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9244

周易第8卦节卦水上地下,周易水火既济卦详解

兴仁信息网2023-09-19 14:33:220

易经中六十四卦分别代表什么

64卦代表这宇宙只有64种情景,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烦,占卜了一下,得节卦,谁给解一下。

节就是告诉你要节制。

本挂谈节制之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不加控制是很危险的,但节制应该适当,只有适当的节制才是好事,过与不及都会造成不应有的伤害。节制的目的是为了抑制过度的欲望,应以顺乎自然、合乎规律为准,不能过分严格节制、勉强自己,更不能为节制而节制。节制并非快乐,但不能说是痛苦,应视为理性的自觉选择和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节者,有限而止也,故有斩将封神之象。所谓斩将封神者,是姜太公灭纣王之后,在万象山封神,一切鬼魂尽赴台前,俱各受封得位。占此卦者,百无禁忌之兆也。

象曰:时来运转姜太公,登占封神喜气生,到此诸神皆退位,总然有祸不成凶。

昔日韩信不得时,弃楚投汉,曾占此卦,遇萧何秉贤,荐之高祖,封为淮阴候,登台点将,就如姜太公封神一般。

诗曰:太公封神不非凡,谋望求财不费难,交易合伙大吉庆,疾病口舌消除安。

断曰:月令高强,名声在扬,走失有信,官事无妨。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坎)相叠。兑为泽,坎为水。泽有水而流有限,多必溢于泽外。因此要有节度,故称节。节卦与涣卦相反,互为综卦,交相使用。天地有节度才能常新,国家有节度才能安稳,个人有节度才能完美。

事业:正处在发展时期,一定要注意切勿冒进。但更不应放弃良好的机遇,只要坚持遵利守义的原则,可大胆行动。这样,事业可以继续兴旺发达。

经商:市场行情好,对自己很有利,应该努力开拓,勿失去机会。不过,头脑一定要冷静,投入应有限度,适可而止,该收则收。

求名:严格要求自己,办事知道节度,不走极端,可以通行无阻,顺利前进。 外出:大胆外出顺利。

婚恋:不要陷入情不自禁的地步,顺其自然会有好结果。

决策:抓住机遇,勿失良机。适当节制自己的行动,不可勉强,更不可冒险,恰如其分。一切不可拘泥,该变就变。但是,该节制的时候一定要节制。节制必须有限度,过于节制就成为苦,不会有好的结果,这叫适得其反,务必十分注意。

第六十卦 节卦 文 / 耳赤 (粉丝群)

节卦是一个讲节制的卦。节卦的爻辞是:

初爻:不出户庭,无咎;

二爻:不出门庭,凶;

三爻: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四爻:安节,亨;

五爻:甘节,吉,往有尚;

上爻:苦节,贞凶,悔亡。

节卦的

初爻是:“不出户庭,无咎。”字面意思是:闭门不出,没有灾祸。在节制的第一阶段,必须要遵守规矩,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二爻是:“不出门庭,凶。” 字面意思是:闭门不出,也有凶险。在节制的第二阶段,不能死守规矩,该变通的时候要变通,否则就会僵化。

三爻是:“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字面意思是:不节俭则困穷,处困穷则知悔过,知悔过则可以无灾难。在节制的第三阶段,不知节制,胡作妄为,必然走向穷途末路,所以,要有节度。

四爻是:“安节,亨。” 字面意思是:安于节俭遵礼的生活,通泰。在节制的第四阶段,懂得了节制的重要性,就要习惯于有节制的生活。

五爻是:“甘节,吉,往有尚。” 字面意思是:以节俭遵礼为乐,吉利,秉此而行,所往必得别人资助。在节制的第五阶段,节制的最高境界就是以此为乐,随心所欲不逾矩。

上爻是:“苦节,贞凶,悔亡。” 字面意思是:以节俭遵礼为苦,卜问得凶兆,其人将为家道败落而悔恨。在节制的第六阶段,如果以节制为苦,而以放肆为乐,必然导致破坏规矩,酿成祸患。

节卦最符合的例子之一是道德对人的节制。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从目前所承认的人性来说,道德即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

道德对人节制的户庭阶段:道德是初始的具有柔性特征的法律。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长期进化而形成的一种制约,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为了整个社会的和谐,道德是必不可少的。

道德对人节制的门庭阶段: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所以,道德又是变化的。

道德对人节制的不节阶段:实质上,人一生下来只有本能(有不少本能会危害其他人的生存),而不知约束自己。所以,所有人都需要对本能进行外在约束和内在约束,外在约束是法律,然而法律的功能只有制裁人的本能中企图伤害他人等对人类社会有大的危害的方面,这就需要内在约束(也就是道德)来约束本能中虽不违法,但亦会对他人(甚至是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所以,道德就是社会规范对人的本能的制约,换句话说,人一生下来就有以任何方式伤害甚至杀死其他生命的本能(即“生存无道德”),道德也就是继法律之后制约这种本能,减小这种伤害的工具。一个人不用道德来节制自己,必然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伤害,最终,自己也会受到惩罚。

道德对人节制的安节阶段: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遵守道德,人们就可以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

道德对人节制的甘节阶段:以提高道德修养为乐,人们就会有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这样的人,是主流社会意识认可的人。

道德对人节制的苦节阶段:以遵守道德规范为苦,经常突破道德底线,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必然不受欢迎,久而久之,也会为社会不容。一旦到了边缘化的程度,生存必受影响。

节卦第六十

节卦辞:节 亨,苦节,不可贞。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夫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节,议德行。

节卦解:

涣之后是节卦,意为要节制自己的行为。一是要节制性能量的涣散,对修行是大亨通。对人道行也能延缓衰老,使其青春常在(节亨)。二是节得太狠了,则在繁衍上就会成问题(苦节不可贞)。

水泽节卦,上水下泽,表月生,或生月。暗指通过节,可以生月。即西天月。

节,在顺行人道,是节约节育。在逆行修道上,是节贪节妄。

人道中提倡的德,就是克己复礼。每个人对自己的本性多少要克制一些,要照顾一下别人的本性需求,这就叫德。德就是节,要适当节制。节制什么?

第一是节约,第二是节育。

节约主要是指节约粮食,本质是指吃上要节约,不应大盘子成天摆。

节育,是指在繁衍生育上要节制。

所谓人德是什么?

就是节,而主要是吃和繁衍生育。

节卦是应在人德上,人为的加以限制,注意节约和节育。要想到还有那许多背大筐,扒垃圾的妇女。

兑涣节连续三卦,讲的就是这个问题。富裕了也不应铺张浪费,应注意节制。

在修持上,节戒是好事,为亨(节亨)。但过度的节戒,过份的节戒,此即为苦节,苦戒,则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即过度过份的苦节苦戒,等于无节无戒。不仅不能亨,反会有害,修不出去(苦节不可贞)。要知道,节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而不可过。

且看节卦主爻:

“节九五:甘节,吉,往有尚(帮助)”。

甘节不是苦节,是节戒有分寸,而不是过份的节戒。乱七八糟的把大量的与修出三界无关的事,都开列为节戒。诸如不能吃大蒜,走路不踏青草,不能踩着蚂蚁等等。

节卦的最终结果,笫六爻告诫曰:

“节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明确指出,节戒过度,最终结果是凶。“悔亡”是说后悔也完了。修不出去,坠入地狱(亡)。

周易卦解,全部六十四卦。

第1卦乾为天(乾卦)刚健中正

上上卦

象曰: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

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

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

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

第2卦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

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

这个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万

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

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

循正道,获取吉利。

第3卦水雷屯(屯卦)起始维艰

下下卦

象曰:风刮乱丝不见头,颠三倒四犯忧愁,慢从款来左顺遂,急促反惹不自由。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坎)相叠,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

丛生,环境恶劣。“屯”原指植物萌生大地。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

运,必欣欣向荣。

第4卦山水蒙(蒙卦)启蒙奋发

中下卦

象曰: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占之运不高,婚姻合伙有琐碎,做事必然受苦劳。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艮)相叠,艮是山的形象,喻止;坎是水的形象,喻险。卦

形为山下有险,仍不停止前进,是为蒙昧,故称蒙卦。但因把握时机,行动切合时宜,

因此,具有启蒙和通达的卦象。

第5卦水天需(需卦)守正待机

中上卦

象曰:明珠土埋日久深,无光无亮到如今,忽然大风吹土去,自然显露有重新。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坎)相叠,下卦是乾,刚健之意;上卦是坎,险陷之意。以

刚逢险,宜稳健之妥,不可冒失行动,观时待变,所往一定成功。

第6卦天水讼(讼卦)慎争戒讼

中下卦

象曰:心中有事事难做,恰是二人争路走,雨下俱是要占先,谁肯让谁走一步。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乾)相叠。同需卦相反,互为“综卦”。乾为刚健,坎为险

陷。刚与险,健与险,彼此反对,定生争讼。争讼非善事,务必慎重戒惧。

第7卦地水师(师卦)行险而顺

中上卦

象曰:将帅领旨去出征,骑着烈马拉硬弓,百步穿杨去得准,箭中金钱喜气生。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坤)相叠。“师”指军队。坎为水、为险;坤为地、为顺,

喻寓兵于农。兵凶战危,用兵乃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但它可以顺利无阻碍地解决矛盾,

因为顺乎形势,师出有名,故能化凶为吉。

第8卦水地比(比卦)诚信团结

上上卦

象曰:顺风行船撒起帆,上天又助一蓬风,不用费力逍遥去,任意而行大亨通。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坎)相叠,坤为地;坎为水。水附大地,地纳河海,相互依

赖,亲密无间。此卦与师卦完全相反,互为综卦。它阐述的是相亲相辅,宽宏无私,精

诚团结的道理。

第9卦风天小畜(小畜卦)蓄养待进

下下卦

象曰:苗逢旱天尽焦梢,水想云浓雨不浇,农人仰面长吁气,是从款来莫心高。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巽)相叠,乾为天;巽为风。喻风调雨顺,谷物滋长,故卦

名小畜(蓄)。力量有限,须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大有作为。

第10卦天泽履(履卦)脚踏实地

中上卦

象曰:凤凰落在西歧山,去鸣几声出圣贤,天降文王开基业,富贵荣华八百年。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乾)相叠,乾为天;兑为泽,以天喻君,以泽喻民,原文:

“履(踩)虎尾、不咥(咬)人。”因此,结果吉利。君上民下,各得其位。兑柔遇乾

刚,所履危。履意为实践,卦义是脚踏实地的向前进取的意思。

第11卦地天泰(泰卦)应时而变

中中卦

象曰:学文满腹入场闱,三元及第得意回,从今解去愁和闷,喜庆平地一声雷。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坤)相叠,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感,上下

互通,天地相交,万物纷纭。反之则凶。万事万物,皆对立,转化,盛极必衰,衰而转

盛,故应时而变者泰(通)。

第12卦天地否(否卦)不交不通

中中卦

象曰:虎落陷坑不堪言,进前容易退后难,谋望不遂自己便,疾病口舌事牵连。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乾)相叠,其结构同泰卦相反,系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天

地不交,万物不通。它们彼此为“综卦”,表明泰极而否,否极泰来,互为因果。

第13卦天火同人(同人卦)上下和同

中上卦

象曰:心中有事犯猜疑,谋望从前不着实,幸遇明人来指引,诸般忧闷自消之。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乾)相叠,乾为天,为君;离为火,为臣民百姓,上天下

火,火性上升,同于天,上下和同,同舟共济,人际关系和谐,天下大同。

第14卦火天大有(大有卦)顺天依时

上上卦

象曰:砍树摸雀作事牢,是非口舌自然消,婚姻合伙来费力,若问走失未逃脱。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离)相叠。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乾,为天。火在天上,

普照万物,万民归顺,顺天依时,大有所成。

第15卦地山谦(谦卦)内高外低

中中卦

象曰:天赐贫人一封金,不争不抢两平分,彼此分得金到手,一切谋望皆遂心。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坤)相叠,艮为山,坤为地。地面有山,地卑(低)而山

高,是为内高外低,比喻功高不自居,名高不自誉,位高不自傲。这就是谦。

第16卦雷地豫(豫卦)顺时依势

中中卦

象曰:太公插下杏黄旗,收妖为徒归西歧,自此青龙得了位,一旦谋望百事宜。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震)相叠,坤为地,为顺;震为雷,为动。雷依时出,预示

大地回春。因顺而动,和乐之源。此卦与谦卦互为综卦,交互作用。

第17卦泽雷随(随卦)随时变通

中中卦

象曰:泥里步踏这几年,推车靠崖在眼前,目下就该再使力,扒上崖去发财源。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兑)相叠,震为雷、为动;兑为悦。动而悦就是“随”。随

指相互顺从,己有随物,物能随己,彼此沟通。随必依时顺势,有原则和条件,以坚贞

为前提。

第18卦山风蛊(蛊卦)振疲起衰

中中卦

象曰:卦中爻象如推磨,顺当为福反为祸,心中有益且迟迟,凡事尽从忙处错。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艮)相叠,与随卦互为综卦。蛊(gu)本意为事,引申为多

事、混乱。器皿久不用而生虫称“蛊”,喻天下久安而因循、腐败,必须革新创造,治

理整顿,挽救危机,重振事业。

第19卦地泽临(临卦)教民保民

中上卦

象曰:君王无道民倒悬,常想拨云见青天,幸逢明主施仁政,重又安居乐自然。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坤)相叠。坤为地;兑为泽,地高于泽,泽容于地。喻君主

亲临天下,治国安邦,上下融洽。

第20卦风地观(观卦)观下瞻上

中上卦

象曰:卦遇蓬花旱逢河,生意买卖利息多,婚姻自有人来助,出门永不受折磨。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巽)相叠,风行地上,喻德教遍施。观卦与临卦互为综卦,

交相使用。在上者以道义观天下;在下者以敬仰瞻上,人心顺服归从。

第21卦火雷噬嗑(噬嗑卦)刚柔相济

上上卦

象曰:运拙如同身受饥,幸得送饭又送食,适口充腹心欢喜,忧愁从此渐消移。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离)相叠。离为阴卦;震为阳卦。阴阳相交,咬碎硬物,喻

恩威并施,宽严结合,刚柔相济。噬嗑(shihe)为上下颚咬合,咀嚼。

第22卦山火贲(贲卦)饰外扬质

中上卦

象曰:近来运转锐气周,窈窕淑女君子求,钟鼓乐之大吉庆,占者逢之喜临头。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艮)相叠。离为火为明;艮为山为止。文明而有节制。贲

(bi)卦论述文与质的关系,以质为主,以文调节。贲,文饰、修饰。

第23卦山地剥(剥卦)顺势而止

中下卦

象曰:鹊遇天晚宿林中,不知林内先有鹰,虽然同处心生恶,卦若逢之是非轻。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艮)相叠。五阴在下,一阳在上,阴盛而阳孤;高山附于

地。二者都是剥落象,故为“剥卦”。此卦阴盛阳衰,喻小人得势,君子困顿,事业败

坏。

第24卦地雷复(复卦)寓动于顺

中中卦

象曰:马氏太公不相合,世人占之忧疑多,恩人无义反为怨,是非平地起风波。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坤)相叠。震为雷、为动;坤为地、为顺,动则顺,顺其自

然。动在顺中,内阳外阴,循序运动,进退自如,利于前进。

第25卦天雷无妄(无妄卦)无妄而得

下下卦

象曰:飞鸟失机落笼中,纵然奋飞不能腾,目下只宜守本分,妄想扒高万不能。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乾)相叠。乾为天为刚为健;震为雷为刚为动。动而健,刚

阳盛,人心振奋,必有所得,但唯循纯正,不可妄行。无妄必有获,必可致福。

第26卦山天大畜(大畜卦)止而不止

中上卦

象曰:忧愁常锁两眉头,千头万绪挂心间,从今以后防开阵,任意行而不相干。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艮)相叠。乾为天,刚健;艮为山,笃实。畜者积聚,大畜

意为大积蓄。为此不畏严重的艰难险阻,努力修身养性以丰富德业。

第27卦山雷颐(颐卦)纯正以养

上上卦

象曰:太公独钓渭水河,手执丝杆忧愁多,时来又遇文王访,自此永不受折磨。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艮)相叠。震为雷,艮为山。山在上而雷在下,外实内虚。

春暖万物养育,依时养贤育民。阳实阴虚,实者养人,虚者为人养。自食其力。

第28卦泽风大过(大过卦)非常行动

中下卦

象曰:夜晚梦里梦金银,醒来仍不见一文,目下只宜求本分,思想络是空劳神。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兑)相叠。兑为泽、为悦,巽为木、为顺,泽水淹舟,遂成

大错。阴阳爻相反,阳大阴小,行动非常,有过度形象,内刚外柔。

第29卦坎为水(坎卦)行险用险

下下卦

象曰:一轮明月照水中,只见影儿不见踪,愚夫当财下去取,摸来摸去一场空。

这个卦是同卦(下坎上坎)相叠。坎为水、为险,两坎相重,险上加险,险阻重

重。一阳陷二阴。所幸阴虚阳实,诚信可豁然贯通。虽险难重重,却方能显人性光彩。

第30卦离为火(离卦)附和依托

中上卦

象曰:官人来占主高升,庄农人家产业增,生意买卖利息厚,匠艺占之大亨通。

这个卦是同卦(下离上离)相叠。离者丽也,附着之意,一阴附丽,上下二阳,该

卦象征火,内空外明。离为火、为明、太阳反复升落,运行不息,柔顺为心。

第31卦泽山咸(咸卦)相互感应

中上卦

象曰:运去黄金失色,时来棒槌发芽,月令极好无差,且喜心宽意大。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兑)相叠。艮为山;泽为水。兑柔在上,艮刚在下,水向下

渗,柔上而刚下,交相感应。感则成。

第32卦雷风恒(恒卦)恒心有成

中上卦

象曰:渔翁寻鱼运气好,鱼来撞网跑不了,别人使本挣不来,谁想一到就凑合。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震)相叠。震为男、为雷;巽为女、为风。震刚在上,巽柔

在下。刚上柔下,造化有常,相互助长。阴阳相应,常情,故称为恒。

第33卦天山遁(遁卦)遁世救世

下下卦

象曰:浓云蔽日不光明,劝君且莫出远行,婚姻求财皆不利,提防口舌到门庭。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乾)相叠。乾为天,艮为山。天下有山,山高天退。阴长阳

消,小人得势,君子退隐,明哲保身,伺机救天下。

第34卦雷天大壮(大壮卦)壮勿妄动

中上卦

象曰:卦占工师得大木,眼前该着走上路,时来运转多顺当,有事自管放心宽。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震)相叠。震为雷;乾为天。乾刚震动。天鸣雷,云雷滚,

声势宏大,阳气盛壮,万物生长。刚壮有力故曰壮。大而且壮,故名大壮。四阳壮盛,

积极而有所作为,上正下正,标正影直。

第35卦火地晋(晋卦)求进发展

中上卦

象曰:锄地锄去苗里草,谁想财帛将人找,一锄锄出银子来,这个运气也算好。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离)相叠。离为日,为光明;坤为地。太阳高悬,普照大

地,大地卑顺,万物生长,光明磊落,柔进上行,喻事业蒸蒸日上。

第36卦地火明夷(明夷卦)晦而转明

中下卦

象曰:时乖运拙走不着,急忙过河拆了桥,恩人无义反为怨,凡事无功枉受劳。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坤)相叠。离为明,坤为顺;离为日;坤为地。日没入地,

光明受损,前途不明,环境困难,宜遵时养晦,坚守正道,外愚内慧,韬光养晦。

第37卦风火家人(家人卦)诚威治业

下下卦

象曰:一朵鲜花镜中开,看着极好取不来,劝君休把镜花恋,卦若逢之主可怪。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巽)相叠。离为火;巽为风。火使热气上升,成为风。一切

事物皆应以内在为本,然后伸延到外。发生于内,形成于外。喻先治家而后治天下,家

道正,天下安乐。

第38卦火泽睽(睽卦)异中求同

下下卦

象曰:此卦占来运气歹,如同太公作买卖,贩猪牛快贩羊迟,猪羊齐贩断了宰。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离)相叠。离为火;兑为泽。上火下泽,相违不相济。克则

生,往复无空。万物有所不同,必有所异,相互矛盾。睽即矛盾。

第39卦水山蹇(蹇卦)险阻在前

下下卦

象曰:大雨倾地雪满天,路上行人苦又寒,拖泥带水费尽力,事不遂心且耐烦。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坎)相叠。坎为水,艮为山。山高水深,困难重重,人生险

阻,见险而止,明哲保身,可谓智慧。蹇,跋行艰难。

第40卦雷水解(解卦)柔道致治

中上卦

象曰:目下月令如过关,千辛万苦受熬煎,时来恰相有人救,任意所为不相干。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震)相叠。震为雷、为动;坎为水、为险。险在内,动在

外。严冬天地闭塞,静极而动。万象更新,冬去春来,一切消除,是为解。

第41卦山泽损(损卦)损益制衡

下下卦

象曰:时动不至费心多,比作推车受折磨,山路崎岖吊下耳,做插右按按不着。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艮)相叠。艮为山;兑为泽。上山下泽,大泽浸蚀山根。损

益相间,损中有益,益中有损。二者之间,不可不慎重对待。损下益上,治理国家,过

度会损伤国基。应损则损,但必量力、适度。少损而益最佳。

第42卦风雷益(益卦)损上益下

上上卦

象曰:时来运转吉气发,多年枯木又开花,枝叶重生多茂盛,几人见了几人夸。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巽)相叠。巽为风;震为雷。风雷激荡,其势愈强,雷愈

响,风雷相助互长,交相助益。此卦与损卦相反。它是损上以益下,后者是损下以益

上。二卦阐述的是损益的原则。

第43卦泽天夬 (夬卦) 决而能和

上上卦

象曰:蜘蛛脱网赛天军,粘住游蜂翅翎毛,幸有大风吹破网,脱离灾难又逍遥。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兑)相叠。乾为天为健;兑为泽为悦。泽气上升,决注成

雨,雨施大地,滋润万物。五阳去一阴,去之不难,决(去之意)即可,故名为夬(guà

i),夬即决。

第44卦天风姤(姤卦) 天下有风

上卦

象曰:他乡遇友喜气欢,须知运气福重添,自今交了顺当运,向后管保不相干。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乾)相叠。乾为天,巽为风。天下有风,吹遍大地,阴阳交

合,万物茂盛。姤(gǒu)卦与夬卦相反,互为“综卦”。姤即遘,阴阳相遇。但五阳一

阴,不能长久相处。

第45卦泽地萃(萃卦)荟萃聚集

中上卦

象曰:游鱼戏水被网惊,跳过龙门身化龙,三尺杨柳垂金钱,万朵桃花显你能。

这个卦是异卦相叠(下坤上兑)。坤为地、为顺;兑为泽、为水。泽泛滥淹没大

地,人众多相互斗争,危机必四伏,务必顺天任贤,未雨绸缪,柔顺而又和悦,彼此相

得益彰,安居乐业。萃,聚集、团结。

第46卦地风升(升卦)柔顺谦虚

上上卦

象曰:士人来占必得名,生意买卖也兴隆,匠艺逢之交易好,农间庄稼亦收成。

这个卦是异卦相叠(下巽上坤)。坤为地、为顺;巽为木、为逊。大地生长树木,

逐的成长,日渐高大成材,喻事业步步高升,前程远大,故名“升”。

第47卦泽水困(困卦)困境求通

中上卦

象曰:时运不来好伤怀,撮上押去把梯抬,一筒虫翼无到手,转了上去下不来。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兑)相叠。兑为阴为泽喻悦;坎为阳为水喻险。泽水困,陷

入困境,才智难以施展,仍坚守正道,自得其乐,必可成事,摆脱困境。

第48卦水风井(井卦)求贤若渴

上上卦

象曰:枯井破费已多年,一朝流泉出来鲜,资生济渴人称羡,时来运转喜自然。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坎)相叠。坎为水;巽为木。树木得水而蓬勃生长。人靠水

井生活,水井由人挖掘而成。相互为养,井以水养人,经久不竭,人应取此德而勤劳自

勉。

第49卦泽火革(革卦)顺天应人

上上卦

象曰:苗逢旱天渐渐衰,幸得天恩降雨来,忧去喜来能变化,求谋干事遂心怀。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兑)相叠。离为火、兑为泽,泽内有水。水在上而下浇,火

在下而上升。火旺水干;水大火熄。二者相生亦相克,必然出现变革。变革是宇宙的基

本规律。

第50卦火风鼎(鼎卦)稳重图变

中下卦

象曰:莺鹜蛤蜊落沙滩,蛤蜊莺鹜两翅扇,渔人进前双得利,失走行人却自在。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离)相叠。燃木煮食,化生为熟,除旧布新的意思。鼎为重

宝大器,三足稳重之象。煮食,喻食物充足,不再有困难和困扰。在此基础上宜变革,

发展事业。

第51卦震为雷(震卦)临危不乱

中上卦

象曰:一口金钟在淤泥,人人拿着当玩石,忽然一日钟悬起,响亮一声天下知。

这个卦是同卦(下震上震)相叠。震为雷,两震相叠,反响巨大,可消除沉闷之

气,亨通畅达。平日应居安思危,怀恐惧心理,不敢有所怠慢,遇到突发事变,也能安

然自若,谈笑如常。

第52卦艮为山(艮卦)动静适时

中下卦

象曰:财帛常打心头走,可惜眼前难到手,不如意时且忍耐,逢着闲事休开口。

这个卦是同卦(下艮上艮)相叠。艮为山,二山相重,喻静止。它和震卦相反。高

潮过后,必然出现低潮,进入事物的相对静止阶段。静止如山,宜止则止,宜行则行。

行止即动和静,都不可失机,应恰到好处,动静得宜,适可而止。

第53卦风山渐(渐卦)渐进蓄德

上上卦

象曰:俊鸟幸得出笼中,脱离灾难显威风,一朝得意福力至,东西南北任意行。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巽)相叠。艮为山,巽为木。山上有木,逐渐成长,山也随

着增高。这是逐渐进步的过程,所以称渐,渐即进,渐渐前进而不急速。

第54卦雷泽归妹(归妹卦)立家兴业

下下卦

象曰:求鱼须当向水中,树上求之不顺情,受尽爬揭难随意,劳而无功运平平。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震)相叠。震为动、为长男;兑为悦、为少女。以少女从长

男,产生爱慕之情,有婚姻之动,有嫁女之象,故称归妹。男婚女嫁,天地大义,人的

开始和终结。上卦与渐卦为综卦,交互为用。

第55卦雷火丰(丰卦)日中则斜

上上卦

象曰:古镜昏暗好几年,一朝磨明似月圆,君子谋事逢此卦,近来运转喜自然。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震)相叠,电闪雷鸣,成就巨大,喻达到顶峰,如日中天。

告诫;务必注意事物向相反方面发展。治乱相因,盛衰无常,不可不警惕。

第56卦火山旅(旅卦)依义顺时

下下卦

象曰:飞鸟树上垒窝巢,小人使计举火烧,君占此卦为不吉,一切谋望枉徒劳。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离)相叠。此卦与丰卦相反,互为“综卦”。山中燃火,烧

而不止,火势不停地向前蔓延,如同途中行人,急于赶路。因而称旅卦。

第57卦巽为风(巽卦)谦逊受益

中上卦

象曰:一叶孤舟落沙滩,有篙无水进退难,时逢大雨江湖溢,不用费力任往返。

这个卦是同卦(下巽上巽)相叠,巽(xùn)为风,两风相重,长风不绝,无孔不

入,巽义为顺。谦逊的态度和行为可无往不利。

第58卦兑为泽(泽卦)刚内柔外

上上卦

象曰:这个卦象真可取,觉着做事不费力,休要错过这机关,事事觉得随心意。

这个卦是同卦(下泽上泽)相叠。泽为水。两泽相连,两水交流,上下相和,团结

一致,朋友相助,欢欣喜悦。兑为悦也。同秉刚健之德,外抱柔和之姿,坚行正道,导

民向上。

第59卦风水涣(涣卦)拯救涣散

下下卦

象曰:隔河望见一锭金,欲取岸宽水又深,指望资财难到手,尽夜资财枉费心。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巽)相叠。风在水上行,推波助澜,四方流溢。涣,水流流

散之意。象征组织和人心涣散,必用积极的手段和方法克服,战胜弊端,挽救涣散,转

危为安。

第60卦水泽节(节卦)万物有节

上上卦

象曰:时来运转喜气生,登台封神姜太公,到此诸神皆退位,纵然有祸不成凶。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坎)相叠。兑为泽,坎为水。泽有水而流有限,多必溢于泽

外。因此要有节度,故称节。节卦与涣卦相反,互为综卦,交相使用。天地有节度才能

常新,国家有节度才能安稳,个人有节度才能完美。

第61卦风泽中孚(中孚卦)诚信立身

下下卦

象曰:路上行人色匆匆,急忙无桥过薄冰,小心谨慎过得去,一步错了落水中。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巽)相叠。孚(fú)本义孵,孵卵出壳的日期非常准确,有

信的意义。卦形外实内虚,喻心中诚信,所以称中孚卦。这是立身处世的根本。

第62卦雷山小过(小过卦)行动有度

中上卦

象曰:行人路过独木桥,心内惶恐眼里瞧,爽利保保过得去,慢行一定不安牢。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震)相叠。艮为山,震为雷,过山雷鸣,不可不畏惧。阳为

大,阴为小,卦外四阴超过中二阳,故称“小过”,小有越过。

第63卦水火既济(既济卦)盛极将衰

中上卦

象曰:金榜以上题姓名,不负当年苦用功,人逢此卦名吉庆,一切谋望大亨通。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坎)相叠。坎为水,离为火,水火相交,水在火上,水势压

倒火势,救火大功告成。既,已经;济,成也。既济就是事情已经成功,但终将发生变

故。

第64卦火水未济(未济卦)事业未竟

中下卦

象曰:离地着人几丈深,是防偷营劫寨人,后封太岁为凶煞,时加谨慎祸不侵。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离)相叠。离为火,坎为水。火上水下,火势压倒水势,救

火大功未成,故称未济。《周易》以乾坤二卦为始,以既济、未济二卦为终,充分反映

了变化发展的思想.

周易中的八个基本卦象是怎么与天泽火雷风水山坤对应的??例如,为什么上...

是这样的,一连横代表阳.天为阳中之阳,所以是三横.这是天的本像.他的变像是多一个由阳变为阴,也就是由一变成“- -”,同理,地的,是反过来,由“--”变成“一”

他的变像就- -,三下面动了,就是天最下面运动了,那自然是风了.如果是天中间动了,那自然就是烟了,也就是代表火,因为火才会生烟. 如果天最上面动了,那又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天映上水里面了,天在水下面.那卦象自然就是泽了,大湖泊把天映在水里,天在水下面,水面上起波了,就是水中天上面动了.....

换一下.天是圪,风是巽,泽是兑......

同理,地是三个"- -" 地最上面动了,那就是山动了...因为山是在大地最上面的.

地中间动了,那是水在流动,因为水是在地下的,,,,,不要说地表,地下水是地水的几倍啊。。。。

地的最下面动了。当然是震。因为,地心的动运动,才是地震和板块变化的原因。。。。。。。

http://tieba.baidu.com/f?kz=827356788

以前在黄帝内经吧说过相关的问题。

一时顺口说的,不知有没有打错字。

懂周易的请进!

你确认好了,履卦上九,九四变才是节卦,上九变是兑卦。

易传的主要内容是

总括起来主要有:仁、义、礼、智、勇、忠、孝等,《易传》是对《易经》的注释,其中有10篇文章,又叫《十翼》;

一、太极

太极是《易传》的重要范畴。语出《易传,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从这段话本身来看,太极一方面与二仪、四象、八卦一道作为筮法的一个基本范畴,用来指称大衍之数或奇偶未分状态,并作为六十四卦的最初根源。从这一方面看,它不具有哲学意义。另一方面,太极又包含着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本体论的内涵,揭示了一种宇宙生成的基本模式,这又使它具有了哲学的内涵,成为一个哲学范畴。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易传》认为《易经》是一部可以预测未来、决断吉凶的筮书,而《易经》之所以能预测未来、决断吉凶,是因为《易经》是整个宇宙、整个世界的缩影,整个宇宙和世界生存发展变化的奥妙全在其中。它指出“《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系辞》),正说明这个道理。

《易传》的太极作为一个基本哲学范畴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吕氏春秋·大乐》中讲“音乐之所由来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还说“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这一说法与《易传》中太极的含义极其相似,如出一辙,联系到《吕氏春秋》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关于太一的思想当是对《易传》太极思想的继承、运用、发挥和发展。

太极关于宇宙生成说的涵义在汉代以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当时,《易经·乾凿度》认为易是无形、无象、无气、无质的,由于它处在宇宙最原始的阶段,故称之为太易。太易之后,逐渐产生了气,再演化成形态,这时称为太始。从太始开始有形,但无质地,后来有了质地,这时,被称为太素。从有气始,到有形、有质,统称为太极。宋代学者周敦颐根据太极生两仪的模式,提出了太极图说,认为宇宙开始是无极,后来生出太极元气,元气分为阴阳二气和天地。二气结合为阳变、阴合,便生出了五行,五行相生,又形成万物和人类。而宋代另一学者邵雍则按照二分法的模式提出他的看法。这使得我国古代对宇宙生

成的看法出现两大基本观点:一是由虚向实转化,二是由实向虚转化。虽然看法不一样,但二者实际上都把宇宙看成是一个统一体,并把人和万物的出现看成是一个演化的过程。

从宇宙本体论看,《易传》把太极看成是天地所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化的根据。《易传》认为卦爻象都处在不停的变化之中,而且其变化是有规律的,但其变化的根由在太极,由太极生出乾坤,乾坤二卦相互推移又生出其它的六十二卦,其卦象虽有形,但其变化的规则是无形的,前者为器,后者为道。后来的易学大师对此大加发挥,形成了宇宙本体论的四个重要派别,即以王弼为代表的无本论,他认为无极为无,是天地万物之本;二是以朱熹为代表的理本论,他认为无形无象的太极即为理,是天地阴阳之所以然及其当然的法则;三是以杨简为代表的心本论,认为心为太极,把心看成是宇宙的本体;四是以张载为代表的气本论,他们认为太极是阴阳二气的统一体。而从我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来看,在宇宙观方面,气本论和理本论是宋代以后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二、阴阳

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它也是《易传》最基本的哲学范畴。周易哲学中其它的一些重要的概念、范畴和命题都是以阴阳这一范畴为基础而展开讨论和阐释的。实际上,从易学哲学来看,阴阳是贯穿这一哲学体系最基本的哲学范畴。《庄子·天下篇》曾指出“《易》以道阴阳”,这一语道出了易学哲学的核心在于阴阳。

《易传·系辞》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它把阴阳提到道的高度上。一方面,它把易理概括为阴阳。例如:从卦画上讲,奇偶二数,阴阳二爻,乾坤二卦等都是一阴一阳。而就乾坤以外的各卦来讲,也都是由阴阳二爻组成,同样是一阴一阳;八卦中的六个子卦也都是相互成对,一阴一阳。六十四卦从总体上来看,它是由三十二个对立面构成的,同样体现为一阴一阳。从卦爻的变化来看,老阴和老阳的互变,本卦变为之卦,也都是一阴一阳。一卦之中,刚柔上下往来,也表现为一阴一阳。因此,离开了阴阳,《周易》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是卦本意上的一阴一阳。难能可贵的是,《易传》把阴阳当成事物的性质

及其变化的法则,它把许多具体的事物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事物都赋予了阴阳的涵义。从自然现象看,它以天为阳,以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暑为阳,寒为阴;明为阳,暗为阴;昼为阳,夜为阴。《易传·系辞》指出:“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乾,阳物也;坤,阴物也。”从社会现象方面看,它又以男为阳,以女为阴;以君为阳,以民为阴;以君子为阳,以小人为阴。所以它讲“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

小人之道也。”(《易传·系辞》)另外,它还对自然和社会中共有的现象也以·阴阳来解释,并赋予其阴阳的涵义。如刚柔、健顺、进退、辟开、伸屈、贵贱、高低,它认为都是一阴一阳。从这个角度看,《易传》认为,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自然现象,都存在着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就是阴阳。当然,对立着的这些事物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运动变化的。如“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日月相推而明生”,“寒暑相推而岁成”,“屈信(伸)相感而利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系辞》)“天地交而万物通”,“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彖·泰》)

《易传》在自然方面对阴阳的阐释体现了一种自然哲学,而天地万物生成的宇宙法则是它探讨的重要问题。它认为“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它以三个阳爻和三个阴爻分别代表乾坤,并以乾坤象征天地,由天地生出万物来,因此,它认为阴阳就是物,即它所谓的“乾,阳物也;坤,阴物也。”而且把阴阳看成是生育万物的实体。

值得指出的是阴阳在《易传》中作为一种实体的观点,在秦汉时期不仅广为流传,而且得到了发展,并成为当时自然科学重要的指导思想。如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的宇宙理论就体现了阴阳与气化相结合的思想,而这一思想代表了当时自然科学界思潮的主流。

总之,我们可以这样讲,《易传》第一次把阴阳当成最高的哲学范畴来看待一切、对待一切和解释一切的。后代的哲学家通过动静等哲学范畴把阴阳、太极等范畴结合起来,因此,阴阳不仅是《易传》的最高哲学范畴,也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

三、刚柔

刚柔是《易传》中与阴阳相对应的重要哲学范畴,它是用以表达天地万物和卦爻对立统一的基本范畴,具有着和阴阳相同的性质,但层次比阴阳范畴要低。《易传·说卦》中指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这说明刚柔与阴阳、仁义具有相同的含义。

刚柔主要指卦中的阳爻与阴爻,它认为阴爻与阳爻交替使用,便出现了卦象与卦爻的变化,这是刚柔在周易中很重要的一层含义。从刚柔的这一层含义来看,它认为通过刚柔的变化可以预测未来、占卜吉凶。它讲“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系辞》)。这就是说,刚爻、柔爻杂错而居于六位,即刚可以在阳位或者阴位,柔也可在阳位或阴位,于是便可以显示出得失来,而表现出来的得失即为吉凶。所以,迭用刚柔可以分阴分阳,从而预见吉凶,占卜未来。而为了趋吉避凶,《易传》便提出了刚柔相济的基本主张,一方面,它主张刚强,要求自强不息;另一方面,它又反对过于刚强,认为“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彖》)。因此,它主张刚柔要相互适应,合乎中正之道,保持谦虚的美德,它指出“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同上),“以贵下贱,大得民也”,“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彖》)。这实际是给处在刚强之位的统治者的一剂治世良方,即在必要的时候应对下属柔顺一点,以争取他们的拥护与支持,从而有利于其统治。对柔来讲,《易传》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认为柔者不能居于刚之上而处于支配地位,它指出“无攸利,柔乘刚”,认为柔居刚上是不会有好结果的。相反,自己要安心地处卑位而顺从刚,认为这样才合于中正之道,才会有好的结果,即“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彖》)。“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上)。刚柔的另一层含义指称的是自然界中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易传·彖》讲“刚柔始交而难生。”这里的刚柔指称天地二气。《易传·系辞》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所望”。这里的刚柔则是指事物之阴阳对立的两方面,一般人将其理解为善恶、大小、得失、存亡、明幽等。知柔知刚,实际就是讲人们可以由善知恶、由得知失、由大知小、由存知亡等。当然,刚柔还可以相互交易变换。它指出“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系辞》)在这里,刚柔指的就是阳爻、阴爻在卦中可以相互交换易位。联系到《易传》把刚柔当成阴阳对立的两面,因此,我们认为它实际上主张事物的对立面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易传》既重视刚,又强调柔,要求刚柔相应,而且它还认为,刚柔之间会发生矛盾,而要解决这种矛盾就要进行变革,从而达到刚柔相应的局面,用刚来支配柔,以柔来顺应刚。它认为,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斗争是不可避免的,刚柔也不例外,所以,当这二者之间的矛盾达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时,就要顺乎天而应乎人,主动地进行变革,以促进其发展,否则,就会阻碍事物、社会的发展。它指出“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认为“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彖》)主张要不失时机地进

行变革,达到一种更高的刚应柔、柔顺刚,刚柔协调合作的理想程度,即“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彖》)

四、动静

从总体上看,《易传》既有重视动的一面,也有重视静的一面,还有重视动静结合、转化的一面,而且它还把动静与刚柔结合起来进行探讨。它指出“动静有常,刚柔断矣”。(《系辞》)这指的是动静有它内在的规律性,而这个规律性恰好能把刚柔区分开来。在《易传》看来,刚为阳,柔为阴,而动为阳,静为阴,由乾动坤静可以分辨出刚阳、柔阴的性质来。我们知道,刚柔是《易传》很重要的哲学范畴,它与阴阳一道被赋予了丰富的哲学内涵。《易传,说卦》讲“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由于天道、地

道、人道这些统一的规律性均本之于阴阳,这就使刚柔、动静具有联结起来的契合点,从而使动静具有了很高的哲学价值。

《易传·系辞》指出“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它认为,静与动都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象征天的乾本来是动的,而且它的动是直遂不挠,能生出刚大的气魄来;但天也有宁静的时候,而且它的宁静达到了一种高度专一的程度,因此,代表动的乾有静和动两方面的属性,它并不是仅仅能动而已。而象征地的坤本来属静为阴,它的宁静自与乾的静不同,具有闭藏微伏、非常宽柔的性质和特点。不过坤并非只静不动,它也具有动的属性,而且动起来是开阔宽广,具有宽柔的性质。由于乾坤被《易传}当作是万物化育的父母,因

此,由乾坤阴阳交合而形成的万物也就都具有了动静两方面的属性。

《易传》认为事物不仅有动静的属性,而且事物的动静还是可以相互变化的,而正是这种变化,使事物在相互矛盾的过程中以发展。它指出“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系辞》)可见,它认为事物是永远发展变化的,绝对的静止是不存在的。由此,我国的许多哲学家认为《易传》是贵动的,因为易就是变易,变易就是变化,变化即动,认为这是易的主旨。但是,我们认为《易传》既重视动,认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彖》)但它也是主张静的,认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

物”(同上)。显然,《易传》的动静观与老子的动静观是不同的。老子认为静是事物的主导方面,而动则是次要方面,主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老子》第七十八章)《易传》避开了老子不重视动的缺点,很好地实现了动与静的结合,并把动静的结合当成是万物生化、变化的根本,指出“天下之大德曰生”。

《易传》的动静范畴,由于克服了先秦时期其他诸家学派关于动静的片面看法,特别是纠正了老子贵柔轻刚、贵静轻动的缺陷,基本上能正确地认识动静问题,这为以后动静范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道器

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把道器作为范畴联系起来的恐怕就是《易传》了。《易传·系辞》讲“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为中国古代哲学对道器问题展开讨论奠定了基础。

道是《易传》的灵魂和生命线,因为“一阴一阳之谓道”;而阴阳贯穿了《易传》的始终,是《易传》的核心。从《易传》所讲的道器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作为天地起源的“淳和未分之气”之道及其相应之器。如“一阴一阳之谓道”,这里的道指的是宇宙的起源,它认为人类和万物皆源于阴阳之道。它指出“天地姻组,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系辞》);“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序卦》);“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彖》);“天地交而万物通”(《序卦》)。此道是无形的,由它资生、派生出有形的万事万物,即“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序卦》),由道派生出来的万物、男女、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礼义等都是有形之器。它们都是具体实在的东西。二是规律法则之道及相应之器。如“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易》与天地准,故能弥天地之道”;“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系辞》)。这些道指的是天地、阴阳交换、运行的法则与规律,也是无形之道。虽然这些道是无形的,但它们可以启迪人生,指导人生。与此道相对应的器也是一些具体的事物,如天、地、雷、雨、风等万物。这些规律与法则是寓于万物之中的,即所谓的道在器中。正如《易传·系辞》所指出的“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它认为,古代圣人正是通过对万事万物(器)的具体观察,才总结出广泛适用的规律、法则(即道)来。三是道德之道及相应之器。它指出“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系辞》);“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彖》)。这类道指称的是伦理道德,是当时统治阶级所必需的伦理规范。它不仅包括仁,也包括德、义、礼,还包括顺与信等。它重视仁,指出“君子体仁足以长人”(《文言》),要求爱人。它强调德,指出“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认为“德行恒易以知险”。“德行恒以知阻”(《系辞》),主张“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把美好的道德当成取信与人的途径,要求人们进德修业。《易传》认为,义与德是联系的,它指出“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文言》)。它要求顺,指出“刚中而应,行险而顺”,“顺乎天而应乎人”,“顺天休命”(《彖》),要求人们遵从这些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而这些规范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因为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关系的基本情况,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思潮。因此,同道德之道相对应的器指的就是当时的社会制度与社会关系。

在二者关系上,社会制度、社会关系作为具体的实在的东西,是道的本原,离开了它就没有了道,就无从总结出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当然,没有一定的道——社会规范,也很难体现出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来。

《易传》之道反映的是自然现象的规律性,基本内容为器,如春夏秋冬的更替,昼夜的循环,寒暑的交往等等。由于它把社会现象当成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因而,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等社会的基本情况也就成了器的一部分。在古代社会中,由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这使得活动、军事活动等都离不开这种道,如祭祀要择日子选时辰,进行战争则要观天象、定天时,随天而行。《易传》虽然并没有对道器展开更深层面的讨论,但是,它指出的道器范畴成为历代哲学家讨论的热门话题,从而使我国古代关于道器问题先后出现了器体道用、道体器用、道器统一等重要观点。

六、三才

三才指的是天道、地道、人道,实际指的是天、地、人。《易传》指出“《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它认为六画卦就是三才的化身,卦中的五、六两爻代表天,三、四两爻代表人,初、二两爻代表地。这说明一个道理,即天、地、人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但它们又各具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对人来讲,其行动是否能获取成功,关键看他的行为是否与天地之道相符合,因此,它指出“天地变化,圣人效之”(《系辞》)。既然圣人都效仿天地之道,那么,一般人就更应该仿效天地之道了。当然,它认为,一般人是很难能主动地去适应天地之道,去寻求天地之道的,所以它主张“圣人以神道设教”“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同上)。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的境地。人为什么要效法天地之道呢?这是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不能也不可能离开这个自然界,离开了自然界,人们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但是,对于已经存在的这个自然界,人们一开始也并未能很好地认识到它的规律性并利用它来为人类自身服务。所以,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能力极其低下,生产力水平低得十分可怜。随着时间的

推移,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天地之道,即自然的一些规律性。这些规律,人们必须遵守,否则就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危害。如人们夜睡早起昼干活,如果反过来是不行的。另外,在出现了种植业以后,人们便开始春耕秋收冬藏,背离了它,人们也是难以生存的。这就使人们认识了自然的规律及其重要性,并去法天地、则天地,即顺应自然规律。这就使我们不难理解《易经》中的许多卦爻辞对天意的解释,及其赋予一些自然现象以天意,并把六十四卦当成一种规律性的东西,让人们据此来占卜吉凶、预测未来。所以,当时在进行婚嫁、祭祀、战争等一系列的活动之前,人们都虔诚地去进行占卜,看看天意如何,看是否受到了天的庇护和帮助,然后据此而采取具体措施进行行动。既然人们要法天则

地,那么,要效法自然的哪些美德以使人们更好地生活呢?它认为主要是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它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彖》),要求人们具有一种不怕困难挫折而奋发向上的革命精神。二是厚德载物、宽以待人。它指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同上),它要求人们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三是谦虚精神。主张人人应具有谦虚的美德,指出“天道亏盈而益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彖》),要求“君子以虚受人”,用宽厚的胸怀去接受别人的意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此来达到“万民服”的目的。当然,它也强调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以顺天、应天。它指出“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遇恶扬善,顺天休命”,“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彖》)。这要求人们的行为要立足于人事的现实,去顺应天地之道,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服务人类。正所谓“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

在这里,《易传》虽然没有明确地揭示出天人之间的关系,但我们可以通过其三才的基本内容清楚地看到,《易传》把天地之道当成社会生活、人类行为的准则,把天道和人道合二为一,为后人对天人关系的讨论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七、义利

义利是我国传统哲学的主要范畴之一。《易传》对这个问题同样有其独到的见解。先秦时期的义利观主要有两大派别:一是以孔孟为代表的重义轻利观,二是法家学派的重礼轻义观。孔子讲“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故之大节也。”(《左传·成公二年》)虽然他主张合理地分配社会利益,但他更主张“见利思义”(《论语·宪问》),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孟子则更明确地指出“王者何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甚至主张舍生取义。法家学派则主张以利动,要求人们以获取功利为目的。那么,《易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首先,它重视义,要求人们公正无私,处事得

宜,认为只有这样,才会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而内心正直、行为适宜。它指出“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文言》)。要求人一定要追求义,因为重视义,就没有了那种见利忘义、贪财害命的人。不仅如此,它还重视利,即功利。《易传》的功利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易传》作为阐释经文的著作使其本身就具有功利性。这是因为它对《易经》中的每一卦的解释,就是给人们提供一个关于事物吉凶、追求行动而获得成功的参考。这使得《易传》从立意开始就赋予了功利性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即《易传》内容的功利性,功利贯穿了《易传》的始终。《系辞》中指出“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就是通过天地阴阳变化之道,达到万物资生、万物资始,以为天下利的目的。这在《彖》《象》中亦有相似的主张。《彖》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广大,品物咸亨”。《象》曰“天与水违行,君子以容民畜众”。这些主张对《易传》的功利性思想作了总的方向性规范。为此,它主张重农业而兼顾工商,指出“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系辞》),并且要善于理财,即“理财正辞,禁民为非”。由此可见,《易传》既重视义,又重视利,并主张把重视利立足于重义的基础之上。这就表明,它已经能很好地把义利统一起来。它指出“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要求“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文言》),因此,它要求人们在义的基础上追求利,应用利。由于它没有把义利对立或割裂开来,这同管仲学派的义利观十分相似。这就避免了儒家、法家对义利的片面看法,从而使之更具有全面性,有一定的现代价值。

当然,《易传》的哲学范畴还远不止这些,其它如仁、义、礼、忠等它都提到过,但相比较而言,上述的几个范畴更重要,更典型,对易学哲学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

《易传》是一部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其学说本于孔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易传》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角、《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自汉代起,它们又被称为“十翼”。

现在流传下来的周易有两部分组成:

《易经》: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辞和384爻的爻辞。

《易传》:又称十翼,是对《易经》得注释,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

周易用一套独特的符号系统象征各种事物。用阳爻“—”(一个长横)和阴爻“--”(两个短横)三个一组或六个一组相叠构成卦。

--------------------

易经 》是一个复杂的哲学系统,现在流传的《易经》中的大部分内容,传说是由周文王所著,所以称为《 周易 》,通俗的说法一般认为《易经》是基于 六十四卦 的占筮用书。但许多研究者认为,其内容涵盖了 哲学 、 、 历史 、 军事 、民俗等诸多方面。是 儒家 和 道教 的重要 典籍 。

在古老的《易经》中,只包括六十四个卦象符号,其后的注解传说是文王所写。而《季传》的作者传说是孔子。在古老的传说里,《周易》只是《易经》的一个部分,完整的《易》还包括《连山》、《归藏》等。

《易》被其后的诸多研究者所推崇,许多易学研究者都是当时公认的渊博学者。

成书过程

周易的成书时间历来颇多争论。现在一般认为是 战国时期 或秦汉时的著作。不是一时一人所写,其中的内容基本反映了 周朝 时人的观点。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