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桥历史街区,属猴男对妻子专一吗
阅读导航
八字桥的历史
1.八字桥位于绍兴城区八字桥直街东端,处广宁桥、东双桥之间。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2.据《嘉泰会稽志》记载,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四年(1256)重建,“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 桥以石材构建,结构造型奇妙,八字桥陆连三路,水通南北,南承镜湖之水,北达中国大运河,为古代越城的主要水道之一。这里位处三街。三河四路的交叉点,桥呈东西向,为石壁石柱墩式石粱桥,三向四面落坡,共中二落坡下再设二桥洞,解决了复杂的交通问题。桥面条石并列,长4.85米,桥高5米,净跨4.5米;桥面宽3.2米,桥东西长27米;桥东的南北向落坡各为12.4米、17.4米,桥西的南向落坡为14米,
3.西南落坡17米。桥上置栏,望柱头雕覆莲。桥合石壁式,高4米,东西两面各立石柱9根,主孔下西面第五根墩柱上刻有“时宝――丙辰仲冬吉日建”。西端南面的踏跺下建一小孔,跨越小河。
求个诗词解释:欧阳修《浣溪沙》(翠袖娇鬟舞石州)全词
保护历史之根 传承文化之魂
绍兴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历史悠久的城市文脉、江南特色的水乡风光、灿若星辰的名人文化、别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和奋发图强的人文精神,在现有103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的7种类型中,兼具古都
、山水风光和传统建筑风貌等三种文化类型,享有“江南风情看绍兴、江南古城看绍兴、江南文化看绍兴”的盛誉。
近年来,绍兴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名城保护作为一种历史责任和历史追求,深入实施《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全面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利用,实现了名城保护与经济、社会、城市发展的多赢格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博导阮仪三教授称,“绍兴在名城保护方面创造了宝贵经验,探索了保护与利用相和谐的有效途径”。
一、基本做法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绍兴特色的古城保护路子。
1、在古城保护的重点上,突出历史文物、历史街区、古城风貌、无形文化这四个方面。一是保护历史文物。全面调查城区内的古建筑、古遗址、古园林、杰出人物纪念地等,根据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共确定102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83处未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按照文物保护的要求进行登记和保护。二是修缮历史街区。把有真实的历史遗存物、有完整的历史风貌、有一定建筑规模的历史地段,作为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划定越子城、鲁迅故里、八字桥、西小河、书圣故里五大片和石门槛、新河弄二小片历史街区,进行重点保护和修复,总面积近200万平方米。三是延续古城风貌。重点保持和延续古城空间格局,包括古城的平面布局、方位轴线、道路骨架、河网水系;保护和延续古城自然环境,包括城市及其郊区的重要地形地貌和原野特征;保护和延续古城建筑风格,包括建筑的式样、体量、高度、材料、色彩、纹饰等。四是传承无形文化。着力挖掘、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民间工艺、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与有形文化相互烘托,共同构成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
2、在古城保护的思路上,做到重点保护、合理保留、局部改造、普遍改善相结合。一是重点保护。对列入文保单位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拯救保护的主要对象,以保留历史文脉的重要节点。如总投入10亿余元,重点保护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鲁迅故居及其周边环境,保护范围从“故居”扩大到“故里”,保护面积从14公顷扩大到52公顷。二是合理保留。对富有绍兴特色的建筑物和较为典型的性建筑、台门街坊、石桥古庙、河埠头、青石板等进行合理保留,以体现古城文化个性。如在保护修缮仓桥直街、西小河等街区时,对70多个台门分别划出一类和二类保护台门加以修复留存,展现“外面小台门、里面大世界”的传统建筑文化。三是局部改造。对与历史街区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物进行改造、整治,对影响观瞻的各类管线实施地埋式改造,以体现古城整体风貌的协调性。如对历史街区、城区主要通路和水乡风貌带两侧的600余幢楼房,实施建筑立面改造,实行墙面“旧包新”、屋顶“新加坡”、色彩“黑灰白”。四是普遍改善。就是着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精心建设和改善古城内的基础设施,以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要。
3、在古城保护的时序上,坚持以“点”为基础、以“线”为纽带、以“面”为突破、以“全城”保护为终极目标。一是以“点”的保护为基础。就是对各类文物保护单位、文保点实行保护,使古城范围内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近现代的文物单位都得以较好保存。近年来,先后修复了王羲之故宅、蔡元培故居、大通学堂,扩建了沈园二期、周恩来祖居(纪念馆),新建了周恩来广场,重建了贺秘监祠。通过加强对“点”的保护,二是以“线”的保护为纽带。就是对古城范围内由“三纵、二环、六线、八池、一百六十八桥”构成的河湖水系和历史街道实行保护,把河湖沿岸和历史街道的文物古迹串联起来,从整体格局上为实行“全城”保护打下基础。投入12亿元,对全长12公里的环城河进行改造整治,环城河成为集防洪、环保、城建、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城市景观带,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三是以“面”的保护为突破口。就是对规划确定的总面积近200万平方米的7个历史街区进行保护,既巩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也从根本上破解了文物古迹周边风貌协调的难题。专门出台《绍兴历史街区保护实施办法》,先后投入11亿元,通过保护、修缮、恢复、保留、整饬、更新等六种方式,对7个历史街区进行保护修缮。到目前为止,已修缮80多万平方米,涉及居民5000余户。四是以“全城”的保护为终极目标。就是把“点”、“线”、“面”保护与古城格局、传统风貌的保护结合起来,使得保护空间扩大到8.32平方公里的整个古城,将孤立的“文物大树”连缀成片,打造原生态的“文物森林”,体现古城保护的完整性。重点是保护和延续唐以前形成的水城格局和宋代确立的街巷格局,保持传统水系特征,延续小巷小弄的传统韵味;保护和延续古城空间形态,以城区府山、塔山、蕺山三座小山为制高点,新批建筑高度控制在24米以下,确保古城空间轮廓和视廊的通透性;保护和延续古城的传统风貌,保持小桥流水人家乌篷船的生活环境,体现粉墙黛瓦坡顶青石板的建筑格调。
4、在古城保护的方式上,强调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生活延续性和人文自然融合性相统一。一是展现历史的真实性。尽可能多地保护真实的历史遗存,即使是对历史建筑、历史文物的维护修缮,也做到“修旧如旧、以存其真”。如在修复八字桥历史街区破旧不堪的民居中,整个街区16余万平方米建筑中有60%的古建筑得以保留,34.8%也是做到“修旧如旧”,并与整体风貌相一致。二是呈现风貌的完整性。坚持以整体协调的风貌展现城市某个历史时期的特色,反映城市的历史脉络。在老城区内,以三座小山为制高点,根据不同地段的环境状况,分别严格控制新的建筑物高度,逐步恢复“黑、灰、白”的建筑色彩基调,推动民族风格的回归。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禁止修建形式、高度、体积、色彩与文保单位不协调的建筑物,使整个古城的环境风貌和谐、整齐、美观。三是体现生活的延续性。在古城保护中,除了因人口密度过高而对五分之一的居民外迁、疏散外,其余居民都生活在老城区。同时利用腾出的空间,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并增设了手工工场和商贸、文化等设施,经营绍兴传统工艺品、地方名特产和酒店、茶楼,让人深切感受到这是活生生的、充满时代气息的文化名城。四是显现人文自然的融合性。把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这两大优势叠加起来,进一步彰显绍兴“人文、生态、宜居”的特色。保护城区府山、塔山、蕺山的原始风貌,并在山上分别重建、修复了飞翼楼、应天塔、文笔塔,营造了城在山中、山中有城的独特景观。加强对城区水系的规划、保护和利用,大力整治水环境,使城区水系畅通,清水长流,保持了绍兴“东方威尼斯”的水城特色。结合文物古迹和旅游线路进行扩绿、播绿、增绿,营造了“天人合一、水绿相依、城园一体”的城市景观。
二、主要成效
古城保护也是一项有回报的重大工程。我们通过持之以恒、扎实有效的古城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文化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有力推进了绍兴经济强市、文化强市、生态绍兴、和谐绍兴的建设步伐。
1、传承了历史文明,彰显了历史文化的生命力。特别是经过修缮保护的7个历史街区,以整体协调的环境风貌,展示着城市某个历史时期的特色,处处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如修缮后的仓桥直街2003年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评委会专家认为,“仓桥直街成功地展示了绍兴历史文化名城的生命力,成为中国遗产的一个活生生的充满生机的展示地”。
2、拓展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综合竞争力。随着古城保护工作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有力拓展了城市的居住、休闲、文化、旅游、商贸等功能,提升了城市综合竞争力。公祭大禹陵、鲁迅文化艺术节、国际兰亭书法节、水乡风情旅游节、中国越剧节等节会活动,也有效扩大了绍兴的对外交流合作,为经济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绍兴市相继被评为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在中国城市竞争力50强中位居第29位,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居全国第41名、浙江省第3名。
3、优化了生活环境,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在古城保护过程中,修缮了沿街居民住宅,改善了市政设施,增设了配套服务设施,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绍兴市相继获得了中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等称号,在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全国500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中位列浙江省第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居全国第18位。
4、推进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有效保护古城,由于把城市发展中的增量部分移到古城之外,为古城保护腾出了空间,有力推进了城市化进程。近年内,按照《绍兴大城市发展战略纲要》,实施“城市北进、旅游南延、沿江开发、多向拓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导向,坚持组团式发展,越城、柯桥、袍江、江滨和镜湖新区建设扎实推进,规划面积5.7平方公里的综合商贸新城迪荡新城已开发建设,建成区面积已从“九五”末的31.9平方公里扩大到75平方公里,加快了绍兴城市发展由“山会时代”迈向“鉴湖时代”、“杭州湾时代”的进程。
三、几点思考
古城保护是一道世界性难题。绍兴古城保护的实践和探索,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提供了一个范本,也给我们留下不少启迪。
1、必须坚持法治原则,做到科学规划,依法管理。古城保护工作必须纳入法治轨道,遵循和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新修订的《文物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等精神和要求。绍兴的古城保护始于上世纪80年代,古城保护规划经历了三轮修编,指导思想一以贯之,思路不断完善。第一、二轮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明确了“点、线、面”保护的量化指标,提出了实行整体保护和风貌保护的思路。1998年开始单独编制《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经省批准实施,使古城保护走上了健康、规范、有序的轨道。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挥的主导作用,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专门成立了绍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公室,履行名城保护、修缮、改造、管理和建设等职能。制定出台了《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意见》、《绍兴历史街区保护管理实施办法》等,对街区风貌管理、街区违章建筑查处、沿街店面招牌广告规范化制作等作出规定,并与住户签订民居修缮保护协议,做到依法管理、制度管理、友情管理、社区管理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成效。
2、必须坚持特色原则,做到传承文化,弘扬个性。城市特色本质上表现为各种文化形态。随着、经济、文化在全球范围的交流、渗透不断加剧,保护文化多样性面临着严峻挑战。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基和灵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和重要支撑,也是展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就是保护独特的民族个性和特色,就是保护历史和民族的本色。因此,我们必须珍惜历史文化,爱护城市个性,切实承担起做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薪火传人的历史责任。在古城保护中,我们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以大禹和鲁迅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越都城为代表的古越文化,以黄酒为代表的物产文化,以越剧为代表的戏剧文化,以兰亭为代表的书法文化,以乌篷船、乌干菜、乌毡帽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环城河为代表的山水文化,已有越剧、绍兴黄酒酿造工艺、梁祝传说等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申报国家级遗产,留住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展示了城市的独特个性,激发了城市的内在活力。
3、必须坚持人本原则,做到以人为本,全民参与。城市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没有人的活动,古城就会凝固和僵死。坚持以人为本,让古城保护成果惠及所有居民,是古城保护的文化追求。我们在古城保护过程中,始终关注和尊重人的现实需求,为每家每户增设了卫生设施,将电力、电信、有线电视、路灯、自来水等管线实施地埋式改造,把历史街区的污水统一纳入城市排污网,拆除有碍历史风貌和街区环境的违章建筑,允许居民在室内进行现代化装修,有效保证居民享受现代文明。同时,我们还引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古城保护、管理活动,充分发挥他们作为历史文化创造者、享用者、承载者的主体作用。如在历史街区私房的修缮中,和市民负担55%和45%的费用,让居民参与中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在投资12亿元的环城河整治工程建设中,仅出资5000万元,其他就通过市民捐款、企业资助和盘活沿河土地存量等措施解决。
4、必须坚持创新原则,做到激发活力,持续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原则,大力推进机制创新、文化创新和发展空间创新。我们要坚持机制创新。特别是要不断增强古城保护的投入能力、建设能力。我们在古城保护中,建立了主导、市民参与、企业资助、银行贷款的多元投资机制,已累计投入古城保护建设资金130多亿元,同时还引入世界银行贷款4400万美元,用于古城民居修缮和基础设施改造。要坚持文化创新。城市文化是一种生命,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创造和延续。我们把传承历史文化与彰显现代文明结合有机起来,积极建设绍兴大剧院、鲁迅电影城、绍剧艺术中心、中国黄酒城、绍兴名贤馆、越王城、中国兰亭书法艺术学院等现代标志性文化设施,创作了《大禹治水》、《真假悟空》、《越王勾践》等一批文化精品,为古城充实了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元素。要坚持发展空间创新。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及时调整城市规划布局,避开历史城区,到更广阔的空间发展建设,实现历史名城保护和新城开发的相得益彰。近年来,我们深入实施《绍兴大城市发展战略纲要》,坚持城市组团式发展,将城市发展的增量部分转移到其他地方,“跳出古城保护古城”,使古城原有的功能性负担得以减轻,过重的交通压力得以缓解,过重的环境压力得以宽松,为“做精古城”创造了良好条件。
有没有谁知道绍兴的历史
绍兴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景色秀丽,物产丰富,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相传4000多年前的夏朝,大禹为治水曾两次躬临绍兴,治平了水土,故至今尚存禹陵胜迹。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建都绍兴,卧薪尝胆时,“越池”一度成为我国东部文化中心。汉代置都稽州,隋朝改称吴州,唐朝又改称越州,南宋时改为绍兴府,沿袭至今。绍兴人杰地灵,历史上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家、革命家、文学家,如秋瑾、鲁迅、蔡元培、周恩来等。
一代文学巨擘鲁迅的许多作品中都反映了绍兴文化浓郁的地方性色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孔乙己的茴香豆到故乡的社戏,随处可见鲁迅文化中的故乡情结。游览绍兴,也许就是一次鲁迅文化的怀旧之旅,站在河边,你可以看到戴着小毡帽的船夫以及戴着银项圈的玩童;迈进咸亨酒店,你可以尝尝正宗的茴香豆;回到乡间,去看一场传统的社戏……
绍兴就是这样一座地方色彩很浓的著名水城。悠悠古纤道上,绿水晶莹,石桥飞架,轻舟穿梭,有大小河流1900公里,桥梁4000余座,构成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色。东湖洞桥相映,水碧于天;五泄溪泉飞成瀑,五折方下;柯岩石景,鬼斧神工;兰亭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被称为书法胜地;沈园则因陆游、唐琬的爱情悲剧使后来者嗟叹不已;此外还有唐代纤道,南宋六陵,明清石拱桥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绍兴风土人情,以乌蓬船、乌毡帽、乌干菜为代表,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呈现独特的地方风采,令人仰慕神往。
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河姆渡文化开始,绍兴至今已有约7000年历史。越国古都建于公元前490年,距今已有近2500年建城史。
春秋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越国,成为春秋列国之一。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定江南,降越君,以越地置会稽郡,辖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大部20余县,治吴(今苏州)。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时领26县,在今浙江境内有18县。东汉永建四年(129),分会稽郡置吴郡,钱塘江以南仍为会稽郡,治山阴(今绍兴)。晋太康二年(281),以会稽地封骠骑将军孙秀,以郡为国,称会稽国。隋开皇九年(589)平陈,省郡县,废会稽郡。同时并山阴、永兴、上虞、始宁为会稽,并余姚、勤、鄮入句章县,设吴州,治会稽县,辖会稽、诸暨、剡、句章4县。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废吴,以原吴州境置越州,是为越州名称之始,辖县不变。南宋建炎四年(1130),高宗驻跸越州,于翌年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是为绍兴名称之由来。府治设山阴,辖山阴、会稽、诸暨、萧山、余姚、上虞、嵊县、新昌8县。
民国元年(1912)2月,废府,实行省、县两级制,原绍兴府辖县直属浙江省。24年,设绍兴行政督察区,辖绍兴、上虞、余姚、嵊县、新昌、诸暨、萧山7县,专员公署驻绍兴县。25年,改绍兴为第三行政督察区,辖县不变。37年,改名为第二行政督察区,辖14县(改萧山为省直属,增辖鄞县、慈溪、定海、镇海、奉化、象山、宁海、四明8县),专员公署驻余姚。
1949年5月7日绍兴解放。6月设浙江省第十专区,辖绍兴市和绍兴、上虞、嵊县、新昌、诸暨、萧山、会稽7县。10月改为绍兴专区。1952年1月撤销绍兴专区,所辖市、县分划省直属和宁波、金华专区。1964年9月复设绍兴专区,辖绍兴、上虞、嵊县、新昌、诸暨5县。1968年5月改名为绍兴地区,并成立绍兴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9月改名为绍兴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7月,撤销绍兴地区,设省辖绍兴市至今,为全国68个省会和中心城市之一,被国家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行政区划
绍兴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近2500年建城历史,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乡和名士之乡之称。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杭甬之间,经济发达,民众富裕。下辖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越城区。
为配合城镇化战略需要,经深入调研,征求民意,反复论证,绍兴市6个县(市、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全部获省批准实施,至此,全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全部完成。县(市、区)的城区面积由447平方公里扩大到950.25平方公里;全市中心镇规模相应扩大,乡镇数从135个减少到98个,街道数从6个增加到20个,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族
先秦时期,绍兴地区主要为於越族的聚居地。秦汉以后,随着中原汉族的大量南迁,民族之间的互相融合,汉族在绍兴占了主导地位。同时,也有少量的少数民族居民在绍兴居住。1978年以后,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绍兴少数民族居民也有较大增加。
绍兴系多种并存、群众信仰多样之地。
道教流传最早。东汉炼丹方士上虞籍魏伯阳参照“大易”、“黄老”和“炉火”三家理法,撰成《周易参同契》一书,首次系统论述道教炼丹术,被后世誉为“万古丹王”;东晋建武元年(317),著有《抱朴子》的著名道教理论家葛洪,曾结庐会稽,炼丹修行。
稍后印度佛教传入会稽。东汉中平年间(184~189),由安息国(今伊朗)高僧安世高来会稽弘传佛教。此后,绍兴高僧辈出,名刹林立。高僧中以梁佛教史学家慧皎、隋唐三论宗创始人嘉祥大师吉藏、唐代华严宗四祖清凉澄观和五代曹洞宗始祖洞山良价最著名;名刹中,最有影响的有三论宗祖庭会稽嘉祥寺、曹洞宗中兴道场云门寺、奉供江南第一大佛的剡县大佛寺、诸暨五泄禅寺,郡城大善寺、开元寺、龙华寺、戒珠寺等。各种宗派诸如华严宗、律宗、净土宗、密宗、三论宗、禅宗等都在境内流传。唐代,越州成为江南佛教活动的重要场地和对外交流的驿站,日本“入唐八家”中的最澄、圆仁、圆珍、空海四家,都曾来越州求法,学成回国创宗弘传,在日本佛教界具有深远影响。1982年,日本空海访华团来绍兴寻根问祖,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佳话。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输入中国。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七年(1850~1868),英国传教士包尔腾、法籍神甫谢培德等人,先后来绍传播天主教、基督教。此后,各国传教士纷至沓来,足迹遍及绍兴城乡,以施粥、施米、施布等方式发展教徒,并广建教堂。至民国8年(1919),绍兴地区有基督教堂(所)124处、教徒2955人。
中华人民成立后,境内多所佛教名寺得到修缮,一些著名升座讲经,重大佛事活动相继举行;道教已近湮灭;基督教、天主教会摆脱外国教会控制,经过爱国爱教的革新运动,获得健康发展。据1990年不完全统计,全市有信徒5万余名,约占总人口的1.2%,其中基督教徒4.43万名、天主教徒365名、佛教僧尼252名、三皈依信徒约1.25万名;全市有各教各级爱国组织18个,各教活动场所218处。教徒在各个领域劳动、生活和参加活动,爱国爱教,心情舒畅。
物产资源
绍兴的水资源十分丰富。绍兴境内河湖密布,主要河流有曹娥江、浦阳江、杭甬运河,主要湖泊有鉴湖等。水资源总量为58.8亿立方米,可供养殖的淡水水面1.7万公顷。鉴湖水为绍兴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优质水源。
绍兴的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具有开发潜力和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有铁、铜、金、银、锌、硅藻土、高岭土、叶腊石、石灰石、花岗岩、石英砂等60多种,其中铁和铜的储量占浙江省70%以上,硅藻土储量为全国第一。
绍兴的人力资源厚实。绍兴历来把发展教育、科技作为市策,并已结硕果。当代绍兴籍中科院、工程师院士就有38名,正教授级科技人员近千名。全市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3万人,受良好教育的从业人员266.7万人,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类专业人才。
绍兴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绍兴以悠久的历史文化、秀丽的山水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闻名于世。全市现有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近200处,著名的有鲁迅故居、古纤道、大禹陵、兰亭、沈园、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诸暨西施殿、新昌大佛寺、上虞曹娥庙等,现辟有酒文化、石文化、书法、佛教、水乡等多条旅游专线。全市有旅游涉外饭店42家。
经济社会
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13.9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增速为近七年来最高;财政总收入128.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4.4亿元,分别增长20%和27.5%(由于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原因,财政总收入按新口径计算为76.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5亿元,增长1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4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0元,分别增长18.9%和13.5%。去年我市还被评为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和《福布斯》“2004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第9位,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居全国第42位、浙江省第3位。
一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为契机,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突出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积极缓解要素制约,促进稳健发展。认真研究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政策调控和指导服务,采取积极措施缓解要素制约。实施扩大增量、盘活存量、促进集约利用的政策措施,全面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开发区(园区)从75个削减到13个、投资密度提高到每亩116.7万元,收回抛荒、闲置土地1.6万余亩。加大电源和电网建设力度,对热电企业多发电和企业自备发电实施财政补贴的资金达近3亿元,公用热电厂新增发电容量25万千瓦,企业自备柴油发电机新增容量86万千瓦,变电容量新增338万千伏安。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推进金融创新和银企合作,本地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242亿元和208亿元,企业异地贷款新增171亿元。继续做强做大“绍兴板块”,浙江海越、浙江展望、稽山控股、新和成、精工科技、盾安环境、京新药业等7家企业实现上市,上市公司数量和筹资额保持全省地级市首位。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集约发展。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要求,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推动产业升级。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大企业和名牌产品培育力度,着力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工业性投资378亿元,增长17.5%,限额以上非纺产业投资比重提高到62.2%;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1家,新获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10只;销售收入超3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0家,其中2家超50亿元;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得分223.3分,列全省第二位。建筑市场进一步拓展,完成产值758亿元,增长26.6%。认真贯彻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免征农业税,增加对粮食生产的补贴,全市财政预算内支农支出达到5.3亿元,增长20.3%。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播种面积224.2万亩,总产量95.3万吨,分别增长6.6%和13.7%,种粮效益有所改善;农业产业化步伐继续加快,新增农业龙头企业67家、特色农业基地201万亩、市外农业基地153.7万亩。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引导和激励,制订绍兴大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及若干意见,强化旅游节会资源整合和宣传促销,积极采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措施,推进服务业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4亿元,增长14.9%;接待国内外游客122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5.2亿元,分别增长18.3%和19.1%;商品房销售额75.7亿元,增长36.5%。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落实出口退税政策,鼓励发展加工贸易,改善服务环境,开放型经济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合同外资16.7亿美元,增长11.3%,实到外资8.2亿美元,增长10.9%;实现进出口总额86.6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66.1亿美元,分别增长45.3%和45.8%;外经合作进一步拓展。
提升城乡建设水平,促进统筹发展。编制完成了杭州湾绍兴工业新城区总体规划、中心城市西南片分区规划和迪荡新城规划。重点工程建设投资156.7亿元,完成调整后的年度计划任务;“双十”系列工程累计完成投资67.5亿元,当年完成投资56亿元。柯袍快速干线、杭金衢高速公路绍兴县连接线一期、胜利西路和人民路等市区道路延伸、八字桥历史街区核心保护区和秋瑾故居保护、220千伏滨海输变电、绍兴县鉴湖中学、兰亭保护整治一期以及城中村改造金鸡塘、大树江等组团建设工程建成或基本建成,曹娥江大闸及闸前大桥、甬金高速公路、104国道上虞和新昌段、嵊新污水处理厂、诸暨石壁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相继开工建设。袍江、柯桥和镜湖新区的开发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各县域中心城市建设力度继续加大,诸暨城西工业新城、上虞城北新区、嵊州城南新区、新昌七星新区功能配套进一步完善,成为城市建设和招商引资的新亮点。“百村小康示范、千村改造整治”、“千里清水河道”、“千里绿色林带”工程建设进展明显。市区开展城市管理“十大整治”,城中村改造拆迁107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12万平方米。着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小舜江区域供水工程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着力加强社会事业,促进协调发展。“争做文明绍兴人、争创全国文明城”活动有序推进,“胆剑精神”的弘扬使“绍兴精神”得到了升华。文化事业繁荣活跃,成功举办“七艺节”分会场和闭幕式,绍剧《真假悟空》荣获“文华大奖特别奖”。教育事业积极推进,在全省率先实现创建教育强县“满堂红”,有6个乡镇(街道)成为首批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高校在校生超3万人,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建成。实施人才工作五年规划,引进各类人才1.72万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防止禽流感、非典等工作成效明显,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各县(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建立,参加人口达到293万。市妇保院二期、公共卫生中心等一批卫生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市人民医院主院、第七医院迁建等项目进展顺利。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孟关良在雅典奥运会上勇夺金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推进,启动了区域性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通过了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中期评估。审计、统计、民族、、外事、侨务、对台事务、档案、气象、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工作有了新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
努力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和谐发展。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5万个,帮助2.5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扎实推进,新转移农村劳动力9.6万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86%,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参保人数达3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增长11.5%。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对困难群众发放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动态补贴,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达97.6%。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已建工会企业实现全覆盖。市区新建经济适用房14万平方米,解决657户困难户的住房问题,主要道路沿线建筑物立面改造全面完成,食品药品“放心工程”顺利推进。创新“枫桥经验”、创建“平安绍兴”,强化维稳队伍建设,扎实开展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市场经济秩序和工资清欠等专项治理活动,加强文化市场和黄酒业整顿,建立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安全生产事故下降39.8%,群众信访总量下降20.9%。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征兵、人民防空、国家安全等工作得到加强,第三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2005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自营出口总额增长2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城镇就业岗位新增5万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32‰以内。
绍兴市市花
绍兴栽养兰花的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这可以说是世界之最。我国现存最早由东汉袁康、吴平撰写的地方志《越绝书》中有:“勾践种兰渚山”的记载。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谢安、孙绰等当时社会名流、 亲朋好友41人到绍兴兰亭修禊,在“曲水流荡”活动中作诗37首,王羲之为这37首诗作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37首诗中就有几首写到兰花。如徐丰之的“俯挥素波,仰掇芳兰。尚想嘉客,希风永叹。”袁峤之的“人亦有言,竟得则欢。喜宾既臻,想与游盘。微音迭咏,馥为若兰。苟齐一致,遐想揭竿。”
宋朝的张昊,在纂修宝庆《会稽续志》中写道:“兰,《越绝书》曰:句践种兰渚山。旧经曰:兰诸山,句践种兰之地,王、谢诸人修禊兰亭。”
明代绍兴知府萧良干主修,张元忭、孙鑛同纂的《绍兴府志》中载有:“兰渚山,有草焉,长叶白花,花有国馨,其名曰兰。句践所树。兰诸之水出焉(通曲),兰亭,山阴汉旧县亭,王羲之曲水序于此。”
明代绍兴著名奇才,青藤画派创始人徐谓,一生写了许多关于兰花的诗,画了不少兰花的画,他在《兰谷歌》中写道:“句践种兰必择地,只今兰诸乃其处。千年却有永和事,右军墨藻流修禊。吾越兰谱本如此,只今春来稽山里,兰花兰垂云之紫。”
绍兴士大夫阶层写兰、咏兰、养兰的情况,历史渊远,除见之于诗、画以外,还见于散文笔记,如明代张岱的《陶庵梦忆》、清代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等。
鲁迅先生1933年11月14日致山本初枝信中说:“养兰花是颇麻烦的事,我曾祖栽培过许多兰花,还特地为此盖了三间房子。”这在周建人口述、周哗编写的《鲁迅故家的败落》中也有记载:“鲁迅曾祖父芩年公生前除好种兰花以外,没有做过其他什么事。”。
1923年出版的《兰惠小史》是一本具有影响的兰史,作者吴恩元结识了许多绍兴棠棣的兰农,在《兰蕙小史》中记录了绍兴棠棣兰农的种兰经验和发掘名贵品种的贡献,在记录的江、浙、沪40种兰花名贵品种中,绍兴县就占26种。
1984年1月22日,绍兴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决议,确定兰花为绍兴市花。1988年至1992年,绍兴的兰花在全国三届兰花博览会、两次全国兰花展览会上共获得金牌13块、银牌27块,并获得优秀品种奖牌10块,栽培奖牌3块,科技奖牌1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曾与绍兴兰农交流养兰经验,绍兴还有专门的花市。1991年,在全国春季兰花展开幕式上,中国兰花学会名誉理事长吴应祥教授在讲话中称:绍兴----中国兰花的故乡。
绍兴有哪些免费的好玩的地方
在经济社会下,在绍兴这样的旅游城市,哪还有便宜又好玩的地方啊,我介绍个地方,就是柯岩,包含了所有绍兴的特色,只不过门票贵了一点,要100块,可以玩上一整天的
绍兴八字桥是谁设计的
出生时间: (公历) 1983年 3月 29日 17点
(农历) 癸亥年 二月 十五日 酉时
八字: 癸亥 乙卯 丙辰 丁酉
五行: 水水 木木 火土 火金
纳音: 大海水 大溪水 沙中土 山下火
本命属猪,大海水命。五行;日主天干为火,生于春季。
(同类火木;异类水金土。)
日干心性
热情豪爽,自信好胜,善言健谈,欠缺沉着,但情绪不稳,冲动易怒,缺乏仔细、认真。
日干支层次 [丙辰][上等]身坐魁地,支藏正印、食神、七杀,主人聪明、伶俐,辰为湿土,丙为太阳,阳光普照,万物有成,人命丙辰聪明好动。
日干支分析 聪明才智,手足伶俐,衣禄无亏;身闲心劳,爱交朋友,中年兴隆,女人贤能,勤俭建家。
三命通会 丙日丁酉时生,丙以丁为羊刃,以辛为正财,对酉来说,辛居临官禄地,丙处死的状态,丁居长生之地,这就是所谓的刃生身死,应以弃命从财格论,如果自身没有补救,且不得月令,羊刃又遇不到刑冲对手,持此命的人,为人凶狠恶毒,不讲礼节信誉,做事有始无终;如得月令,或自身得到救助,持此命的人,一般身怀精湛技艺。生于癸卯月,癸能克破丁刃而为正官。癸对卯来说正处长生之地,且卯中有旺乙为正印,如果用神得力,且行水木运,贵显。
丙辰日丁酉时生,年月支是寅午戌巳,且透出七煞、印绶的,贵显。年月支是申子,与日支辰合水为官星,如果能透出印绶、比肩的,贵显。如果年月柱中布满火土,就应遇到财神或行财运方吉利。
二月生 此月生人,前年五月受胎,惊蛰节后出生。性情温良,为人诚实。出言无毒,善作阴德,诸事谦尊,成功如登梯,贪急则失败,切记随机行事,方万事安然。初限辛苦,中年发达,四十兴荣后,可终年利路享通,乃虎假半真之命。
诗曰:平生良善自有持,衣禄增荣盛有余。钱财家业中年好,贵人提拔上云梯。
十五日生 此日生人,夫妻敬重,子孙刑克,强争好斗,破害前程,卅五之后方来馀庆,男者离租,他乡发展,女人克夫,必配硬命,平常之命。
您的骨重为:3.2 两 命书如下:
忙忙碌碌苦中求,何日云开见日头;
难得祖基家可立,中年衣食渐无忧。
命书解释:
此命推来敬重双亲, 有福有禄,六亲和睦,义气高强,少年勤学有功名,忠孝双全,心中无毒无贵则富,出外受人钦敬,四海闻名,老年荣华,限上无忧,一生安康,年青欠利,末限安享福禄。
有关绍兴的桥的历史?急用!
你算是第3个问了的人了哎...难道最近有哪个学校出了作业?
纤道桥:
桥在绍兴县柯桥镇阮杜间,与萧绍运河平行,俗称百孔官塘,又称铁链桥。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长达386.20米,共有115跨,每跨净垮2米左右,桥面用三条石拼成,宽1.50米,桥墩用条石干砌,墩厚1.5米,桥底一般都接近水面,只有东端第四十五垮较高,以通小舟。该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桥头两端各设茶亭一座。这种桥全国其他地区未曾发现过,绍兴该桥颇多,有长达1--2公里的,目前还有樊江的贯虹桥和二处残迹,一处在钱清附近,一处近绍兴城。
1983年绍兴市文管会己把该桥整修一新。
八字桥:
位于绍兴城区八字桥直街东端,处广宁桥、东双桥之间。
据《嘉泰会稽志》记载,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南宋宝佑四年(1256)重建,“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 桥以石材构建,结构造型奇妙,八字桥陆连三路,水通南北,南承鉴湖之水,北达杭州古运河,为古代越城的主要水道之一。
这里位处三街三河四路的交叉点,桥呈东西向,为石壁石柱墩式石粱桥,三向四面落坡,共中二落坡下再设二桥洞,解决了复杂的交通问题。桥面条石并列,长4.85米,桥高5米,净跨4.5米;桥面宽3.2米,桥东西长27米;桥东的南北向落坡各为12.4米、17.4米,桥西的南向落坡为l4米,西南落坡17米。桥上置栏,望柱头雕覆莲。桥合石壁式,高4米,东西两面各立石柱9根,主孔下西面第五根墩柱上刻有“时宝——丙辰仲冬吉日建”。西端南面的踏跺下建一小孔,跨越小河。桥下石壁转角处被纤绳磨出的痕迹,至今历历在目,可见当年舟楫之盛。
八字桥附近一带,古民宅保存较为完整,巳作出保护规划。八字桥作为我国最早的“立交桥”,越来越被海内外游客所青睐和赞叹。
广宁桥:
该桥位于绍兴市区广宁桥直街东端,南北向,单孔拱形石桥、横跨漕河,相传此处本无桥。乡人集资建桥,来往百姓,广受其惠,故名广宁桥。
广宁桥始建于南宋高宗以前,至明万历二年(1574年)重修。站在桥上可见城南诸山。桥心正对大善寺塔与龙山,为极好的“水上”对景。自南宋以来,一直是纳凉观景之处。明修洁士朱亢宗曾作诗怀古惆怅:“河粱风月故时秋、不见先主曳杖游。万叠远青愁对起,一川涨绿泪争流。”
桥为七边形拱桥,全长60米、宽5米、高4.6米,净跨6.10米、两边备有20级石阶。24根桥柱都雕以荷花。雄健厚实。柱板花纹,幽雅大方。桥洞顶拱石上,刻着“鲤鱼跳龙门”等六幅石刻,甚为精致,桥拱石上刻有招贤修桥的姓名。《绍兴具志余辑》记有:“桥,方向东西,一圆洞,高三、四丈、长十余丈,桥面广度为二丈,上有石栏甚坚,有碑亭、是越中大工程”。
夏履桥:
据《吴越春秋》记:禹“乃劳身焦思,以行七年。闻乐不听,过门不入,冠桂不顾,履遗不蹑。”此遗履之处,后人感念。谓之“夏履桥”。
光相桥:
该桥在城西北,环城公路旁,因桥畔原有光相寺而得名。桥始建于东晋、清乾隆与嘉庆年间均重修过,靠桥端一根莲花瓣望柱上刻着“隆庆元年(1567年)吉日重修。”(注:某系拱石上所缺之字)
该桥南北向,横跨老城河,两头衔接上大路和下大路。系单孔半圆形石拱桥,全长20米,桥宽6米,高4.20米。桥两端置垂带,上设工字形座栏,每边座栏均以六只覆莲望柱相隔、未端置石鼓,石级桥面,两边各有21石级。每级均厚O.12米,宽0.50米。拱圈似纵向并列砌筑(因纵向缝并不对直),似宋、元代桥梁。拱石有莲花座图案,上刻有“南无阿弥陀佛”,一块拱石上还刻有“古有光相……至正某年五月吉日…·等等。桥拱四分之一处有兽头横系石两根。在杜春生《越中金石记》中载有“光相桥题记”。
该桥为绍兴保存得较好的石桥之一。对研究水乡石桥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在绍兴市区北海桥直街。
春波桥:
为清代重建的单孔石拱桥,拱圈为纵联分节砌置,桥面纵坡很小,采用两根石梁做桥栏。原为石拱桥,玲珑雅致。20世纪50年代改成水泥板桥。水泥粱板连接搁在两岸石勘,细铁杆作栏。长约5—6米,宽约3米。
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绍兴人)曾有“惟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之句,故名春波桥,该桥座落在绍兴市区都昌坊路鲁迅纪念馆不远的禹迹寺前。
另说----又名伤心桥。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与前妻唐琬重逢于沈园,放翁感慨万分,题下《钗头凤》一词。40年后,年近古稀的陆游又到沈园,而唐琬早已忧郁去世,陆游触景生情,赋诗两首,其中有“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诗句,凄凉悲伤,令人断肠。伤心桥也因此得名。
太平桥:
该桥在柯桥镇的阮杜与管墅交界处,跨萧、绍运河是一座一孔净跨10米的石拱桥与九孔净跨3.04米高低石粱桥相结合的多跨桥梁。总长24.20米、高7米,桥面宽3.40米,拱桥在南,为通航主孔,石粱桥在北,桥建于明天启二年,清乾隆六年,道光五年相继重建,现存桥建于咸丰八年(1858年)。桥头有《重修碑记》等四块,附近建有石亭,石牌楼。(已拆毁)。拱桥顶部“太平桥”三字清晰可见。拱圈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的半圆拱,纤道沿拱脚贯穿而过,拱桥南端落坡中设平台,经平台折向东西两面下桥。靠着拱桥的三跨粱桥较高,跨度较大,然后以三孔一组逐次下降,至北端与船码头相接,以便水运与陆运较好地衔接,全桥布局既利于排洪和兼顾众多的大小船只通航,也便于陆上交通,工程上省工省料。望柱,栏板,抱鼓上图案雕琢精致美观。
周围良田万顷,水波涟漪,颇具水乡特色。
都亭桥:
桥在今鲁迅纪念馆西南侧,为绍兴古桥之一,据《越绝书》记述,秦始皇东游(公元前210年)至会稽时,曾驾临都亭,位于都亭附近的这座古桥,就取名为都亭桥。
题扇桥:
桥在今蕺山南面,长10米、宽3米、高7.8米的古石桥,相传有一位穷苦的老妇曾在此卖六角扇,生意清淡。书圣王羲之见了,就在每把扇上都题了词,并嘱老妇提价出售,一时竞相争购,老妇也因此发了财。现在桥上还竖着“右军题扇处”的石碑。
在宋嘉泰《会稽志》的“戒珠寺”条目中,载有“寺南百步有题扇桥,盖卖扇老姥所居云”,以此桥的由来说明该桥在晋时已存在。
迎仙桥:
迎仙桥位于新昌县桃源乡104国道边,长29米,宽4.6米,净跨15.6米,为近似于悬链线拱的古乱石拱桥。该桥在明万历《新昌县志》有载。清代道光时,丁天松重修。
该桥的桥名源于当地的民间传说。相传东汉时吴县青年刘晨和阮肇入天佬山采药迷路。在刘门坞遇见了二位仙女,双结伉俪。不几日,刘、阮回乡,世上已是其七世孙时代。此桥因刘、阮在此遇仙得名。真可谓:刘阮迎仙留桥名,悬链奇拱落梦境。茅公伏笔语惊人,有心圆梦天佬径。
古桥专家茅以升在《中国古桥技术史》一书中预言:我国古代可能存在超时代的梁桥技术。迎仙桥填补了中国古桥技术史的空白,悬链线拱桥是二十世记六十年代世界先进桥梁科技。
玉成桥:
位于嵊州市谷来砩头村,该桥与迎仙桥同属近似悬链线型古石拱桥。该桥长12.15米、宽4.7米、高6.7米,拱高5.7米,建于清道光丙申(1836年),坑举马正炫建造。此桥系罗关洲继迎仙桥后发现的第二座近似悬链型古石拱桥。据当地村民介绍,当时桥建成后,村民认为此桥拱曲线平坦,恐有坍桥之虑,提出妄作观些,而拒付工钱,现存谷来马氏家谱中,记有建桥史料。
咸宁桥:
位于题扇桥北,双层石梁桥,桥名咸宁,可能此桥建于西晋咸宁年间。桥名宁字无丁,系宋朝以前的写法。此桥在嘉泰《会稽志》有载。可定为宋朝以前的古桥。
杏卖桥:
桥在偏门外陆放翁的故里三山附近,桥名是附会放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句而来。
虹桥:
桥在今西廓门外,曾有一名人少时曾在这里游泳,故又名浴龙桥。
云门桥:
志书中记有淳化寺原名云门寺,建于东晋义熙三年(408),寺门外有桥亭名丽句亭。嘉泰《会稽志》中的“云门桥”条目中记有“云门桥在县东南三十五里,若耶溪南有仙翁钩矶。宋考功之总诗云:雁塔骞金地,虹桥转翠屏。谓此自桥东百余步又有小石桥,架亭其上,扁丽句亭。”这说明此寺前有二桥,桥可能与寺同建,到北宋淳化时二座桥肯定存在。同时指明了此桥为虹桥,即石拱桥。
跨湖桥:
马太守庙在跨湖桥南,跨湖桥是通往该庙的必经之桥。马太守庙建于唐开元年间,跨湖桥在唐开元时必然存在。此桥现已改建为现代桥。
谢公桥:
绍兴谢公桥是单孔七折边拱桥,全长28、5米。明代重修时保持原型,至今完好。嘉泰《会稽志》记有“谢公桥在新河坊,以太守谢公 囗 所置,故名。”嘉泰以前的绍兴谢姓太守有:谢惠连(397——433)南朝宋代会稽太守。谢公桥当始建于南朝。因谢惠连在东晋末年只有21岁,不可能当太守,桥不可能建于东晋,谢惠连当太守应在南朝的宋代。所以谢公桥可定为始建于南朝宋代的古桥。谢公桥的桥拱上的捐款刻石文字的风格为晋代隶书风格。
兰亭桥:
此桥在会稽通往诸暨的古道上,桥以兰亭为名。现在原址建现代桥,桥头的宋朝古道已被发掘,作为文物展示。
庙桥:该桥是通往钱武肃王庙的必经之桥,庙存在于五代,桥在五代时必然存在。此桥已拆建为现代桥。
龙兴桥:
以龙兴寺得名。该寺建于汉太始元年,唐代神龙二年称龙兴寺,桥与寺当同时建造龙兴桥当建于其时。
杨桥:
曹操与杨修读书处,桥因杨修得名。此桥应为三国时代的桥梁。
学堂桥:
朱买臣读书处,当为汉桥。
司马悔桥:
此桥现存,位于新昌县桃源乡。该桥名出自“唐司马子微隐天台山被征至此而悔”的典故,桥在唐时已存在。
孟宅桥:此桥在上虞县丰惠镇。嘉泰《会稽志》载:“在县东南一里三十步,汉孟尝所居也。”此桥又称还珠桥。北宋诗人华镇有《还珠桥》诗:“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桥可能建成于汉,在北宋时仍在。此桥桥面已改为现代式,桥礅仍为古桥原物。
拜王桥:
建于唐、乾宁三年(896)的绍兴拜王桥系单孔五折边拱桥。据《越中杂识》记:“唐末,钱(缪) 武肃王平董昌,郡人拜谒于上,梁太祖即位于后封吴越王,故桥以拜王名。”
蝴蝶兰寓意招财,兰花的寓意和象征风水
阅读导航1、家里种什么树招财2、蝴蝶兰的风水作用有哪些呢?蝴蝶兰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3、蝴蝶兰摆放禁忌4、春节可以买什么花呢?5、家里养什么花旺财又对身体好6、家里养什么花招财家里种什么树招财1、门前有槐,升官发财0000属蛇的适合戴什么玉坠,属蛇的戴蛇的玉坠好吗
阅读导航1、属蛇的吉祥物是什么2、属蛇的佩戴什么属相吊坠3、属蛇的应该佩戴什么挂件?4、属蛇人2023羊年佩戴什么吉祥物和手链?5、女属蛇戴什么招财转运6、1980属猴戴什么招财属蛇的吉祥物是什么属蛇人今年吉祥物属蛇人性格0000交大运有什么变化,交大运是好事还是坏事
阅读导航1、在交运期前后您的命运将有重大的改变和吉凶极端的际遇,凡事宜谨慎是...2、交运和转运一样吗3、交运是什么4、我老公过几天要交大运,请问大师交运时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才能交好运_百...5、人即将走大运的征兆6、大运会有什么变化在交运期前后您的命运将有重大的改变和吉凶极端的际遇,凡事宜谨慎是...0000女命日柱代表,女命日柱勾煞
阅读导航1、八字天干丁火日柱女命分析:事业顺心,婚姻幸福?2、女命日柱甲辰时柱比肩甲子是什么意思3、八字怎么看哪一年生孩子4、女命日柱,有金神带甲,是什么意思?5、年柱正官月柱正印日柱日主时柱正官,女命什么意思啊?6、女命日柱甲辰时柱比肩甲子是什么意思八字天干丁火日柱女命分析:事业顺心,婚姻幸福?;00001966年属什么生肖的人,1971年属什么生肖
阅读导航1、1966属什么生肖属相属什么2、1966年多大?3、1966年出生的属什么星座和什么生肖4、1966年属什么生肖属相5、1971年是什么生肖6、1971年生的人是属什么的?1966属什么生肖属相属什么1966年出生的人属生肖“马”。1966年多大?1966年出生2023年54周岁,55虚岁,属马。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