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1167

周易风水堪舆,中华易经风水

兴仁信息网2023-07-28 00:31:320

周易与风水学

古老的典籍需要的是深刻理解,结合时代发展来诠释其中的奥妙,不需要死记硬背的。

风水学就是堪舆学,是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当然和易经也有通用的联系。

首先,要把握的是阴阳五行是生克制化原理,万物之五行的分析和分辨,万物五行之分和演变。

其次,多读历史经典书籍,有些是带严重色彩的可以抛弃,有用的吸收为己用。

然后,悟道也是很重要的。

通过这些,你就是大家了。

请问周易看风水科学吗?周易看风水好不好?需要注意什么?

楼主好,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风水了,所以很多人在建房子之前都会请风水大师看看,风水大师是指能够改变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山脉、山水的方向等。调整风水好坏以至于可以影响其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的一群人的称呼。那们来看下周易看风水科学吗?周易看风水好不好?需要注意什么?

周易,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周易讲的是古代人们对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哲学思想,处理方法,探讨继发事件的方法。

首先,易经与风水风马牛不相及。其次,风水、算卦是后来的一些下层人的一直莫名其妙的寄托。充满了神秘主意、唯心主义;充满了不可知论和悖论。

八卦是上古先民对自然界的认识,而五行则是战国时代对自然界的认识,时代不同自然所取之物也不同。而且,八卦是自然界的物像,而五行是阴阳之气的物像,因此也就不同。八卦也可配五行,如乾为天,五行是金;坤为地,五行是土;震为雷,五行是木;兑为泽,五行是金;巽为风,五行是木;艮为山,五行是土;离为火,坎为水,五行分别为火与水。这种比配,是因为乾、坤、震、巽、坎、离都有其五行物像的取象,详见《说卦》。但兑为泽,为什么五行不是水,反而是金呢?是因为古人以水火为灾,故八卦的五行,水与火都是一个,而其它的,分别都是两个,如坤艮为土,震巽为木,所以兑就与乾一组,五行为金了。

以上就是周易看风水的一些分享,周易讲的是古代人们对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哲学思想,处理方法,探讨继发事件的方法。之前对风水一点都不感兴趣,现在也迷恋上了风水,风水还是要靠自己去摸索。每个人都请专业的风水师傅来家里算风水,周边也有很多算卦的大师,可以去看看。这边友情提示下。风水是客观存在的,不可不信,但也不要过分。

易经与风水是什么关系?

《易经》是阐述人和自然关系的一门应用艺术。

宇宙,在天上,呈现出日月星辰、昼夜以及季节气候等现象,在地上,形成山河、动植物等各种形体,产生错综复杂的变化。而宇宙的动静变化的规律,在动则刚毅,静则柔和的阴阳之道的牵引下演绎着,《易经》就用天、地、风、雨、雷、电、山、海八种自然现象代表的八卦,在反映着聚合与分离的群体,彼此调和与冲突的关系。

而风水,是《易经》在方位上的应用,是对人们居住行为的指导。

我们所处的环境,从物理的角度说,有地热、磁场、放射性物质、微生物这些物质与场信息,每时每刻都对我们发生着影响。比如,地球重力场强的地方,人就长不高。在地质断层带生活的人,癌症发病率高,车祸发生率是一般地方的10倍;从水文地质的角度说,土质、水质所含的有机、无机物,对人的影响不同;宇宙星体对地球的磁场、气候、旱涝、灾荒、疾病等影响更是巨大;从人体生命信息的角度说,不同的生命信息能量,在不同的位置与不同的自然能量对接、交换,影响也不相同。

阴阳是《易经》的核心,也是风水的关键。

风水,首先要解决好阴阳场的问题,以往的一些风水节,都说门、主、灶重要,门就是如何接引生气入宅,主指住宅的主卧,灶指住宅的厨房。其实,阴阳场的布置,才是根本。

生命的核心密码DNA的分子结构是个双螺旋,两条核酶酸链彼此对应缠绕构成一对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阴阳。人体的阴阳必须与外界环境的阴阳场一致,否则,住宅环境的阴阳场要是颠倒了,人体阴阳场也颠倒,人的气血就会混乱,百病丛生。

《黄帝宅经》说:“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是以阳不独王,以阴为得(阳宅为宜修阴方);阴不独王,以阳为得。亦如冬以温暖为德,夏以凉冷为德。”

《易经》云:"阴得阳,如暑得凉,五姓咸和,百事俱昌。重阴重阳则凶,阳宅更招东方、北方,阴宅更招西方、南方,为重也。凡诸阳宅,即有阳气抱阴;阴宅,即有阴气抱阳。"

阴阳是生命的核心,住宅是生命的载体,所以,要处处留意阴阳。比如,冬暖夏凉就是阴阳,在北方,造物时的朝向坐北朝南,就可以达到冬暖夏凉的目的。再比如,阴宅修在东方,阳宅修在西方,这又是一个阴阳。

住宅背后有靠山,前面有流水,山水可以藏风聚气,在这个环境里居住,就可以尽享天地生气。山水也是一对阴阳。

而在一个住宅内部,也应是无处不阴阳。

生命科学:《易经》与住宅风水

首先,明白阴阳位置,这是阴阳场正确与否的致命关键。我们现代的方位观念,认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易经》后天八卦的方位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东、北为阳,南、西为阴东北、西北为阴,东南、西南为阳位。

从住宅的建筑结构来说,阳位一定是实墙,阴位一定是门窗。

从河图、洛书中得知的方位的阴阳关系,与现代住宅建设差距较大,北边是阳位,可为了通风,现代住宅北面都有窗户。要处理室内的阴阳关系,把一面墙分成三份,北为阳位,正北的部位一定不能有窗,而东北、西北为阴位,可以把窗户改在这两个部位,就可以解决通风的问题,同时,又照顾了阴阳的位。

东南、西南为阳位,如果是实墙,东北、西北是窗户,实为阳,虚为阴,这构成了2对阴阳。如果没有窗户,那么,就在阳位放高柜子,在阴位放低柜子,高为阳,低为阴。除了8个方位的阴阳关系外,高的电视柜和矮的茶几是一对阴阳,沙发和茶几也构成一对阴阳。电器、电脑、电话都是阳,在同一屋子里,阳的东西不能过于集中,否则就阴阳失衡,场偏阳,人就容易亢奋、急躁等。

自学周易风水学,读哪种书比较好?

风水书籍推荐

一、峦头形势

1《玉髓真经》 张子微著

2《地学》 沈镐著

3《撼龙经疑龙经批注校补》 荣锡勋著

4《一贯堪舆-杨曾地理家传心法捷》 唐宗庚著

5《刘国师地理真传》 刘国师著

6《乐山篇地理书》 来木臣著

7《秘传水龙经》 蒋大鸿著

8《寻龙点穴全集》 珍藏本

9《寻龙点穴墓相风水》 不过五著

10《简明地学堪舆泄秘》 汪志伊著

11《地理山洋指迷》 周景一著

12《辟径集》 李默斋著

13《现代风水学峦头总论》 姜国威著

14《寻龙秘诀》 高隐仙藏

15《图解雪心赋》 白鹤鸣著

16《地理啖庶录》 袁守定著

17《地理砂水穴法》

18《地理万山图》

19《仙家救贫术搜地灵》 白云山人著

20《黄囊穴髓》 程天昭演绎

21《地理汇宗》

22《平砂地理玉函经释义》 邱于展著

23《地理点穴大全》 许澹园订

24《地理全书》 著

25《立宅安坟风水秘传》 黎浩贤著

26《相墓相宅术》 (四库本)

27《平砂玉尺经》 刘秉忠原著,李峰编

28《堪舆秘笈奇书》 著

29《新注雪心赋》 何聪明著

30《峦头精义》 李默斋著

31《峦头风水大破译》 张健民著

32《地理峦头实务》(上中下) 钟义明著

33《增订地理图记》 钟义明著

34《王派风水学-峦头精义》 王松寒著

35《地理琢玉斧峦头括歌》 张九仪增释

36《地理捷径秘断》 张哲鸣著

37《阴阳宅宝鉴》 苏立民著

38《一善地理真诀》 妙摩慧度著

39《假日寻龙记》 姜健贤著

40《地理心法-寻地五要捷诀道读》 许人文注 张建民编

41《地理囊金集注-记师口诀节文》 章贡、刘谦著

42《谭天纵留题-乌蒙吉真诀-刘若谷千金赋》

43《本地姜留题》

44《风水寻龙诀》

45《撼龙经》 杨筠松著

46《疑龙经》 杨筠松著

47《泄天机》 廖禹著

48《秘传廖公画夹拨砂经》 廖禹著

49《地理阴阳秘录》 苏立民著

50《地理天机会元》 徐试可著

51《地理大成-山法全书》 叶九升著

52《精校地理人子须知》 徐善继、徐善述著

二、郭杨蒋一脉玄空正法

1、《青囊经》 黄石公著

2、《青囊序》 曾求己著

3、《青囊奥语》 杨筠松著

4、《天玉经》 杨筠松著

5、《都天宝照经》 杨筠松著

6、《地理辨正》 蒋大鸿著

7、《水龙经》 蒋大鸿著

8、《天元五歌》 蒋大鸿著

9、《归厚禄》 蒋大鸿著

10、《天元余义》 蒋大鸿著

11、《平砂玉尺辨伪》 蒋大鸿著

12、《阳宅指南》 蒋大鸿著

13、《阳宅天元赋》 蒋大鸿著

14、《杨公滴滴金》 杨筠松著

三、范宜宾滇南派(即连城派)玄空法

1、《风水的研究》 唐正一著

2、《增释地理冰海》 高守中著

3、《地理辨正揭隐》

4、《金氏地学粹篇》

5、《家存玄空大卦地理秘传》

6、《玄空探原录》

7、《乾坤法窍》 范宜宾著

8、《玄空大五行真传口诀 》 托名蒋大鸿著

四、谈养吾玄空六法派

1、《中国绝学、玄空如意理气正宗入门深造》 陈梦国著

2、《玄空本义》 谈养吾著

3、《地理辨正翼》 荣锡勋著

4、《堪舆正经》 陈正儒著

5、《新玄空紫白诀》 赵景义原著、张成春编

6、《地理辨正白话注解》 谈养吾原著、陈世范编

7、《天元五歌阳宅篇注解》 赵景义著

8、《地理小补》 刘杰著

9、《辨正发秘初稿》 刘杰著

10、《玄空法鉴》 曾怀玉著

11、《元运发微》 卢作周著

五、邓恭江西大玄空五行派

1《地理知本金锁秘》 邓恭(梦觉)著

2《地理黄金屋》 邓恭(梦觉)著

3《蒋大鸿地理秘诀稿》

4《玄空河洛先后天心法秘诀》 藏本

5《九经会聚》 李浩洋藏

6《三元地理山水气运挨星图诀》 张庆辑

7《新增大五行图诀》(上下) 张庆辑

8《蒋大鸿三元奥秘手抄本》、《罗经解》、《秘授篇》 邓恭著

9《蒋公阳宅秘授篇》 邓恭(梦觉)著

六、蔡岷山广东玄空派

1《中州派玄空学》(上下) 王亭之著

2《地理心眼指要真解》 王亭之著

3《地学铁骨秘》 吴师青著

4《玄空真秘》 徐宇辰著

5《地理辨正求真》 蔡岷山著

七、章仲山无常派玄空飞星

1《玄空星相地理学》 钟义明著

2《玄空地理丛谈》之一 钟义明著

3《玄空地理丛谈》之二 钟义明著

4《玄空地理丛谈》之三 钟义明著

5《玄空地理丛谈》之四 钟义明著

6《玄空地理丛谈》之五 钟义明著

7《玄空地理丛谈》之六 钟义明著

8《玄空地理逸篇新解》 钟义明著

9《玄空地理断诀汇篇》 钟义明著

10《玄空地理考验注解》(上中下) 钟义明著

11《沈氏玄空学》(上下) 沈竹礽

12《地理辨证抉要》 沈竹礽

13《沈氏玄空学》(上中下) 白鹤鸣注本

14《玄空紫白诀精解》 白鹤鸣著

15《赋飞星赋精解》 白鹤鸣著

16《风水秘传100诀》 白鹤鸣著

17《天理第一地理书》(上下) 冯严筑著

18《古易玄空学新探》 胡京国著

19《玄空精断》 胡京国著

20《大玄空挨星天法真传》 张哲鸣著

21《大三元玄空秘旨些子真传》 张哲鸣著

22《大三元玄空地灵秘笈断诀》 张哲鸣著

23《相地指迷》蒋大鸿著

24《沈氏地理疑义答问-地理问正》 李崇仰编

25《玄空指妙》柯建成著

26《玄空指微》柯建成著

27《实用风水学秘籍总断》姜国威著

28《山居手记》陈雪涛著

29《玄空风水之天机妙诀》陈雪涛著

30《风水选旺秘诀》罗量著

31《风水墓相学》姜健贤著

八、朱小鹤苏州玄空派

1《地理辨正补》 朱小鹤著

九、上虞派张心言六十四卦玄空法

1《地理辨正疏玄空秘旨摘秘》 黄春发著

2《三元六十四卦用爻法》 林文松、陈怡诚合著

3《三元地理六十四卦运用》林文松、陈怡诚合著

4《易经地理学》 吴明修著

5《三元法地理理气探原》吴明修著

6《易经三元地理阐微》 吴明修著

7《三元玄空地理堂奥》 珍藏本

8《三元玄空大卦秘传》无际山人著

9《三元地理山水则要》协会合编

10《三元地理抽爻换象》吴相益、谢明道合著

11《分金节气用爻当运秘解》张量矿著

12《玄空大卦及飞星详解》白鹤鸣著

13《玄空风水突破要诀》 黄春发著

14《三元地理讲义》 林国雄著

15《风水活穴建造真诀》张量矿著

16《三元易经地理交媾法诀秘笈》(上下) 张量矿著

17《奇门三元直指》(上下) 余胜唐

18《玄空秘旨-直透》陈昭有著

19《玄空真解-入门要诀》 刘来平著

20《玄空真解-地理经典批论》 又元子著

21《玄空真解-玄空囫囵语》 又元子孙著

22《玄空真解-天元歌批论》又元子孙著

23《玄空真解-归厚录》又元子孙著

24《玄空真解-阳宅觉》又元子孙著

25《玄空大卦秘诀》孙长庚著

十、尹一勺湘楚派玄空法

1、《地理四秘全书》 尹一勺著

十一、钟九华《玉函通秘》玄空法

1、《玉函通秘》原著

2、《玉函通秘》崔汇滨校本

十二、龙门八局(先后天派)

1《正三元杨公祖师心法》 杨救贫著

2《三元地理四诀精论》 陈启铨著

3《风水风采录》 陈启铨著

4《地理乾坤国宝》 杨藏华著

5《三元地理观水点地法》 庄文寿著

6《地理特诀》 张渊理著

7《三元堪舆黄金断》 庄文寿著

8《地理乾坤国宝评注》 陈启铨著

9《乾坤国宝龙门八局图解》林志荣著

十三、干支生旺墓三合四大局

1《地理实用集》钟义明著

2《阴阳宅断诀》妙摩慧度著

3《风水指南》 妙摩慧度著

4《三元三合地理精论》黄春霖著

5《地理四弹子》

6《风水预测》 李渊著

7《地理汇宗-元女青囊海角经》

8《立宅安坟风水秘传》 黎浩贤著

9《地理正宗》 广西民族出版社辑

10《地理五诀》 赵九峰著

11《风水照夭镜》 劳大刚著

12《地理阴阳纂要》邓士松著

13《地理学新义》俞仁宇著

14《增补理气图书》 周淳庸著

15《堪舆指南真传》 陈盈芳著

16《二十四山头化作四拾捌局用法》 陈锡元著

17《堪舆辟谬真传》 刘公中著

18《地理诸家开门放水》 吴明修著

19《地理三字经》 程前川著

20《地理直指原真》 彻莹和尚著

21《地理综合水法》梁贵博著

22《风水的研究》 梁贵博著

23《鲁班寸白簿》 鲁班著

24《海底藏珠》 徐试可著

25《地理水法全成》 高隐仙著

26《王德薰地理真传》 陈繁夫著

27《术数精要》 白鹤鸣著

28《古代风水术注评》 王玉德著

19《三合法地理秘旨全书》(上下) 陈怡诚 林文松编著

30《赣州风水秘传》 怡然斋藏本

31《秘本通玄鬼灵经》李崇仰编

32《地理名墓断诀》姜健贤著

33《周易与风水》何宗阳著

34《三元地理连山归藏》陈怡诚 林文松编著

35《三元地理明师盘线秘旨》陈怡诚 林文松编著

36《看风水秘笈大全》御堂龙儿著

37《青囊心印》《青囊心印续编》《天玉经内传心印》王宗臣著

38《天玉经》四库本

39《地理大全辑要》许园甫著

十四、赖布衣天星纳甲派

1《催官篇》 赖布衣著

2《入地眼全书》 静道和尚著

3《地理铅弹子》 张九仪著

4《地理穿透真传》 张九仪著

5《杨公地理图说》藏本

6《入地眼全书》静道和尚著

7《地理正义评注》张九仪著

8《杜氏地理图说》杜奇英著

9《形家集要》刘云岩著

10《山水发微》王德薰著

风水学入门知识有哪些?怎样才算是风水入门?

一、风水学的基本含义风水这一名字起始于中国晋朝托名为郭璞(公元276——324年)所著的《葬书》。书曰:“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又曰:“浅深得乘,风水自成。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夫土者之体,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在这以前人们把风水文化称为堪舆学。《玄灵修真辞典》中说:“堪舆,属传统文化方术之一,堪舆风水之术,在我国民间流传较广,①天地的代称,《淮南子》许慎注:“堪,天道也。舆,地道也。”②即风水,指住宅基地或坟地形势,也指相宅、相墓之法。还可理解为:堪者仰观天象,舆者俯察地气。《辞源》说:“风水,指宅地或坟地的地势,方向等。”《辞海》说:“风水。也叫堪舆。……也指相宅、相墓之法。”

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风水理论的核心是人,它追求的目标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统一。在天、地、人三者之间,既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又不偏废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注重天时、地理、人和之间的协和自然美。故有人又称风水

请问风水学如何入门了?

风水学是以易经的阴阳学说为指导的,《周易》序云:“易有太极,是生二仪。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说卦》有:“立天地之道曰阴曰阳。”《黄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太极中的阴阳为天地也,又“生生之谓易”和“为道也屡迁”更说明了天地之变化的绝对性。《灵城精义》首云:“宇宙有大关合,气运为主;山川有真性情,气势为先。地运有推移而天气从之;天运有转变而地气应之。”这正如“道”所示:天时的运行和地理的变迁,一定要保持协调性和一致性,只有这样才符合自然的运行法则。

风水作为一个专用词,已有独特的概念,对它的理解是:所谓的“风”,即天时也,宇宙中星体的运动能产生风,且星体的运动有其周期变化之时间性,这就是指三元九运说。所谓的“水”,即地利也,水会随不同的山川形势而有不同的变化,意为地球上的山川形势、环境布局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应根据元运的变化而改变其形局,以达到最佳的有利空间。

风水也叫堪舆,为中国之独创,源于道教之易经思维,是以“自然、平衡、和谐”的天人感应之理念来改善命运、调整运势的秘术。由于其义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一直闪耀着神秘的幽光!使许多有志于探究风水学的人,虽穷经皓首却仍未深入堂奥。

要研究风水学,首先必须理解“风水”二字的深刻内涵!“风水”一词最早见于晋代郭璞所着的《葬书》:“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清代范宜宾为《葬书》作注云:“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最,而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明代徐善继在《地理人子须知》中说:“气之来,有水以导之;气之止,有水以界之;气之聚,无风以散之。故曰要得水,要藏风。无风则气聚,得水则气融,此所以有风水之名。”这就是说,风水是门只有在避风聚水的情况下才能得到使万物生长之吉气。

堪者,天道,仰观天文;舆者,地道,俯察地理;人在其中。只不过是普通的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学问。亦是人类与自然界融合的学问。每个人都可以学亦应该学。其它一切的褒贬之辞。皆是有心之人所为。学堪舆者,亦应效法堪舆,亦即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效法些甚么?这就是个人的修了。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