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4171

天台宝华寺开光,天台国清寺开光

兴仁信息网2023-09-17 09:12:110

成一长老简介

成一法师,江苏省泰县曲塘镇人氏,一九一四年二月二十八日生,俗姓王,学名汝康,字仲义。十五岁时依同县营溪乡观音禅寺远春上人披剃出家,法名觉因,字乘一,号成一,别号寿民。

在观音禅寺学习佛教经典仪轨后,十九岁时入泰州光孝寺佛学院就读。毕业后适逢抗日战争爆发,学院停课,他留院服务,亲近曾师祖智光、师祖南亭二位长老研究华严、法华、唯识、起信等各类佛学。

一九四○年赴南京宝华山隆昌寺受具足戒,翌年时间稍靖,光孝佛学院复课,法师返寺任监学兼讲师。一九四二年入「上海中医学院」攻读中国医学,同时兼任上海玉佛寺附设的上海佛学院讲师。

一九四七年法师从中医学院毕业之后,并于玉佛寺内创办「佛教利生义诊所」,次年冬,与其业师张少齐居士东渡。

一九九○年八月,法师首度返回泰州祖庭光孝寺主持重建工作,一九九六年十一月泰州光孝寺重建落成开光大典,法师亲临主持,圆满多年宿愿。

成一法师佛学道德誉重两岸,无论在慈善、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均有杰出贡献,是两岸佛教之光。

著作:慧日集123集、慧日集新编、成一文集、成一语汇集、华严文选、出家三十要则讲论、弥勒净土法门集、环岛日记、为什么要念佛、华严佛七开示录、药师佛七开示录、华经品会大意。

水目山的历史

水目山是云南开创最早的佛教圣地之一,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南诏诸大臣请建此刹。普济庆光禅师用禅杖凿地,“而有清泉涌出,因名水目”。开堂之日,南诏国内的四方贵族都来祝贺。香火最旺时,号称“和尚三千,尼姑八百”。历代都有高僧住水目山,如南诏(唐代)的开山祖普济庆光禅师,大理国(宋代)的净妙澄禅师,晚清时期的无住如禅师、非相行禅师等。而在大理国时曾有不少皇族中人在此出家为僧。清初有名的担当和尚,也曾在此长住。从南诏时期起,水目山寺院经过多次修理工建,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建筑群落,有水目、贤填充、地藏寺、灵光寺、塔院、三教阁、毗卢阁、弥陀庵等寺观。现在水目山保留了水目寺、普贤寺、宝华寺三座寺院,当地俗称下庵、中庵、上庵。下庵水目寺,为清代宣统二年(1910年)重建,1984年至1987年重修。下庵依次是山门、塔盘院、前院、南北配殿、大雄宝殿,南北两边有僧房、香橱、职事堂、斋堂、茶室、云会堂。下庵前面,有历代僧人精心培植的梨数十亩。中庵是在92年由民间捐资重建,非常幽静、古朴,大殿内供奉千手观音。上庵是山上规模最大的寺院,96年恢复了宝华寺的罗汉殿于2008年10月开光,2012年玉佛殿恢复重建完成,内供奉三尊缅甸玉佛,是水目山的一景。此外,宝华寺的大山门、观音殿、大雄宝殿等殿堂都已经列入重建日程。宝华寺西南角有一株1000多年的唐代狮子头茶花,每到冬春交际之时,茶花都会开放。担当名诗“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就是描写的茶花开放的胜景。

水目寺以北的北岗塔林,现存七十余座历代僧墓塔。这些僧墓塔从大理国一直延续到清代中期,所葬僧人无数,成为水目山的一景。塔林中出土的舍利子,更使水目山这座佛教名山增添了光彩,至今,舍利子还供奉在塔林的地宫当中。

佛教有哪些常见的佛事

佛教有哪些重要的佛事?

在寺院中所举行的佛事,要以水陆法会为最盛大,以焰口施食为最经常,其次,斋天和放生也是常常举行的。

水陆法会全名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水陆法会的创始,相传是粱武帝因梦中得到神僧的启示,醒后受宝志禅师的指教,亲自披阅藏经三年之久,方撰成此仪文。于天监四年(505)在金山寺依仪修设。但后经周隋变乱,此仪不行。到了唐高宗咸亨中(670一673)西京法海寺神英禅师梦中得异人指点,醒后从大觉寺吴僧义济处得到梁武帝所撰水陆仪文,因常设此斋,遂流行天下(见《佛祖统纪)卷三十三)。但是据《广弘明集》所载,梁武帝于天监三年(504)才舍道事佛,不可能在天监四年以前已经披阅藏经三年之久。水陆仪轨中的文辞完全依据天台的理论撰述的。其中所有密咒出于神龙三年(707)菩提流志译《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这不仅是梁武帝所不能见,也是咸亨中神英所不能知的。现在通行的水陆法会分内坛、外坛。内坛依照仪文行事,外坛修《梁皇忏》及诵诸经。所谓梁皇亲撰仪文及神英常设此斋,可能只是指《慈悲道场忏法》而言,至于水陆仪文则是后人所增附的。

水陆法会的盛行是宋代开始的。宋熙宁中(1068-1077),东川杨锷祖述梁武的旧仪,撰成《水陆仪》三卷,当时曾盛行于世。元佑八年(1093),苏轼为亡妻宋氏设水陆道场,撰水陆法赞十六篇,因称为眉山水陆。南宋时史浩路过金山,闻水陆法会之盛,特施给四明东湖月坡山田一百亩,专供四时修建水陆之费。乾道九年(1173),月坡山创建殿字,四时启建水陆大斋,史浩亲撰疏辞,作《仪文》四卷。南宋末年,志磐又续成《新仪》六卷;并制定像轴二十六轴。于是金山仪文称为“北水陆”;志磐所撰称为“南水陆”。《应庵昙花禅师语录》卷五有在建康蒋山太平兴国寺《王机宜为弟枢密相公设水陆请升堂法语》,和在平江府报恩光孝寺时《悲济会水陆升堂法语》。昙花是宋高宗时人,可见当时水陆佛事已很普遍。元《元叟端禅师语录》有《朝廷作水陆升座法语》,其时是皇庆元年(1312)。《元史》卷二十八说:英宗至治三年(1323)制京师万安、庆寿、圣安、普庆四寺,扬子江金山寺,五台万圣佑国寺作水陆佛事七昼夜。其时月江正印禅师住持金山,其《语录》中有《朝廷金山建水陆法会普说》,就是其事。《楚石梵琦禅师语录》卷二十有明洪武元年、二年(1368、1369)两次于蒋山禅寺水陆法会升座《法语》,这也是受明太祖敕旨举行的。可见元明时对水陆佛事甚为重视。明袾宏又因金山寺本前后错杂,不见始终头绪,时僧者舍亦复随意各殊,乃取志磐崴轨重加订正,成为《水陆修斋仪轨》六卷。清咫观撰《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普利道场性相通论》九卷,《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十卷。现在通行的是清道光间仪润汇集袾宏订正的《水陆仪轨》。

根据如上所述的水陆佛事发展情况来看,水陆仪文是宋人创撰的。宋遵式《施食正名》中说:“今吴越诸寺多置别院,有题榜水陆者(中略),有题斛食者(中略),有题冥道者”。是水陆与冥道是同一仪式的名称。日本最澄、圆仁先后入唐求法,所携回的密部经典中有《冥道无遮斋法》一卷(最澄)、《冥道无遮斋文》一卷(圆仁)。现在《阿婆传抄》中有《冥道供》,其规模与水陆仪轨大致相仿。可见水陆法会是唐时密教的冥道无遮大斋与梁武帝的六道慈忏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到了宋代杨锷又采取了密教仪轨而编写成《水陆仪》。明莲池(袾宏)大师既嫌金山寺木头绪杂乱,可见原初创始未必是出于通家之手。现在金山寺本既不传,无从考知其内容。总之,水陆法会是宋代盛兴起来的一种佛教仪式,是可以断言的。

瑜伽焰口系根据《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而举行的一种佛事仪式。经中说:佛在迦毗罗城尼具律那僧迦蓝,为诸比丘并诸菩萨说法。尔时阿难独居闲静处习定。至夜三更,有一饿鬼,名曰焰口。于阿难前说:“却后三日汝命将尽,生饿鬼中。”阿难心大惶怖,疾至佛所,陈说此事,并乞示教。时佛为说无量威德自在光明殊胜妙力陀罗尼,谓诵之即能免饿鬼苦,福寿增长。修此法时,于一切时,取一净器,盛以净水,置少饭麨及诸饼食等,右手按器。诵陀罗尼七遍,然后称多宝、妙色身、广博身、离怖畏四如来名号,取于食器,泻净地上,以作布施。若施婆罗门仙,即诵此陀罗尼二七遍,投于净流水中。若诵三七遍,奉献三宝,则成上味奉献供养。

此法的传来,最初是唐武后时实叉难陀译《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一卷和《甘露陀罗尼咒》一卷。面然就是焰口的异译。其《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中所说的真言名变食真言。《甘露陀罗尼咒》所说真言名甘露真言。谓取一掬水,咒之十遍,散于空中,即成甘露。其后不空三藏译出《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与实叉难陀所译同本。不空又译出《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仪轨经》、《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难陀缘由》(即前《仪轨经》前半起源分别行)、《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日本所传尚有唐跋驮木阿译《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不空译《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仪轨经》中的行法次第是:一、破地狱真言,二、召饿鬼真言,三、召罪真言,四、摧罪真言,五、定业真言,六、忏侮真言,七、施甘露真言,八、开咽喉真言,九、七如来名,十、发菩提心真言,十一、三昧那戒真言,十二、施食真言,十三、乳海真言,十四、普供养真言,十五、奉送真言。自此以后施饿鬼食便成为修密法者每日必行的仪式。日本入唐求法诸家曾携回有关施食饿鬼的仪轨。空海著《秘藏记》中曾解释施饿鬼法中五如来义。安然《八家秘录》有《施饿鬼法》,列诸家将来经轨八部。但是在中国却由于唐未五代之乱,随著密教失传而施食一法也失传了。

宋代诸师对于施食一法是不够了解的。在遵式《金园集》中有施食正名、施食法、施食文。施食观想诸篇。其法并非密教仪轨,只是取经中真言,附以台宗观想而已。其施食正名中说:“今吴越诸寺多置别院,有题榜水陆者(中略),有题斛食者(中略),有题冥道者。”斛食是指焰口施食。冥道是唐代的冥道无遮大斋,也是密教行法的一种。水陆是宋代兴起的仪式。此三者在当时是混同著而无所区分的。宗晓有《施食通览》一卷,首载《救面然饿鬼经》二译,次录《涅槃经》佛化旷野鬼神缘,《鼻奈那杂事律》佛化魔子母缘及《宝云经》中比丘乞食分施鬼畜文,次集诸家关于施食及水陆斋会之文。其中有仁岳《施食须知》一篇,也以为施旷野鬼神,施鬼子母救拔焰口饿鬼同是施食。《释门正统》卷四《利生篇》也同此说。可见宋代诸家对于焰口施食曾企图恢复而未得其道。

元代由于藏族喇嘛进入汉地,密教也随之复兴。藏经中有《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一卷,未注译人。就其中真言译音所用字考之,应是元人所译。其次第与不空译《救阿难陀罗尼焰口仪轨经》相同,其前增有三归、大轮明王咒、转法轮菩萨咒、三十五佛、普贤行愿偈、运心供养、三宝施食、入观音定,然后方破地狱。而后增尊胜真言、六趣偈、发愿回向偈、吉祥偈、金刚萨埵百字明、十类孤魂文、三归依赞。从此瑜伽施食之法得以复兴。

明代,由于诸家传承不一,各自以意增益,遂又形成杂乱。今所知者明代行法有《瑜伽焰口施食科仪》。其后天机禅师删其繁芜,成为《修习瑜伽集要施食坛仪》。世简称为《天机焰口》。天台灵操为之注,名曰《修习输伽集要施食坛仪应门》二卷。其中唯召请孤魂文不同。莲池袾宏又因《天机坛仪》略加参订,名曰《修设瑜伽集要施食坛仪》,略名《瑜伽集要施食仪轨》,并为之注,名《施食补注》。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宝华山释德基又因袾宏本略加删辑,名为《瑜伽焰口施食集要》,世称《华山焰口》,乾隆六年(1741)宝华山释福聚又因之作《瑜伽施食仪观)。此外又有康熙十四年(1675)释寂暹著《瑜伽焰口注集纂要仪轨》。康熙二十二年刊《修习瑜伽集要施食仪轨》的跋文中说:“禀受师承不出一家,遂使流通经本大相径庭。纷纭彼此,莫知适从。”清代佛寺流行的《焰口》,多为《天机》和《华山》两种。

斋天是后起的一种仪式。当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制定《金光明忏法》时,其中庄严道场是要依《金光明经》设大辩才天、大功德天和四天王座位。而忏文中依经奉请大梵尊天、帝释天、护世四王、金刚密迹、散脂大将、大辩才天、大功德天、鬼子母等十一天众。到了宋代修金光明忏,设诸天供,就随意依据经文而增加之,诸天座次的排列也引起争论。南宋绍兴中(1131一1162)神焕撰《诸天列传》,乾道九年(1143)行霆又撰《诸天传》。设诸天供有十二天、十六天、二十天、二十四天、三十三天不等。

到了元代,便由金光明忏法略出供天一节,作为寺院中每年岁朝佛事。元省悟所著《律苑事规》卷十中说:“正旦元首,各寺祈祷规式不同,修光明、观音忏法,或诵经文,或只课咒。”又说:“正月旦、上元节,诸寺殿堂多修忏法,或供诸天。”《续释氏稽古略》中说,元文宗时,天台宗的慧光法师于每岁元旦率众修金光忏,这便是斋天所以兴起的根源。明末弘赞律师就简略的《金光明忏法》别撰《斋天科仪》,至今诸寺通行。

放生中国汉地放生的习惯并不始于佛教。《列子·说符篇》说:“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可见逢节日放生,古已有之。而且《说符篇》中说:“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善!‘。”可见不仅有放生,而且有专门鸟以供放生的。

佛教提倡放生,首先是《梵网经》中第二十不行放生戒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又说:“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中说:佛往昔为流水长者子救十千鱼事。《杂宝藏经》卷五说:沙弥救蚁子水灾,得长命报缘。汉地大规模放生始于天台智者大师。时有天台山麓临海之民,舍扈梁六十三所为放生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诏天下立放生池八十一所。颜真卿撰天下放生池碑。宋真宗天禧元年(1016),敕重修天下放生池。天禧三年(1018)遵式奏以杭州西湖为放生他。天圣三年(1025),知礼奏以南湖为放生池,于佛诞日为放生会。遵式《金园集》中有《放生慈济法门》,知礼《四明教行录》中有《放生文》,这都是放生仪轨。现在通用的《放生仪轨)也是依据《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的大意编纂的。

盂兰盆会盂兰盆会是汉语系佛教地区,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举行的超度历代宗亲的佛教仪式。经中说:目连以天眼通见其亡母生饿鬼道,受苦而不得救拔,因而驰往白佛。佛为说救济之法,就是于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时,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在厄难中者。集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供养十方自恣僧。七世父母得离饿鬼之苦,生人、天中,享受福乐。这就是盂兰盆会的缘起。此经是西晋竺法护译的(但《出三藏记集》以为失译),全文八百余字,与此经同本异译的还有东晋失译的《佛说报恩奉盆经》,又名《报象功德经》。其文字更短,约三百余字。此外《开元释教录》卷十八《疑惑再详录》中有《净土盂兰盆经》一卷五纸,此经已佚。《法苑珠林》卷六十二引用其文,称为《大盆净土经》,说十六国王闻佛说目连救母脱苦之事,各造种种宝盆以盛饮食,献佛及僧事。

关于竺法护译的《盂兰盆经》有许多注解。现存的有唐慧净《盂兰盆经讲述》一卷,唐宗密《孟兰盆经疏》一卷,宋元照《盂兰盆经疏新记》二卷,宋普观《盂兰盆经疏会古通今记》二卷,宋遇荣《盂兰盆经疏孝衡钞》二卷,宋日新《盂兰盆经疏钞余义》一卷,明智旭《盂兰盆经新疏》一卷,清灵耀《盂兰盆经折中疏)一卷,清元奇《盂兰盆经略疏)一卷。

《盂兰盆经》的经题解释有两种说法:一说盂兰是梵音,义为倒悬;盆是华言,指盛食供僧的器皿。如唐慧净(盂兰盆经赞述》中说:“名餐香俎在于盆内,奉佛施僧以救倒悬之苦,故名盆也。”唐宗密《疏》云:“盂兰是西域之语,此云倒悬;盆乃东夏之音,乃为救器。若随方俗,应曰救倒悬器。”明智旭《新疏》、清灵耀《折中疏》、元奇《略疏)都用此说。第二说以为盂兰盆三字都是梵语音译。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三十四云:“盂兰盆,此言讹也。正言鸟蓝婆拏,此译云:倒悬。案西国法,至于众僧自恣之日,云先亡有罪,家复绝嗣,亦无人飨祭,则于鬼趣之中受倒悬之苦。佛令于三宝田中供具奉施佛僧,佑资彼先亡,以救先亡倒悬饥饿之苦。旧云:盂兰盆是贮食之器者,此言误也”(今按经文前段亦无以食物安盆中之语)。宋遇荣《盂兰盆经疏孝衡钞》云:“经题者,梵语佛陀乌舍乌蓝婆拏门佐罗素呾缆,华言:觉者说救倒悬器经。”“盂兰盆会者,即今大宋翻经者言,此皆梵语讹略也。具正应云’乌蓝婆擎',孝顺义,供义,恩义,倒悬义。盆亦讹略,旧云:盆佐那。新云:门佐罗,亦云:门佐曩,华言救器。以义回文,名救倒悬器。”此是遇荣与当时译经院译师商榷所得的解释。

至于依据《盂兰盆经》而举行仪式,创始于梁武帝萧衍。《佛祖统纪》卷三十七云:大同四年(538)帝幸同泰寺,设盂兰盆斋。义楚《释氏六帖》四十五云:“《宏明》云:梁武每于七月十五日普寺送盆供养,以车日送,继目连等。”自此以后,成为风俗,历代帝王以及群众无不举行,以报祖德。唐道世《法苑珠林》卷六十二《祭祠篇》云:“国家大寺,如长安西明、慈恩等寺,……每年送盆献供种种杂物及舆盆音乐人等,并有送盆官人,来者非一。”又云:“外有施主献盆献供种种杂事。”可见唐时风俗对于盂兰盆供是很重视的。此后就更盛大的举行。《佛祖统纪》卷五十一云:“(唐)代宗(李豫)诏建盂兰盆会,设七庙神座,迎行衢道”(又见卷四十一大历三年(768)条)。“德宗(李适)幸安国寺,设盂兰盆供”(又见卷四十一贞元十五年(799)条)。《释氏通鉴》卷九亦有类似的记载,并云岁以为常。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卷中《内道场》条中也记此事云,“造盂兰盆,饰以金翠”。只是以前送盆往寺设供,至此改在官内举行,而供器更庄严了。民间对于盂兰盆会也日见热烈.如日本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会昌四年(844)条记云:“(长安)城中诸寺七月十五日供养,作花腊、花瓶、假花果树等各竞奇妙。常例皆于佛殿前铺设供养。倾城巡寺随喜,甚是盛会。今年诸寺铺设供养胜于常年。”不仅在家士庶竞修供养,出家僧侣也各出己财,造盆供佛及僧。如宗密《盂兰盆经疏序》:云“年年僧自恣日,四事供养三尊,宗密依之崇修,已历多载。”

到了宋代,这种风俗相沿不改。但是盂兰盆供的富丽庄严和供佛及僧的意义减少而代之以荐亡的行事。在北宋时如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元节》条所说:“印卖《尊胜》、《目连经》。又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连经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亦云:“七月中旬,俗以望日具素馔享先。织竹作盆盎状,贮纸钱,承以一竹。……谓之盂兰盆。”宋高承《事物纪原》曾呵责其失云:“按《盂兰经》曰:‘目连母亡;生饿鬼中。'佛言:’须十方僧众之力,至七月十五日具百味五果,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后代广为华饰,乃至割木割竹,极工巧也。今人第以竹为圆架,加其首以斫叶中贮杂馔。陈目连救母画像,致之祭祀之所。失之远甚矣。”但《事物纪原》尚无焚盆及挂冥纸之说,似尚是宋代早期风俗。及至南宋,如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四云:“七月十五日……僧寺于此日建盂兰盆会,率施主钱米,与之荐亡。”

自后盂兰盆会便成寺院中每年重要行事之一。元德辉重编《百丈清规》卷七《节腊章·月分须知》中云:“七月初旬,堂司预出孟兰盆会诸寮看诵经单,预牵众财办斛食供养。十三日散楞严会。十二日解制。当晚设盂兰盆会,讽经施食。”元明本《幻住庵清规》云:“七月十五日解制人事。此夜分启建盂兰盆胜会以济幽爽,以报劬劳。此会亦须预出经单,请大众随意披阅。此会有开甘露门一坛,请依而行之。”这就说明盂兰盆会的主要内容在于讽经施食了。这种仪式一直流行到明代。明袾宏《正讹集》中曾加以辩正云:“世人以七月十五日施鬼神食为孟兰盆大斋之会,此讹也。兰盆缘起目连,谓七月十五日,众僧解夏自恣,九旬参学多得道者,此日修供,其福百倍,非施鬼神食也。施食自缘起阿难,不限七月十五。所用之器是摩竭国斛,亦非兰盆。盖一则上奉贤圣,一则下济饿鬼,恶可得混?”清仪润曾欲两全其道,谓日献兰盆,恭敬三宝;夜施斛食,普渡鬼神。仪润《百丈清规证义记》卷八中详载《兰盆仪轨摘要》,云全卷见《兰盆会纂》中。其中有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仪食诸仪节,又附兰盆会约二十一条。但是各寺院遵行者不多,在群众中仍多以荐亡度鬼为盂兰盆会的主要行事。

天目湖,宝华山哪个更好玩

宝华山好玩

宝华山地处句容市西北部,南京东郊“最干净的景区”,乾隆六下江南每次必到之地。“律宗第一名山”宝华山也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92%以上,风景优美,地理位置优越,南京市区到宝华山仅一小时车程。山中坐落着千年古刹隆昌寺,天龙福地广场,另有秦淮之源、乾隆御道、宝华玉兰园、宝华枫叶园等景点供游客游玩。

门票:50元

免票人群:1.2米以下儿童,70周岁以上老年人,对军人、残疾人、记者、离休人员凭有效证件免收门票,对僧人、居士凭有效证件免收门票。

半价人群:60-69周岁老人,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全日制学校学生。

咨询电话:025-85818488,0511-87786313,18914597888。

游览看点:

宝华“四大奇景”: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

走在乾隆御道、山南烧香古道之中,可以体会“林麓之美”,尤其在深秋时节,可以看到宝华枫叶园“枫叶红于二月花”。

站在秦淮之源、天龙福地广场,极目远望,就可以看到“峰峦之秀”,起伏的山丘犹如一片片莲花瓣,将隆昌寺护在中心。

宝华山的“洞壑之深”,体现在九洞四池之中。尤其西南面的乌龙洞,回环曲折,螺旋状乡下延伸,相当别致。

隆昌寺位于海拔约400米的山腰处,“烟霞之胜”的最佳观景处就在这里。早起的晨雾,还有小雨的轻雾,都会将隆昌寺包裹其中,漫步其间,犹如身在琼瑶仙境。

宝华山四大怪:

第一怪:戒公池水无涨落,隆昌寺门前的放生池内的水位大涝不涨、大旱不跌,是为一奇。

第二怪:寺庙山门朝北开。“围着庙宇转,不见有山门;听得念经声,不见有僧人”,说的就是隆昌寺的山门,既偏又小,偏偏接待过明清数位皇帝,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是由此而过,进入隆昌寺。

第三怪:韦陀菩萨坐正殿。“韦陀菩萨是活的”,隆昌寺的护院神韦陀不仅能化为人形来为住持护戒,还能显灵,让毫无基础的文海师傅通晓佛法禅理。

第四怪:和尚尼姑在一块。宝华山上既有隆昌寺,也有一叶庵,山南山北历史上有过的庵堂也是不胜枚举,但是各自相安无事,全凭一个“律”字。

秋季活动:

(一)“多彩秋色,绚丽宝华”教师节师生互动

1、“大树的秘密”

宝华玉兰真的能吃吗,紫楠和金丝楠木有什么区别,还有酢浆草和三叶草怎么区分?不用查自然书啦!大树有什么秘密,“宝华山植物图鉴”就能通通告诉你!小朋友还能自己动手做图鉴哦!瞧,宝华山还有“寻宝卡”!小伙伴们,走,一起去找宝藏!

2、“自然真奇妙”

还在教室里照着课本死记硬背吗?是时候放下教科书啦!来宝华山,你可以爬大山、走小路、学知识、看草木、观昆虫、采标本、做书签、贴植物画……发挥你的创造力,做出不一样的作品来!还有大学的志愿老师,陪着小伙伴们一起参加登山比赛、玩游戏、教知识!自然真奇妙,你知道不知道?

3、“爸妈的童年”

爸爸妈妈也有小时候,你知道吗?他们小时候玩什么游戏,也有小伙伴吗?打陀螺、跳房子、打弹珠、跳双跳、扔沙包、翻绳子、滚铁环、撞拐子……这些都是听起来就很有意思的游戏!还不请爸妈教你玩!童年,玩的就是趣味!

4、哇,还有礼物!

来宝华山游玩的时候,你有没有动手做东西呢?请爸爸妈妈把你的作品晒出来吧!宝华山有“小小世界大不同”征集活动,可以把你的“少儿版植物图鉴”、树叶画、书签、标本制作成精美的手工艺品哦,参与活动,还能赢意外礼品哦!

(二)“诗意中秋”中秋节活动

1、诗词、对联征集

关注宝华山微博,转发制定微博并附上一首有关宝华山诗句(原创或分享)参加活动,即有机会获得精美奖品!

2、中秋诗会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月亮情有独钟,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诗词歌赋。月亮让他们有机会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诗人们赋以月众多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寂寞、相思、悲欢、离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值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特举办“中秋诗会”活动,欢迎诗友们吟咏中秋、赏月抒怀,共话人间情长!

中秋当天征集诗人前来景区参加中秋诗会,泼墨挥毫,免费游玩景区。游客也可以现场参与,欢迎各路诗词爱好者前来参加!

3、灯谜寻宝

挂彩灯,寻宝藏,猜灯谜,赢礼品!“华山寻宝大行动”升级啦!中秋佳节前后,只要您在景区内找到事先放置好的灯笼,收集灯谜并猜出谜底,就能赢取小奖品!

同时,只要您与景点合照或者拍摄活动照片,发布微博参与线上活动,就有更多礼品等您来拿!

(三)“欢度国庆”国庆活动

1、游客凭门票即可获赠小国旗一面。

2、游客可凭门票5折购买开光精美许愿牌一枚。

3、10月1日当天出生或名字中有“国庆”的游客可凭有效证件享受门票5折的优惠。

4、你是微博达人吗?你喜欢手机摄影吗?你爱好吟辞颂赋吗?来宝华山吧,只要关注宝华山景区新浪官方微博,将你与宝华山景点的合影、宝华山的风景美图、有关宝华山的原创词文发布出来并@宝华山景区新浪微博,或转发景区微博给5位以上好友,均有机会获赠景区为您精心准备的神秘大礼哦!

(四)“观戒有礼”三坛大戒

和尚也要上课学规矩吗?是的!隆昌寺三坛大戒就是教僧人学规矩的!10月8日至11月6日,共350名前来受戒的戒子,每天3:30起床,22:30睡觉,每天从早到晚都有不同的课业要学!僧人还要学什么?快来看看吧!

11月6日-10日隆昌寺还有“在家菩萨戒”传授!居士三皈、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都会有哪些?快来关注宝华山隆昌寺,邀上伙伴一起来观礼吧,感受僧人的森严戒律!关注微博和微信,了解更多信息,还有机会赢取礼品!

吃:

宝华山有一怪叫“厨房大师烧荤菜”,这是宝华山特色素斋,素食荤做,用豆制品做成荤菜的外形与口感,分外独特,菜品包括烧乳猪、南京板鸭、东坡肉、大闸蟹、狮子球等。在景区内隆昌寺旁边的“宝月斋”就可品尝到。

句容“最喜爱的农家菜”茶香肉则需到山南的准四星级酒店——山一方度假村才能品尝到,同时还可以试试宝华玉笋炒鸡蛋、石锅黑鱼、豆腐卷、韭菜盒子、大锅炕馒头、炕山芋、南瓜烧鱼头等特色菜点。

宝华玉笋炒鸡蛋:此为季节性菜品,一般于清明前后宝华玉笋新茶上市的时候推出。原料为新鲜炒制的宝华玉笋茶叶,清新雅致。

石锅黑鱼:原料天然、绿色、新鲜,取材自周边北山湖水库黑鱼,配有自制酸菜,清汤涮制,可口异常。

豆腐卷:点心,纯手工自制面皮,内裹新鲜豆腐,土灶炕成。

韭菜盒子、大锅炕馒头、炕山芋、南瓜烧鱼头等都是非常别致的农家菜色。

山北大门外有宝华山庄,庄里的农家菜色也很有特色,如笋干烧蛋饺、平锅有机花菜、秘制素鸡煲、农家老鸡汤泡锅巴、大灶煮鲢鱼、咸猪头肉锅贴等。其中笋干烧蛋饺所有素材全部由本地出产,笋干为宝华山山笋晾晒而成,鸡蛋为土鸡蛋。

宝阳农庄特色菜品包括:乡村刀板香、洪湖鱼头、农家炒粉丝、蛋香毛豆腐等。

乡村刀板香:一道烩菜,农家腌制的火腿肉嚼劲十足,口味独特,下垫茶笋也非常鲜美。

洪湖鱼头:自产水库鱼头,以砂锅为器,并上莲藕、西红柿清炖而成。汤品呈淡红色。

农家炒粉丝:纯正山芋粉呈灰黑色,加上肉丝、香干丝、鸡蛋末炒制而成,口感好,有嚼劲。

砂锅芋圆:芋头捣碎成泥,和以少许肉末、鸡蛋,捏制成团,口感清爽绵细,适宜长期大鱼大肉之后改改口味。

蛋香毛豆腐:上品豆腐以食用菌轻微发酵成毛豆腐,裹上鸡蛋液,入油锅两面炸至金黄,配上自制酱料,入口香滑细嫩。

交通方式:

一、公交线路:

1、隆栖线

2、宁镇城际公交(南京长途东站,南京-宝华)

3、地铁:二号线经天路站(终点站)下,前行过汤龙公路至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南大门。

二、自驾游线路图:南京新庄走312国道(宁镇公路)往镇江方向30公里,开车约40分钟,抵达宝华山北大门。

三、高铁路线:至宝华山站下前行至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北大门。

周边景点推荐:茅山、句容水果采摘、赤山湖、天目湖、镇江三山景区、汤山温泉、汤山七坊、明文化村-阳山碑材等。

上海最近哪个寺庙有皈依会?

阿弥陀佛!我是达缘师傅的弟子善明,达缘师父因劳累过渡现已住进了医院.暂时没有办法归依他了,如果您想归依他的话.你可以留个联系方式给我.我的邮箱是twzzwz@yahoo.com.cn

上海市区内哪里有烧香拜佛的地方

上海市区内烧香拜佛的地方:

1.上海城隍庙

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方浜中路249号

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城隍庙,来这里上香的人很多的,据说上香越多越好,而且越大越好,所以有人烧香干脆点着火苖才过瘾。

2.龙华寺

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路2853号

三国吴赤乌年间建造的龙华寺在如今香火还是那么旺,这要感激它香火久远给人们带来龙去的神秘色彩更浓吧。

上香时间:7:00-16:30

3.七宝老街

位于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

到七宝老街烧香,可以是顺便,不过为了真诚,最好先去烧香然后再逛。

4.静安寺

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1686号

静安寺的闻名给静安区带来热闹非凡的气氛,这里每年阴历四月初八都有为期三天的庙会举行,热闹得很,通常香期是在5点开放的,由于静安寺历史久远,所以无论是庙会期间还是平时,前来上香者真是络绎不绝。

5.下海庙

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昆明路73号

这座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最初只为当地渔民作为祈福的庙禹经过多年的改善,已经扩建成1800多平的大型下海庙,虽说人们的迷 信思想已经淡化,但前来上香者更多,祈福与迷茫信是两回事。

6.玉佛寺

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170号

满怀真诚的信仰,满怀自己的期望,跪在佛祖菩萨的跟前,祈祷着。。。进入大雄宝殿,看着庄严神圣的佛祖和各位神灵,威严而庄重,从心里升起一种尊敬和敬仰的心情!上香,是一件庄严的事情,一定要带着虐诚的心去拜。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