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6236

道教神像开光大典,道教神像开光

兴仁信息网2023-08-02 07:18:520

道教怎么在家供奉神像

道教放一起,佛教放一起,佛教,道教各有一个香炉。次序要看具体的形象

谁知道南海观音的来历?

普陀山原名梅岑山,因西汉末年梅福在此修道而得名。唐咸通四年(863年),日本高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神像回国,途经莲花洋遇风涛,以为观音不肯去日本,便留下神像,称“不肯去观音”。五代梁朝贞明二年(916年)建不肯去观音院。宋元丰三年(1080年)朝廷赐银,改建为宝陀观音寺。从此香火兴盛,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钦定为观音道场,并根据佛经“补怛洛迦”,更山名为普陀洛迦山,亦称补陀洛迦山。明朝时,把莲花洋南的一小岛称洛迦山,就有了普陀山和洛迦山两个山名。

而观音在古天竺就称南海观音,相传是因为:一、观音出在古天竺(今印度),而古天竺属南亚,加上观音所在的补怛洛迦山在南海,故称南海观音;二、“南海”与“南无”所似,唐代著名文学家王勃的《观音大士赞》曰:”南海海深幽绝处,碧绀嵯峨连水府,号名七宝洛迦山,自在观音于彼住。”王勃卒于676年,就算此《赞》作于676年,亦比“不肯去观音”到普陀山早187年。可见,不是因为有了南海普陀山才称南海观音的,恰好相反,是因为南海观音,才把普陀山改称为南海普陀山的。

南海普陀山之称,是佛门对外交往的需要,是元初由普陀山和尚如智和一山提出的。

据《续资通鉴》记载:元初,中断了中日邦交。后来,根据刑部尚书崔之疏,决定与日本通好。考虑到日本信佛教,普陀山有日本和尚留“不肯去观音”的这层关系,朝廷先后两次派普陀山和尚出使日本。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正月,朝廷派王积翁出使日本,并命普陀僧如智同往。当时,如智提出:观音应沿用古天竺的名号,称南海观音,普陀山既然是观音道场,亦应改称南海普陀山。后因王积翁被醉酒的部下所杀,出使未成。

大德三年(1299年)三月,元成宗下诏曰:“命普陀高僧一山出使日本。”当时,一山有两个头衔:一是江浙释教总统;二是敕封为妙慈弘济大师。一山认为,既然朝廷看重日本和尚留“不肯去观音”的关系,就应该告诉日本人,留不肯去观音处已是观音道场,日本人一定会感到鼓舞。但普陀山这个山名与菩萨名号贴得不紧,外国人不易理解,应该根据南海观音的名号,改称南海普陀山。

一山是以南海普陀山住持的身份去日本的,由于他宣传了不肯去观音和观音道场的来历,受到日本和佛教界的敬重,日本天皇把他请到京都南禅寺传经说法。一山留日本19年,创了“一山派”禅学。一山病故后,日本天皇亲题其像,赞曰:“宋地万人杰,本朝一国师。”并在南禅寺为他建塔、祠。一山的这次出使日本,不仅为恢复元初中断的中日邦交立了大功,而且把南海普陀山之名传遍了日本。

玄帝庙的安徽正阳关

3A级玄帝庙公园景区位于寿县城西南30公里正阳关镇境内,占地80余亩,玄帝庙公园因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的玄帝庙而远近闻名,玄帝庙坐落于公园西南一隅,庙宇大殿内供奉的玄天大帝等五尊铜神像均为明朝正德7年(公元1512年)用4吨多精铜铸造而成,是难得一见的古代雕塑铸造艺术精品。公园内还有众多古迹名胜。每年的二月十九艺术节期间都会吸引周边县市十多万群众游人到正阳来观光游玩,玄帝庙也成为善男信女祈福平安之必拜之处。

江苏泗阳

泗阳玄帝庙始建于康熙19年(1680年),是泗阳县历史上34座寺庙之一,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桃源县志》(乾隆康熙合订本)记载,该庙是当时任泗阳县知县的江西丰城人万谦所建。他根据中国寺庙的建筑格局上的庙门朝向、阴阳调和、遵从五行的法则和山环水抱、藏风聚气、对称稳重的审美原理,选择了正面中路为庙门,面对京杭运河,背依村庄,依村旁水,景色优雅的泗阳棉花原种场五堆村这块风水宝地,作为道教庙宇的建址。玄帝庙建筑虽然不在名山幽林里,但很有“深山藏古寺” 的深邃意境,将玄帝庙“托体同山阿” 体现了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天人合一”的佛家思想。

玄帝庙,因主祀真武大帝(即玄武大帝),故又称真武庙。玄帝观自清乾隆年至解放初,先由道教人使用,解放前由道教演变成佛教,并管理良好,曾多次维修、增建,所以整体典雅美观。

玄帝庙,又称真武神。真武神是由中国古代对四方四神之一玄武神的崇拜演变而来的。从先秦时期的玄武崇拜到宋元时期道教提倡的玄帝信仰,可以说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由北宫玄武到玄武将军,由玄武将军到真武真君,由真武真君到玄天上帝。南宋中后期,道教界已普遍地应用“玄帝”一词。真武的神圣地位由“真君”提高为天帝。

玄帝还被称为荡魔天尊、雷部之祖、治世福神、三教祖师等,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引起了燕珠棣及其谋士姚广孝的关注,于是就有了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起兵誓师时的“玄帝显相”,更是要把玄帝保佑燕王靖难的神话用建筑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千秋万代流传下去。因此,明成祖朱棣修建的武当九宫八观,绝大多数正殿里都供奉着玄帝神像。

远望泗阳玄帝庙,掩映在一片意杨之中,虽没有深山古刹的神韵,但红墙碧瓦与挺拔的意杨树相辉相映,显得十分肃静,让香客庄重虔诚之心,油然而生。

玄帝庙西南20米处有一个古井,不论天气如何大旱,井水从未干过,井水始终超过附近水面一米多高。大门两边是两个石鼓,给这座庙宇增加了历史悠久的底蕴。走进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院内耸立着价值1万多元的2吨紫铜香炉,腰部凸雕着捐款者的名单,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发出紫铜色的光芒。三棵白果树在院内大理石地面上生发出勃勃的生机。在香炉的东面还有一棵柿树,它是明代玄帝庙住持慧仁大师亲手所植。1977年11月21日,一个雷雨之夜,第十八世住持圆寂时,该树折断而幸存残桩,如今残桩又芽发回春,为古庙的历史作见证。

院的东边是两层16间楼房,供外地香客洗漱、食宿。西边是6间寮房,即和尚住的地方。南边由西向东是天王殿和三圣殿,天王殿里供奉着1.5米高外镀真金的弥勒佛,背后是外镀真金的韦驮菩萨,在他们的两边是3米高外镀真金的四大天王。三圣殿里供奉着1.95米高全铜铸造外镀真金的阿弥陀佛和1.85米高的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北边由西向东是大雄宝殿和观音殿,大雄宝殿,始建于1680年,里面供奉着外镀真金的释迦牟尼和阿难迦叶佛像,两边是1.2米高的全铜的18罗汉和文殊普贤20尊塑像。在大雄宝殿里还有价值4000多元的红木木鱼,有价值2000多元的大罄法器和价值15000元会唱歌的千佛灯(也叫光明灯)、120斤大的铜香炉。观音殿里面供奉着外镀真金的观音菩萨、玄帝菩萨、地藏菩萨等。在观音殿里还有“暮鼓晨钟”所指的大鼓和1.5米高的全铜外镀真金的乐师佛。据说地藏王菩萨,专管鬼神的,寺里法师每逢佛圣诞日都要带领众多信徒居士在地藏王菩萨面前念经做法事。除了大雄宝殿,其它殿全是在2002年以后建成的。

在大雄宝殿的西山墙外面埋葬着第20代掌门人龙绍和她的师妹沙弥尼。

据现在的第22代掌门人本固讲:1.8米直径的七层宝塔即将座落该庙。以后在天王殿前面造三间山门,里面供奉着哼、哈二将和王灵天官。前面造两层钟鼓楼,在钟鼓楼东面树立9.9米高孔圣人石像,在石像的北边是放生塘,塘内造亭,亭内塑观音像,放生塘的后面还有五百罗汉堂。在放生塘的东南建素菜馆,在素菜馆北边建一个大型停车场,在这些建筑物的四周拉上围墙。

总之,玄帝庙整体建筑布局,是平面方形,沿着南北纵深轴线来组合空间的,前后建筑起承转合,宛若一曲前呼后应、气韵生动的乐章,展示了组合变化所赋予的和谐、宁静的韵味,使庙堂显示出庄重、典雅的自然情趣。

2004年4月5日,玄帝庙举行佛像开光大典,市、县佛教协会的领导和县领导,镇江、安徽等省内外200余名寺庙高僧、大德居士和20名出资助建的商家老板以及慕名前来拜佛的群众等3000余人参加了大典。

据第22代住持人本固讲,泗阳玄帝庙现有皈依证和五戒证的有792人。每年有7次佛圣诞日,分别是:农历2月19日、4月初八、6月19日、7月30日(月小29日)、9月19日、11月17日、腊月初八。每逢这些日子,外省外县、本县本土的香客都纷至沓来,“诚心诚意入庙殿,手举清香许心愿,祈求安详赐人间”。在默念祈祷中明白了:“有罪悔恨求化解,无恶当亦存戒心”、“心存邪僻任尔烧香也无益”、“行善则善,行恶则恶,人想无祸,便要终生辩美丑”、“道德善良为本能够彪炳千年” 、“性不谏来可追念乃平生当思涤瑕荡污,悔昨非知今是祈其福尔从兹食德饮和”的道理。

有没有龙华寺开光宗教用品???如何开光???

开光物品禁忌佛教开光开光是佛教信徒做善事,除了做善事没有任何禁忌。现在一些私人开光的都告信徒不能洗澡带、不能进入卫生间带,其实这个不是真的佛教开光,只是一种私人结缘,不是真的开光。而且开光的物品丢失不会带来任何不好的事情,佛是广法,其善不可度量。不会带来任何灾难。编辑本段佛教术语佛像落成后,择日致礼而供奉之,谓之开光。亦曰开眼,或曰开眼供养。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曰:复为佛像,开眼之光明,如点眼相似,即诵开眼光真言二道。禅林象器开光,又称开光明、开眼、开明,就是新佛像、佛画完成想置于佛殿、佛室时,所举行替佛开眼的仪式。《禅林象器》上说:凡新造佛祖神天像者,诸宗师家,立地数语,作笔点势,直点开他金刚正眼,此为开眼佛事,又名开水明。在佛教中,经过开光中的佛像具有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受到佛教徒的顶礼膜拜。编辑本段开光的过程开光貔貅:中华陶金牌貔貅

开光时,将佛像安好,先诵经及咒语,奉请佛菩萨安座,然后才请高僧为佛像开光说法,《黑谷灯语录》中说:开眼者,本是佛匠雕开眼,是事开眼;次僧家诵佛眼真言,诵大日真言,而成就佛一切功德,此谓开眼也。其实开光就是为佛像举行一种说法的仪式,其具体的仪式如下:主法者先拿新毛巾向佛像做一个擦佛像的动作,说一首偈语,赞颂佛菩萨的功德,此谓开眼也。其次再用镜子向佛像正面对照,说几句寺院、佛像完成的因缘;然后主法者拿起朱砂笔,再说一首偈语,然后将朱砂笔向佛眼的方向作一个点的动作,大喊一声开,经过如上的一番仪式,开光才算完成了。开光时,由于佛菩萨的功德不同,所以主法者所说的法也有所不同,并且主法者常常会提到为佛像开六通,即眼通、耳通、鼻通、舌通、身通、意通,让佛像具有六种神通,点眼眼通,真见无所不见;点耳耳通,妙闻遍及十方;点鼻鼻通,普嗅法界诸香;点舌舌通,演说妙法无穷;点身身通,分身尘尘刹刹;点意意通,能鉴三世群机。 开光法会的仪规最早见于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北印度乌填曩国传法大师施护在开封太平兴国寺译经院译出的《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规经》。该经指出,佛像塑画雕造完成后,就要举行安像庆赞活动。首先选择吉日良辰和结界胜地,其次在此处设置伴盖、幢幡、香花、水果、灯明等佛供,接着由身著庄严如法的阿诸梨起身入佛堂安像,并同弟子们一心观想如来一切圆满之相。然后合掌作礼,瞻仰圣容,以净香花等供于佛前。再是入定心,离疑念,诵咒三遍,请一切佛安住于此,受此香花、灯、果、饮食等供养。复次,安置佛像坐西向东,并用黄布覆盖。阿诸梨作观想佛如一聚火,如来真身诸相圆满,然后以唵阿吽三字安于佛之身上。把唵字安于顶上、阿字安于口上、吽字安于心上。若是金、石、铜等佛像,就要涂上香油,用草刷子刷干净,然后用歌舞妓乐赞颂,僧人复颂香油真言。再用盛满香水和五宝五药花果的净瓶,灌浴佛像,僧众齐诵偈赞,并作歌舞妓乐。若是画像,要用镜子照之,再以前述五种净火涂于镜,沐浴镜中影像。再依次吟诵著衣真言、安耳真言、安发髻真言、安指甲真言、安此须真言、献涂香真言、安庄严真言等等,然后依灌顶仪规将佛像置入曼荼罗,诵本尊真言三遍。一切供养仪具足后,开眼师用笔作点姿势,这是为佛像开眼之光明,再诵开眼光真言三遍。这时,佛像即已开光。诵完开眼光真言后,令施主入曼荼罗,齐诵护摩真言、增寿真言、息灾增益真言,使众生普获吉祥。这时,阿诸梨即教化施主结缘,施利增福,金银财帛等随布施。复次,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施以财物,令福德更具圆满。曼荼罗之内所供财物,必须都归阿诸梨,其他人不得享用。当这套仪规全部完成后,即可收坛。这是密宗的开光。编辑本段开光的表法意义开光法会佛教中任何仪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义,开光也不例外。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受到无明尘垢的污染,而不能彻见诸法的真理,所以需要开发我们内具的智慧。如神秀禅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所以,在开光仪式中,主法者拿起毛巾向佛像作拂尘的动作,这是表示要拂去我们众生心地上的垢尘;然后再用镜子一照,表示垢除净显,明心见性,真正见到诸法的本来面目。用朱砂笔点向佛眼,由于眼睛代表着智慧,所以点开佛眼,意思就是要开发我们众生的内在智慧。我们众生由于无有智慧,对诸法妄起分别,就如眼睛有病,见到空花,所以需要除去眼病,这就是我们的般若智慧,开光这种仪式源自道教及民俗,由于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受到中国原有的文化影响,所以便接受这种仪式,这也是佛教中国化的一种表现。但是,开光仪式所具有的内涵,则是佛教特有的提升。现代有的佛教徒往往忘记开光的内涵,而偏重追求仪式的隆重,这是执事废理;或者的人认为开光仅是一种仪式,没有什么实在的价值,这是执理废事。这两种现象,都属偏见,佛法提倡事理圆融、事理无碍,所以我们在举行开光仪式时,不要忘记这种仪式的内涵,不仅要开佛像眼,更要我们众生的心眼,开发内在般若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契合佛教的真意。编辑本段装饰手法为了使器物上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位置留出某一形状(如:陶器器皿扇形、菱形、心形等)的空间然后在该空间里装饰花纹,称为开光。常见于景泰蓝、雕漆、陶器器皿上的装饰。原从古代建筑窗户的某种形状演变而来。编辑本段道教的开光方法

开光,是宗教活动中最基本内容之一。

所谓开光,就是给一些物品,如神像、佛像、吉祥物等等赋予灵气。

开光的正式启用来自道教,开光即为道教仪式之一。开光就是把宇宙中无形的、具有无边法力的真灵注入到神像中去,神像也就具有无边法力的灵性。故而开光是神像被供奉后,必不可少的仪式。佛教本来没有开光,但有种佛像加持的仪式,跟开光差不多,流传到现在,就都统统叫开光了。而道教开光神像的方法,乃事须经由高功法师,择良辰吉日进行开光点眼之仪,仪式中含:清净、请神、发旨、发令、七星、八卦、入神、敕笔、敕镜、敕鸡、开光、发毫等十二种科仪才完成,使恭请的神灵汇聚神像,藉此借助衪的威灵,使供奉者运气好转,求财谋事都能得心应手,方可安座家中或庙堂,供人参拜,庇佑平安。与其他宗教不同处,在於道教神像有入神仪式,其目的为有神灵常驻。

《金光神咒》常用於修道者加持护身,去精邪,辟秽物,开光,益智、延年,转运、祈福等。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受持万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万神朝礼,役使雷霆。鬼妖丧胆,精怪亡形。内有霹雳,雷神隐名。洞慧交彻,五炁腾腾。金光速现,覆护真人。急急如律令。

开光,并非每个人都可以学,要具备一定条件:

1、有缘:与道或与佛有缘,不能名利心太重。

2、身体健康:自身不能有病,如果自身有癌症,那么,开光的神、佛、吉祥物也有癌症,起不到神灵或化解物的作用。所以,一般道师、高僧等在年纪大了、有了病后,一般不主持开光。

3、德高望重:要在某一方面有一定地位。如在道教,至少应是一省或一市道会领导人。如在易界,是某易会、某机构的领导。或者是某一门派的宗师,有几百甚至几千弟子或学员或信徒。

4、要有一定物质基础:如果是穷光蛋,所开光的财神能达到旺财的目的吗?不说要求千万富翁、亿万富翁,至少要生活富足,是当地的富民。

5、家庭和睦:孝敬父母、夫妻恩爱、子女出息。只有家庭和睦,开光出来的神佛、吉祥物才能和谐、吉祥!

7、文化水平高:最好受过高等教育或相当于高等教育。这样,开光出来的文昌吉祥用品才能大旺文昌!

8、无为之心:不贪、不争、不嗔、不怒,保持无所谓的心态。得之不喜,失之不愁!

除此以外,还要经常练习道家气功,才能有一定请神功力。开光物品禁忌

如何供奉神像?

首先,道教是敬天敬祖的宗教,以孝道为根本。如果连自己的祖先都不知设位供奉,仅仅供奉神明,那样只是谄媚而已,神是不会保佑的。

其次,要选择与自己有缘的神明,供奉与自己有缘的神明,一定会灵验。家庭供奉大道高真圣像,不需太多、太杂、太乱。供奉一尊主神就可以代表一切神明,供的多又杂乱,反而不灵。(见到哪一尊神像自己心里觉得特别高兴和欢喜,可视作与哪位神明有缘)一般的家庭多半是供奉太上老君、吕祖师、玄天上帝、文昌帝君、慈航元君等尊神,任择其一即可。

再次,供奉神明一定要开光,不开光的神像,只是摆设和工艺品而已,供奉日久,还容易招来邪物附着,给家人带来灾害。

神像的大小尺寸,应该和法坛、神堂的空间位置比例相称,不可太大或太小。神像安座之后,可在神像右手边立祖先牌位,春秋共祀,以示不敢忘本。

安奉神位,有条件的话应当单独用一间静室作为神堂,闲杂人等、小孩、猫狗等不能随便进入;也不应用作会客、谈笑、宴饮之所,

若条件不允许,则应选择供奉在客厅的正位,也就是主人所坐位置的方向,清静干燥之处,高度在1.5米左右,不可低于腰部。神像背后不可临窗,应当面对门窗,阳光充足,使人进门便可一目了然。坐向宜坐东朝西、坐北朝南,民间风水师所定的方位可以作为参考,但也不必拘泥、,只要不把神像面对厕所、炉灶或直接面对自己的卧床就好。

如何供奉佛像

1、当然要找合适的地方供奉。一般来说,家中 的厨房、餐厅、卫生间是 不能供奉佛像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单独设置一个单间供奉的;没有条件的话,那就选择一个干净明亮的位置供奉即可。

2、供奉时供奉佛菩萨应以素果鲜花为主;同时供奉天然香,才如法的;所以,你最好是可恭请一款好点的天然香供奉,以示诚心;这建议到无相铜炉官网一对一定好点的天然香供奉为好。

3、不可在佛菩萨及神像前作不礼貌的行为。敬佛菩萨及神就应该诚心礼敬,这样才会存心获报。按佛教的说法,讥毁佛经,或掩面笑人拜佛,当堕五无间地狱,因而敬神如神在,不可怠慢,在供奉时不宜说粗话,不宜有不雅动作,或男女亲热、衣衫不整等。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