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9695

金光招财经和金光明经,男孩起名字小名好寓意

兴仁信息网2024-04-12 12:15:440

佛门四大法宝

袈裟,锡杖,念珠,木鱼,是不是呀,我是瞎猜的.

求白话文金光明最胜王经

莲华喻赞品第七

尔时佛告菩提树神。善女天。汝今应知。妙幢夜梦见妙金鼓出大音声。赞佛功德并忏悔法。此之因缘。我为汝等。广说其事。应当谛听善思念之。过去有王名金龙主。常以莲华喻赞。称叹十方三世诸佛。即为大众说其赞曰

过去未来现在佛安住十方世界中

我今至诚稽首礼一心赞叹诸最胜

无上清净牟尼尊身光照耀如金色

一切声中最为上如大梵响震雷音

发彩喻若黑蜂王宛转旋文绀青色

齿白齐密如珂雪平正显现有光明

目净无垢妙端严犹如广大青莲叶

舌相广长极柔软譬如红莲出水中

眉间常有白毫光右旋宛转颇梨色

眉细纤长类初月其色晃耀比蜂王

鼻高修直如金鋋净妙光润相无亏

一切世间殊妙香闻时悉知其所在

世尊最胜身金色一一毛端相不殊

绀青柔软右旋文微妙光彩难为喻

初诞身有妙光明普照一切十方界

能灭三有众生苦令彼悉蒙安隐乐

地狱傍生鬼道中阿苏罗天及人趣

令彼除灭于众苦常受自然安隐乐

身色光明常普照譬如镕金妙无比

面貌圆明如满月唇色赤好喻频婆

行步威仪类师子身光朗耀同初日

臂肘纤长立过膝状等垂下娑罗枝

圆光一寻照无边赫奕犹如百千日

悉能遍至诸佛刹随缘所在觉群迷

净光明网无伦比流耀遍满百千界

普照十方无障碍一切冥闇悉皆除

善逝慈光能与乐妙色映彻等金山

流光悉至百千土众生遇者皆出离

佛身成就无量福一切功德共庄严

超过三界独称尊世间殊胜无与等

所有过去一切佛数同大地诸微尘

未来现在十方尊亦如大地微尘众

我以至诚身语意稽首归依三世佛

赞叹无边功德海种种香花皆供养

设我口中有千舌经无量劫赞如来

世尊功德不思议最胜甚深难可说

假令我舌有百千赞叹一佛一功德

于中少分尚难知况诸佛德无边际

假使大地及诸天乃至有顶为海水

可以毛端滴知数佛一功德甚难量

我以至诚身语意礼赞诸佛德无边

所有胜福果难思回施众生速成佛

彼王赞叹如来已倍复深心发弘愿

愿我当于未来世生在无量无数劫

梦中常见大金鼓得闻显说忏悔音

赞佛功德喻莲华愿证无生成正觉

诸佛出世时一现于百千劫甚难逢

夜梦常闻妙鼓音昼则随应而忏悔

我当圆满修六度拔济众生出苦海

然后得成无上觉佛土清净不思议

以妙金鼓奉如来并赞诸佛实功德

因斯当见释迦佛记我当绍人中尊

金龙.金光是我子过去曾为善知识

世世愿生于我家共授无上菩提记

若有众生无救护长夜轮回受众苦

我于来世作归依令彼常得安隐乐

三有众苦愿除灭悉得随心安乐处

于未来世修菩提皆如过去成佛者

愿此金光忏悔福永竭苦海罪消除

业障烦恼悉皆亡令我速招清净果

福智大海量无边清净离垢深无底

愿我获斯功德海速成无上大菩提

以此金光忏悔力当获福德净光明

既得清净妙光明常以智光照一切

愿我身光等诸佛福德智慧亦复然

一切世界独称尊威力自在无伦匹

有漏苦海愿超越无为乐海愿常游

现在福海愿恒盈当来智海愿圆满

愿我刹土超三界殊胜功德量无边

诸有缘者悉同生皆得速成清净智

妙幢汝当知国王金龙主

曾发如是愿彼即是汝身

往时有二子金龙及金光

即银相银光当授我所记

大众闻是说皆发菩提心

愿现在未来常依此忏悔

金光明最胜王经金胜陀罗尼品第八

尔时世尊复于众中。告善住菩萨摩诃萨。善男子。有陀罗尼名曰金胜。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亲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恭敬供养者。应当受持此陀罗尼。何以故。此陀罗尼乃是过现未来诸佛之母。是故当知持此陀罗尼者。具大福德已。于过去无量佛所。殖诸善本今得受持。于戒清净。不毁不缺无有障碍。决定能入甚深法门。世尊即为说持咒法。先称诸佛及菩萨名。至心礼敬。然后诵咒

南无十方一切诸佛。南无诸大菩萨摩诃萨。南谟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谟释迦牟尼佛。南谟东方不动佛。南谟南方宝幢佛。南谟西方阿弥陀佛。南谟北方天鼓音王佛。南谟上方广众德佛。南谟下方明德佛。南谟宝藏佛。南谟普光佛。南谟普明佛。南谟香积王佛。南谟莲花胜佛。南谟平等见佛。南谟宝髻佛。南谟宝上佛。南谟宝光佛。南谟无垢光明佛。南谟辩才庄严思惟佛。南谟净月光称相王佛。南谟华严光佛。南谟光明王佛。南谟善光无垢称王佛。南谟观察无畏自在王佛。南谟无畏名称佛。南谟最胜王佛。南谟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南谟地藏菩萨摩诃萨。南谟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南谟妙吉祥菩萨摩诃萨。南谟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南谟普贤菩萨摩诃萨。南谟无尽意菩萨摩诃萨。南谟大势至菩萨摩诃萨。南谟慈氏菩萨摩诃萨。南谟善慧菩萨摩诃萨

陀罗尼曰

南谟喝[口*赖]怛娜怛喇夜也 怛侄他 君睇 君睇 矩折囇 矩折囇 壹窒哩 蜜窒哩 莎诃

佛告善住菩萨。此陀罗尼。是三世佛母。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持此咒者。能生无量无边福德之聚。即是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无数诸佛。如是诸佛。皆与此人。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善住。若有人能持此咒者。随其所欲。衣食财宝多闻聪慧无病长寿。获福甚多。随所愿求。无不遂意。善住。持是咒者。乃至未证无上菩提。常与金城山菩萨。慈氏菩萨。大海菩萨。观自在菩萨。妙吉祥菩萨。大冰伽罗菩萨等。而共居止。为诸菩萨之所摄护。善住当知。持此咒时。作如是法。先应诵持满一万八遍。为前方便。次于闇室。庄严道场。黑月一日。清净洗浴著鲜洁衣。烧香散花。种种供养并诸饮食。入道场中。先当称礼如前所说诸佛菩萨。至心殷重。悔先罪已。右膝著地。可诵前咒。满一千八遍。端坐思惟。念其所愿。日未出时。于道场中。食净黑食。日唯一食。至十五日。方出道场。能令此人福德威力不可思议。随所愿求。无不圆满。若不遂意重入道场。既称心已常持莫忘

金光明最胜王经重显空性品第九

尔时世尊说此咒已。为欲利益菩萨摩诃萨人天大众。令得悟解甚深真实第一义故。重明空性而说颂曰

我已于余甚深经广说真空微妙法

今复于此经王内略说空法不思议

于诸广大甚深法有情无智不能解

故我于斯重敷演令于空法得开悟

大悲哀愍有情故以善方便胜因缘

我今于此大众中演说令彼明空义

当知此身如空聚六贼依止不相知

六尘诸贼别依根各不相知亦如是

眼根常观于色处耳根听声不断绝

鼻根恒嗅于香境舌根镇尝于美味

身根受于轻软触意根了法不知厌

此等六根随事起各于自境生分别

识如幻化非真实依止根处妄贪求

如人奔走空聚中六识依根亦如是

心遍驰求随处转托根缘境了诸事

常爱色声香味触于法寻思无暂停

随缘遍行于六根如鸟飞空无障碍

藉此诸根作依处方能了别于外境

此身无知无作者体不坚固托缘成

皆从虚妄分别生譬如机关由业转

地水火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

同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居一箧

此四大蛇性各异虽居一处有升沉

或上或下遍于身斯等终归于灭法

于此四种毒蛇中地水二蛇多沉下

风火二蛇性轻举由此乖违众病生

心识依止于此身造作种种善恶业

当往人天三恶趣随其业力受身形

遭诸疾病身死后大小便利悉盈流

脓烂虫蛆不可乐弃在尸林如朽木

汝等当观法如是云何执有我众生

一切诸法尽无常悉从无明缘力起

彼诸大种咸虚妄本非实有体无生

故说大种性皆空知此浮虚非实有

无明自性本是无藉众缘力和合有

于一切时失正慧故我说彼为无明

行识为缘有名色六处及触受随生

爱取有缘生老死忧悲苦恼恒随逐

众苦恶业常缠迫生死轮回无息时

本来非有体是空由不如理生分别

我断一切诸烦恼常以正智现前行

了五蕴宅悉皆空求证菩提真实处

我开甘露大城门示现甘露微妙器

既得甘露真实味常以甘露施群生

我击最胜大法鼓我吹最胜大法螺

我然最胜大明灯我降最胜大法雨

降伏烦恼诸怨结建立无上大法幢

于生死海济群迷我当关闭三恶趣

烦恼炽火烧众生无有救护无依止

清凉甘露充足彼身心热恼并皆除

由是我于无量劫恭敬供养诸如来

坚持禁戒趣菩提求证法身安乐处

施他眼耳及手足妻子僮仆心无吝

财宝七珍庄严具随来求者咸供给

忍等诸度皆遍修十地圆满成正觉

故我得称一切智无有众生度量者

假使三千大千界尽此土地生长物

所有丛林诸树木稻麻竹苇及枝条

此等诸物皆伐取并悉细末作微尘

随处积集量难知乃至充满虚空界

一切十方诸刹土所有三千大千界

地土皆悉末为尘此微尘量不可数

假使一切众生智以此智慧与一人

如是智者量无边容可知彼微尘数

牟尼世尊一念智令彼智人共度量

于多俱胝劫数中不能算知其少分

时诸大众闻佛说此甚深空性。有无量众生。悉能了达四大五蕴体性俱空。六根六境妄生系缚。愿舍轮回。正修出离。深心庆喜。如说奉持

金光明最胜王经依空满愿品第十

尔时如意宝光耀天女。于大众中。闻说深法。欢喜踊跃。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于甚深理修行之法。而说颂言

我问照世界两足最胜尊

菩萨正行法惟愿慈听许

佛言善女天若有疑惑者

随汝意所问吾当分别说

是时天女请世尊曰

云何诸菩萨行菩提正行

离生死涅槃饶益自他故

佛告善女天。依于法界。行菩提法。修平等行。云何。依于法界。行菩提法。修平等行。谓于五蕴。能现法界。法界即是五蕴。五蕴不可说。非五蕴亦不可说。何以故。若法界是五蕴。即是断见。若离五蕴。即是常见。离于二相。不著二边。不可见。过所见。无名无相。是则名为说于法界。善女天。云何五蕴能现法界。如是五蕴不从因缘生。何以故。若从因缘生者。为已生故生。为未生故生。若已生生者。何用因缘。若未生生者。不可得生。何以故。未生诸法即是非有。无名无相。非校量譬喻之所能及。非是因缘之所生故。善女天。譬如鼓声。依木依皮及桴手等故得出声。如是鼓声过去亦空。未来亦空。现在亦空。何以故。是鼓音声不从木生。不从皮生及桴手生。不于三世生。是则不生。若不可生则不可灭。若不可灭无所从来。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若无所去。则非常非断。若非常非断。则不一不异。何以故。此若是一则不异法界。若如是者。凡夫之人应见真谛。得于无上安乐涅槃。既不如是。故知不一。若言异者。一切诸佛菩萨行相。即是执著。未得解脱烦恼系缚。即不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一切圣人。于行非行。同真实性。是故不异。故知。五蕴非有非无。不从因缘生。非无因缘生。是圣所知非余境故。亦非言说之所能及。无名无相。无因无缘。亦无譬喻。始终寂静。本来自空。是故。五蕴能现法界。善女天。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异真异俗。难可思量。于凡圣境。体非一异。不舍于俗。不离于真。依于法界。行菩提行。尔时世尊作是语已。时善女天。踊跃欢喜。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一心顶礼。而白佛言。世尊如上所说。菩提正行我今当学。是时索诃世界主大梵天王。于大众中。问如意宝光耀善女天曰。此菩提行。难可修行。汝今云何。于菩提行。而得自在。尔时。善女天答梵王曰。大梵王如佛所说。实是甚深一切异生。不解其义。是圣境界微妙难知。若使我今依于此法得安乐住。是实语者。愿令一切五浊恶世无量无数无边众生。皆得金色三十二相。非男非女。坐宝莲花。受无量乐。雨天妙花。诸天音乐不鼓自鸣。一切供养皆悉具足。时善女天说是语已。一切五浊恶世所有众生。皆悉金色。具大人相。非男非女。坐宝莲花受无量乐。犹如他化自在天宫无诸恶道。宝树行列。七宝莲花遍满世界。又雨七宝上妙天花。作天伎乐。如意宝光耀善女天。即转女身作梵天身。时大梵王。问如意宝光耀菩萨言。仁者。如何行菩提行。答言。梵王。若水中月。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若梦中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若阳焰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若谷响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时大梵王。闻此说已。白菩萨言。仁依何义而说此语。答言。梵王。无有一法是实相者。但由因缘而得成故。梵王言。若如是者。诸凡夫人。皆悉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答言。仁以何意而作是说。愚痴人异。智慧人异。菩提异。非菩提异。解脱异。非解脱异。梵王。如是诸法平等无异。于此法界。真如。不一不异。无有中间而可执著。无增无减。梵王。譬如幻师及幻弟子。善解幻术。于四衢道。取诸沙土草木叶等。聚在一处作诸幻术。使人睹见象众马众车兵等众。七宝之聚种种仓库。若有众生愚痴无智。不能思惟。不知幻本。若见若闻。作是思惟。我所见闻象马等众。此是实有。余皆虚妄。于后更不审察思惟。有智之人。则不如是。了于幻本。若见若闻。作如是念。如我所见象马等众。非是真实。唯有幻事。惑人眼目。妄谓象等。及诸仓库。有名无实。如我见闻。不执为实。后时思惟知其虚妄。是故智者了一切法皆无实体。但随世俗如见如闻。表宣其事。思惟谛理。则不如是复由假说。显实义故。梵王。愚痴异生。未得出世圣慧之眼。未知一切诸法。真如不可说故。是诸凡愚。若见若闻。行非行法。如是思惟。便生执著。谓以为实。于第一义。不能了知诸法真如是不可说。是诸圣人。若见若闻。行非行法。随其力能不生执著以为实有。了知一切无实行法。无实非行法。但妄思量行非行相。唯有名字无有实体。是诸圣人随世俗说。为欲令他知真实义如是。梵王。是诸圣人。以圣智见。了法真如不可说故。行非行法亦复如是。令他证知故。说种种世俗名言。时大梵王。问如意宝光耀菩萨言。有几众生。能解如是甚深正法。答言。梵王。有众幻人心心数法。能解如是甚深正法。梵王曰。此幻化人体是非有。此之心数从何而生。答曰。若知法界不有不无。如是众生能解深义

尔时梵王白佛言。世尊。是如意宝光耀菩萨不可思议。通达如是甚深之义。佛言。如是如是梵王。如汝所言。此如意宝光耀。已教汝等发心修学无生忍法。是时大梵天王。与诸梵众。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恭敬。顶礼如意宝光耀菩萨足。作如是言。希有希有。我等今日幸遇大士。得闻正法

尔时。世尊告梵王言。是如意宝光耀。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号宝焰吉祥藏如来应正遍知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说是品时。有三千亿菩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八千亿天子。无量无数国王臣民。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尔时会中有五十亿苾刍。行菩萨行。欲退菩提心。闻如意宝光耀菩萨说是法时。皆得坚固不可思议。满足上愿。更复发起菩提之心。各自脱衣。供养菩萨。重发无上胜进之心。作如是愿。愿令我等功德善根悉皆不退。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王。是诸苾刍。依此功德。如说修行。过九十大劫。当得解悟出离生死。尔时。世尊即为授记。汝诸苾刍。过三十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劫名难胜光王。国名无垢光。同时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同一号名愿庄严间饰王。十号具足。梵王。是金光明微妙经典。若正闻持有大威力。假使有人于百千大劫。行六波罗蜜无有方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书写如是金光明经。半月半月专心读诵。是功德聚于前功德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梵王。是故我今令汝修学。忆念受持为他广说。何以故。我于往昔。行菩萨道时。犹如勇士入于战阵。不惜身命。流通如是微妙经王。受持读诵为他解说。梵王。譬如转轮圣王。若王在世。七宝不灭。王若命终所有七宝自然灭尽。梵王。是金光明微妙经王。若现在世无上法宝悉皆不灭。若无是经随处隐没。是故应当于此经王。专心听闻受持读诵。为他解说。劝令书写。行精进波罗蜜。不惜身命不惮疲劳。功德中胜。我诸弟子。应当如是精勤修学

尔时大梵天王。与无量梵众帝释四王及诸药叉。俱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等皆愿守护流通是金光明微妙经典。及说若有诸难。我当除遣令具众善。色力充足。辩才无碍。身意泰然。时会听者皆受安乐。所在国土。若有饥馑怨贼非人为恼害者。我等天众皆为拥护。使其人民安隐丰乐无诸枉横。皆是我等天众之力。若有供养是经典者。我等亦当恭敬供养如佛不异

尔时佛告大梵天王及诸梵众乃至四王诸药叉等。善哉善哉。汝等得闻甚深妙法。复能于此微妙经王。发心拥护。及持经者。当获无边殊胜之福。速成无上正等菩提。时梵王等闻佛语已。欢喜顶受

金光明最胜王经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尔时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俱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礼佛足已白言。世尊。是金光明最胜王经。一切诸佛常念观察。一切菩萨之所恭敬。一切天龙常所供养。及诸天众常生欢喜。一切护世。称扬赞叹。声闻独觉皆共受持。悉能明照诸天宫殿。能与一切众生殊胜安乐。止息地狱饿鬼傍生诸趣苦恼。一切怖畏悉能除殄。所有怨敌寻即退散。饥馑恶时能令丰稔。疾疫病苦皆令蠲愈。一切灾变百千苦恼咸悉消灭。世尊。是金光明最胜王经。能为如是安隐利乐。饶益我等。惟愿世尊。于大众中。广为宣说。我等四王并诸眷属。闻此甘露无上法味。气力充实。增益威光。精进勇猛神通倍胜。世尊。我等四王修行正法。常说正法以法化世。我等令彼天龙药叉健闼婆阿苏罗揭路茶俱槃茶紧那罗莫呼罗伽及诸人王。常以正法而化于世。遮去诸恶。所有鬼神吸人精气无慈悲者。悉令远去。世尊。我等四王与二十八部药叉大将。并与无量百千药叉。以净天眼过于世人。观察拥护此赡部洲。世尊。以此因缘我等诸王名护世者。又复于此洲中。若有国王。被他怨贼常来侵扰。及多饥馑疾疫流行。无量百千灾厄之事。世尊。我等四王。于此金光明最胜王经。恭敬供养。若有苾刍。受持读诵。我等四王。共往觉悟劝请其人。时彼由我神通觉悟力故。往彼国界。广宣流布是金光明微妙经典。由经力故。令彼无量百千衰恼灾厄之事悉皆除遣。世尊。若诸人王。于其国内。有持是经苾刍。至彼国时。当知此经亦至其国。世尊。时彼国王应往处。听其所说闻已欢喜。于彼恭敬供养。深心拥护令无忧恼。演说此经利益一切。世尊。以是经故我等四王皆共一心护是人王及国人民。令离灾患常得安隐。世尊。若有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持是经者。时彼人王随其所须供给供养令无乏少。我等四王令彼国主及以国人。悉皆安隐远离灾患。世尊。若有受持读诵是经典者。人王于此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我等当令彼王于诸王中。恭敬尊重最为第一。诸余国王共所称叹。大众闻已。欢喜受持

昙无谶翻译的《金光明经》里有大吉祥天女咒吗?

大吉祥天女神咒,是出自《金光明经》,持诵修持,得人天福报,能除贫穷及一切不详。

《太上老君》81个人间化身都是谁?

太上老君八十一化。

第一化,起无始。太上老君,生年无始,起乎无因,为万物之先,元气之祖。鸿洞演律于无光象声色微始之中,自然而生。

第二化,显真身。太上于太空之中瑞气凝真,强为之容,或示仙姿及肉身,不可测度,自然周口成像。

第三化,尊宗室。万物不可五师也,太上师太道君,君师元始天尊也。

第四化,历劫运。劫为天地阴阳万物之数,水火漂焚,三清之下,九地之内,流为五劫,周而复始。太上混合之数,动经镱劫。

第五化,开天地。太上老君乃混元之祖宗,天地之父母,故能分布清浊,开辟天地乾坤之位也。

第六化,隐玄灵。太上老君于庚寅岁九月三日沃鬻帛,天北玄王国天罡玄灵圣母之月台。

第七化,授玉图。太上老君上皇元年,西河遇元始天尊,老君稽首,授天书玉字二十四图。

第八化,变真文。太上老君龙汉元年,以五方真气结成宝宇云禀之形,飞走五国三稽首怖。

第九化,垂经教。太上中皇年为宝经符图五诀,龙汉年洞真经,赤明年洞元经,开皇年洞神经。

第十化,传五公。太上中皇之后,于河口传十三虚无,圣人行于五公术。

第十一化,赞元阳。太上伏羲清浊元年,说元阳、画八卦、造书典、制嫁娶、叙人伦。

第十二化,置陶冶。太上祝融时,天汉元年,说按摩通精经,融钻木出火,陶冶为器。

第十三化,教稼穑。太上神农清汉元年,说太乙元精经,在播百谷和诸药救疾,号大成子。

第十四化,始器用。太上伏羲后,制礼乐、衣冠,宫室、舟车、棺椁、孤矢,书契,牛马、杵臼为市岚立狱。

第十五化,住崆峒。太上黄1帝时,号广成子,居住崆峒山。帝问道,答曰:昏昏然然,无视无听,抱神以静。正帝问广成子矣。

第十六化,为帝师。太上在少吴、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夏禹、殷汤皆有所授之经,为帝师。

第十七化,授隐文。太上少吴时,降蜀嵩山左巨石上,神光明映太玄玉女看长生之道,感太上,以八隐授之。

第十八化,诞圣日。太上以殷十八王阳甲庚申,旨妙玉女昼寝梦吞日精,有孕八十一年,武丁庚辰二月十五日攀奢树,剖右腹而生。

第十九化,为柱史。太上周文王时,号变邑子,在岐山拜为守藏史,作赤精经。容商时,作璇玑经,授周公,成康时,复为柱下史。

第二十化,弃周爵。太上历周成康之世,免退规亳。昭王时,见黑气侵祥八天,文授王不信,后有腰船之难。

第二十一化,过函关。太上至函关,周大夫尹喜为关令侯,上曰:汝知?喜曰:去冬天理星西行,融风三至。

第二十二化,试徐甲。太上谓徐甲函谷牧牛,吉祥草化女,口甲感上,值为白骨,喜稽首即活。

第二十三化,训尹喜。太上遇尹喜,邀驾终南山,故太上乃授喜道德经,一言大丹设节解之要。

第二十四化,升太微。太上以昭王二十六年,欲升天,告尹喜,千日之后往城都青羊肆寻,吾坐云华升天。

第二十五化,会青羊。太上降蜀,记口李氏家,尹喜至市,见人牵青羊,喜解此是所约,随至地踊王局,太上化白金身上坐。

第二十六化,游诸天。太上尹喜朝元始至天宫,见天帝乘九灵舆七之盖搔魔,即迎太上,求问至道。

第二十七化,人厕宾。太上至厕宾国窟山,胡王出猎,见虹霓儿贯日,问是何人?答曰:修道之人。王曰:大道弥隆宜奉焉。

第二十八化,化王子。太上会所王子七人拜曰:我生边境,幸遇圣人,乞教存安之道。答曰:宜修三顺六微内保外,王子奉行。

第二十九化,集诸圣。胡王再问,前说深奥,今欲得法。太上曰:佛语中食台十万六通神人来而不已,仓库空米。

第三十化,说金光。胡王曰:我仓库将倾,岂是有道人耶,必是鬼魅,若不早图,恐弥损害,积薪焚之,太上身放光明,说金光明经。

第三十一化,起青莲。胡王以大镬煮三日三夜,太上汤中涌出,坐莲花,说莲华经,避免汤火灾。

第三十二化,捧神龙。胡王遂令水,太上逊水中而不溺,龙神捧水上,说涅架经,避水灾。

第三十三化,演剑戟。太上变化无穷,胡王借剑戟伐,太上金身口光口历八冲,胡王收地作札,伏道归教。

第三十四化,说浮屠。太上令尹喜化佛,说四十二章经,遣飞天神王剃须发、掌赭衣、作浮屠丧门之教。

第三十五化,劫大山。太上至月支国,有邪师令劫大山,王请太上以九节杖拨椰,如人弃一把。太上不奉,耶人师归太上为弟子。

第三十六化,降外道。太上老君俱隆罗舍提婆城,坐□狮子与诸仙降九十六种邪道,不使冥死鬼神流布世间。

第三十七化,藏日月。太上于迦夷国,王好杀不信陵犯,太上左手把日,右手把月,藏于头中,天地冥味,国人恐怖。

第三十八化,游于阗。太上于于阗国,王迎南渠山教汝□不知罪福,饮酒杀生,令尹喜化作金人,身长丈六,从空而降,为汝之师。

第三十九化,留神钵。太上告诸众神,吾有神钵,得法开天,神人以钵置空中,其获此名钵,灵罗一满,灾清道静,若轻睹不见。

第四十化,化诸国。太上身放九色神光,照见西方八十余国王及妇人,集听法禁,致令尹喜为佛身放金光,西东而座,诸国授教。

第四十一化,到太上。太上于慈领降毒龙毕,至天竺国耆阇山,独树下化,至座与王说浮屠戒律,度丧门,立佛法。

第四十二化,入摩竭。太上入摩竭国,现□□希有像,手执空壶化王,立浮屠教,名清净佛,号摩尼,令彼刹婆罗门寺奉行。

第四十三化,舍卫国。太上于舍卫国,自化作佛,从天而降,天上侍卫到宫中,座七宝座,王臣达佛瞻仰,身长千万丈,编满虚空。

第四十四化,赐丹方。杜冲子玄逸,学道祁真,静神守一,感展真人,降九华丹方,告曰:太上于东海八亭山集真地官举子,故敕我仙方。

第四十五化,弘释教。太上欲丹弘浮屠教说法,周庄王九年,于梵天命烦厄金之丹精,骑白象,礼托天竺摩耶夫人,梵王于十年甲午四月八日生于。

第四十六化,授贞经。太上于楼观授道士宋纶□中景道通□真经,景王时,遣仙官迎为太清真人,下司中六书奉山神仙之录。

第四十七化,叹犹龙。孔子与南宫敬叔见太上,谓弟子曰:鸟鱼兽吾知其飞游走,可为射纶缚,至于龙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见老子犹龙也。

第四十八化,扬圣德。商大宰问于孔子曰:丘圣□,曰博学。间三王善任智勇五常,善任仁义。宰曰:孰□圣欤,子曰:西方有圣人焉,不治不乱,此圣德老君。

第四十九化,改四真。太上之道,经身立国,四真奉兮。莫违不□□百代宗兮。摩改四真者,庄周,列御寇,庚桑楚曰辛研,乃太上弟子也。

第五十化,教卫生。南萦赴见庚桑子曰:□蜂不能化藿,蝎起不能伏鸡,鸽卵鲁鸡能之,吾材不足化子,胡不见老子,七日七夜至老子问道,教卫生经。

第五十一化,训阳子。太上游秦梁,遇道教南沛阳子,不答,至舍款巾栉脱履户外,问其过,老子曰,惟即而盱而谁太白辱盛德,阳子变容问命。

第五十二化,天地教。太上居景宝山,与五老帝君,谈天地数,撰集经书,墨汁汲尽,有浮提国二神人刳心沥血代墨汁。

第五十三化,敕沈羲。沈羲学道问赦王,时路逢三仙官,驾青龙车,白鹿车,白虎车。从者告曰:太上遣吾持节白玉版青玉字,授羲升天。

第五十四化,释道德。汉文帝遣使问道,太上曰:尊道贵德,非可遥问。帝曰:普天下莫非王土,子蜼有道,朕民也。附掌跃升半空,何民?此帝悟,授道德。

第五十五化,授道像。汉武帝好道,遣东方朔太始之年见青禽。帝问朔曰,王母使暮不降,母赐不死药,帝曰,银像五躯,乃太上像,又桃五枚赐帝。

第五十六化,游琅瑘。太上于汉成帝时,下游琅瑘曲阳泉,授于吉太平经一千七百卷。后汉章帝时,复降吉一百八十岁,受戒律一百八十条。

第五十七化,校薄书。太上于汉安帝永初三年,降大山,召江夏吏刘图校订天下薄籍,天堂地狱罪恶报应除罪,悔过文。

第五十八化,传正一。张天师者道陵,汉安二年,有二使言道,太上诏道陵应仙道,魔鬼害人,吾斩邪剑□功垂职正一月成之。

第五十九化,说丹经。太上乘白鹿,汉桓帝永寿元年正月七日,于成都大灵玉女修丹所涌王局,与天师说北斗经,后说南斗经。

第六十化,教飞升。太上于玄古三师,降汉洲万安山,授李真多飞升之通真。多乃李八百之妹也。

第六十一化,授三洞。太上与太极真人,于汉灵帝光和二年正月七日,降天目山,授洞玄灵大洞真经及上清斋法。

第六十二化,拯民灾。道士暮居马迹山,晋乱,遂飞禀告,感太上,西北来降,语暮曰:五刑以神咒二经可拯民灾。

第六十三化,授神丹。王岩冲,琅瑘人,常济物,一旦异人来家,曰,早乐仙道,太上令我授于神丹,忽见云鹤满室,迎即升天。

第六十四化,封寇谦。魏神瑞二年,嵩山寇谦有神人曰:太上授谦新科经戒符箴仙晃天衣,太武闻道,改年号太平真君元年。

第六十五化,建安化。太上唐武德二年,降晋州浮山县羊角山,语吉善行曰:唐天子今得圣□理,社稷延长,宜于长安,化宫,言讫升天。

第六十六化,毗摩城。太上于于阗国毗摩城伽蓝乃化胡成佛,所有石幢罗汉卢旗所造铭,东方圣人号是老君,化我国作佛,其铭尚在。

第六十七化,光醮坛。龙朔二年,今道士郭行真北邙观设醮,太上观于殿上,又仪凤四年,遣道士郑玄隐醮垂观。

第六十八化,黄天原。文明元年,道士邬玄崇同县令黄天原敕赍香,太上果至,曰,吾是汝之祖,言毕升天。

第六十九化,新兴寺。太上于唐开元十七年四月十五日,蜀州新津县新兴尼寺,佛殿柱上现太上圣像,奉诏迎柱于大同殿供奉。

第七十化,彰灵宝。太上坐白马,于开元二十九年参军日,同秀于丹凤门,曰,西与尹喜入流沙藏金匮,函关穿□□有天□□符。

第七十一化,应帝梦。太上于唐天宝元年,帝梦喜在城西与汝相见,帝差道士萧元裕录至山谷,白光下玉像三尺,迎兴庆宫。

第七十二化,传丹诀。唐明王妹天宝公主,投龙中条山雷公洞,忽有青衣曰•太上降授公主丹诀。

第七十三化,观朝元。唐天宝五年冬帝驾幸华清宫,见骊山祥云,拥太上于朝元阁上,帝与内人赡谒良久,隐。诏为降圣阁。

第七十四化,颁流霞。临津县女冠王清进好道,一日青衣降曰:太上为汝宿禀仙骨,诏上王京赐玉杯霞浆,饮之升天。

第七十五化,刻三泉。太上于唐天宝五年,现于汉中石三泉黑水之侧,帝以礼竭,遂令刻石于所现处。

第七十六化,云龙岩。太上于萧宗至德二年,现于龙岩,真像通天至地,白衣,左手垂,右手执玉明扇,众瞻礼良久乃现。

第七十七化,居玉堂。太上□金母于梁州金泉杲山,授女官谢自然法录,然升天。后语刺史李坚曰,天上玉堂太上居,人间三辅焉,言讫升天。

第七十八化,明崖壁。唐文宗开成二年,阆州嘉陵江崖壁光起,石上现太上像,刺史高元裕刻于石,每祈紫云上浮。

第七十九化,殄庞勋。唐懿宗时,徐州寇庞勋,焚太清宫,见太上自宫而南,须臾,黑雾遍野,群寇迷路,溺水而死。

第八十化,传古砖。唐僖宗中和二年,宗室李特立与道士李无为,玄中观设醮,见红穿地得宝砖,上有古篆六字,方二寸:太上平,中和灾。

第八十一化,起相光。绍圣五年,亳州太清宫道士张景元寺夜朝礼,见太上眉间起光,入洞霄宫,先天圣母殿左右烂红霞,二更散西北。

大黑天财神咒正确读音怎么念

大黑天财神咒如何诵持

念诵时要心愿具足,每天都要有一定的时间来虔诚诵念。

除了诵念大黑天财神咒外,那对大黑天的供养方法一般是要注意一下几个要点:

1、大黑天可以放在厨房、大厅、先祖令堂、阳宅财位等处。其他原则和其他供神佛的原则大致相同,如不应被梁压、不宜背后为厕所、不宜正对楼梯、背后必须有靠等等。

2、一般可以用红豆、牛奶、红酒、浓茶、甜点、水果、巧克力等供养。供养后的供品可以家人一起吃掉增加财运。

3、如能每天坚持上香供养更佳。但必须天然的香品,建议可以在无相铜炉定一款适合的招财祈福香,供奉会更圆满。

4、可以坚持抄写大黑天财神经。

5、当感到财运欠佳或者要办某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的时候可以佩戴招财纳福的玉石水晶,这可以同时在无相铜炉定就更佳了,像恭敬一尊玉石大黑天财神像,带在身边,然后时常拉开自己左侧的口袋想象大黑天把财富运到你的身上。

阿弥陀佛!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