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6731

周易精准占筮法,简单方法有哪些

兴仁信息网2023-12-11 17:16:400

占筮的方法和原则是什么

占筮的方法

《易经》是占筮的书,而且占筮的方法,与注释也有关连,因而,将占筮的方法,概要的介绍。古代占筮,使用五十根蓍草,现在以竹签代替。另外,准备记录的纸与笔。

一、简单的筮法

五十根竹签,先除去—根为太极。

将四十九根竹签,分握于左右手,由右手中抽出一根,夹在左手的小指中。

用右手数左手中的竹签,八根一数,数尽时不留,余下的加上小指的—根,合计为一时,是乾卦,二是兑卦,三是离卦,四是震卦,五是巽卦,六是坎卦,七是艮卦,八是坤卦,一次就得到下卦。

再用四十九根竹签,同样的数,就得到上卦。

这样不会出现“变爻”。然后,再将四十九根签,分为左,由右手取出一根,夹在左小指,将左手的签,六根一数,数尽时不留。余下的加小指中的一根,合计为一时,是初爻,二是第二爻,三是第三爻,

四是第四爻,五是第五爻,六是上爻为“变爻”,再以“变爻”的“爻辞”占断。

二、掷钱法

这是不用竹签的占筮法,依据唐代《仪礼正义》“士冠礼”中所说的原则如下:

用三个铜钱抛掷。

两个正面一个背面时,是少阳

两个背面一个正面时,是少阴

三个背面时,是变爻老阳

三个正面时,是变爻老阴 × 。

这样,六次就可以由下而上得到全卦。六爻中有一个“变爻”时,占断看“爻辞”;有两个以上变爻时,占断看“卦辞”。

周易是怎么卜卦的?

三枚铜钱,手摇洒落,看正反面。

正面为阴,反面为阳。因为农民是面朝黄土背朝天。

重复六次,记下正反面情况,阳爻为—,阴爻为--.

三枚全为正,则为老阴,是变爻;全为反,亦变,老阴。

老阳作阴,老阴作阳,是物极必反之理。

若无变爻,则取卦辞之解;

变一爻,解变爻之爻辞;

变二爻,解二爻辞,以上爻为主;

变三爻,解之卦卦辞;(之卦就是阴阳与此卦全部相反的

那一卦)

变四爻,解不变之二爻辞,以下爻为主;

变五爻,解不变之爻辞;

全变,解之卦卦辞。

周易的方法

《周易》乃群经之首。历来被大家精研细读。其书中玄妙通天彻地,涵盖宇宙万物。

《周易》分为两部分,一为《易经》,一为《易传》。《易经》为占筮之书,始于伏羲,编于殷商。《易传》成于战国后期。是老子,孔子这些哲学先贤对《易经》的解析,极富哲学深意。

这里小编就介绍一下《周易》的之法。大致上来说《周易》的之法大致可分为两种。 这种方法是《易经》古法。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使顾客易于酬酢,可与祐神矣。

以上是揲蓍法原文。粗略的翻译:拿50根蓍草(在汉代就已经用桃木棍代替了),拿出一根放在一边,这是不用的。后将余下的49根蓍草随意的分为两组。从右手边的这一组取出一根,将其挂在左手小指上(筷子就夹在小指和无名指之间),然后用右手数在左边的蓍草,四根四根的数,将多余的蓍草(筷子)夹在无名指于中指之间,如果数到最后没有多余,那么就将最后的四根都夹在无名指于中之间。然后用右手,以同样的方式数右边的蓍草,将数剩下的蓍草夹在中指于食指之间(重复这个过程三次) 。然后将余下,未拿在手中的蓍草数一下,此时只可能有四种情况:36(对应的是9,老阳);32(对应的是8,少阴);28(对应的是7,少阳);24(对应的是6,老阴)将所得记下即为一爻。所以卜卦需反复六次,方成一卦,这个叫本卦。在卦中,如遇老阳爻或老阴爻,还需变爻,就是阴爻变阳爻,阳爻变阴爻,这时所得的卦叫变卦。 由于揲蓍法操作工序繁琐,且非常耗时,在汉代有个叫京房易者发明了这种铜钱法,他曾经用的是汉代的五铢钱三枚。现代我们可以用三个1元硬币来代替。每个硬币正为阳,反面为阴。将硬币扔下,同样是出现四种情况。二阴一阳(为少阳);二阳一阴(为少阴);三阳(为老阳);三阴(为老阴)。同样也是反复扔六次出一卦,不过相对揲蓍法快捷的多。不过也需指出,虽然看似相同的结果,但其概率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铜钱法是无法取代揲蓍法的。

怎样用《易经》占卦 铜钱法

前面介绍的《易经》卜卦方法是比较正统,比较准确的。但是操作使用起来很麻烦,效率比较低。所以后人就发明的金钱卦的方法,具体如下: 用三枚铜钱(或者是硬币),左手在上,右手在下,随便摇几下,然后抛在地上,如果是一个面朝上,便是阳爻,两个面朝上,便是阴爻,三个面朝上是可变阳爻,即用稻草算法得出的“9”,三个字都朝上是可变阴爻,即用稻草算法得出的“6”。用铜钱爻六遍就得出一卦,也是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画卦,卦画好之后,再按照朱熹的说法,解卦的方法有这么七个原则: 1、六爻皆不变者,则占本卦卦辞; 2、一爻变者,则以本卦变爻之辞占; 3、二爻变者,则以本卦二变爻之辞占,而以上爻之辞为主; 4、三爻变者,则占本卦及之卦的卦辞,而以本卦为主; 5、四爻变者,则以之卦中二不变之爻辞占; 6、五爻变者,则以之卦中不变爻的爻辞占; 7、六爻皆变者,则以乾坤二用之辞占,并参考其之卦卦辞。 读懂了以上文字之后,您就可以给自己算卦了。 算卦本来是很神圣的东西,而且经历了先人几千年的实践证明,准确度是很高的。所以我们的时候得有一颗虔诚的心,这不是封建,这个你慢慢会体会到它的神奇之处。还有算卦不能乱算,也不能天天算,前,自己先想好要问的事情,得出的结果就是你要问的事情的结果。

周易的方法

《周易》乃群经之首。历来被大家精研细读。其书中玄妙通天彻地,涵盖宇宙万物。

《周易》分为两部分,一为《易经》,一为《易传》。《易经》为占筮之书,始于伏羲,编于殷商。《易传》成于战国后期。是老子,孔子这些哲学先贤对《易经》的解析,极富哲学深意。

这里小编就介绍一下《周易》的之法。大致上来说《周易》的之法大致可分为两种。 这种方法是《易经》古法。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使顾客易于酬酢,可与祐神矣。

以上是揲蓍法原文。粗略的翻译:拿50根蓍草(在汉代就已经用桃木棍代替了),拿出一根放在一边,这是不用的。后将余下的49根蓍草随意的分为两组。从右手边的这一组取出一根,将其挂在左手小指上(筷子就夹在小指和无名指之间),然后用右手数在左边的蓍草,四根四根的数,将多余的蓍草(筷子)夹在无名指于中指之间,如果数到最后没有多余,那么就将最后的四根都夹在无名指于中之间。然后用右手,以同样的方式数右边的蓍草,将数剩下的蓍草夹在中指于食指之间(重复这个过程三次) 。然后将余下,未拿在手中的蓍草数一下,此时只可能有四种情况:36(对应的是9,老阳);32(对应的是8,少阴);28(对应的是7,少阳);24(对应的是6,老阴)将所得记下即为一爻。所以卜卦需反复六次,方成一卦,这个叫本卦。在卦中,如遇老阳爻或老阴爻,还需变爻,就是阴爻变阳爻,阳爻变阴爻,这时所得的卦叫变卦。 由于揲蓍法操作工序繁琐,且非常耗时,在汉代有个叫京房易者发明了这种铜钱法,他曾经用的是汉代的五铢钱三枚。现代我们可以用三个1元硬币来代替。每个硬币正为阳,反面为阴。将硬币扔下,同样是出现四种情况。二阴一阳(为少阳);二阳一阴(为少阴);三阳(为老阳);三阴(为老阴)。同样也是反复扔六次出一卦,不过相对揲蓍法快捷的多。不过也需指出,虽然看似相同的结果,但其概率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铜钱法是无法取代揲蓍法的。

易经如何取卦象?

蓍草演卦

古人占筮用蓍草,通过三演十八变方求得一卦。此法为最早的八卦筮法。

此法甚繁。

原文如下: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勒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勒而后挂。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我觉得这种方法好麻烦,所以从来没用过。

以钱代蓍法

以钱代蓍法相传是战国时的鬼谷子独创 ,具体方法如下:

请准备三枚铜钱进行摇卦,乾隆币最佳(如实在没有,请依此理取其它类似钱币)。

无字的一面叫做“背”,你需要记下每次摇卦出现几个“背”,共摇6次成卦。

具体操作步骤:

1、三枚铜钱放于手心,双手合扣,意念集中于所测之事(比如想一分钟左右)。

2、然后晃动手中的钱并撒手落下(第一次),记下反正:

可能出现四种情况:一个背(记作 .),两个背(记作 ..),三个背(记作 O),没有背(记作 X)。

3、重新拿起铜钱,并晃动撒手落下(第二次,无须再想一分钟,但意念仍要集中),记下反正,记法同上。

4、重新拿起铜钱,并晃动撒手落下(第三次),记下反正。

5、重新拿起铜钱,并晃动撒手落下(第四次),记下反正。

6、重新拿起铜钱,并晃动撒手落下(第五次),记下反正。

7、重新拿起铜钱,并晃动撒手落下(第六次),记下反正。

此时一卦快成了,结果记录示例如下:(顺序一定要记录正确!)

上述方法简单易用,是我常用的方法之一。

邵雍梅花易数时间起卦法

梅花易数起卦方法众多而灵活,最宜掌握应用的是时间起卦法。

时间起卦法比较好掌握,主要是依据年的十二地支数(如子一数鼠二数也)加阴历月、日数之和的余数取数,取卦以先天八卦数,如乾一数,兑二数也:

1 、年数+月数+日数,得到的总数除以八,所得的余数为上卦数。

2 、年数+月数+日数+时数,得到的总数除以八,所得的余数为下卦数。

3 、年数+月数+日数+时数,得到的总数除以六,所得的余数为动爻数。

说明:

A、年与时的数取其地支的序数,如子为1,丑为2等,月和日的数取其农历月份的序数,如:正月取“1”、十月取“10”;农历为初一则取“1”、农历为二十八则取“28”,等等。

B、卦数为先天八卦序数。

C、如果同一时辰内需要测几件事,可以年月日时数加占测人姓氏笔画数的方法。也可让占者自由报一数分别加于以上三数中再除。按此法,心想、有兆、所见、所闻都可起卦占测。

二仪数法

此法用心念思维所测之事,然后心生一数,作本卦,心生二数作变卦,配成卦象。所用的数从1到64,心念可从1至1000,心数大于64,则整除64,按伏羲六十四卦次序数配成卦象。变爻已含其中。

四象数法

二仪数法虽简单,但六十四卦序数记忆较繁,不适应个人随时随地占测的需要。四象数法则相当方便,此法用心念思维所测之事,然后心生一数,作本卦上卦,心生二数,作本卦下卦,心生三数,作变卦上卦,心生四数,作变卦下卦,配成卦象。所用的数从1到8,心念可从1至100,心数大于8,则整除8,按先天八卦序数配成卦象。变爻已含其中。

六爻数法

此法用心念思维所测之事,然后心生一数,作初爻数,心生二数,作二爻数,心生三数,作三爻数,心生四数,作四爻数,心生五数,作五爻数,心生六数,作上爻数,配成卦象。所用的数从1到4,心念可从1至100,心数大于4,则整除4,1为阳爻,2为阴爻,3为阳爻变,4为阴爻变,配成卦象。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