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6703

黄大仙今个儿要升天搜本书,黄大仙儿免费收听

兴仁信息网2023-05-03 22:11:270

单口相声《黄大仙》

黄半仙

六月三伏好热天,

京东有个张家湾,

老两口儿院里头正吃饭,

来了个苍蝇讨人嫌。

这个苍蝇叼走一个饭米粒儿,

老头子一怒追到四川。

老婆儿家中等了仨月,

书没捎来信没传,

请了个算卦的先生算一算,

先生说:“按卦中断,伤财惹气赔盘缠。”

他这卦算得还真灵。其实啊,这个卦不但他算得灵,我也能算。那得分什么事啊,来一个老太太算卦。

“先生,您给我算一卦。”

“什么事啊?”

“我老头子走了仨月了,音信皆无,您说有什么危险没有啊?”

“啊,他干什么去啦?”

“嗯,追苍蝇去了!”

“追苍蝇去啦?!什么事啊?”

“苍蝇叼走一个饭米粒儿。”

那当然是伤财惹气赔盘缠。你追得回来追不回来,也得伤财惹气。这就是瞎掰。这算卦没有灵的。也有时候灵,他蒙事啊,算卦的他有一套办法,你往那儿一站,他一跟你说话,就让你信。怎么信服他呀?您瞧他这套办法。这个算卦讲究“要簧”,什么叫“要簧”啊?就是你来算卦呀,先不给你算,先套你的话,说行话就叫“要簧”。算卦的说话讲究“拍簧”、“诈簧”,明明没算出你这个事,他愣要诈你!对不对呢?哎,他也有办法。哪句话说不对,他能把它收回来。不是说了话收不回来吗?他能收回来。这叫“抽撤连环”。过去在天桥就有算卦的,这位往那儿一站,他就说了;“这位老兄当在家,这位当在外,这位应当做买卖。哎呀!这位老兄,你的‘印堂’发亮,财运昌旺,你今年五月节,应当有一笔财到手……”底下是仨字:对不对?可是这“对不对”他先不说,怎么不说啊?他怕说完了,人家告诉“不对”!那怎么办啊?他不说,他拉长声,“你今年五月节应当有一笔财到手……”他不往下说,他看着,察言观色。那位要是真有一笔财到手,他看得出来,那位要是没有,他也看得出来。那怎么看啊?他这办法叫“定睛则有,转睛则无”。你要是说对了,这个人当然一愣神儿;要是不对就该转眼珠(学转眼珠)琢磨了,那就是没有这回事儿。他瞧出来了!

“你今年五月节,应当有一笔财到手……”他看着你,瞧这位一转眼珠,他知道不对,赶紧往回收。他有话:

“……啊,对了,你应当五月节有一笔财到手啊,不过,让小人给你冲了,你还没到手对不对?”。

哎,这不是废话嘛!

“这位老兄,你的气色可不好,今年八月节应当遭一场官司……”

底下又是“对不对”,还不说,他瞧着那位,一看那位呀,也是转眼珠。

“啊,你应当遭一场官司啊,但是有贵人扶助,给拨置过去了,大概现在你还许不知道吧?”

甭说那位不知道,连他也不知道!他就要这么说。所以呀,算卦没真的。哎,也别说,有一个算卦的灵了,嗬,不但灵,而且还是卦卦灵。灵可是灵,这个事情,灵得那么可笑。怎么灵的呢?我说说您听听。不是现在的事情,在清代道光年间,有这么一回事。离着北京不远,几十里地,有这么一个村子,这村子里头住着一个种地的,这个人姓黄,小名儿哪,叫“蛤蟆”!那位说了:“这可新鲜,人有叫这小名儿的?哎,因为他这模样长得特别,两个小圆眼睛,翻鼻孔,大嘴岔儿,脸上有麻子,说黑不黑,说黄不黄,脸上透着那么绿。故此,这小名儿叫黄蛤蟆!您可别瞧这人相貌长得不怎么样,有能耐,能说会道,又能察言观色,念过几天书,没事儿就翻翻皇历,街坊邻居谁家要是娶媳妇儿,聘姑娘,或者是上梁动土,都来找他。干吗呀?他会看皇历,让他给择日子,他也乐意多管闲事。他要是说几句话呀,还真有人信他的,简直就拿他当了伏地圣人啦!您可别瞧他这么机灵,他老婆是个累赘。他老婆怎么啦?有病。什么病啊?这病根儿厉害,寒腿!两条寒腿,要是不犯病啊,还能跟着干点儿庄稼活儿,一犯病,下不了地。这病还是常犯,这寒腿病根儿什么时候犯呀?要是变天就得犯。阴天腿也疼,下雨腿也疼,要赶上阴天下雨他老婆一犯这病,他下地干完活回家还得做菜做饭。怎么哪?他老婆不能下地呀!日子长了,他是急不得,恼不得。他哪,也找着这么一个窍门儿,每逢他老婆一说腿疼,哎,明天就得阴天;如果疼得利害,那就是……下雨!他倒都有了防备。有这么一回呀,这天他老婆折腾一宿没睡,第二天老黄要下地干活去呀,天哪,晌晴白日,可是闷热,热得邪行。老黄啊,就把这蓑衣披上啦!披着蓑衣扛着锄头往外就走。他老婆一瞧: “老黄,疯了!挺好的天儿,你披蓑衣干吗呀?脱下来!”

老黄也不理她,还往外走。他老婆一瞧:“咦!怎么回事?让你脱下来!

他往前一迈步儿,那意思是要拽老黄一下,刚这么一迈步儿,“哎哟!”腿疼了。“哎哟……”蹲那儿啦。老黄回头一看乐了:

“嘿……我还披蓑衣干吗哪?你腿疼了不是?你闹了一宿啦!那不是今儿要下雨吗?我不披蓑衣怎么办哪!”

他老婆一听也乐了。他俩乐了不说呀,老黄一出门儿啊,街上的人,也都乐了。怎么哪?

“哎,二哥,这黄蛤蟆干吗呀?求雨哪?嘿,挺好的天儿,你披蓑衣干吗呀?脱下来!”

老黄理直气壮的:

“不脱,一会儿用得上!”

“干什么呀?一会儿有什么用啊?”

“有什么用啊,今儿这天儿有雨!”

他那意思呀,是他媳妇的腿疼了。大伙一听有雨,这不是胡来吗?万里无云,哪儿来的雨呀?不信他那套,就下地干活儿去了。这活儿干了有一个多钟头。哎!忽然间抬头一瞧,南边来了一块黑云彩,跟黑锅底似的就扑过来了,一会儿的工夫就铺严了,嘎啦一个雷,哗……瓢泼大雨。大伙儿就往家里跑,淋得跟小鸡子似的,你再瞧老黄,披着蓑衣,一步三摇,跟没事人儿似的。嘿!

“老黄,真有两下子呀!”

老黄爱吹大气:

“干吗有两下子呀?对了,我连阴天下雨再不知道,那更得了!”

他那意思哪?我媳妇腿疼,我能不知道吗?大伙一瞧,嗬,老黄真有能耐啊!又过了几天,这天清晨早起呀,阴天,天阴得特别沉,老黄刚要下地去干活儿,先问他老婆:

“怎么样,腿疼不疼?”

“不疼。”

“不疼,好嘞!”

扛起锄头,他出来一看哪,好,好些人都披着蓑衣。

“哎,老黄,回家拿蓑衣去!”

“拿那个干吗?怪费事的!”

“费事?你不拿一会儿挨淋!”

“挨什么淋哪?放心吧,今儿没雨。”

下地干活儿去了。大伙一听:没雨?天阴得这么沉会没雨?到地里刚锄了两垅地的工夫,再一看天哪,嘿,云消雾散,太阳也出来了。老黄哪,还说风凉话儿呢:

“怎么样,蓑衣都白拿了吧?告诉你们了,不听嘛,看,没雨吧。”

“老黄,嘿,怪了,那天我们都挨淋了,你披着蓑衣慢慢儿的往家里扭。嗯?今儿个我们都拿着蓑衣,都白带了,怎么意思哪?你怎么知道有雨没雨哪?”

“啊……”

他怎么好意思说,“我媳妇腿疼,我就明白了”。这怎么说呀?大伙再一问哪,他来劲儿啦:

“啊,我呀,诸葛亮马前神课算出来的。”

嗬,大伙一听,马前神课能算出来有雨没雨,太灵了!打这儿可好,大伙给他一嚷嚷,得了,先前哪,什么有个娶媳妇的,聘姑娘的,上梁动土,来找老黄,让他给看看皇历;后来一听说他会诸葛亮马前神课,好,谁家丢了东西也来找他。张家儿媳妇丢了个耳环,找他来了。

“大叔,我耳环子丢了,您这个马前神课算得挺灵,您给我算算!”

他怎么能好意思说:我不会,我就会算阴天下雨,还得我媳妇跟着我!他不好说呀!

“啊,给你算算。”

他假装疯魔一算:

“耳环子丢了是不是?嗯……没丢!”

“大叔,您说没丢,眼睁睁它就没了嘛。”

“没不了!告诉你回家找去,锅台旁边、水缸后头就找着啦,去吧!”

张家儿媳妇走了,到家一找,锅台旁边,哎,真把耳环子找着了。他这卦怎么灵的呀?老黄他有个琢磨劲儿,他心想:她是一个儿媳妇,儿媳妇每天得做菜做饭,得挑水,除了锅台旁边,就是围着水缸转。他就说这俩地方。嗯,到锅台旁边儿真给找着了。嗬!这一来呀,更嚷嚷动了。这一嚷嚷啊,有一天,李二嫂上他这儿来了。李二哥走了仨多月,音讯皆无,没来信。李二嫂来了:

“黄大哥,您看我们那口子走了仨多月了,也没来信,我怪不放心的,您说他得什么时候回来呀?”

“啊,算卦呀!”

“啊!”

“嗯,好”

装着掐手指头,他先不算,跟李二嫂说话。

“嘿,弟妹,你也真是的,有什么事儿你打发别人找我还不行吗?干吗非得自己来呀!你看你挺重的身子,怎么还出门呀!”

“啊……不要紧的,我刚九个月。”

“噢……嗯,算出来了!你男人啊,这个月不回来,也不来信了,下月准回来,去吧。”

嗬,下月准回来!结果怎么着?真没来信,到下月还真回来了。又灵了!这回他怎么灵的呢?

怎么灵的?老黄他有个琢磨劲儿。他一听说怀孕九个月了,哎,他想这个道理,这个女人怀孕哪,他男人心里有数,他知道!仨月不来信,那就是净等着到时候回来伺候月子人哪!哎,到下月还真回来了。打这儿可就了不得了,就给嚷嚷动了。不单嚷嚷他能掐会算,并且给他起了名,叫“黄半仙”。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村传镇,镇传县。传来传去,就传到北京了。

嘿!该着老黄发财。北京皇宫内院丢了东西啦!丢什么啦!道光皇上丢了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这夜明珠这么一丢啊,道光可急了。在清代,道光皇上是最小气的一个皇上,不但最小气,而且也是一个贪财如命的一个皇上。您算算吧,他那龙袍啊,都打着补丁!就这么小气。要是那么一颗夜明珠丢了,那还了得!马上把九门提督宣上殿来,大大地申斥了一顿,给三天限,找回夜明珠还则罢了,找不回来夜明珠,降级罚俸!

三天?五天也找不回来呀!怎么回事情?偷夜明珠这主儿不好逮呀!谁呀?宫里的太监大总管崔英监守自盗,您说这玩意哪儿找去?九门提督在宫外头找,当然是找不到啦!

三天找不着,上金殿,怎么着?降级罚俸。再等五天找不着,上金殿,降级罚俸。简断截说,一个半月没找着,坏了!一个半月没找着,这九门提督降级降得都跑到御马圈遛马去了!

这天道光皇上恼了,在金殿上大发雷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夜明珠丢了一月有余,文武百官若无其事,是怎么回事呀?莫非说,你们都想遛马去吗?”

大伙一听都害怕了:呼啦!跪下一大片,有一位侍郎那荣,往前跪趴半步:

“启奏我主万岁,奴才闻听人言,在前门外西河沿,有一个算卦的叫诸葛周,这个人不但算卦灵,并且会‘圆光’,其术如神,如果要把他找来,占算夜明珠的下落,定知分晓!”

皇上一听:“来呀!”叫大总管太监崔英,“去到前门外找诸葛周,进宫占算夜明珠的下落,找去!”

崔英一听,鼻子都给气歪了。怎么?夜明珠是他监守自盗。心说:这个侍郎老那荣你好好跪着不得了吗?你出这主意干吗呀?“其术如神”,灵!到这儿一算,算出来是我偷的,我怎么办哪?可是皇上传旨,他又不能不找,没办法,骑马找去吧!带着从人找去了。到了西河沿一打听,第一个门,路北那家儿,到跟前一瞅,好!门口有三棵白杉篙,绑着杨柳枝儿,贴着白条写着“恕报不周”。一问哪,诸葛周死了!嘿,崔英这个高兴啊!行啦,告诉皇上。皇上一听:

“死了,再找别人,找别的算卦的,灵的就行!”

“嗻。”

再找吧!又到了打磨厂里头,一看哪,有一家命馆门口挂着牌:“刘铁嘴”。

崔英下马进来了。

“你会算卦呀?”

刘铁嘴一看这派头儿……

“啊,我会算卦。”

“灵不灵啊?”

“您看我这名字不是贴着哪吗?‘刘铁嘴’,因为我是‘铁嘴钢牙’,我的卦是卦卦灵!”

“嗯,真灵吗?”

“啊,真灵!”

“那……回见吧!”

算卦的一瞧,这位大白天的撒呓症哪?告诉他灵啦,他“回见”啦,这是什么毛病啊!

他哪儿知道啊,崔英不敢找真灵的,你灵了,他脑袋搬家啦。

不行,再找别人。又找了一个,前门大街有个“孔明李”命馆,到那儿一问哪,也是灵!“回见吧!”他又出来了。

他一琢磨:不行!全灵啊,怎么办呢?嗅,对了,别找命馆,天桥找卦摊儿去。对!找卦摊儿一问:

“你这卦灵不灵啊?”

他也说灵。是卦摊都得说灵。不灵?说不灵谁还算哪,他吃什么呀?问了几个卦摊儿,都说灵,找哇,嗬,可着北京找了三天,北京城的卦摊儿都找遍了,连一个不灵的也没找着!这怎么办呢?第四天头儿上,心里一烦:城里头找遍了,城外头找去,对!带着从人骑着马,信马由缰出城了。走了几十里地,天儿也热,累得慌啊,来到了个村子。

“来来来,休息休息!”

下了马了,看树底下有个小孩儿,就问了:

“哎,你们这儿有算卦的没有?”

“有,就这个门儿!”

哎,就是黄半仙家的门儿,小孩这么一指。

“噢,好!”往里就走。

这天,老黄正在家里哪,在家干吗哪?正在那儿发愁哪。发什么愁啊?他媳妇又腿疼了,又要下雨。一会儿啊,他还得往屋里搬柴火,挪东西,麻烦!正这儿烦着哪,这么个工夫,哎,太监大总管崔英进来了。

“你会算卦呀?”

老黄一听:

“啊……我……我会……”

“灵不灵啊?”

这位问灵不灵,还挺大的声儿。老黄一瞧他这派头儿,心说:我这卦,哪儿灵去呀?干脆,说实话吧!

“我这卦……唉……我这卦……唉……不灵。”

“嗯?嘿!找了半天,敢情在这儿哪!好好好,哎呀,不灵?真不灵吗?”

“唉……真不灵!”

“嗬,行了,行了,赶紧跟我走!”

“跟您上哪儿去呀?”

“进北京,皇上的夜明珠丢了,你给算算去!”

老黄一听:怎么着?给皇上算卦。这不是胡来吗?甭说算得不灵,说错了一个字儿——掉头之罪,那哪儿行啊。赶紧说:

“……这位老爷……您……没听明白,我算的卦呀,它不灵!”

“废话,灵了还不找你哪!走走走!”

“老爷……我这卦……不灵!”

“不灵也没关系,咱家告诉你,即便不灵,有咱家在旁边儿给你多说两句好话,给俩钱儿轰走完了,有什么关系?如果你要是不去的话,就是抗旨不遵,午门外开刀问斩!”

“唉,别价!”

一想:不去当时就死啊,要是去了不灵,还许给俩钱儿,轰出来……

“嗯,……我……我去行吗?”

“别费话!不去就是抗旨不遵,快走!”死乞白赖让快走。

“唉……我走,我走……你好好在家里看家吧。”

“哟,你瞧瞧这……这不是倒霉了嘛,我这腿还疼,你看,你现在就走?

“啊,没法子,不走?抗旨不遵哪,你现在腿还疼,噢,对了,我拿着蓑衣!”

崔英一瞧:

“啰嗦!挺好的天儿,你拿蓑衣干吗呀?”

“嗯?……不是,您甭管了,用得上,今儿有雨!”

他是想,他媳妇腿疼,今儿就有雨。崔英哪,也没怎么注意。

“啊,走吧!”

把他带到北京,安排到馆驿里头住下。老黄啊,吃也吃不下去,睡也睡不着,心里烦哪!

“这玩意儿,怎么算哪?”

到半夜里头,好,哗……瓢泼大雨下起来了。老黄一想:雨是下了,甭问哪,我老婆在家里正那儿腿疼哪,唉,我还让大官儿给抓来了。就这位老爷,真要命,我说不灵啊,非让我来不可;他说了,给俩钱儿轰出去,哪儿有这么便宜的事呀?给皇上算卦,我怎么算啊?嗯,丢夜明珠,让我找夜明珠,我哪儿去找哇?嗯,你要是算个阴天下雨,我还能算出来——那也不好算哪!还得把我媳妇接来——这玩意儿找夜明珠,我怎么给算哪?明儿给皇上算,我让他哪儿找去呀?锅台旁边?水缸后头?那皇宫里头有水缸吗?这不是要命嘛!

心里头烦哪,可又恨,恨谁哪?恨偷珠子这贼,他心里恨哪,坐那儿着急,嘴里头可就叨念出来了:

“这贼也不对呀,嗯,你偷谁偷不了啊,干吗单偷皇上啊?如果要是知道是你偷的,你活得了吗?再说,这位老爷也不对呀,我说我的卦不灵,我不来不就完了啦,你这死乞白赖地催我来,催,催,我来了,你活得了吗?”

他那意思是你把我催来了,我来了,我要是算得不灵,你活得了吗?我要是算得不灵,你有失职之罪,你也活不了。他心里是这意思,指着外头:

“我来了,你活得了吗?”

得,这句话,隔墙有耳,有人听见了。谁呀?大总管崔英。他干吗来了?哎,他把老黄安排到馆驿呀,他回府了,摆上饭,吃饭喝酒,心里高兴:哎,行了,明儿给皇上一算卦,算不出来,把他杀了,没我的事。嘿,这珠子呀,我这辈子也犯不了案了!哎,行,看他那模样,就不象有能耐的相儿,有能耐的能那模样吗?高兴!

正这儿高兴着哪,哗……外头下起雨来了,这一下雨,他心里一机灵,推门一瞧,瓢泼大雨。

嗯?不对,他算的卦不灵?不灵他披蓑衣干吗呀?他怎么告诉今儿有雨啊?哎呀,别是“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吧?嘴是说不灵,明儿到金銮宝殿上一算,灵了,一指:偷珠子的就是他!得,我完了!哎,这可受不了,不……得听听消息去!

这么着,他来了,来到这儿也不让人通禀,自己就悄悄地来到黄半仙的屋门外头,刚往那儿一站,正听里头说。他来的这时候,头两句说过去了,里头正说这句哪:

“催,催!我来了,你活的了吗?”

他还指着外头。崔英一听:啊?“催,催,我来了”,他来了;“你活得了吗”?我……我是活不了啊!这玩意儿他算出来是我啦!哎呀,他……这个……

你倒是再听听啊,他也没往下听,一害怕,推门进来,咕嘚儿就给跪下啦:

“哎……这个……半仙饶命,半仙饶命!’”

老黄吓了一跳,一看大总管跪在这儿啦,一听“半仙饶命,半仙饶命”,老黄他能察言观色,一看这大总管浑身直哆喷,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能够沉得住气:

“哎,甭害怕,甭害怕,起来说,起来说,什么事啊,你?”

“啊……哎哟,半仙饶命,您这卦算得真灵,您来了,我……我是活不了啦,我知道您算得对,这珠子不错是我偷的,是我偷的,您救救命吧。”

老黄一听:嗅!这么回事呀!老黄也真能装模作样,沉得住气:

“嘿……哎呀,是你偷的!哼,早就算出是你偷的啦!不但算出珠子是你偷的,而且我还算出来,你把珠子藏在什么地方了。”

拿话诈,崔英一听啊,哟,都算出……心里头也一愣,能算出来?那我让他说说。

“啊,是……半仙,您算出来了,那么您算出我把珠子藏在哪儿啦?”

这要是搁在别人身上,一问这句,准得问趴下,老黄啊,能说会道,老黄一听:

“嗯,算出来了。哈……我说你那珠子藏哪儿啦,我说?我说是说,现在不说,明儿见皇上一块儿说!”

“哎……别价!您怎么不在这儿说呀?”

“我在这儿跟你说什么呀,我说‘我算出来了,我知道你藏在哪儿啦’?我不说,让你自己说,我看你敢跟我说瞎话不敢。”

嘿!

“哎呀……半仙饶命您哪,我不敢说瞎话,我那珠子,就埋在御花园的芭蕉树底下啦!”

“啊,这还罢了。我算着也是在那儿埋着嘛!”

他多咱算来着?!

“你起来吧。”

“是,半仙,您……干吗半仙哪,简直您就是活神仙啦,您算得真对,明天求您在见皇上的时候,别说是我偷的,我……送您五百两银子。”

老黄一听,一冷笑:“哈……

他那意思哪,嘿,这家伙不打自招了!可是他这一冷笑啊,崔英不知道他为什么事呀,以为他嫌少呢。

“啊……懊,五百两不行啊,我给您一千。”

又加五百!

“噢,好了,好了,你起来吧。明天我给皇上算卦的时候呀,替你瞒着点儿就是了。”

算什么啊?卦还没算哪,先收一千两银子的卦礼了,他倒闹着了。行啦!

到了第二天,崔英引他上朝见皇上,皇上还挺高兴,平身赐座,让他掐算夜明珠的下落,老黄怎么算哪?虽然崔英都说了,可也得装模作样的来来呀!心想:得掐掐诀,念念咒。嗯,掐诀(学手势),念咒怎么念哪?他也不会,想起什么念什么:“一二三,二二三,七八九十念真言……”

文武百官一听,怎么着?要变戏法呀!这是什么咒啊?

“按照卦中来判断,夜明珠现在御花园。”皇上一听:“来,摆驾御花园!”

摆驾御花园啦。到御花园里头,皇上说了:“哎,黄仙师,寡人的御花园如此宽阔,夜明珠究竟在何处啊?”

“啊,我再给您占算占算。”(学掐诀手势,念咒)

“半仙本姓黄,今日见君王,夜明珠在何处?啊……这芭蕉树下藏!”

他真能装模作样的!皇上一听:

“好,刨!”

锹镐齐下。

“哎,轻着点儿,不要伤了国宝!”

嗬,装模作样的。本来崔英把这珠子埋得也不深,设刨两下,刨出来了,由小太监擦干净了,递给皇上啦,皇上一瞧,太高兴了。

“哎呀,黄半仙,真是黄仙师,这卦太灵了。哎,黄仙师,你算一算寡人的夜明珠究竟被何人所盗?是何人所埋?”

这是谁偷的,谁埋的?

老黄啊,没防备问这句啊,抽冷子一问,一扬头,瞧了崔英一眼。崔英啊,心差点儿从嗓子眼儿里蹦出来,不知道他要说什么呀?往下一听还好。

“啊……啊……万岁,夜明珠乃是奇珍异宝,日久年深,受了日精月华,这是它自己溜达出来啦!”

皇上一听,想啊:我听说“纸站八百年自焚。”纸尚且如此,更何况这夜明珠呢?

“嗯,言之有理!”

您瞧这份儿昏君当的,他还认为言之有理呢!那夜明珠自己会溜达过去?!

回到金銮宝殿。

“黄仙师,算得真灵,来呀,赏给黄仙师……两碟萨其玛!”那么一颗大宝珠找着了,就给两碟萨其玛,您就知道他这人小气不小气啦!

给完两碟萨其玛也不让他走,留他在宫里头住几天。

那位问了,皇上把珠子找着了,他还留一个算卦的在宫里干吗用啊?

道光皇上有他的想法,他心里琢磨:我这夜明珠丢了一个多月,音讯皆无,找不着!嘿!黄半仙一来他就算出来在什么地方,这卦太灵了!不能让他走,我再试验试验他,如果他每一卦都算得这么灵,那就封他在朝为官。封他在朝为官于我有好处啊!谁再做了什么事也瞒不了我啦!他就给我算出来了!哎,因为这样儿就不让他走。

可是老黄心可烦了,老黄心里琢磨着:这不是没影儿的事吗?把我留下来,我……我在这儿干吗呀?伴君如伴虎啊!真要了命了,我知道他哪时候有什么事呀!

挺烦,一心里琢磨:明儿我得想主意跟他说:我回家。对!想个抽身之计。一赶到第二天早朝,崔英领着黄半仙上朝,奏事处太监那儿喊;

“圣上传旨,宣黄仙师随旨上殿!”

头一个就是他,干吗呀?皇上这夜明珠找着了,高兴,一宿都没睡觉,挺老早的打后宫就来坐殿。往前走,走到御花园这儿,哎!这儿有一棵枣树,这棵枣树啊,是明代时候三保太监下西洋带回来的,这种枣叫“珠枣”,滴溜圆,这么大个儿(比画),通红,可是得熟了。现在还生着哪,湛青碧绿这么一个枣子,皇上瞧着好看,顺手摘下来一个,一想;哎,有了,我让黄半仙算算我这手里是什么?如果再算对了,他这卦真灵,那就封他在朝为官,对!

这么着,先宣黄半仙随旨上殿。黄半仙往这儿一跪,行礼已毕,应该平身赐座呀?这回光让他平身,没赐座。

“平身。”

黄半仙站起来了,皇上一攥这拳头:

“黄仙师,你的卦算得灵,来来来,你算算朕的手中何物,如果算对了,封你在朝为官,算不对,问你个欺君之罪!你算吧!”

老黄一想:哎呀,这怎么算呀?这个……当然他害怕呀,心里害怕,可脸上还不能带出来,还得装模作样的不带相儿。心里这儿想主意,他又琢磨了,琢磨什么?心里想:他手里到底是什么?噢……一定是他那颗夜明珠,这珠子找到了,怕再丢了,珠不离手,手不离珠,早晨起来就把这个拿出来了,那甭问,夜明珠,对。

可是他要说夜明珠,当时就杀,欺君之罪,没算对呀!他说的话儿好:

“万岁……”

他要说这么句话,“大清早您就拿您这心爱的夜明珠来玩赏啊”,是这么句话,他刚说了半句。

“万岁,大清早您就……”

皇上说;

“哎,对,是大青枣……”

嘿!他这么灵的!

皇上一松手,老黄一瞧,吓得小辫儿都立起来了:嗬,好家伙,老爷子,多亏我说“大清早”啊,我要是说“大早晨”还麻烦了,这玩意儿!哟!

“启奏我主万岁,草民我要回家看望看望。”

“嗯,不行,这卦又算灵了,来呀,摆宴!”

摆宴?这皇上那么小气还摆宴?摆什么宴哪?就是一碗茶,两块“萨其马”!他管那就叫摆宴啦!

没办法,吃“萨其玛”吧,吃得都醋心啦!

皇上说:“黄仙师,你这卦算得太灵了,朕有意封你在朝为官,陪伴君王,君臣共享荣华富贵,你意如何?”

老黄心说:我还跟你在这儿?好家伙,多亏我说了个大清早,不然我这脑袋搬家啦!

黄:“草民乃是乡野村夫,怎能立保君王??”

皇上想:“你这是不乐意啊,你要是不保我你保了别人我的江山可就不稳啦!!”皇上一咬牙,上来狠劲了!把崔英一叫过来,在他耳朵上一嘀咕。让崔英到后宫把那个宝蟾拿过来。(什么是宝蟾呢?就是一个金子雕刻的癞蛤蟆)不大会儿,崔英抱着个盒子回来了!

皇上用手一指:“黄仙师,你算的不是灵吗?你来算算,朕这盒中之物是什么,你要是算对了,朕封你做官,你要是算错了,那就是欺君之罪,我们午门外开刀问斩!”

老黄想啊:“我刚才那个大清早那是蒙找了,我现在怎么算啊???”

他憋了半天,一咬牙一跺脚:“叫着自己的小名,黄蛤蟆!你就死在这盒里头了!!!”

皇上一听:“嗯~~???他又算对了! !!!!”

谁知道黄大仙的故事?

黄初平(328

——?),又名皇初平,俗称黄大仙,自号“赤松子”,列仙班玉帝勒诏,姓崇、名垒,号司天。据《

赤松山志》记载:其兄初起乃长子,是为“大皇君”。黄初平生于东晋成帝年间为次子,是为“小皇君”。

关于黄大仙来历现今有四种说法:金华黄初平说、东莞黄野人说、下邢蓝石公说、传说中神农时的雨师。其中以金华黄初平说最为可信。据《金华府志》载:东晋皇初平,丹溪人(今浙江省兰溪县黄湓村,属金华市管辖)。牧羊遇道士,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兄初起寻之四十余年,一日逢道士,引入山相见,“后还乡,其族尽亡,乃去。初平别号赤松子云。”

传说黄大仙是金华人的最好实证是在金华北山早在晋代即建有的最早的黄大仙祠——赤松观祖庙(现在在恢复建设当中)。而晋代著名理论家、医学家葛洪《神仙传》和南宋道士倪守约《赤松山志》中关于黄大仙的记载也印证了此种说法。但是无论哪种说法,我们基本可以判定黄初平是先成仙于民间,然后才被辑入道教典籍中成为道教徒宣传其宗教的工具,而其人物形象是老百姓在口头传承的过程中则依照民众的意愿对这一形象进行反复加工的结果。

黄初平“显于东晋,上祖皆隐德不仕”,其出生并非名门望族,而是出生在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且善根深厚的布衣之家。黄初平《自序》曰:“予少家贫,炊糖不继”。十五岁是黄初平生平的重要转折点,被其师“赤松子”引人金华山石室,传授秘旨,服食,辟谷之术,丹药长生良方,其性完全陶醉于山水之间,超然物外,绝弃世尘,精研丹法,积公德累善行,时觉四十年,黄初平已得道成仙。后黄大仙云游各地,做了许多警恶除奸,普济劝善的好事,深得民心,被世人尊奉为财神、吉祥之神、万能之神。

关于黄大仙的事迹传说很多,其中以其“叱石成羊”流传最广。传说讲述:黄初平年15,家使牧羊,路遇道士,见其性善,便将他带至金华山石室中。其兄初起,寻找初平多年,未获音信。一日,在市中见一道士,和颜悦色,即向前问卜日:“我有一弟名初平,因命牧羊,失之四十余年,不知是死是活,请道长告之。”道士日:“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黄,字初平,定是你的弟弟无疑。”初起听后非常高兴!即随道士去风初平,果然相遇,悲喜店毕,问羊何在,答云,“在山东”。兄往视,但见白石,不见羊。平曰:“羊在耳兄自不见。”平乃往,言:“叱!叱!羊起!”于是白石皆起成羊数万头。初起见后,又惊又奇,非常钦佩日:“弟今得道成仙,兄能学否?”初平答日:“只要诚心善学,便可得道矣!”初起即弃妻室,留住在金华山石室中,随初平学道,服松脂、茯苓,不久亦修练成仙,行走于日中,看不见影子,有返老还童之色。至百岁,兄弟俩回归家乡,村貌全非,亲族不识,只得返回山中,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改字为“鲁班”。今兰溪黄湓村的“二仙井”,传是当年黄初平兄弟俩所凿。另有唐朝本观道士舒道纪有诗为证:松老赤松原,松间庙宛然。人皆有兄弟,谁得共神仙。

黄大仙是怎么升天的?

是我用掌把他托上去的。

黄大仙解签~

1)健康 100

第一百签 中吉 百花开放

签文:

百花竞放贺阳春 万物从今尽转新

末数莫言穷运至 不知否极泰来频

解签:

此签乃收尾第一。数目到此。则为尽头。人运到此。则为穷极。但穷极无路。转移在人。如百花争放开以贺新春。万物从今而转新鲜。我亦由今日起首。改转旧时过恶。万件事务。如新新整作。则虽否塞之极。自有亨通发达之日也。永得此签者。凡事平安大吉。

宅运转 善则昌 病渐愈

婚亦良 行渐归 孕无伤

畜与蚕 亦有利 求财者

财渐至 问谋望 亦可喜

问风水 渐渐发丁财

问遗失 寻之亦可得

问自身 衰极转平安

问天时 绝处有生机

问出行 穷极转发达

-------------------------------------------------------

2)事业 54

第五十四签 中平 庄周蝶梦

签文:

庄周酣眠成蝶梦 翩翩飞入百花丛

天香探得归来后 犹在高床暖枕中

解签:

古人姓庄名周。梦自身化为蝴蝶。飞入花中采花。梦醒之后。乃在高牀暖枕中也。此一片假局。求得此签者。凡事虚多实少。原无可取。但亦无大防碍。因此签有逍遥自在之意也。

财难得 宅平常 蚕与畜

亦无防 谋望事 谨慎良

行未到 婚莫问 问六甲

亦无伤 病可愈 待时通

问风水 稳暖无妨碍

问遗失 寻之未必得

问自身 修善愈平安

问天时 事势有改移

问出行 稳近方可去

----------------------------------------------------------

3)姻缘 21

第廿一签 中吉 吴稳之会宴

签文:

天外红霞如抹锦 槛边桃杏鬭新妆

盈眸烂熳谁居首 美酒频斟且酌量

解签:

霞红似锦。桃花杏花又斗红。不知谁为第一。饮杯酒然后酌量。此签语意。凡事要从容淡定。不可心急。恐忙中有错也。论签则有吉无凶。

名利有 莫躁求 畜与蚕

要子细 行渐至 病渐瘳

若谋望 躁则敝 婚缓约

孕无忧 宅将兴 修善贵

问风水 小小发丁财

问遗失 不久亦可复

问自身 身体亦平安

问天时 晴必多於雨

问出行 子细亦有利

------------------------------------------------------

------------------------------------------------------

恭喜了!

看来都不错啊!

《美好生活》的演员表中有哪些演员?

《美好生活》是由刘进执导,张嘉译、李小冉、宋丹丹、牛莉、李乃文、辛柏青、姜妍、岳以恩、程煜、陈美琪主演的都市情感剧

热播剧《美好生活》究竟怎么样?

哈喽大家好。最近热播的《美好生活》是一部与现实生活十分接近的电视剧,梁晓慧(李小冉)恋上大叔徐天(张嘉译),再度刷新了人们对于传统的择偶标准。

在小编看来,不仅是热门,更是精品。该剧有三大精华:

1、精彩剧情 譬如围绕全剧最核心的“换心”情节,编导非常聪明地设置了一个单向知情的悬念,也就是说,对于“换心”这件事,提供心脏的梁晓慧一方,非常清楚心脏换到了谁的身上,而与此同时,接受心脏的徐天一方,则一直不清楚心脏的来源。

2、精炼对白《美好生活》里有一段,有个角色说出了自相矛盾的话。那是徐天换完心脏出院回到家,在小区里,黄浩达先是说徐天可以多活动活动,而当徐豆说不能多活动时,他马上改口说应该慢慢来。刀美岚在旁问他到底啥意思,因为“这一会儿你都说出俩意思了!”这一段很有趣。黄浩达正追求徐豆,当然要顺着她的话说。这完全符合剧情逻辑,说出“俩意思”不仅见性格,也符合全剧轻喜剧的风格。

3、精妙表演 演员表演的分寸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部影视剧的质量与成败。本剧主要演员的表演,都能给人一种丝丝入扣、舒服熨帖的感觉。特别是李小冉的表演。李小冉扮演的梁晓慧,内心最多变,感情戏最吃重,是全剧表演难度最大的角色。不得不承认,李小冉的表演很成功。如果要选今年电视剧最佳女演员的话,我愿意投她一票。

可以说,经过剧情、对白和表演的精心打磨,这部三观正、立意新而又接地气的好剧,就此炼成。

好啦,今天小编就分享到这里,欢迎大家多评论留言,谢谢。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