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7505

八字干支手掌推算,摩羯座神秘感

兴仁信息网2023-11-30 21:07:120

算命先生是怎么快速算出八字的?

8字的意思是:中国农历每60年就一个轮回,每年就有两个字代表,每个月也有两个字,再加上日子的两个字和时间的两个字就是8个字,简称为8字,但那8个字只是一种古老的叫法。如果是算命先生所说的8字,其实就是指你的生辰时间而已。如果是你告诉算命先生你的阳历生辰那只要有万年历也可以很快算出来的。如果你什么都没告诉他,他应该是什么也算不出来的。

八字的天干地支怎样推算

八字是由年柱、月柱、日柱、时柱组成,四柱八字。年月日三柱可由万年历(或百年历)查得,时柱根据日柱的天干是哪个,按日上起时法推算得出。其法如下: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意思是甲己日,从甲子开始推算,乙庚日,从丙子开始,丙辛日从戊子开始,丁壬日庚子开始,戊癸日壬子开始。

用出生日期如何算出生辰八字?关键是日和时的两柱怎么算。

排“生辰八字”也称之为排“四柱”。

1、求测者须报出确切的出身年月日时,阳历、阴历均可,缺一不可,即四柱不全者不算。

2、手头要有一本《万年历》。

3、知道“十天干”、“十二地支”及其干支组合的“六十花甲”。

4、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对排年柱和月柱的影响甚大,排八字用“节气”,不用“中气”。

(1)排年柱的年,不是以农历的正月初一日为一年的开始,而是以农历的“立春”节为新旧年的交接点。“立春”以前出生的,其年柱用上一年的干支;“立春”以后出生的,其年柱为本年的干支。

(2)排月柱的月,不是以农历的每月初一日为每月的开始,而是以农历的“节气”为一个月的开始。“节气”以前出生的,其月柱用上一个月的干支;“节气”以后出生的,其月柱为本月的干支。

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

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5、时辰对排日柱和时柱影响甚大。

公历的时间不是农历的时辰,农历的1个时辰 = 公历的2个小时。

排日柱,以农历的“子时”为新的一天的开始点,并非公历的0:00,农历子时——公历23:00—0:59。“子时”之前为昨天,“子时”之后为今天。

6、根据出生日期,打开《万年历》可直接查到日柱干支,不需要推算,但要根据出生时间判断日柱究竟是今天干支还是昨天干支或是明天干支。月柱在大多数《万年历》上也可以直接查到,但要根据“节气”判断月柱究竟是本月干支还是上月干支。

7、月柱及时柱干支的推算方法

(1)月柱干支的推算方法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觅, 甲寅之上好追求。

即甲己年起丙寅月,乙庚年起戊寅月,丙辛年起庚寅月,丁壬年起壬寅月,戊癸年起甲寅月。

(2)时柱干支的推算方法

甲己起甲子,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子,丁壬庚子居,戊癸排壬子,此诀日遁时。

即甲己日起甲子时,乙庚日起丙子时,丙辛日起戊子时,丁壬日起庚子时,戊癸日起壬子时。

最快捷的方法:在网络上用在线排盘之“四柱八字排盘”系统即可排时辰八字。

年月日干支快捷推算法集锦

年干支推算法1

年干支的推算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按六十甲子的次序在手掌地支图上顺推。如:已知1983年为癸亥年,把癸定于亥位上,以左拇指尖(按顺时针方向)顺次点数,便可知1984年为甲子年,1985年为乙丑年……(见图3)。另一种方法是用公式推算,方法是:用所求的公元年数减3,把所得的差除以60(60为干支周转数)得商和余数,余数就是所求年干支的代数,若余数为零,可将余数看成是60(癸亥),附公式于下:

(所求公元年数-3)÷60=商……余数。

用上述公式求得的余数即为所求年干支的代数,用此代数查六十甲子表即得所求的年干支,或者用掌上法推算更为方便(见图4)。例如:求1980年的干支,按公式:(1980-3)÷60=32……余数为57。“7”是庚和午的代数,5×2=10地支退十位。从庚午开始,天干不变,地支后退十位是申,所以1980年的年干支便是庚申(见图5)。用上述方法可以快速求出公元3年后任何一年的年干支。

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2

天干:

1(甲);2(乙);3(丙); 4(丁);5(戊);6(己);7(庚);8(辛); 9(壬);10(癸)

地支:

按1(子);2(丑);3(寅);4(卯); 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

11(戌);12(亥)

推算天干:

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3=年干,负数则加10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 8=年干

(公式揭密:因为公元3年为癸亥年,而天干又是逢10一循环。公元4年天干是甲,而4-3=1。由于没有公元0年,所以公元前的天干为末位数-3 1,再 10转为正数)

推算地支:

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数-3)÷12,得余数0-11为年支,负数则加12,0视做12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数-2)÷12,余数-11-0为年支,加12转为正数,0视做12

(公式揭密:类似前述)

另:

⒈公元年末二位数 9=年支(适用于1800—1899 年);

⒉ 公元年末二位数十1=年支(适用于1900—1999 年);

⒊公元年末二位数 5=年支(适用于即2000—2099 年);

说明:

注:年干支是以立春为界,而不是以春节为界的。如1964年阳历2月4日的阴历为十二月二十一,仍为癸卯年;但1964年阳历2月5日的阴历虽为十二月二十二,而此日已立春,宜做甲辰年。

例一:求公元前7的年柱干支:年干=-7 8=1,即甲;年支=(-7-2)÷12=-9,加12转为正数3,即寅。故公元前7年是甲寅年。

例二:求2000年的年柱干支 :年干=末位数0-3=-3,加10=7,即庚。 年支=00 5=5,即辰。故2000年是庚辰年。

例三:求1999年的年柱干支:年干=末位数9-3=6,即己;年支=末二位数99 1=100减去8个12后余4,即卯。故1999年是己卯年。

注:我们所说的某个阳历年份对应的阴历干支,是该年大部分时间与其对应,而不是完全重合的。

快速推算月柱干支法

⒈推算天干:年干x2 月数=月干,超过10则减去10的倍数到0-9,0视做10)

(公式揭密:由于甲子年的正月是丙寅月,即甲1对应丙3,推算下去,乙丑年的正月是戊寅,即乙2对应戊5,再下去是丙3对应庚7,正好每年正月的天干为年干x2 1)

推算地支:阴历月支是固定不变的,正月为寅(从立春当天到惊蛰前一天),二月为卯(从惊蛰当天到清明前天),三月为辰(从清明当天到立夏前一天),四月为巳(从立夏当天到芒种前一在),五月为午(从芒种当天到小暑前一天),六月为未(从小暑当天到立秋前一天),七月为申(从立秋当天到白露前一天),八月为酉(从白露当天到寒露前一天),九月为戌(从寒露当天到立冬前一天),十月为亥(从立冬当天到大雪前一天),十一月为子(从大雪当天到小寒前一天),十二月为丑(从小寒当天到立春前一天)。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节令为准,,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所以我们所说的某个阴历年份对应的干支,是该月大部分时间与其对应,而不是完全重合的。

例一:2008年阳历2月3日的月柱干支:此日阴历为十二月二十七,且还未立春,年干支应算做2007年的干支丁亥

。年干丁4x2 月数12=20,再减10=10,即癸;此日还未立春,地支为丑;故2008年阳历2月3日(阴历十二月二十七)的月柱干支为癸丑。

例二:2008年阳历2月4日的月柱干支:此日阴历虽为十二月二十八,但正好立春,年干支应做2008年的戊子,月数应为1,而不是12。年干戊5x2 月数1=11,再减去10=1,即甲;地支为寅;故2008年阳历2月4日(阴历十二月二十八)的月柱干支为甲寅。

日干支推算公式

(由公历推算日干支,暂适用于1901年1月~2000年12月,至于1901年1月之前及2000年12月之后的日干支在计算时需加一相应的修正值),即

[(公元年数-1)*5 (公元年数-1)/4 该日所在当年的天数]/60

式中若(公元年数-1)/4不能整除时,则取其商数而舍弃余数,后面的“该日所在当年的天数”是指欲求当日是当年的第几天。将上式所得的余数除以10,所得余数为天干序数,将其余数除以12所得余数为地支序数,如欲求公历1982年01月02日的日干支,按公式有

[(1982-1)*5 (1982-1)/4 2]/60

上式中,(1982-1)*5=9905,(1982-1)/4即1981除以4商495余1,取商数495而舍去1,因01月02日是一年中的第二天,故“该日所在当年的天数”是2,则整个算式为(9905 495 2)/60=173余22,22除以10余2(乙),22除以12余10(酉),故公历1982年01月02日为乙酉日。

快速推算日柱干支法

公元2000年元旦是戊午日,欲求任何一天的日干支,皆可以此天为参考。即计算出欲求当天与2000年元旦相距总天数,假设相距总天数为A。

则公元2000后某天的日干支求算方法如下:(A-5)÷10,取余数0-9即为日干;(A-5)÷12,取余数0-11即为日支。

而公元2000前某天的日干支求算方法如下:(A 5)÷10,再用10减去余数0-9即为日支;(A 5)÷12,再用12减去取余数0-11即为日支。

(公式揭密:公元2000年1月6日是癸亥日,与元旦差5天)

不要被庞大的数字吓倒,由于30 30=60是12与10的最小公倍数,360亦为12与10的公倍数,我们可以巧妙地简化计算。

例:求公元1937年7月7日的日干支。1937年7月7日到2000年元旦的总天数为:25 31 30 31 30 31 (360 5)x62 15(15个闰年比平年多出一天),因360与(30 30)皆为12与10的公倍数,故可省去。只计25 1 1 31 5x2 15=83。(83 5)÷10余8,10-8=2即乙;(83 5)÷12余4,12-4=8即未。故公元1937年7月7日是乙未日。

如缩短计算范围:则推算日柱干支,必须先算出元旦日干支。以元旦日干支推算其他日干支。

⒈ 推算闰年元旦日天干:

①在二十世纪,闰年的末二位数÷4为元旦日天干(超过10,方法同前述)。例如1988年元旦,88÷4=22,减20后余2为乙。

②在廿一世纪,(闰年的末二位数 100)÷4为元旦日天干。例如求2008年元旦日的天干:(08 100)÷4=27庚。

⒉ 推算闰年元旦日地支(适用于20、21两个世纪)

。将上面已算出的元旦日天干数÷4,然后看余数。余数为1,则地支是午;余数为2,则地支是卯;余数为3,则地支是子;余数为0,则地支是酉。为了便于记忆,可用谐音记做“吾冇子有”。即“你有我没有之意”。

例如1912年元旦日,天干数为12÷4=3,即丙,地支数为3÷4余-1,即3,亦即子,则1912年元旦的日干支为丙子。

⒊推算闰年任何一日的日干支

由于干支60一循环,每个闰年366日亦有6次循环。

下面6天与元旦日干支相同:3月1日,4月30日,6月29日,8月28日,10月27日,12月26日。

以元旦以及上述六天为参考求该年任何一天的干支已很方便了,再求简单反更复杂。例如求1992年2月14日的日干支。经算,1992元旦的日干支为丙子。则该年3月31日的日干支亦为丙子,与2月14日相差16天。将天干逆推6天即顺推4天,丙后4即为庚为所求日之干;将地支逆推4天即顺推8天,子后8即申即为所求之日之支。故1992年2月14日为庚申日。

⒋推算平年日柱干支法(适用于20、2l两个世纪)

以元旦日干支推算其他日干支。

①平年元旦日干支是按闰年元旦日干支推算出来的。按下面的规律办:

a·闰年后一年的元旦日干支是该闰年元旦日干支的“天克地冲”(天干 6,地支 6)

b·闰年后二年的元旦日干支是该闰年元旦日干支的“天顺地逆”(天干 1,地支-1)

c·闰年后三年的元旦日干支是该闰年元旦日干支的“天克地库”(天干 6,地支 4)例如:1976年元旦日干支是壬子,则1977年元旦的日干支是戊午(壬戊为天克,子午为地冲);1978年元旦的日干支是癸亥(壬癸为天顺,子亥为地逆);1979年元旦的日干支是戊辰(壬戊为天克,子辰为地库)。

②推算平年任何一日的日干支: 干支60一循环,每个平年365日有6次循环。

下面6天与元旦日干支相同:3月2日,5月1日,6月30日,8月29日,10月28日,12月27日。以元旦以及上述六天为参考求该年任何一天的干支已很方便了,再求简单反更复杂。如求1998年8月8日的日干支。经算,1998年的元旦日干支为戊申,则8月29日的日干支亦为戊申。8月8日与之相差21天,则天干逆推21-20=1天为丁,地支逆推21-12=9天,即顺推3天为亥。故1998年8月8日为丁亥日。

两种方法,孰优孰劣,读者自己判断。

快速推算时柱干支法

⒈日干x2 时支数-2=时干数

(公式揭密:因为甲子日的子时是从甲子时开始,推算下去,乙丑日对应丙子,即乙2对应丙3,再下去是丙3对应戊5,正好每日的子时天干为日干x2-1,即日干x2 时支数-2)

⒉ 时支是固定的。时辰顺序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例:求壬午日酉时的天干。日干9x2 时支10-2=26,取6即己。故壬午日酉时的干支为己酉

八字中的日干支的推算公式是什么?

推算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的方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又分为5阳干,5阴干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总称为“十二地支",又分为6阳支,6阴支

甲为天干之始,子为地支之始,天干在上,地支在下,甲子相合,乙丑相合,其余顺次相合,就叫“甲子”。古代就是以甲子来纪年、纪月、纪日。

天干数为十,阴阳相合是五,地支数为十二,阴阳相合是六,天干周转六次,地支周转五次,合为六十甲子之数,故又称“六十甲子”.

甲子周期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算法思想:

甲子组合的规律是按干支原有的顺序,五个阳干与六个阳支相配,五个阴干与六个阴支配,结果便构成了六十个干支(或叫甲子)组合,为甲子一周 .观测上表可以发现,天干与地支的结合是顺序向下进行的,形成一个轮回,直到天干周转六次,地支周转五次.

有了甲子周期表,用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就方便多了.

年干支推算法

中国很早就用干支纪年,并且沿用至今。有人把第一个甲子年定在公元前2696年,与公元相比较,公元4年的干支正是农历甲子年,因而将公元数减去3,再除以60(六十花甲子周谑���O碌挠嗍��梢杂昧��鬃颖硇蚴�聿槌龉��媚甑母芍АF涔�轿�?

(所求年数-3)/60 = 商。。。余数(年干支序数)

如果余数等于0,则干支序数加上60。

例如:求公元1983年的农历干支年纪:(1983-3)/60 = 30。。。0,则 0 60 = 60(干支序数),查表为癸亥年。

月干支推算法:

年的天干为甲或已时,则正月的天干为丙;

年的天干为乙或庚时,则正月的天干为戊;

年的天干为丙或辛时,则正月的天干为庚;

年的天干为丁或壬时,则正月的天干为壬;

年的天干为戊或癸时,则正月的天干为甲。

首先推算出该年农历正月的天干,其余月份可按天干顺序号类推。该年正月的天干序号的计算为:取公元年份除以5的余数减2后乘以2再减1。当该数为负数时加10

例:求公元1991年(农历辛未年)正月的天干:1991/5=398余1,正月的天干序号数(1-2)X 2-1=-3,因该数是负数则加10得7,即天干序号7得出农历辛未年正月天干为庚,正月干支为庚寅。二月为辛卯,三月为壬辰,余类推

日干支推算法

由于农历月的大小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就使推算农历日期的纪日干支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实现。因此,农历日期的纪日干支比较好的推算办法是借助于历表

虽然农历的大小月不固定,而阴历除了每四年有一次闰月(二月)以外,每年的大,小月都固定不变,所以可以从阳历来推算当日的干支,其推算公式是:

日干=(元旦天干序数) (所求日数) (各月天干加减数,闰年三月后加1)/10

=商........余数(日干序数)

日支=(元旦地支序数) (所求日数) (各月天干加减数,闰年三月后加1)/12

=商........余数(地支序数)

按上述方法推算日干支,有两个数要先求出来才能代入公式中,即元旦干,支序数,各月干,支加减数。

天干地支加减数表:

每月天干地支常数加减表

平年 闰年

天干 地支 天干 地支

一月 减一 减一 减一 减一

二月 加零 加六 加零 加六

三月 减二 加十 加一 加一

四月 减一 加五 加一 加 一

五月 减一 减一 加一 加一

六月 加零 加六 加一 加一

七月 加零 加零 加一 加一

八月 加一 加七 加一 加一

九月 加二 加二 加一 加一

十月 加二 加八 加一 加一

十一月 加三 加三 加一 加一

十二月 加三 加九 加一 加一

生辰八字中的日柱速算

我来回答 盲人<<快速查日法>>秘决

第一节快速查日法

盲人秘传手指快速起日法用这个方法来查日子的干支和

节气,首先要知道节气运行的规律和每年正月初一的日子干

支,每年立春的日子时辰,每年的大小月及闰月。

一、节气的规律歌诀:

立春五日三时头 惊蛰倒退三时首

一时一刻清时节 立夏九时三刻收

芒种两日退一时 小暑三日五时求

五日退三立秋节 白露六日退一周

寒露六日加六时 立冬六日七时游

大雪六日四时到 小寒五日九时收

解释:

1.“立春五日三时头”这句话的意思是要知道今年的立春

是在哪一天,应该先知道头年的立春时间如口想知道1998年

的立春时间。只要知道1997年的立春时间就可以推了。查

97年的立春时间是96年的12月27日寅时,根据歌诀中要

加上五天另三个时辰,再加上97年的小月为6天,(因为96

年的12月是小月,但27己交立春,故应算上这一天,12月27

日寅时十5天3时十6天=98年正月初八的巳时。注意:若上

年有闰月,则将实际立春时间提前一个月即可。(实际上是98

年正月初八辰时立春)

2.“惊蛰倒退三时首”只要知道了本年的立春时间,就可

以推出全年的交节时间,以98年为例,98年立春是正月初八

的辰时,那么98年的惊蛰,只要在立春日的基础上倒退三个

时辰,即98年的二月初八五时交惊蛰节。(万年历交节时间:

二月初八寅时)

3.“一时一刻清时节”以本年立春时间为基础,加一个时

辰再加小月数为清明的交节时间,如98年立春是正月初八辰

时加上一个时辰(这里要注意,立春到清明有1个小月,故应

加一天),所以98年的三月初九的巳时交清明。(万年历交节

时间为三月初九辰时) —

4.“立夏儿时三刻收”,同理,此本年立春为基础,加上九

个时辰三刻,再加小月数,为立夏交节时间(立春到立夏二个

小月,故应加2天),则初八辰时十2天十9个时辰=十一日的

丑时。(四月十一日丑时交立夏)(实际万年历交节时间为四

月十—日丑时)

5.“芒种两日退一时’’同理,此立春日为基础,加上两天减

回一个时辰,再加上二月,三月两个小月的两天,初八辰时十2

天一l时辰十2天:12日卯时,即五月12日卯时交立夏。(万

年历交节时间为5月12日卯时)

6.“明、暑三日五时求”同理,以立春日为准加上3天5个

时辰,再加上小月数,就是小暑的交节时间,初八辰时十3天5

个时辰十3天=14日酉时。(立春到小暑有3个小月,故加3

天)故98年的闰有5月14日酉时交小暑。(万年历交节时间

为闰5月14日申时)

7.“五日退三立秋节”同理,以立春日为基准加上5天减

个时辰,再加上小月数,就为立秋的交节时间,初8辰时十5.

天一3个时辰十4天=17日丑时。(立春到立秋有4个小月,

故加4天)万年历交节时间为6月17日丑时。

8.“白露六日退一周”同理,以立春日为基准,加上6天减

一个时辰,再加上小月的数,就为白露的交节时间:初8辰时

+6天一1个时辰十4天=18日卯时(立春到白露之间有4个小

月,故加4天),即98年的7月18日卯时交白露。(万年历

2节时间为3月18日寅时)

9.“寒露六日加六时”同时,立春时间加上6天6个时辰,

再加上中间的小月数,就是寒露的交节时间,初8辰时十6天

6个时辰十4天=18日戌时(立春到寒露之间4个小月,故加

4天),即98年的8月18日戌时交寒露(万年历交节时间为8

月18日戌时)

10.“立冬六日七时游”同理,立春时间加上6天7个时

辰,再加上中间的小月数,就是立冬的交节时间。初8辰时十

6日7时辰十5天=19日亥时(后面加5天是因为立春到立

冬中间有5个时辰),故98年的9月19日亥时交立冬节。

(万年历交节时间为9月19日夜子时)

11.“大雪六日四时到”同理,立春时间加上6天4时辰,

加上中间的小月数,就是大雪的交节时间,初8辰时十6天4

时十5天=19日申时(后面加5天是因为立春到大雪中间有

5个小月)。故98年的10月19日申时,交大雪节。(万年历

交节时间为10月19日申时)

12.“小寒五日儿时收”同理,立春时间加

怎么算日柱?

方法一:日柱(出生当天的天干地支)

日柱的时间界限为每天的两个23时,例如,某某年4月9日出生,那么日柱的开始时间为4月8日23时开始,9日的23时结束。

1.以甲子为1、1

天干数:甲1 乙2 丙3 丁4 戊5 己6 庚7 辛8 壬9 癸10(0)

地支数:子1 丑2 寅3 卯4 辰5 巳6 午7 未8 申9 酉10 戌11 亥12(0)

2.计算公式

{ (公元年数-1)×5 (公元年数-1)÷4 当年日数} ÷60

将所得余数÷10,得出的余数作为天干序数

将所得余数÷12,得出的余数作为地支序数

注意:需要考虑当年是否闰年,如果是闰年则二月份为29天。凡年份能被4整除的为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为平年。

举例:

例如:2008年3月1日的干支:

{ (2008-1)×5 (2008-1)÷4 61 }÷60

(1月31天,2月29天,3月1天共计61天)

=(10035 501(取整) 61)÷60

=176……37

求天干:37÷10=3……7(庚)

求地支:37÷12=3……1(子)

所以,2008年3月1日的干支为庚子

方法二:农历求日干支,春节这天的干支数为1

首先需要知道春节当天的干支,还要知道当年每个月的干支有大小之分,比如农历大约为30天,小月为29天。

计算公式:

当年日数÷10的余数为日干

当年日数÷12的余数为日支

例如:2008年农历二月初二的干支

是戊子年,春节的干支是丁丑,以它为1,正月大为30天,二月加两天,共32天。

那么如下:

求天干:32÷10=3……2(余数以丁为1,那2就是戊

)

求地支:32÷12=2……8(余数以丑为1,那8就是申)

所以,2008年农历二月初二的干支就是戊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