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7081

什么叫直断四柱法,四柱分别代表什么

兴仁信息网2023-08-01 13:46:050

算命有哪几种方法

算命的种类有很多,最主要的算命方式有十种,分别是卜筮算命、五行算命、干支算命、占星算命、八字算命、看相算命、生肖算命、测字算命、求签算命、黄雀算命。

卜筮算命是指通过一定手段实现预测未来的活动。例如,《周易》实际上是为卜筮而设。卜筮本身有一套系统来帮助人们解释遇到的各种问题。它不是胡说八道,而是有严格的操作程序。有人以蓍草为占卜的事物,有以竹木为媒介,按照不同的排列方法,予人以指向性的启示。

五行算命是指以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为依托而产生的预测学的一个方面。所谓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它是自然构成的要素。根据五行盛衰,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人们可推算宇宙、自然、人类的一些运行规律。多同八卦一起运用。

干支算命是基于中国古代历法学而产生的。所谓“干支”即指天干、地支,二者分别昭示着万物的生长、灭亡规律。干支、五行及紫微斗数相结合,才成为比较系统的占卜体系。占星算命是指人们将星体运动变化与天气现象与人文活动等主观现象相联系起来,来推测生产、生活的运程和结果。人们把行星所在的轨道(太阳系行星运行平面)称为“黄道”,将此“黄道”分为12宫位。不同宫位中观测的宇宙星相不同,占星师可根据星相图来推测天地间、大事和人生命途。

八字算命是以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为基点,按照传统的天干地支进行计数的方法排出当时的天干与地支,就构成了一个人的八字组合,也称生辰八字。它分为四部分,即年柱、月柱、日柱、时柱。例如,某人生于辛酉年,丙申月,壬午日,乙巳时。也就是说年柱两个字,月柱两个字,日柱两个字,时柱两个字。所以有人管它叫四柱算命术,也叫八字算命。

看相算命是指观察人的相貌、骨骼或手掌的纹路来判断人的命运的好坏。古人认为,关人面目的五官、外貌形状和手掌纹理,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学业、婚姻、财富、运势。

中国的生肖是华夏先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晶。我国先民从观察天上星宿的排列规律得来生肖一说,可以说它与紫微斗数中的十二宫有关。有人说十二生肖的体态与地支的古字形状有关,所以生肖又与干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单纯从生肖来推算命运并不准确,它需要融于其他预测学科领域。

测字算命也称“相字”算命,是一种占卜法,多被认为是。早在几千年前的商周时代,人们就利用甲骨来占卜,它所依据的是龟甲灼纹而非文字,但人们把它视作文字。后来,通过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文字也被认为蕴涵某种神秘力量,或者蕴涵着命运的枢机,或者预示着神鬼的意志。人们通过拆解一个人所写字的字形来预测其人未来吉凶,然后决定宜忌和趋避。

求签算命是中国的民间习俗,也是占卜的一种形式。现今的道观、寺庙和民间的庙宇,大多摆上签筒供人抽取签条问卜。所求签文各式各样,根据人们所求之事不同有不一样的解释,它的理论根据较弱。

黄雀算命是算命师将占卜纸牌按一定顺序摆放,然后以黄雀叼起的纸牌为准,通过纸上的花纹印记来解说求卜人的婚姻、财喜、祸福、命运、前程等结果。这种算命方法易被人做手脚,理论根据很弱。

其他算命方法多与以上方法相类似。

四柱结算法

“四柱结算法”原理及其发展历程

“旧管”、“新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会计结算方法——四柱结算法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们和“开除”、“见在”一起构成了“四柱结算法”的基本要素。“旧管”的基本含义即“期初余额(或上期结存)”,“新收”的基本含义即“本期增加额”,“开除”的基本含义即“本期减少额”,而“见在”的基本含义则为“期末余额”。四柱结算的基本公式为“旧管+新收-开除=见在”。因此用现代的话来讲,“旧管、新收、开除、见在”就是进行会计核算及会计结算的四大要素。古人形象地把它们比喻为支撑大厦的四根支柱,缺一而不可,故名“四柱结算法”。

根据专家的研究考证,在中国唐代中期的官厅会计核算中,已有了“四柱”基本名目的运用[3],开始由“三柱结算法”向“四柱结算法”过渡。从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及长兴二年(公元931年)沙州净土寺编制的年终会计结算账单中已可以看出“四柱结算法”在唐代后期业已创立,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运用。沙州净土寺为唐代传下来的古老寺院之一,后唐同光三年距李唐王朝灭亡仅十八年,后唐长兴二年亦仅隔二十四年,故该寺后唐年间的会计水平及对“四柱结算法”的运用,可以说与唐代后期的水平基本一致。

由于晚唐时期皇帝对佛教的,当时寺院的规模一般较大。寺院的收入来源复杂,如庄田收入、园税收入、放债收入,交易收入,以及散施收入等。另外,支出也比较复杂。在唐代的寺院中,每到年终结算之前,一般由寺院的最高领导者——方丈主持全院的会计核算年终工作会议——“算会”,对“直岁”(即寺院里的主管会计)一年来经手的账目进行全面的审核,并由直岁编制收支会计结算报告,即“钱物账”。在旧历年正月寺院众僧聚会之时,由直岁将其所编账单在全体僧众面前当众宣读,以解除直岁当年的责任。在考古发现的一份后唐长兴二年沙州净土寺直岁愿达所编的会计报告中,已经可以发现运用“四柱结算法”核算财物的基本思想萌芽。该份会计报告内容总体上分为六个方面:

1.本年(公元930年至931年)寺院财物总况。在报告人本年度经手的全部收入中,包括“承前帐”(即旧管)及“自年新附入”(即新收)两部分。两项合计数为1803.005硕[4],合计数之下依次排列各项实物的“旧管+新收”的数量。

2.“承前帐(旧)”(即旧管)部分。依次排列“旧管”各项财物的数量,本项合计数为1549.765硕。

3.“自年新附入”(即新收)部分。这一部分除依次排列各类实物的新收总数之外,还抄录有各项实物收入的明细数目,并逐项说明本年各项收入之来源,本项合计数为253.24硕。以上“旧管”+“新收”=1803.005硕。

4.破用(即开除)部分。开除之数的排列顺序与新收部分相同,亦先总数,后明细数目,各项支出一一交待其开支原因,本项合计数为324.751硕。

5.本年财物结存(即见在)部分。根据以上三柱之间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按照“四柱结算法”的处理方法,对寺院一年来经济活动结果进行总的结算。其结算公式实际运用情况如下:

“承前账(旧管)”+“新附入”(新收)-破用(开除)=见在

即: 1549.765+253.24-324.715=1478.29硕

“见在”各类实物的数量,亦按照“四柱结算法”公式逐项计算之后,依次排列。

6.会计报告的结尾。按照当时官方、民间大体通行的报告格式,说明以上账目已经过“算会”审核无误,现将其结果公诸于众,以待批准核销。

这份会计报告以“四柱”为基本格式,以“四柱结算法”为基本方法,系统地反映了寺院一年来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及其结果。既有总括反映,也有明细反映,且以总合控制明细。收入有源,支出有因,且计算结果正确,条理比较分明。可以说这已是一份比较完善的四柱式会计报告清单。

不过,从“四柱”的名目方面考察,在唐末和后唐时期,“四柱”的名称还比较凌乱,除“见在”一柱外,其余三柱尚无统一的名称。说明这一时期的“四柱结算法”尚处于创立、运用的初期阶段,还显得比较粗陋,还有待于在实际运用中不断加以改进。

“四柱结算法”在宋代得到了普遍运用,并走向成熟。目前所见到的关于宋代“四柱”记载的最早文献记录源于《文献通考》卷二十三《国用一》:“止斋陈氏[5]曰……淳化五年十二月,初置诸州应在司,具元管、新收、已支、见在钱物申省。”淳化是宋太宗的年号,淳化五年即公元994年,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早在10世纪末“四柱结算法”就在宋代官厅会计核算中得到了普遍的运用。而且名目划一,简明扼要,在实践中“四柱结算法”不断得到发展,逐步趋于完善。止斋陈氏所讲淳化五年编制“四柱”式会计报告呈送中央,并非第一次,而是“四柱结算法”运用的继续。止斋陈氏所讲“元管”、“已支”、“见在”为我国“四柱”名目由不定称到定称的过渡阶段的提法。根据现有史料考察,到宋哲宗统治时期,“四柱”的名目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元管”改作“旧管”,“已支”改为“开除”,四柱名目划一,也基本上成为后来通用的“四柱”名目。

“旧管+新收-开除=见在”的公式在宋代开始定型,并得到普遍运用。由于这一公式自“四柱结算法”产生之日起便在官厅与民间会计中得到普遍运用,人们通过它计算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的结果——见在结存数,故后世之人把这一公式称之为“四柱结算法”的基本公式,或基本方程式。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出于管理经济的实际需要,人们在“四柱结算法”基本公式运用的基础上,逐步取得了新的进展。为了比较财政收支,掌握国家的财政收支状况,当时的人们逐渐学会运用“四柱”之间的平衡关系,作为考核和检查的手段,在“四柱结算法”基本平衡公式的基础上,通过移项又产生了以下两个平衡公式:

四柱平衡公式:旧管+新收=开除+见在

四柱差额平衡公式:新收-开除=见在-旧管

上列公式的运用,标志着我国“四柱结算法”已经发展到了成熟阶段,也代表了宋代会计核算的最高水平。

宋代要求各级官吏按照 “四柱”格式向中央和皇帝编制会计报告,包括年报、季报和月报,分别反映各种物资的“原”(元),“入”、“出”、“存”情况。南宋时,对各部门所编制的“四柱”式会计报告,还统一颁行了专门的格式,要求各部门必须遵照格式编报,不得违反章法。如各仓申报钱帛、粮草的会计报告一律采用“四柱”式,各转运司所编制的会计报告,亦须采用“四柱”式;负责饲养官马的部门,每季所编会计报告,必须按“旧管若干”、新收若干”、“死失若干”(即“开除若干”)和“见管若干”列示各类马匹数目。更有意思的是,当时呈报的各种名籍,也规定用“四柱”式,如关于各州和尚、道土的名籍,也必须用“旧管若干”、“新收若干”、“开除若干”和“见在若干”的格式编报。宋代这种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编报格式、编报内容和明确提出编报要求的作法,不仅体现了在“四柱结算法”运用方面的显著进步,而且体现了我国官厅会计编报制度、会计报告方法的显著进步。这也是前所未有的进步。

到元、明、清时代,不仅“四柱结算法”的运用和影响扩大到会计核算的各个方面,而且出现了对这种专门方法的总结,人们开始把会计核算方法方面的问题上升到理论上加以认识。在元代,手工业者、商业经营者在结算账簿时,各会计科目须按“四柱”列示数据,并按“四柱结算法”的基本公式求计本期余额。年报、月报也必须按“四柱”归类。明代从账簿到各种会计、统计报表,以及各种名籍的编制,均以“四柱”为基本格式。清代时“四柱”法已普及到凭证、盘点清单等各个方面;光绪年间,出现了会计报告的最新格式——“四柱报告表”。在官厅会计中,凡考核财政收支是否平衡,必然采用四柱平衡公式和四柱差额平衡公式。

“四柱结算法”的历史地位

“四柱结算法”的创立和运用,是我国唐宋时代在中式会计方法上的重大突破,是我国古代的会计工作者在管理社会经济实践中创造的科学结算方法,它的产生、运用和发展完善,在会计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宋代到清代,“四柱结算法”在实际运用中,已成为系统反映王朝经济活动或私家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科学方法,成为中式会计方法的精髓。它集中归结了中式会计的基本原理,是中式会计方法的精髓。

“四柱结算法”的发展完善与普及运用,不仅为我国会计分析方法的产生创造了基本条件,而且为我国由单式记账发展到复式记账奠定了基础。在“四柱结算法”的影响之下,我国明末清初,出现了中国固有复式记账法的早期形态——“龙门账”;也是由于“四柱结算法”和“四柱”式会计报告编制方法的影响,这个时期在民间会计中产生了中国固有的复式记账法——“四脚账”。

“四柱结算法”的创立、运用,是中国会计对世界会计方法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它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会计核算,都曾有过重要影响。1494年卢卡·帕乔利在其《数学大全》一书中列示出“一人所有财物=其人所有权总值”的平衡公式,标志着西式平衡结算法的创建完成。西式平衡结算法与中式“四柱结算法”的形式虽然不同,但原理和作用却大致相同。如果把西式平衡结算法产生的时间确定在13世纪的话,那么,我国“四柱结算法”的创立和运用,比西式平衡结算法的出现要早好几百年,在世界会计发展史上,这一方法一度处于领先地位。我国的“四柱结算法”,不仅得到世界会计史学家的肯定,而且普遍受到世界会计学者和研究者的重视。

求助用四柱的月干直断人的八字命运

四柱八字,即生辰八字,亦称“子平术”,主要概念是命(或称命局),是应用来推测人命运休咎之法。从历法查出的天干地支八个字,用天地天干地支表示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合起来是八个字。根据干支历法、阴阳五行等理论推测人的事业、婚姻、财运、学业、健康等的学问。

易经八字算命方法是什么

是根据10天干 12地支的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生克运行规律来 推算的

四柱是什么意思呢

四柱:指年、月、日、时 四柱,古代的一种占卜方法。以四柱干支为载体,寻找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信息。为求测者提供生存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方面,从而达到趋吉避凶。

什么是四柱

可以去参考一本莫亚著的《四柱预测真途》这些问题都能解决,简单的解释就是这样,八字是出生的农历年月日时所包含的八个字。

举例:

公历:2012年03月06日12时,对应 农历:壬辰年二月十四午时

壬辰年(2012年) 癸卯月(2月就是卯月) 寅日 午时(11点-13点)

坤(用坤代表女性、乾代表男性):

壬癸丙甲

辰卯寅午

大运:壬寅辛丑庚子己亥戊戌丁酉丙申乙未

始于:20122023203220422052206220722082

每两个字为一柱(竖立方向),总共四柱,因此八字也称四柱,八字预测,也叫四柱预测。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