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384

“黑黄金” 被中国“啃”下了

中国新闻网2021-07-07 20:39:360

原标题:“黑黄金” ,被中国“啃”下了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 (左雨晴)钓鱼发烧友手中的钓鱼竿,高尔夫球场上挥舞的球杆……这些看似普通的运动器材,其制作材料是被誉为“黑黄金” 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大丝束碳纤维,但中国却长期依赖进口。如今,中国打破了这一技术壁垒,大丝束碳纤维也正走入量产。

{image=1}

“这是中国要不到、买不来的独门绝技。”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副总经理黄翔宇向中新网表示。

新材料之王,强度是钢的7倍至9倍

碳纤维是指含碳量在95%以上的新型高性能纤维,制造工艺十分复杂,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越的综合性能,被称为21世纪的“新材料之王”。

碳纤维原丝集束在一起,形成性能不同的碳纤维丝束。在国内,每束碳纤维基本处于0.1万根-1.2万根之间的,称为小丝束碳纤维;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万根(简称48K)的,称为大丝束碳纤维。

“48K大丝束碳纤维直径只有头发丝的1/50,密度不到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倍至9倍。”

黄翔宇告诉中新网,大丝束碳纤维的最大优势,就是在相同生产条件下,可大幅度提高碳纤维单线产能和质量性能,并实现生产低成本化,从而打破碳纤维高昂价格带来的应用局限,让普通百姓都能用得起碳纤维的优质产品。

目前,大丝束碳纤维在交通运输、能源、体育运动、基础设施、工业制造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既有像钓鱼竿、羽毛球拍这样的体育用品,也涉及飞机部件、轨道交通原材料、车身等高端制造领域,是名副其实的“黑黄金”。

责任编辑:刘光博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