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3839

开光庆典程氏祠堂(新祠堂开光怎么开)

兴仁信息网2023-04-25 18:44:580

求程姓宗祠九字对联

程氏立基历千辛万苦

子孙兴旺奔幸福未来

浠水县的文物有哪些

斗方山禅寺

在浠水县白莲河,有一座千年古刹——斗方山禅寺。寺庙坐落在白莲河风景区内,位于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浠水、英山、罗田三县交界处。斗方禅林,最初由后唐同光元年(923)无著禅师建造,北宋时佛印禅师驻锡传经,元遭兵毁。明洪武重建,规模宏大,僧弟子数百人云集山上,盛极一时。建国初,寺庙仅存上斗方三重殿堂,上殿梁、柱皆石结构,石柱八根,高4.6米,柱围2.2米,建筑牢固,造型壮观,工程巨大。

万年台戏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年台戏台位于浠水县散花镇福主村,北距县城约25千米。始建于清干隆年间,道光九年(1829年)重建,砖木石混合结构。整个场地由戏台和观众区两大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戏台坐东朝西,平面呈“凸”字形,由前台、后台和化妆室三部分组成。前台为三面敞开式,筑于高1.8米的石砌台基上,面阔6.1米,进深4.95米,通高9米,重檐歇山灰瓦顶,下挂铁质风铃。檐下施如意斗栱。额嵌“云管阳春”木匾额

浠水舍利宝塔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浠水舍利宝塔位于浠水县白莲镇大岭沟村。建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六角七层仿木结构楼阁式实心石塔,通高5米,底边长0.57米,宝珠塔刹。底层西面设拱门,两侧设龛,龛内浮雕武士像。第二层西壁嵌“舍利宝塔”石匾,西南壁阴刻楷书“团陂市朱天觉舍钱造刘良献勾当元年壬戍三月十二日癸己题”。该塔轮廓秀美,是湖北省现存宋塔中的佳作。(第五批)

望风尖摩崖石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望风尖摩崖石刻位于浠水县绿杨乡绿杨桥村,元代石刻。刻于一高2.8、宽2.6、厚1.6米的不规则山石的东直立面,文字周围有阴刻线条,形成带碑座的圆额石碑样式。幅面高1.38、宽0.8米。阴刻,楷书,圆额处刻有“阿弥陀佛/普庵石佛”,碑身处刻有“建桥塔徒弟僧惠俱立/间山创寺龙岩大师书/延祐戊午匠人姚文卿刊”。该石刻为浠水县首次发现的元代纪年石刻,对研究元代当地的佛教传播具有一定价值。

盛真人墓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盛真人墓位于浠水县绿杨乡百丈冲村。盛真人(1985-1932),法名圆成,卒于1932年。墓石砌,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封土高1.3米。墓地中央为三间四柱牌楼式墓碑,柱间镶碑3通,记墓主生平。墓前另立石碑5通,碑文分记民国时期浠水、蕲春、英山三县道教活动情况。该墓葬对研究道教历史及风俗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五批)

程氏祠堂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程氏祠堂位于浠水县绿杨乡查儿山村。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坐东朝西,由正屋和偏房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正屋后殿正面供奉祖先牌位,上部悬挂有康熙御题的“学达性天”匾。(第五批)

登瀛室及登瀛墓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登瀛室及登瀛墓位于浠水县绿杨乡牛头冲村。登瀛室建于民国七年(1918),占地面积282.4平方米,砖木结构,仿欧式两层住宅楼,面阔19.6米,进深9米,底层高3.9米,二层高3.18米。登瀛墓建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墓主生前所建,为其与两个夫人的合葬墓,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登瀛室是研究民国初年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重要参考资料。(第五批)……[详细]

斗方寺祖师殿

斗方寺祖师殿位于浠水县白莲镇斗方山村。斗方寺,后唐同光元年(923)无著禅师始建,北宋更名崇果禅院,因苏轼友佛印曾在此讲经而称“佛印斗方”,元末毁,明洪武年间僧心节重建,隆庆元年(1567)复建。现仅存祖师殿,为仿木构石殿。面阔三间9.14米,进深三间9.7米,单檐硬山小青瓦顶,明间抬梁式构架,两山采用硬山搁檩承重。明间前部内收成檐廊,正中设门,门两侧立石柱。该殿是湖北省现存最大的明代石构建筑之一

古井庵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井庵位于浠水县绿杨乡范家冲林场。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有前殿、正殿及左、右厢房,现存正殿及西厢房。正殿面阔三间7米,进深三间10米。单檐硬山布瓦顶,抬梁式构架。石柱石梁砖墙,石柱浮雕盘龙。明间辟门,额嵌“古井庵”石匾。该庵对研究明代鄂东佛教建筑布局和工艺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

陶谷墓

陶谷墓位于浠水县团陂镇大屋咀村。宋代名人墓葬。面积约2000平方米,现存墓碑与封土。陶谷(1228-1275),北宋开国功臣,历任户部、礼部、刑部尚书,通文学、经学。该墓群对于研究宋代历史和当地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

王罗山墓群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罗山墓群位于浠水县丁司当镇丁司当村。汉代墓群。面积约1万平方米。曾出土汉代墓砖和陶器。该墓群对于研究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

寨山遗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寨山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浠水县竹瓦镇周埠村,面积约2000平方米,文化层厚2~3米左右,内涵丰富,地面采集有石器、陶器(片)等。该遗址对于研究长江中游和下游的文化交流以及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很高价值。(第五批)

浠水文庙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浠水文庙位于浠水县清泉镇沿河街。又名儒学宫、孔庙。始建于北宋,元末毁,明洪武七年(1374)重修,崇祯十六年(1643)大部分遭兵燹,清顺治七年(1650)复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中轴对称布局,有棂星门、大成殿、崇圣祠及左右庑、尊经阁。存石碑多通。(第三批)

湖北古民居的鄂南地区

湖北通山古民居王氏老屋位于环境优美的湖北省通山县洪港镇西南三面环山的江源自然村南侧迪德堂,全 村160余户、800余人口,为王氏的世居之地。自106国道杨林段始已修筑村级公路沿南岭口通至该地。2009年6月5日,通山县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进行了 登录。建筑命名为王氏老屋,王氏老屋建于清代,距今已有180余年,为此村进士王迪吉与富甲一方的大财主王迪光兄弟等人所建。由东西并联的正屋与横屋组成,面阔共8间,深四进,占地1404.36平方米,砖木混构,穿斗与抬梁木构架,正屋面墙呈八字门楼式,硬山顶一字式山墙,小青瓦盖顶,外檐饰墀头和砖瓦质翼角,各进明间分设槽门、中门,前进天井二侧饰镂孔花砖看墙,各进前后檐饰卷棚和望板,正脊饰斗拱,浮雕龙状挑尖梁。横屋二、三进之间以影壁式镂孔花墙隔断。整个建筑高大庄重,具有一定的气势,外貌与装修上不泛建筑科学艺术价值。

“大夫第”位于湖北省通山县大路乡吴田村畈上王自然湾,是清末知县王明璠的府第。 这座百余年古宅,占地6600平方米,有28个天井,48间正房,16间厢房,是湖北省现存的明清建筑中规模最大的民宅。家祠、家学,马厩、碾房、织房、柴房、厨房和杂役间等多达三十余间。还有“怡济药房”,家庭戏楼,牢房等等,衣食住行一应俱全,被称为“江南第一宅”、“楚天第一大夫第”。

通山县地处鄂赣交界处,是湖北省著名的“民居之乡”。 据调查考证,通山县现存具有研究、观赏、保护开发价值的明清民居群落30多处,其中列入省级保护单位4处,县级保护单位15处。通山县古民居以明清民居为主体,存量多、品类齐全,宗祠、寺庙、家居、牌坊等均有遗存。这些明清民居建筑风格上融合南北,连贯东西,而又自成一体;建筑技艺上独特精湛,三雕(木雕、砖雕、石雕)艺术题材广泛,构图新颖,堪称明清民居建筑奇葩。

焦氏宗祠位于通山县高湖芭蕉湾村。这栋古民居第一重为戏台,第二重为空旷的大厅,第三重为祭祀祖先的神台。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屋檐上,硕大的鳌鱼挑雕工精细、栩栩如生,雕梁画栋、7架梁建筑形式,显示着主人的显赫身份。罕见的是,在二三重之间,经通山县文化局初步考证,该民居修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由于主人的祖先考取过探花,才有资格修建这种较高规格的民居。民居中建有拜厅,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是一座民间艺术的宝库。被湖北省古建筑和文物专家称之为“古民居极品”。

古民居——周家大屋,位于湖北通山县中港景区东南部,是中港景区主要景点之一。占地面积4400平方米,由青石、青砖、青瓦、青木构成,内建有厢房、祠堂、小姐闺阁,大小房间132间,48个天井,屋内家家相通,户户相连,在屋内周游,晴不戴帽,雨不打伞。  周家大屋历史悠久,史载乾隆戊戌年,三国东吴大将周瑜的后裔同统万公举家迁徙于此兴建而成。至今230余年,民国21年(1932)国民党通山县中学迁址周家大屋,历时三年之久,随后国民党某军26师医院曾驻扎于此。

湖北省通山县大畈镇白泥村有一座建造精致、气势宏伟、风格独特的古建筑,它就是远近闻名的谭氏宗祠。据介绍,这座占地2100余平方米的宗祠,始建于乾隆戍寅年间(1758年),为谭氏祖人谭计六首捐建造。宗谱记载:“谭计六首捐百金为合族先声始建”。 宗祠的屋脊上有两条盘虬着的长龙,互相嬉戏着一颗红色的龙珠,四周屋朵点缀着各种水墨山水画,远远望去,整个建筑错落跌宕、浑然有致。大门坐北朝南,两旁各有1个石门墩和1只姿态威武的石狮子,前墙上还有4个十分别致的石马栓。大门顶上有一幅造型生动的浮雕和遒劲有力的“谭氏宗祠”四个大字。在10余米高的前墙顶端有一尊“魁星点斗”的塑像,那是族人冀望多出文人墨客的美好标志。

西泉世第位于湖北省通山县大畈镇西泉村,是西泉畈吴姓的支祠。它面阔三间,通深三间,面积240平方米,小巧而典雅。   宗祠始建于清朝嘉庆辛未年,同治四年进行过一次整修,光绪丙申年(1896年)又作过一次大的修葺。现存的面貌当为光绪年间的建筑遗存。 祠堂大门正对着一口池塘和一排风水树,这是风水的象征,大门上方书写的“西泉世第”一改过去以姓氏命名宗祠的巢臼,而冠以聚居的地名,显得别具一格而又富有新意。宗祠的装修以素雅简朴为基调,突出传统的楹联文化。宗祠内的柱子、墙壁上共有20多幅木刻的对联,使整个宗祠荡漾着浓厚的儒学气息。

大屋沈民居群位于湖北通山县通羊镇湄港村,占地约80000平方米。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30余栋,以东端禾场和水塘为中心,呈环形分布,依北东、西之序建有沈氏宗祠、“虎贲”、“德盛”、“近台”、“孔彰”支祠,以及当铺、茶铺、孝子坊等。民居群内建筑多为硬山灰瓦顶式,砖木结构,采用抬梁或穿斗构架,用材粗大,装修精美,装饰内容题材丰富。

下郑民居群位于湖北省通山县通羊镇李渡村。占地约15000万平方米。据记载下郑郑氏于明晚期定居此地,现存祠堂、民居、商铺等各类建筑10余栋。以青石板街道为中轴,呈南北对称分布。街长80米左右,宽3—5米。

地处咸宁至通山公路旁的刘家桥古民居始建于明朝崇祯三年,是汉高祖刘帮的同父异母小弟彭城王主刘交玄孙刘元牙始建。繁衍至今已有十八代。  刘家桥四处居民村落建筑总面积3500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740间,楼道38条,天井54个,廊桥和独木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改为石板桥)各一座。刘姓用两座桥和石板路,将四处民居村落及学校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老屋依山从下而上成阶梯建筑,其它则为平地起基。建筑风格为明清古庄园建筑雏形。尤是刘家廊桥,飞架白泉河上,独孔,拱形,累石而成。桥上盖有廊亭,廊亭内梁,雕有龙凤八卦图,青瓦盖顶。两侧桥身用青砖建起两米高的方孔花格拦护墙,墙内置有长凳。昔时,桥东头设有炉灶和木制茶桶,一年四季,村民轮番烧茶水,免费供行人饮用。桥用河沿店铺与廊桥形成曲尺形,可供吃、住、购物。古代和近代,这里是通山、江西通往咸宁、汉口的必经之路,廊桥热闹非凡。

宋氏民居位于湖北省通山县黄沙铺镇上坳村五组。有两栋。为一连三重且连贯东西又自成一体;两栋屋内仅天井就有6个,有大小房屋32间;家祠、马厩、碾房、织房、柴房、厨房以及商铺、家庭戏楼等一应俱全。三雕(木雕、砖雕、石雕)构图新颖,大石门高达4.2米,天井中有水井。据考证,民居是清朝中晚期宋象贤父子两代人遗留下来。

程氏宗祠:湖北省通山县闯王镇仙崖村三组.是一所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中期古民居建筑。祠堂内陈列着的宗谱,摆设着的列祖塑像,反映着程姓氏族的风雨沧桑。最引人注目的是宗祠内张贴着的300多年前武昌府的褒奖牌和程九佰杀害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大刀、长矛,成为李自成殉难九宫山的重要佐证。程氏祠堂是一所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中期建筑,其中有雕花戏台和两侧的观戏楼。程氏宗祠的神龛是当地所谓的“五排楼”,第一排供奉程氏始祖的牌位,第二排供奉的竟有辈分较低的程九伯的牌位。

长夏畈古民居群:位于南林桥镇石门村。此古民居始建于明仁宗年代(约公元1420年),清雍正年间开始大规模建设,至清道光年间为鼎盛时期,晚清时期走向衰败。是咸宁市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商贸古街市。长夏畈自清康熙年间以来,是咸宁通往通山、江西、湖南的必经之路,商贸活动繁盛。畈内建筑自东向西,沿中心轴线方向纵向布局,形成纵长形的“街屋”。长夏石板街长达600多米,总建筑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街道整体布局犹存,建筑形式主要有“前店后宅式”与“前店后坊上宅式”。以“永河源”商号、茶庄、顺三公私塾、夏家五房老屋等建筑保存最为完好。而街边保存完好的石雕柜台及大量嵌于建筑面墙上的镂孔栓马石,再现了长夏畈昔日的繁华景象。高耸的马头墙、巨大的实木屋梁、精美的镂孔栓马石、悠长的石板商铺街,与同时期其他民居多以单纯居住为主相比,这处古民居内到处呈现出浓厚的商业气息。 羊楼洞明清石板街:位于赤壁西南26公里处。镇区现存一条以明清建筑为主的古街,主街宽4米,长2200米,伴有数条丁字小巷。古街建筑面积0.7平方公里,街面全部以青石铺设。为“松峰茶”原产地,素有“砖茶之乡”的美称,历代运茶的“鸡公车”将石板碾成寸余深槽。东西松峰港上多为吊脚木楼,有3座长条石桥贯通港东。街东南松峰山下,有观音名泉,水质清澈甘醇,是历代精制名茶的水源。羊楼洞明清石板街可称为中国制茶业发展的历史缩影。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店明清石板街:位于湖北省赤壁市新店镇。始建于1557年。全长1700多米,现保存完好的有877米,街面上花岗岩大石板有21000多块。总体构架呈“T”字形,“T”字的一横沿新溪河排列着大小6座码头、6座寺庙,是古时水运及茶文化的真实反映;“T”字的一竖则是陆上商贸主干道,蜿延千余米。沿街设有几十家著名店铺商行。此外,新店横跨潘河的两座石桥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一座是坦渡桥,日军入侵期间被炸毁,于1978年改建为混凝土结构公路桥;一座是万安桥,石墩石梁保存完好,于1991年修正桥墩,将桥面宽度由原来的1米加到2米,伴原有石梁浇筑钢筋混凝土桥面。石桥历史为400多年。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氏宗祠:位于湖北省红安县八里湾镇陡山村。为清代民居建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同治十年(1871年)和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两次重修。为一组深3进、广5间的砖木结构建筑群,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10平方米。庭院间隔,廊庑相连,布局严谨,浑然一体。正面牌楼有巨匾“家承赐书”、“吴氏祠”。屋顶均建有龙头鱼尾式飞檐,檐角挂有大铜铃。门内右侧有一精致木楼为“观乐楼”,楼顶有彩画《八仙图》、《太极图》、《大禹耕田》、《文王访贤》、《群英会》、《渔樵耕读》等,题材广泛,造型生动,形象逼真。楼檐木雕《武汉三镇》,全长9米,画面雄伟壮观,气势非凡,且工艺精湛,立体感强。正殿两旁有数米长的《百鼠图》木雕,造型与雕刻工艺水平颇高超。祠内还有一些陶塑、石雕等。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段氏宅:位于英山县南河镇瓦寺前灵芝村,是清末湖北候选知县段昭均府第。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建筑面积2605平方米,有大小房屋99间、天井17处,檐梁屏柱雕龙画凤、绘制乐伎歌女、奇花异草,栩栩如生,是我省境内仅存的几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屋垸:位于罗田县九资河镇官司基坪村。因该垸四周遍种紫薇,又名紫薇山庄,又因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故名三省垴。山庄东西长48米,南北宽168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由大院、戏楼,三大单元的九十九间房屋和32口天井组成。其中每个单元,进门之后都有戏楼,接着是厅堂,分上、下殿,供看戏、会客和供奉祖先之用,中间就是厨房、书房、闺房、神房(供奉家神)、客厅、水井,足不出户;后边就是花园、马房。

牌楼湾位于湖北黄梅县杉木乡安乐村牌楼湾.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占地80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群有8栋,保存完好的有3栋,为砖木结构,分“抬梁式,硬山式”两种,有前厅、阁楼、天井、左右厢房、过厅、后殿、厨房等,布局合理,左右对称。墙体、门头、窗格等上面的石刻砖刻木雕图案各异,刀法精湛。其中二楼的阁楼就是当时人们表演黄梅戏的戏楼。

距今730余年。据《陶氏宗谱》记载:东晋杰出诗人陶渊明后裔于南宋咸淳八年(公元1272年)在两河口西边蟠龙山建宅定居,取名鹳鸟湾。明正统年间,族民踊献皇粮,获祁镇帝钦赐“金字坊”牌匾。遂建木牌楼,敬御赐金匾于其上,村名亦更曰牌楼湾。因历史变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4年),陶姓迁徙外地,牌楼遭毁。

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桂姓始祖桂世会(字朋兰)出资购买陶姓全部田地、房产,并定居牌楼湾。桂世会崇文重学,勤劳耕作,经商发家。率领族人自建砖窑,大兴土木,广布产业,使牌楼湾呈现长盛不衰局面。期间共建一进4重堂屋4栋,一进2重学堂2栋,民居160余间,石牌楼1座。现存的古民居建筑群大部分为当年所建,石牌楼后因战乱被毁。牌楼湾古民居建筑群,背依蟠龙山,湾前有日(斛)塘、月(仓)塘,湾后有国塘,村的中心部位有明代水井2口,整个建筑面东朝西,呈弧状布局。内有清代黄梅戏古戏楼,是迄今黄梅县历史最久、保存最好的古戏楼。牌楼湾古民居和古戏楼先后被列为黄梅县、黄冈市和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寨古民居群:湖北省阳新县大王镇金寨村下泥培墩湾,村子坐北朝南,前面是一个大大的水塘,背靠一座小山,山上树木茂盛,在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下,灰墙黑瓦的民居一间连着一间,据文物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古民居群建于清代,东西长100米,南北宽60米,有序地连接在一起青砖砌墙,木制梁架保存完好,墙砖上刻有“光绪卅四年”字样,说明其建于1908年,距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从建筑构造和材料来看,此处古民居群为典型的明清古建筑风格

李蘅石故居及李氏祠堂:位于湖北省阳新县玉堍村黄姑山下。为光绪年间李蘅石所建。其中李氏宗祠建于光绪二十六年,占地1680平方米,由戏台、看台、正堂、过堂、祖堂等主体建筑构成,并建有860余平方米的正厅、义学、茶酒厅、碾房等次间。集祠堂、义学、戏楼为一体。李蘅石故居建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距李氏宗祠约150米,建筑面积1380平方米。有过堂、正堂、祖堂、厢房等680平方米的居室。并建有约700平方米的次间,供管家、佣人、厨事使用。现大门上槛石雕横匾“光禄大夫”字样清晰可见。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南湾古民居:位于大冶市大箕铺镇。始建于明末清初。整个古民居连为一体,一进九重门,共有36个天井72个槛窗。天井既可采光,又是古民居的排水系统,排水口独具匠心地使用了鲤鱼石刻,鱼口直通下水道。该民居受徽式建筑风格影响较大,但砖雕、木雕、石雕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胡家大院:位于大冶市灵乡镇长坪湖村新屋。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始建于明末清初,清末加以扩建。大院一进八重(八栋),除极少部分损坏或坍塌外,大都是保存完好。每栋建筑由正屋、横屋、照壁、戏楼、隔楼及高深的围墙构成。正屋坐北朝南,中间是厅堂,靠天井连接两边数量不等的厢房,然后又与其他的厅堂相连,呈对称状依次排开。其中大院厅堂还保存了完好的木雕,木雕大都是人物、飞龙、雄狮、凤凰、花鸟等吉祥物,由于雕刻的年代不同风格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在一栋老屋宽大的厅堂里,整个阁楼和门联、屏风都保存着完好的花卉、狮子等动物立体浮雕,令人赞叹。 小河明清民居:位于湖北孝昌小河镇。小河北宋时期即为驿站,至今仍然保留着古朴考究的“明清一条街”,清一色的木挑、木柱、木板门,长长的青石相嵌的街心,街道长达三公里.曾设有山西会馆、陕西会馆和咸宁会馆,这里的建筑是“同山共脊”,彼此相连。里屋结构典雅,从街道上的门面开始向里一重一重的加深,少则三、四重,多到八、九重,木质门窗、楼阁雕龙画凤,内容丰富,饱含浓厚的地方特色。

天门市胡家花园:又称胡巡按官厅,位于天门市竟陵雁叫街孝子里,始建于1899年,为清代山西巡抚胡聘之故居。占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为“轴线浙进,前厅后堂”的建筑布局形式。建筑群由中厅、东厅、西厅建筑及其附属建筑围合而成的院落、园林组成(东厅后续建筑和西厅尚存,中厅主体建筑基本保持完好,园林已不复存在)。中厅共五进两天井一过廊,建筑沿百余米的中轴线对称布置。从中厅大门向里行进,大厅、大堂、正厅、二堂、上房及书房秩序井然地坐落于该轴线上大厅与大堂、大堂与正厅之间有天井围合的小院落,两个天井都是十米见方。东厅后尚有两个天井相联的旧房(包括过廊、厢房等)。西厅尚存。东西厅建筑开间约十五六米,略小于中央主体建筑,西厅前厅进深约三十米。据有关专家认定,胡家花园是我省仅有的一座巡抚官厅,是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晚清官邸。

渔泛古民居位于仙桃市郑场镇渔泛村。渔泛村的古名渔泛峰。老街长不足500米,现存五十余间明清时期的古民居。民居为砖木结构。

祠堂的著名祠堂

晋祠,中国唐姓总祠堂。

尧帝封唐,叫唐尧,立宫于现在的太原地区,后人有姓唐的,应该是唐姓的得姓始祖。叔虞被剪桐封唐,叫唐叔虞,后人以国为氏而姓唐,应该是唐姓的直系始祖。晋祠既然是怀念、奉祀第一代晋王唐叔虞的祠堂,她也就是唐姓的起始祠堂,也可以说是中华唐氏的总祠堂。尽管两异其地,数代扩建,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她是基于唐叔虞祠文化发展、丰富起来的,包含多种文化内蕴、透析着华夏古今文明的奉祀建筑群。她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她是炎黄子孙、特别是唐氏后嗣的骄傲!

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经过多次重修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于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修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塘”。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真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又一次进行扩建。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在晋祠大兴土木。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中国东汉墓地祠堂。在山东省长清县孝里铺南的孝堂山顶,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筑石刻房屋建筑。祠内石壁和石梁上遍布精美的线刻图画,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61年中华人民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建有保护性复室。

孝堂山东汉石祠建于东汉初年,历经两千年历史风云,石祠之外的庙宇建筑早已几经变迁,但石祠至今完好无损,它也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石祠以及石祠后面大墓的主人究竟是谁,至今还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

1建筑形制

郭氏墓石祠是孝子郭氏墓地附属之祠堂,仿照汉代民居建筑的形象并缩小比例而建,用青石砌成。祠堂坐北朝南,东西长4.1米,南北宽2米有余,高2.6米,比嘉祥县武氏祠略大。室内由一根八角石柱分为两间,面阔3.09米,进深2.08米。墻壁为厚约20厘米的石板。屋顶为单檐悬山式,由石板接成,石板上雕有屋脊、瓦垄、连檐等构件的形象。。

石祠为单檐悬山顶两开间房屋,坐北朝南,面阔4.14米,进深 2.5米,高约2.64米。后部为祭祀用低矮石台,石祠构筑情况是:东壁上下 2石,西壁 1石,上端皆呈锐角三角形。后壁横列 2石。前面正中立一八角形石柱,两侧山墙前面立条石柱,上托挑檐枋石。在正中石柱和后墙间,上架三角形隔梁石,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分室为两间。屋顶前后坡备用 2块石板覆盖。屋顶石板刻出瓦垄、勾头、连檐形状,东西两端刻出排山。原有屋脊石已缺失。后期又在正中八角柱两侧另加小八角形石柱各一,上有唐宋时期题铭。

祠室内的三面皆有浅线刻画像,三角石梁上也刻有画像。画像图案为朝会、拜谒、出游、狩猎、百戏等汉代贵族墓葬石刻的常见题材。横贯西、北、东三面内壁上部的出游图,场面宏大,人物、车马众多,且刻有“大王车”三字。其他画像有伏羲、女娲、西王母、周公辅成王、孔子见老子等神话、故事题材。祠室外壁有大量的游人题记,最早的有纪年者为东汉中期所题,因此该祠堂的建造年代不晚于东汉中期。

汉永建四年(129年)题记:“平原漯阴邵善君以永建四年四月二十四日来过此堂叩头谢贤明”。

汉永康元年(167年)题记:

《感孝颂》,北齐武平元年(570年)齐州刺史陇东郡王胡长仁撰,刻于祠室西外墻。篆书题额,正文为隶书。文中提到郭巨养母的故事,原有人据此认为这是郭巨之墓祠,后经考证此为东汉石祠。

孝堂山东东汉石祠画像内容:祠内三壁和隔梁石上刻满画像,主要内容是与祠主经历和生活有关的车骑出行、庖厨、宴饮、狩猎、百戏、战争以及历史和神话故事等图像。横贯三壁上部的“大王车出行图”是汉画像中场面最为宏伟、车马人物最多的一幅,表明祠主曾参加过诸侯王驾的卤簿活动。北壁楼阁下部的车骑出行图,主车旁有“二千石”榜题,表明祠主生前的最高官秩。东西壁还刻有伏羲、女娲、西王母、风伯、雷公、贯胸人等神话内容及周公辅成王、孔子见老子、胡汉战争等历史故事。隔梁石两面刻有升鼎、桥上坠车故事,底面刻有日月星辰。在石祠画像的主要人物之旁,有“大王车”、“令”、“相”、“成王”、“胡王”、“孔子”、“二千石” 7条榜题。石祠画像的雕刻技法,是在磨光石面上以线刻为主,少部分图像兼用凹面刻,线条刚劲、洗练,形象简朴生动。构图虽无明显界格,却上下层次分明,是汉代画像石中的精品。在祠堂内外壁面上,还有后人留下的大量刻字和墨书题记,也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其中最早的题记是东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和桓帝永康元年(167)两则。

孝堂山原名巫山,高不足百米,因山上建有孝子郭氏的祠堂而得名孝堂山。祠堂后有一座大墓,封土高约3米,祠堂周围还有已被盗的汉代墓群。郭氏,相传为二十四孝中的东汉人郭巨。但郭巨为河内隆虑人(今河南林州),一说为温人,没有记载其来过济南郡。祠堂内的画像多为王者出游及战争等场面,也与郭巨身份不符,有人认为实际上是汉代济北王墓或是二千石等高官之墓。因墓主人身份无从考证,因此定名为郭氏墓石祠。

2历代修葺与研究保护

郭氏墓石祠自汉代以来就是名胜古迹。郦道元《水经注》对郭氏墓石祠已有记载,称之为“孝子堂”。北齐时,人们已经普遍认为该墓是郭巨之墓。唐代开始在祠堂周围修建庙宇。北宋赵明诚的《金石录》对此也有著录。明清两代屡经修缮,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曾经大修祠堂附属庙宇,有八殿两廊之规模。民国初年,日本人关野贞来此考察,于1916年首次发表祠堂的实测图。

郭氏墓石祠原是室外的露天建筑。由于其在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1953年,当地文物部门在石祠外修建了覆室和围墻,派人看护。1999年,按照汉代风格重修了覆室。“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之匾额由古建筑学家罗哲文题写。2000年,考古工作者清理了祠堂正前方及两侧的汉墓,并将清理是发现的历代碑碣集中存放于墓园内。 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贞静罗东舒先生祠堂记》记载,该阁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先建寝殿(1540年),历经七十余载,毁坏严重。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又重新扩建,至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落成。分别是嘉靖和万历两度建造,故形式和风格迥异。坐西朝东,背山面水,占地3300多平方米,气势宏大。阁为二进歇山顶,祠堂前沿溪照壁面宽29米,呈八字型,进而是棂星门,大门绘有彩绘门神,其后左右建有两碑亭,立《祖东舒公祠堂记》碑碣于其中。再进是仪门,上悬罗哲文先生所提“贞静罗东舒先生祠”匾额,穿过仪门即为宽大的天井,天井当中是甬道,两旁各有庑廊,两庑廊阶前临天井池处均有雕刻精美的石雕栏板。甬道尽头为露台(陛),登露台进入第二进大厅,大厅名“善厅”,享堂悬有巨大匾额,上书“彝伦攸叙”四个大字,为明万历进士董其昌手书。过大厅在寝殿又设一天井,天井内有三条宽阔的石台阶。寝殿高出前堂1.6米多,殿前是一道浮雕石刻栏板。石台阶和栏杆头上各有石狮一对,栏板雕刻精美,每块图案各异。寝殿是供奉祖先神位的所在,也是整个祠堂的精华所在,并列三个三开间,加上两尽间,共十一间,十根檐柱采用琢成讹角的方形石柱,檐下正中悬着吴士鸿手书的匾额“宝纶阁”。寝殿内的梁头、驼峰、脊柱、平盘斗等木构件,用各种云纹、花卉图案组成,雕刻玲珑剔透,并且都绘有精妙绝伦的彩绘,以青绿、土黄为主调,间以橙、赭、玫瑰红等对比色,图案清晰艳丽,实乃罕见,两端设有楼梯,可登临二层阁楼。该阁用于珍藏历代皇帝赐予呈坎罗氏的诰命、诏书等恩旨纶音及家族议事。

龙川胡氏宗祠坐落在徽州绩溪县瀛州乡大坑口村东,为明代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族祠,距县城12公里,龙川是大坑口的古称。据《龙川胡氏宗谱》载:“东晋散骑常侍胡焱提兵镇守歙州时游观华阳镇龙川(即绩溪县华阳镇,当时隶属歙州),见这里‘东耸龙峰,西侍鸡冠,南则天马奔腾而上,北则长溪蜿蜒而来’,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即刻上书皇帝请求赐居,恩准,遂于咸康三年(337)举家迁此定居。

龙川胡氏宗祠始建于宋。明嘉靖年间,里人兵部尚书胡宗宪倡导捐资扩建。原悬挂在宗祠正厅上首的匾额书有“宗祠”两个大字,上款为(明)“嘉靖丁未年(1547)”,下款是“光泽王书”。光泽王乃嘉靖帝之叔父,可见该祠距今已有400多年。此后,宗祠进行过几次修缮,其中较大的一次修缮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因此,主体结构、内部装修仍保持了明代的艺术风格。

龙川胡氏宗祠以其强烈的徽派建筑风韵,屹立在中国古代建筑之林。其丰富的建筑文化内涵,叫人为之惊叹。1988年1月,龙川胡氏宗祠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宗族祠堂林立是徽州一个重要的社会和历史现象。本文探讨了徽州宗族祠堂的兴起时代、建造规模、建筑装饰及其历史背景和社会作用。作者认为,明代嘉靖年间,夏言进行民间祭祖札制改革以后,徽州宗族出现了大建祠堂的热潮;徽州宗族祠堂规模宏大,装饰精美,建筑耗费惊人。作者指出,明代中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所引起的徽州社会变化,冲击了徽州的宗族统治,因此许多宗族集团才大量建造祠堂,以加强宗族观念和宗族团结,巩固宗族组织和宗族制度。

南屏叶氏

又名“奎光堂”,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南屏村。为南屏叶氏支祠。建于明弘治年间,清雍正年间改建门楼和大门,乾隆年间重修祀堂及门楼。祠堂门前有照壁,形成护垣,门楼高大,四根40厘米见方的石质檐柱,托着硕厚的额枋和曲梁。四柱三间三楼木质结构,明间三楼近10米宽的额枋上,开列着四攒九踩四翘品字斗拱。次间二楼各列二攒九踩四翘品字斗拱,各托着流线优美,结构相称的飞檐,参差相衬。大门两侧有一对抱鼓石,雕刻精致。全饲分把堂和享堂两大进,享堂有搂,比祀堂大30平方米。从门楼到享堂,全长46米,阔16米,脊高12米,约700多平方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绩溪周氏

又名“衍绪堂”,位于绩溪县城曹家井39号,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乾隆年间进行了扩建和修缮。原来两堂北面有濂溪书院、桂花厅、瑞二公祠、特祭祠,祠堂南面有文昌阁,因历史原因现都已不存。周氏宗祠由影壁、门楼、庭院、廊庑、正厅、庭院、寝室等七大部分组成,寝室已被后人改为平房,现存建筑面积为 1156平方米。周氏宗祠规模宏大,蔚为大观,门楼为重檐歇山式屋顶,面阔七间,进深两间。走进周氏宗祠,仰望顶部,木雕额枋上的一幅鲤鱼跳龙门的图案跃入眼帘,反映出周氏先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下一块额枋雕刻的是福、禄、寿三星图。俯首须弥座上的浅浮雕刻花鸟图,一幅幅既生动又别致,让人仿佛置身于花鸟世界。仪门两侧,石鼓对峙,上方悬挂“周氏宗祠”匾额。门楼后为庭院,中设市道通向正厅,两边皆用青条石铺面。廊庑面阔五间,进深一间。正厅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硬山式屋顶,斗拱挑檐,用材硕大,做工讲究,明间上方悬“道国世家”匾额。额妨梁驮、平盘斗、扶脊木、雀替等无一不镂、无一不雕,刀法古朴有力,线条遒劲豪放。中进庭院的石刻栏板,更是石刻精品,栏板上面刻有丹凤朝阳、松鹤延年、杜鹃唱梅、牡丹富贵,画面典雅生动,件件巧夺天工,让人流连忘返。祠堂的后进却是另一番天地石刻栏板上,精雕细刻着造型迥异的花瓶和争妍斗奇的插花,表现出周氏先人对如花似锦的安宁生活的追求和向往。1998年5月,周氏宗祠被安徽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嘉郡祠,原名刘氏宗祠,在碧莲镇上村。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敕封刘基上三代为永嘉郡公后,取名永嘉郡公祠。明中期重建,坐北朝南,占地2000平方米。祠为二进二厢四合院式木构建筑。前为门厅,通面宽20.80米。后为正殿,通面宽22.80米,通进深18.86米。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悬山屋顶。中有戏台,平面呈方形,四柱,歇山顶,八角重拱复斗式藻井。是明代典型的木构祠宇建筑。

祠内藏有刘基注诸葛亮《水陆攻守战略秘书七种》13卷,颇具文物价值。 孝思祠,在花坦乡廊二村,始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坐西朝东,占地1200平方米,由影壁、门厅、两厢、戏台、正厅等组成,面宽17.82米,进深37.4米。东面开三组双扇大门,中门由基座开槽作为通道。戏台居中,单间亭阁式,顶棚设八角藻井,五重斗拱。正堂梁柱用材粗犷,柱础多为木质。明、次间12根经柱柱头齐平,俗称“十二平”,为他处建筑所罕见。该祠规模宏大,制作精美,为明代典型建筑。

胡村程氏家祠

胡村程氏家祠,系明朝万历年(约公元1573年后)程氏第五十二世社明公之子天益、天贵、天远三兄弟从安徽绩溪程里迁徙江西玉山胡村定居之后聚资所建,迄今己逾二百多年。该祠堂于2004年9月8日起,经国务院批复,列为县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胡村原有三座程氏祠堂,一座是社明祠,人称大祠堂,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初期废弃;一座是天益祠,就是现存的祠堂;还有一座天远祠,又称三房祠,现已无存。

现存的程氏家祠(天益祠)也是胡村程氏长房祠堂,该祠始建于清乾隆癸巳年(乾隆三十八年即公元1773年)。建筑上乘,主要体现在内部的精美修饰。自乾隆朝以后经历代扩修,规模宏伟壮观:重堂四进双槛转厢,怀玉青丹井相衬,雕梁画栋、锦楹绣枋,鎏金溢彩,极尽美轮美奂!其工艺之精致,构架之豪华,堪为方圆百里之佼佼,其文物价值不可估量。 据历史记载,具有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祠堂,远在几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便开始萌芽,到宋代才形成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才发展到高峰。客家人迁徙到南方定居后,在居室方面,不但创建了集宜居与安全于一体的客家围屋,而且继承和发展了祠堂的构筑艺术。从遍布城乡的大小祠堂便可知道,结构宏伟、工艺精美,大多集建筑、雕刻、绘画、书法、文学于一体,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久远的传统文化,显示出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

客家祠堂,一般采用轴线对称布局,院落大都为二进、三进或五进,两边青砖砌成的高墙,高耸过瓦面,墙顶上高低有序、相互对称地翘起水牛角似的“多子”,显得典雅而又雄伟。祠堂一般由大门、仪门、走廊、明楼、亭堂、寝堂等组成。有些祠堂在后部还开辟有庭院、花园,有的还附设戏台。亭堂是祠堂的正厅,又称祭堂,是举行祭祀仪式或宗族议事之处,因此空间最大,用材也最考究,一般用较大而坚实的柱头和横梁构建。寝堂是安放祖先牌位或纪念对象之所,显得庄严而神圣。每逢清明或节日,或个人,或全族,在祠堂里进行祭祖活动,弘扬忠孝思想和尊祖敬宗精神。

由于客家祠堂是祭祖的神圣场所。因此,它往往是城乡中规模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群体,不但巍峨壮观,而且注入地方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古塔、古桥、古庙宇相映,成为地方上的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

客家祠堂是民间保存最好的一种古建筑群体。它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象征民俗文化的代表。因此,祠堂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从祠堂里的匾额诸如“中宪大夫”“进士”,便可知该族的辉煌。正是:千秋功过,于祠堂可见一斑;华夏祖先,从祠堂可知谱序流传。

祠堂作为民间宏伟的建筑,并不是专为某一姓某一房祭拜先祖所用,它还有其他作用。如城乡祠堂会被当地村民和城市居民用来开会、看戏、放电影、办文化活动中心,给祠堂注入了新时期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活力。

阅览客家祠堂,如同阅览一卷绵长的历史画轴。而祠堂文化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它既蕴涵淳朴的传统内容,也沉淀着深厚的人文根基,还能从这里寻找到人类前进的足迹。

天水堂祠堂里举行过什么活动?

举办过追悼会,开光会,庙会等等

收藏别人家祠堂的菩萨有什么讲究?

没多大讲究,要想供奉菩萨的话,主要最好是把信息,重新搞顺畅一下。这可以重新装藏、重新请僧人师父念经咒加持开光一下,供奉起来就顺畅了。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