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1586

上海城隍庙请太岁符,城隍庙请太岁护身符

兴仁信息网2023-09-17 04:00:160

拜太岁是什么意思 怎么拜太岁

太岁是古老的汉族民间信仰,源于古代汉族民间的天体崇拜,与岁星(木星)有一定的关系,由道教继承发展为拜太岁信仰。常见的化煞解厄方法,大多数以在正月初八举行。当代拜太岁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上海城隍庙、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蓬瀛仙馆等道观。

一、寺庙拜太岁

去庙宇拜太岁比较简单。各庙宇拜太岁的流程大同小异,按庙方的安排进行即可。

二、在家拜太岁

1.到就近的道观请太岁符。

2.日期在农历正月初八或正月十五。

3.地点:安奉太岁星君,在客厅的流年太岁方。如果家中设有神位,直接在神位拜太岁。

4.设立供桌香案。按照平日祭祖的方式准备香烛、供品,取本命太岁护身符作为祭拜用的太岁牌位。

5.请太岁神。焚香燃烛,拜请值年太岁。三拜请神后,宣读拜太岁疏文,祈求太岁神护佑。

6.疏文读毕焚化,再拜请太岁星君保平安,太岁符镇宅光明,阖家平安万事兴。

7.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祭祀谢太岁,并烧掉太岁符。

8.也可以在农历七月十九日太岁诞辰,再拜一次。

拜太岁需要通疏于太岁神,所以要用到拜太岁疏文,疏文可在求取太岁符时一并求取。

三、在线拜太岁

所谓举头三尺有神灵、网上网下一般同,在线拜太岁(线上拜太岁)2005年起源于地区。在线拜太岁与在线财神一样,都是互联网电子祈福的一种。的各大庙宇都已开始网络上预约拜太岁、点光明灯等活动。可以避免人潮汹涌的情况。真的应证了“科技始终来自于人性”!

化太岁符怎么烧在哪里烧?

太岁管一流年,所以当年太岁符最好是年底去化符,现在就近去工作地城隍庙,在那年太岁前礼拜忏悔,然后置香炉化去则可,好不好且不用管,只要诚心正意去忏悔就好了,头顶三尺有神明,在在都在内心是否恭敬罢了。

化太岁锦囊、太岁符有效期是一年,当年有效。到第二年立春将化太岁锦囊择一干净处,在树根下引燃化灰,埋入土中即可。比如2023年化太岁锦囊是到2023年立春日。此日即可烧化。

扩展资料:

作为一种中国民间信仰,每年都有冲犯太岁的生肖,如属该生肖者,需要祭祀太岁神一年,以求太岁神保佑自己消灾免祸。

符咒的作用应该是被肯定的;它是用特定的音符和特定的语句所组成的符号,代表着特定神明的尊称和力量,从原始民族的宗教起即已发生。

上海哪里有求太岁灵符

城隍庙

上海城隍庙谢太岁怎么操作?

各庙宇拜太岁的流程大同小异,按庙方的安排进行即可。

拜太岁是什么意思

太岁是古老的中国民间信仰,源于古代中国民间的天体崇拜,与岁星(木星)有一定的关系,由道教继承发展为拜太岁信仰。常见的化煞解厄方法,大多数以在正月初八举行。当代拜太岁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上海城隍庙、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蓬瀛仙馆等道观。

太岁是太岁神的简称,乃道教值年神灵之一,一年一换,当年轮值的太岁神叫值年太岁(流年太岁)。太岁神在所有神中,影响力最大,素有年中天子之称,掌管人世间一年的吉凶祸福。

道教《神枢经》说:“太岁;人君之象,率领诸神,统正方位,翰运时序,总成岁功”。 《渊海子平》记载:太岁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则凶。《三命通会》说: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太岁当头有灾祸,刑冲破害鬼推磨,流年若还逢忌神,头破血流难躲过。古语有云: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 可见太岁,乃诸神中最有权力的年神,掌管人们一年的祸福,主宰全年运程。

“拜太岁”是常见的化煞方法,大多数以在正月初八举行。其实拜太岁的方法可繁可简,但以下的步骤则不可缺少。

战国时代似乎有一种“岁星纪年法”,就是用岁星在天上的位置来表示年度,一年一个辰,12年一循环,而其用途在于古代的占星术推算。本命年是指:个人出生时的属相,恰好是和当年属相相同就被叫做称作本命年,古书有“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因此本命年的人必定百事不顺,多厄运横祸。古书记载:女士佩戴紫冰银镶嵌蓝绒晶项坠,男士佩戴红竹石饰品,之后用“法体盐,黄金,橘子石,须伦,赤鱬鳞”制作成石碑护身符。并按照农历生日在结印册上添加结印:农历3到5月出生需添加“日足,千与香穗,九虹锦声”3个结印。农历6到8月出生的需添加“冰蝶,木灵御币,竹雀”3个结印。农历9到11月出生需要添加“八重冰梅,刳舟剡楫,百目静”3个结印。农历12到2月出生需添加“渡边葵蟹,南宫橘末,日足”3个结印。古人将本命年用的饰品与是被护身符和结印3个在一起组成的称作玄冰风水局,古人认为3种法器在一起可以消除本命年的厄运。这是民众的一种美好诉求的体现

起初,由于人们仰头观测天体运行时,所用来标明的地理方位,常常与生活中所习惯的方位颠倒。 岁星的运行会有误差,岁星就是木星,木星每年走31度(1辰,木星回归周期398.88日),11.86年就绕天一圈每86年就会差1个辰,称为“岁星超辰”。这误差很麻烦,会造成占星术不准确。

为了避免误差,所以在战国时代中晚期,占星家们设计了太岁这个完美的星体。太岁,是从岁星转化来的虚拟星体,太岁被规定旋转方向与五大行星一样,如此一来,当人们使用太岁纪年时,太岁的方位移动方向,就与地理上的习惯(北上南下、左西右东)相符合了。另外又规定太岁每年行走30度(1辰),12年刚好绕天一圈,所以可以更准确的用来纪年(后来演变为干支纪年法,持续沿用至今),更重要的是这样不会发生误差。

《续文献通考·郊社考 卷一百九》:“太岁者,十二辰之神。木星一岁行一次,历十二辰而一周天,若步然也。自子至已为阳,自午至亥为阴,所谓太岁十二神也。”古人将周天分成十二段,每段对应一个地支,称为一次。而木星每十二年绕太阳一周,大致上就是每岁行一次。

上海城隍庙的介绍

道教著名庙宇。在上海市南市区豫园内。原是金山庙,祀奉汉代大将军博陆侯霍光,故又名霍光行祠;明永乐年间 (1403—1424),时任上海知县张守约将其改建为城隍庙,并改祀敕封的上海城隍神秦裕伯,天顺年间(1457—1464),上海知县李纹重修庙宇,建亭殿前,嘉靖十四年(1535)改建山门,并建造牌坊一座,万历三十年(1602)知县刘一炉重建,万历三十四年(1606)焚毁于火,后不久知县李继周再次重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知县史彩捐俸倡修,并建鼓亭二所,康熙四十八年(1710),本地乡绅于庙东构建东园,凿池造亭,堆叠山石,栽植花草,扩庙基10余亩,雍正十三年(1735)时住持募修殿宇,乾隆十三年(1748)寝宫焚毁于火,时知县王促重建,乾隆中叶豫园荒圯,被庙内以廉价购得作为西园,分地修葺,辟为各业公所,庙基扩大至36亩8分,乾隆五十九年(1794)道会司葛文英募建后楼,嘉庆三年(1798),大殿再次建复,并设道会司和二十四司于两庑,道光十六年(1836),两庑及戏楼毁于火,后又得募资重建,道光十六年(1842)英军占领上海城,曾以其庙为驻电地,咸丰三年(1853)小刀会占领上海,设部于庙内,前后住居一年有余,咸丰十年(1860)该庙成为英法军队营房,历经数次兵占,庙内破坏一空,面目全非,同治年间(1862—1874)知县王宗濂、巡道应宝时先后倡捐大修,历时十月,庙貌焕然一新,重复壮观,光绪十九年(1893)知县王柔暄募捐建头门、二门、大殿、戏楼、鼓亭等;民国年间(1912—1949),两遭火焚,时有重修,其中1926年由杜月笙、黄金荣等人发起捐资修葺时,始全部建成钢筋水泥仿古大殿。极盛时主要建筑有大殿、中殿、寝宫、星宿殿、阎王殿、财神殿、文昌殿、许真君殿、玉清宫等殿宇。是上海著名的道教庙宇。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