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2116

易经乾坤两卦爻辞,周易六十四卦怎么看卦

兴仁信息网2024-01-31 18:07:520

易经卜卦断爻的方法,卦辞爻解

这种说法在古籍中有所流传,但个人认为不对,因为这是一种僵化的看法,掩盖了周易卦爻辞用法的本源。采用卦爻辞断卦,虽然是上古之法,但仅在那个时代流行,汉代以后,并不流行——这是因为卦爻辞只是文王、周公等人对易理的一种运用而已,而那时的易理学术远没有汉代以后发达。所以那时的易理、卦理的发挥都有限;那时还是易学的早期、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阶段。近现代卦爻辞断法的实践,好像比较有名、有大量真实断例的,也就只有日本的《高岛易断》了。

再说的那种朱熹的断法,为什么是僵化的认知?个人认为,那不符合《周易》卦爻辞的功能。周易的六十四卦,仅仅是64个原始“静卦”,而不是全部“卦”。爻动,指的是在某一个静卦基础上派生出的一个“动卦”,但这个动卦不等于就是变卦的那个静卦——动卦也就是静卦之间的中间形态。比如,乾卦初爻动,变卦为天风姤,那么乾卦初爻动=天风姤吗? 绝对不等于,这是不同的卦。所以朱熹那个说法里面,当变爻超过3个,就看变卦卦爻辞的说法、以及五爻变以静爻爻辞断的说法,均属狗屁不通。

比如说,乾卦初、二、五爻动,变卦是火山旅。这是一个“动卦”,既不是乾卦也不是旅卦,不应该看乾卦和旅卦的卦辞;而应该综合乾卦初、二、五爻的爻辞做出一个综合判断。朱熹不明白这个道理,但发明这套用法的文王、周公人家是明白的,所以乾卦六爻都动的判断,人家给了一个“用九”的断词——“见群龙无首,吉!”。什么是“用九”?就是乾卦六爻都动时的综合断词,这个绝对不等于坤卦静卦(乾六爻动的变卦为坤卦),也和坤卦的爻辞没有关系!

《易经》中关于乾坤两卦的原文及翻译?

第一讲 乾卦

乾卦象征天,天的四种本质特征是:元、亨、利、贞。

1、天之阳气是始生万物的本原,称为"元"。

2、天能使万物流布成形,无不亨通,称为"亨"。

3、天能使万物和谐,各得其利,称为"利"

4、天能使万物,正固持久地存在,称为"贞"。

总之,天之阳气是万物资生之本,又制约,主宰着整个世界。天有开创万物并使之亨通,正固的"功德",元、亨、利、贞被称为乾之"四德"。

《彖》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译:天的运行刚劲强健,君子因此不停息地发愤图强。

乾卦六爻的爻辞:

初九,潜龙勿用。

意译:龙潜在水中,暂时不能发挥作用。

《彖》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意译:初期阶段,应暂行潜藏。

乾卦的卦辞以天为象征,六爻的爻辞以龙为象征。龙是善变之物,能够潜水,行地,飞天,海陆空三栖,取龙为象,可以达到假象喻意,以明变化的目的。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意译: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大德大才之人出现。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乾乾:健行不息。若:语助词。厉:危险。

意译:君子整天勤奋不息,甚至夜间时时警惕,虽然面临危险也无祸害。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意译:相机而动,跃起上进,无咎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意译:飞龙上天,有利大德大才之人出现。

九五在所有卦里都是最吉之爻,此爻为"君位"。皇帝通称"九五之尊",就是这么来的。乾卦九五,刚健中正,纯粹而精,最为可贵。

上九,亢龙有悔。

意译:龙高飞到了极点,必有过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意译:出现一群龙,都不以首领自居,吉祥。

常用占断用语:

1、亨:通达,顺利。

2、利:有利,适宜。

3、吝:遗憾,麻烦,艰难。

4、厉:危险。

5、悔:忧虑,困厄。

6、咎:过错。

第二讲 坤卦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意译:元始,亨通,利于雌马以柔顺坚持正道,君子有所往,如果争先前行会迷入歧途;如果随从人后,就会有人出来作主,有利。向西南走会得到朋友,向东北走会失去朋友,这时安于坚持正道是吉祥的。(攸:所。贞,坚持正道。)

坤卦以柔顺的雌马为象征,坚持柔顺便是正道。坤是纯阴之气,本质是阴柔顺从,乾为君道,坤为臣道。

初六,履霜,坚冰至。

译:踩着微霜,知道坚冰快要出现了。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译:正直,端方,胸襟阔大,方能担负起辅佐之重任。不用"修习",也能成功。"无为而无不为"。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译:蕴含美德,不显露,吉。辅佐君王的事业,不以成功自居,最后才会有结果。(章:文采、美德。)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译:扎紧囊口,免遭危害,也不求赞誉。

六五,黄裳,元吉。

译:穿黄色裙裳,大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译:龙在原野上争斗,流出青黄混杂的血。龙是本气阳的象征物,坤阴气极盛,转化为与乾阳抗争,血流遍野。

用六,利永贞。

译:永远坚持正道,以阴返阳为终结。

《易经》每卦中都有爻辞,它能代表时间吗?怎么确定具体事情的时间!高 ...

易经六十四卦中有十二消息卦是对应十二个月份的,以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等十二卦配十二月。其组成由乾坤二卦相互推移而形成的十二卦,为众卦之基础,依阴阳消息的次序排列卦。

复卦初六 冬至 姤卦初九 夏至

临卦六三 大寒 遁卦九三 大暑

泰卦九五 雨水 否卦六五 处暑

大壮初九 春分 观卦初九 秋分

夬卦六三 谷雨 剥卦六三 霜降

乾卦六五 小满 坤卦六五 小雪

消息卦以“乾”卦含子、丑、寅、卯、辰、巳,“坤”卦含午、未、申、酉、戌、亥,以两卦十二爻表示一年的十二个月。(或称为一年循环周期)。

亦有人以十二辟卦代表一日十二时辰内阴气与阳气消长情形,一日之中亥时为最阴之时故以全阴爻之坤卦代表,过了子时后阳气渐生,故以一阳生之复卦代表,在寅时,正处与白天与夜晚交替之时,故阴阳互半。直到到了午时,阴气渐生,故以一阴生之姤卦为代表,此后阴气渐生,直到亥时,如此循环。

但一般比较普遍的使用是用天干地支代表年月日乃至时辰,这种方法很普遍,在网上查很容易。天干地支不算是从易经中出来的,但是又极强的对应性。

周易八卦的卦象以及爻辞

六爻不变,以本卦卦辞断;

一爻变,以本卦变爻爻辞断;

两爻变,以本卦两个爻辞断,但以上者为主;

三爻变,以本卦与变卦卦辞断;本卦为贞(体),变卦为悔(用);

四爻变,以变卦之两不变爻爻辞断,但以下者为主;

五爻变,以变卦之不变爻爻辞断;

六爻变,以变卦之卦辞断,乾坤两卦则以「用」辞断。

卦辞和爻辞 有什么区别

卦辞乃一卦之旨,爻辞乃是围绕卦旨分门别类的评述。不懂它,就无可知道一卦之意,解读易经,首先搞懂阴阳组成的卦象,再弄懂卦爻辞之意方可。

《周易》中的卦辞和爻辞是如何由来的?

《周易》中用‘—’和‘--’两个最基本的符号代表阳和阴;把这两种符号迭列三层,如三(乾)、三(坤)等,可以形成八种组合形式,称为八卦;用八卦的卦象两两重迭,又能组合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每卦又有六爻。六十四卦每卦有卦辞,每爻有爻辞,分别阐述各卦各爻的意义,卦辞和爻辞是《周易》的经文。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