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519

创新药出海加速:从2800万美元到26亿美元,对外授权模式跑通了!

市场资讯2021-11-01 17:42:130

原标题:创新药出海加速:从2800万美元到26亿美元,对外授权模式跑通了!

杜苏敏

来源: 时代周报

未来中国创新药企业重点布局方向

创新药出海加速。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0年-2021年8月31日,共有38个国内药物项目以License-out形式出海,其中7个项目的交易金额超过10亿美元。

近年,国内创新药企的研发实力不断提升,中国新药License-out交易的数量增多,交易额屡创新高。License-out,即“对外授权”或“授权输出”,指药企将药品或产品组合的研发、商业化或市场行销权利让与给其他单位,是相当常见的合作模式。

广州某私募机构投资总监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License-out之所以在国内如此火爆,除了近几年国内药企的创新能力增强以外,还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受国内医保的控费压力影响;二是市场空间有限,压缩了创新药的投入回报率;三是上市药企本身还未盈利或商业化能力不足,需要通过海外授权的方式来回笼资金,缓解资金压力。”该投资总监说。

“整体来说还是产业成熟度的体现,尤其是这几年CRO(研发外包)的兴起,让很多生物科技企业有机会做创新药。”10月26日,一位不愿具名的创新药企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如果说是10年前,没有风投,没有CRO,科学家也不愿意回国,这时候要做创新药,产业环境并不完善,但差不多是近五年,“这些条件都具备了,就可以做了”。

创新药“出海”火爆

2007年,微芯生物为缓解资金压力,以2800万美元将其在研产品西达本胺在中国以外的全球开发权益授权给美国HUYA公司,开创中国创新药海外License-out的先河。

然而,此后五年,国内只出现1起创新药海外License-out的案例。直到2017年中国加入ICH(人用药品技术要求国际协调理事会),监管体系与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License-out交易数量才逐渐增加。

“中国加入ICH,各项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实现了国内与海外的互认,这也为药企出海奠定了基础。”上述创新药企内部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称。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07-2016年这10年间,中国海外授权项目数量总共只有10个。到了2017-2019年,中国海外授权项目数量仅三年就达到16个。2020年国内药物出海数量迎来爆发性增长,总计23个,当中有3项授权金额在10亿美元以上,这一年也被称作创新药License-out元年。

2021年前8个月,国内药物海外授权项目数量就达15个,在已披露交易金额的12个项目中,有8个项目交易金额超过5亿美元,其中4项超过10亿美元,涉及君实生物(688180.SH)、荣昌生物(09995.HK)等药企。

其中,8月8日,荣昌生物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西雅图基因达成全球独家许可协议,合作开发和商业化ADC新药维迪西妥单抗。根据协议,荣昌生物将获得潜在收入总额高达26亿美元,创下单药License-out新纪录。

从2800万美元到26亿美元,国内License-out交易数量逐渐增加的同时,交易金额也在不断突破。

一位一级市场投资机构的人士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是产业发展规律所致。“中国制药业在过去20多年间经历了从仿制药、me-too药、到快速跟进式创新几个阶段,目前正逐步开始研发全球首创新药。从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超过一半的医疗费用都用于全球首创新药(First in class)的产品。”他说。

IQVIA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国内处方药市场约1.2万亿元(含仿制药);另据医药市场调研机构Evaluate统计,2020年全球处方药市场将达到9040亿美元,约5.8万亿元,2026年将达到1.4万亿美元。

“创新药一旦有能力走向全球市场,销售额的天花板就可以提高5-10倍,”前述行业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集采政策的全面推行也是国内License-out爆发的一剂催化剂。在“集采”影响下,国内创新药“内卷”严重,最典型的就是PD-1,很多企业在立项时预计一年的售价约为20万元,而在“集采”推行后,售价约为3万元。药物价格的预期与最终实际的价格不符,前期的投入难以收回,出海是提高商业回报的方式。

而License-out是全球市场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Cortellis数据库统计,自2019年起,获得FDA上市批准的新药中,大约60%都经过至少一次授权交易,2020年在美国获批的肿瘤药全部经过交易。这一现象说明,初创的生物科技公司和大型药厂互相依赖,也意味着优势互补的合作,有助于提高新药研发的成功率。

9月25日,加科思药业(01167.HK)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印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对于一个License-out项目,要关注的不只是首付款,还包括里程碑付款、上市后的销售分成。王印祥举例称,“如果销售分成是10%,被授权方一年总销售额若达到100亿元,那授权方就可以获得10亿元的利润。”

除此之外,交易金额也是判断License-out含金量的关键指标。上述创新药企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强调,不仅要看交易总金额,更要横向对比同一类型药物的交易价格,“比如荣昌生物ADC药物的交易总额虽然在国内已经算很高的,但同样是ADC领域的授权交易,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的交易总金额为60亿美元”。

新特点涌现,投资者热捧

除了数量不断增加、交易金额屡破新高之外,国内药企License-out还呈现出药物适应症多样化、参与企业类型日益丰富的新特点。

2007-2015年,国内License-out药物的适应症只有肿瘤,后来陆续增加了病毒性肝炎、免疫系统疾病、眼科、COVID-19、抗衰老、糖尿病等。

据MedTrend不完全统计,在2020-2021年9月的海外授权品种中,肿瘤药仍占总量的53%,约有38例;新冠病毒相关药品和疫苗占比13%;中枢神经系统用药(CNS)和免疫系统用药,各占10%;眼科用药占比4%。

国盛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目前参与国际化的企业除了在国内市场具有坚实基础的恒瑞医药(600276.SH),研发实力强劲的生物制药企业代表,如信达生物(01801.HK)、百济神州(BGNE.US;06160.HK),也是国内药物License-out的主力提供者。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生物科技公司与转型创新药的传统药企,如天镜生物(IMAB.US)、绿叶制药(02186.HK)以及科伦药业(002422.SZ)等,均纷纷加入海外授权的队伍。

越来越多的本土创新药企将目光投向海外,希望开启国际化。另一方面,国内投资者也愈发看重企业“走出去”的能力。

在今年9月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期间,华泰证券研究所A+H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代雯就表示,“从去年到今年,一个非常大的趋势,就是我们对走出去更加看重了。一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更加看重企业及其产品走出去的能力。这意味着拥有License-out产品的药企可能在资本市场上更受欢迎。”代雯表示。

不过,药企要真正“走出去”,也需要具备特定条件。王印祥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首先,产品本身是全球首创新药(First in class),项目要基于全新靶点,并且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红海竞争的靶点很难达成大额的对外授权交易;第二,所有的数据要符合国际标准,专利保护完善;第三,项目在美国申报IND(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的进度要做到全球前三。

根据IQVIA统计,全球第一个上市的药物平均市场份额为64%,第二个上市的药物为25%,而第三个上市的药物的市场份额只有百分之十几。

据王印祥介绍,加科思的SHP2抑制剂正是同时满足了上述这三点。2020年夏天,这款产品以4500万美元首付款、8.11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及百分之十几的全球市场销售分成授权给艾伯维。这笔交易让加科思有望获得超过8.5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5亿元)的License-out收入。

“加科思成立时就确立了以‘全球市场’为目标,现阶段通过License-out获取全球市场份额是更高效的做法。”王印祥对时代周报记者称,“搭建创新药的全球销售体系是一项综合且复杂的工作,需要在各个市场部署团队,并且常年深耕于当地市场,创立时间不长的生物科技公司很难在现阶段投入大量资源。全球头部的大型制药公司具有完备的全球销售体系和长期积累的品牌效应,双方展开优势互补的合作是当下更为高效的做法。”

国盛证券在研报指出,License-out数量激增,项目金额不断创造新高,说明国内药企的研发能力逐渐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国内创新药日益渐备参与国际竞争的硬实力。通过“引入+自研”的高效组合拳推进研发,通过授权方式开辟海外市场,突破国内市场盈利天花板,是未来中国创新药企业重点布局的方向。

“对于国内药企而言,尤其是生物科技企业,License-out未来肯定会成为一种新常态。”前述广州某私募机构投资总监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一个新药从最初研发到商业化,周期至少要10年,对于小的药企来说,成本太高,风险也大;而大的制药企业,规模虽大,创新能力却不足,加上研发效率下降,也需要生物科技企业的这些项目。

责任编辑:王珊珊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