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9297

易经序卦传奇,易经六十四卦详解

兴仁信息网2024-03-04 22:00:380

序卦传的《序卦传》释名

主要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进行解说。

在《序卦传》中,作者严格依照阴阳相依相对的原理,以卦理推演宇宙间、人事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其对卦名的处理有两种方式:如卦名直白容易理解、其所反映的“卦时”与其推衍在逻辑上无矛盾的,就不予释义;否则,便加以释义。如,“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穉也。物穉,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也,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其中,《讼》、《小畜》、《履》三卦便无释义。

荀子曾经说:“善为易者不占;道生万物,一阴一阳为之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泰极否至。”学易更多是了解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去认识自然,修身养性,而不是盲目的占卦预测。因此需先从《序卦传》下手,理解和学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序卦传》谁写的?他和《易经》是同一作者吗?

不是的吧。我刚接触易经才一年,,朋友有空加个好友,多关照下啊。

初学《易经》从哪里学起?

可以先从“序卦传”学起。

先看序卦传,六十四卦是按照规律排序的,规律性非常强。它符合一般事物的发展过程。通过学习易经,你可以预测一些简单的事物。

学完序卦传,你会对易经有个简单的了解,然后你可以一卦一卦的慢慢看,慢慢研究。辞卦传、杂卦传等可以看看,那些是掺入个人观点的,你可以根据你的理解,从中取舍。

易经的概念。很多现在对易经的概念比较模糊,把易经的概念局限于周易这本书。就目前而言,易经的范畴很广,包含了周易、风水、命理、等很多内容。很多人说是想学习易经,其实是想学习风水、命理、等术数。

所以,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想学什么,是想学易经哲学方面,还是想学易经术数方面。易经的本质不是玄学,而是变化的解释,周文王写周易的目的是用卦象解释周取代商的合法性。易为六经之首,易经在国学经典之中的地位之重显而易见。

谈起易经,人们往往就想到算卦和算命,易经给人的第一印象好像就是用来的,这是因为易经离我们年代久远,以至于大家已经不了解它的本质。实际上易经是一套人对自然、对万事万物的认知方法的归纳与总结。

易经是对我们生活的空间,天地之间存在事物的归类。很多人认为感而遂通就是,其实不是,用我们现在的科学完全可以解释。感而遂通其实是一种波、一种磁场对应。

人作为无线的信息接收体与宇宙事物的波、波段、频率进行沟通,每个人的先天禀赋不一样,所达到的结果也未必一样,所以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

周易<序卦传>的原文及其译文,有的朋友请赐教,谢谢!

给你找了些 希望可以帮助你

http://www.xiaoshuo.com/jsp/olwritingsection.jsp?bookid=1002083

http://www.tl5000.com/13jing/yi/index.htm

http://www.chenkuan.com/04/09fg/74xg.htm

《周易》是一部深奥的奇书,真的只是算卦的吗?

儒家是中国历史上最具生命力的学派,创始人孔子,曾经治“六经”,成为儒家经典。“六经”分别是:《诗》、《书》、《礼》、《易》、《乐》、《春秋》。

《诗》:即《诗经》,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共311篇。

《书》:即《尚书》,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今天我们看到的《尚书》是汉代人的伪作,这是清华大学整理战国竹简后,得出结论。

《礼》:即《仪礼》,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

《易》:即《周易》,今本含《易经》和《易传》两部分。

《乐》:即《乐经》,已佚失。

《春秋》:一部编年体史书,孔子在鲁国官修《春秋》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编修,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

《乐经》早就佚失,剩余“五经”之中,尤以《周易》最为深奥难懂,两千多年来,诸多学者,甚至方外之人都深入研究,进行解读,出现众多释读版本。

《周易》不仅涉及,预吉凶,而且涉及到古代的历史事件、战争情况、生产生活、商业贸易、婚姻习俗、祭祀、民间歌谣,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和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

我们所看到的《周易》分《经》和《传》两部分。《经》为卦象,分为八卦、六十四卦。八卦为:乾、震、坎、艮、坤、巽、离、兑。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被称为“经卦”。

每卦又对应有“爻”(yao,二声),这也是卦的基本单位。“爻”又分为两种,一种为“阳爻”,用“—”表示,为奇画,为刚意;一种为“阴爻”,用“--”表示,为偶画,为柔意。每一卦从最底层数起,总共有六爻,以不同的奇画与偶画搭配,又演变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被称为“别卦”。

“乾三连,坤三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每卦下面又有“卦辞”,是对一卦六爻总的说明。每“爻”也分别有对应释辞,称“爻辞”。

一卦有六爻,就有六条爻辞。在卦辞下,六条爻辞有“九”、“六”作为爻题,阳爻称为“九”,阴爻称为“六”。一卦六爻自下而上,若为阳爻依次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若为阴爻则依次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有的爻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取象,用来叙述一件事、描述自然现象,以此说明一个道理;一部分为断语,就是对现象下结论,即“吉”、“凶”、“悔”等辞。

《周易》原本没有《传》,后世学者为解释《周易》中卦象,进行解读,便出现了《传》。《易传》是现存最早、最系统的《周易》注释,含十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杂卦》。

《彖》:专释《周易》卦辞,有裁断之义。

《象》:对自然之象加以概括解释。

《文言》:以文饰乾坤,依文言理。

《系辞》:系属在卦爻之下的文辞。

《说卦》:系统解说八卦,说明八卦产生、性质、功用、方位、卦象等。

《序卦》:对六十四卦排列及排列的客观根据进行总的说明。

《杂卦》:错综六十四卦而进行解说卦义。

《经》、传合二为一,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完整的《周易》版本。关于《周易》的成书时代,现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周易》的成书说法成书于西周。认为《周易》卦、爻、辞的基本素材是西周初期或前期的产物,史学家顾颉刚、李学勤持此观点。成书于战国。

大多数学者认为《周易》中《传》部分成书于战国中后期,应在孔子之后,内容有黄老道家和阴阳家的痕迹,并非《史记》所说孔子所著。而《汉书.艺文志》中也说:“《易》者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肴乱。”

成书于西汉后期。顾颉刚认为《周易》中《传》部成书于西汉后期,他通过考证认为,《说卦传》和《系辞传》观象制器章皆出自西汉人之手,主要因为其中牵涉的古史帝系人物为新朝刘歆所伪造。而《周易》作者,也比较迷乱。《史记.周本纪》载:“西伯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文王拘而演周易”。

近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周易》中《易经》(64卦及卦爻辞)为周初周人所作,而《易传》部分却无定论。《周易》的研究数千年来,研究《周易》的学者,一般分为两上学派: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强调从卦名的含义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代表人物三国时期的王弼、北宋时期的程颐。象数派则着重将《周易》用于,代表人物为西汉时期的京房、北宋时期的邵雍。

什么是《易经》

据史书所载,最早的易书有《连山》《归藏》《易繇阴阳卦》《燕易》……以及《易》等书。初期的易学典籍仅有《易经》基本完整无缺流传至今,其他的均只有断句残节散见于史籍之中。《易经》以六十四卦经文传世,原来并无此书名的。历代易学家一般认为产生或定本于周代,故多用《周易》名之,当《易》被奉为经典之后,又被称为《易经》,并有《上下经》《本经》之称,据今人研究,汉代己存世的《帛书易》《石经易》也是较早的易书。〖己上抄录《易图新辨》欧阳红著,第四页。〗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