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7531

佛怎样看待夫妻缘分,水瓶座穿什么颜色衣服最美

兴仁信息网2023-09-10 07:19:580

学佛人怎样对待婚姻缘分?

最好是能超越这一切。什么叫超越?就是要开悟证悟,要明心见性。你真开悟了证悟了,明心见性了,你就不会受外界的影响,同时也能把所有的这些矛盾和冲突消除。如果修行没有达到这样的层次,就要转变因果。什么叫转变因果?就是断恶行善,断一切恶业,行一切善业。

夫妻不和,佛在经中讲过,这是曾经邪淫的果报。你想改变这个因果,就要断除邪淫,好好地持戒,这个时候更不能犯戒,不能搞那些不道德的事情。有些人这个时候把握不住,又犯戒了,将来就会有更严重的恶报。

学佛的人不能怕现世的报应,要怕造恶业、种恶因。你种下了恶因,将来就要感受果报。种了一次恶因,将来感受果报的时候,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无数次的,是千倍万倍,而且越来越增长。所以真正有修行的人,就怕造业,不怕现世的报应。

你真想解脱,真想解决这些问题,最好是明心见性,最起码也要断恶行善,尤其是断邪淫。要好好受戒持戒,这样才能转变因果。这是唯一的方法,做不到就没办法了,只能自作自受。佛讲得清清楚楚,以前造的业,尤其是自己的行为不正,现在就要感受这样的果报。所以应该忏悔往昔所做的恶业。

做忏悔最起码要具足四种对治力。四种对治力中有返回对治力,就是下定决心,以后纵遇命难也不能犯这样的错误。这就是你忏悔的时候要具足的条件。如果你当时下不了这个决心,忏悔也能减轻点业障,但是不能彻底消尽业障。你当时能下这个决心的话,才算比较圆满的忏悔。

决心特别重要。也许你以后还会犯同样的错误,但是忏悔时必须要有这样的决心。如果当时你有决心,过后由于烦恼或业力,又没有把握住,没有控制得了,又犯了,这也没办法,只有再重新忏悔。

任何事都是,我们下决心以后要尽量做。但是肯定也有做不到的时候,也有做错的时候,这也要重新如理如法地忏悔。我们是学佛修行人,在这个过程中,尽量要圆融,要容纳,尽量不要伤害对方。你尽心尽力了,缘分到了,也只能随缘。

婚姻的事,有的想结不敢结,有的想离不敢离,心里很痛苦,这也是自己放不下。该结还得结,该离还得离,这是缘分的事。有修行的话就能解决,没有修行的话也改变不了,只能随着缘分走。

什么事情都是,最好是保持自然。你特意离婚,这是个错误;你执着不离婚,这也是个错误。该离就离,要把握这样的状态。但是要保持适度,这是很难的,有智慧才能把握得住。什么时候该离,什么时候不该离,没有智慧,就分不清。这就是我们现在要学的么!

学佛的人也不是坚决不能离婚,学佛的人也不是必须要离婚,一切都要随着缘分走。我们要尽心尽力,尽量别伤害对方,别伤害众生。我们对这些众生,包括家人,没有什么恶意,不自私的情况下怎么都行,不会造业。

如果是恶意的,特别自私的,肯定会造业。自己最清楚自己,自己看看,我们想离婚或者不想离婚,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是自私的还是不自私的?如果是不自私的,就没有什么罪过。你为了自己的利益坚决不离,这也是造业。

任何时候都要观察好自己的心,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是最重要的。刚才我们讲的超越因果,转变因果,都在这里。自己的心态把握住了,会取舍了,就行了。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用考虑那么多。但是我们现在总是考虑很多。

现在很多人,不管是大人物还是普通人,都是为了各自的名利。结婚离婚也是,根本不观察自己的心态,不调整自己的心态,而去考虑这边、考虑那边,总是想不开。很多人都是为了面子,为了各种利益,都是自私的。

其实把自己的心放平放正了就行了,对一个有修行的人来说很简单。

看自己的发心动机,你今天要离婚是为了什么?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对方?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众生?你如果是为了对方,为了众生,不自私、不自利,没有恶意的情况下,不会担因果,离婚也是个好事,也是一种行善。你自私自利,恶意的,也不考虑对方,只考虑自己的名利,怕失去自己暂时的利益坚决不离,你是在造业!你为什么不离婚,或者你为什么离婚?看自己的心,你是最清楚自己的,用不着问别人。

大乘和小乘有区别。大乘佛法里完全看发心和动机,不看结果。佛经里讲得清清楚楚,大乘佛法是心地法门。什么叫心地法门?动机善,一切善;动机恶,一切恶。小乘不一样,不是只讲动机,还要看结果。为什么?他还有自私自利,心不是完全清净,所以他还要看结果怎么样。大乘就不用了,完全是为众生的。比如你一点点也不自私,完全真心实意地为对方做事情,对方也知道你是真心的,万一做错了,他知道这个结果,也不会怪你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结婚也好,离婚也好,也没什么。但是我们这些凡夫把世间的琐事看得特别重。“结婚是大事,离婚也是大事啊!”

所以它们的变动对我们的打击特别大。但是对一个修行人来说,这都不算什么事,都离不开痛苦的本性,都离不开无常的本性。对于有修行的人来说,都是小事――世间的琐事,无所谓!一切随缘,缘来缘去,缘聚缘散,该聚聚,该散散,该来来,该去去。没有什么,这是很正常的。有智慧的人就是这样。

什么夫妻,再好也就一生一世,几十年,很短暂!这是按时间来说。按事情来说,夫妻之间有什么重要的事?除了学佛修行是大事,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大事?

这就是我们刚开始讲的超越因果。已经超越了这一切,就不会执着这一切,所以对他来说不会有任何的障碍。现在我们这些人当中也是,有的夫妻两个,一个有修行,学得好;一个没有修行,学得不好。

没有修行的,就整天烦恼痛苦;有修行的人,也不烦恼,也不痛苦了,看着对方可怜。这是有修行与没有修行的差别。在同一个环境里,面对着同样的事情,一个烦恼,一个不烦恼;一个痛苦,一个不痛苦。不仅不烦恼不痛苦,还可怜他,还想救他,这是菩萨行。

有修行与没有修行的差别,不是有神通没有神通,不是有能量没有能量――其实刚才说的那些才是最大的神通,最大的能量。内地情况比较复杂,夫妻之间,有的家庭是男的信佛,女的不信;有的是女的信佛,男的不信。这个情况要注意。学佛修行不会影响你的工作,不会影响你的生活。既然不影响工作和生活,也不会给对方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果你因为学佛修行给对方造成了不好的影响,那你肯定有过错,肯定有不对的地方。

你要学佛修行,但是得也看具体情况,时间要把握住。去做这些功德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能因为学佛修行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你特别执着家里的佛龛、佛像,什么也不顾,还整天诵这个念那个的,对方肯定受不了。如果对方不反对还行。对方还不是特别同意,你就不能太执着这些,自私地去学修。

随时都可以修啊!包括擦地,洗脸刷牙,做饭吃饭,都可以变成修行。收拾卫生,刷牙洗脸,做饭吃饭,这都很正常,过日子么!平时也是,年纪大的,叫“老伴儿老伴儿”,就是伴儿么!你也不能总不陪伴他,你也应该跟他聊聊天,这都行!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要发心。你陪他,都是为了他好,也不是贪着这些,而是为了救度这些有缘的众生,这不会有什么过失。

以前佛派舍利子去度皇宫里的众生,舍利子整天给他们讲法,领他们念诵,结果谁也接受不了。舍利子实在救度不了他们,就回来了。佛陀说,还得文殊菩萨去。文殊菩萨到了王宫里,也没有给他们讲什么,念什么,就是陪他们吃喝玩乐,最后把他们都度化了。这是方便么!文殊菩萨也不是为了自己吃喝玩乐,也不是贪着于这些,完全是为了众生。

为了救度与自己最有缘分的众生,你吃喝玩乐都行!但是要看你的心态。找借口不行!现在有的人找借口,他自己想喝酒,说,“为众生喝点!”他自己想吃肉,说,“为众生吃点!”那你就是贪着于这些,自己想吃想喝,然后找借口,这肯定不行,肯定会造业。有的人自己真不想干这些事,没有办法的,不是自己贪图这些,完全是为了对方,这就不会造业。

自己一定要把握住,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现在不信心因果的人很多,我们都是学佛的人,学佛的人是讲因果的。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权利再大,实力再强,长得再美也没有用,在因果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你再聪明也欺骗不了它,再厉害也对付不了它。我们最要害怕的就是因果,别的都没有什么可怕的。

取舍因果非常重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会有浪费,不会有差错,都在我们的阿赖耶当中记得清清楚楚。“不是不报,时候没到。”所有的这些,不管是善还是恶,到时候一定会现前,一定会报应的。报应有过程,因缘具足的时候,果报才会显现,之前不会随随便便的显现。

比如说播种,有的要好几年才能结果,有的几个月就能结果,有的几天就能结果,不一样。因果也是,有的现世现报,有的来世再报,有的可能要很多生生世世再报。比如我们今天做功德了,做善业了,再微小也有果报,它不一定什么时候结果。虽然做了非常微小的善业,但是恶业做得多,肯定会先下地狱,在地狱里感受很多劫的痛苦,最后慢慢才托生为人了,才显现善的果报。

因果不会有差错,不会浪费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种的是瓜,不可能得豆;你种的是豆,不可能得瓜。首先把这些道理弄明白。什么也不懂,你怎么取舍因果,怎么修啊?闻思修特别重要,这是有次第,有程序的。有的人说不用闻思,直接修就行了,那是不可能的。你得先听闻,然后思惟,弄清楚了,然后再去做,这样才不会做错。没有闻思直接去做,一定会错!什么叫盲修瞎炼?没有闻思地修,这叫盲修;没有闻思地炼,这叫瞎炼!

不仅仅是我们学佛,要学世间的学问,知道世间上的道理,也需要闻思啊!佛法和世间上讲的这些道理一样,都需要牢记在脑子里,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你得先把这些道理弄明白,然后再在实际行动中去做,这才是修行。

包括结婚离婚,家里这些琐事,也是这样。都变成学佛修行了,那就不是琐事了,那是大事。如果没有变成修行,那就都是琐事,没有什么意义。都是一样,离不开痛苦的本性,离不开无常的本性,离不开空性的本性,都是如幻如梦的。你看电视里演的那些,都有意义吗?

佛讲得多好啊,如果没有智慧的话,结婚也好,生孩子也好,上班工作,都离不开痛苦。结婚是为了快乐,生孩子也是为了快乐,结果你看,都是痛苦的。没有结婚还没有那么多事,结婚成家,事就多了。没生孩子还行,没有那么多负担,一旦生孩子了,你看,负担多重!增加烦恼,增加痛苦。

佛讲的,都离不开痛苦,难道不是吗?哪个不是苦?苦苦,变苦,行苦,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不欲临苦??离不开这些苦。

然后佛讲了无常。一切诸法都离不开痛苦的本性,离不开无常的本性,都是如幻如梦的。这三个道理弄明白了,才是看破,才能看淡;你把这些事看破了,看淡了,才不会执着,才放得下;真放下了,才是解脱,才能轻松自在,之前是不可能的。

如果结婚、离婚这些家里的琐事引起了你的烦恼,你就没有修行了。真有修行的话不会这样。你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你没有智慧;你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没有慈悲心。有慈悲心的人,不会有看不起的人;有智慧的人,不会有看不惯的事。在已经开悟、证悟的人的境界里一切都是平等的,没有好与坏的分别。

但是对没有开悟的人来说不是这样的。没有开悟就是没有智慧,没有智慧的时候肯定有好和坏,有好人和坏人,有好事和坏事,有好和不好的地方。有娑婆世界,也有极乐世界;有善,也有恶;有菩萨,也有凡夫。这都是自己的心。

南◎无◎阿◎弥◎陀◎佛

五台山文殊道场

为啥佛说夫妻是缘,儿女是债,无缘不聚,无债不来

佛经上说:男人,女人到世界上干啥来了?是了缘来的。无缘不聚,无债不来。咱们做女人的啊,多数都怨恨丈夫,不怨恨丈夫的少。男人也许会说:我媳妇还恨我啊,我还不知道呢。我告诉你,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

女人啊,应该明白你前世欠他,今生才嫁他啊。你今天嫁给了老张家,老李家,你为啥没有嫁到老王家去?因为你欠他才嫁他啊,所以无债不来,无缘不聚啊。有人说:“老师啊,你可别这么说,要是说我欠我丈夫的,我丈夫本来就对我不好,他要是知道我欠他的,回去,他不得揍我?”

有人说:“我不欠我丈夫的,他待我挺好的。”

男人啊,也会欠女人的。没有债,不会组成一个家庭。有的男人会对女人说:你嫁给我吧,以后所有的家务,什么洗衣做饭拖地,我啥都干,什么也不要你干。只要你能嫁给我。我都愿意。有的女人结婚以后跟人家跑了,后来回来了,这个男人还要她回家的。

佛家讲“受了,受了。” 受了,就能了结这个业。你回家心平气和地承受去吧。从今天起,不要再恨了,他就是你前生欠他的多,所以,今生你得承受。有的人骂人骂了半生,甚至骂得连人家的老祖宗也骂上了,到现在还脑袋疼,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成天吃药,都快变成药罐子了。我一看,人家的老祖宗住在她头顶上,她能好吗?吃多少药也不会好。

要是你丈夫蛮好,你说你不欠他,那么你是欠你婆婆的。婆媳今生见面就不和,这都是前世的冤亲债主见面了。有的婆婆不理解,说:“我为儿子花了这么多钱,才把她娶过来,结果,她对我凶神恶煞,真是气死我了。真是倒霉啊。”不是倒霉,那是你花钱买回来的冤亲债主。不倒霉,你前世不跟她有因果,她不可能嫁到你家来。那是她气你啊,是你种的因,今生才收获这个果。亲兄弟姐妹,反目成仇的,有很多都是因果关系。无债不来,无怨不聚。

为什么有的家族一大家子人和睦相处,说话都客客气气?他们是善缘,他们也是来了缘的。你要道理搞透了,回家去千万不可再抱屈。见到谁,都是缘。认账啊,低下心来,从高处下来吧。做女人哪,你不要低三下四,也不要指手画脚。要明白前世欠他,今生才嫁他。也别吆三喝四,这么些年了,你知道你的丈夫,你的儿子在你的河东狮吼下,受了多少委屈吗?因为你的脾气刚强,他们没有好受过。你一见他们就骂人,就挑剔,他们从来没有感受过你的温暖,你也没有开心过。

今天,该醒悟了,来到我们身边的人,有讨债的,有还债的,有报恩的,有报怨的,都是有缘人。如果有的孩子从小病病歪歪,让你倾家荡产,或者忤逆不道,打爹骂娘,这样的儿女,都是你前世欠了他们的命债,这世是来向你讨债来的。如果你前世欺骗人家太多钱财,这世必定转到你的门上来做你的儿女,来讨债。有的孩子小时候经常要看病,家里的钱都给他看病花光了,长大了还不知道孝顺父母,这样的孩子,你不能恨,不能怨,你只能用爱来对待他,因为你前世欠他太多了。

千万不要再骂了,这样的话,你前世的业未了,有添加今世的恨和怨这样的新帐,即是“旧业未了,又添新业。” 你这一世不想还,来世,利滚利,还会有人抽打鞭赶逼着你去还。救救自己吧,没有化解的怨缘,回去化解吧,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些人都是来了缘的。佛说:众生是平等的。你的丈夫也不是你的私有财产,只是前世跟你有一段因缘,这一世是跟你来了结这段因缘的。儿女也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他也是众生,只不过,他是前生欠你的,有来还账的,也有前世你欠他的,这世来讨债的。

缘尽缘散怎么讲?大家都知道:缘分尽了各离分嘛。佛为什么让我们把“近人远看”?回去要付出你的爱心。这个爱不是现在很多人认同的情感上的爱,什么叫情感上的爱呢?就是你拼命地赚钱,给他吃啊,喝啊,你这样,来世还得轮回,因为情重了,你舍不下他,你和他都会去轮回。赶紧把丈夫从心上撤下来,回家别把他当成丈夫了,他也是众生,只是他前生跟你有一段因果,不知道是善是恶。你要付出更大的爱来对待他。默默地奉献。回家以后,咱们要把家里的活干起来,屋里,屋外,统统干起来,别抱怨了。抱怨别人就是害了自己。

佛家对男女之间爱情见解?

不断情根 难出轮回 众生的凡情是颠倒的,错误的,这是站在佛菩萨的境界上说的,佛菩萨怜泯我们。真正修行佛法的人是必然要断了这颠倒的凡夫之情而将之转变成伟大的慈悲心,外熄诸缘 内心无喘 心如墙壁 始可入道哦,情根难断。所以大部分都逃避这个问题,可以慢慢用禅修白骨观,念佛持咒增加定力慢慢转化,要明白的问清自己对此情欲是否能真正放得下,若真放下了,在那里修行都一样,若放不下那就老实念佛持咒慢慢熏习转化,种他生成佛之因了,现世感情方面,随缘了业就是了。不要强求。若是讲到爱情,那是世间事,本和佛法没有多大挂钩,佛法是出离三界证涅槃果,欲涅槃,必断此欲望。世俗多借用佛学名词来讲解爱情观,什么三世因果了,宿世前缘了。有缘无缘了。等等。本是想让众生不要执著,未想众生越执越深。世俗的爱情嘛,我的观点是,喜欢就追嘛。有缘分就会在一起,自己尽量争取。一切积极点。若实在无缘该放下要当下放下,不要让痛苦追随自己。把星云大师的佛教爱情观贴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学佛人要记住,佛菩萨永远不会遗弃每一位众生,多是众生自生障心,不愿佛菩萨救渡,是看就算地狱众生还有地藏菩萨救渡即知! 星云大师谈佛教的爱情观一般人对于这个,总觉得很好奇;因为,大家以为只有男女的情爱才叫做“谈情说爱”。其实,不一定只有男女或男男之间的情爱才叫情,父子、母女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同胞之间的袍泽之情都是情爱。

爱的世界很广阔,我们不但爱人类社会,譬如爱父母、爱朋友、爱国家……;我们也爱植物,比如陶渊明爱菊花,周敦颐爱莲花等;还有人喜欢动物,养猫、养狗、赛鸽;甚至有人喜欢矿物,收集各种奇石异物作为赏玩;更有人集邮、集火柴盒。爱慕有情众生固然是一种情爱,喜爱无情的草木也是情爱。

常常听到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人类从何处而来的?”佛经里面便告诉我们:“人是从爱中来的!”经上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又称我们人类是“有情众生”,可知人是有情感有情爱的生命。爱,是生命的根源。

有的爱是属于“染污”的爱,有的爱属于“纯洁”的爱,有的爱是“占有”的爱,有的爱是“奉献”的爱。“爱”究竟像什么呢?从坏的方面说,爱如绳子,会束缚住我们,使我们的身心不得自由;爱似枷锁,会困锁住我们,使我们片刻不得安宁;爱有时如盲者,陷身黑暗之中而浑然不知;爱又像刀口上的糖蜜,为了贪尝那一点点甜味,而可能有破舌丧命的危险;爱更像苦海,“所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它可以使我们在苦海里倾覆灭顶。

从好的方面讲,爱是牺牲、是奉献,爱是鼓励、是慈悲。对大众而言,总希望被人所爱,喜欢获得别人的感情。但是有一些人,他们则喜欢发挥自己的爱心,去爱社会上的大众。可是,爱,有时候是很容易出问题,因为“爱”与“恨”是对难兄难弟,几乎是形影不离的。爱得不好,会成为恨,因为社会上一般人所讲的爱,往往仅限于男欢女爱,而不能进一步将爱扩充为民胞物与的襟怀,将爱升华为爱护一切众生的慈悲。今天,我想分四个层次来跟各位讲人间的情爱。一.人间凡夫的情爱

所谓凡夫的情爱,往往是狭隘的、有限的,凡夫的情爱是占有的、有相的。人间凡夫的情爱,有时候会产生许多的问题,归纳其原因,大概有下面几种。

(一)爱的对象不对

看到自己喜欢的人,动起爱慕的念头,是人之常情,但是爱慕的对象不当时,不但不能增加幸福,反而凭添烦恼。譬如对方已经使君有妇、名花有主,还苦苦追求,只有造成悲剧。况且感情是双方面的事,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是无法勉强的。用情的程度也应该当浅则浅,当深则深,如果陷溺太过,难免会遭致没顶的结果。

(二)爱的观念不对

有的人以为家财便能买到别人的情爱,有的人以为身分不相称、门户不相当便不能交往,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拿男女情爱的例子来说:像过去的婚姻,一定要有多少聘金才能来作媒,才能谈论婚嫁;或者在谈情说爱的时候,总考虑到对方的身份、家世、品貌、学历、职业,列出许多条件来。像这种有条件的爱,已经成为一种物质层次的爱,而不是真正的爱情,因为真正的爱是不讲求条件,完全付出的。

(三)爱的方法不对

有的人以为可以三妻四妾、金屋藏娇,享尽齐人之福,这是个人享乐的私爱。有的人对于心爱的人,纵然有错失,也不加以指正,而自己讨厌的人则百般加以挑剔,眼睛彷佛蒙上了一层阴翳,不能明白地看清对方的真正面目。因此有人说:爱情是盲目的。我们应该有“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善”的认识,才能真正发挥爱的功用。

过去有一则警人的故事:有一个富翁非常宠爱他那独生子,舍不得让孩子吃半分苦,衣服是服侍者穿的,饭是一勺勺喂着吃的,像这样一直娇生惯养到三十岁,这孩子要什么有什么,一切都不劳动手,什么事都不做。一天,富翁过五十大寿,特意请了一个星象家来算命,这一算,才知道富翁阳寿是八十岁,而儿子只能活到六十二岁,这下糟糕了,富翁还来不及替儿子伤心,儿子已经呼天抢地的哭起来了:爸爸呀!你只能活到八十岁,那时我才六十岁,还有好几年要活;那时你已经到棺材里睡觉了,谁来养活我呀?我怎么穿衣服吃饭呀?’

父母错误的溺爱,反而害了子女一生;父母鼓励的爱,却能给予子女莫大的力量,对人生做出正确的抉择。二十几年前,现在在西来寺住持的慈庄法师决定出家的时候,她的父母一面流泪一面含着微笑看她完成剃度。为什么她的父母会悲喜交加、又哭又笑呢?晶莹的泪珠之后,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在当今的佛教界,有很多大学生发心出家,知识青年献身佛教已经不算稀有的事了。但是在二十多年前,佛教界风气尚且闭塞未开的时候,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投身到佛教里,的确是很难的。她的父母对他有骨肉父子的感情,希望子女永远能承欢自己的膝下,但是他们之间更有道情法爱。做父母的,在微笑与眼泪之间,别有一番深刻的意义。

其实,佛教并不反对正当的男女之爱、夫妻之情的。只是,现在社会上一些男女青年谈恋爱,已经成了胡乱之爱——从可贵的男女之爱演变成惹事生非的乱爱,这种现象是很不好的。

有人说,情爱一场,在法国是一出喜剧,在英国是一出悲剧,在意大利则是一出歌剧,如果在美国,现在的情爱已成为一场闹剧。而情爱如果在我们中国,以我从旁观察,则是一场丑剧。

为什么我们现代社会的情爱是一场丑剧呢?大家从报纸上可以看到许多怵目惊心的报导,情爱的结果不是毁容就是伤害等,制造了很多骇人听闻的丑陋事端。我看到这许多丑陋的事情发生了,总不禁慨叹:唉!众生实在不懂得情爱。

所谓情爱,我们姑且不必讲到牺牲、奉献,但至少在情爱里面彼此不能伤害到对方。《战国策》里,乐毅说了句话:“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絜其名。”一个君子,如果与人绝交了,不说对方的坏话;忠贞之臣离开了国家,亦不解释自己的高洁之名。同样地,有情人能成眷属,固然很好,如果不能,也要像君子一样,好聚好散,不必翻脸成仇。一旦情感破裂了,彼此和和气气地离开,怎么忍心把自己过去曾经一度那么热爱过的人,憎恨地丑化他、伤害他,甚至摧残他,这又是何苦呢?

有人说,青年人谈爱情的时候,爱情是挂在嘴上,说说而已;中年人谈爱情的时候,爱情在身上、在手上;老年人谈爱情的时候,爱情是放在心上,刻骨铭心。由此可知,对爱的体会是随着年岁的增加而日趋成熟的。一般说来,凡夫的情爱是从红颜到白发,从花开到花谢,比较贪恋于男女之欢。如果情爱能够随着我们人格的递增而日益提升,随着道德的长进而日臻纯净,那么凡夫的情爱也会愈来愈升华,从爱自己,乃至自己的父母眷属,进而爱世界人类。

学佛人如何处理夫妻关系

对于婚姻,我也是经历过很多次争吵的,也曾经觉得自己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在这里我要感谢上师的加持,让我度过生活中的难关,挺过了在生活中修行的风雨历程。同时我对那些为家庭生活而痛苦的人深感担忧,因而才斗胆谈一谈我个人对家庭生活特别是夫妻关系的一点体会和想法。

曾经有人说,自己身边的人是最难度化的,尤其是自己的配偶。一些师兄都深有同感。师父曾说,如果你工作和生活中的关系处理不好,是你的佛没有学好。然而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都习惯于找对方的毛病,而不去反观自己的内心,这是永远都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的。因为除了佛之外,世间凡夫都不圆满(连等觉菩萨的修行都尚未圆满),要找缺点,多得是了。我们遇到这样的姻缘,都是自己的果报,是自己应该了结的缘分。如果我们看别人的不是,是自己修行不够;如果我们视众生为菩萨,则能避免很多烦恼。

对于我们修学密法的行者,最终目的是为成就佛果,然后度化无边有情。如果我们对自己最亲密的人都不能够容忍,还能够谈对其他众生的慈悲吗?我觉得这是假的,不是真正的慈悲,至少是有分别的慈悲。真正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是平等的、没有分别的慈悲,是冤亲平等的。如果夫妻都是学密法的,生起了嗔恨心,则违犯了“对金刚兄弟起怨嗔”的戒条,后果是很严重的,必须极力忏悔。如果认为对方不如自己,觉得实在难以忍受,不可教也,无法度化,而去舍弃,则违犯了“畏难不度退失菩提心”的戒条。师言,嗔心不除只能够证得阿罗汉果位,这样就亏大了。生活在烦恼痛苦之中,连法喜都没有证到啊,活得真苦真累!所谓的苦和乐,都是自心分别执着造成的。若能放下而生起出离心,则能离苦;若能悲悯而生起菩提心,自然能够包容众生,也就自然能够扫除修行路上的障碍了。

我们的修行不被自己的家人所拥护,不能够归罪于别人,不能够一味去责怪他们愚痴、业障深重。作为真正的行者,是不见世间过的,而应该检查自己有哪些不如法的行为。所谓不如法的行为,是相对来说的,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作为在家修行的居士,要在生活在修行,必须抱着大乘观点,绝对不能够走小乘路线。所谓大乘观点,即人间佛教精神,这是师父开示的精华之一。而作为密乘学子,更应秉持密乘观点,不仅仅是大乘观点。何谓密乘观点,我的理解是,视上师为佛,众生为菩萨,娑婆为极乐。为何我们不见极乐,皆因我们自身业障之故,这一点在《法华经》中有依据,本师释迦牟尼佛能够当下让大家见到娑婆世界如极乐世界一样的功德庄严。

如果我们没有依教奉行,没有按照师父说的走社会化、生活化、科学化的道路,佛法是不利于弘扬的。首先是不利于我们自身的修行,由于我们的修行与社会格格不入,得不到众生的拥护,我们的修行处处碰壁。如果我们再生起嗔恨心,嗔火烧毁功德林,修行不退转才怪。如果我们的修行得不到众生的拥护,那么我们想要去弘扬佛法,肯定也是障碍重重,说得天花乱坠也没有人愿意听。你说佛法再好,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够解决自己的烦恼痛苦,自己的家庭和工作都是一团糟,谁还会拥护学佛的人,谁还愿意拥护佛法?我们自己的烦恼重重,自心没有调服,如何调服他人?

儒家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关系不好,说明修身不够。作为佛子,一定要做好和谐社会的楷模。只有家庭和谐了,国家才能够安定,天下才能够天平。退一步来说,夫妻之间即使是分手,也应该在无嗔心的情况下好说好散,才是真正的缘分已尽,否则继续轮回偿报,下一次的嗔恨将会变本加厉、更加猛烈。其实我观察到,每当我自己对妻子生起了嗔恨心的时候,都是因为自己的我执和法执造成的,都是因为自己的心量不够造成的。当我放下自己的我执和法执,把心量放大时,发起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菩提心时,嗔心自然转化了,并不是强行的压制,那样是会伤肝伤肺伤身伤心的。嗔心转化之后,智慧自然生起,我会觉得刚才我在意的那些事情,都是不值一提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有时我会在嗔心生起的时候反观自心,觉得不过是真如的妙用而已,我完全有信心降服自己的烦恼,只是自己不够精进而放纵了。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种习气,如同条件反射。但是我能够照见它,就一定能够战胜它。可是如果还没有照见,那就要继续在痛苦中煎熬,如绳未断的牛一样急得团团转了。我希望这样的师兄及时回光返照,不去死揪别人的缺点不放。师言:“只观照别人,永不见自性。”我为什么总是听到你说别人的不是,而没有剖析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如果找对了,修行必然进步。见地一到,修证就很容易过去了。关键是见惑都没有改正,思惑就更难了。

我最喜欢的是弥勒菩萨的胸怀,整天都是笑嘻嘻的,能够容下一切人和事,这是师父说的无量无边的胸怀。如果我们的心胸能够包容整个法界,那么还有什么东西能够障碍我们呢,这就是佛的境界,我想这可以称为法界一心,不知合适否?我们的福报不够、智慧不够,都是因为我们的心量不够造成的。只有具备无量无边的心量,才能够具足无量无边的智慧和福报。我们连自己最亲的爱人都容不下,我们还有资格说普度众生么,我为自己感到惭愧!

“夫妻缘份,命中注定”这种说法靠谱吗?

玄学这种东西,都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的。夫妻缘分一旦你坚信两人之间是命中注定,你就会竭尽所能去维持这份关系,最终自然能走向好的结果。

反之,你觉得两人之间没有缘分,自然就不会为了这份感情努力付出,因为你总感觉两个人最后是无法在一起的,打从内心就觉得两人会分开,所以也会很早就放弃。而另一个人单方面的付出也会觉得很累,结果自然就是悲剧收场。

如果并不相信命运这种说法,人就会用更加理性的态度去对待感情这件事情。在发生矛盾时,他们更对会思考两个人的性格是否合适,与对方在一起之后自己是否会活得更加开心,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之后,两人的感情就会越来越好。

一旦双方拥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就算算命的再怎么说他们是命中注定的夫妻,想必两个人也只会当对方是个江湖骗子,一笑了之。

但是人对于自己的生活都是有一些浪漫的幻想的,两个人相互喜欢对方,自然就希望可以得到好的结果,于是通过各种蛛丝马迹证明“我们是有缘分的”。

比如身上同一个位置拥有相同的胎记,比如两个人认识的过程多么具有戏剧性,再比如两人心有灵犀的想法。这些都只不过是恋爱中的男女给普通的巧合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希望以此来证明自己是对方的唯一。

但是在激情褪去之后,两人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还是会恢复自己冷静的头脑,从现实方面的条件来权衡那个人是否可以与自己共度余生。缘分啥的,说说也就算了。

佛教怎样看待缘分,缘分是注定的,还是争取的?

想要修的好的缘分唯一的方法就是,断恶修善,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最好能学佛。就算缘分好,做了这一世的恩爱夫妻又怎样?佛经有云:天下恩爱皆当别离。爱太执着是错啊。凡事还是看淡的好。

缘分为什么会尽?人为什么还会死了,花开的时候多好看,可惜花儿也会谢,好花不常开。缘散则散,缘聚则聚,世事万物都是因缘组成。爱情看开了,只不过是聚散。

有缘分就要好好珍惜,缘分尽头时,伤心掉泪也没有用,想解脱就必须要放手。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