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7620

离火卦象的含意,离为火卦详解

兴仁信息网2024-01-03 11:38:270

《易经》第三十卦 离 离为火 离上离下

离卦之火天大有卦,六二爻变,下离为子,变乾为父,父子同德。

坎者陷也。 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坎是陷的意思,任何缺陷都有其美丽地地方,所以接着是离卦,离是美丽地意思.

光明磊落 诚信正行

30、离卦 离为火

《离》(下离上离) 第三十

利于固守得亨通,光明磊落显德行;

熟知进退免出错,黄离元吉灾不生。

朝三暮四有凶险,不思进取美梦空;

身居要职多感慨,不为安邦少出兵。

【原文】离:利贞,亨。畜牝pìn牛,吉。

【译文】 离者,丽也,附丽、附着之意,如火须附着于物而始能行,人须附丽于所处之时代、社会始能生存,故离卦象征附丽。凡事物能依附于正道,然后可致亨通。离本乾体,通坤之中爻而成离,离为火、为日,其性本刚烈,而离中虚,则以阴柔为主,故其所为应以柔顺为正道,牛体强健而有顺德,牝牛尤为驯顺,故畜养此具有柔顺守正之美德者,可获吉祥。

《周易》认为,任何事物往往都需要附着于一定的环境,才能有所发展,如日月之附丽于天、草木之附丽于地一样。人当然也不例外。初九居《离》之下,如能谨慎所履,以敬为务,就必无害;六二居中得正,以柔顺姿态附丽于物,故至吉;九三处下离之终,若日之将暮,途之将穷,如仍亢进不已,必至于凶;九四处昏明交变之际,虽光明始盛,但刚而失正,不能顺德养明,大违附丽之道;六五以柔居尊,有被四逼迫之象,故忧戚伤悲,但中而居尊,柔而得众,故终获吉;上九离道已成,可建功业,故无咎。

【原文】《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译文】 《象辞》说:今朝太阳升,明朝太阳升,相继不停顿,这是离卦的卦象。贵族王公观此卦象,从而以源源不断的光明照临四方。

(清)赵翼《论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者,犹孔子著书立说,使圣人之道不息也。

偶烛施明,相得益彰。尧、舜之德,譬犹偶烛之施明于幽室也,前烛即尽照之矣,后烛入而益明。此非前烛昧而后烛彰也,乃二者相因而成大光,二圣相德而致太平之功也。是故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众良相德,而积施乎无极也。尧、舜两美,盖其则也。《潜夫论》

一爻变用本卦变爻,解卦,也就是说用离之六二爻解卦。

【原文】六二:黄离,元吉。

《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译文】六二柔顺中正,其本坤之中爻而丽于干,坤为地、为土,其位居中,其色为黄,故称黄离。其本坤顺之德、居中之美,有彖传所谓柔而离乎中正故亨之象,故至为吉祥。

《象辞》说:六二能以柔顺之体,而附离于中正之道,而至为吉祥者,乃以其居位中正,备有中正之德。

六二,黄色为中央的颜色,指要依附中正之道,这个时位就是又中又正。

古以方位配合天干、五行及颜色:东方甲乙木为青色;南方丙丁火为红色;西方庚辛金为白色;北方壬癸水为黑色;中间戊己土为黄色。黄离于中,代表尊贵文明,故获元吉。

姚永概曰:黄离元吉,即坤之黄裳元吉。坤五以黄裳正位于上,离二以黄中之道附丽于下,有垂衣裳而天下治之象。

离的意思是附丽于光明,大有卦是说吉无不利,谦德永继。

大有卦实际上是教我们如何保住大有。

首先要柔顺谦下,你看乾卦居在离卦火的下面,就是柔顺。六五爻是大吉,为什么能够‍威风自显呢?就因为它谦下,以诚信待人,以诚信教化人,用自己的诚信去换取别人的诚信。

其次要守中,要积累,积累善德,做善事。最后还要见贤思齐,这样才能保住大有。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要顺应天道,天道是公平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不能一味地聚敛财富,把财富据为己有,要广施善财,这样老天才会保佑你。

其他的什么互卦、履卦、错卦说起来就太漫长了,互卦就是2、3、4和3、4、5组成的卦,履卦就是整个卦翻过来,错卦就是阳爻变阴爻,阴爻变阳爻之后组成的卦。

给加个采纳,谢谢。

八卦中的“离”卦是指?

lí)离为火卦像:重离八纯卦;

离卦离明两重,光明绚丽,火性炎上,依附团结。离散,离开,分离。凡八纯卦互为依托帮助,但又具同性相斥之性。虽比和,但内有冲突,谋事可成,却有周折,目疾,心脏疾病,高血压,肺虚症。

易经八卦中离火震木什么意思?

易经分八卦为世间万物属性的全体,同时八卦中又分有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

八卦分别是“乾、坤、坎、离、震、巽、兑、艮”

乾属金、坤属土、坎属水、离属火、震属木,巽属木,兑属金、艮属土。

每个卦象都有针对性的五行,他概括了世间万物的属性,就比如“离”属于火,又属于南方,还代表家里的第二个女子,其性刚烈,能克制金,又被水所克,它代表的东西是数之不尽的。

每个卦象变化非常大,看时间地点人物动机...........来决定它的变化而引出的规律,从而得知它的作用,用得精妙的人可以趋吉避凶,从而化险为夷。

「离卦」。离中虚,一阴居于二阳之间,卦象为『火』,具有附丽、明亮等意...

《离卦》的卦象为离(火)下离(火)上,为光明接连升起之表象。《离卦》的本象为火,这里代表太阳。太阳东升西落,因而有上下充满光明的形象。太阳的光明连续照耀,必须高悬依附在天空才行,所以象征附着;伟大的人物效法这一现象,也应当连绵不断地用太阳般的光明美德普照四方。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离」是「附丽」,附着的意思,这与离字通常的意义,似乎相反;但附着的两物,必然是分离的,所以也有附、偶、合的含意。离卦,是中间的一个阴爻,附着于两个阳爻的形象;因而命名为离卦。离卦又象征火;火的内部空虚,外表光明,正相当于中间阴虚,外方阳实的卦形;而且,火又必定附着在燃烧的物离卦体上。离卦又代表太阳,有明的意思,都是由火引伸而来。天地间的物体,必定附着在某种物体上,始得以存在;但附着的对象,必须正当。人依附的对象,如夫妻、朋友、工作、理想等,也无不如此;所以说,坚守正当才有利,才能亨通。母牛是非常温顺的动物,比喻柔顺的德性。亦即,附着必须坚守正道,才能有利,亨通;但必须具备柔顺的德性,才能吉祥。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六十四卦的象意是什么呢?

卦六十四卦象意 乾宫八卦象意乾为天:天外有天。万里无云的天,九重天。泽天决:天上云层之上看不到的水气,或称为天河决口涌出的天水。火天大有:远在云层之外太阳。雷天大壮:云层之上的雷,只闻雷声不见闪电。风天小畜:云层之上高远处的风,而地面上感觉不到风。水天需:天河、银河。山天大畜:天上象山状的云。地天泰:天上的尘埃,随水降落于大地。 兑宫八卦象意天泽履:天下有水。空中的云,云行雨施尚未下落的阶段。兑为泽:兑卦是静态的水,所以叫泽。重兑是水不停下落的象。火泽睽:下兑为大海,上离为太阳,睽就是大海日出象。太海咬缠着太阳,太阳灼烧着大海,相互搏斗,故睽卦有争吵意。雷泽归妹:天上打雷,空中下雨。风泽中孚:海上生风,水中行船。水泽节:水连续不断的从出水口流出。山泽损:露出海面的山,即海岛。地泽临:水面上有土,形成沼泽。 天火同人:天空中的太阳。泽火革:海水下面的火的活动。离为火:一片火,太阳。雷火丰:打雷闪电交加。风火家人:火木风三者的关系。有木生火,火借风势。水火既济:流水下的火,形成温泉。山火贲:山中火的活动,未爆发的火山。地火明夷:地下火的活动,也指太阳在大的另一方,未升起。 震宫八卦象意天雷无妄:天空中云层的雷,动地而不惊天。泽雷随:下雨中打雷,雷在雨下。火雷噬嗑:电闪雷鸣。震为雷:震卦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是宇宙起源的动力。风雷益:震卦的力量向外发射,巽是力量的运行方向。水雷屯:水向下落的象意。山雷颐:山中的震动,山外有感觉。地雷复:地中的雷,地心的震动,复指两次才能到达地表,第一次地表无感觉。 巽宫八卦的象意天风媾:天空中的风,巽在下,故天变化先通过风的变化显示。泽风大过:大海中的风,表面平静。火风鼎:太阳风,后天形成太阳后,能量的发散,也指火下有风吹。雷风恒:震为能量的源,巽为能量的传播,宇宙形成后,能量向内传播的象意。巽为风:巽为能量的传播,波动传播,象风。水风井:坎为流水,象河流,巽为能量传播,河流表面就象有旋涡。山风蛊:山中有风,山中有能量传播。地风升:风行地下,能量在地中传播。 坎宫八卦的象意天水讼:天西行,水东流;天高水低。泽水困:流动水进入水库,困。火水未济:火炎上水润下,越行越远。雷水解:河流中的能量震动,雷电击中河流。风水涣:河流上有能量经过,一般在河道弯曲处。坎为水:河水下泄。山水蒙:山上流下的水,山边的泉水。地水师:地中水,师是会聚意,地中水要流到地面,就要不断积聚。 艮宫八卦象意天山遁:天空下的高山。泽上咸:山上的下雨,山的水池。火山旅:山上日出,火山喷发。雷山小过:山上打雷,山上有能量产生。风山渐:山顶风吹过。水山蹇:山后水流。艮为山:山连山,一山更比一山高。地山谦:山上可耕地。 坤宫八卦的象意天地否:天高地广,天地不交。泽地萃:地上有水积聚,水草地。火地晋:太阳不为人觉察的从地平线升起,也指火后余烬。雷地豫:平地一声雷。风地观:风行大地。水地比:地面平行的两条河,比相邻意。山地剥:山下可耕地。坤为地:大地,平地。

周易中的64卦的具体解释(不要文言)

《易经》概述

中国儒家典籍,六经之一。原名《易》、《周易》,汉代人通称为《易经》。“易”字,一说为“简易”之义;另一说为“变易”之义,意为以揲蓍数目之变,推求问事之变,借以释疑。“易”前“周”字,一说指周代人的筮法;一说指周遍之易,即探求普遍的变易法则。汉代人所说的《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传是对经的解释。《易经》则指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爻辞而言。

《易经》成书于何时,作于何人,迄今无定论。《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说,认为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作卦辞和爻辞;孔子作传以解经。“五四”运动以后,史学界对传统说法提出怀疑,认为卦和爻辞中讲到周文王以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足证《易经》成书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因此出现了周初说、春秋中期说和战国说,所据不一。

《易经》的卦象指卦的图像,由阳爻“-”和阴爻“--”两种爻象,按每卦六画排列组合而成,共六十四种卦象。卦中六画的排列从下到上,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位序,阳爻称九,阴爻称六,爻象共三百八十四。解说卦象的辞句称为卦辞,系于卦象之下,解说爻象的辞句称为爻辞。卦辞共六十四条,爻辞三百八十四条,加上乾卦“用九”,坤卦“用六”,总称为筮辞,共四百五十条。

六十四个卦象的排列顺序,现传有两种本子:一是通行的《周易》本,分上下经,上经始于乾卦,次为坤卦,下经终于未济卦;二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首卦为乾,次卦为否,终于益卦。卦辞和爻辞的内容大致有三类;一是讲自然现象的变化,用来比拟人事;二是讲人事的得失;三是判断吉凶的辞句。据研究,卦、爻辞反映了奴隶制的社会生活。

《易经》虽属占卦书,但在其神秘的形式中蕴含着较深刻的理论思维和朴素的辩证观念。例如,它承认事物存在着对立面,六十四卦由三十二个对立卦组成,其卦的爻象和爻辞反映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大人”和“小人”、吉和凶、得和失、益和损、泰和否、既济和未济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现象,它还承认对立事物的互相转化。从《易经》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萌芽,因而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后期,对《易经》的研究逐渐成为一种专门学问,一些系统阐释《易经》的文字陆续被收集起来,汇成《五传》。至汉代,经学兴起,其中关于《周易》经传的解释,称为易学。易学源远流长,历时2000余年,形成了许多流派,如象数学派、义理学派等。许多著名哲学家,依据《周易》经传提供的思想资料,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

《易经》的版本,流传下来影响大的是三国魏王弼注本、唐孔颖达疏,亦称《周易正义》,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宋朱熹撰《周易正义》,为宋代以后通行本。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周易》,抄写于汉文帝初年,与传世各家《易》本均不同,是现存《周易》中最早的别本。古今解易者影响较大和具有特色者有:唐朝李鼎祚《周易集解》、唐朝孔颖达《周易正义》、宋朝程颐《程氏易传》、宋朝朱熹《周易本义》、现代闻一多《周易义证类纂》和高亨《周易古经今注》。

作者简介:周文王

中国商末西方诸侯之长 。姬姓,名昌。古公亶父之孙,季历之子。古公亶父死,季历继位,后又传位于昌。昌即位后,礼贤下士,周国势日强。昌和九侯(或作鬼侯)、鄂侯(或作邘侯)一起,任商代三公。商王纣杀九侯、鄂侯,昌不满,为崇侯虎所谮,被囚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北)。得释后,昌向商献洛西之地,请除炮烙酷刑,得任西伯即西方诸侯之长。当时商王朝内部矛盾剧增,政事日非,诸侯逐渐归附于周。西伯昌曾使虞(在今山西平陆北.)、芮(在今陕西大荔南)两国争讼和解,提高了威望。他在位时曾多次用兵,先伐犬戎获胜,继因密须(在今甘肃灵台西南)侵犯阮(今甘肃泾川东南)、共(今甘肃泾川北)一带,出兵灭密须,使周的西北方得到巩固。随后又向东发展,战胜黎(或作耆、饥)国,引起商贤臣祖伊的恐慌,告纣,但纣未加警惕。不久,周又伐邘(在今河南沁阳西北),逼近商王畿边境。最后,攻克崇国(在今陕西长安西北),并在其地修建新都丰。西伯昌自岐邑迁都于丰,后卒于程(今陕西咸阳东北),葬在毕(今陕西咸阳东北),相传在位50年。西伯昌晚年,周的已非常强盛,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二”,但他终身没有称王。其子武王伐商后,始追称他为文王。古书记载文王在被囚羑里时,因困于忧思,“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