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6537

思维轮回过患,人为什么要受轮回之苦

兴仁信息网2023-12-31 18:24:220

大圆满前行轮回过患苦死修行人怎样面对?

许多人一提到“痛苦”,唯恐避之不及,却不知它也有功德的一面:痛苦能挫败你的优越感,打消你的傲气十足;能让你对其他受苦众生心生悲悯;能让你慢慢看清事情的真相,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故痛苦也并非一无是处,关键看你懂不懂从中提炼“养分”。

大乘佛教中,有一种方法,可以将痛苦转为道用。像藏地大德米拉日巴尊者,正是因为伯父、姑母的迫害,他才有了后来那么高的成就——由于他们强夺了他的一切财产,他为了报复才去学诛法,回来杀了很多人。造了如此罪业之后,他从内心深处生起极大后悔,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大的恶人。为了忏悔,他经历种种苦行,最后获得了无上的证悟,成为历史上了不起的大成就者。

所以,我们也没必要天天求平安、求快乐,而应当求把痛苦、不顺、逆境转为道用的方法。有了这个以后,你遭遇再大的磨难,也能将其转化为成功。

巴尔扎克也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问:如何正确面对死亡?

慈诚罗珠堪布答:死亡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个沉重的话题。每个人都不愿意面对死亡,但是所有人都必须面对死亡。大家都对死亡很恐慌害怕,因为不了解死亡。不知道死了以后我存在还是不存在,如果存在又是什么状况。了解之后可以排除对死亡的两种极端的做法。一种是有些人对死亡非常恐惧,但是什么都不做。大家对死亡很迷茫,唯一就是到中去了解,除了佛法以外,其他对死亡的解读是很难的。

对死亡有正确的了解之后,再去考虑如何面对。对死亡过度恐慌,是一种极端。如果能较好地掌握方法,死亡也不是极端。另外一种极端,就是把死亡不当一回事,自己觉得没有什么可怕的,不怕死亡。其实这是一个很虚妄的情绪,真正面对的时候,没有不怕的。如果说不怕死亡,因为他骨子里认为死亡离自己还有距离,所以感觉不到恐惧。如果要面对,就感觉得到恐惧。就像小孩不懂火,去接触,这是因为不了解。有些人说不害怕死亡,是因为他不懂死亡。生死是佛法的人生观中的一部分,对死亡的正确解读唯一在佛学中能找到。

一种人认为人死了以后一切都结束了,既然生命都不存在,没有什么好害怕,反正没有人感受痛苦,活着的时候想干嘛干嘛。另外一种就是太消极了,因为自己的身体是最珍贵的,但是说没有就没有了,一个好好的人瞬间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从此以后就消失了,很多人都无法接受,很恐慌。学佛人要走中道,既不要对死亡太恐慌也不要无所谓。比如这一生得点小病或两三天吃不到饭,很多人都有所谓,那么对生死这么大的事怎么能无所谓呢?

过去的修行人,上等的非常喜欢死亡。道歌中说:死亡非死亡,瑜伽者成小佛。对修行人来说,死亡不修普通人那么恐慌。经历一次死亡后,瑜伽者的修行不一定成佛但是境界一定会提高。中等的修行人不害怕死亡,不拒绝。因为他心中有数,有一定把握,知道怎么样去面对。下等的修行人对死亡没有后悔,无论修行有多少进步或成果,但是已经尽力了,一生也没有造很多的恶业,所以不会后悔。学佛人对死亡不能恐慌害怕。这个不恐慌是一个理性的不害怕,不是根本不知道,感觉不到害怕。屠宰场的动物马上要被杀了还不知道,还在互相打斗,这是一种愚蠢。

面对死亡,全世界最好的书籍是《西藏度亡经》,但是需要灌顶。对死亡的定义,简单地讲,是周期性的一个生命的现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佛教讲死了以后还要投胎,生了以后还要死,所以死亡是一个周期性的现象,我们的生命永远都不会结束的。成佛以后还是有生命的,只要能修行,我们的生命会越来越好的。堕地狱也有生命,去哪里都有生命,我们的生命不会结束。死亡、投胎,都是生命的一种现象而已。

生命的周期有三种:第一种,当我们还不是众生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形成个体,宇宙大爆炸瞬间的时候,还没有形成生命,这个阶段是光明,如来藏,佛性。在这个当中,出现生命的能力是存在的,但还不是身体的形状,然后逐渐成熟,生命诞生。第一个瞬间,从如来藏光明中出现,还只是一个生命而已,然后快速成长,我们对生命产生执著,立即形成八识当中的阿赖耶识,就是最低的意识。立即产生执著,形成第七识末那识。有了执著就形成生命的个体,有眼耳鼻舌身,比较粗大的感知也诞生了,形成人的身体还有精神,诞生成长的过程都是这样。最后消失毁灭的过程也是这样的,这是死。

从刚刚诞生生命,到成佛,就是回到最原始的状况,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个才是真正的自然。山河大地都是有因有缘的,不是真正的自然,禅宗的明心见性才是自然。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周期。中等的周期就是一个人的一生。从死亡,然后中阴身,投生,生活,最后又回到死亡,根本没有结束什么东西,立即下一个周期就要开始了。还有最短的周期,在二十四小时当中完成。睡眠比较好的人,睡着之后进入深度睡眠,没有做梦,失去了所有的知觉。我们的生命是存在的,意识也是存在的,但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感知不存在了,没有思维,这个中间发生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其实这个也是死亡,可是我们不叫死亡,叫睡着。其实这三种周期是一样的道理。是生命的现象不是本质的问题,本质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是现象发生变化。

死亡的定义是什么?西方的死亡学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标准,绝大多数说的死亡就是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循环停止,没有脉搏、瞳孔放大等等,但是这些都有了,过十几二十小时,有的人又活过来了。所以没有一个标准定义。人进入昏迷的状态,这个时候人没有痛苦。就像我们深度睡眠时,除了会梦的修法的修行人,发生了什么根本不知道。比如得了非常痛苦的病,死了以后,所有的痛苦立刻都停止了。人还没有死,人的意识是逐渐停止的。首先是感官,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这是要死的时候发生的。熟悉的人在身边,却看不清;在耳边很大声地说话,但是好像是很远很远地方的声音,或者只听见声音,却听不懂意思,这是眼耳鼻舌身开始停止。死亡是意识短暂停止工作。意识有比较代表性的八十个念头,属于贪嗔痴的念头一步一步地停止。一个有训练的人就会感知到,每个不同的停止,整个过程都是清清楚楚的,但是我们根本不知道。得过灌顶就可以学习掌握得很清楚。这个时候人是昏迷了,所以佛教讲至少三天以内不能火葬。(藏传佛教的传统,如果人死了立刻火化,是有杀生的罪过。——上师在本次开示后的答疑中提及)第二个阶段就进入中阴身,人从昏迷中醒来,看得见自己的尸体,亲戚朋友,也有神通,知道人家心里在想什么,但是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中阴身一般最多七七四十九天,然后就投生了。我们最怕的不是死亡,死亡没什么可怕的,再痛苦再痛苦,反正有痛苦的时候都是活着的,死亡的时候所有痛苦都结束了。最可怕的是投生,投生到什么地方这才可怕。如果堕地狱饿鬼畜生,怎么办?

密法的气脉明点用一种强制性的手段把所有的杂念断掉,我们深度睡眠的时候也停止了,死亡的时候杂念也停止了,修禅定也达到这样的状态。这个离证悟非常近,再迈一步就达到证悟。死亡的时候,这些所有的东西就停止了,所有染心停止了,只有净心。但是没有修行的人根本不知道,就像深度睡眠一样。死亡的时候也是这样。修行人对整个过程清清楚楚,中间如来藏显现,立即就证悟了。我们却什么都没有感觉。

人死了根本就不是一个结束。比如深度睡眠也没有知觉,但是过了几个小时又开始做梦,然后醒来又开始生活。人死了也是这样,又开始中阴身,再去投胎,这跟我们从梦中醒来回到现实生活,是一样的。投生要跟随自己的业力,这时候真的很可怕,所以现在要积累资粮,要修行。

死亡没有什么恐惧的,但是也不是不需要做准备。

修密宗生起次第的三个(禅定)阶段:首先修空性,进入法界。第二个禅定,是在空性当中修慈悲心。第三个禅定,真正地观想佛菩萨(平时五加行的金刚萨埵没有这个步骤)。(生起次第)比如先观想观世音菩萨的种子咒(舍字),然后这个种子咒又变成法器,法器发光,最后变成观世音菩萨,观想完了,观世音菩萨又融入我们自性当中,最后消失。这个针对着生命的过程。第一个修空性,因为人死了之后第一个就进入无念的状态,为了直接清净这个状态,就修空性。然后要面对中阴身,就对所有众生修慈悲心。之后要投生,比如人的身体是逐渐形成,观想观世音菩萨的身体,人怀胎十月后出生,与此相对应。就像写错了东西,用橡皮擦掉,我们这样观想就是橡皮擦掉。最后观世音菩萨消失,就是为了清净人死了以后的毁灭(状态)。密法就是针对生命的每一个阶段,所以修起来快。接受灌顶并修完五加行,然后可以听这些修法,可以进一步了解死亡以后会发生什么。

正确地了解并面对死亡对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


关于密宗的修行

您好

您所云乃藏密中三灌所涉及之贪道修行,若非在心性及气脉明点之修持有所成就者,极易堕落。初学者于此最易生邪见,以为成佛乃男女二根和合之事,元朝因喇嘛淫秽宫闱,以致喇嘛教被禁止。若缺正知见,徒追求外相,虽习无上之密法,亦是外道之流。

观音瑜伽经云:「男女二根和合,能作佛事」。如依字解义,专事提倡男女关系,则大错特错矣。何谓男女二根?男表有,女表空,能契证理智不二之理,即能得大自在,利益一切有情,令超苦海,速登彼岸矣。故密教经典,非经上师口传言诠,妄自依文起观,易误导有情,断其慧命,因其有言语隐密故。

另外,日本有一教派「立川流」,也讲金、胎两界,无上悉地。但奉持男女二根为空与有之表征,视男女交媾为理智不二,父精母血为红、白二渧,无上甘露,用人体之交媾来表示法印。如同您所云藏密三级贪道之灌顶,此若一偏即全盘堕落爱欲之中,像这种习密法的心态,已全走偏了,非诸佛密意,乃邪说横流!

特声明:真言密教无用实体明妃之修法,另吾所举之立川流非真言宗!

而藏密双修之法〔或云贪道、或云三灌〕,确非一般人所能。况藏密有几人修成此法?何以宗咯巴要大力排斥?何以后来在藏密沿生,不经三灌而直趋四灌之修法?此乃弊病太多了!

自己深信因果不虚和轮回的过患,顺境时,心能不妄动,可一遇到不好的对境...

达真堪布:这只能靠自己的修行。烦恼不容易对治,习气也不好改。有了佛法,就有了对治的方法,但一定要通过实修,才能真正得到佛法。学佛就像学一门技术一样。最开始给你讲理论,你听明白以后,还要通过思维去进一步理解,最后亲自去实践,去体验,去运用,才能真正掌握这门技术。这个过程,就是佛法里讲的“闻思修”。

佛法无边。真成就了,哪还会有烦恼、嗔恨的时候?如果有这样的时候,并且控制不住,这说明基础还是不牢固。基础牢固了,不会是这种状态,会非常稳定。

“我现在是不是都明白了?是不是都做到了?” 这种感觉谁都会有,但实际上这个时候还是没有明白,还是做不到。你觉得自己深信轮回、深信因果了,这不一定。你对轮回、因果理解得越深,越能对治烦恼、习气。

轮回过患,人生无常,什么意思

简单解释,轮回过患是说轮回这件事是很不好的事,令人忧患。人生无常是说人的生命和其他一切都不是常久存在的,都是暂时的。

达真堪布:我们为什么会在六道中轮回呢

无明烦恼业障

为什么必须修好四外加行 【达真堪布】

以下开示有删节。

今天我们在这里谈谈最基础的一些修法。对一个初学者来说,这些加行特别重要,这是基础。如果没有基础的话,不管是净宗、禅宗还是密宗,都不好学。最基本的道理都懂了,最基础的修法也有了,然后修净宗、禅宗、密宗里属于正行的法,都能很容易学会、成就。如果基础没有打好,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最基础的修法都没有,直接去修正行,不可能有任何成就,这是白白地浪费了自己宝贵的人身。所以

现在一切功夫都要下在加行上,尤其是四外加行。

现在很多人也学也修加行,但是直接修内加行,不修外加行。

有的人根本不修加行,直接念佛求往生,直接打坐修禅,直接念咒修本尊,修密宗里属于正行的修法,这是不可能的。

我们为什么总强调这些?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去过很多地方,也接触过很多人,都是这种情况,始终没有学好、没有修好,而且很多人都修偏了、学傻了。这是什么原因?必须要懂的基础的道理你没有弄明白,最基础的修法没有修好,所以没有成就,没有变化。很多人念佛念了很多念,学佛修行很多年,但是没有任何的变化,没有任何的进步,烦恼依旧,习气依旧,个性还是那么强,烦恼还是那么多,痛苦还是那么重,什么原因?是不是学佛不管用?不是!是你没有如理如法地学修,学,不系统;修,没有次第。很多人修得也很精进,天天看书,也念佛,也打坐,但是没有成就,没么变化。什么原因?学没有系统,修没有次第,东跑西颠。今天觉得这个好,然后来修这个;明天觉得那个好,然后去修那个,什么也没有学会,什么也没有修成。

佛法跟一般的学问不一样,佛法是从恭敬心、信心中得来的,你要有恭敬心、信心才能成就。恭敬心和信心是从哪里来的?要修行,消业积福。业障越小、福报越大,对佛法的信心、对上师三宝的信心越大。信心越大,加持越大;信心越大,成就越大。没有信心就没有加持,有信心才有加持。我们所说的“根基”也是信心,对上师三宝没有信心的人,就是没有根基的人。有的人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很足,有的半信半疑,根基中等的、上等的、下等的,这都是从信心来区分的。信心大,根基大;信心下等,根基下等;没有信心的人,叫没有根基的人。

?糊里糊涂的心,这不是信心,这是一种!佛法里讲的信心完全是觉悟,不是。现在很多人都学佛修行,这都是一种。没有信心,没有根基,怎么学也学不会,怎么修也修不成。加行必须修好。你反复地听光盘,反复地看书,有什么问题立即问,然后去观修,一天最少观修一个小时,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当中也要想这些,这样才能提高,才会有进步。就这么修,从人身难得开始。什么叫暇满的人身?暇满的人身有如何难得?怎么才能得到暇满人身?如何去珍惜人身?什么叫珍惜人身?心里就思惟这些。

四外加行修不好的话,无法生起出离心;没有出离心的话,无法生起菩提心;没有菩提心的话,无法生起智慧。没有智慧,断不了烦恼,有烦恼就会造业,造业了就一定要感受恶报。

所以一定要扎扎实实地修四外加行,从人身难得开始。我们搞百日共修的时候,每一个部分修了七天,每天最少观修两个小时,最好是四个小时,这是最起码的了。还要反复看、反复听,反复思惟,反复修,慢慢你内心就会有一种感受和智慧,修到那个时候才行。那个时候你不可能不精进,不会这么懈怠、懒惰、放逸的。

什么是精进?精进不是一种刻意,不是一种勉强,而是内心里的一种欢喜,特别愿意念,特别想修,每时每刻都不会忘掉。以前我们打过一个比喻,饥饿的牦牛吃草的时候,特别用心,前一口还没有吃完的时候就盯着下一口,那么用心、那么认真、那么珍惜。我们现在上课、做课、学佛修行都是一种勉强,一种刻意。真正的精进不是这样的,而是对佛法有兴趣,特别迫切,特别喜欢,内心有一种渴望能学能修能得到。这个叫精进,不是你勉强地做一些事情,不是不愿意做还勉强地做。这不叫精进。念佛也是,心里不平衡,然后也念;做课也是,不是那么愿意做,但是不做还不行。这不是精进!

加行没有修好。都会说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生死轮回、三世因果,这是会说而已,但是这些道理没有明白,他就不会珍惜,不会那么精进。真明白了,不会再虚度光阴,不可能浪费时间,每时每刻都会珍惜,都会抓紧的。

轮回过患的道理弄明白了,你不可能对世间这么贪恋。因果不虚的道理真的明白了,你不可能轻易地造业,都是因缘果报,你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怨别人、恨别人。你心里有没有怨恨?如果有的话,就说明了三世因果的道理没有弄明白。怨就要怨自己,恨就要恨自己,自己给自己造成的么!自寻烦恼,自找痛苦。这些道理都没有弄明白,所以心里总是有怨恨,学佛修行的事也是一拖再拖,过日子也是马马虎虎地混,没有懂得人身的价值。

对轮回、对世间没有丝毫的贪恋就行了,你就有出离心了。如果你对世间还有贪恋,就说明了你的出离心还没到位,还需要继续学修。

从人身难得开始,多听听光盘,多看看书,反复听,反复看,反复思惟,慢慢就能修成,一定要这样。不要虚伪啊!

四外加行没有修好,就要修四外加行,其他的不着急。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