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4522

招财进宝刻纸图样,招财进宝装饰品

兴仁信息网2023-07-31 13:39:060

春联,剪纸,年画以及与春节有关的礼仪知识?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the couplets of the Spring Festival ),读作chūn lián,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的世界最早的春联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这幅春联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卷号为斯坦因0610)上,该遗书记录十二副在岁日、立春日所写的春联。该联为排列序位中的第一副,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较后蜀主孟昶的题门联早240年。“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打破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世界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春联。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子书写。朱元璋大力提倡贴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在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穿便装出巡,挨家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斤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同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粱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有出售。*****************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年画(new year paintings)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 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是阖家团聚的日子,是喜庆气氛中的人际交际。除了家庭的团聚,还有比较多的社会的交往和活动。人际交往的频繁,社会活动的扩大,都是一个礼仪实践的契机。讲礼仪不仅仅是做给外面人看的,这是一种对自身修养的培育过程。让我们一起关注礼仪细节,过个文明祥和的节日。 拜年送礼篇

拜年,是中国人最隆重的礼节,也是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拜年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我国拜年的习俗行之已久。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派"红包"是华人新年的一种习俗,华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 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根据华人的观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 ,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预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赐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荣成习俗

春节,过去叫“年”。它的出现,和历法的出现紧密相联。根据历法。十二个月为一年。当十二个月过完之后,新的一年的头一天叫“年”。所以,过春节也叫过年。因为新年伊始,古代又称元旦、元日、元正、元朔、三元等等。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南京国民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改行公历。为避免与公历的“年”相混淆,就把阴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但在荣成,无论是机关职员,还是普通百姓,仍把春节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年,仍然习惯叫春节为过年。荣成的存节列为三大节日之首,非常隆重,也非常讲究,持续的时间也长。整个节日可分三个阶段,即节前准备、正式节日、节日延续。

过小年

过完腊月二十三日小年之后,便拉开了节前准备的序幕,从这—天起,就意味着进入过年的阶段了。过小年的主要活动是辞灶,也叫祭灶。祀灶原是古代五祀之一,时在夏天。相传汉代阴子方腊日见灶神,祭以黄羊。因成巨富。因而把祀灶口改在腊月,唐宋时定在腊月二十四日。到了明代,祀灶日改成“军三民四”或“官三民四”.就是说军队和官府二十三日祭灶,平民百姓二十四祭灶。当时荣成地界驻军很多,除两卫两所外,县地大都是卫所的屯田,许是受到驻军的影响,荣成的祭灶日定在腊月二十二。

灶王,又称灶君、灶土老爷,据传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监察善恶的神,就本质而言,是玉皇大帝派到各家各户的奸细、坐探,从年首到岁末.始终守在各家各户,监视这家人的一言一行,到了腊月二十三日便升天向玉皇密报,报告这家人的善恶。而玉皇大帝呢,则偏听偏信,根据灶王的密报,把这一家在新一年中应行的吉凶祸福交给灶王带回。因此,人们既敬畏灶王是“一家之主”、“东厨司命”,又有点瞧他不起,甚至捉弄他,这点在祭灶仪式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祭灶之前,要请一张新“灶马”,荣成俗称“灶马头”,实际上是一种木刻印刷的年历。“灶马”除印有灶王神像外,还印有一年的日历。日历的内容,随历法的不断完善而有所增删。

祭灶前,先用白泥浆把锅灶粉刷一遍,意思是给“灶王老爷”洗洗脸,修修面,免得他埋里埋汰的。吃过晚饭后,在灶前摆好供品——米饭、饺子、酒菜等,但麦芽制成的糖瓜和秫面制成的黏糕是必不可缺的,有的家还放上一碗用地瓜拌好的酒糟。吃了糖瓜嘴甜,见了玉皇大帝净拣好听的话说。至于黏糕和酒糟则是为那些不受贿赂的灶王准备,把嘴给粘住,想说坏话也张不开嘴。吃了酒糟的灶土,醉得东倒西歪,昏昏欲睡,哪有心思告密呢?供品摆好后,一家人跪在灶前,焚香叩拜,并将旧“灶马”取下,用“格登棒棒”(即高粱秸)把灶马夹好,在香火中焚化,灶王老爷也就骑马上天了。此时,男主人一边烧一边祈祷:“上天言古庆,下界保平安。”

旧灶王升天,新灶王便鸠占鹊巢,升为“一家之主”,贴在旧灶土的位置卜。荣成灶王的位置,一般贴在正面东锅台上方的墙上,也有贴在东里房西山墙上,少数人家的“灶马”两旁贴副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一家之主”。更多的人家对灶王采取实用态度,除过小年外,平日并不恭敬,“灶马头”实际只起到日历的作用。

辞灶以后,诸神上天,百无禁忌,长期被各种礼仪、禁忌压抑的人们,突然被解放了,便“肆无忌惮”地准备过年。杀猪宰羊、搬物动土,全不受礼仪和禁忌的束缚,完全自己说了算,大概这也是一种宣泄吧。

打扫灰

即彻底的大扫除。俗话说:“辞灶辞灶,年节来到。”过完小年之后,第一件重要日程是打扫灰。时间上,可以从腊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三天中,选一个风和日丽的暖和天。因为在一年的时间里,由于各种禁忌和习惯的约束,很少进行彻底的大扫除,所以扫灰这天,全家一齐动手,凡能搬动的东西,或者由于禁忌而没有搬动过的东西,包括桌椅板凳,箱柜衣物,全部移位,有的搬到院子里,有的移位于屋中间。全家人扫的扫,抹的抹,把屋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彻底清扫干净,几明窗净。桌椅板凳或锅碗盆瓢,如有积垢,要用碱水洗刷,使具焕然一新。最后,将扫起的灰尘用簸箕盛起,倒在村头或路边的水沟里,让水冲走。打扫灰的意义不仅是清洁卫生,也预示着将一年的晦气、苦恼和贫穷像灰尘那样,扫净、倒掉,以迎接新一年。打扫灰的习俗在荣成山来已久,深人人心,有很多岁时节日中的习俗被逐渐淡化,但打扫灰的习俗却被一代代传承下来。即使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们也乐此不疲,不仅农村,就连机关、厂矿,春节时也要把办公室、车间清扫干净,门窗擦得光可鉴人。

杀年猪

一般在腊月二十六七进行,也有提前至二十五日的。过去,农民生活很苦,一年难得吃几次肉。平日喂猪攒粪,年底猪也肥了,加上过年,便将猪杀掉,补偿一年付出的劳动。杀年猪时,充满节前的欢乐。一户杀猪,全村人赶来围观。特别是孩子更为兴奋:由于是年猪,猪的主人大都将猪血留做食用,荣成称为“接猪血”。因为是留做自家食用,接猪血也有一定讲究;首先在盆里放少许凉水、盐、白面,屠刀抽出后让血稍流一会儿再接。这样接下的猪血干净,凝固得快,开水煮后血块中呈蜂窝状,有咬劲,好吃。境内杀猪,无论是否年猪,均剥皮。人们在欢乐的气氛中,看杀巴(屠夫)鼓气、开膛、剥皮;而杀巴们也格外卖弄精神,一边说笑一边操作。干到兴奋处,随手把猪尾巴、猪尿泡割下来,丢给围观的孩子们,让他们烧了吃。猪的主人不仅不嗔怪,甚至白搭柴草。虽说杀年猪是为自家食用,但一般人家只留半扇猪肉,另半扇则略低于市价,分给杀不起年猪的亲戚邻舍。自己留的半扇,割下年节时所需,剩余部分暂时用猪皮裹好。猪皮里面撒少许盐,以防变质。这样处理后,存放在闲屋里,春节时需要则割下一块,不需用则待节后盐制,供平日食用,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农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后,猪肉实行计划供应,平日由国营食品站供应,春节则由生产队屠宰集体饲养的肥猪,记账分给社员过节。改革开放以后,农民收入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猪肉也敞开供应,杀年猪反倒不合算,所以私户杀年猪的现象基本绝迹,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牛羊肉及海产品的追求。

磨豆腐

一般在腊月二十七,打扫完灰以后进行。过去,农民备年货时十分节俭,能不花钱的尽量不花,以节省下来充做来年的生产资金。那么调剂节日生活的上要副食品,首推豆腐,做豆腐便成为节前准备的主要内容。做豆腐费工费时,程序复杂,邻里间便相互串通、相互帮助,一边说笑一边于活,倒也增添了节前的喜庆气氛。做豆腐首先要用干磨,把豆粒碾成 二至四瓣,俗称“拉豆碴子”。“豆碴”拉好后,加水浸泡,直到豆瓣全部泡透、放开,才能上磨去磨。豆腐磨俗话叫水磨或湿磨,不常设,都是临到年节附近几家邻居商量,用旧磨支架起来。磨床上不搭磨盘,直接支磨。磨床下面放只大盆或者旧锅,磨豆碴时,一边推磨—边用勺子连豆带水舀进磨眼,磨好的豆粕儿,直接落进大盆或锅里。如果大盆豆粕满了,另一个人便舀进桶里,倒进家中的锅里。豆粕全磨完,便用热水稀释,然后舀进面袋反复揉搓,荣成土话叫“纳豆腐”。这样,豆粕变成豆浆和豆腐渣。“纳豆浆”是在锅上的豆腐床上进行的,豆浆直接落进锅里,当豆粕全部“纳”完后,把豆浆烧开,舀进非常洁净的缸里,准备用“湛”。荣成靠海,点豆腐都用卤水,俗话叫“湛子”。下“湛子”点豆腐。十分讲究技术,首先要掌握浆的温度,其次掌握用“湛子”的数量。卤水加早了,加多了,豆腐老,粗涩.口感不好,颜色泛黄,出豆腐也少;卤水加晚了,加少了,豆腐嫩,易碎,切不成块,口感同样不好。所以,“湛”豆腐一般都请有经验的老年人操作。下“湛”后,操作人密切注视着缸内变化,全家人也屏声敛气,仿佛喘口气会殃及豆腐似的。直到缸里豆腐变成豆腐脑,大家才喜笑颜开。连那些躲在炕上、两只小眼目不转睛地盯着地下的孩子们,此时也咧开小嘴儿。家长们便毫不吝啬地满足孩子们的期望,每个人一碗豆腐脑儿。当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时候,大人将豆腐脑舀进铺好白包袱的筐里,盖上盖,压上石头,一家人在浆水的滴嗒声巾酣然入睡。

蒸供儿

腊月二十八日,家家户户蒸供品,荣成俗称蒸供儿。供品的种类很多,包括家堂供儿、天地供儿等等,而且大小不一。最大的,当属家堂供的饽饽,底部直径起码一尺,高六至七寸,顶部三开,插枣,每个少说也在五斤左右,俗称枣饽饽。少数买不起枣的人家,可以蒸光头饽饽,蒸熟后在顶上打个红点儿,俗称点饽饽点儿,以示鲜亮,但大小同枣饽饽一样,数量也都是十个。这样大的饽饽,光用头罗面蒸,连富户人家也蒸不起。过去,农民全年的使费,主要靠卖小麦和花生,所以蒸大饽饽只好偷工减料。发面时,头罗面二罗面同时发。做饽饽时,先把发好的二罗面团成团儿,在外面裹上一层头罗面,顶部厚些,底部薄些,因为摆供品时,都是底部朝下,第四个虽然朝上,但又被第五个底部遮住,没人看得见,不过,饽饽蒸得太好,顶部笑得露出黑面,人们也见怪不怪,家家如此,谁也不笑话谁。天地供儿小,比拳头大点,俗称小枣饽饽,因为个头小,全用头罗面。年糕蒸成板状,俗称板糕,有插枣的,有不插枣的,在糕面上点红饽饽点儿,鲜亮、美观。当供品的,切成大小一致的方状两块,摞在一起,,家堂供儿个头大,蒸时加屉,烧火计时用香。一炷香尽.饽饽蒸熟。

蒸供儿最忙,劳动强度大,特别揉面更累。邻舍间的主妇们乐于互助,谁家面先开,先帮谁家。甚至孩子和老人也排上用场——插枣儿;供儿蒸好后,邻舍间相互看供儿笑得好不好,如果是新媳妇做的供儿,笑得又好,人们不约而同夸她手巧,新媳妇会美得合小拢嘴儿。

供儿蒸好后,先放在盘子上、簸箕里,待凉透了,再拾到柳条笸箩里,上面盖好红包袱,以待过年祭神用。如果凉不透.饽饽之间会粘皮,不美观。

办年菜

腊月二十九日足节前准备最后一天。此前,供品及人们节日食用的主食已准备就绪,所剩的只是办年菜了。年菜分两种:人食和神供。人食的蔬菜,包括白菜、萝卜、菠菜、葱、香菜等。白菜扒去老叶,萝卜切成萝卜丝儿,菠菜、香菜也择去黄叶儿。神供蔬菜,除上述外,沿海人家还备有染成红色的龙须菜。腊月二十九日这天,除把人食和神供的菜肴制成半成品外,主要是油炸食物。荣成人过年或遇有喜庆事,很讲究吃“化鱼”,就是把老板鱼干或鲨鱼干用水泡软,剁成小块,加鸡蛋面粉调成糊儿,拌匀.人油锅炸熟,然后与白菜一起烩食,实际就是烧溜鱼块。既然要炸鱼,索性把想炸的东西全炸了,如炸小丸子——猪肉丸子、萝卜丸子、豆腐丸子等,甚至连走亲戚、压包袱用的面鱼儿、麻花扣也一起炸了,这一天,孩子们都不愿上街玩,而是围着锅台瞅。母亲们心疼孩子,总是把那炸老了或炸得不漂亮的,塞给他们。等到吃晚饭时,这些小家伙们早已嗝饱胀气了。

年三十

腊月三十包括小尽二十九,荣成习惯地称为大年三十。这一天最忙,主要活动有:

贴对子 荣成俗称贴春联为贴对子,但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贴对子与贴春联略有差异。贴对子是在清晨,做妈妈的把新衣新帽准备好,放在子女枕边,子女醒后,穿戴一新,端着糨糊盆同父亲一起敞开大门,先放鞭炮,轰走晦气和贫穷,后贴对子。“对子”的内容有强烈的时代感。清代多用“一元复始,万象回春”、“向阳门第春常在,富贵人家庆有余”之类,连袁世凯当政时,也“国徽翻五色,民帜定八方”。建国后,“对子”的内容,多为歌颂党的恩情,如“春风绿万里,党恩泽九州”,“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娇”。“对子”之所以贴得早,与“年”有直接关系。传说“年”是个凶残的妖怪,每年除夕都要吃人害命。有一天,它刚到一个村庄,准备行凶,忽听“叭”的一声脆响,“年”以为是炸它的,拔腿便跑。其实,那是村里人赛牛鞭的。“年”喘息未定.跑到另一个村门,突然眼前红光一闪,向它打来,吓得它抱头鼠窜,这次是个闺女晒红袄,恰巧抡在“年”的眼前,从此人们知道“年”怕响怕红,就发明了鞭炮和春联,“年”再也不敢进村伤害人了。但荣成贴“对子”,和催债讨债有直接关系。过去,贫苦人家遇有红白喜事或灾病,往往向有钱人家借债。年终岁末,债主清理债务,就派人到各借债人家里讨债,踏进腊月门,讨债逼得更紧,无法还债的借债人便躲,只要躲到大年三十,门上对子一贴,讨债人看见对子扭头便走,借债人可以安稳地过年。正是这个道理,荣成的对子都是一大早便贴好。民国年间章村一位老人更绝,他因还不起债,“过小年”那天贴对子:“刀枪剑戟来要账,针尖削铁不能还”,横批:“来年论计”。然后把门一锁躲债去了,不到过年不回家,债主们无可奈何。

春联不同,可以等吃完早饭再贴,大年三十早饭,崖头以南吃烫面包子,菜很讲究,褶儿细密,非常漂亮,不次于城市里的三鲜蒸饺,取其平安富足之意。崖头北喝面条,谓之钱串,预示来年钱财滚滚而来,必须提前准备穿钱的绳子。

早饭过后,家长们忙着敬神的事务,子女们则在家里贴春联,如迎面墙贴“抬头见喜”,箱柜贴“招财进宝”,米囤贴“五谷丰登”,畜栏贴“六畜兴旺”、“骡马成群”等等。“福”字不仅贴在门纂上,而且到处可贴,并且故意将“福”字倒贴,谓之“福到了”。至于小姑娘们则贴窗花,什么盛虫(小龙)啦,合和二仙啦,年年有余、喜上眉梢啦,尽其所能,花样不断翻新。若家中成年死者不满三周年,不贴红纸对子,如贴应用素纸。贴春联的习俗不仅延续到今天,内容也有所增加。从抗日战争时间起,荣成百姓出于对保家卫国的军人及为国捐躯的烈士家属的尊敬,每逢大年三十都敲锣扑鼓地给烈军属贴春联,挂红灯,挂光荣牌,以示崇敬和慰问。

摆供桌 早饭过后,男主人便摆供桌,供桌一般摆在客屋家,如果没有客屋家,则安置在堂屋正位。供桌擦洗干净,围上绣花桌衣。供桌摆正后,将家谱从阁龛里取下,面南悬挂在供桌北面墙上,两旁配有对联。因为是家谱,不是祠堂,所以对联一般不追溯家族的由来,而是带有家训的含意,如“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读书得真味,饮酒肆狂言”。家谱悬好,将神主从阁龛取下,在家谱下面按世次排列,但不摘神主套(过去叫启椟)。同时,将祭祀神主的专用器皿,如酒盅、茶盅、碗、盘、碟、香炉、蜡台等洗净抹干,按次序摆好。摆好后,该斟酒的斟酒,该斟茶的斟茶。香炉装沙,以便插香。蜡台的蜡扦上插上描金的火红蜡烛。当主妇将供品、菜肴办好后,男主人按次序摆放。从神主向外延伸:第一行酒盅、茶盅、筷子;第二行米饭、水饺交替摆放;第三行菜肴,四盘四碗,四盘是鱼(必须是有鳞鱼)、鸡、猪或猪头 (过去有很多人会用猪肚加细绳系成小猪,里面楦上萝卜丝儿,涂上糖色,酷似烤乳猪)、锅塌豆腐。四碗—般是炸小丸子、化鱼、扣肘子、粉条,办供品时,主妇们大搞形式主义,特别是大碗,里面全是熟萝卜丝,只在上面摆上薄薄的一层做好的菜,另将整棵的香菜、红色的龙须菜加以点缀,显得非常好看。第四行是菜碟,包括四水果碟:苹果、金枣、白果、核桃或柿饼。以前,荣成不产水果,买的数量有限,一般是两个苹果、六颗金枣、白果、核桃。四点心碟:桃酥、江米条、燎花、麻花扣。儿,第五行正中是香炉,香炉两侧是蜡台,蜡台两侧摆枣饽饽,每摞五个。下面仨呈品字形,正放;第四个倒扣在品字上,第五个放在第四个底部。这样摆放,比较牢固平稳,即使受到震动,也不致滚落。大概神们不食人间烟火吧,供品中饭莱大都半生不熟。那只鸡顶多在开水里打了个滚儿便装盘上桌,老爷老婆能否咬动,似平没人理会。

午夜饭 从前农业生产到了月日便地了场光,进入农闲时期,荣成百姓也从这天起吃两顿饭,晚饭叫“两顿夜饭”,时间在3点半到4点之间。年三十的晚饭,便叫“年夜饭”。荣成年夜饭很讲究,酒菜丰盛。不同的是富庶人家质量好些,贫苦人家质量差些,但必须满盘子满碗,数量以双数为吉利,而且各有名称:四个菜叫“四季发财”,六个菜叫“六六大顺”,八个菜叫“四平八稳”,反正都是吉利词儿。年夜饭有个规矩,—律不招待客人,也不邀请客人,吃饭时邻舍间也不串门,只有—家人坐在热炕头上,吃团圆饭,喝团圆酒。主食是大米干饭,没煮熟之前,舀出部分留待发纸用,然后煮熟自食。凡是年饭,包括早晨的包子、晚上的干米、初一的饺子都要多做,全家人吃饱吃好还有剩余。剩饭一定存放在粮囤里,盖上红色包袱,寓意“年年顿顿有富余”。

吃完年夜饭,主妇们忙着包发纸的饺子,男主人便领着孩子,端着香纸供品盘子,扛着木锨,提着灰篓子,到场院祭场。祭场时,先焚香纸。酹酒叩拜。拜毕,男主人用木锨铲草木灰,在场院上撒上圆圈,圈内十字交义,在十字中心点上放上撮粮食,谓之“打粮囤”。圆圈旁边用灰撒成梯状,谓之粮梯。意思是粮圈太满太高,只有踏着梯子才能够得着。粮囤扑好后,再焚烧纸燃放鞭炮,磕头叩拜。祭场回来,又在各自的门前撒一粮囤,放上五谷,预示来年五谷丰登。走进街门顺手将早已准备的桃木棍横挡在门槛前,叫“挡门棍”,挡住财宝,防止外流,同时又能阻挡厄运进门。放下香纸盘子、木锨、灰篓。男主人便将一种纸制的几何形、长条刻纸品,插在自己的屋檐下,荣成土话叫“吊贯”。挂上“吊贯”,等于宣布过年正式开始。因为挂上“吊贯”后,除寝膳事务外,禁止一切劳务活动,并有诸多禁忌,如不耕不织,不浆不洗(指衣服),不缝不补,不罗(雀)小捕(鱼),不推(磨)小捣(碓),不搂(草)不挑(水)。不锄(草)不扫,不泼(水)不掏(灰),禁说不吉利的话。

请神 也叫请神灵,实际是一种祖先崇拜。吃完年夜饭、祭完场之后,天擦黑儿,男主人领着儿子,端着香纸盘子和供品,提着灯笼,到祖墓请祖先回家过年。首先摆好供品,提上灯笼,按世次高低,绕每座坟转一圈。荣成称奶奶为婆,转时嘴里要虔诚地念叨:“请老爷老婆回家过年,请老爷老婆回家过年……”每座坟都照完,收拾起香纸盘子和供品,提灯前面引路,路上仍要念叨,直到把“老爷老婆”引导到摆供桌那个屋,俗称伺候神主的家,才停止念叨,禀告“老爷老婆”到家了。然后,将灯笼别在供桌左手桌面上,男主人先把神主套揭下,古代叫启椟,再点烛上香,焚纸叩头。这套程序完成后,方能将引路的灯笼熄灭移开。请神之前,家庭成员及供品必须齐全,否则就是人不团圆,财不完整,这也是年夜饭必须全家人一起吃、不招待外人的理由。此后,供桌上的烛火常明,香火缭绕,每日三时烧纸叩拜祖先,香台前的纸灰不能扫掉。同时,神灵请来,后辈必须严守规矩,供桌两旁座位,任何人不得擅坐,免得和祖先争位。不得吵嘴骂阵,以免惊动祖先,或对祖先不敬。不得把自己喝剩的水泼在地上,混淆浇奠。祭神时不得大声呼唤小孩的名字,以免门外的野鬼游魂听到而索命,使小孩不好养。

神主牌位只祀太、高、曾、祖、父五世,太祖以下者入家谱,悬挂祭祀。逝世未满三周年者,不能当神供奉,因此不入家堂,而是单独设供桌供奉,供品可以比家堂简略些。

发纸 除夕晚上,发纸、迎则财神、辞岁,都在半夜子时进行,兴许这就是守岁的由来吧。发纸,在天地桌前进行、除夕白天,在庭院正南方位设天地供桌,为走路方便,天地桌一般用六仙桌或饭桌,供品不如神主桌兴盛、齐全,供牌上写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君之神位”,祭祀时间在晚饭前。祭祀时焚香酹酒,磕头跪拜,祈求天地老爷保佑。最后,烧道黄表才能起来,说是“送钱粮”。此神也许是玉皇大帝,要不,普通百姓为什么要给它纳“皇粮国税”呢?这叫祭天地。

请神回来以后,全家围坐在热炕上,开始守岁。过去年岁,一般都通宵达旦,彻夜不眠。到了半夜子时,各家各户在天地桌上摆好供品:饽饽、水饺、米饭、酒、菜等等。家长带领全家人焚香烧纸,鸣放鞭炮,先叩拜天地神,再按顺序叩拜门神、灶神、家堂,最后祭祖,在进行这些仪式的同时,家庭主妇将一棵白菜拦腰切开,口中念道:“切白菜,(家)发得快!” 切完白菜,接着切开一个方瓜,念道:“切方瓜,打的粮食触(荣成方言念“促”)屋笆!”谓之“借口彩”。发纸的饺子,煮时要烧苞米或谷秸,发时口中念念有词:“烧得壮,庄稼人丁都兴旺。”日广过得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发纸时,语言要谨慎,严禁不吉利之词,对儿童及刚过门的媳妇,家长再三叮咛。发纸后到家堂祭祖,祭祖起来,顺手将预先放在供桌旁边的升拿走。端上香盘子,按“灶马头”所示当年财神所处方位,到村外焚香叩拜。然后顺手摸起一块石头(不一定是石头,凡是手最先触到的硬物,如泥块、柴棒等,摸到什么拿什么),轻轻放进升里,扭头回家,路上严禁说话。回家以后,将升放在供桌下面,升上盖以红布。有些地方在家里专设财神供桌,悬挂财神像,摆下供品,焚香祭祀。这叫“迎财神”。财神要比祖先祭祀的时间长,从迎财神起,到正月十六日大祭一番,才能将升从供桌下拿出来。因为“十五”已过,百事俱兴,财神也就负起责任,保证一家财运亨通。

当男人迎财神的时候,主妇在家里包饺子、煮饺子。过去,辞岁饺子和初一的饺子,要包成元宝形,俗话叫“元宝馉扎”。即将捏好的饺子,两角交替捏在一起。迎完财神后,全家围坐一起,吃辞岁饺子,也叫辞年饭。农业合作化以后,这些习俗逐渐消失,守岁也流入形式,一般是全家人坐在一起,象征性地摆摆样子,既不发纸,也不迎财神,便各自安寝。这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加上电视机的普及,电视节目的新颖、吸引力强,守岁、辞岁饺子重新兴旺起来。看完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已是深夜一二点钟,老年人和孩子们兴许睡了,青年人哪有心思睡觉?发纸被鸣鞭炮所代替,从半夜12点,一直放到大年初一早晨,而且

杀年猪的过年习俗

过完腊月二十三日小年之后,便拉开了节前准备的序幕,从这—天起,就意味着进入过年的阶段了。过小年的主要活动是辞灶,也叫祭灶。祀灶原是古代五祀之一,时在夏天。相传汉代阴子方腊日见灶神,祭以黄羊。因成巨富。因而把祀灶口改在腊月,唐宋时定在腊月二十四日。到了明代,祀灶日改成“军三民四”或“官三民四”.就是说军队和官府二十三日祭灶,平民百姓二十四祭灶。当时荣成地界驻军很多,除两卫两所外,县地大都是卫所的屯田,许是受到驻军的影响,荣成的祭灶日定在腊月二十二。

灶王,又称灶君、灶土老爷,据传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监察善恶的神,就本质而言,是玉皇大帝派到各家各户的奸细、坐探,从年首到岁末.始终守在各家各户,监视这家人的一言一行,到了腊月二十三日便升天向玉皇密报,报告这家人的善恶。而玉皇大帝呢,则偏听偏信,根据灶王的密报,把这一家在新一年中应行的吉凶祸福交给灶王带回。因此,人们既敬畏灶王是“一家之主”、“东厨司命”,又有点瞧他不起,甚至捉弄他,这点在祭灶仪式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祭灶之前,要请一张新“灶马”,荣成俗称“灶马头”,实际上是一种木刻印刷的年历。“灶马”除印有灶王神像外,还印有一年的日历。日历的内容,随历法的不断完善而有所增删。

祭灶前,先用白泥浆把锅灶粉刷一遍,意思是给“灶王老爷”洗洗脸,修修面,免得他埋里埋汰的。吃过晚饭后,在灶前摆好供品——米饭、饺子、酒菜等,但麦芽制成的糖瓜和秫面制成的黏糕是必不可缺的,有的家还放上一碗用地瓜拌好的酒糟。吃了糖瓜嘴甜,见了玉皇大帝净拣好听的话说。至于黏糕和酒糟则是为那些不受贿赂的灶王准备,把嘴给粘住,想说坏话也张不开嘴。吃了酒糟的灶土,醉得东倒西歪,昏昏欲睡,哪有心思告密呢?供品摆好后,一家人跪在灶前,焚香叩拜,并将旧“灶马”取下,用“格登棒棒”(即高粱秸)把灶马夹好,在香火中焚化,灶王老爷也就骑马上天了。此时,男主人一边烧一边祈祷:“上天言古庆,下界保平安。”

旧灶王升天,新灶王便鸠占鹊巢,升为“一家之主”,贴在旧灶土的位置卜。荣成灶王的位置,一般贴在正面东锅台上方的墙上,也有贴在东里房西山墙上,少数人家的“灶马”两旁贴副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一家之主”。更多的人家对灶王采取实用态度,除过小年外,平日并不恭敬,“灶马头”实际只起到日历的作用。

辞灶以后,诸神上天,百无禁忌,长期被各种礼仪、禁忌压抑的人们,突然被解放了,便“肆无忌惮”地准备过年。杀猪宰羊、搬物动土,全不受礼仪和禁忌的束缚,完全自己说了算,大概这也是一种宣泄吧。 腊月二十八日,家家户户蒸供品,荣成俗称蒸供儿。供品的种类很多,包括家堂供儿、天地供儿等等,而且大小不一。最大的,当属家堂供的饽饽,底部直径起码一尺,高六至七寸,顶部三开,插枣,每个少说也在五斤左右,俗称枣饽饽。少数买不起枣的人家,可以蒸光头饽饽,蒸熟后在顶上打个红点儿,俗称点饽饽点儿,以示鲜亮,但大小同枣饽饽一样,数量也都是十个。这样大的饽饽,光用头罗面蒸,连富户人家也蒸不起。过去,农民全年的使费,主要靠卖小麦和花生,所以蒸大饽饽只好偷工减料。发面时,头罗面二罗面同时发。做饽饽时,先把发好的二罗面团成团儿,在外面裹上一层头罗面,顶部厚些,底部薄些,因为摆供品时,都是底部朝下,第四个虽然朝上,但又被第五个底部遮住,没人看得见,不过,饽饽蒸得太好,顶部笑得露出黑面,人们也见怪不怪,家家如此,谁也不笑话谁。天地供儿小,比拳头大点,俗称小枣饽饽,因为个头小,全用头罗面。年糕蒸成板状,俗称板糕,有插枣的,有不插枣的,在糕面上点红饽饽点儿,鲜亮、美观。当供品的,切成大小一致的方状两块,摞在一起,,家堂供儿个头大,蒸时加屉,烧火计时用香。一炷香尽.饽饽蒸熟。

蒸供儿最忙,劳动强度大,特别揉面更累。邻舍间的主妇们乐于互助,谁家面先开,先帮谁家。甚至孩子和老人也排上用场——插枣儿;供儿蒸好后,邻舍间相互看供儿笑得好不好,如果是新媳妇做的供儿,笑得又好,人们不约而同夸她手巧,新媳妇会美得合小拢嘴儿。

供儿蒸好后,先放在盘子上、簸箕里,待凉透了,再拾到柳条笸箩里,上面盖好红包袱,以待过年祭神用。如果凉不透.饽饽之间会粘皮,不美观。 腊月三十包括小尽二十九,荣成习惯地称为大年三十。这一天最忙,主要活动有:

贴对子 荣成俗称贴春联为贴对子,但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贴对子与贴春联略有差异。贴对子是在清晨,做妈妈的把新衣新帽准备好,放在子女枕边,子女醒后,穿戴一新,端着糨糊盆同父亲一起敞开大门,先放鞭炮,轰走晦气和贫穷,后贴对子。“对子”的内容有强烈的时代感。清代多用“一元复始,万象回春”、“向阳门第春常在,富贵人家庆有余”之类,连袁世凯当政时,也“国徽翻五色,民帜定八方”。建国后,“对子”的内容,多为歌颂党的恩情,如“春风绿万里,党恩泽九州”,“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娇”。“对子”之所以贴得早,与“年”有直接关系。传说“年”是个凶残的妖怪,每年除夕都要吃人害命。有一天,它刚到一个村庄,准备行凶,忽听“叭”的一声脆响,“年”以为是炸它的,拔腿便跑。其实,那是村里人赛牛鞭的。“年”喘息未定.跑到另一个村门,突然眼前红光一闪,向它打来,吓得它抱头鼠窜,这次是个闺女晒红袄,恰巧抡在“年”的眼前,从此人们知道“年”怕响怕红,就发明了鞭炮和春联,“年”再也不敢进村伤害人了。但荣成贴“对子”,和催债讨债有直接关系。过去,贫苦人家遇有红白喜事或灾病,往往向有钱人家借债。年终岁末,债主清理债务,就派人到各借债人家里讨债,踏进腊月门,讨债逼得更紧,无法还债的借债人便躲,只要躲到大年三十,门上对子一贴,讨债人看见对子扭头便走,借债人可以安稳地过年。正是这个道理,荣成的对子都是一大早便贴好。民国年间章村一位老人更绝,他因还不起债,“过小年”那天贴对子:“刀枪剑戟来要账,针尖削铁不能还”,横批:“来年论计”。然后把门一锁躲债去了,不到过年不回家,债主们无可奈何。

春联不同,可以等吃完早饭再贴,大年三十早饭,崖头以南吃烫面包子,菜很讲究,褶儿细密,非常漂亮,不次于城市里的三鲜蒸饺,取其平安富足之意。崖头北喝面条,谓之钱串,预示来年钱财滚滚而来,必须提前准备穿钱的绳子。

早饭过后,家长们忙着敬神的事务,子女们则在家里贴春联,如迎面墙贴“抬头见喜”,箱柜贴“招财进宝”,米囤贴“五谷丰登”,畜栏贴“六畜兴旺”、“骡马成群”等等。“福”字不仅贴在门纂上,而且到处可贴,并且故意将“福”字倒贴,谓之“福到了”。至于小姑娘们则贴窗花,什么盛虫(小龙)啦,合和二仙啦,年年有余、喜上眉梢啦,尽其所能,花样不断翻新。若家中成年死者不满三周年,不贴红纸对子,如贴应用素纸。贴春联的习俗不仅延续到今天,内容也有所增加。从抗日战争时间起,荣成百姓出于对保家卫国的军人及为国捐躯的烈士家属的尊敬,每逢大年三十都敲锣扑鼓地给烈军属贴春联,挂红灯,挂光荣牌,以示崇敬和慰问。 从前农业生产到了月日便地了场光,进入农闲时期,荣成百姓也从这天起吃两顿饭,晚饭叫“两顿夜饭”,时间在3点半到4点之间。年三十的晚饭,便叫“年夜饭”。荣成年夜饭很讲究,酒菜丰盛。不同的是富庶人家质量好些,贫苦人家质量差些,但必须满盘子满碗,数量以双数为吉利,而且各有名称:四个菜叫“四季发财”,六个菜叫“六六大顺”,八个菜叫“四平八稳”,反正都是吉利词儿。年夜饭有个规矩,—律不招待客人,也不邀请客人,吃饭时邻舍间也不串门,只有—家人坐在热炕头上,吃团圆饭,喝团圆酒。主食是大米干饭,没煮熟之前,舀出部分留待发纸用,然后煮熟自食。凡是年饭,包括早晨的包子、晚上的干米、初一的饺子都要多做,全家人吃饱吃好还有剩余。剩饭一定存放在粮囤里,盖上红色包袱,寓意“年年顿顿有富余”。

吃完年夜饭,主妇们忙着包发纸的饺子,男主人便领着孩子,端着香纸供品盘子,扛着木锨,提着灰篓子,到场院祭场。祭场时,先焚香纸。酹酒叩拜。拜毕,男主人用木锨铲草木灰,在场院上撒上圆圈,圈内十字交义,在十字中心点上放上撮粮食,谓之“打粮囤”。圆圈旁边用灰撒成梯状,谓之粮梯。意思是粮圈太满太高,只有踏着梯子才能够得着。粮囤扑好后,再焚烧纸燃放鞭炮,磕头叩拜。祭场回来,又在各自的门前撒一粮囤,放上五谷,预示来年五谷丰登。走进街门顺手将早已准备的桃木棍横挡在门槛前,叫“挡门棍”,挡住财宝,防止外流,同时又能阻挡厄运进门。放下香纸盘子、木锨、灰篓。男主人便将一种纸制的几何形、长条刻纸品,插在自己的屋檐下,荣成土话叫“吊贯”。挂上“吊贯”,等于宣布过年正式开始。因为挂上“吊贯”后,除寝膳事务外,禁止一切劳务活动,并有诸多禁忌,如不耕不织,不浆不洗(指衣服),不缝不补,不罗(雀)小捕(鱼),不推(磨)小捣(碓),不搂(草)不挑(水)。不锄(草)不扫,不泼(水)不掏(灰),禁说不吉利的话。 也叫请神灵,实际是一种祖先崇拜。吃完年夜饭、祭完场之后,天擦黑儿,男主人领着儿子,端着香纸盘子和供品,提着灯笼,到祖墓请祖先回家过年。首先摆好供品,提上灯笼,按世次高低,绕每座坟转一圈。荣成称奶奶为婆,转时嘴里要虔诚地念叨:“请老爷老婆回家过年,请老爷老婆回家过年……”每座坟都照完,收拾起香纸盘子和供品,提灯前面引路,路上仍要念叨,直到把“老爷老婆”引导到摆供桌那个屋,俗称伺候神主的家,才停止念叨,禀告“老爷老婆”到家了。然后,将灯笼别在供桌左手桌面上,男主人先把神主套揭下,古代叫启椟,再点烛上香,焚纸叩头。这套程序完成后,方能将引路的灯笼熄灭移开。请神之前,家庭成员及供品必须齐全,否则就是人不团圆,财不完整,这也是年夜饭必须全家人一起吃、不招待外人的理由。此后,供桌上的烛火常明,香火缭绕,每日三时烧纸叩拜祖先,香台前的纸灰不能扫掉。同时,神灵请来,后辈必须严守规矩,供桌两旁座位,任何人不得擅坐,免得和祖先争位。不得吵嘴骂阵,以免惊动祖先,或对祖先不敬。不得把自己喝剩的水泼在地上,混淆浇奠。祭神时不得大声呼唤小孩的名字,以免门外的野鬼游魂听到而索命,使小孩不好养。

神主牌位只祀太、高、曾、祖、父五世,太祖以下者入家谱,悬挂祭祀。逝世未满三周年者,不能当神供奉,因此不入家堂,而是单独设供桌供奉,供品可以比家堂简略些。 除夕晚上,发纸、迎则财神、辞岁,都在半夜子时进行,兴许这就是守岁的由来吧。发纸,在天地桌前进行、除夕白天,在庭院正南方位设天地供桌,为走路方便,天地桌一般用六仙桌或饭桌,供品不如神主桌兴盛、齐全,供牌上写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君之神位”,祭祀时间在晚饭前。祭祀时焚香酹酒,磕头跪拜,祈求天地老爷保佑。最后,烧道黄表才能起来,说是“送钱粮”。此神也许是玉皇大帝,要不,普通百姓为什么要给它纳“皇粮国税”呢?这叫祭天地。

请神回来以后,全家围坐在热炕上,开始守岁。过去年岁,一般都通宵达旦,彻夜不眠。到了半夜子时,各家各户在天地桌上摆好供品:饽饽、水饺、米饭、酒、菜等等。家长带领全家人焚香烧纸,鸣放鞭炮,先叩拜天地神,再按顺序叩拜门神、灶神、家堂,最后祭祖,在进行这些仪式的同时,家庭主妇将一棵白菜拦腰切开,口中念道:“切白菜,(家)发得快!” 切完白菜,接着切开一个方瓜,念道:“切方瓜,打的粮食触(荣成方言念“促”)屋笆!”谓之“借口彩”。发纸的饺子,煮时要烧苞米或谷秸,发时口中念念有词:“烧得壮,庄稼人丁都兴旺。”日广过得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发纸时,语言要谨慎,严禁不吉利之词,对儿童及刚过门的媳妇,家长再三叮咛。发纸后到家堂祭祖,祭祖起来,顺手将预先放在供桌旁边的升拿走。端上香盘子,按“灶马头”所示当年财神所处方位,到村外焚香叩拜。然后顺手摸起一块石头(不一定是石头,凡是手最先触到的硬物,如泥块、柴棒等,摸到什么拿什么),轻轻放进升里,扭头回家,路上严禁说话。回家以后,将升放在供桌下面,升上盖以红布。有些地方在家里专设财神供桌,悬挂财神像,摆下供品,焚香祭祀。这叫“迎财神”。财神要比祖先祭祀的时间长,从迎财神起,到正月十六日大祭一番,才能将升从供桌下拿出来。因为“十五”已过,百事俱兴,财神也就负起责任,保证一家财运亨通。

当男人迎财神的时候,主妇在家里包饺子、煮饺子。过去,辞岁饺子和初一的饺子,要包成元宝形,俗话叫“元宝馉扎”。即将捏好的饺子,两角交替捏在一起。迎完财神后,全家围坐一起,吃辞岁饺子,也叫辞年饭。农业合作化以后,这些习俗逐渐消失,守岁也流入形式,一般是全家人坐在一起,象征性地摆摆样子,既不发纸,也不迎财神,便各自安寝。这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加上电视机的普及,电视节目的新颖、吸引力强,守岁、辞岁饺子重新兴旺起来。看完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已是深夜一二点钟,老年人和孩子们兴许睡了,青年人哪有心思睡觉?发纸被鸣鞭炮所代替,从半夜12点,一直放到大年初一早晨,而且鞭炮越来越大,越来越响。

荣成过春节有哪些风俗

春节,过去叫“年”。它的出现,和历法的出现紧密相联。根据历法。十二个月为一年。当十二个月过完之后,新的一年的头一天叫“年”。所以,过春节也叫过年。因为新年伊始,古代又称元旦、元日、元正、元朔、三元等等。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南京国民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改行公历。为避免与公历的“年”相混淆,就把阴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但在荣成,无论是机关职员,还是普通百姓,仍把春节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年,仍然习惯叫春节为过年。荣成的存节列为三大节日之首,非常隆重,也非常讲究,持续的时间也长。整个节日可分三个阶段,即节前准备、正式节日、节日延续。

过小年

过完腊月二十三日小年之后,便拉开了节前准备的序幕,从这—天起,就意味着进入过年的阶段了。过小年的主要活动是辞灶,也叫祭灶。祀灶原是古代五祀之一,时在夏天。相传汉代阴子方腊日见灶神,祭以黄羊。因成巨富。因而把祀灶口改在腊月,唐宋时定在腊月二十四日。到了明代,祀灶日改成“军三民四”或“官三民四”.就是说军队和官府二十三日祭灶,平民百姓二十四祭灶。当时荣成地界驻军很多,除两卫两所外,县地大都是卫所的屯田,许是受到驻军的影响,荣成的祭灶日定在腊月二十二。

灶王,又称灶君、灶土老爷,据传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监察善恶的神,就本质而言,是玉皇大帝派到各家各户的奸细、坐探,从年首到岁末.始终守在各家各户,监视这家人的一言一行,到了腊月二十三日便升天向玉皇密报,报告这家人的善恶。而玉皇大帝呢,则偏听偏信,根据灶王的密报,把这一家在新一年中应行的吉凶祸福交给灶王带回。因此,人们既敬畏灶王是“一家之主”、“东厨司命”,又有点瞧他不起,甚至捉弄他,这点在祭灶仪式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祭灶之前,要请一张新“灶马”,荣成俗称“灶马头”,实际上是一种木刻印刷的年历。“灶马”除印有灶王神像外,还印有一年的日历。日历的内容,随历法的不断完善而有所增删。

祭灶前,先用白泥浆把锅灶粉刷一遍,意思是给“灶王老爷”洗洗脸,修修面,免得他埋里埋汰的。吃过晚饭后,在灶前摆好供品——米饭、饺子、酒菜等,但麦芽制成的糖瓜和秫面制成的黏糕是必不可缺的,有的家还放上一碗用地瓜拌好的酒糟。吃了糖瓜嘴甜,见了玉皇大帝净拣好听的话说。至于黏糕和酒糟则是为那些不受贿赂的灶王准备,把嘴给粘住,想说坏话也张不开嘴。吃了酒糟的灶土,醉得东倒西歪,昏昏欲睡,哪有心思告密呢?供品摆好后,一家人跪在灶前,焚香叩拜,并将旧“灶马”取下,用“格登棒棒”(即高粱秸)把灶马夹好,在香火中焚化,灶王老爷也就骑马上天了。此时,男主人一边烧一边祈祷:“上天言古庆,下界保平安。”

旧灶王升天,新灶王便鸠占鹊巢,升为“一家之主”,贴在旧灶土的位置卜。荣成灶王的位置,一般贴在正面东锅台上方的墙上,也有贴在东里房西山墙上,少数人家的“灶马”两旁贴副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一家之主”。更多的人家对灶王采取实用态度,除过小年外,平日并不恭敬,“灶马头”实际只起到日历的作用。

辞灶以后,诸神上天,百无禁忌,长期被各种礼仪、禁忌压抑的人们,突然被解放了,便“肆无忌惮”地准备过年。杀猪宰羊、搬物动土,全不受礼仪和禁忌的束缚,完全自己说了算,大概这也是一种宣泄吧。

打扫灰

即彻底的大扫除。俗话说:“辞灶辞灶,年节来到。”过完小年之后,第一件重要日程是打扫灰。时间上,可以从腊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三天中,选一个风和日丽的暖和天。因为在一年的时间里,由于各种禁忌和习惯的约束,很少进行彻底的大扫除,所以扫灰这天,全家一齐动手,凡能搬动的东西,或者由于禁忌而没有搬动过的东西,包括桌椅板凳,箱柜衣物,全部移位,有的搬到院子里,有的移位于屋中间。全家人扫的扫,抹的抹,把屋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彻底清扫干净,几明窗净。桌椅板凳或锅碗盆瓢,如有积垢,要用碱水洗刷,使具焕然一新。最后,将扫起的灰尘用簸箕盛起,倒在村头或路边的水沟里,让水冲走。打扫灰的意义不仅是清洁卫生,也预示着将一年的晦气、苦恼和贫穷像灰尘那样,扫净、倒掉,以迎接新一年。打扫灰的习俗在荣成山来已久,深人人心,有很多岁时节日中的习俗被逐渐淡化,但打扫灰的习俗却被一代代传承下来。即使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们也乐此不疲,不仅农村,就连机关、厂矿,春节时也要把办公室、车间清扫干净,门窗擦得光可鉴人。

杀年猪

一般在腊月二十六七进行,也有提前至二十五日的。过去,农民生活很苦,一年难得吃几次肉。平日喂猪攒粪,年底猪也肥了,加上过年,便将猪杀掉,补偿一年付出的劳动。杀年猪时,充满节前的欢乐。一户杀猪,全村人赶来围观。特别是孩子更为兴奋:由于是年猪,猪的主人大都将猪血留做食用,荣成称为“接猪血”。因为是留做自家食用,接猪血也有一定讲究;首先在盆里放少许凉水、盐、白面,屠刀抽出后让血稍流一会儿再接。这样接下的猪血干净,凝固得快,开水煮后血块中呈蜂窝状,有咬劲,好吃。境内杀猪,无论是否年猪,均剥皮。人们在欢乐的气氛中,看杀巴(屠夫)鼓气、开膛、剥皮;而杀巴们也格外卖弄精神,一边说笑一边操作。干到兴奋处,随手把猪尾巴、猪尿泡割下来,丢给围观的孩子们,让他们烧了吃。猪的主人不仅不嗔怪,甚至白搭柴草。虽说杀年猪是为自家食用,但一般人家只留半扇猪肉,另半扇则略低于市价,分给杀不起年猪的亲戚邻舍。自己留的半扇,割下年节时所需,剩余部分暂时用猪皮裹好。猪皮里面撒少许盐,以防变质。这样处理后,存放在闲屋里,春节时需要则割下一块,不需用则待节后盐制,供平日食用,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农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后,猪肉实行计划供应,平日由国营食品站供应,春节则由生产队屠宰集体饲养的肥猪,记账分给社员过节。改革开放以后,农民收入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猪肉也敞开供应,杀年猪反倒不合算,所以私户杀年猪的现象基本绝迹,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牛羊肉及海产品的追求。

磨豆腐

一般在腊月二十七,打扫完灰以后进行。过去,农民备年货时十分节俭,能不花钱的尽量不花,以节省下来充做来年的生产资金。那么调剂节日生活的上要副食品,首推豆腐,做豆腐便成为节前准备的主要内容。做豆腐费工费时,程序复杂,邻里间便相互串通、相互帮助,一边说笑一边于活,倒也增添了节前的喜庆气氛。做豆腐首先要用干磨,把豆粒碾成 二至四瓣,俗称“拉豆碴子”。“豆碴”拉好后,加水浸泡,直到豆瓣全部泡透、放开,才能上磨去磨。豆腐磨俗话叫水磨或湿磨,不常设,都是临到年节附近几家邻居商量,用旧磨支架起来。磨床上不搭磨盘,直接支磨。磨床下面放只大盆或者旧锅,磨豆碴时,一边推磨—边用勺子连豆带水舀进磨眼,磨好的豆粕儿,直接落进大盆或锅里。如果大盆豆粕满了,另一个人便舀进桶里,倒进家中的锅里。豆粕全磨完,便用热水稀释,然后舀进面袋反复揉搓,荣成土话叫“纳豆腐”。这样,豆粕变成豆浆和豆腐渣。“纳豆浆”是在锅上的豆腐床上进行的,豆浆直接落进锅里,当豆粕全部“纳”完后,把豆浆烧开,舀进非常洁净的缸里,准备用“湛”。荣成靠海,点豆腐都用卤水,俗话叫“湛子”。下“湛子”点豆腐。十分讲究技术,首先要掌握浆的温度,其次掌握用“湛子”的数量。卤水加早了,加多了,豆腐老,粗涩.口感不好,颜色泛黄,出豆腐也少;卤水加晚了,加少了,豆腐嫩,易碎,切不成块,口感同样不好。所以,“湛”豆腐一般都请有经验的老年人操作。下“湛”后,操作人密切注视着缸内变化,全家人也屏声敛气,仿佛喘口气会殃及豆腐似的。直到缸里豆腐变成豆腐脑,大家才喜笑颜开。连那些躲在炕上、两只小眼目不转睛地盯着地下的孩子们,此时也咧开小嘴儿。家长们便毫不吝啬地满足孩子们的期望,每个人一碗豆腐脑儿。当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时候,大人将豆腐脑舀进铺好白包袱的筐里,盖上盖,压上石头,一家人在浆水的滴嗒声巾酣然入睡。

蒸供儿

腊月二十八日,家家户户蒸供品,荣成俗称蒸供儿。供品的种类很多,包括家堂供儿、天地供儿等等,而且大小不一。最大的,当属家堂供的饽饽,底部直径起码一尺,高六至七寸,顶部三开,插枣,每个少说也在五斤左右,俗称枣饽饽。少数买不起枣的人家,可以蒸光头饽饽,蒸熟后在顶上打个红点儿,俗称点饽饽点儿,以示鲜亮,但大小同枣饽饽一样,数量也都是十个。这样大的饽饽,光用头罗面蒸,连富户人家也蒸不起。过去,农民全年的使费,主要靠卖小麦和花生,所以蒸大饽饽只好偷工减料。发面时,头罗面二罗面同时发。做饽饽时,先把发好的二罗面团成团儿,在外面裹上一层头罗面,顶部厚些,底部薄些,因为摆供品时,都是底部朝下,第四个虽然朝上,但又被第五个底部遮住,没人看得见,不过,饽饽蒸得太好,顶部笑得露出黑面,人们也见怪不怪,家家如此,谁也不笑话谁。天地供儿小,比拳头大点,俗称小枣饽饽,因为个头小,全用头罗面。年糕蒸成板状,俗称板糕,有插枣的,有不插枣的,在糕面上点红饽饽点儿,鲜亮、美观。当供品的,切成大小一致的方状两块,摞在一起,,家堂供儿个头大,蒸时加屉,烧火计时用香。一炷香尽.饽饽蒸熟。

蒸供儿最忙,劳动强度大,特别揉面更累。邻舍间的主妇们乐于互助,谁家面先开,先帮谁家。甚至孩子和老人也排上用场——插枣儿;供儿蒸好后,邻舍间相互看供儿笑得好不好,如果是新媳妇做的供儿,笑得又好,人们不约而同夸她手巧,新媳妇会美得合小拢嘴儿。

供儿蒸好后,先放在盘子上、簸箕里,待凉透了,再拾到柳条笸箩里,上面盖好红包袱,以待过年祭神用。如果凉不透.饽饽之间会粘皮,不美观。

办年菜

腊月二十九日足节前准备最后一天。此前,供品及人们节日食用的主食已准备就绪,所剩的只是办年菜了。年菜分两种:人食和神供。人食的蔬菜,包括白菜、萝卜、菠菜、葱、香菜等。白菜扒去老叶,萝卜切成萝卜丝儿,菠菜、香菜也择去黄叶儿。神供蔬菜,除上述外,沿海人家还备有染成红色的龙须菜。腊月二十九日这天,除把人食和神供的菜肴制成半成品外,主要是油炸食物。荣成人过年或遇有喜庆事,很讲究吃“化鱼”,就是把老板鱼干或鲨鱼干用水泡软,剁成小块,加鸡蛋面粉调成糊儿,拌匀.人油锅炸熟,然后与白菜一起烩食,实际就是烧溜鱼块。既然要炸鱼,索性把想炸的东西全炸了,如炸小丸子——猪肉丸子、萝卜丸子、豆腐丸子等,甚至连走亲戚、压包袱用的面鱼儿、麻花扣也一起炸了,这一天,孩子们都不愿上街玩,而是围着锅台瞅。母亲们心疼孩子,总是把那炸老了或炸得不漂亮的,塞给他们。等到吃晚饭时,这些小家伙们早已嗝饱胀气了。

年三十

腊月三十包括小尽二十九,荣成习惯地称为大年三十。这一天最忙,主要活动有:

贴对子 荣成俗称贴春联为贴对子,但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贴对子与贴春联略有差异。贴对子是在清晨,做妈妈的把新衣新帽准备好,放在子女枕边,子女醒后,穿戴一新,端着糨糊盆同父亲一起敞开大门,先放鞭炮,轰走晦气和贫穷,后贴对子。“对子”的内容有强烈的时代感。清代多用“一元复始,万象回春”、“向阳门第春常在,富贵人家庆有余”之类,连袁世凯当政时,也“国徽翻五色,民帜定八方”。建国后,“对子”的内容,多为歌颂党的恩情,如“春风绿万里,党恩泽九州”,“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娇”。“对子”之所以贴得早,与“年”有直接关系。传说“年”是个凶残的妖怪,每年除夕都要吃人害命。有一天,它刚到一个村庄,准备行凶,忽听“叭”的一声脆响,“年”以为是炸它的,拔腿便跑。其实,那是村里人赛牛鞭的。“年”喘息未定.跑到另一个村门,突然眼前红光一闪,向它打来,吓得它抱头鼠窜,这次是个闺女晒红袄,恰巧抡在“年”的眼前,从此人们知道“年”怕响怕红,就发明了鞭炮和春联,“年”再也不敢进村伤害人了。但荣成贴“对子”,和催债讨债有直接关系。过去,贫苦人家遇有红白喜事或灾病,往往向有钱人家借债。年终岁末,债主清理债务,就派人到各借债人家里讨债,踏进腊月门,讨债逼得更紧,无法还债的借债人便躲,只要躲到大年三十,门上对子一贴,讨债人看见对子扭头便走,借债人可以安稳地过年。正是这个道理,荣成的对子都是一大早便贴好。民国年间章村一位老人更绝,他因还不起债,“过小年”那天贴对子:“刀枪剑戟来要账,针尖削铁不能还”,横批:“来年论计”。然后把门一锁躲债去了,不到过年不回家,债主们无可奈何。

春联不同,可以等吃完早饭再贴,大年三十早饭,崖头以南吃烫面包子,菜很讲究,褶儿细密,非常漂亮,不次于城市里的三鲜蒸饺,取其平安富足之意。崖头北喝面条,谓之钱串,预示来年钱财滚滚而来,必须提前准备穿钱的绳子。

早饭过后,家长们忙着敬神的事务,子女们则在家里贴春联,如迎面墙贴“抬头见喜”,箱柜贴“招财进宝”,米囤贴“五谷丰登”,畜栏贴“六畜兴旺”、“骡马成群”等等。“福”字不仅贴在门纂上,而且到处可贴,并且故意将“福”字倒贴,谓之“福到了”。至于小姑娘们则贴窗花,什么盛虫(小龙)啦,合和二仙啦,年年有余、喜上眉梢啦,尽其所能,花样不断翻新。若家中成年死者不满三周年,不贴红纸对子,如贴应用素纸。贴春联的习俗不仅延续到今天,内容也有所增加。从抗日战争时间起,荣成百姓出于对保家卫国的军人及为国捐躯的烈士家属的尊敬,每逢大年三十都敲锣扑鼓地给烈军属贴春联,挂红灯,挂光荣牌,以示崇敬和慰问。

摆供桌 早饭过后,男主人便摆供桌,供桌一般摆在客屋家,如果没有客屋家,则安置在堂屋正位。供桌擦洗干净,围上绣花桌衣。供桌摆正后,将家谱从阁龛里取下,面南悬挂在供桌北面墙上,两旁配有对联。因为是家谱,不是祠堂,所以对联一般不追溯家族的由来,而是带有家训的含意,如“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读书得真味,饮酒肆狂言”。家谱悬好,将神主从阁龛取下,在家谱下面按世次排列,但不摘神主套(过去叫启椟)。同时,将祭祀神主的专用器皿,如酒盅、茶盅、碗、盘、碟、香炉、蜡台等洗净抹干,按次序摆好。摆好后,该斟酒的斟酒,该斟茶的斟茶。香炉装沙,以便插香。蜡台的蜡扦上插上描金的火红蜡烛。当主妇将供品、菜肴办好后,男主人按次序摆放。从神主向外延伸:第一行酒盅、茶盅、筷子;第二行米饭、水饺交替摆放;第三行菜肴,四盘四碗,四盘是鱼(必须是有鳞鱼)、鸡、猪或猪头 (过去有很多人会用猪肚加细绳系成小猪,里面楦上萝卜丝儿,涂上糖色,酷似烤乳猪)、锅塌豆腐。四碗—般是炸小丸子、化鱼、扣肘子、粉条,办供品时,主妇们大搞形式主义,特别是大碗,里面全是熟萝卜丝,只在上面摆上薄薄的一层做好的菜,另将整棵的香菜、红色的龙须菜加以点缀,显得非常好看。第四行是菜碟,包括四水果碟:苹果、金枣、白果、核桃或柿饼。以前,荣成不产水果,买的数量有限,一般是两个苹果、六颗金枣、白果、核桃。四点心碟:桃酥、江米条、燎花、麻花扣。儿,第五行正中是香炉,香炉两侧是蜡台,蜡台两侧摆枣饽饽,每摞五个。下面仨呈品字形,正放;第四个倒扣在品字上,第五个放在第四个底部。这样摆放,比较牢固平稳,即使受到震动,也不致滚落。大概神们不食人间烟火吧,供品中饭莱大都半生不熟。那只鸡顶多在开水里打了个滚儿便装盘上桌,老爷老婆能否咬动,似平没人理会。

午夜饭 从前农业生产到了月日便地了场光,进入农闲时期,荣成百姓也从这天起吃两顿饭,晚饭叫“两顿夜饭”,时间在3点半到4点之间。年三十的晚饭,便叫“年夜饭”。荣成年夜饭很讲究,酒菜丰盛。不同的是富庶人家质量好些,贫苦人家质量差些,但必须满盘子满碗,数量以双数为吉利,而且各有名称:四个菜叫“四季发财”,六个菜叫“六六大顺”,八个菜叫“四平八稳”,反正都是吉利词儿。年夜饭有个规矩,—律不招待客人,也不邀请客人,吃饭时邻舍间也不串门,只有—家人坐在热炕头上,吃团圆饭,喝团圆酒。主食是大米干饭,没煮熟之前,舀出部分留待发纸用,然后煮熟自食。凡是年饭,包括早晨的包子、晚上的干米、初一的饺子都要多做,全家人吃饱吃好还有剩余。剩饭一定存放在粮囤里,盖上红色包袱,寓意“年年顿顿有富余”。

吃完年夜饭,主妇们忙着包发纸的饺子,男主人便领着孩子,端着香纸供品盘子,扛着木锨,提着灰篓子,到场院祭场。祭场时,先焚香纸。酹酒叩拜。拜毕,男主人用木锨铲草木灰,在场院上撒上圆圈,圈内十字交义,在十字中心点上放上撮粮食,谓之“打粮囤”。圆圈旁边用灰撒成梯状,谓之粮梯。意思是粮圈太满太高,只有踏着梯子才能够得着。粮囤扑好后,再焚烧纸燃放鞭炮,磕头叩拜。祭场回来,又在各自的门前撒一粮囤,放上五谷,预示来年五谷丰登。走进街门顺手将早已准备的桃木棍横挡在门槛前,叫“挡门棍”,挡住财宝,防止外流,同时又能阻挡厄运进门。放下香纸盘子、木锨、灰篓。男主人便将一种纸制的几何形、长条刻纸品,插在自己的屋檐下,荣成土话叫“吊贯”。挂上“吊贯”,等于宣布过年正式开始。因为挂上“吊贯”后,除寝膳事务外,禁止一切劳务活动,并有诸多禁忌,如不耕不织,不浆不洗(指衣服),不缝不补,不罗(雀)小捕(鱼),不推(磨)小捣(碓),不搂(草)不挑(水)。不锄(草)不扫,不泼(水)不掏(灰),禁说不吉利的话。

请神 也叫请神灵,实际是一种祖先崇拜。吃完年夜饭、祭完场之后,天擦黑儿,男主人领着儿子,端着香纸盘子和供品,提着灯笼,到祖墓请祖先回家过年。首先摆好供品,提上灯笼,按世次高低,绕每座坟转一圈。荣成称奶奶为婆,转时嘴里要虔诚地念叨:“请老爷老婆回家过年,请老爷老婆回家过年……”每座坟都照完,收拾起香纸盘子和供品,提灯前面引路,路上仍要念叨,直到把“老爷老婆”引导到摆供桌那个屋,俗称伺候神主的家,才停止念叨,禀告“老爷老婆”到家了。然后,将灯笼别在供桌左手桌面上,男主人先把神主套揭下,古代叫启椟,再点烛上香,焚纸叩头。这套程序完成后,方能将引路的灯笼熄灭移开。请神之前,家庭成员及供品必须齐全,否则就是人不团圆,财不完整,这也是年夜饭必须全家人一起吃、不招待外人的理由。此后,供桌上的烛火常明,香火缭绕,每日三时烧纸叩拜祖先,香台前的纸灰不能扫掉。同时,神灵请来,后辈必须严守规矩,供桌两旁座位,任何人不得擅坐,免得和祖先争位。不得吵嘴骂阵,以免惊动祖先,或对祖先不敬。不得把自己喝剩的水泼在地上,混淆浇奠。祭神时不得大声呼唤小孩的名字,以免门外的野鬼游魂听到而索命,使小孩不好养。

神主牌位只祀太、高、曾、祖、父五世,太祖以下者入家谱,悬挂祭祀。逝世未满三周年者,不能当神供奉,因此不入家堂,而是单独设供桌供奉,供品可以比家堂简略些。

发纸 除夕晚上,发纸、迎则财神、辞岁,都在半夜子时进行,兴许这就是守岁的由来吧。发纸,在天地桌前进行、除夕白天,在庭院正南方位设天地供桌,为走路方便,天地桌一般用六仙桌或饭桌,供品不如神主桌兴盛、齐全,供牌上写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君之神位”,祭祀时间在晚饭前。祭祀时焚香酹酒,磕头跪拜,祈求天地老爷保佑。最后,烧道黄表才能起来,说是“送钱粮”。此神也许是玉皇大帝,要不,普通百姓为什么要给它纳“皇粮国税”呢?这叫祭天地。

请神回来以后,全家围坐在热炕上,开始守岁。过去年岁,一般都通宵达旦,彻夜不眠。到了半夜子时,各家各户在天地桌上摆好供品:饽饽、水饺、米饭、酒、菜等等。家长带领全家人焚香烧纸,鸣放鞭炮,先叩拜天地神,再按顺序叩拜门神、灶神、家堂,最后祭祖,在进行这些仪式的同时,家庭主妇将一棵白菜拦腰切开,口中念道:“切白菜,(家)发得快!” 切完白菜,接着切开一个方瓜,念道:“切方瓜,打的粮食触(荣成方言念“促”)屋笆!”谓之“借口彩”。发纸的饺子,煮时要烧苞米或谷秸,发时口中念念有词:“烧得壮,庄稼人丁都兴旺。”日广过得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发纸时,语言要谨慎,严禁不吉利之词,对儿童及刚过门的媳妇,家长再三叮咛。发纸后到家堂祭祖,祭祖起来,顺手将预先放在供桌旁边的升拿走。端上香盘子,按“灶马头”所示当年财神所处方位,到村外焚香叩拜。然后顺手摸起一块石头(不一定是石头,凡是手最先触到的硬物,如泥块、柴棒等,摸到什么拿什么),轻轻放进升里,扭头回家,路上严禁说话。回家以后,将升放在供桌下面,升上盖以红布。有些地方在家里专设财神供桌,悬挂财神像,摆下供品,焚香祭祀。这叫“迎财神”。财神要比祖先祭祀的时间长,从迎财神起,到正月十六日大祭一番,才能将升从供桌下拿出来。因为“十五”已过,百事俱兴,财神也就负起责任,保证一家财运亨通。

当男人迎财神的时候,主妇在家里包饺子、煮饺子。过去,辞岁饺子和初一的饺子,要包成元宝形,俗话叫“元宝馉扎”。即将捏好的饺子,两角交替捏在一起。迎完财神后,全家围坐一起,吃辞岁饺子,也叫辞年饭。农业合作化以后,这些习俗逐渐消失,守岁也流入形式,一般是全家人坐在一起,象征性地摆摆样子,既不发纸,也不迎财神,便各自安寝。这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加上电视机的普及,电视节目的新颖、吸引力强,守岁、辞岁饺子重新兴旺起来。看完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已是深夜一二点钟,老年人和孩子们兴许睡了,青年人哪有心思睡觉?发纸被鸣鞭炮所代替,从半夜12点,一直放到大年初一早晨,而且鞭炮越来越大,越来越响。

什么东西是招财进宝

【三脚蟾蜍】由来:

相传此三脚蟾蜍原是一只妖邪,且法力高强,喜爱金银财宝,还危害人间老百姓。最后被修道士『刘海』收服,(刘海禅师本名”刘福海”),今世已化做孩童貌,希望能用义钱,来济贫助人。 三脚蟾蜍天性喜欢金银财宝,对钱财有敏锐洞悉力,很会挖掘财源。刘海禅师平生喜欢布施济贫,得到三脚蟾蜍之相助,救济贫穷百姓无数。此后,三脚蟾蜍被认定为”招财宝物”。

* 效果: 招财,避邪,护佑家园

早上蟾蜍的头朝门外,让蟾蜍对外咬钱;晚上则头朝内,让蟾蜍将今日咬的钱放入金库...随性,不须勉强....不是要您每天做,只是有机会记得的时候,将头摆外对它说:"出去咬钱了!";将头摆内,对它说:"咬钱进来吧!"

【正确的招财蟾蜍】

1. 一定要是红眼睛

2. 然后一定要有三只脚

3. 背后一定要有七星阵

4. 蟾蜍底座要有古铜钱

5. 嘴巴上一定要含一枚古钱,钱上镶红钻,代表"吻钻"即:"稳赚"

6. 一定要纯铜制 !!

【招财猫】

在江户时代,有一个很有名的家族叫越后屋,是当地望族,传到少主人这一代却渐渐衰落了,原因是少主人不喜欢经商,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以及和一只叫小玉的猫玩耍。

终于有一天,债主们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拿走了。忠心的管家央求少主人振作起来,从头开始。玩物丧志的少主人却只知道抱起小猫说:“小玉啊,你还记得我们说过没钱的时候你就去找一些吗?去,去拿些金币来吧。”小猫似乎听懂了少主人的话,从他身上跳下来,慢慢走向屋外。

第二天,小猫衔回一枚金币,但是少主人并没有改邪归正,他又去了,然后很快输掉了金币。

少主人央求小猫再给他拿一枚金币回来,这次小猫犹豫了一下,还是慢慢走了出去。

第二天,小猫又衔回一枚金币,少主人拿着它又一次踏进赌场,结果可想而知。回到一无所有的家,少主人再次抱起小猫央求:“小玉,再来一次吧,最后一次,我一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小猫懒懒地看着少主人,挣扎着起来,更加缓慢地走了出去……这次少主人心里有了疑问,小猫从哪里搞到的金币?如果我跟着它发现秘密的话,以后就有用不完的金币了!他决定偷偷跟着小猫。

小猫走了很远,在一座庙前停了下来,它举起双手祈祷,口里念念有词:“拿走一些手,拿走一些脚,给我一些金币……拿走一些肚子,拿走一些毛发,给我一些金币……”随着咒语的进行,小玉的身体越变越小,少主人猛然惊醒过来,他喊着:“小玉,不要念了,我不要金币了,我只要你,小玉,别念了!”小猫看了他一眼,继续念着咒语。最后,小猫消失了,只剩下地上的3枚金币。

少主人因为这件事大受感动,他用3枚金币做本钱,经过多年努力,再现了越后屋家族当年的昌盛。此后,越后屋总是在门前放一尊举着金币的猫的雕像,很多人开始模仿,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招财猫。

在日本,招财猫的讲究很多,举右手是招财纳福,一般放在家庭;举左手是招人接客,被生意人用来摆放店面;若是两只手都举起来,那就是表示人财两得了。

招财猫身体不同的颜色也代表了不同的意思,一般来说,粉红是希望恋爱顺利,红色是希望身体健康,绿色是希望金榜提名,金色是希望财运亨通,黄色是希望业务繁荣,黑色则是希望能够消灾。

招财猫进入中国内地以后,大都是一只金光闪闪的肥猫,举着左手,坐在店堂的显眼处,笑容可掬地面向顾客,其寓意自然是财运亨通。如今,商店里已经出现各种样式和色彩的招财猫,代表人们的各种期望,只是很多人还不知道它们的用途。其实不论传说和用途如何,人们能够把猫和美好的希望联系在一起,无疑显示了猫和人类源远流长的依存关系。

【貔貅】

貔貅与麒麟有所不同,貔貅是凶狠的瑞兽,且护主心特强。有镇宅辟邪的作用。

貔貅在风水上的作用,可分以下几点说明:

一、有镇宅辟邪的作用。将已开光的貔貅安放在家中,可令家运转好,好运加强,赶走邪气,有镇宅之功效,成为家中的守护神,保合家平安。

二、有趋财旺财的作用。除助偏财之外,对正财也有帮助,所以做生意的商人也宜安放貔貅在公司或家中。

三、有化解五黄大煞的作用。用来化煞镇宅和旺财,尤其在财运方面,貔貅是有较明显作用的。

貔貅是什么?有什么寓意

中国传说龙生九子,貔貅即是其中一个,貔貅有嘴无肛,能吞天下财而不漏,只进不出、神通特异,故有招财进宝、吸纳四方之财的寓意,同时也有赶走邪气、带来好运的作用,为古代五大瑞兽之一(此外是龙、凤、龟、麒麟),称为招财神兽。

中国古代风水学者认为貔貅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极度注重收藏和佩戴貔貅,貔貅除了招财、开运、辟邪的功效之外,还有镇宅、化太岁、促姻缘等作用。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