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7628

今年几月出生的孩子命运最佳,文昌帝君在线

兴仁信息网2024-02-01 06:18:500

2023年几月出生的好2023年哪几个月出生的虎宝宝命最好

;

导读:2023年几月出生的好呢,估计这是大部分准父母现在最好奇的事了,虽然预产期已经确定了,但还是像看看预产期生的宝宝命运如何,几月出生的宝宝性格会好呢,每个月出生的宝宝性格命运都会有所不同,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2023年哪几个月出生的虎宝宝命最好吧。

2023年几月出生的好

nbsp;

农历八月。出生在2023年农历八月的属虎人,天生机智聪慧,却又不失稳重踏实,有着很强的领导能力和决断力,做事风风火火,从来不会在小事上浪费时间,所以会抓住很多机遇。因此,这个月出生的属虎人聚财能力相当强,出生家庭往往也基础不错,能够沾父辈的光彩,自身在赚钱方面也非常有想法和能力。所以,他们的一生财源滚滚,手握不菲财富,可以给子孙留下丰富的资源。

农历十月。出生在2023年农历十月的属虎人,性格真诚善良,充满爱心,对待他人从无坏心思,不会为了一己私利做出损害别人的事情。他们拥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从小到大都有着非常优秀的表现。进入职场后,他们能够快速适应繁忙的工作环境,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事业一路走高,很快就能得到丰厚的回报。他们的家庭也非常幸福,和父母、伴侣感情都很好。

2023年哪几个月出生的虎宝宝命最好

二月

nbsp;

二月份出生的虎宝宝有过人的才华,有远的志向,希望自己能够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而不是依附在别人的手下。二月份出生的牛宝宝,为人忠义两全。虎宝宝有很强的领导能力,而且比较积极,不管是智力还是感情上,他们都能感受到别人的尊重。他们证明了自己能够成为很多人喜欢的对象。四月生的虎宝宝一生中都会有荣华富贵相随,他们能够过上锦衣玉食的人生,在家中会有贤惠的妻子帮助,在外能够遇到贵人相助。不管是做什么工作,都能够取得不错的成就。四月份出生的虎宝宝,做事情懂得变通,人生没有什么烦恼。

五月

nbsp;

2023年农历五月出生的属虎人多半原生家庭都十分的富有,所以在其一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可谓是对其多加助益,从而使之一生顺遂、衣食无忧。而当其逐渐有所成就之后则会立刻回报父母,不仅会为之提供安乐幸福的晚年生活,而且更是会对父母悉心呵护,进而使之可以长命百岁、身体康健。

八月生

nbsp;

八月份生的虎宝宝智商很高,尤其是在悟性方面,远超于常人。他们在人生中,会取得比较高的成绩,在早年的时候就能够声名远扬。八月份出生的虎宝宝,祖上没有什么根基,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打拼,依靠自己的个人能力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基业,然后在逐步发展,让自己的公司也能够名扬世界。

2023年水虎五行缺什么

nbsp;

结合相关的八字命理可以知道,2023年属虎人的是“水虎”命,五行属水缺木。该年是壬寅年,寅为虎,壬的五行属水,五行纳音金箔金,所以2023年出生是水虎之命。

水虎学业运极好

nbsp;

2023年出生的水虎,在学习过程中,不需要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便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绩非常好。进入职场之后,他们脑袋很聪明,总是能够第一时间察觉到身边的行业资讯,所以水虎人等到手头累积了一定的积蓄之后,他们便会开启自主创业的道路。凭借着个人的聪明才智,水虎能够不断将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说不一定可以自己开企业。

水虎财运发展丰厚

nbsp;

2023年出生的水虎,命中带财。他们从上学的时候,可以拿到丰厚的奖学金,还可以通过一些知识类的竞赛活动等拿到不错的奖金,水虎人很有商业头脑,总是能够通过很多优质的好项目,为自己赚取丰厚的钱财,实现财运的飞升。

水虎命带优质桃花

nbsp;

2023年出生的水虎人不管什么时候,身边都不会缺乏追求者,且大多数都是优质的桃花。水虎人很享受恋爱的过程,但是他们不愿意过早踏入婚姻的牢笼中,基本上等到40岁之后他们才会结婚。婚后生活很幸福,夫妻俩关系很好,而且水虎人心胸豁达,可以和配偶共度余生。

水虎身心强健有力

nbsp;

从健康角度来分析的话,2023年出生的水虎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就特别强。小的时候他们与同龄的孩子相比,会显得更加强健有力,等到长大之后他们的身体素质也特别好,不太容易遭受疾病的侵袭。事实上水虎人也特别重视自己的身体状况,不管是在饮食作息,还是体育锻炼方面,自律性都很强,能够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身体是比较健康的。

属虎人的2023年忌讳颜色

黄色对事业不利

nbsp;

黄色五行主土,生肖虎乃是五行为木的属相,五行之中土木相克,所以黄色对于生肖虎的运势会有一些负面影响。在2023年里黄色对生肖虎的事业运势会有一定不利影响,不但会让生肖虎在职场上遇到更多挫折与磨难,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生肖虎工作的积极性,导致这一年里属虎的各位做事情的态度变得十分消极,甚至经常会因为自己的马虎而导致在工作中出错。要知道因为本命年的缘故,生肖虎在2023年里的事业运势表现本就不是很理想,若是在受到黄色对事业运势的影响,这一年里生肖虎的工作压力将会更大,职场上也会遇到更多意外。

金色对财运不利

nbsp;

金色五行主金,生肖虎乃是五行为木的属相,五行之中金木相克,因此在2023年里,金色对于生肖虎的运势也会造成一些不利影响。而且是在2023年里,金色重点影响到的还是生肖虎的财运,要知道生肖属虎的人对自己的经济生活一直都非常重视,毕竟他们的个性比较要强,而且不甘人后,所以总是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过的更富裕一些。也正因如此,生肖虎在赚钱方面一直都很努力。而在进入到2023年之后,因为受到本命年值太岁的影响,导致财运下滑,让生肖虎这一年求财的难度会比较大。若是在受到金色的影响,导致财运进一步下滑,那么在2023年的生肖虎不但赚钱会变得越发困难,而且还遭遇破财、漏财之类的灾祸,让自己在2023年里背负巨大的经济负担。

白色对健康不利

白色五行主金,金木相克,所以白色对生肖虎2023年的运势也会有一些不利影响,而且白色在2023年里重点影响到的还是生肖虎的健康运势。要知道2023年里生肖虎因为本命年,值太岁的缘故,健康运势的表现本就不是很好,若是在这一年里再有白色的影响,那么生肖虎在2023年里的身体状态将会变得更差,甚至在2023年有些属虎的朋友将会因为健康运势不佳,招来并在这对于自己在2023年里的生活必然也会有极大影响。

2023几月出生的孩子命运最好

2023年哪个月出生的孩子命好

农历(阴历)三、七、八、九月出生最好

三月出生的属牛人,一生逍遥快乐,自由安闲,终生不愁吃穿,出外有人敬重,常作富贵人家的座上宾。

七月出生的属牛人,自主力极其旺盛,聪明智慧,气质不俗,祖业丰厚六亲相助。

八月出生的属牛人,身体健康,福气大于晦气,一生少险恶风波。

九月出生的属牛人,学习勤奋,成绩优秀,聪明过人,有胆有识。在事业上称心如意,有贵人扶持。

2023年的牛宝宝命好吗

2023年是农历辛丑年,也就是牛年,生于2023的牛宝宝在五行上都属壁上土命和路途之牛,也被称为是金牛,在这一年出生的牛宝宝,一生的运势都是非常不错的。早年荣禄,中年平稳,晚年享福。

1、性格

2023年的牛宝宝个性内向,优柔寡断,而且疑神疑鬼。如果能把天性特有的耐心发挥出来,就能拥有很多财富。金牛的主人性格好动,所以生活一贯比较忙碌。金牛的人缘一般都很好,很受大家的喜欢。

2、感情

2023年的牛宝宝桃花不旺,桃花运一般,和异性接触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以免成为第三者。已婚的男女,要小心处理感情的问题,彼此要尊重忍让,否则婚姻怕会出现红灯,更不能出现第三者。

3、事业

2023年的牛宝宝官运不通,很难有晋升的机会,没有太多的机会,财富屏障,作业状态,也难有机会升级,始终谨慎,谨防意外。

2023几月牛宝宝出生最好农历

2023属牛几月出生能大富大贵

1、农历三月

2023年农历三月出生的属牛人是天生的富贵命格,因为他们多出生在富裕之家,可谓是含着金汤匙出生,所以一生生活富足、衣食无忧,深受人们的敬重。

2、农历七月

2023年农历七月出生的属牛人虽然家庭条件不如三月属牛人优渥,但是农历七月出生的属牛人自身能力非常强,所以通过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终将收获幸福美满的人生。

3、农历八月

2023年农历八月出生的属牛人先天命理十分强劲,所以一生身体康健、少有灾祸,是典型的福气之相,人生运势也是十分昌顺。

4、农历九月

2023年农历九月出生的属牛人有勇有谋、聪敏机智,再加上他们性情敦厚,所以一生多得贵人相助,进而使得人生运势节节高升。

2023属牛几月出生能大富大贵 几月命苦

牛宝宝几月出生命苦

二月:

二月份出生的属牛人性格十分倔强,自尊心过强,所以很多时候都是非常自负的,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婚姻中经常会受挫,而且还会和别人发生冲突矛盾,导致自身的运势十分不好,最终可能会一事无成,所以牛宝宝出生在二月份的命格是很不好的,是命苦的月份。

四月:

四月份出生的属牛人天生贫寒,家人之间的感情很不好,长大后的婚姻生活也不和谐,所以与亲人之间经常会发生争吵,生活十分不顺。在事业方面,四月份出生的牛宝宝也容易多灾多难,经常生活在忙碌中,但是最终却很少能够得到相应的收获回报,事业发展经常受阻。

2023年牛年几月出生的孩子最好命

每个月都有非常多的宝宝出生的,但是在不同月份出生的宝宝命运好坏也是不一样的,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2023年牛年几月出生命最好?

2023年牛年几月出生命最好?

2023年牛年生肖牛在农历三月、农历四月、农历七月、农历十月以及农历十一月出生是最好的。

2023年农历三月出生的牛宝宝好

三月的牛人,聪明过人,潇洒风流,知识面广,因而从不出力也能愉快生活。虽然一生隐伏着不少风险,但处处有贵人帮助。逢凶化吉,到晚年家道丰食。子孙昌盛。三月生的牛人,可以说是清闲儒雅之辈,但一生没有大的作为,仅仅算是一个悠闲高雅之上的有福之人,生于三月的牛人,应该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研究一生。

2023年农历四月出生的牛宝宝好

在2023年农历四月出生的牛宝宝,八字中的年柱为辛丑,月柱为癸巳。2023年农历四月出生的牛宝宝,年柱天干辛金与月柱地支癸水为金生水,年柱地支丑土与月柱地支巳火为火生土;而且年柱地支丑土与月柱地支巳火还为巳酉丑三合金局中的半合。主宝宝孝顺父母,家庭和顺。

2023年农历七月出生的牛宝宝好

在七月份出生的属牛人命运也会很好的,他们一生都能有好的收获。在这个月份出生的属牛人自主能力是很强的,加上他们是个聪明的人,祖业也是很丰厚的,所以日后是不需要为了吃穿方面而感到烦恼的,能做出很好的成绩。

2023年农历十月出生的牛宝宝好

在农历十月份出生的属牛人早年的时候生活并不会很轻松的,因为家境不是很好的,没有得到长辈的帮助,但到了中年的时候事业能慢慢起步的,晚年的时候能过上很好的生活,事业能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的。

2023年农历十一月出生的牛宝宝好

农历十一月出生的牛宝宝,八字中的年柱为辛丑,月柱为庚子。年月地支为子丑相合。农历十一月,癸水当令,且月柱天干庚金、年柱天干辛金都可生水,本月出生的宝宝,八字水势较旺,主宝宝比较聪明灵活。而年月两柱天干为辛金、庚金,还有年柱地支丑土金库,所以宝宝为人重义气,行为处事方式果断。

2023年出生的宝宝命运好不好?

在这一年出生的孩子命运还是不错的,天生性格人品也是很好的,但是要注意提防身边的人,谨防有小人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在做事之前要谨慎思考,不要头脑发热,晚年以后运势更见昌隆兴盛,财利及事业声名辉煌,而能享有名利双收的晚年生活,可以说是属于兴盛大旺的命格

道教的概况

中国道教发祥地——江西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的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境内,为中国道教发祥地,道教正一派“祖庭”。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响。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乃独秀江南的秀水灵山。此地群峰绵延数十里,为象山(应天山)一支脉西行所致。传喻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上清溪自东远途飘入,依山缓行,绕山转峰,似小憩,似恋景,过滩呈白,遇潭现绿,或轻声雅语,或静心沉思。九十九峰二十四岩,尽取水之至柔,绕山转峰之溪水,遍纳九十九龙之阳刚,山丹水绿,灵性十足。不久,灵山秀水被神灵相中,即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山神知觉,龙虎现身,取代云锦。自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张道陵于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63代,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 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国。

此外,龙虎山景区应天山象山书院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顿悟心学” 派的发源地;金龙峰马祖岩是禅宗史上贡献最大的禅师之一马祖道早期参禅悟道的场所;仙水岩的崖墓群是中国葬俗史上的奇观;“仙女现花”为道教第一绝景、世界第一绝景,等等。《龙虎山志·艺文》载:“龙虎山历魏、晋、唐、宋,代有褒崇,若山川之胜,宫宇之丽,人物之繁,仙迹之异,道行之神,爵望之显。代之慕拟歆艳者,或美之于诗文,垂之金石,传递一千余载。”龙虎山几千年来积淀而成的丰厚的道教文化遗产,和它在中国道教史上显赫的祖庭地位,以及对中国道教发展所作的贡献,被人公认为“道教第一山”在世界史上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重在加强对道教文化内涵方面的发掘建设,推出了以了解道教概况,领略道教祖庭的威严的“瞰道教全貌” 的“身”游线路;推出了以领会道教崇尚“无为、自然”核心思想的 “览道教仙境”的“心”游线路;还推出了以探考张道陵创道之目的的“思崖墓之奇”的“神”神线路,完善各项设施,采取多种措施,使“百神受职之所”、“洞天福地”的龙虎山抖落尘埃,紫气升腾,纳迎四方宾客,替天行道,禳灾降魔,造福于民,被旅游界誉为“道教朝圣游和第一游”。

道教的名称来源,一则起于古代之神道;二则起于《老子》的道论,首见于《老子想尔注》。道教奉老子为教主,因为道家哲学思想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值得注意的是:道教与道家是决然不同的两码事。道家所讲的道学不是,也不主张立教。《老子》是道家思想的源流,被后世的张道陵等人奉为“经书”,并不是“太上老君”为布道而写的经书。一般学术界认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完成于东汉,因此将东汉时期视作道教的初创时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实体活动是在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而《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近年来,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观日益受到重视,并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兴趣,也使得道教获得更多关注。道教教义中虽有道学成分,但远远不足以代表道学精神,远远不足以传达老庄思想,二者万万不可混同。

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或言符箓方术,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天,既指现实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号称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门,内有琼楼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骑有天马,饮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将、天女。其奉行者为天道。地,既指现实的地球和万物,又指鬼魂受难之地狱。其运行受之于地道。人,既指总称之人类,也指局限之个人。人之一言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归。人能修善德,即可阴中超脱,脱离苦海,姓氏不录于鬼关,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义思想的偶像体现。道教是一种多神教,沿袭了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灵都奉祖的信仰习惯,形成了一个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复杂的神灵系统。道教提倡无极,元极,太极,中庸即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

道教徒有两种:一种是神职教徒,即"道士"。据《太霄琅书经》,"人行大道,号曰道士。","身心顺理,为道是从,故称道士。"他们按地域可分为茅山道士、罗浮道士等。从师承可分为"正一"道士、"全真"道士等。按宫观中教务可分为"当家"、"殿主"、"知客"等。另一种是一般教徒,人称"居士"或"信徒"。"宫观"是道家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宫观是道士修道、祀神和举行仪式的场所。道教另有一些经济组织(如素食部、茶厂等)、教育组织(道学班、道教经学班等)、慈善组织(安老院、施诊给药部等)。

道术是道教徒实践天道的重要行为,一般认为它有外丹、内丹、服食和房中等内容。外丹,指用丹炉或鼎烧炼铅汞等矿石,制作人服后能"长生不死"的丹药。唐以后渐被内丹术所代替。内丹,为行气、导引、呼吸吐纳之类的总称,指用人体作炉鼎,使精气神在体内凝结成丹而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内丹之术自金元以后逐渐盛行,其渊源上溯至战国时代,对于中国的医学和养生学有过很大的影响。服食,指用服食药物以求长生。

【道教简释】

道教是中国主要之一。东汉时形成,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道教徒尊称创立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后又分化为许多派别。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

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时形式逐渐完备。奉老聃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即《老子》)、《正一经》和《太平洞经》为主要经典。奉三清为最高的神。要人脱离现实,炼丹成仙!

道教历史发展】

我国古代先民认为万物有灵,进而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图腾的崇拜,灵魂的崇拜,祖先的崇拜,慢慢发展到祖先与天神合一,成为至上神的雏形。鬼神崇拜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便已存在。先民们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岳,皆视为有神主宰,因而产生敬畏感,乃对之顶礼膜拜。那时先民们除认为万物有灵而产生自然崇拜外,还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因而又产生了对鬼神的崇拜。各种丧葬礼仪和祭鬼、驱鬼仪式随之逐渐形成。《竹书纪年》中载:“黄帝崩,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至殷商时代,史前时期的自然崇拜已发展到信仰上帝和天命,初步形成了以上帝为中心的天神系统,遇事便由巫祝通过卜筮以向上帝请求答案;原始的鬼神崇拜已发展到以血缘为基础,与宗法关系相结合的祖先崇拜,其祭祖活动定期举行。这时期已出现专门从事沟通鬼神和人类的职业者—巫祝。其中巫以歌舞降神,并有一套符咒驱鬼的;祝以言辞悦神,是祭祀活动中负责迎神祈祷的司仪者。他们替人治病、卜筮吉凶,念咒等。当时国家和社会均受巫祝支配。周代鬼神崇拜进一步发展,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祗三个系统。并把崇拜祖宗神灵与祭祀天地并列,称为敬天尊祖。盖所谓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后世道教所以成为多神教,即源于古代之鬼神崇拜;后世道教做斋醮,亦与古人鬼神祭祀礼仪和礼制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崇拜神灵就要举行祭祀活动,而祭祀活动离不开“礼乐文明”,礼乐文明随着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逐渐由上层走向民间,被后来的民间方士和巫觋所继承,道教成立后,演变为道教的斋醮科仪。所以说,夏商周三代的礼乐文明有相当的一部分被道教保存下来。道教实际上是礼乐文明的继承者。神仙信仰亦可上溯到我国远古原始社会时期。其证据之一便是《山海经》。该经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的神话及信仰,其内容相当丰富和系统。它为道教仙学的远源提供了依据。《山海经》中,提出了长生信仰;提出了神仙与羽士之存在;描述了神仙天都;记载了祭祀的祀礼及奇异的方术。

在远古原始社会时代,已有人开始学仙。史载轩辕黄帝“且战且学仙”, “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后修道成功,于鼎湖白日乘龙升天。

到了战国时期,神仙信仰已经相当广泛。这是,出现了许多记载神仙传说的著作,书中载有不少关于仙人、仙境、仙药等传说的文字。如《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的描写:“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风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它,如《列子》书中的《汤问篇》、《黄帝篇》、《周穆王》,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等都将仙境描画的美妙而神秘,其仙人亦被描绘成外生死、极虚静 、不为物累、超脱自在,能腾云飞行的神奇人物。汉代的《淮南子》、《史记》中亦有类似描述。

伴随神仙之说的出现,寻求仙境、仙人,传布成仙之方的方士便出现了。他们将神仙学说及方术与邹衍(战国时期著名方士)的阴阳五行学说柔和起来形成了方仙道,主要流行于燕齐的上层社会,其法形解销化,依托鬼神,企望长生成仙。从战国(前2 75—前221)中后期到汉武帝(刘彻,前140—前87)时,在方士(亦称神仙家)们与帝王将相之鼓动下,掀起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入海求不死药事件。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王、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派方士到海上三神山寻求神仙及不死药,其规模越来越大。那时最著名的方士有宋毋忌、正伯侨、邹衍、徐福、卢生、李少君等人。我国独有的神仙信仰沿袭而下,到东汉中、晚期为道教所继承,成为道教信仰的核心内容。

汉武帝后,方仙道逐渐与黄老学结合向黄老道演变。 东汉顺帝时(126—144年),张陵于蜀郡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了正一盟威道。

汉末魏晋时期是我国道教发展的重要时期。汉末的风气以及魏晋玄学的社会购货直接影响着道教的行为方式和存在认识。它们虽然同出于对老庄学说的认识,但竹林七贤等人的行为方式在道教人的行为规则上有重要的先风之要。魏晋的环境和社会风气对道教而言是难得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助力。东晋道家的著名学者葛洪的 <抱朴子>在道家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葛洪本人也被认为是道家的重要人物。对道家学派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抱朴子》在中国的道家医学中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传唐代初年,有个叫吉善行的人,再羊角删遇见一位须发皓白,骑着白马的老人。老人对他说:转告大唐天子,如今治国有方,只要再长安城东建一座安化宫,内设道像,就能永保社稷,天下太平。说罢腾空而去。不久,老人再次显灵,声称:我是无上神仙,姓李,号老君,是当今皇帝的祖先。从此,李唐皇室自称是老子李耳的后裔,尊老子为“圣祖”。显然,这段神话是唐皇室自己编造的,目的是为李唐政权增添一道神圣的光环。后来宋朝皇帝也仿效唐朝做法,虚构一位姓赵祖先赵玄郎,奉为道教尊神,尊为“圣祖”。由于唐、宋皇室的尊崇,宫观大兴,信徒日增,道教的发展到达极盛。

【道教崇奉的神灵】

道教是崇拜多神的。道教崇奉的神灵种类繁多,下面只能介绍一些地位较高且较有影响者。

道教三清

1.三清指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它们是道教的最高主神,实是「道」的一体三位。「三清」的说法始于六朝,但此时「三清」多是指「三清境」,即太清境、玉清境和上清境,分别为神宝君、天宝君、灵宝君三位大神居住。后来,「三清」才逐渐作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通行代称,而「三清境」亦成为其居住地。

2.四御是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具体指: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极长生大帝(主掌人间福寿),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统御万雷),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

3.诸星神星辰之神在道教中的地位很高,主要有五曜(五星)——岁星(木星)、镇星(土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荧惑星(火星)。 此外还有东西南北中「五斗星君」,以及二十八宿星君、紫微垣众星君、太微垣众星君、天市垣众星君等。其中,最受崇奉的是「斗姆」。「斗姆」作女像,传说她生出了北斗七星,能普垂医治之功。此外,北斗、南斗星君也很受世人崇奉,据《度人经》言,北斗主死,南斗主生,故民间多举办「北斗会」、「南斗会」。在诸星神中,影响较大的还有四方二十八宿星君。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龙形,称青龙;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组成鸟形,称朱雀;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组成虎形,称白虎;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组成龟形,称玄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合称「四方之神」。

4.三官大帝即天、地、水「三官」,有关其来历说法颇多,或说起源于中国古代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或说起源于五行中金(主生)、土(主成)、水(主化)三气,或以为即尧、舜、禹,等等。「三官」在早期道教中就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汉末天师道为病人祈祷时需举行「三官手书」仪式,即将病人姓名和服罪之意写于纸上分别送呈天、地、水三官。南北朝时期,「三官」又与「三元」相配而成为「上元天官紫微大帝」、「中元地官清虚大帝」、「下元水官洞阴大帝」。据称,天官能赐福、地官能赫罪、水官能解厄,分别诞生于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各地的人们为了祈福、拔罪和禳灾,多分别在这三个日子举办「上元会」、「中元会」和「下元会」。

5.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普通民众的心目中似乎是天界最高的神灵,有人以为其乃是由殷商时期最高的天神「帝」或「上帝」发展而来。在早期道教的《真灵位业图》中,有「玉皇道君」和「高上玉皇」之名,但其阶位却并不高,仅排在玉清三元宫右位的第十一及第十九位。宋代,真宗皇帝称其远祖赵玄朗得玉皇之命而降授天书于赵宋,故特上玉皇大帝号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后徽宗又再加封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从而大大提高了玉皇在民间的威望,令玉皇信仰流行开来。道教多将玉皇视为「三清」之下的「四御」之一,以为他是地位仅次于「三清」的「总领宇宙主宰之君」,其职能是「承三清之命,察紫微之庭」,「小事专掌,大事申呈」。每年正月初九玉皇圣诞日,道观和民间多举办「玉皇会」。

6.文昌帝君文昌本是星名,亦称文曲星或文星,古时被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汉代则专指天上文昌宫的第四星——司命星。其成为道教与民间所信奉的文昌帝君,乃与蜀中的梓潼神张亚子(又作张恶子或张垩子)有关。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乱入蜀,曾梦见张亚子显灵,并追封他为左丞相;唐末,唐僖宗为避黄巢之乱入蜀,又亲祀梓潼神,追封张亚子为济顺王。经唐朝皇帝的崇拜,梓潼神张亚子遂由地方神成为天下通祀的大神。宋代,梓潼神又多次得皇帝加封,并因预卜科举功名甚验而甚得读书人信向。元延佑三年(1316年),元仁宗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并钦定为忠国、孝家、益民、正直之神,至此梓潼神与文昌星神遂合二为一,称文昌帝君。元明以后,各地多建有文昌宫、文昌祠等,人们多于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诞辰日举行「文昌会」。

以上仅是道教所崇神灵中很小的一部分。实际上,道教崇拜的神灵成千上万,他们多在举行斋醮法会时被恭请莅临,如唐宋时的《道门科范大全集》、《道门定制》等道教科仪经典中即收录有大量的道教神名。此外,各路神仙的事迹在道教经典中也多有记载,如汉代的《列仙传》、晋代的《神仙传》以及元代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俱记有历代神仙得道之事。

附注:道教内没有鸿钧、陆压、镇元子等人,这些都是小说编造的人物。

[编辑本段]道教神仙的来源

一、来源于中国古代原始的崇拜物

1、自然崇拜

天、地、日、月、星辰、雷、电、风、雨、山川、河流等都作为信仰对象,神化而加以崇拜。

例如土地、星君、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山神、河神等。

传统神学影响,是认识与研究道教神仙谱系的首要因素,中国原始社会的自然逐渐向人为(即神学)的过渡,大致在殷周时代,殷人崇尚鬼神,如,留下了大量的殷墟卜辞。周代的鬼神崇拜,在《周礼·大宗伯》记:“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之礼”,其天神有昊天上帝,日月星辰,风师,雨师,地有社稷,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人鬼则祭祖先也。中国古代正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充实形成了天神、地、人鬼的崇拜系统,这是道教神灵崇拜的主要来源。

2、图腾崇拜

把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崇拜的对象。

例如龙、凤、熊、虎、玄鸟,花、槐等,成为龙神、花仙等。

如鄂伦春族称公熊为"雅亚",意为祖父,称母熊为"太帖",意为祖母。鄂温克族人称公熊为"和克"(祖父),母熊为"恶我"(祖母)。苗族、瑶族、畲族的盘瓠传说。

请问道教的发展脉络

道教的思想起源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并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

最早可追朔于原始时期的崇拜自然与鬼神,从最早的人神沟通的等多种方术,原始逐渐演变成殷周时期的祭祀上天和祖先。

到春秋战国时期,古代经历了显著的理性化演变,与社会文化知识的分化。诸子百家尤以道、儒、墨为“显学”且当时的阴阳家、神仙家兴起,在历史有所的影响。

至汉代社会因为战乱与汉朝崩溃导致对产生急迫的需求,于是原本儒学逐渐化,此时也于传入佛教。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综合传统的鬼神崇拜、神仙思想、阴阳术数终于与汉代所崇尚黄老的思潮逐渐融合;道教教派也于此时形成。

道教的历史一般分为汉魏两晋的起源时期、唐宋的兴盛、元明期间全真教的出现和清以后衰落四个时期。

汉魏两晋的起源时期

道教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作为道教最终形成的两个标志性事件:

一是《太平经》的流传,一是张道陵的五斗米道(天师道)。

汉顺帝时(126年—144年),于吉(一说干吉)、宫崇所传的《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据信传自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编著的《包元太平经》)得到广泛传播。到汉灵帝时,张角奉《太平清领书》传教,号为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信徒遍布天下九州,已是颇有影响。

后来,黄巾起义失败,太平道日趋衰微。同样是在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学道于蜀郡鹤鸣山,招徒传教,信道者出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也有研究称,乃因其崇信北斗南斗等五斗星,加之与蜀地弥教结合,故称五斗弥教,后讹为五斗米教)。其子张衡其孙张鲁保据汉中多年,后又与最高统治当局合作,使得五斗米道的影响从西南一隅播于海内,遂发展为道教正宗天师道。

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炼丹术的盛行和相关理论的深化,道教获得了很大发展。同时道教也吸取了当时风行的玄学,丰富了自己的理论。东晋建武元年,葛洪对战国以来的神仙家理论进行了系统地论述,著作了《抱朴子》,是道教理论的第一次系统化,丰富了道教的思想内容。南北朝时,寇谦之在北魏太武帝支持下建立了“北天师道”,陆修静建立了“南天师道”。

唐宋的兴盛

到了唐宋,唐高祖李渊认老子李耳为祖先,宋真宗、宋徽宗也极其崇信道教,宋徽宗更自号“教主道君皇帝”,道教因而备受尊崇,成为国教。此时出现了茅山、阁皂等派别,天师道也重新兴起。自汉晋以来一直隐而不显的道教丹鼎一派,由于汉钟离、吕洞宾等人的大力倡导,内丹之学始露于世。在理论方面,陈抟、张伯端等人阐述的内丹学说极为盛行。

此阶段不仅中国内部道教有所发展,更借由迁徙与文化交流发扬至亚洲其他各处。比方东晋末,五斗米道在中国南方发动起义失败后,卢循率部逃至越南(交州)。越南人李脱帮助卢循进攻交州府城,失败后自尽。这是道教传入越南最早的记载。

在宋代的道教,信州龙虎山天师世系之受封,始自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赐张正随为贞静先生。又据《宋史.仁宗本记》记载:天圣八年(1030年)五月甲寅,赐信州龙虎山张乾曜号澄素先生。到宋徽宗时,虽宠信道士林灵素,但对天师世系亦只给予一般封赠。

元明期间全真教的出现

宋末元初的道教,在北方出现了王重阳创导的全真道。后来,王重阳的弟子丘处机为蒙古成吉思汗讲道,愿其勿要滥杀无辜,颇受成吉思汗信赖,被元朝统治者授予主管天下道教的权力。而同时,为应对全真道的迅速崛起,原龙虎山天师道、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合并为正一道,尊张天师为正一教主,从而正式形成了道教北有全真派、南有正一派两大派别的格局。

明代时,永乐帝朱棣自诩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对祭祀真武的张三丰及其武当派大力扶持。此时,道教依然在中国的各种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清以后衰落

清以后,道教基本已经停止了发展。清代开始,满清统治者信奉藏传佛教,并压制主要为汉族人信仰的道教。道教从此走向了衰落。进入近现代社会以后,道教更是衰微。

中华人民成立以后,随着中国新的政策的执行,1957年,中国大陆成立了中国道教协会,管理中国道教内部的事务。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道教才开始恢复正常的活动,可是正式出家的道教徒并不多。

目前中国大陆的全真派和正一派道士约有5万余人,正式开放的道教宫观有5千多处。道教组织有中国道教协会、省一级地方道教协会、地区(市)一级地方道教协会。

的道教

道教基本上随着早期的汉人移民而来到,日治时代末期,很多民众信奉道教以表明自己的民族立场,因此道教备受打压,道教宫观屡遭损毁,必须兼供佛像或民间神祇才能得以保全,这种混杂现象延续至今,且导致道佛不分的情况。

1949年,正一道的63代天师张恩溥辗转到达,1969年羽化后,迁台江西省国大代表推张恩溥堂侄张源先为代理掌教,现居嗣汉天师府。

2008年张源先掌教羽化,现任张天师为第六十四代天师张道祯。

现据民政部门统计道教乃为第一大。

道教神系

道教是崇拜多神的。道教崇奉的神灵种类繁多,下面只能介绍一些地位较高且较有影响者。

道教三清

三清

1.三清指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它们是道教的最高主神,实是“道”的一体三位。“三清”的说法始于六朝,但此时“三清”多是指“三清境”,即太清境、玉清境和上清境,分别为神宝君、天宝君、灵宝君三位大神居住。后来,“三清”才逐渐作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通行代称,而“三清境”亦成为其居住地。

四御

2.四御是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具体指: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执掌万事万物),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统御万雷与人间兵革之事),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祇(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

六御

3.六御:道教过去有“六御”之说,“六御”分别为: 统御万天的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玉皇大帝〕、统御万雷人间兵革之事的勾陈上宫天皇大帝、 统御万星的中天紫微北极大帝、 统御万类的东极青华大帝(又称太乙救苦天尊)、统御万灵的南极长生大帝、 统御万地的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zhi3)。 这种说法源于中国古代“”观念,所谓“”,指宇宙的巨大空间,即上、下、四方(东、西、南、北)。

玄天教主

玄天教主指智杨大天尊。他是天地间傅教教法力天师执掌法力?

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普通民众的心目中似乎是天界最高的神灵,有人以为其乃是由殷商时期最高的天神“帝”或“上帝”发展而来。在早期道教的《真灵位业图》中,有“玉皇道君”和“高上玉皇”之名,但其阶位却并不高,仅排在玉清三元宫右位的第十一及第十九位。宋代,真宗皇帝称其远祖赵玄朗得玉皇之命而降授天书于赵宋,故特上玉皇大帝号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后徽宗又再加封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从而大大提高了玉皇在民间的威望,令玉皇信仰流行开来。道教多将玉皇视为“三清”之下的“四御”之一,以为他是地位仅次于“三清”的“总领宇宙主宰之君”,其职能是“承三清之命,察紫微之庭”,“小事专掌,大事申呈”。每年正月初九玉皇圣诞日,道观和民间多举办“玉皇会”。

诸星神星辰之神

诸星神星辰之神在道教中的地位很高,主要有五曜(五星)——岁星(木星)、镇星(土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荧惑星(火星)。 此外还有东西南北中“五斗星君”,以及二十八宿星君、紫微垣众星君、太微垣众星君、天市垣众星君等。其中,最受崇奉的是“斗姆”。“斗姆”作女像,传说她生出了北斗七星,能普垂医治之功。此外,北斗、南斗星君也很受世人崇奉,据《度人经》言,北斗主死,南斗主生,故民间多举办“北斗会”、“南斗会”。在诸星神中,影响较大的还有四方二十八宿星君。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龙形,称青龙;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组成鸟形,称朱雀;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组成虎形,称白虎;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组成龟形,称玄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合称“四方之神”。

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即天、地、水“三官”,有关其来历说法颇多,或说起源于中国古代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或说起源于五行中金(主生)、土(主成)、水(主化)三气,或以为即尧、舜、禹,等等。“三官”在早期道教中就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汉末天师道为病人祈祷时需举行“三官手书”仪式,即将病人姓名和服罪之意写于纸上分别送呈天、地、水三官。南北朝时期,“三官”又与“三元”相配而成为“上元天官紫微大帝”、“中元地官清虚大帝”、“下元水官洞阴大帝”。据称,天官能赐福、地官能赫罪、水官能解厄,分别诞生于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各地的人们为了祈福、拔罪和禳灾,多分别在这三个日子举办“上元会”、“中元会”和“下元会”。

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文昌本是星名,亦称文曲星或文星,古时被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汉代则专指天上文昌宫的第四星——司命星。其成为道教与民间所信奉的文昌帝君,乃与蜀中的梓潼神张亚子(又作张恶子或张垩子)有关。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乱入蜀,曾梦见张亚子显灵,并追封他为左丞相;唐末,唐僖宗为避黄巢之乱入蜀,又亲祀梓潼神,追封张亚子为济顺王。经唐朝皇帝的崇拜,梓潼神张亚子遂由地方神成为天下通祀的大神。宋代,梓潼神又多次得皇帝加封,并因预卜科举功名甚验而甚得读书人信向。元延祐三年(1316年),元仁宗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并钦定为忠国、孝家、益民、正直之神,至此梓潼神与文昌星神遂合二为一,称文昌帝君。元明以后,各地多建有文昌宫、文昌祠等,人们多于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诞辰日举行“文昌会”。

四大天师

“天师”原是古代对有道者的尊称,后世道教徒称张道陵为天师。“四大天师”为道教史上的四位重要真人,分别是张道陵、葛玄、许逊(许旌阳)、萨守坚,为玉皇 通明殿前的四位天神。

财神

武财神赵公明、关公;文财神为比干、范蠡。除此,人们信仰的财神还有五圣、柴荣、财公财母、和合二仙、利市仙官,又有文昌帝君,活财神沈万三等,就其信仰广泛和与道教的关系而言,要数文武财神、五圣、和合二仙、文昌帝君了。 赵公明,亦称“赵公元帅”。如今道教主要把他作为财神来供奉,但他同时也是道教的四大元帅之一。

护法四帅

《道法会元》中称四元帅之名号为天蓬玉真寿元真君、天猷仁执灵福真君、翊圣保德储庆真君、佑圣真武灵应真君。卷十五云:“天蓬元帅宝印照我,天猷元帅仗剑卫我,翊圣真君持戟守我,玄天真武水火助我。”说明玉印、玉剑、大戟、水火分别为四位护法元帅的神器。此外,该书卷三十九还用四圣来命名四元帅,称天蓬玉真寿元真君为天蓬元帅真君,天猷仁执灵福真君为天猷元帅真君,翊圣保德储庆真君为翊圣黑煞真君,称佑圣真武灵应真君为紫皇天一天君玉虚师相玄天上帝,这是道教对护法四帅的又一种称呼。

四大元帅

马灵耀(华光大帝)、赵公明(财神之一)、温琼(温元帅)、关羽(关圣帝君)。道长在道场祈禳中,通常要请四元帅降临,以助伏妖 。

王灵官

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和佛教的韦驮相似,有的书说他是武当山中五百灵官的统帅,叫华光元帅,又叫五显灵官。到了宋代,又出现了一位"火车王灵官",镇守道观山门的灵官一般就指这位王灵官。王灵官为人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纠察天上人间,除邪祛恶,不遗余力,于是老百姓赞曰;“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

八仙

八仙,是指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铁拐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何晓云)、吕洞宾(吕岩)、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此八人道教史上确有其人并非后人杜撰。 以上仅是道教所崇神灵中很小的一部分。实际上,道教崇拜的神灵成千上万,他们多在举行斋醮法会时被恭请莅临,如唐宋时的《道门科范大全集》《道门定制》等道教科仪经典中即收录有大量的道教神名。此外,各路神仙的事迹在道教经典中也多有记载,如汉代的《列仙传》、晋代的《神仙传》以及元代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俱记有历代神仙得道之事。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