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85991

杨公风水青囊经,正宗杨公风水

兴仁信息网2024-02-11 02:10:400

杨公风水学入门看什么书呢?谢谢

入门?我建议用秦伦诗写的《风水》,此书比较适合入门人学。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用杨公的就比较好些。

风水学入门看什么书好

风水入门的书籍,建议看的书要比较基础性但全面一些,不用过深但有实用性的。

个人推荐以下三本:

1、可以看看李居明的《学风水的第一本书》,此人这几年很有名,曾经准确预测出日本大地震,所著有独到的地方。

2、要是想系统化都有所涉猎,可以看看宋韶光的《现代风水全集》,也很不错,错误较少,内容也实在,我推荐。

3、有“现代赖布衣”之称的苏民峰的《 家宅风水基本法》也不错,内容也比较实用。

先看这几本基础的吧,贪多嚼不烂,而且一下子接触的过深也不好,不利于理解和系统学习。

杨公先师指的是谁?

杨筠松(834年4月20日-900年3月12日),俗名杨救贫,名益,字叔茂,号筠松,唐代窦州(今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人,著名风水宗师。杨筠松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为唐朝著名地理风水学家。名益,别号玄赤,世称‘救贫先生’。著《疑龙经》、《撼龙经》、《一粒粟》、《天玉经》、《都天宝照经》、《天元乌兔经》。

因为其用地理风水术行于世,使贫者致富,所以世人称其为“救贫”先生,后人由此也称其为“杨救贫”。[2]

杨筠松,字叔茂,号玄赤,世称救贫仙人,唐代堪舆大师。

杨筠松生于唐大和八年(834年)三月初八日,窦州(今广东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人。江西堪舆形法理论祖师。其父亲杨淑贤生三子:长子筠翌,次子筠宾,三子筠松。

筠松幼年聪颖过人,学习诗书,一览无遗,十七岁登科及第。后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广明中(880年),黄巢破京城,筠松离京出走,先入昆仑山,后到虔州(江西赣州),以地理术行于世,民间称救贫先生。

留虔州期间,在崇贤里黄禅寺遇曾文辿,邂逅于方丈之内,唔谈中,曾文辿被其非凡的风水学识所倾倒,遂拜筠松为师,朝夕跟随,竭尽弟子之礼。

后随师云游山川,寻龙捉脉,得杨筠松悉心指点,观龙以势,察穴以形,峦头砂水,体用兼妙。曾文辿遂渐通堪舆之道,成为杨筠松第一个高徒。

杨筠松口授其徒曾文辿操笔著述。又著新水经。天下万书唯《青囊经》至上,至元朝刘秉忠注玉尺经天机配合杨公天星理气。杨公传曾文辿刘江东胡矮仙李华。曾文辿传廖禹刘江东传谭文谟,谭文谟十八世孙谭宽传刘基。

老曾又传十八世。至清初李青云,郑松山及徐守贞在闽浙戆区域较为出名。李青云,乃江西抚州府人氏,李邦寻之子,自小精通经书吏。十七岁擢进士受知奖南州。

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土色,后因故逃奔闽泉州林家入赘为婿,后投耿精忠耿王为参军与守贞仝事。后耿王兵败逃入山中在李家山十二年,有扦李氏一穴后因富贵足南宋垟为师长。又扦数穴儿孙发达皆由此也。康熙乙未封君仝处蒲川十余载。与诸名士同游,日走名山寻穴夜画图自记。

后至南坪扦柏林祖墓又扦大坑内李一穴其余不能书述又至平阳江南夏口吴氏出水莲花又至北港大溪边并塔边等地扦黄李池施数穴皆成巨族,年高八十终。

郑松山先生人称虱子郑,与李相遇,换览其书,念其才不亚于李。二师合二为一李先夙道骨郑青夙合为《青夙道骨》。

郑衣冠不整嗜酒妄谈,众名士虽深信也难为言尔。晚年在平阳桥墩大王沙村张顺家安度并卒于张家,张以父礼事之。郑以李郑合著《青夙道骨》增张并其生所学教之。由此张顺先生当时名闻浙闽地区。

张家传承八代至共和初年其后人赠教于平阳青街李公。李为当时该地区高手,断坟宅如亲眼所见。至新世纪李由于自己年迈,其后代无人学习此绝学怕失传于世,后赠于苍南吕青云,并言传身教数年。徐守贞乃福州人明朝举孝廉耿精忠为军师。

耿王兵败逃至平阳南港入赘许家故改名许进同游四方以论三元气运而扦积善人家用之富贵,凶暴之家用之败绝。

浙江一支由此传承。廖瑀、范越风、厉伯绍、刘淼、叶七、邵庭监等先后投入其门下学艺,均成为著名的堪舆大家。杨筠松抛弃方位本身既有吉凶的信条,因地制宜,因形选择,观察来龙去脉,追求优美意境,特别看重分析地表、地势、地物、地气、土壤及方向,尽可能使宅基位于山灵水秀之处,逐渐演化发展,形成风水“形法理论”,“峦头之法”。

形法理论“肇于赣州杨筠松、曾文辿、赖大有、谢子逸辈,其说为主于形势,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向位,专指龙穴砂水之相配”[1],故又名赣派风水。形成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等考察山水、踏勘地形的四个程式。近现代而至当代的风水学者,都践行杨筠松的风水理论,尊他为中国堪舆祖师。

杨筠松著作有《疑龙经》、《撼龙经》、《立锥赋》、《黑囊经》、《三十六龙》、《青囊奥语》、《一粒粟》、《都天宝照经》、《天元乌兔经》、《葬法倒杖》、《天玉经·内传》、《天玉经·外编》等书。其著述为后世风水家所推崇。

唐光化三年(900年)三月初九日,杨筠松病逝于虔州,终年67岁,葬于虔州于都寒信峡药口坝。

自学周易风水学,读哪种书比较好?

风水书籍推荐

一、峦头形势

1《玉髓真经》 张子微著

2《地学》 沈镐著

3《撼龙经疑龙经批注校补》 荣锡勋著

4《一贯堪舆-杨曾地理家传心法捷》 唐宗庚著

5《刘国师地理真传》 刘国师著

6《乐山篇地理书》 来木臣著

7《秘传水龙经》 蒋大鸿著

8《寻龙点穴全集》 珍藏本

9《寻龙点穴墓相风水》 不过五著

10《简明地学堪舆泄秘》 汪志伊著

11《地理山洋指迷》 周景一著

12《辟径集》 李默斋著

13《现代风水学峦头总论》 姜国威著

14《寻龙秘诀》 高隐仙藏

15《图解雪心赋》 白鹤鸣著

16《地理啖庶录》 袁守定著

17《地理砂水穴法》

18《地理万山图》

19《仙家救贫术搜地灵》 白云山人著

20《黄囊穴髓》 程天昭演绎

21《地理汇宗》

22《平砂地理玉函经释义》 邱于展著

23《地理点穴大全》 许澹园订

24《地理全书》 著

25《立宅安坟风水秘传》 黎浩贤著

26《相墓相宅术》 (四库本)

27《平砂玉尺经》 刘秉忠原著,李峰编

28《堪舆秘笈奇书》 著

29《新注雪心赋》 何聪明著

30《峦头精义》 李默斋著

31《峦头风水大破译》 张健民著

32《地理峦头实务》(上中下) 钟义明著

33《增订地理图记》 钟义明著

34《王派风水学-峦头精义》 王松寒著

35《地理琢玉斧峦头括歌》 张九仪增释

36《地理捷径秘断》 张哲鸣著

37《阴阳宅宝鉴》 苏立民著

38《一善地理真诀》 妙摩慧度著

39《假日寻龙记》 姜健贤著

40《地理心法-寻地五要捷诀道读》 许人文注 张建民编

41《地理囊金集注-记师口诀节文》 章贡、刘谦著

42《谭天纵留题-乌蒙吉真诀-刘若谷千金赋》

43《本地姜留题》

44《风水寻龙诀》

45《撼龙经》 杨筠松著

46《疑龙经》 杨筠松著

47《泄天机》 廖禹著

48《秘传廖公画夹拨砂经》 廖禹著

49《地理阴阳秘录》 苏立民著

50《地理天机会元》 徐试可著

51《地理大成-山法全书》 叶九升著

52《精校地理人子须知》 徐善继、徐善述著

二、郭杨蒋一脉玄空正法

1、《青囊经》 黄石公著

2、《青囊序》 曾求己著

3、《青囊奥语》 杨筠松著

4、《天玉经》 杨筠松著

5、《都天宝照经》 杨筠松著

6、《地理辨正》 蒋大鸿著

7、《水龙经》 蒋大鸿著

8、《天元五歌》 蒋大鸿著

9、《归厚禄》 蒋大鸿著

10、《天元余义》 蒋大鸿著

11、《平砂玉尺辨伪》 蒋大鸿著

12、《阳宅指南》 蒋大鸿著

13、《阳宅天元赋》 蒋大鸿著

14、《杨公滴滴金》 杨筠松著

三、范宜宾滇南派(即连城派)玄空法

1、《风水的研究》 唐正一著

2、《增释地理冰海》 高守中著

3、《地理辨正揭隐》

4、《金氏地学粹篇》

5、《家存玄空大卦地理秘传》

6、《玄空探原录》

7、《乾坤法窍》 范宜宾著

8、《玄空大五行真传口诀 》 托名蒋大鸿著

四、谈养吾玄空六法派

1、《中国绝学、玄空如意理气正宗入门深造》 陈梦国著

2、《玄空本义》 谈养吾著

3、《地理辨正翼》 荣锡勋著

4、《堪舆正经》 陈正儒著

5、《新玄空紫白诀》 赵景义原著、张成春编

6、《地理辨正白话注解》 谈养吾原著、陈世范编

7、《天元五歌阳宅篇注解》 赵景义著

8、《地理小补》 刘杰著

9、《辨正发秘初稿》 刘杰著

10、《玄空法鉴》 曾怀玉著

11、《元运发微》 卢作周著

五、邓恭江西大玄空五行派

1《地理知本金锁秘》 邓恭(梦觉)著

2《地理黄金屋》 邓恭(梦觉)著

3《蒋大鸿地理秘诀稿》

4《玄空河洛先后天心法秘诀》 藏本

5《九经会聚》 李浩洋藏

6《三元地理山水气运挨星图诀》 张庆辑

7《新增大五行图诀》(上下) 张庆辑

8《蒋大鸿三元奥秘手抄本》、《罗经解》、《秘授篇》 邓恭著

9《蒋公阳宅秘授篇》 邓恭(梦觉)著

六、蔡岷山广东玄空派

1《中州派玄空学》(上下) 王亭之著

2《地理心眼指要真解》 王亭之著

3《地学铁骨秘》 吴师青著

4《玄空真秘》 徐宇辰著

5《地理辨正求真》 蔡岷山著

七、章仲山无常派玄空飞星

1《玄空星相地理学》 钟义明著

2《玄空地理丛谈》之一 钟义明著

3《玄空地理丛谈》之二 钟义明著

4《玄空地理丛谈》之三 钟义明著

5《玄空地理丛谈》之四 钟义明著

6《玄空地理丛谈》之五 钟义明著

7《玄空地理丛谈》之六 钟义明著

8《玄空地理逸篇新解》 钟义明著

9《玄空地理断诀汇篇》 钟义明著

10《玄空地理考验注解》(上中下) 钟义明著

11《沈氏玄空学》(上下) 沈竹礽

12《地理辨证抉要》 沈竹礽

13《沈氏玄空学》(上中下) 白鹤鸣注本

14《玄空紫白诀精解》 白鹤鸣著

15《赋飞星赋精解》 白鹤鸣著

16《风水秘传100诀》 白鹤鸣著

17《天理第一地理书》(上下) 冯严筑著

18《古易玄空学新探》 胡京国著

19《玄空精断》 胡京国著

20《大玄空挨星天法真传》 张哲鸣著

21《大三元玄空秘旨些子真传》 张哲鸣著

22《大三元玄空地灵秘笈断诀》 张哲鸣著

23《相地指迷》蒋大鸿著

24《沈氏地理疑义答问-地理问正》 李崇仰编

25《玄空指妙》柯建成著

26《玄空指微》柯建成著

27《实用风水学秘籍总断》姜国威著

28《山居手记》陈雪涛著

29《玄空风水之天机妙诀》陈雪涛著

30《风水选旺秘诀》罗量著

31《风水墓相学》姜健贤著

八、朱小鹤苏州玄空派

1《地理辨正补》 朱小鹤著

九、上虞派张心言六十四卦玄空法

1《地理辨正疏玄空秘旨摘秘》 黄春发著

2《三元六十四卦用爻法》 林文松、陈怡诚合著

3《三元地理六十四卦运用》林文松、陈怡诚合著

4《易经地理学》 吴明修著

5《三元法地理理气探原》吴明修著

6《易经三元地理阐微》 吴明修著

7《三元玄空地理堂奥》 珍藏本

8《三元玄空大卦秘传》无际山人著

9《三元地理山水则要》协会合编

10《三元地理抽爻换象》吴相益、谢明道合著

11《分金节气用爻当运秘解》张量矿著

12《玄空大卦及飞星详解》白鹤鸣著

13《玄空风水突破要诀》 黄春发著

14《三元地理讲义》 林国雄著

15《风水活穴建造真诀》张量矿著

16《三元易经地理交媾法诀秘笈》(上下) 张量矿著

17《奇门三元直指》(上下) 余胜唐

18《玄空秘旨-直透》陈昭有著

19《玄空真解-入门要诀》 刘来平著

20《玄空真解-地理经典批论》 又元子著

21《玄空真解-玄空囫囵语》 又元子孙著

22《玄空真解-天元歌批论》又元子孙著

23《玄空真解-归厚录》又元子孙著

24《玄空真解-阳宅觉》又元子孙著

25《玄空大卦秘诀》孙长庚著

十、尹一勺湘楚派玄空法

1、《地理四秘全书》 尹一勺著

十一、钟九华《玉函通秘》玄空法

1、《玉函通秘》原著

2、《玉函通秘》崔汇滨校本

十二、龙门八局(先后天派)

1《正三元杨公祖师心法》 杨救贫著

2《三元地理四诀精论》 陈启铨著

3《风水风采录》 陈启铨著

4《地理乾坤国宝》 杨藏华著

5《三元地理观水点地法》 庄文寿著

6《地理特诀》 张渊理著

7《三元堪舆黄金断》 庄文寿著

8《地理乾坤国宝评注》 陈启铨著

9《乾坤国宝龙门八局图解》林志荣著

十三、干支生旺墓三合四大局

1《地理实用集》钟义明著

2《阴阳宅断诀》妙摩慧度著

3《风水指南》 妙摩慧度著

4《三元三合地理精论》黄春霖著

5《地理四弹子》

6《风水预测》 李渊著

7《地理汇宗-元女青囊海角经》

8《立宅安坟风水秘传》 黎浩贤著

9《地理正宗》 广西民族出版社辑

10《地理五诀》 赵九峰著

11《风水照夭镜》 劳大刚著

12《地理阴阳纂要》邓士松著

13《地理学新义》俞仁宇著

14《增补理气图书》 周淳庸著

15《堪舆指南真传》 陈盈芳著

16《二十四山头化作四拾捌局用法》 陈锡元著

17《堪舆辟谬真传》 刘公中著

18《地理诸家开门放水》 吴明修著

19《地理三字经》 程前川著

20《地理直指原真》 彻莹和尚著

21《地理综合水法》梁贵博著

22《风水的研究》 梁贵博著

23《鲁班寸白簿》 鲁班著

24《海底藏珠》 徐试可著

25《地理水法全成》 高隐仙著

26《王德薰地理真传》 陈繁夫著

27《术数精要》 白鹤鸣著

28《古代风水术注评》 王玉德著

19《三合法地理秘旨全书》(上下) 陈怡诚 林文松编著

30《赣州风水秘传》 怡然斋藏本

31《秘本通玄鬼灵经》李崇仰编

32《地理名墓断诀》姜健贤著

33《周易与风水》何宗阳著

34《三元地理连山归藏》陈怡诚 林文松编著

35《三元地理明师盘线秘旨》陈怡诚 林文松编著

36《看风水秘笈大全》御堂龙儿著

37《青囊心印》《青囊心印续编》《天玉经内传心印》王宗臣著

38《天玉经》四库本

39《地理大全辑要》许园甫著

十四、赖布衣天星纳甲派

1《催官篇》 赖布衣著

2《入地眼全书》 静道和尚著

3《地理铅弹子》 张九仪著

4《地理穿透真传》 张九仪著

5《杨公地理图说》藏本

6《入地眼全书》静道和尚著

7《地理正义评注》张九仪著

8《杜氏地理图说》杜奇英著

9《形家集要》刘云岩著

10《山水发微》王德薰著

杨公风水口诀秘传

杨公风水口诀秘传如下:

1、十紧要口诀,第一个口诀称之为地有十紧要。一要化生开帐,二要两耳插天,三要虾须蟹眼,四要左右盘旋,五要上下三停。六要砂脚宜转,七要明堂开睁,八要水口关兰,九要明堂迎阳,十要九曲迥环。

杨公风水必须要熟记的知识

1、先是《龙经》的峦头寻龙点穴,寻龙过程中要结合认金龙,察血脉,起天心、配雌雄、定山向,最后才是挨星取运,以明作用时机。

2、挨星之所以“最为贵”,是因为它能预测一坟一宅,发于何时,败于何时的真正「天机」。龙穴山向是从「雌雄」上配出来的,是早已定论了的。若挨星挨出来的生旺之气,不能挨到龙穴山向水上,就说明此穴的时机未到。

3、能联珠的就是一家骨肉之亲,龙真穴的,雌雄配合了,又能立得真向,自然得到龙穴的荫助。读杨公之书,必须承前启后,贯通上下文意,才不致被诸家注解所误导。

4、杨公是要大家认得真龙之后,才能在立穴处消砂纳水为用,若只顾在立穴而收砂收水,不顾龙穴的真假,就落入弃本置末之下乘作法。得不到真龙,砂水皆不为我所用,尽管消砂纳水做得巧夺天工,也是枉然的。

5、一切祸福,皆在龙真穴的、收山出煞上。若是龙不真,穴不的,收不得山来,出不得煞去,任你七星如何去打劫,皆是空话。

6、“识得父母三般卦”即知“七星打劫法”之用法,与天文北斗星无关。杨公的罗盘非常简单,绝对没有五花八门的东西;更没有现代高科技的度分秒,三百八十四爻,二十八宿度数;因为杨公玄空风水的大用,只在三般卦上。

7、识得杨公的阴阳两路,用之于寻龙点穴,所寻之龙、所点之穴,皆是真龙真穴,百做百应,故曰「富贵达京城」。反之,不识杨公的阴阳两路,就无法分辨「来龙」的真与假,就无法证实「的穴」之有无。往往就葬得花假之龙穴,求福反祸,故曰「万丈火坑深」。

8、雌雄配合,阴阳交媾,就是“三生万物”的玄关。「山、水」交媾为人类造福的妙用,正是物物各一太极,物物自具——雌雄之二体。所以山一片为静为阴,而水一片为动为阳,这就是山管山、水管水的阴阳两片。是“山与水交”,而不是“形与天交”。明此,则雌雄与山水之理气尽矣。

9、正神正位装,即要将“龙顶”装在正神位上,正神方位内的山峰要百步始成龙气,而零神方位里的水,则不论其水面的阔狭,水源的长短,只要其能低空而不填实,就可论为吉祥。

10、山龙是如此用法,水龙后空也是如此用法,三般卦的阴阳局法原理,是以不变应万变,用之于四海而皆准。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