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1354

黄龙洞洞,祖宫景区的不足

兴仁信息网2024-01-05 23:53:520

双龙洞的内洞有哪些特点?

双龙洞的特点主要是漆黑、宽广、值得欣赏。以及洞内石钟乳和石笋的特点。

望采纳~~

博罗罗浮山的道教建筑

罗浮山为道教南宗的发祥地,在此山修炼的道士众多。洞天是道教用以称神仙所居的洞府,意谓洞中别有天地。实际上是一处三面环山,只有一径可通的峡谷。罗浮山的寺观庵庙多建在洞天中,大者有18处,小者数百处。

朱明洞

朱明洞位于罗浮山南麓,为罗浮最佳景区之一,其全称为“朱明耀真洞天”。何谓“朱明耀真”?有二种说法,一说根据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尔雅》而诠释的《广雅》谓:日曰朱明,亦曰耀真,故兼名朱明耀真。另一说称:洞向南,南属阳明,于色为赤;东西南北四方的南与春夏秋冬四时的夏相称。《尔雅》称夏为朱明云云。南朝宋谢灵运(385~433)的《罗浮山赋》中有“洞穴有九,此为其一。潜夜引辉,幽境朗日。故曰朱明之阳宫,耀真之阴室。”这是朱明洞正式得名的开始。742年(唐天宝元年)朝廷命有司筑百尺坛于罗浮祀山神,遣道士申太芝祭罗浮。据道书载:“申太芝找到朱明洞口,下视无底,云彩烂漫。”宋苏东坡诗:“罗浮高万仞,下看扶桑卑。默坐朱明洞,玉池自生肥。”朱明洞最初为汉代朱真人修炼之地。宋代题有石榜曰朱明耀真之天(今佚)。

朱明洞景区由象山、狮山、梅花山、马山环抱而成。洞境林木苍郁,植被覆盖率90﹪,而且洞内有洞,大洞套小洞,朱明洞内套桃源洞、蓬莱洞、蝴蝶洞、青霞洞、两仪洞、泉源洞、梅花洞共7个小洞天。石刻题词,所在多有。洞内建有冲虚古观、朱明亭、东坡亭、旷心亭;还有遗履轩、仙人卧榻、飞来石、蓬莱径、洗药池、炼丹灶、元帅楼、白莲池、会仙桥等名胜古迹。

冲虚古观

冲虚古观在朱明洞口。326~334年(东晋咸和年间),道教理论家、化学家、药物学家葛洪(284~364年)来罗浮山选择了这个地点建庵修炼、筑灶炼丹,著书讲学,创道教南宗灵宝派,于是声名远播,前来学道的人众多。葛洪分别在罗浮山东西北三面增建3庵,往来讲学,著书立说,留下了《抱朴子》内外篇116卷、《肘后备急方》、《神仙传》、《集异传》、《金匮药方》等著作。朱明洞南南庵称都虚,又名玄虚。葛洪逝世后的405年(东晋义熙元年)改建称祠,诏赐祭祀。714年(唐开元二年)明皇遣道士到罗浮山求雨。742年(天宝元年)筑坛百尺以祀山神,不久又派申太芝祭山。期间还下诏循州(今惠州)长官来此祭祀并改祠为观称都虚观。设置10家人看守并安排道士2人专职祭祀。809年(唐元和四年)韩愈的得意门生李翱任循州知府时亦曾到冲虚观祭山。北宋冲虚观道士南宗七祖之一的白玉蟾称“此时大显,遂兴观像”。1087年(宋元 二年)诏赐额,都虚观改名冲虚观,这个观名一直沿用至今。至于今日冲虚观大门清代督粤使者瑞麟所书的匾额,则多一“古”字,成为冲虚古观。

冲虚观坐北向南。主体是一套四合式庭院木石建筑结构,包括山门、正殿和两廊。主体建筑两旁为百余间平房和两层楼的道士宿舍、膳堂、库房等附属建筑物。总建筑面积4400多平方米。观宇大门正中上方为“冲虚古观”石牌匾。匾下两侧对联“典午三清苑,朱明七洞天”为明代天启年间袁崇焕幕僚番禺人李云龙所书。“典”与司同义,“午”于十二生肖中属马,“典午”即司马亦即晋朝。正殿供奉“三清”(玉清、上清、太清)尊神,屋脊镶嵌一排石湾名匠吴奇玉塑制的双龙戏珠及花木楼阁大型彩绘陶塑。大殿左侧为葛仙祠,右下侧为祠。观内有长生井,由康熙年间道士张妙升(云仙)所凿,为罗浮三大名泉之一(其余为卓锡泉、酿泉)。1985~1987年,国家地质矿产部和综合利用研究所及省地矿局专家,反复进行化验的结果说明:长生井泉水出露于罗浮山断裂带北侧,属含锌重碳酸钙型水的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不少港澳同胞和东南亚华侨参拜冲虚时,都以能带回一点“神仙水”为幸事。观后右侧有葛洪炼丹灶、洗药池等古迹以及后人所建的东坡山房、丹石祈寿世石刻等。冲虚观是杭州黄龙观、观的祖庭。

1945年春夏间,中共广东区党委、广东军政委员会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部均设在冲虚观。冲虚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道教活动基地之一。亦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冲虚观由拨款、圆玄学院及各界人士赞助精工修葺,古观面貌焕然一新。[10]

黄龙洞黄龙观

黄龙洞位于罗浮山大石楼、狮子峰之南,小石楼西侧。此洞以山水佳胜著称。洞内有黄龙观、八卦台、狮子洞、七星坛、涤尘桥、流杯池、隐翠岩、观瀑亭、黄龙瀑布等景点。黄龙观原为葛洪西庵故址。唐末群雄割据,917年(后梁末帝贞明三年),占据今广东、广西的靖海军节度使刘隐之弟刘 ,称帝于广州,改国号为越,再改为汉,史称南汉,改纪元为乾亨,乾亨元年即为贞明三年。刘 自命为真龙天子,根据易经“飞龙在天”卦词,自造于一个“”字作为名字。又称:梦见仙人把他带到一处(实际上是他预先物色的)“两峰相叠,一水对流”的仙境,还说梦见黄龙起于此地。“两峰”是指大小石楼,“一水”就是黄龙瀑布,于是将原来的金沙洞改为黄龙洞。刘 在黄龙洞建行宫,而建造天华宫的则为刘 。刘 于959年(大宝二年)建天华宫,宫左侧建含阳门,右侧为起云门、云华阁、甘露亭、羽盖亭、龙穴石迹等。明代湛若水(一说巡按洪觉山)曾于此建四贤祠。清康熙中,冲虚观道士张云仙(妙升)建黄龙观于祠旁。此观于1958年毁坏,仅在乱石中找到一块石匾,刻有“黄龙观”观名,右侧刻“嘉庆壬申(即1812 年)仲秋吉旦”左侧刻“住持苏空施重建 莞邑谢鹰书”。

90年代新建的黄龙观,拥有原来山中佳胜的泉石天然风景。“黄龙洞口松千树,满径苍苔落凤毛”,令人有超尘脱俗之感。90年代初,青松观全力重建黄龙观,新建的黄龙观规模宏伟,建筑面积远远超过冲虚观。未进观即有二座典雅的牌楼。观内有三师大殿、三清大殿、妙莲池等富丽堂皇的殿宇观舍。

黄龙洞距冲虚观5公里,距华首台2.5公里,有公路可通。[11]

酥醪洞酥醪观

酥醪洞在罗山之北、浮山之南的深山幽谷中,旧志称为罗浮最深处,“栖灵之奥区,修养之福地。”据《集仙传》称:“安期生与神女会玄丘,酣玄碧香酒,醉后呼吸水露,皆成酥醪。”洞由此得名。洞中名胜古迹有酥醪观、小蓬莱、白水门、拨云寺、忘机石、七娘潭、煮石处、凝碧潭等.

酥醪观原为葛洪北庵。前有荷池(今废为田)后倚青山,观总面积2700平方米,大殿内供奉的:中为灵祖,左为吕纯阳,右为葛洪共3尊泥塑,因年久失修,塑像已毁。大殿天井有一亭台伸出,飞檐高柱,台高7.4米,面积约26平方米,亭盖为琉璃绿瓦,原是观内训示徒众、打醮传经的地方。亭侧有树龄百年的茶花。天井两旁有配殿,正殿左侧有一座小楼阁,原为道士江瀛涛所筑。香山黄培香题匾曰:“浮山第一楼”。此楼在新中国成立后曾重修。观内存有铁香炉、青瓷花盆墩等古物,还有一张尚算完整的道床----混元床,据说蒋介石、蔡廷锴均曾在此床就寝。

酥醪观原有旧观在石洞东1.5公里,今观是康熙末年道士柯阳桂所建的酥醪院,雍正初改为观,亦称稚川北庵。同治、光绪年间陈铭圭住持讲学于此。1929年(民国18年)住持张永豫、陈永焘、何明衍募资重修。陈济棠主粤时,曾于酥醪观后山建驻鹤亭,亭中可观赏白水门瀑布。1968年酥醪村民重修大殿后作为学校,正殿两旁套间则作为大队仓库。古代道士凭借酥醪优越的种植条件和酿泉水浇灌,培植和加工制成的酥醪菜干,被称为神仙菜,是县内出口商品之一。[12]

明福洞九天观

石洞之东,距朱明洞冲虚观2公里处有明福洞,洞中九天观。九天观原名明福观。最初,明福观在泉源福地,南汉时建观。宋赐额,由苏东坡书写观名(已佚)。《明一统志》载:其内有西华道院,乃张元庵退居之所。观在宋元明各代俱存。明末,邝露读书观中,自号明福洞主。明陈攸《题明福观》诗云:“狂歌白鹿兴悠然,来访罗浮洞里仙。金塔易攀天咫尺,铁桥难觅语迷玄。晴烟暖锁烧丹灶,山涧香沉洗药泉。堪笑秦人惑方士,海中三岛只虚传。”

清初,观渐圮,西华道院亦废。乾隆间,住持莫明星重修,名九天观。现存的九天观为民国时重修,建筑面积532平方米。正殿金阙宝殿,供奉北方真武玄天上帝,侧殿有禄位堂、八仙殿、吕祖殿。1985年人民拨款与圆玄学院赞助修葺,列为博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门前池塘中有数株水萝松。旧志称:“甚奇古,殆千百年物。”观侧有著名的九天观矿泉水厂。

距九天观西1公里处有梅花村、洗耳泉、石洞山房、逃暗石刻、西华道院等古迹。九天观东南2.5公里为澜石圩,其东有钓鱼台、访仙桥、葛洪药院和观源洞。[13]

白鹤洞与白鹤观

白鹤洞在罗浮山东侧,洞中松林常栖白鹤,故名;或以为白鹤观后有形如白鹤展翅的白鹤峰,故名白鹤洞云。葛洪东庵即建于洞内,白鹤洞旅游风景点有白鹤观、五龙潭、水帘洞、八仙石、桃源洞、百花径等名胜。

古白鹤观原在葛洪东庵,址在石洞西观场浦,明万历间已开始颓坏。清康熙间道士孙天杖在冲虚观西水帘洞口另建白鹤观。此观于抗日战争时为东江纵队部。1955年拆毁后建松鹤轩宾馆。其旁有3株古榕,浓荫蔽日。榕下大石上刻当代书法家惠州人秦咢生题词:旖旎双人峰,缠绵连理枝,罗浮真胜地,仙蝶也迷离。[14]

记金华的双龙洞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课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去金华双龙洞的路上、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

广东四大名山是什么山

丹霞山、西樵山、鼎湖山、罗浮山,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广东四大名山。

西樵山

西樵山,位于广东省南海县西南方,距广州市六十八公里,是岭南的旅游胜地之一,素以风景秀丽,清幽恬静,奇岩异洞著称。它与雄伟的东樵罗浮山共享有“南粤名山数二樵”的美誉。西樵山方圆约四十华里,山上有八个村庄,七十二峰,最高峰大涡峰海拔三百四十六米,还有三十六个岩洞,二十一岩,二十八处瀑布,以及清泉百余处。因为流泉瀑布众多,所以又有“泉山”之称。

西樵山风景区,依山势走向分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景区。这三个景区各具特色:西部景区风景优美,山色秀丽,庙宇成群,名胜多,景点密;其他两个景区,山势蜿蜒,涧深坡陡,丛林茂密,流泉飞瀑,奇石异洞散落其间,显得雄伟,深邃,险峻。

西樵山一年四季风光各异。春天,漫山的杜鹃与翠榕苍松交相辉映,散发缕缕芳香;夏天,这儿却是凉风习习,神清气爽;秋天,则是满山尽绿,鸟鸣婉转,那绛红色的丹桂花,更是香飘数里;冬天,这儿仍是温暖如春,生机盎然,异草依然吐翠,奇花仍旧放蕾。

罗浮山

罗浮山,是广东省四大名山之一,坐落在罗县西北,耸立在东江北岸,主峰飞云顶,海拔一千二百九十六米,山势雄伟奇特,烟笼封锁,怪石峥嵘,溪涧幽深,飞瀑直下,清泉淙淙。万绿丛中点缀着多姿多彩,星罗棋布的亭台楼阁,素有蓬莱仙境之称。

传说,在远古洪荒时代,粤东有一座罗山,高耸入云,山中长满了奇花异木。在一个风急浪高的夜晚,由于守护山东蓬莱仙山的仙人一时疏忽大意,致使蓬莱山一阜乘机沉入茫茫大海,随着碧海狂涛飘移到南方才浮上来,附在了广东的罗山上,从此,罗山与浮山合拢拼体,称为罗浮山了。

罗浮山,集广东省内名山之长,又独具自己的特色,其峻拔与西樵争雄;奇峭与丹霞相比;飞瀑与鼎湖媲美。山中有铁桥,玉女,骆驼等四百三十二座山峰,有白石漓,白水门,黄龙洞,卓锡泉等九百八十多个瀑布名泉,有通天,罗汉,伏虎等七十二个石室幽岩,有朱明,蓬莱,桃源等十八个洞天奇景。

鼎湖山

鼎湖山,是岭南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它为于广东省肇庆市东北郊十八公里处,东距广州八十六公里。鼎湖山由鼎湖,三宝,凤来,鸡笼,伏虎,青狮等十多座山峰组成,山势层峦叠嶂,沟壑纵横,飞瀑凌空,溪水不竭,古木葱茏,云雾缭绕,即是游览胜地,又是我国南方的天然植物园。

相传轩辕黄帝曾在山中铸鼎,后来乘龙飞去。人走后,宝鼎就化作一泓明湖,故名鼎湖山。鼎湖山风景区的特点是多而全,它有江,湖,山,峡,瀑,潭,洞等多种天然景致,有人称它是“风景集锦”,夸赞它兼有桂林的山,杭州的湖,黄山的雾,庐山的瀑。

鼎湖山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仪凤年间,禅宗创始人六祖慧能的弟子智常禅师开山建白云寺于老鼎;继而唐高僧鉴真偕日僧荣睿,普照等第五次东渡遇难,辗转经此,荣睿因病殁于龙兴寺(即白云寺〕。明崇祯年间又在莲花峰兴修了莲花庵,后扩建庆云寺。至晚清光绪年间,山中寺庙香火鼎盛,驰誉岭南及东南亚地区。

鼎湖山的自然景色分布在天溪,云溪,天湖三个景区内,主要有飞水潭,响水潭,双虹飞堑,连天栈道,天湖,葫芦潭,白鹅潭,浴佛池,水帘洞,三味潭,老龙潭等。

丹霞山

丹霞山是广东省四大名山之一,位于粤北仁化县城南九公里处,以“奇,险,美”著称,因“色如渥丹,烂若明霞”而得名。“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广东一丹霞。”这是人们对丹霞山的赞美之语。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对青年男女为了寻找一个理想的地方安家立业,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骏马,乘风驾云。一天,他们来到洞庭湖上,忽见五岭之南,浈水之畔,树绿天碧,奇花似锦,百鸟翔集,彩蝶飞舞,景色甚为美丽,于是策马南行,在一株高若苍天的丹桂树下停了下来。他们被这儿的奇山异水迷住了,于是便在这里安居下来。这匹神马也很留恋这儿,终日畅饮着这儿的澄澈悠悠的江水,年长月久,便化为一座峻秀壮丽的山峦,这山峦便是丹霞山。

奶奶想去求签,我想请问下金华很有名吗?

是著名道教神仙,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在金华山中修炼得道升仙。宋代敕封为“养素净正真人”。在港澳台,东南亚流传甚广。今得到升仙地建有浙江金华祖宫,广州和等地建有祠。亦有为纪念他设立的区。

所以,向拜神求签是非常好的。建议去金华祖宫。

金华.

赤松旅游风景区(金华)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赤松山

电话: 05792098336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