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2384

古时取名字看什么书,取名字在哪里取什么书

兴仁信息网2024-02-05 19:51:040

古代人在取名上有哪些讲究?

古人取名,大至帝旺将相,小到黎民百姓,都非常注重五行理论的运用,因为他们认为天地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世间诸般和谐皆由于五行的生克制化,“五行取名”就是按照这种原理去实现五行的平衡。

例子:成祖一朱棣(木)→仁宗——朱高炽(火)→ 宣宗——朱瞻基(土)→英宗——朱祁镇(金)→ 宪宗——朱见深(水)→孝宗——朱佑樘(木)→ 武宗——朱厚照(火)→穆宗——朱载垕(土)→ 神宗——朱翊钧(金)→光宗——朱常洛(水)→ 思宗——朱由检(木)

从历史的习俗沿革来看,名有乳名、本名、学名、曾用名、笔名、艺名等之分。

乳名,也叫奶名、小名、小字,是一个人在孩童时期的名字。如小二、小三、宝贝、宝宝……,长大以后一般不用,除非长辈对晚辈偶尔呼之。

笔名,常常是文人墨客依据自己的喜好在其作品上署的别名。

艺名,即艺人演出时用的别名,如白玉霜,原名李慧敏,双名李桂珍,是评剧表演艺术家,其艺术风格,被称为“白派”。从以上“名”的各色特异的表现形式来看,既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称谓,又象征着一个人的职业、地位和身份……

“字”的产生,是出于避讳,也就是尊崇长辈的伦理需要。古代人在祭祀神灵和先祖的时候,为了表示恭敬,不敢直接称呼先祖的名,这样就产生了字。因此,“字”实际上是表示尊敬的人名。

古人取名字,名与字之间是有一定意义上的联系的,互相映衬,互相补充。

例如:屈原,字平,原为名,平为字,平与原二字相连。

孔融,字文举,融为名,意为融会贯通,文举为字,文章一举成名,文星高照。

白居易,字乐天,乐天与居易,相辅相成。

号,有很多古人除了有姓有名有字外,还有号,号是我国姓名文化中一个很有趣味的现象,广义的号有多种,有别号、绰号、谥号之分,号是自取的,也有别人赠予的。狭义的“号”是一个人的别字,又为别号。别号在文人中比较流行,名与字一般有一定的联系,而号与名无任何限制,别号始于唐,盛于宋,而亡于清。

字与号在清末以后,随着中国文化的变迁,很少再有人沿用,而逐渐被笔名、艺名、绰号等取代。

古代起名要从两本书里找,男孩和女孩各有一本,书名是什么来着?

我听过一个当代女作家的讲座,听她说中国人起名字,如果是男孩则在《易经》中找,如果是女孩,则在《诗经》中找

古代有哪些名人的名字是从书中取的?

林微因的名字,取自《诗经·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她的本名是林微音,后来改成林微因了。

古代人都是怎么取名字的?

当然 名字不只是一个称谓 从古到今 名字一般都被赋予某些意义 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社会、风俗、重要节庆日等等用作名字

取名字一般都看什么书啊 ?

查字典吧

可以取名字的古诗词有哪些?

1,《桃夭》

作者: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2,《静女》

——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3,《国风·邶风·新台》

——诗经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