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1756

怎样分清农历和阴历,阴历和阳历的区分

兴仁信息网2024-02-05 18:11:450

农历,阴历,阳历,公历都怎么区分啊??哪些是同一个意思??

农历=旧历=阴历是根据月亮的运行来记年,英文里叫lunar calendar. 我们国家传统的记年都是用农历,过节都用农历来表示,称其为农历是因为农民根据阴历来决定播种收获的时间,而且表明了具体的节气,比如雨水,霜降,小雪,大雪,三伏,三九,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农活的方便制定的,所以我们国家一直重视农业的发展。根据月亮的运行调节节气的变化。

阳历=日历=公历是根据太阳的运行来记年,英文里就叫calendar. 中西接轨,所以我们也开始用公历。但老外比较*,只知道识别春夏秋冬四季,所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都是固定的日子。

农历和阴历有什么区别

阳历,即太阳历,是以四季循环的回归年(地球绕太阳一周)为基本周期,与月相变化无关。太阳历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历月的日数和年的月数是人为规定。

阴历,即太阴历(月球我国古代称太阴),以月球圆缺的周期朔望月为基本周期。历月平均长度29.5天,规定单数月30天,双数月29天,12个历月为1年, 共354天。规定30年内增加11个闰日,安置在第2,5,7,10,13,16,18,21,24,26,29各年的12月底。目前太阴历只在伊斯兰教国家和地区使用。(注意跟我们有的阴历不是一个概念)

公历,公共历法简称。现行世界通用历法,真名格里高利历(罗马教皇制定颁布),太阳历的一种。天天在用就不具体说了。

农历,中国传统历法,属阴阳历(我们经常简称为阴历,这里一定要与前面所说的太阴历区别)。以月相变化周期朔望月作为历月的基础,同时又考虑回归年的周期,采用加闰月的方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和回归年的长度接近。以朔日作为第个历月的初一,两朔日之间的时间为一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1年设 12个月,共 354或355天。为使历年平均接近回归年,在19个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有闰月的那年有13个月,共384或385天,叫作闰年。19个历年和19个回归年的长度几乎相等,7个闰月一般在第3,6,9,11,14,17,19年。具体安置在哪一个月,这和二十四节气的中气有关。二十四节气实际是由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组成(是不是出你意外),二者相间排列,每月都有它固定的中气,如含有中气雨水的月为正月。19个回归年中有19*12=228个中气和节气,但有235个朔望月,显然有7个月没有中气,7个月没有节气。阴阳历规定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这一年的闰月

另外有一点,我们现在说的农历一词是在建国后才出现的。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历的称法,但统称是干支纪年法。一般现在都用农历一词了,但在一些专业文献中会有另外称法。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干;

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

干支还是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

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

甲炎了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怎么分农历和阴历?

农历就是阴历,要按新历(阳历)来算。水瓶座 1月20日-2月18日 双鱼座 2月19日-3月20日 白羊座 3月21日-4月19日 金牛座 4月20日-5月20日

怎么分阴历阳历?

阴历就是日历上的小字,一般的过年过节时的日自就是阴历,比如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们说的八月十五就是阴历,相反阳历就是日历上的大字,阳历比阴历过得快!一般没什没节的话很少有人提阴历的,对了,一般过生日就是阴历,但有的人过两个,一个阴历的一个阳历的,但先过的是阳历!应该懂了吧!嘻嘻

阳历和阴历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农历,阳历,阴历的区别:

1. 规则计算:

农历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及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阴历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

2. 历史起源:

农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自轩辕黄帝时期就开始广泛应用到当时的生活生产中。阳历又为格里历,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一种方便的历法,后改名为格里历。所有古老文化的国家如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最初都是用阴历的。

3. 适用意义:

农历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反映寒冷暑热的气候变化,以便家事农业活动。依据阳历,在一年中可以显明看出四季冷热变更的情形。阴历,就是伊斯兰历,主要用来指导他们的节日等。

扩展资料:

由于阴历的使用用途非常局限,现已大多不用,多为使用的是农历和阳历(公历)。农历是定历,它具有天文年历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种天象对应,如它的节气严格对应太阳高度,历日较严格地对应月相。而阳历内容比较简洁,便于记忆,而且精度较高,与天时符合较好。所以较为多国使用。

农历,阴历,阳历,公历都怎么区分啊??哪些是同一个意思??

农历=旧历=阴历是根据月亮的运行来记年,英文里叫lunar calendar. 我们国家传统的记年都是用农历,过节都用农历来表示,称其为农历是因为农民根据阴历来决定播种收获的时间,而且表明了具体的节气,比如雨水,霜降,小雪,大雪,三伏,三九,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农活的方便制定的,所以我们国家一直重视农业的发展。根据月亮的运行调节节气的变化。

阳历=日历=公历是根据太阳的运行来记年,英文里就叫calendar. 中西接轨,所以我们也开始用公历。但老外比较*,只知道识别春夏秋冬四季,所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都是固定的日子。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