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7584

易经颐卦理解,易经卦名如何确定

兴仁信息网2024-01-25 13:15:240

求高人解卦,颐卦

妻财庚辰土变父母己亥水,好事:妻财一动父母惊,求财求事利倍增。

父母丙子水子孙辛巳火应,无大碍:父母克子孙,如变出子孙爻无碍,因动爻不克变出之爻。

本卦: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若依仗他人、耍手段,会招灾祸。

变卦:成事与否在于家中和睦,事业应由内而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综上所述,由凶变吉之象,谨言慎行,不投机取巧,方可成事。

我是命理师,随时答疑解惑,望采纳!

易经颐卦为什么说;养正则吉?

【颐】者养也,颐卦所表现的是关于养人,与自养的关系。颐卦的彖传说;颐,贞吉,观颐,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所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这里关键是最后一句中的那个【时】字。这表明我国古代先民,在五千年前就知道,养人与自养,一定要注重一个时字,儿童的时候,父母要养育孩子让他健康长大成人。老娘的父母不能劳动的时候,儿女一定要赡养父母,让他们安度晚年,而人到了自立的时候,就绝不要事事帮子女代劳,让他失去劳动和生活的能力。这就像颐卦六二爻的爻辞说的那样;颠颐,佛经与丘颐,征凶。颠倒养的顺序,就一定会得到凶的结果。

麻烦采纳,谢谢!

节食养身什么意思?易经的山雷颐卦!如何理解?

不是节食养身,而是营养搭配饮食规律,适当运动这样就是养身,

关于山雷颐。我在百度上搜了一下,您自己可以参考下。

【原文】 颐①:贞吉。观颐,自求口实②。

【译文】 颐卦:得吉兆。研究颐养之道,在于自食其力。

【注释】 ①颐,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震下艮上)。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震,震为雷,雷出山中,正是春暖之际,天地养育万物之时。在《易卦》看来正喻圣人依时养贤育民,贤人修德养身。所以卦名曰颐。颐,《尔雅?释诂》:“颐,养也。”②口实,口粮,自求口实,犹言自谋口粮。

【原文】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

【译文】 《彖辞》说:颐卦卦辞讲,“贞正吉利”,意思是依循正道颐养人我则吉利。“观审颐养”,就是观察所颐养的对象。“自食其力”,就是观察他怎样养活自己。天地养育万物,圣人颐养贤人,养育万民。颐养物我不失其时,这是多么伟大。

【原文】 《象》曰:山下有雷①,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震为雷,雷出山中,万物萌发,这是颐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思生养之不易,从而谨慎言语,避免灾祸。节制饮食,修身养性。

【注释】 ①山下有雷,古人认为天暖之时,雷生于地,震动万物,萌发生长。

【原文】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①,凶。

《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

【译文】

初九:自己储藏着大量的财宝,还要羡嫉人家的财物,必遭凶险之事。

《象辞》说:羡嫉人家的财物,这不是高尚的行为。

【往释】

①舍,放置。灵龟,李镜池说:“代指财宝,财富。这原是用的,十分贵重。”朵颐,李镜池说:“颐颔丰满,圆鼓鼓的,像花朵一样。这是丰衣足食的象征。”

【原文】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①。颐征②,凶。

《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译文】

六二:为了餬口,就得在山坡上开荒种地。为了生计而去抢劫别人,这是凶险之事。

《象辞》说:六二爻辞说抢劫则凶,因为这种行径违反道义。

【注释】

①颠,高亨说:“借为填,塞也。填颐,纳食物子腮中。”拂,李镜池说:“借为刜,声通。刜,击也(《说文》),斫也(《广雅?释言》)。”经,《广雅?释言》:“径也”,指阡陌。拂经,这里指垦荒开田。②颐,颐养。征,征伐,攻击。颐征,犹言为了生计而去抢劫别人。

【原文】

六三:拂颐①,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往。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译文】

六三:违背养生正道,靠歪门邪道过活,占问得凶兆。十年都得倒霉,永无好处。

《象辞》说:十年都得倒霉,因为这种行为大有悖于道义。

【注释】

①拂,违背。颐,这里指颐养之道。

【原文】

六四:颠颐①,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②,无咎。

《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③。

【译文】

六四:所求不过餬口,害人之心不可存,吉利。虎视眈眈,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样就可以安享天年,悠然自得,无灾祸。

《象辞》:所求不过餬口,之所以吉利,因为君上施舍甚广,足以养民。

【注释】

①颠,声假为填。颠颐,犹言餬口。详前注。②《释文》:“逐逐,荀作悠悠”。安然自得之貌。③光,借为广。上,君上。施,施舍。

【原文】

六五:拂经①,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译文】

六五:开荒种地,平居度日,占问得吉兆。筮遇此爻,不可涉水渡河。

《象辞》说:平居守正,之所以吉利,因为其人安份循道,服从君上。

【注释】

①拂,借为刜。经,即径,阡陌。拂经,指开荒种地。详前注。

【原文】

上九:由颐①,厉,吉。利涉大川。

《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泽文】

上九:遵循生活正道,先艰难而终吉利。筮遇此爻,有利于涉水渡河。

《象辞》说:遵循生活正道,先艰难而终吉利,因为善良之人终得善报。

【注释】

①由,遵循。颐,颐养之道。

谁能用用一句话概括《易经》颐卦?

您好,《易经》颐卦:展示在像“颐”的形势下各种变化的可能性 。

易经六十四卦中第27卦。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彖》曰:颐之时大矣哉。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艮)相叠。震为雷,艮为山。山在上而雷在下,外实内虚。左图中,红色表示当位的爻,天蓝色表示不当位的爻,箭头表示有应。

易经中的乾卦代表什么?为何要用马来表示?

在我们中国的古代有太多的奇人异事,其中我们最为让人所熟知的就是算命,测吉凶祸福的方法。这种东西相传最早出自《周易》,而后就受到了许多的人去学习和掌握,其中也不乏很多精通此道的天才。例如诸葛亮、袁天罡、等等。但是依然有许多人对其中的原理不了解。例如有人问易经中的乾卦代表什么?为何要用马来表示?卦象中的乾卦代表天,而乾卦意思是主动,阳刚的意思,正好与相对应。

其实我们的卦象并不是一个非常准确的东西,不能说是什么,只能够把卦象做一个类比。面对这样的卦象我们只能够往我们所需要的的事物上面去理解,才能够得出我们想要的结果。在我们的乾卦上,六个阳爻代表十分重的阳气,也许有许多的人不能够理解到爻的概念,这就好像是我们的二进制中的零和一,而爻就代表的是一,这样对于卦象来说六个一已经最具有阳气了。

所以在先天八卦中,乾卦就是代表主动、正义、强健之类的一个意思,面对这样的卦象,我们在动物中也可以寻找到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这就是一种类像的思想。而在动物中,古人一直认为马是最有阳刚之气,最符合乾卦的,所以就选择马来对应乾卦。

其实卦象还能够对应更多地事物,并不是单指一种东西,例如当我们利用卦象测吉凶时,我们所问不同的事情,而得出的结果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算家庭情况时,如果出现乾卦,那么就代表有很大的可能性与家庭成员中父亲这个角色有关,因为我们的乾卦代表天,而一直以来就认为父亲就是家里的天。《易经》是一本神奇的书,如果有时间可以作为兴趣去看一看。

乾卦什么意思。

乾卦,是周易 易经学说专用名词,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上上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卦辞,元亨利贞。乾卦主显,是“显学”,坤卦主隐,是隐学。两卦不可分割,乃是一个整体,是万物运动最本质的过程。乾卦讲的是一个事物从发生到繁荣的过程,即春生--夏长,与坤卦相反,坤卦讲秋收冬藏的过程。

原文如下: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下乾上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乎。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也,可与几也。知终终也,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 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平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 子曰:“贵而无位,高尔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起明,与四时合起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惟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

白话解析:

初九①:潜龙勿用②。 【白话】筮得乾卦,占得初九,就应该象卧龙那样,潜伏隐居,不用于世。 【注释】①初九:爻名。《周易》六十四卦各由六爻构成,其位自下而上,名曰:初,二,三,四,五,上,本爻居卦下第一位,所以称“初九”,九,代表阳爻。六,代表阴爻。②潜龙勿用:爻辞。潜龙,爻象。潜,潜伏。“初九”一阳在下,故谓“潜”,龙:古代神话中神奇刚健的动物,《周易》取之为“乾卦”六爻的象征物。潜龙勿用,比喻圣人、君子、学者不为世俗所移易,隐伏晦养,深卧韬光以俟时机。 【讲解】龙,古代中国传说中的神物,中国神秘文化的核心,中国古代帝王的象征。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能阴能阳、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细能巨、能屈能伸、能短能长、能下能上、能卧能飞,既能云变、蛇变、鱼变,又能鸟变,唯所欲化,而不失其本形的神能之至的灵物。 【说明】第一爻是事物的发端,位卑力微,须养精蓄锐,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发展。因此《乾·初九》诫以”勿用“,实为时机未到,暂行潜藏而已;一旦形势许可,就要步步进展,以达”飞龙在天“的境界。 九二:见龙①在田,利见大人②。 【白话】筮得乾卦,占得九二,龙出现在田野,利于拜见大人。 【注释】①见龙:现龙,龙现。见:现,显现,出现。②大人:一般有两种含义,其一指有道德有作为的人,其二指有道德并居高位的人,这里指第一义。 【讲解】九二,是数与位的结合。九,是筮策数,四象之一,阳爻的象征。二,是爻位。阳爻居于卦下第二位就叫做“九二”。第二位居于下卦的中间不偏不倚。由第一爻潜伏而进入第二爻显现,所以叫“见龙”。二于三才为地道,地上即田,因此称作“在田”。“见龙在田”是自然之象,“利见大人”是指导问卦人行为的占语。 【说明】九二阳刚渐增,头角出露,迈开了重要的一步,虽距离最后成功尚远,但居中不偏,已经具备成功的素质,固有”大人“之称。 九三:君子①终日乾乾,夕惕若②,厉无咎③。 【白话】九三,君子整天健强振作不已,直到夜间还时时警惕慎行,这样,即使面临危险也可以免遭咎害。 【注释】①君子:与”大人“意思相近,指有道德者,往往也兼指居于尊位者。②惕:警惕。若:助词,无意义。 乾乾:健而又健。③厉:危也,咎:病也。 【讲解】从卦位说,三于三才为人道。终日键键,是阳刚进取不倦的人道原则之一。阳爻而得阳位,故称君子。君子遵守人道原则,不断进取,便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九四:或跃在渊①,无咎。 【白话】筮得乾卦,占得九四,或者腾跃上进,或者退处在渊,必无咎害。 【注释】①或:用作副词,表示不确定之意。本句省略主语”龙“。 【讲解】九四以阳爻居于阴位。九,阳爻。四,阴位。阳象征前进,阴象征后退。有鱼在深渊之中,象征进退未定。从卦上体来说,四居于上卦的最下一爻,居上卦则欲前进,居上卦之下爻,则又未必迅速前进,也是进退未定之象。所以断之以“无咎”。 【说明】《周易》的第三第四爻,均处于比较难处的低位;三虽居于下挂之上,但未升至上挂;四虽已进入上卦,却又居于上卦之下。这两种位置若处之不妥,往往导致下受诋,上遭压,所以《系辞下传》指出”三多凶“,”四多惧“。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①。 【白话】筮得乾卦,占得九五,其卦象为飞龙在天,其占语为利见大人。巨龙高飞天上,利于出现大人。 【注释】①大人:指有道德并居高位者。与”九二“所称大人有别。 【讲解】九五刚健居中得正以居尊位,就象以圣人之德居圣人之位一样。九,阳爻。五,阳位。五在三才之中为天道,天位。易卦每卦六爻,初爻、二爻为地道,三爻、四爻为人道,五爻、上爻为天道。键卦六爻,只有第二爻和第五爻得中,所以都有“利见大人”之占。 上九:亢龙有悔①。 【白话】筮得乾卦,占得上九,其卦象为“亢龙”,其占语为“有悔”。 【注释】亢:kang,过甚,嫉妒。曰”穷高曰亢“。此处形容龙飞到极高的程度。悔:悔恨,其势已过,有所追悔。 【讲解】事物的发展,物极必衰。”亢龙“高飞穷极,势必遭受挫折。朱熹曰:”当极盛之时,便须虑其亢。“

卜卦么……其实我不太了解 总之不同卦象有不同解释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