最具代表人物陆逊)

十二生肖各代表什么历史名人?

十二生肖中,只有龙是不存在的动物,龙姓的由来也和一段神话传说有关。传说黄帝时期一位驯养龙的人名叫董父,因为善于养龙和驯龙而出名,被黄帝赐姓为豢龙氏,于是其后代的一支以职业为氏,开始姓龙。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羊姓起源有两种:周代有官职为羊人,其子孙以官职为姓,遂为羊氏;出自祁氏,原为羊舌氏,为春秋时晋国大夫祁盈之后,始封于羊舌(今山西洪洞、泌县一带),其后遂为羊舌氏,后去舌为羊氏。

其他十生肖,也都是姓氏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十二生肖都是姓氏,起源也都很古老。

鼠姓有两个起源。源于子姓,出自商末周初鼠族,属于以图腾标志为氏;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西突厥阿史那部鼠尼施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现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等地。

牛姓源出于子姓。西周后期,宋国公族大夫牛父在与游牧民族长狄人作战时,不幸战死。他的子孙便以他的名字为姓,称为牛氏。

虎姓源于姬姓,出自上古舜臣“八元”之一伯虎的后人;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源于回族,出自唐朝时期回族虎巍将军,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虎姓在现代较为鲜见,在全国回族中仅云贵川等地还有此姓。

兔姓起源不详,在等地有此姓氏。

蛇姓源于姜姓,为齐公族蛇丘氏之后。也说蛇姓就是张姓的一个分支,太平天国运动时,张姓家族一支到南陵,改为蛇姓。

马姓起源有三种。战国时赵王有子叫赵奢,因战功卓著被赵惠文王封在马服,其子孙最初以“马服”两字为其姓氏,后改马氏;出自他姓改马姓,如汉代有汉戚人马宫,本姓马矢,改姓马;出自他族改姓。

猴姓系出史皇氏,仓帝史皇姬名冈,字颉,后为侯氏。侯氏起源众多:出自姒姓;直接传自黄帝至轩辕氏姬姓的后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将复姓改为侯姓;满族一支改姓而来等等。

鸡姓一说源自“奚”姓,鸡姓原本在广东佛山被列为四大“土著”姓氏之一,在广西东兴市鸡姓人较集中,总共约有300多人姓鸡。

狗姓,汉朝有名人狗未央,约南宋以后,此姓即非常罕见。现在较为罕见。

猪这个姓在古代可并不少。这个姓氏的起源是由家庭的“家”字而来的。“家”上面是一个宝盖头,其寓意是屋顶的意思。底下是个“豕”字,字义就是代表猪,所谓无猪不成家。姓“猪”,取的是“有猪成家”的吉祥寓意。

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

田忌赛马

有一天,齐王要田忌和他赛马,规定每个人从自己的上、中、下三等马中各选一匹来赛;并规定,每有一匹马来比赛;并约定,每有一匹马取胜可获千两黄金,每有一匹马落后要付千两黄金。

当时,齐王的每一等次的马比田忌同样等次的马都要强,因而,如果田忌用自己的上等马与齐王的上等马比,用自己的中等马与齐王的中等马比,用自己的下等马与齐王的下等马比,则田忌要输三次,因而要输黄金三千两。但是结果,田忌没有输,反而赢了一千两黄金。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赛马之前,田忌的谋士孙膑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让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马去与齐王的上等马比,用自己的上等马与齐王的中等马比,用自己的中等马与齐王的下等马比。田忌的下等马当然会输,但是上等马和中等马都赢了。因而田忌不仅没有输掉黄金三千两,还赢了黄金一千两。

这个故事与上一段老鼠逃跑的策略问题都表明,在有双方参加的竞赛或斗争中,策略是很重要的。采用的策略适当,就有可能在似乎一定会失败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的结果。

伯乐相马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

伯乐是古代有名的相马(鉴别马的好坏)专家。当他年老的时候,他的儿子很想将这项专门技能继承下来,以免失传。于是他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描写千里马的外形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子好像垒起的酒药饼。”他就依照这一条,拿着经文出去“相马”了。

伯乐的儿子把所见到事物的外形和《相马经》上描绘的图形一一对照,结果找到了一只很大的蛤蟆。他兴冲冲地跑回家报告父亲,说:“总算找到好马了,额头和双眼同书上说的差不多,就是蹄子的形状和书上写的有区别。”

伯乐听了,只好哭笑不得地对这个好心而不聪明的独生子说;“你倒是找到了一匹好马,只是它太喜欢跳,你可驾驭不了啊!”

老马识途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 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 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 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北伐孤竹,春往冬返,由于没有熟悉地理的向导带路,在回家的路上迷失道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于是就放老马在军前,任其所至,随而从之,竟得道而归。在山中行军,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蚂蚁的土壤有一寸深一仞之处就有水。”就发掘蚁穴,找到了水源。凭借管仲和隰朋的圣明,到他们所不了解的事,也不把向老马和蚂蚁求教学习看作是羞耻的事,现在的人却不承认自己愚昧、不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不太过分了吗?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地轮流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汗血宝马”,本名阿哈尔捷金马,此马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阿哈尔捷金马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目前,汗血宝马的最快速度记录为84天跑完4300公里。德、俄、英等国的名马大都有阿哈尔捷金马的血统。 阿哈尔捷金马常见的毛色有淡金、枣红、银白及黑色等。阿哈尔捷金马历史上大都作为宫廷用马。亚历山大·马其顿、成吉思汗等许多帝王都曾以这种马为坐骑。在中国历史文献中,阿哈尔捷金马被称为“天马”和“大宛良马”。据说,史书中的“汗血宝马”即源自阿哈尔捷金马。

阿哈尔捷金种马场位于阿什哈巴德西南郊,始建于1922年,前身为里海养马厩,1992年改名为尼亚佐夫总统种马场。阿哈尔捷金马总数约2000匹,曾多次作为国礼赠给外国领导人。近年土致力于向国际市场介绍阿哈尔捷金马。

“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赤兔马一直是好马的代表。《三国志》中有关赤兔马的记载,但是何以称为赤兔马却没说。于是,后人就认为,“赤”是说其毛色,“兔”是跑得快如兔子。其实这是误解。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各类动物赋予了某种精神和品格。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怯懦、弱小的象征,虽然它跑得很快,但是,它的跑总是与逃跑有关。可以说,兔子丝毫无英雄气概。用兔子来比喻好马,有损马的形象。兔子跑得虽然快,可是论速度是不能与马相比的,别说好马,就是一般的马也比兔子快多了。那么,赤兔马的“兔”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国很早就有了评定马的专著《相马经》,传说是伯乐的作品。“相马”顾名思义就是看马。相马的第一步就是看马的头部,因为头部是马的品种、品质、体能、齿口最明显的外部表现。古人依据马的头部形状,形象地将马分为直头、兔头、凹头、楔头、半兔头等几种。所谓的赤兔马的“兔”,应当是指马的头形。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就发现了一本手写的《相马经》,其中的一篇说“得兔与狐,鸟与鱼,得此四物,毋相其余”。在第三篇中又对这些话作了解说,“欲得兔之头与其肩,欲得狐之周草与其耳,......欲得鸟目与颈膺,欲得鱼之鳍与脊”。这些记载,说明了在古代兔形的头是好马的重要外在标准,也说明了得到兔头的好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兔头、半兔头的马,特征是鼻以上部分微微向外突出,有些像兔子的头。从现代马的体质看,兔头的马,多是重型马,其特点是身体强壮,力量大,也是马中最为高大的品种。从赤兔马的颜色看,当是枣骝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红色。这种颜色正是现在中亚一带草原马的典型毛色。从赤兔马的毛色与头相看,这是中亚一带,也就是古代所说的西域地区所产的马。我国中原地区的马属于蒙古马,蒙古马的优点是速度较快、耐疲劳,但是体形小、体力有限,所以好马多出生在西部。

“赤兔马”即兔头的红马,而非跑得快如兔子的红马。 “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 这赤兔马全身火炭红,没有半根杂毛,但除了脑门的一块白色“月芽”状。据说只要骑乘之人往。 这里拍一下,它就会像飞起来一样奔跑。真是“日行千里,夜走八百”的良驹。 它一生有四个主人。董卓和曹操只不过是把他当成收买人心的物品而已。至于吕布对它就像嫖客 。对妓女一样,一到有战事,就用它冲锋陷阵,一到没事的时候就丢在一边,但赤兔马的职业素质还是很高的,一直没有怨言。到下邳围城时,有人牵走它,以它的神骏完全可以挣脱,但它没有 ,因为它受够了作为神物而被俗人冷落的感觉。 终于在许昌他遇到了一个足以让自己终身受其驱驰的人,他就是关羽。关羽第一次骑乘它还没有什么特殊感觉,后来它看到关羽说:“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

见面矣。”好个大丈夫,光明磊落。那吕布见了赤兔也动心,但却是杀自己义父来得到它。同样是武将的关羽当然也喜欢骏马,但他的目的却是旧主,这个人真是忠肝义胆! 终于赤兔马开始了自己盼望的光辉奔腾! 白马,文津的蹄印,五关和黄河渡口的骏影,长沙的嘶鸣,樊城的驰骋!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不过是两种在自己领域的相同实力的并列罢了。毫不相同的性格和人(马)格终究是不合适的。赤兔宁愿和青龙偃月刀形影不离。 但是主人遭遇了“走麦城”的窘境,赤兔马决心与主人共进退。 城中粮草已尽,它已经三天没有进食了,但是它已经决心背负主公脱险,哪怕是自己落进万丈深渊,也在所不惜。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赤兔马驮着一代名将夜走临沮小路。 传说潘璋带五百人埋伏,他估计自己的这点人难以捉住“万人敌”的关羽,于是事先在杂草中准备下七道绊马铁索,又怕赤兔马神骏,认出铁索,就在前六道上染上和草地一样的颜色来迷惑它。但最后一道因为染料不够,就没有染,他觉着六道绰绰有余了。 赤兔马驮着关羽到了,吴军拉起第一道索,赤兔轻松越过,吴军拉起第二道,赤兔再次躲开 ,接着连跳三道,潘章已经吓的面无人色,但赤兔已经三天没进食,它真的累了,当第六道索起

来的时候,赤兔已经达到了作为一匹马的极限,但它知道这是最后一关了,过去了主人就能脱险 !于是它长鸣一声,犹如龙吟虎啸,前蹄抬起,竟然又过去了!可当它刚一落地的时候,最后那道没有染色的绊马索起来了,赤兔原本想再次发力,但就在这时,那铁索的反光刺到了赤兔的眼睛。赤兔感到天旋地转,但它知道自己绝不能倒下,他奋起神力,企图越起,但是天上似乎有万钧之力在压着它,地上似乎有无数的绳索向下拉它,苍天已经不允许它再次奔腾了! 赤兔马在悲愤和痛苦中轰然倒地,一代名将也落马受诛!

关羽死后,赤兔马拒绝进食,活活饿死。 因为它悲愤,他要去控诉上天为什么不让它再次越起!因为它怀念,他怀念主人关羽,它要去追随他!因为它没有了希望,它知道世上再也没有人值得自己去驰骋了!

塞翁失马

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塞翁生性达观,为人处事的方法与众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马不知什么原因,在放牧时竟迷了路,回不来了。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却不以为然,他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向塞翁贺喜,并夸他在丢马时有远见。然而,这时的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使他的儿子喜不自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乐此不疲。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而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身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父子二人也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 这则成语告诉我们: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