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1491

三百年一轮回,为什么说五百年一轮回

兴仁信息网2024-01-09 00:33:140

如何避免三百年一轮回的历史

看看最后三个王朝,有二个王朝是少数民族。虽然最后被中华民族同化了。但是中华民族在同化他们的这段时间里文明是后退的。特别是满清对中华文明的摧残。中华民族应该想出一个能避免三百年一轮回的历史周期的体制。否则这一轮强盛将在2200年走向衰退。到那时,科技的力量加上小日本野心。再加上白种人的掠夺性。那中华民族就真的可能要灭种了。那时块头再大也会被吃掉的。封建王朝并不是衰退的唯一因素。是整个社会的、整个民族的问题。难道历史轮回了这么多次,还想不出应对 的办法吗。中华民族的文明与智慧应该可以的。大家群力群策。为中华民族的永继努力。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何都过不了300年这个坎?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璀璨历史,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建立秦朝,再到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到溥仪退位,其中封建时期一共历经了2132年。其中诞生了很多大一统王朝,它们强大,富裕,但是它们很少有王朝能够超过300年历史。

汉朝(享国407年,分为西汉和东汉)和宋朝(享国319年,分为北宋和南宋)不能算,只有唐王朝接近300年,明朝和清朝都是276年,再是西汉210年,东汉196年。这些王朝它们好像有一个规律,到了一定时间,仿佛就会经历轮回,从开始到结束都极其相似。

强大的秦朝,汉朝,唐朝,明朝等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的覆灭和农民起义有直接关系,只有两宋是被外族灭亡。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瓦岗农民起义,唐朝黄巢起义,元朝农民起义,明朝明末起义等等。

一个王朝的历史,会经历开端,发展,鼎盛,衰败,覆灭这五部分。第一代君王总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自己总是兢兢业业处理朝政,越往后君王一代不如一代,这时候的民间已经是怨声载道,说明这个王朝气数已经尽了。 封建历史上,王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皇帝昏庸无道,统治者腐朽,制度落后,宦官专权,天灾人祸等等。这些原因是王朝灭亡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就是封建时期的土地制度有关。

古代封建社会存在三种土地制度,一种是皇族土地制度,一种是地主土地制度,还有一种就是农民土地制度,其中只有皇族土地制度算是公有性质,其余地主和农民都是可以买卖的,而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农耕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资产,土地就是吃饭的家伙,没有了吃饭的家伙,就会容易坏事。

在王朝改朝换代以后,土地被皇族和地主占了大部分,其余小部分给了农民,这一小部分可以使农民活下去,随着王朝的发展,地主就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等到农民没有了土地以后,农民没有饭吃,就难以活下去,在某些外力情况下,领头人振臂一呼,开始起义,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的王朝,也是新的轮回开始。

为什么历史上封建王朝难逃三百年之宿命?

我来回答,是因为根深蒂固的土地兼并问题。

中华文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中国古代社会也是一个农业社会,中国古代的所有封建王朝无论工商业如何繁荣,财力如何雄厚,都建构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可以说,对所有古代人来说,土地是这世上最有价值的东西。这也是一个王朝能维护统治最根本的基础。

可以这样说,一个王朝要想健康的运行下去,必须在土地层面上有一个良好的分配,尽管皇亲国戚,功臣勋贵,和各地的豪门士族会占有很大的一部分良田,但还会有很多自耕农存在的,一方面他们不会向下层的佃户一样每日辛勤劳作还被地主老爷们剥削,最后都糊不了口,是有剩余财富消费和额外的经历去进行手工业生产、小微企业经营的,可以说它们打通了上下游产业,活络了全社会各阶层的生产生活,是王朝经济的润滑剂。另一方面,由于很多时候士族们是不需要缴税服役,这些东西主要还是要自耕农承担,平头百姓成为了王朝的顶梁柱,也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在王朝清明,老天给力时,往往可以让这种略带畸形的模式承载着继续往前走。但如果有年景老天不给力,受到大的灾害,的治理也失效,经济实力不强的自耕农们很容易破产,变卖土地,失去生活来源,甚至为奴为婢。连续这样的情况出现几次,大量的自耕农都消失了,大规模的土地兼并开始出现(虽然之前兼并也有,但自耕农的破产加剧了土地流向大地主)。这社会上,少量的人占有了绝大多数的土地却不用缴纳赋税,而大多数人要么亡命天涯,做起了流民,要么进入大户中做工。

朝廷在这时一方面失去了对庶民的有效管理,一方面又无法从士族手中得到钱粮。朝廷久而久之就不可避免的面临破产的局面。

旧王朝覆灭后,新的王朝产生了新的利益集团,他们从失败的旧的集团中获得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进行了重新的分配。在战乱中导致的无主的土地也会流入新的人群中。但土地兼并不会消失,只是换了一茬主人,重新洗牌开局,当然也无可避免进入同样的模式。有人把它叫做王朝周期,也有人称为历史的轮回。

至于300年的局限,可能是大自然计算得出的最长一局的时间吧,只要生产方式不发生质的变化,生产力不获得大的提升,不管有多少英明君主、治世能臣,都只能拖延一下而已,这牌终究还是要糊的。

中国历朝历代为什么最多不会超过三百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那就是:中国历代王朝很难超过三百年。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大一统封建王朝走过了秦、汉、唐、宋、元、明、清这七个重要阶段。但是,它们都是在经过了一段时期的繁荣昌盛之后接连灭亡了。

那么,这些朝代灭亡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一、秦朝:劳民伤财,奉行苛政。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其统治制度是相当残酷的。受商鞅变法的影响,统一后的秦朝制度更是变本加厉,稍有不慎便上酷刑,其中,诛灭九族也源于秦朝。所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劳民伤财建成的富丽堂皇的阿房宫,成为了亡秦的一个重要的象征物。

在繁重的徭役之下,人民不可避免地对秦王朝产生了叛反心理。其次,丞相的权力过大,秦朝执行的三公九卿制,并没能避免权力侧重于丞相的现象。奸臣赵高毁灭了秦国,但是,若没有权倾朝野的丞相李斯支持,赵高怎么能让他的阴谋一步步成功呢?

最终,“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二、汉朝:郡国并行,重用外戚。汉朝统一后,也效仿秦朝实行郡县制。但是,为了彰显威严,巩固统治,虽然,实行了郡县并行制,可是,其本质却是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结合。而且,汉朝大肆地重用外戚、分封诸侯,不但没有达到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还因此爆发了“七国之乱”。

之后,七国之乱的平定使诸侯王的暂时被削弱,但是,因其制度的问题根深蒂固。在后来汉王朝与诸侯的战斗中,又陷入到了连年的战乱之中,因此,国力丧失,最后,走向了灭亡。

三、唐朝:藩镇林立,危及中央。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无论是在科技、武器还是农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它走向灭亡的原因主要在于“藩镇”。唐朝统一后,在全国设藩,肆意封节度使管辖各个地区,最终,导致了地方权力的严重扩张,使得安史之乱爆发。

此后,唐朝在多事之秋中岌岌可危,最终,还是走向了灭亡。

多少年是一个轮回?

一个轮回是六十年

天地日月,多少年一轮回?

这个有点大啊,呵呵 如果按中国纪年方式的话,应该是一甲子吧,60年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