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2942

黄龙洞庙,杭州黄龙洞

兴仁信息网2023-12-30 09:20:020

我们中国有什么好风景?

西湖

中国名胜古迹有哪些急急急啊~~~

太多了啊

----

北京

故宫 北海 云居寺

中央电视塔

十三陵 天安门 雍和宫

玉渊潭

八达岭

颐和园 什刹海 龙庆峡 天坛 潭柘寺

香山 圆明园

紫竹院

九龙游乐园 幽谷神潭 十渡 康西草原 百花山

黑龙潭 京都第一瀑

天津 返回页首↑

盘山 龙潭浮翠 古文化街 食品街

大沽口炮台

太平寨 独乐寺 八卦城

蓟县白塔 天成寺舍利塔 天后宫 独乐寺 蓟县八仙桌子 北大岭 千像寺 清真大寺

河北 返回页首↑

野三坡 白洋淀 山海关 燕塞湖 和平森林公园 小五台 避暑山庄 角山

苍岩山 普陀宗乘之庙 赵州桥

老龙头景区 木兰围场

北戴河

中山国都城遗址 隆兴寺

清西陵 清东陵 菩提岛 天梯山 白云古洞 古莲花池 观音寨 开元寺

辽宁 返回页首↑

千山 棒棰岛 金石滩 本溪水洞 玉佛苑 虎滩乐园 星海公园 大孤山风景名胜区

沈阳故宫 昭陵 辉山风景区 海王九岛 赫图阿拉城 怪坡 辽宁省博物馆 鸭绿江大桥

吉林 返回页首↑

天池 松花湖 北大湖 净月潭 吉林北山公园 官马溶洞 伪皇宫 长春电影城

仙景台 长白山 吉林文庙 长春风景 龙潭山公园 乌拉街满族镇 拉法山国家公园 松花江

黑龙江 返回页首↑

漠河

太阳岛 风车山庄 扎龙自然保护区 圣索菲亚大教堂

亚布力滑雪场

镜泊湖 大兴安岭

亚布力滑雪度假区 冰雪大世界 玉泉狩猎场 极乐寺 杨子荣烈士陵园 兴隆寺 吊水楼瀑布 渤海风情园

内蒙古 返回页首↑

成吉思汗陵

五当召 响沙湾

达里诺尔湖

吉尔果山天池 格根塔拉草原 大青沟 锡林浩特景区

扎兰屯 九龙泉 阿斯哈图石林 呼伦贝尔草原 河套平原 赤峰 昭君岛 黑里河

山西 返回页首↑

恒山 平遥古城 王家大院

南山寺 悬空寺 乔家大院 晋祠 显通寺

云冈石窟 日升昌票号 五台山 应县木塔 则天庙 青莲寺 灵空山

老顶山森林公园

壶口瀑布 五老峰 黄河大禹渡

善化寺 白云洞

广胜寺 北武当山

庞泉沟风景区

陕西 返回页首↑

华山 大慈恩寺 骊山 宝塔山 兵马俑 华清池 西安碑林 灵崖寺

司马迁墓 香溪洞风景区 延安 三原城隍庙 炎帝陵 关山牧场 法门寺 碑林

河南 返回页首↑

殷墟

白马寺 大相国寺 中岳庙 关林 少林寺 嵩山 清明上河园

龙门石窟 开封铁塔 鸡公山 禹王台 浮戏山雪花洞 石窟寺 石林秋色 卢涯瀑布

山东 返回页首↑

崂山风景名胜区 长岛自然保护区 泰山

孔府

孔林

孔庙 微山湖 大明湖

千佛山 趵突泉 蓬莱阁

蓬莱水城 太清宫 栈桥 龙潭瀑布 八大关

湖南 返回页首↑

衡山

芙蓉镇

金鞭溪

仰天湖 橘子洲 德夯 十里画廊

毛泽东故居

岳麓书院

洞庭湖

黄丝桥古城

湘西凤凰 张家界 岳阳楼

沈从文故居 猛洞河

花源

黄狮寨 滴水洞 马王堆 湘江 白沙井 麻姑仙境 老龙潭

湖北 返回页首↑

神农架

东湖 黄鹤楼

西陵峡 武当山 归元寺 葛洲坝 三峡

大九湖 燕子垭 香溪源 箭竹林 神农祭坛 承恩寺 五道峡 九畹溪

江西 返回页首↑

茨坪 庐山

水观音亭 滕王阁 井冈山 含鄱口 鄱阳湖 三清山

仙水岩 翠岩禅寺 五指峰 畲族风情 绳金塔 梅关古驿道 三百山 浔阳楼

上海 返回页首↑

东方明珠 上海大剧院 醉白池 上海外滩

中共“一大”会址

豫园 城隍庙 松江方塔

金茂大厦 国际会议中心 上海世纪公园 南浦大桥 庆云寺 世纪大道 金鳌山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江苏 返回页首↑

夫子庙 龟山汉墓

中山陵 蠡园 尚湖 云龙山 寒山寺 灵山大佛

明孝陵 瘦西湖 虎丘 太湖仙岛 栖霞山 大明寺

留园 鼋头渚

秦淮河 观音山 狮子林 茅山 玄武湖 北固山 拙政园 周庄

中华门 焦山 同里 中山陵 白鹿洞 万盛米行 狼山风景区 文峰公园

浙江 返回页首↑

仙叠岩

断桥残雪 河姆渡遗址 千丈岩瀑布 大慈岩 龙井问茶 天童寺 穿岩十九峰

天目溪漂流

岳庙 天一阁 大佛寺 严子陵钓台

白堤 虎跑梦泉 龙王山

普陀山 雁荡山 海宁潮 藏龙百瀑 千岛湖 河姆渡 江郎山 龙泉山

灵隐寺 太湖乐园

龙游石窟

普陀山

飞来峰 乌镇 雪窦山 双溪竹海

嵊泗列岛 西湖 保国寺 天台山 三潭印月 西天目山 咸亨酒店

鲁迅故居

安徽 返回页首↑

黄山

九华山

天堂寨 天柱山 巢湖

报恩寺 白云景区 齐云山

琅琊山 琥珀山庄 包公祠 环城公园 逍遥津 甘露寺 王溪山色 祗园寺

福建 返回页首↑

永定土楼 九日山 开元寺 天游峰 鼓浪屿 鳌园 太姥山 九曲溪

胡里山炮台 南普陀寺 日光岩 鸳鸯溪 菽庄花园 万石岩 东山岛 泉州

广东 返回页首↑

欢乐谷 从化温泉 越秀山 连州地下河 必背瑶寨 丹霞山 白云山 流花湖公园

万绿湖 英西峰林走廊 九泷十八滩 南华寺 光孝寺 镇海楼 人境庐 南澳岛

广西 返回页首↑

星岛湖 龙脊梯田 桂林山水 阳朔 天坑 德天瀑布 漓江 象鼻山

七星岩 姑婆山 圣堂山 莲花山 纳灵洞 斜阳岛 涠洲岛 珍珠城

贵州 返回页首↑

黄果树瀑布 织金洞 红枫湖 天河潭 梵净山 舞阳河 香炉山 青岩

黔灵公园 龙宫风景区 黄果树景区 九龙洞风景区 六盘水 滴水潭 侗寨鼓楼 陡波塘瀑布

返回页首↑

维多利亚公园 海洋公园 浅水湾 西贡 太平山顶 宝莲寺 铜锣湾 尖沙咀

圣约翰大教堂 凌霄阁 九龙城寨公园 太空馆 庙 沙田马场 荃湾 南丫岛

北帝庙 青马大桥 海蚀洞 天坛大佛 大屿山 大浪湾 万佛寺 夜景

澳门 返回页首↑

大三巴牌坊 国父纪念馆 妈祖阁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门博物馆 观音岩 黑沙湾 莲溪庙

玫瑰圣母堂 融合门 澳门文化中心 竹湾海滩 谭公庙 白鸽巢公园 松山灯塔 关帝庙

海南 返回页首↑

东寨港红树林 博鳌 兴隆温泉 亚龙湾 天涯海角 三亚 五公祠 东郊椰林

西沙群岛 五指山 东坡书院 大东海 琼台书院 万泉河 南山寺 鹿回头

返回页首↑

太鲁阁 阳明山 合欢山 日月潭 鹅銮鼻 台北故宫 阿里山 玉山

秀姑峦溪 溪头 野柳 七美岛 林家花园 宝岛美景 兹湖 赤嵌楼

云南 返回页首↑

大研古城 束河 碧塔海 松赞林寺 虎跳峡 梅里雪山 牦牛坪 拉市海

泸沽湖 纳帕海 哈巴雪山 天生桥 三江并流 金沙江 落水村 乃古石林

玉龙雪山 怒江 澜沧江 白茫雪山 明永冰川 中甸 独树成林 飞龙白塔

云杉坪 白水河 蝴蝶泉 洱海 白沙壁画 普济寺 西双版纳 孔雀湖

四川 返回页首↑

都江堰 西岭雪山 九寨沟 黄龙 日则沟 树正沟 武侯祠 僰人悬棺

杜甫草堂 三星堆 则查洼 牟尼沟 米亚罗 盆景池 万年寺 剑岩

青城山 清音阁 洗身洞 贡嘎山 海螺沟 亚丁 峨眉山 乐山大佛

蜀南竹海 稻城 仙乃日 央迈勇 海子山 报国寺 二郎山 木格错

重庆 返回页首↑

瞿塘峡 北山 缙云山 四面山 金佛山 渣滓洞 白公馆 歌乐山

宝顶山 巫峡 白帝城 三峡大坝 芙蓉洞 葛洲坝 丰都鬼城 石宝寨

甘肃 返回页首↑

郎木寺 嘉峪关 悬壁长城 炳灵寺石窟 大地湾遗址 伏羲庙 嘉峪关关城 悬壁长城

炳灵寺石窟 大地湾遗址 麦积山石窟 崆峒山 莫高窟 山丹军马场 榆林窑 玉门关

青海 返回页首↑

塔尔寺 青海湖 格尔木 茶卡盐湖 鸟岛 倒淌河 日月山 柴达木盆地

北禅寺 东关清真大寺 倒淌河 海心山 孟达天池 南山公园 欧布拉 黄河源

宁夏 返回页首↑

西夏王陵 贺兰山岩画 沙湖 长江源 宏佛塔 海宝塔寺 玉皇阁 沙坡头

青铜峡108塔 华夏珍奇艺术城 方塔 包兰铁路 宁夏平原 中卫高庙 石空寺石窟 峡口

返回页首↑

喀纳斯 乌伦湖 阿尔泰山 尼雅遗址 卡拉库里湖 慕士塔格峰 香妃墓 喀什

艾提尕尔清真寺 石头城 罗布泊 楼兰 博斯腾湖 交河故城 魔鬼城 天池

吐鲁番 葡萄沟 坎儿井 火焰山 苏公塔 艾丁湖 高昌古城 白杨沟

赛里木湖 博格达山 红山 果子沟 赛里木湖 伊犁河 那拉提草原 霍尔果斯

西藏 返回页首↑

布达拉宫 珠穆朗玛峰 八廓街 纳木错 小昭寺 哲蚌寺 色拉寺 楚布寺

神山 圣湖 班公湖 托林寺 强巴林寺 卡若遗址 扎什伦布寺 卡玛多塔林曲贡遗址

墨脱 雅鲁藏布大峡谷 然乌湖 日喀则 古格王朝 羊卓雍湖 大昭寺 萨迦寺

夏鲁寺 绒布寺 藏王墓 昌珠寺 桑耶寺 雍布拉康 拉姆拉错 罗布林卡

罗浮山的道教建筑

罗浮山为道教南宗的发祥地,在此山修炼的道士众多。洞天是道教用以称神仙所居的洞府,意谓洞中别有天地。实际上是一处三面环山,只有一径可通的峡谷。罗浮山的寺观庵庙多建在洞天中,大者有18处,小者数百处。 朱明洞位于罗浮山南麓,为罗浮最佳景区之一,其全称为“朱明耀真洞天”。何谓“朱明耀真”?有二种说法,一说根据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尔雅》而诠释的《广雅》谓:日曰朱明,亦曰耀真,故兼名朱明耀真。另一说称:洞向南,南属阳明,于色为赤;东西南北四方的南与春夏秋冬四时的夏相称。《尔雅》称夏为朱明云云。南朝宋谢灵运(385~433)的《罗浮山赋》中有“洞穴有九,此为其一。潜夜引辉,幽境朗日。故曰朱明之阳宫,耀真之阴室。”这是朱明洞正式得名的开始。742年(唐天宝元年)朝廷命有司筑百尺坛于罗浮祀山神,遣道士申太芝祭罗浮。据道书载:“申太芝找到朱明洞口,下视无底,云彩烂漫。”宋苏东坡诗:“罗浮高万仞,下看扶桑卑。默坐朱明洞,玉池自生肥。”朱明洞最初为汉代朱真人修炼之地。宋代题有石榜曰朱明耀真之天(今佚)。

朱明洞景区由象山、狮山、梅花山、马山环抱而成。洞境林木苍郁,植被覆盖率90﹪,而且洞内有洞,大洞套小洞,朱明洞内套桃源洞、蓬莱洞、蝴蝶洞、青霞洞、两仪洞、泉源洞、梅花洞共7个小洞天。石刻题词,所在多有。洞内建有冲虚古观、朱明亭、东坡亭、旷心亭;还有遗履轩、仙人卧榻、飞来石、蓬莱径、洗药池、炼丹灶、元帅楼、白莲池、会仙桥等名胜古迹。 冲虚古观在朱明洞口。326~334年(东晋咸和年间),道教理论家、化学家、药物学家葛洪(284~364年)来罗浮山选择了这个地点建庵修炼、筑灶炼丹,著书讲学,创道教南宗灵宝派,于是声名远播,前来学道的人众多。葛洪分别在罗浮山东西北三面增建3庵,往来讲学,著书立说,留下了《抱朴子》内外篇116卷、《肘后备急方》、《神仙传》、《集异传》、《金匮药方》等著作。朱明洞南南庵称都虚,又名玄虚。葛洪逝世后的405年(东晋义熙元年)改建称祠,诏赐祭祀。714年(唐开元二年)明皇遣道士到罗浮山求雨。742年(天宝元年)筑坛百尺以祀山神,不久又派申太芝祭山。期间还下诏循州(今惠州)长官来此祭祀并改祠为观称都虚观。设置10家人看守并安排道士2人专职祭祀。809年(唐元和四年)韩愈的得意门生李翱任循州知府时亦曾到冲虚观祭山。北宋冲虚观道士南宗七祖之一的白玉蟾称“此时大显,遂兴观像”。1087年(宋元 二年)诏赐额,都虚观改名冲虚观,这个观名一直沿用至今。至于今日冲虚观大门清代督粤使者瑞麟所书的匾额,则多一“古”字,成为冲虚古观。

冲虚观坐北向南。主体是一套四合式庭院木石建筑结构,包括山门、正殿和两廊。主体建筑两旁为百余间平房和两层楼的道士宿舍、膳堂、库房等附属建筑物。总建筑面积4400多平方米。观宇大门正中上方为“冲虚古观”石牌匾。匾下两侧对联“典午三清苑,朱明七洞天”为明代天启年间袁崇焕幕僚番禺人李云龙所书。“典”与司同义,“午”于十二生肖中属马,“典午”即司马亦即晋朝。正殿供奉“三清”(玉清、上清、太清)尊神,屋脊镶嵌一排石湾名匠吴奇玉塑制的双龙戏珠及花木楼阁大型彩绘陶塑。大殿左侧为葛仙祠,右下侧为祠。观内有长生井,由康熙年间道士张妙升(云仙)所凿,为罗浮三大名泉之一(其余为卓锡泉、酿泉)。1985~1987年,国家地质矿产部和综合利用研究所及省地矿局专家,反复进行化验的结果说明:长生井泉水出露于罗浮山断裂带北侧,属含锌重碳酸钙型水的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不少港澳同胞和东南亚华侨参拜冲虚时,都以能带回一点“神仙水”为幸事。观后右侧有葛洪炼丹灶、洗药池等古迹以及后人所建的东坡山房、丹石祈寿世石刻等。冲虚观是杭州黄龙观、观的祖庭。

1945年春夏间,中共广东区党委、广东军政委员会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部均设在冲虚观。冲虚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道教活动基地之一。亦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冲虚观由拨款、圆玄学院及各界人士赞助精工修葺,古观面貌焕然一新。 黄龙洞位于罗浮山大石楼、狮子峰之南,小石楼西侧。此洞以山水佳胜著称。洞内有黄龙观、八卦台、狮子洞、七星坛、涤尘桥、流杯池、隐翠岩、观瀑亭、黄龙瀑布等景点。黄龙观原为葛洪西庵故址。唐末群雄割据,917年(后梁末帝贞明三年),占据今广东、广西的靖海军节度使刘隐之弟刘 ,称帝于广州,改国号为越,再改为汉,史称南汉,改纪元为乾亨,乾亨元年即为贞明三年。刘 自命为真龙天子,根据易经“飞龙在天”卦词,自造于一个“”字作为名字。又称:梦见仙人把他带到一处(实际上是他预先物色的)“两峰相叠,一水对流”的仙境,还说梦见黄龙起于此地。“两峰”是指大小石楼,“一水”就是黄龙瀑布,于是将原来的金沙洞改为黄龙洞。刘 在黄龙洞建行宫,而建造天华宫的则为刘 。刘 于959年(大宝二年)建天华宫,宫左侧建含阳门,右侧为起云门、云华阁、甘露亭、羽盖亭、龙穴石迹等。明代湛若水(一说巡按洪觉山)曾于此建四贤祠。清康熙中,冲虚观道士张云仙(妙升)建黄龙观于祠旁。此观于1958年毁坏,仅在乱石中找到一块石匾,刻有“黄龙观”观名,右侧刻“嘉庆壬申(即1812 年)仲秋吉旦”左侧刻“住持苏空施重建 莞邑谢鹰书”。

90年代新建的黄龙观,拥有原来山中佳胜的泉石天然风景。“黄龙洞口松千树,满径苍苔落凤毛”,令人有超尘脱俗之感。90年代初,青松观全力重建黄龙观,新建的黄龙观规模宏伟,建筑面积远远超过冲虚观。未进观即有二座典雅的牌楼。观内有三师大殿、三清大殿、妙莲池等富丽堂皇的殿宇观舍。

黄龙洞距冲虚观5公里,距华首台2.5公里,有公路可通。 酥醪洞在罗山之北、浮山之南的深山幽谷中,旧志称为罗浮最深处,“栖灵之奥区,修养之福地。”据《集仙传》称:“安期生与神女会玄丘,酣玄碧香酒,醉后呼吸水露,皆成酥醪。”洞由此得名。洞中名胜古迹有酥醪观、小蓬莱、白水门、拨云寺、忘机石、七娘潭、煮石处、凝碧潭等.

酥醪观原为葛洪北庵。前有荷池(今废为田)后倚青山,观总面积2700平方米,大殿内供奉的:中为灵祖,左为吕纯阳,右为葛洪共3尊泥塑,因年久失修,塑像已毁。大殿天井有一亭台伸出,飞檐高柱,台高7.4米,面积约26平方米,亭盖为琉璃绿瓦,原是观内训示徒众、打醮传经的地方。亭侧有树龄百年的茶花。天井两旁有配殿,正殿左侧有一座小楼阁,原为道士江瀛涛所筑。香山黄培香题匾曰:“浮山第一楼”。此楼在新中国成立后曾重修。观内存有铁香炉、青瓷花盆墩等古物,还有一张尚算完整的道床----混元床,据说蒋介石、蔡廷锴均曾在此床就寝。

酥醪观原有旧观在石洞东1.5公里,今观是康熙末年道士柯阳桂所建的酥醪院,雍正初改为观,亦称稚川北庵。同治、光绪年间陈铭圭住持讲学于此。1929年(民国18年)住持张永豫、陈永焘、何明衍募资重修。陈济棠主粤时,曾于酥醪观后山建驻鹤亭,亭中可观赏白水门瀑布。1968年酥醪村民重修大殿后作为学校,正殿两旁套间则作为大队仓库。古代道士凭借酥醪优越的种植条件和酿泉水浇灌,培植和加工制成的酥醪菜干,被称为神仙菜,是县内出口商品之一。 石洞之东,距朱明洞冲虚观2公里处有明福洞,洞中九天观。九天观原名明福观。最初,明福观在泉源福地,南汉时建观。宋赐额,由苏东坡书写观名(已佚)。《明一统志》载:其内有西华道院,乃张元庵退居之所。观在宋元明各代俱存。明末,邝露读书观中,自号明福洞主。明陈攸《题明福观》诗云:“狂歌白鹿兴悠然,来访罗浮洞里仙。金塔易攀天咫尺,铁桥难觅语迷玄。晴烟暖锁烧丹灶,山涧香沉洗药泉。堪笑秦人惑方士,海中三岛只虚传。”

清初,观渐圮,西华道院亦废。乾隆间,住持莫明星重修,名九天观。现存的九天观为民国时重修,建筑面积532平方米。正殿金阙宝殿,供奉北方真武玄天上帝,侧殿有禄位堂、八仙殿、吕祖殿。1985年人民拨款与圆玄学院赞助修葺,列为博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门前池塘中有数株水萝松。旧志称:“甚奇古,殆千百年物。”观侧有著名的九天观矿泉水厂。

距九天观西1公里处有梅花村、洗耳泉、石洞山房、逃暗石刻、西华道院等古迹。九天观东南2.5公里为澜石圩,其东有钓鱼台、访仙桥、葛洪药院和观源洞。 白鹤洞在罗浮山东侧,洞中松林常栖白鹤,故名;或以为白鹤观后有形如白鹤展翅的白鹤峰,故名白鹤洞云。葛洪东庵即建于洞内,白鹤洞旅游风景点有白鹤观、五龙潭、水帘洞、八仙石、桃源洞、百花径等名胜。

古白鹤观原在葛洪东庵,址在石洞西观场浦,明万历间已开始颓坏。清康熙间道士孙天杖在冲虚观西水帘洞口另建白鹤观。此观于抗日战争时为东江纵队部。1955年拆毁后建松鹤轩宾馆。其旁有3株古榕,浓荫蔽日。榕下大石上刻当代书法家惠州人秦咢生题词:旖旎双人峰,缠绵连理枝,罗浮真胜地,仙蝶也迷离。 朝元洞在神仓西南距华首台2公里处。南楼寺于元末迁来此间。“朝元洞”石匾为祁玉开题写。大门刻“石洞云封自古无人开秘窍,天门雾锁我今有钥透玄关”。门前有“云深处”石刻和“钦加同知衔赏戴花翎特授博罗县正堂加七级记录十次张关于严禁砍伐树木事告示”碑文。石刻“云深处”源于宋吴与诗:“灵鹫飞来处,南楼敞梵宫。僧归明月下,人在白云中。”由福田至朝元洞途中有接仙桥,桥下有仙人脚印、仙人手爪、仙人锅头等。1945年东江纵队前进报社北撤时,报社的印刷机就隐藏在朝元洞前一个山洞里。

南楼寺原在小石楼南。梁大同中头陀僧景泰,结茅庵于此,“其徒苦无水,景泰卓锡于地,泉涌数尺,号为卓锡泉”(见《唐庚游记》)。

广州刺史萧誉建南楼寺,743年(唐天宝二年),寺僧托请迎释迦像的权贵宦官何行成以珍柑入贡,因得御署寺名为“延祥之寺”。仍开明月戒坛于寺之右,凡岭南落发为僧者,全部在此受戒。著名的梵文佛经翻译者怀迪,即为南楼寺僧人。861年(唐咸通二年),南楼寺地划归中阁禅院(怀迪建),另建南楼寺于山之西麓。宋时犹存,元末迁走。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朝廷下诏大毁寺观。南楼寺归并延庆寺(在浮碇岗西麓,已毁)。光绪年间重建南楼寺于朝元洞。

延祥寺前身原为南楼寺,738年(唐开元二十六年)西域僧乾末多罗将铁铸释迦真像船运至番禺,船不动。743年, 宦官何行成奉命于南楼寺筑祠,迎来释迦像供奉(博罗县志编者按:其像为人所毁,以铸农具)。事成后,何回朝复命时,携南楼寺僧所植珍柑入贡。唐玄宗乃将南楼寺赐名延祥寺,柑园为御园。宋余靖(1000~1064年,曾任工部尚书)《延祥寺记》称:“兹山(罗浮山)精蓝(佛寺迦蓝)十余而延祥之基最古”的“基”即指南楼寺址。延祥寺于明洪武二十四年归并延庆寺。康熙、雍正年间,复建延祥寺,但已非原址。现存的延祥寺重建于1931年(民国20年),位于冲虚观西南3.5公里,距白鹤观1公里,建筑面积288平方米,寺门有“延祥古寺”石匾额。该寺长期为部队教导队使用。 华首台位于罗浮山西南麓、黄龙观西的孤青峰下。台地海拔300米、方圆16万平方米。周围山环水绕,危崖峭壁,林木苍郁,台侧东溪旁有蝙蝠、半月、合掌诸岩,以合掌岩最奇。巨石中空,下广上锐,形如僧人合掌。岩上侧为巨瀑“飞云溅雪”,台前有“岭南第一山”石刻。华首台周围岩洞有10多处,其中逍遥洞最佳。“天然禅宇,不假修治。”各无名洞均有石门石柱、石桌石凳;还有聚瑶池、积泉池、濯垢池、凤浴潭、水帘洞、罗汉洞、石渡船等景点,有摩崖石刻多处。台侧有一棵千年古银杏,树身已中空,然犹花繁叶茂,生机盎然。台南4公里处为“华首碧湖”大洞水库。水库中淹没有崇祯末年华首寺僧宏源重修的花手寺。华首台植被茂密,产首乌、巴戟、黄精、党参、鸡血藤等多种中草药材。

华首寺建于华首台后。《罗浮灵异记》称:“其处常有五百华首真人游会”,故称华首台。738年(唐开元二十六年) 奉玄宗诏令建寺,寺久废。明崇祯中,空隐(道独)禅师与其徒函是、函可重建华首寺。原寺山门联:“一门深入罗浮路,五百重登华首台”即空隐手笔。于是“大阐宗风,十方云水,闻风踵至”(见《博罗县志》)。函可(剩人)是博罗名宦礼部尚书韩日缵长子,为清廷入主中国后第一个文字狱受害者。其时当改朝换代之际,不少明朝士大夫出家为僧,华首台(寺)不断拓充、改建,华首古寺遂成为罗浮山第一禅林。古寺规模宏伟,为3栋横列层叠围龙式建筑,有殿堂房舍计100多间,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1964年,华首寺大雄宝殿、钟楼等被毁,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使华首寺被夷为平地,片瓦不存。

1986年广东省人民批准修复华首古寺。翌年同胞关耀昌集资重建华首台,在钟楼旧址上建有9米高的望海观音以及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等雕塑;大雄宝殿及释迦和十八罗汉等塑像亦已次第竣工。大殿两侧建有姑太房和斋堂,另外还建有可供放3000个神龛的普同塔,以及放生池等配套建筑,古寺重放异彩。 民国《博罗县志》载:华首台西南山麓为大洞。中有古寺曰花手,形势壮丽,游山者从此入。门首颜曰:“罗浮初地”。此寺至清末犹存。新中国成立后,大兴水利,大洞筑起水库,称华首碧湖,花手寺被淹没。这是一处从陆路入罗浮的罗浮初地。

另据《罗浮山志》载:古时由水路到博罗游罗浮者,先到泊头(今九潭镇义合泊头村),然后肩舆经铁场明月寺入罗浮。明月寺前原建有一座石牌坊,上刻“罗浮初地”4字(已废),故明月寺亦称罗浮初地。苏轼于1094年(宋绍圣元年)贬惠州与其子苏过第一次游罗浮,就是从这条路入山的。

明月寺建在铁场圩一座小山坡上,座北向南,长60米,宽80米,倚山势逐渐增高,布局为三进院落,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第一进为大雄宝殿,右侧有客堂;第二进东侧为观音堂,西侧为关帝天;第三进为大佛殿。明月寺为985年(宋雍熙二年)僧人守容创建。因掘地得“明月戒坛”石刻,故名明月寺。明洪武末年明月寺归并于博罗县城所在地浮碇岗西麓的延庆寺。但原寺一直保存。延庆寺是官府僧会司所在,大概是明月寺田产归官,明月寺自供自给。1867年( 清同治六年)重修。1978年,明月寺列为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翌年,铁场公社修葺了寺的主体。

明月寺前原有石刻“梅花故地”,今已亡佚。有人以为此处原是《龙城录》所载的隋开皇间赵师雄醉卧之处的梅花村。 罗浮山风景名胜资源十分丰富。根据卫星图像显示,山中景点资源的综合密度是黄山的1.1倍,是九寨沟的1.3倍,是张家界的1.4倍,与桂林山水的综合资源密度持平。

罗浮山的建筑原有九观十八寺之多。其中以五观五寺较为著名。五观即冲虚、酥醪、白鹤、九天和黄龙。五寺为华首、宝积、延祥、明月和拨云。

长寿观 本名孤青观,在黄龙洞内孤青峰下。唐改长春观,迁于君子岩后。宋代复建,更名为长寿观。今黄牛径有卵石墙基即其遗址。南汉又改建于幽居洞。邹师正《指掌图记》云:“冲虚观西北曰幽居洞长寿观(注云:本南汉天华宫今呼为南天华)。宋末毁,迁建于县城榕溪旁。已废。

丛林观 在延祥寺左。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下诏拆掉一些道观,将建筑材料搬迁至此建丛林观,内有丹房,便于云水游方之士居留。今不存。

黄仙观 在茶山,亦名茶山观。乾隆末年道士曾复高创建,祀葛洪之隶(一作徒)黄野人,其地因名黄仙洞。罗浮山居留的黄野人有三:其一即东晋葛洪之隶,其二为居所在水帘洞的南汉祯州(今惠州)刺史黄励,其三为居所在观源洞的唐代处士黄体靓。黄体靓在观源洞开辟茶园,使原来荒无人烟之地,聚居了300户人家。 传说他死后成仙,棺中只有空衣。810年(唐元和五年)李翱按规定祭罗浮山时,下令改葬黄体靓,开棺有遗骨,并非空衣。乃“削去(成仙)谬说”,作《辨惑》一文。葛洪之隶黄野人居所的茶山之西第二谷为小蓬莱,第三谷为艮泉,均为幽僻之地。

梅花观 在小石楼下,亦名梅花仙院。咸丰间,陈铭圭募建。原以为此地为梅花村旧址,后知其误而作梅花村事迹考证。光绪中,观渐毁,其子伯陶迁建于山左麓,今俱废。

宝积寺 在罗汉岩左,小石楼东,距延祥寺1.5公里,据《罗浮山志》载:“唐中宗时(683~684年)僧人怀迪创建于卓锡泉旁,名中阁禅院,宋仁宗赵祯赐额‘宝积寺’御书中阁,藏宋太宗、真宗、仁宗赐书及真宗赐佛衣,仁宗赐《藏经》(均亡佚)。1094年(宋绍圣元年)苏轼曾在宝积寺祀天竺瑞像(印度传来的铜佛像)”。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宝积寺与中阁禅院同时并入延庆寺。崇祯中,僧十虚复建宝积寺,掘地得智药、景泰二禅师铁像。历代香客、游人到此者甚众。1955年宝积寺被毁,至今尚未修复。

资福寺 在华首台前,唐末毁,宋初复建。今山下欧阳洞有资福寺,内有“天在山中”、“大雄宝殿”、“资福古寺”匾额,为乾隆中庄有恭书,不知何时迁建于此。

拨云寺 拨云寺建于1869年(清同治八年),由花手寺僧严光始建。寺所位于罗浮山飞云顶西北2.5公里处的五马归槽。寺面向东方,背后为上界三峰。左右层峦环卫,前有犹如案几状的平岗,地形酷似五匹骏马同在一槽进食。此间气候高寒。此后屡修屡毁。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惠州太守王瑛又于此地建子日亭,旋被飓风所毁。180年后,严光为便于游客、僧人从容登飞云顶望晓日,乃在废圩上建拨云寺,作为隔夜留宿之所。该寺于光绪末年毁废。民国初年,曾于此处建飞云精舍,但却被盗贼盗铁坏室,不久即全部毁废。现在,原址仅留古木数棵,仍生机勃勃。

此外尚有鹿角坑口原为晦杲禅师云水庵。崇祯末年重修的法云寺。

除道观、佛寺之外,罗浮山还有数量众多的与非的文化古迹,遍布山中各处,计有院、台、亭、堂、轩、阁、祠、坛、门等,有的久已湮没,有的遗址尚存,有的保留至今。这些建筑物都座落在优美的风景点上,极有开发利用价值。

黄龙洞经景点介绍,谢谢

前厅

聚会厅是黄龙洞十三个大厅中面积最小的一个厅,面积约6000平方米。对面灯火阑珊、石笋林立的地方是龙舞台,相传是龙王爷跳舞的地方,每年的今天,龙王爷都在这里举行一场盛大的舞会,在旁边的峭壁上还有一个华丽的包厢,相传是龙王爷的小女儿和她的心上人正在那里约会。

响水河

黄龙洞第二层洞中的一条阴河,响水河全长2820米,游览

别有洞天

一部分800米,时间约须8分钟。响水河平均水深6米,最深有12米,水温保持在16℃,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娃娃鱼的理想生存环境。响水河沿途有很龙王金盔、海贝浮空、海螺吹天、隐龙峡、插香台、天仙桥等洞中奇观。

黄土高坡

天仙宫是黄龙洞内最宽的一个厅,其南北宽达96米,东西长105米。右边,是一片巨大的石瀑布群,其南北宽62米,东西宽105米,落差达40米,是国内目前已开发的游览洞穴中规模最大的石瀑布群。在溶洞学里我们叫它“底流石”,它是洞顶滴水产生的片状水流在洞底流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次生碳酸钙沉积。由于洞顶较薄,水中泥质含量较高,所以流石瀑颜色呈黄色。因此取名为“黄土高坡”。

天仙水瀑布

天仙水瀑布是

万丘龙田

黄龙洞内最大的三股泉水,从三十米高的蜂窝状的洞顶石窟中如烟似雾的倾泻而下,形成美轮美奂的瀑布奇观。四季长流不竭,落差达27.3米,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在洞顶上是一座高山,山上森林茂密,其上地表水汇聚成溪,沿洞顶缝隙渗透下来,便形成了天仙水瀑布。

花果山

花果山景区是黄龙洞内小型滴石较为发育的一个厅堂。滴石是由洞顶的碳酸钙饱和溶液在滴落过程中沉淀而成,其中自洞顶往下长的叫石钟乳,自洞底下往上长的叫石笋,两者相向生长连在一起就叫石柱。石笋、石钟乳、石柱统称为钟乳石。

天柱街

跨过中国游览洞穴中跨度最大的石拱桥天仙桥,便进入黄龙洞第三层天柱街了。天柱街是天上的街市,

黄龙洞

是神仙做生意的地方。天柱街以繁华似锦、春意盎然的“天上街市”为中心,西街花果山石柱石花重重叠叠,东街“天堂宫” 穹形洞顶高大幽深。顺着长长的崩塌的斜坡往上看,两根大石柱及壁流石被地下水溶蚀形成了奇妙的空洞,因从不同的地方可以敲出奇妙而悦耳的音符得名“石琴山”。一九八四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电视专题片《地下明珠——黄龙洞》的时候,就是在这两根石柱上敲击出了一曲完整的《卖报歌》。

龙宫大厅

黄龙洞的最高层第四层“龙宫大厅”,它高出花果山,天柱街第三层通道16-30米。龙宫大厅是黄龙洞最大的一个厅,也是黄龙洞最先形成和最古老的大厅,还是国内已开放旅游洞穴中石笋最为发育的一个大厅。底面积14000平方米,洞顶平均高度40米,现存有1705根石笋、石柱,其中高于1米的就有516根,石笋分布密度为0.12根/平方米。整个龙宫气势磅礴、粗犷宏伟。1992年,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的高级顾问桑塞尔来到龙宫时,曾评价“这是我所见到的溶洞石笋最集中、神态最逼真的地方。黄龙洞不愧为世界溶洞奇观,实在太奇太妙了。”

2023年企石庙开放时间

2023年受疫情影响,没有开放。

2023年1月23日晚,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自1月24日起,企石镇公园暂停对外开放,直至广东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解除。请广大市民、游客积极配合,不要前往。

公园介绍:

公园位于东莞市企石镇西北紧靠东江旁边的金校椅岭,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初名黄仙翁祠。公园面积130000平方米,以石奇、林茂、风凉、景幽著称。百年古庙香火鼎盛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至二十五日“诞期”期间,信众香客云集庙会,形成了传统的民俗文化节日。除了本地的群众前来游玩外,更有不少来自桥头、横沥、茶山、石龙等周边镇区的群众扶老携幼全家出动,来这里烧香祈福、观光旅游。

广州祠晚上可以拜拜吗

祠开放时间是17:30关门,所以晚上不可以拜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