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3529

凤凰展翅风水宝地,凤凰展翅风水地出什么人

兴仁信息网2024-01-23 10:04:250

“凤凰展翅”是什么意思?它象征着什么?

阴宅风水内震卦外巽卦可以吗?

寻龙容易立向难,千里吉凶一向间”这句话自古以来是风水行业中的一句俗语,说明立向是风水学中非常关键的一道工序。必须要注意的,一是三元龙的确定,二是元合立向的宜忌方法。

“寻龙容易立向难,千里吉凶一向间”这句话自古以来是风水行业中的一句俗语,说明立向是风水学中非常关键的一道工序。关于立向问题不妨详细说明一下关于墓地立向的几个程序:

墓地立向与阳宅建筑物立向大同小异,不同的是,阳宅是依背山面水为自然美,定向时多用双山五行定向;而阴宅立向是按自然之地势,用来龙入首之山向为立向法则。

所谓来龙入首,就是指山脉之来势,比如说山脉走向从西北方向东南方向,称此为乾山巽向,坐东南向西北为巽山乾向。若山脉从西南向东北走向称为坤山艮向,东北向西南走向称之艮山坤向等等,二十四山龙的走向以此类推。

山势的走向一般都是不能间断的,若间断则为龙止。比如说乾山来龙,但从不远的地方有一条从坤向艮的河流,此河流从山脉中间穿过,将山脉拦腰切断,此时只能从河水的东南岸作乾山算起,不能从河的西北岸发源地算起。所谓来龙入首处,就是指山势尽头有水处开始算起,来龙一般都是以水为界,遇水则止。只要见到山环水抱之处就可断定龙气就凝聚在此处,这时即可在这里选穴,然后再根据二十四山的走向立向。

只要将走向确定好,立向就不难了。然而立向之法各派的方法都有所不同,三合峦头多用七十二龙、一百二十分金、净阴净阳,其法在本书解层篇已有详述。三元理气将二十四山化分为三元龙,所谓三元龙者乃天元龙、地元龙、人元龙也。对于三元理气在本书已有初步介绍,具体用法对于初学来说,还不是很清楚的,具体用法仍然不外乎净阴净阳,在此不妨再详述如下。

一、三元龙的确定

在应用时将罗盘八卦的方位记清楚,按照乾卦管戌乾亥三字,坎卦管壬子癸三字,艮卦管丑艮寅三字,震卦管甲卯乙三字,巽卦管辰巽巳三字,离卦管丙午丁三字,坤卦管未坤申三字,兑卦管庚酉辛三字。就这样将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每卦管三个字,三八共二十四个,命名为三元龙。所谓三元者乃天元人元地元也。每一卦第一个字称之地元。最后这个字称之为人元,中间这个字称之为天元。比如说坎卦管壬子癸三个字,将第一个字的壬字叫做地元龙,第二个的子字称天元龙,第三个字的癸字称人元龙。

凡是向方为子、午、卯、酉、乾、巽、艮、坤八个字的,这几个字在八卦中间的卦位都称之为天元龙。

凡是向方为辰、戌、丑、未、壬、丙、甲、庚八个字的,这八个字在三元龙都是第一个字的,都称之为地元龙。

具体的建议你找专业的风水先生上门去看一看会比较好

永定客家土楼的主要景点

永定客家土楼中,许多土楼是按八卦图设计的,中华传统文化铬印深深地铭刻其中。而最为典型的代表当属振成楼。

振成楼位于湖坑镇洪坑村,建于1912年,占地5000平方米,悬山顶抬梁式构架,分内外两圈,形成楼中有楼,楼外有楼的格局。前门是“巽卦”,而后门为“乾卦”。外楼圈4层,每层48间,每卦6间;每卦设一楼梯,为一单元;卦与卦之间以拱门相通。楼内有一厅、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阴阳两极)、三门(即正大门和两头边门,意合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和八个单元。卦与卦之间是隔火墙,一卦失火,不会殃及全楼;卦与卦之间还设卦门,关闭起来,自成一方,开启起来,各方都可以相通。一旦盗贼入屋,卦门一关,即可瓮中抓活鳖。祖堂似一个舞台,台前立有四根周长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两侧上下两层30个房圈成一个内圈,二层廊道精致的铸铁花格栏杆,是从上海运到此楼嵌制的。大厅及门楣上有民国初年黎元洪大总统的里堂观型、义声载道等题字。楼内还有永久性楹联及题词二十余幅,充分展示了土楼文化的内涵。

全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1995年它的建筑模型与北京天坛作为中国南北圆形建筑代表参加了美国落杉矶世界建筑展览会,引起了轰动,被誉为“东方建筑明珠”。

永定人为什么要循八卦建造土楼?究其历史根源:首先客家人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受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影响极深,而八卦又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一,所以在建造居住的楼房时,加以运用,是情理之中。其次,经过数代的播迁,为求生存,他们面对着自然与社会中种种困难,而八卦自古以来,便被人们用以排兵布阵,抵御敌人。从安全角度出发,在设计、建造土楼时运用八卦,对于睿智的客家人来说,便不足为奇了。 承启楼位于高头乡高北村,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世3代,阅时半个世纪,其规模巨大,造型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这是对该楼的生动写照。承启楼直径73米,走廊周长229.34米,全楼为三圈心。外圈4层,高16.4米,每层设72个房间;第二圈二层,每层设40个房间;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全楼共有400个房间,3个大门,2口水井,整个建筑占地面积5376.17平方米。全楼住着60余户,400余人。承启楼以它高大、厚重、粗犷、雄伟的建筑风格和庭园院落端庄丽脱的造型艺术,融与如诗的山乡神韵,让无数参观者叹为观止,小人国和深圳锦绣中华都有承启楼模型。1981年被收入中国名胜辞典,号称“土楼王”,与北京天坛、敦煌莫高窟等中国名胜一起竞放异彩。

1986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一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其中福建民居邮票就是以承启楼为图案,该邮票在日本评为当年最佳邮票。 遗经楼位于高陂镇上洋村,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方形土楼。外墙东西宽136米,南北长76米,占地10336平方米。其后座主楼高17米5层,是永定现有土楼中最高的楼房。主楼左右两端分别垂直连着一座四层的楼房,并与主楼平行的四层前楼紧紧相接,围成一个巨大的方楼,如此环绕形成一个大“口”字。里面又有一组小“口”字形建筑,形成一个独特的“回”字形整体造型。真是“门中有门,楼中有楼,重重叠叠”,当地人都称它为“大楼厦”。 中间为祖堂。前楼一左一右建有两所学堂,楼内子女可以在楼内就读,学堂中间是个石坪,前建有大门楼,大门高6米宽4米。在主楼后面有花园一座、鱼塘一口以及碓房、牛舍等附设建筑。遗经楼共有280个房间。

遗经楼是目前所知方形土楼中最为庞大者,共有房间二百六十七间,51个大小厅堂,占地五公顷,建筑面积四千余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规整,条理井然 ,费时七十多年,经三代人努力方建成。当地人形容其大说:一个人从太阳升起即开始开窗,开到中午下楼吃饭,然后上楼关窗,直到太阳下山才关完最后一扇窗。 府等式土楼的典型建筑是永定高陂的“裕隆楼”,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历时六年建成。距今有170多年历史。门楣上留有“大夫第”三字,挂着“父子登科”的匾额。全楼纵深108米,宽58米,主楼高11.4米,全楼计有25个厅,118个房间。门楼外有17米宽的晒平,30米宽半圆形的鱼塘一口,正楼后是山坡,有一道55米长的扇形围墙,全楼占地近万平方米。中厅、前厅支柱承重,木雕屏风,屏柱休漆,高低错落巨大的出檐,封以九脊瓦顶,使整个建筑群在院落重叠,屋宇参错中显得和谐统一,气势轩昂。

著名园林建筑专家、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考察该楼后,在《闽游记胜》中写道:虽近傍晚,徘徊留恋,未忍遂行,在归途中即兴吟诗日:仿佛仙山初入梦,自LIAN老眼未模糊;流风已逝宋元画,如此楼台岂易图。 如升楼是永定众多土楼中小巧玲珑的土圆楼,俗称“米升楼”,建于公元1901年,距今近百年。楼主林高林原先缺少住房,后得一梦:一轮红日下落此地,他认为此地建房好,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自己出工挑土用了三年时间才建成这座最小的圆楼。

为什么命名为如升楼?是因楼小,像客家人昔时用竹筒做成的量米“米升”,许多游客称之为“袖珍土楼”。 如升楼是单圈结构,楼周长只有56.6米,直径为18.2米,屋内天井圆形,屋顶瓦面内侧连缘为八卦形,外侧边缘为圆形。楼内住有六户人家,家居紧凑,井然有序。 取名“如升楼”还有更深一层意思----如日东升,光明万年。 振福楼位于湖坑镇下南溪,依山傍水,风景十分秀丽。“凤起丹山秀,蛟腾碧水环”。这幅门联相当准确地描述了振福楼和周围环境和谐构成的一幅山乡风景图。振福楼的大门面对着哗哗而来的南溪。溪面宽阔平缓,河里大石横卧。两岸河堤高筑,厚实坚固。桥下不远处,深潭碧水,古榕葱茏,如伞如盖。如果站在大门对岸的村道上回望振福楼,可见振福楼的屋面正好位于峡谷两侧的山峦之间,楼不高不矮,不显不隐,正好起到两山之间过渡的作用。可以说,以振福楼为中心形成的秀美而幽静的山水田园环境,是天地人溶成一体的杰作。

8集电视连续剧《土楼人家》的片头,就选取了这片风景为主体画面。 振福楼也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圆楼,它按八卦布局设计,楼内用了许多石料和砖料,雕刻精细,也是一座外土内洋、中西合壁的土楼,被称为振成楼的“姐妹楼”。 振福楼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共有3个厅堂,96个房间。中厅高二丈、宽二丈二,两边是花岗岩石柱,上刻“振兴有庆瞻轮奂,福履同绥颂炽昌”的对联。楼外的右边是昔日的制烟工场、工人住房等;左边已坍塌的建筑原先是一座西洋式学堂和游艺场所,“文革”期间被毁。 振福楼建于1913年。建楼者苏振泰,贫苦出身。读过几年私塾,先学刨烟,后学卖烟,在广东、上海等地经营烟丝生意发财,选择了这片风水宝地,用几万大洋建起了振福楼。 苏振泰的子孙很多,在海外的后裔就有上百人,不少是专家、学者。 衍香楼是一座圆形土楼,坐落在新南村,建于1880年,创建人是苏谷春。苏谷青春少年时期家境清贫,中年后在家乡以及上海等地经营条丝烟生意,生意兴隆,发家致富,于是建了这座楼。 衍香楼主体直径40米,底墙厚1.5米,顶墙厚0.7米,墙高14.5米,有1个大门,2口水井,3个厅堂,4副楼梯,每层34间,4层共136间。底层楼梯旁分布有4个卫生间,厅边6个洗浴间。一层为各家厨房餐厅,二层为粮仓,三四层为卧室。大门钉有钢板,门内的顶端设有灭火的水喉水箱,过去曾有匪贼行劫,想纵火烧门,均不能得逞。

主楼也按八卦构建,其特色是:楼的内厅仿府第式建筑,有后堂、中堂、前堂,厅左右侧有厢房。厅内及楼外围墙、左右小门等雕刻精巧,墙壁上书画精美,龙飞凤舞。整体布局协调、统一、美观而实用。楼前,小溪、流水、风景别致。楼的地势环境,左有“文星独秀,马鞍相随”,右有“鹦哥呈祥,架上金盆”,前为“笔架玉案”,后为“凤凰展翅”,风景极好,令人赏心悦目。最为奇特的是楼后有三棵二百余年的古松树。曾于1979年至1981年连续三年于夏秋之交的傍晚,徐徐冒起烟雾,直上云霄,有上千人次看到了这一奇异景观。1993年5月7日傍晚又出现同样奇观。对这个奇异景象,尚未有人加以科学的解释。

衍香楼楼名的含义是“繁衍子孙昌盛发达,书香门第世代流传”。楼外大门上书“大夫第”,两旁对联是:“积德多蕃衍,藏书发古香”横披是“诗礼传家”,苏谷春后裔十三个孙辈中有五个秀才、一个举人供职于福州等地而得誉称。至今有五六百人,其中400余人侨居东南亚等地。现居住在衍香楼里的有16户,近百人,其中教师25人,大中专生32人。历代以诗书传家,是典型的书香门第。今 年二月国家文物委员会郑孝燮副主任考察此楼后题诗为“远山近水土圆楼,隔壁残垣且伴留,耕读传家犹传世,诗情画境何悠悠”。 衍香楼建于1880年,今 年9月衍香楼举行隆重的建楼120周年楼庆,来自港、澳和东南亚等后裔亲属和外宾等数百人参加了楼庆。 环极楼坐落于南中村。创建人是苏卜臣,于清康熙癸酉年(1693年)建成这座土木结构、规模宏大、气势壮观的大圆寨。全楼四层,高约20米,楼的直径43.20米,周长130米,底层墙厚1.70米,墙顶0.9米;第一层32间(作厨房与餐厅),并设有一个较大的门厅与正厅、第二层34间(作贮仓),第三、四层各34间。楼的内环建有二厅十室(作待客之用)与男女浴室各二间。楼内走廊宽1.56,楼外檐廊宽1.82米。楼门高2.96米,宽3.4米,加钉了铁皮。楼的内外各有水井一口。楼外附属建筑还有卧室16间、马房8间、碓磨房6间。环极楼现住有21户,116人。苏卜臣裔孙在本乡有400余人,不少在南洋,其中侨居缅甸较多。

取名“环极楼”,有一种说法是:北极星又称北辰星,居子位向午方,常居其位而不见移,为天体众星之主。有人作诗说:“有水必趋东,无星不拱北”,意思是众星拱绕北极而旋转。这座楼坐北壬子向丙午之位,所以取名“环极楼”;还有一种说法是:环即圆,“圆(环)”乃吉词,“环极”,即愿其吉祥(圆好)至极。

环极楼最大的特点是抗震性能特强,300年来历经多次地震,据县志记载,1918年2月13日(民国七年农历正月初三日)永定发生7级大地震,附近田里的泥浆水喷起几丈高,楼顶的砖瓦几乎全被震落了,余震数次,共计十余分钟,环极楼正门上方第三、四层厚墙被震裂,裂口近20厘米,长近3米一尺多宽。可是地震过后,由于圆楼的向心力和架构的牵引作用,裂缝竟奇迹般地慢慢合拢,仅留下一条细长的裂痕,而整个楼体安然无恙、巍然屹立。有的日本朋友参观后说:“这样的楼建在我们东京那就太好了!” 在环极楼的中心点上,用力跺脚或放声呼唤、歌唱,可以听到十分明显的回声,好像北京天坛的回音壁。

环极楼还有一个很特别之处:楼内部中心环无祠堂之设,而是空旷的院落。这在永定众多土楼中是绝无仅有的。这在重礼循纲的封建社会是不可思议的。环极楼因此又被称为“忤逆楼”。人们在感叹环极楼的建筑艺术时,也不无敬佩建筑师的富有创造性的反叛精神。 奎聚楼位于湖坑镇洪坑村,是宫殿式结构的方形大土楼,远看颇有布达拉宫般的气势。从高处看,楼宇与背后的山脊连城一体,如猛虎下山,奎聚楼即是“虎头”,楼前围墙上有两窗,似虎眼,建筑时便是根据虎形地理特点而设计的。设计人是翰林学士巫宜福,他与楼主林奎扬是结拜兄弟。

奎聚楼建于1834年,用了近五年时间建成,已有160多年历史,占地6000余平方米,高约15米,现住24户,107人。一百多年里,楼里考取进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学生有20多人,海外华侨有40多人,正如大门对联所言:“奎星郎照文明盛,聚族于斯气象新”。 奎聚楼的建筑特点是中厅高,两厢低,经160多年风雨,岿然如山。中门平时不开,贵客来到,才打开中门迎接。楼内檐梁雕刻十分精美,“文革”期间受到破坏。 福裕楼位于湖坑镇洪坑村,是永定府第式土楼的杰出代表,富丽堂皇。公元1880年开始兴建,耗资十多万光洋,经历三年时间才建成,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 该楼由楼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张星炳设计。其结构特点:在主楼的中轴线上前低后高,两座横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楼前有三个大门,在主楼和横屋之间有小门相隔,外观连成一体、内则分为三大单元。楼门坪和围墙用当地河卵石铺砌,做工十分精细与大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十分和谐。外形像三座山,隐含楼主三兄弟“三山”之意。楼名也是张星炳题写。 清末,楼主林氏三兄弟,经营条丝烟和烟刀生意,产品销往日本、东南亚各国发了大财,富甲永定。他们还捐巨资兴办“日新学堂”。日新学堂也是由张星炳设计,是一所典雅富丽、中西合壁的学堂。这个学堂办起后,培育了不少人才,名气远扬,许多外乡人都来“日新学堂”读书。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福裕楼”里人才辈出。

黎元洪任总统时,林逊之(林仁山之子,振成楼的设计制造者)为中央议员,其书画、对联也很出名,“振成楼”对联几乎全是林逊之一手之作。林逊之的弟弟林亮之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担任闽候、惠安、宁化县县长。解放前任永定中学校长多年。解放初期被评为开明人士。 下洋镇初溪村徐氏三世祖建于公元1419年(明永乐十七年),距今五百八十余年,为永定现存圆楼中年代久远又结构特殊的一座。一般圆楼,小的设置两处公共楼梯,大的设置四处楼梯,底层相通且层层环廊通达,相互往来,十分方便。唯独此楼,按底层每户从一楼到四楼各自安装楼梯,各层通道用木板隔开,七十二道楼梯把全楼分割成七十二个独立的单元。房间、楼梯、隔墙全用杉木材料构建,全靠邻隼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竟也穿越了近六个世纪的风霜雨雪,与厚达二米的生土墙一起依然挺立。初溪土楼群形成于13世纪初,同样依山而建,土楼与层层梯田构成壮丽景观,气势磅礴恢宏。

润城镇的景点

从庄河口溯樊溪顺流而上,过下庄,穿中庄,便可看见上庄境内一座雄伟壮观的城门门楼样建筑。它横跨樊溪两岸,通体用朱红颜色粉饰一新,虽跨度不过十米,但那种背山临水、巍然矗立的气势却非同一般,一见之下颇让人内心涌起无限敬仰之心,这就是永宁闸。

沿樊溪自下而上看去,永宁闸高大坚固、气势恢弘。左右两侧有耳房,正中高高耸起宏伟的闸楼。闸洞高约七米,加上闸楼,约有十二三米高。左右跨度约十米,厚度也达十余米,用巨大的城砖筑成。闸洞顶上,前后八根木柱撑起巍峨的楼阁,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楼阁顶上,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屋脊两端的龙头栩栩如生。

闸洞右侧有一株古松,主干松皮老裂,曲折盘旋而上,状如虬龙正欲向天空腾飞而去。据说,这古松还是一棵仙树呢!古松与闸壁之间,有大小石碑六座,记录着兴建和修缮此闸的情况,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大都模糊不清,难以辨认了。

穿过永宁闸闸洞,往右侧大概七八步远,转过横截面,有一窄窄的甬梯,直通闸顶阁楼。顺梯而上,再进楼门,便可见当年的建筑情况。楼道也是窄窄的,约可容两人并行。栏杆、屋檐隐约可见当年雕梁画栋的繁荣景象,看着那些依稀可见的痕迹,不禁令人平添许多对往昔沧桑岁月的追忆。

走到楼道正中右转,便见阁堂,前后再无门窗阻隔,大有风清气爽、倚栏观景的文人墨客情怀。阁堂左右墙壁取“二龙戏珠”之意绘有同样的壁画。细看那双龙,血口大张、利爪尖牙围着一珠,彩绘着色均匀,气势宏大惊人;笔劲透墙而出,似欲破壁飞去,几乎让人怀疑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著名画家张僧 所作。阁堂两侧分别有一间小房,布局相同。小房靠闸两端的墙壁上,还清楚可见当年的拱门。

站在闸顶阁楼,俯视河床,不由得就会想起曾经那汹涌的河水如何经过这闸洞的情景来。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给此闸命名为“永宁闸”,如今看来,确实有让河水永远安宁,愿上庄长治久安的意思。 大明王朝的金銮宝殿里,曾端坐着一个上庄人,他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王国光。正是王国光的成功,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人心中激起圈圈涟漪。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于是,这个时期形成了“读书可荣身,耕冶可致富”的重教入仕文化,历经两个朝代数百年而不衰,留下了“郭峪三庄上下佛,举人秀才二千五”的民谣。

那些进士和举人们,在居官期间或致仕以后,为光宗耀祖,也为官场应有的排场或致仕后的舒适生活,不惜大把金钱,营造理想的安乐窝。依现时的上庄为例,其古建民居最早的是明代成化年间。这期间,白巷里诞生了第一个举人,叫王遵,是王国光的曾祖父。他是个绅士,自然有钱,大概就是从他开始,注重建筑文化,营造理想的人居环境,从此拉开了古建筑群的序幕。王国光修建了“天官府”,由尚书第、司农第、王氏祠堂等建筑组成,王国光侄、湖广参政王淑陵修建了进士第;王国光之孙、山东参政王征俊修建了望月楼、参、厅房院、仰山居等建筑;民国年间时任山西省绥靖公署秘书处副处长樊次枫修建了樊圃新院、樊氏宗祠、花园等建筑。历经四百余年,上庄终于建成了群山环绕,绿水串珠,四合院星罗棋布,望楼高耸云天,颇具几分江南水乡特色的建筑群落。这就是耕读文化与自然天成之趣融合中形成的独特村落布局,居住著名臣、硕儒、巨贾极其后裔。当我们用文化的目光欣赏这些建筑时,你就会发现许多文化的奥妙。 王国光像,其一,精致小巧--不事张扬的儒家风范。我们山西有三个文化地域组成,晋北属游牧文化地域,牧民结束了依水草而居后,住宅环境狭窄;晋中属商业文化地域,有“通四海、达三江”的扩张意识,占地广阔,一套连环院占地几十亩、上百亩。晋南、晋东南属农耕文化地域,由于土地的金贵,占地普遍不多,就是有权有钱人修房盖屋,也是小巧玲珑,一座或几座四合小院,占地不到极少。加之读书、作官者,有含蓄深沉,不事张扬,讲究内心欢愉,抑制外在威风的儒家文化心态,其宅院就相对精致典雅,结构严谨,不求宽大,高峻威严,有积极向上的强烈意识。因此,二至三层小楼较多,二至三进穿堂院为主,风格一致,浑然一体。又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修建高耸的望月楼、听泉居。王国光修建的“尚书第”,只有东西两院,宽20.3米,46.3米,折合0亩0分。难道是他没钱修建更大的宅院吗?

其二,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上庄村三面环山,中间临水,这就形成了“山环水抱必有气”的传统风水格局。山势既定,不可更改,就以山为本;村中有水,成为建筑的中轴线,就以水为魂,山水田园特色就这样形成了。顺坡势而建的深宅大院,栉次鳞比,楼台亭阁,相映成趣,雕梁画栋,蔚为大观。自上而下到樊溪边,又自下而上,延伸到对岸的南山坡。整个建筑群以跨樊溪上一座拱圈式门楼为高亢的休止符,真是凤头豹尾,气势非凡。自下而上,又暗合了“芝麻开花节节高”的谚语。从中不难看出崇尚自然、师法自然,重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强调人和自然统一的文化韵味。登高观赏,气势磅礴,十分壮丽;细看格局,呈棋盘状,非常科学;个体考察,阖家团聚,其乐融融;小中见大,出奇制胜。上庄村的古建群落在美学、科学、人伦学、精神学和哲学的追求上,布局严谨,整体和谐,都是典型的农耕文化产物。布局严谨,整体和谐,

其三,外观封闭--排外聚内的防御意识。中国古代社会动荡,宗族之争、民族战争不断,村落的选址和建筑特别强调防御的安全,背山面水,地势较高处易守难攻,形成村落的天然屏障。上庄村就是这样,三面环山,挡住了入侵者的步伐,也挡住了凌冽的西北风;中间临水,又是一条防御线,也方便了两岸百姓的生活需要。古建筑群布局严谨,整体和谐,有着对外排拆,对内凝聚的文化心态(这是中国北方四合院的普遍特性,最典型的是润城的砥洎城)。街巷深邃,使人感到神秘;楼阁高耸,既可赏月、听泉、观水,又能了望敌情,积极防御。不少府第有大门、二门、三门、暗门,院中有水井,对外防御,对内交流,生产、生活、礼制的功能齐全。这是地处中原的农耕文化与西北游牧文化碰撞的产物,它的形成已有数千年历史。

其四,耕读仕商--提升文化品位的建筑理念。前面列举了上庄数位名臣及其建筑,想说明这样一个观点:提升村落文化、经济品位的重要因素是以名人的多少为突破口而呈现出来。明清两代,上庄村诞生了进士、举人各5名,贡生、秀才上百名,还有为数不少的商人、巨贾。表现在建筑上,王樊两族宗祠、尚书府、进士第、司农第、参、樊圃新院等。衬托这些建筑的是高大的门楼,竖立在巷道的入口处。其用意是以彰科甲,具有功利性和审美性的双重特性。在这双重作用下,产生了人文景观和物质景观。前者的标志是科举入仕、诗文书画、民间传说、地域风情。入仕者不乏名宦、诗人,如入仕者王国光,有诗集《王疏庵率意稿》、经济学专着《万历会计录》等著作流传;未入仕者王豫泰、樊大基等是当时的名诗人,有诗作流传至今。樊家没有出过进士、举人,却是当地名商,在省内外开店铺几十家。后者的标志是商品流通、生产技术和建筑遗迹。樊圃新院十分气派,严丝合缝,象征着财不外流,四水归堂,充溢着森严的防范性。

上庄古建筑群在中国乡村独具特色,被专家誉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其文化意义值得深入细致的研究。本人不是建筑学家,写出这篇粗糙的文章,旨在抛砖引玉。 “砥洎城”防御性规划与功能探析

砥洎城

山西省阳城县10公里处的润城村,至今保存有一座两万余平方米的古堡寨聚落--“砥洎城”。砥洎城取位于沁河河心一天然大砥石上,三面环水,南依村镇。沁河在这段又叫“洎水”。远望其城,恰如砥柱,巍然屹立,击水中流,因而得名。它以“居住”为本,“防范”为卫,因地制宜地构成住、防合一的聚落体系。本文试从两个层面上,就“砥洎城”防御性规划作初步探析,祈恳专家学者斧正。

独擅胜场的防御建构--“硬”防卫体系

城依砥基形势,如龟似鳖,坐北朝南,占地23000m2,周长704m。它依岩为垣,因涧为池,三面环水,形势奇险,为防御之天然屏障。在我国古代以平面作战为主。砥洎城御敌之规划,建构层次也依此规律,由外向内分四级大体呈水平向展开:护河--城墙--街巷--宅院。

第一层级,沁河天然屏障

砥洎城构建选址的艺术别出心裁,择址标准都与现代科学技术相暗合,在意境上追求的是宽广水阔,生机盎然和恰如其分,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美感和享受。它巧借沁河河心一大砥石,使之三面临波,造成得天独厚、易守难攻的地理条件之优势。给入侵者造成天然的地理障碍和心理畏惧因素。民间有句俗话:“宁隔千山,不隔一水。”三面滔滔碧波,胜似雄兵百万,砥洎城巍然屹立,乐在其中,“不怒自威”。给人以凌然不可侵犯之气势。南面城门着陆部分,左右炮台高耸,火力层层封锁,且只占城周的四分之一,“可集中兵力一向”收到事半功倍的防御效果。

第二层级,城墙整体防御

砥洎城全景

城墙是砥洎城等级最高,作用最直接的防御建筑。大凡城墙,砖石砌建,土垒夯筑者屡见不鲜,而在此处以炼铁坩埚筑城,坚固异常,实属筑城史上罕见。其被誉为“水围城”、“蜂窝城”和“坩埚城”既体现了古代此处冶炼业的发达,又记载了民间因地制宜、利废为宝的绝妙创造,设计者虽不见得有什么强烈的环保意识,却体现了恤民之本,简约实用的绝好理念!

砥洎城南面外墙用青砖垒砌,高约10m,临河东、北、西外墙选用石灰石和河卵石,高约16m。周围内墙多用炼铁坩埚,浆砌一律以石灰和炼铁渣调浆,其坚固程度胜过当今的水泥沙浆,且经过不断钙化愈久愈坚。一行行坩埚纵行排布,虚实相生,整齐而富肌理之美。城墙设有炮台、望楼、垛蝶、藏兵洞等,环城路与城门楼相通,可环城巡视。堡墙一方面“昼防流寇,夜防盗贼”,同时亦防风阻水,承载多种功能。

南门为其城初建唯一出口,城门楼三层,高15m,额书“砥洎城”。下层城门洞过道设内外两道城门,其间西侧有门房,外层城门之前原有一道铁闸,58年淹没在“大炼钢铁”的红流中。中层是弹药库,内存大炮、抬枪、鸟枪、火药铁沙,火箭炮、飞碟等传统武器装备。直到解放后依然保存完好。顶层城楼四面开窗,内悬一铁钟,供日常计时,遇匪患报警之用。

由河卵石建筑的城墙

清顺治年间在城北低洼处石坡上,拓出二亩多地,城内居民集资修建了瓮城及北门,即“水门”。使南北脉气贯通,也方便了居民洗濯。门额“山泽通气”即印证了修建的初衷。水门楼为五层建筑,最上层为“祖师阁”。每逢洎水涨潮,波涛滚滚,凌然阁上,观水之浩浩,感人生之戚戚,百感顿生。南北两门,两种营建,两处景致。水门内城壁上次弟密布的小窑洞,为典型的“蜂窝城”,是古时养马和驻扎护城兵丁的地方。这里和城门楼,各处炮楼,环城路浑然一体,护城兵丁的各项活动可与居民无扰。

城内备有水井、碾磨,在解决居民饮食、饮水的同时亦是防御敌人火攻的考虑。

第三层级,内环巷道建构

堡寨内整个路网布局形似迷宫,与其它官方营建的城堡中严整的道路结构相比,更贴近了自然村落的特点。城内通道错纵排布,自然形成十大街坊。道路皆为“丁”巷,而无“十”字巷口直穿,这是出于防御与风水的考虑。大小“丁”字巷又与内环路、环城路巧妙相连,东西内环路和城内“丁”字路各设一道端巷(俗称袋状路)有进无出。巷道空间曲折多变,处处展示着理性的色彩,显示着“八卦”的神秘。这是一组对外排斥,对内凝聚的路网格局。由于地基局限,建筑密集高大,墙高巷深,街道更显狭窄、幽邃。巷道幅宽较窄,本身就是防御措施之一。各条巷道少有笔直,通过曲折、坡度、宽度等的变化,给人以丰富的方向感和排它性。陌生人乍入其中,百折迂回,如入迷宫。对于熟悉地理的人,此多变的巷道恰又似隐形路标,具有强烈的识别导向性。关键巷内还设有街门和过街楼,有专人把守,层层把关,处处设防,万无一失。

城楼

城墙内侧内环路与各“丁”字巷口相连,并与城墙顶部环城路一同构成双重立体“视控”体系,便于防御和监视敌人,这是重视防御移动性的一种考虑。从分级防御观点来看,也是城内街网构成的更高层次。底层内环路亦可作兵力调动的马道。便于快速直接地投入外围战斗,减少与村内的交叉干扰。

第四层级,独特宅院串连

城内民居整体规划布局形成于明代。其中“张府”、“师帅府”、“鸿胪第”、“张敦仁故居”等皆为名门望族。城内每户门额皆有题字,且书气不凡。院落一般为两进或三进,一律青石叠基,青砖砌墙,灰瓦盖顶。厢房高为两层,檐廊以悬梁出挑;正房呈三层的阁楼,望楼则为四层,明间和稍间封以格扇门窗。宅院以独特的比例创造出宜人的空间气氛,加之门窗、外廊、拱柱、封檐、瓦脊等木石构件的精伦雕刻,更透出几分古朴与秀雅。从安全防卫的角度讲,砥洎城的防御性更注重营造细节上的处理。如封闭内敛的安全感体现在厚高而坚固的住户外墙上,或无窗或只开小窗。由于地界紧缩,院落窄小,数楼并建,亦与防御功能的强化直接相关。有的院落上房角楼高起作“望楼”,兼有看家护院功能。最为绝妙之处在于其院与院之间在厢房或不显眼处留有暗门。街坊内的院落可以互相串通、道路隔开的街坊又有“过街楼”相连。堡寨内院落地下建筑颇多,有的地下建筑深达三、四层,以足踏之嘭嘭作响,证明下面仍是空的,且有通风系统。形成最内层级的立体防御体系。平日各户自成独院,一旦险情发生,则串连成一统,并可转入地下。使局外人看来扑朔迷离,神秘莫测,再加上过街楼、望楼的监控作用,更能有效地牵制来犯者,村民可利用处处机关。保护自己,打击歼灭入侵者。

砥洎城择址于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之壑,樊河与沁河两水之间,四壁青山层层环绕,三面碧水滔滔迂回,为天然之大格局的“风水宝地”。一般而言点穴堪舆讲究“藏风避水”,采取消极的、顺应天时、地利的态度选择风水地。而砥洎城点穴却因地制宜,独创新意。以积极的态度“迎风劈水”,在千米宽的沁河床上,巧借河心一大砥石筑寨建城,易守难攻。其城似龟,金龟探水;其村若凤,凤凰展翅;又如舟船,击水中流;路网布局,展示理性。整个城池东北高西南低,巽门坎主,坐阳朝阴。城内院落皆按八卦方位为序,以及封闭的堡墙,双重的城门,水门的瓮城,皆为藏风纳气之考虑。后加修的水门,也是从风水经营出发,为疏通脉气而为。风水术的运用,除色彩外,也有不少闪烁科学光芒的内涵。它重视的是选择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之有效的地利之优势,使人因借天时在自然万物中获取保障。 砥洎城人稠地窄,院宅密集,但同其它传统聚落一样,庙宇及宗祠建筑不仅未因地基紧缺而逊色,反而数量更多,规格颇高。这是人们于动乱时强烈的求安心理,在精神层面上的恰切表达。

在这个小小的弹丸之地,分布着“关帝庙”、“黑龙庙”、“三官庙”、“三圣殿”、“土地庙”、“文公祠”、“丰都殿”、“雷神殿”、“黄禄殿”、“文昌阁”、“祖师阁”、“白衣洞”等庙宇,可以说,民俗意义上的各路诸神应有尽有,各司其职,庇佑城寨安康,整个城池弥漫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同时从庙宇的经营规模与位置安排也可反映出精神上的需求层次。“文昌阁”和“关帝庙”两组规模相对较大的建筑前后相邻,占据着城寨的“中心位置”。如此安排,于前者反映城中众多书香仕族对“文昌公”的崇仰;而后者则表现出寨内人对关公这位心目中的保护神的虔敬。与城寨物质实质上的防御相对应,人们将精神上的安全寄托在关帝身上,突现出堡寨的防御象征。

《汉书·五行志》记载:“简宗庙,不筹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木不润”。砥洎城人也同样重视对祖宗的祭拜,城中亦有张家、王家、郭家等各族祠堂的分布,显示着宗祠文化的浓重色彩,祈愿先祖的护佑。 堡寨中从聚落到住户各个层次广泛分布着大量形象各异、作用相似的象征性、标志性的精神构件,如铁牛、石狮、石鼓、石匾、泰山石敢当、影壁、鱼跃龙门、风水楼及瓦当、屋脊兽头、门额等多处吉祥纹样,都起着镇宅和调节气场的作用,寄托着居民期求保佑和禳灾祈福的美好愿望。它们分布在空间的各个节点,无处不在潜福点化,丰富着聚落的精神防卫系统。

防卫的虚象效应

这是指通过领域性和可视空间的组织,对建筑外部空间巧妙布局,使居住者产生心理安全感,而使入犯者自生怯恐心理的防御对策。此种“攻心战术”可为今天的建筑设计提供思路,有助于营建人性化的安全防卫空间。

首先,强调深度围合的聚落防御思想,对砥洎城而言可谓发挥致极。按照美国建筑师简·雅格布斯的理论“密度稀疏并不能保证使居民摆脱犯罪和担心,相反,适当的高密度却能给聚落带来活力。”砥洎城内各院落既互不干扰,又邻里相依,使居民消除了无助的畏惧感。 其次,过街楼、地道、街门及望楼的设置之绝妙,作用正与杰雷米·边沁的“全景监狱”相吻合, 由于入犯者无法确定监视者是否在内,因此他必须将监视当作恒久与全面的督察而注意自己的行为。其完美在于虽然无监视者出现,但它在入犯者看来却象时刻注视的眼睛,使其欲为而不敢为之。

物质与精神双重防御体系相辅相成,创造了“砥洎城”卓绝的文化个性,这珍贵的文化遗产记录着一定时代背景下特殊的建筑形态,故有着非常的研究价值和游览观赏内容。同时在安全防卫方面的探索,对今日之规划与建筑设计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正当中国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之际,城镇化进程迅速改变着在城乡面貌,传统的村镇民居正面临着解体的边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或许更应该抽暇回顾一下前人千百年来营建家园的经验,梳理亦保留那些正在消失的财富。 天坛山位于润城沁河西岸的刘善村。为一道教名山,自隋朝恭帝年间至今,历经一千三百多年沧桑。相传是唐贞观十三年太宗皇帝和明万历神宗皇帝在此筑土为坛,报天之功,辟场祭地,报地之德的封禅之地。与王屋山遥相呼应,历来是闻名晋、冀、鲁、豫、徽、浙、苏、秦八省地的道教圣地,更是游览的好去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天坛山巍峨岐秀,山环水绕,自然与人文、与哲思有机交融。观其形,自然造化,鬼斧神工;体其神,人文聚结,意蕴无穷。宫观建筑超凡脱俗,出神入化,既保留了自然山林的宏伟秀丽,又体现出风水宝地的绝好气韵,可谓地设天成。农历三月十五天坛山传统庙会,历经千余年经久不衰。既是佛、儒、道三教合一的圣地,又是商贾汇集,杂家大全,为中国北方经济、文化、民俗相互交流的重要场所。

祖坟是凤凰地有何说法

你家祖坟葬在凤凰腰吧

为何说凤凰不落无宝地?

答: 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

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 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

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

轮回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

所以,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是鸟中之王,是吉祥高贵的象征。爱屋及

乌,爱凤及栖,吉祥富贵的凤凰落脚栖息的地方,自然也就是风水宝地

了。这在“和氏璧”的传说故事中得到了印证:

东周春秋时,楚人卞和在荆山见凤凰栖落青石之上。(古人曾有“凤凰

不落无宝地”之说)于是他将此璞石献给楚厉王,经玉工辨识认为是石

块。卞和以欺君罪被刖左足。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宝,仍以前罪断

去右足。至楚文王时,卞和抱玉痛哭于荆山下,哭至眼泪干涸,流出血

泪。文王甚奇,便命人剖开璞石,果得宝玉,经良工雕琢成璧,人称

“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篇》。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