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535

半月谈:科研成果转化,不能只摘桃不种桃

半月谈2020-07-14 15:30:430

原标题:科研成果转化,不能只摘桃不种桃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家科学技术硬实力进行了全面检验。一大批生产工艺技术提升、实验室科研成果被迅速转化落地,为遏制疫情蔓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大环境改善,科技成果的转化周期正明显缩短,但局部存在“摘桃子”式落地转化、“数豆子”式考核评价、发展需求与创新供给对接不畅等现象,正制约着成果转化效率。

{image=1}

1

活水灌溉,科技成果转化加速

“一线科研人员进行成果转化的热情越来越高,因为从中找到了做研究的价值。”39岁的肖永飞,是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研究员。他告诉半月谈记者,2017年以来,通过与机动车零配件企业协同解决行业症结、分享发展红利,科研团队成员年终奖平均涨幅超过30%。

外部政策环境向好,让科研人员干事创业有了持久的激情。早在2012年,山东省就明确提出,允许和鼓励在鲁高校、科研院所职务发明成果的所得收益,按至少60%、最多95%的比例划归科研人员与团队拥有。

今年开始执行的《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提出,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持有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后,应当由单位对完成、转化该项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鼓励企业加大对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经费投入。

令科研人员高兴的是,以往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往往卡在工厂化生产的临门一脚,如今这种情况正在改变。山东省设立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校(院)地产学研协同创新基金,由校(院)、地方政府、企业按1:1:2的比例投入。山东省科学院高新技术产业(中试)基地主任朱运海说,项目申报时要求科研单位与企业先有实质性合作,验收时重点考察科研单位横向收入与企业实际效益凭证,引导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活水灌溉,让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在政策引领下,高校、科研院所、科创企业等创新主体迎来多路资金力挺。上海将杨浦区设立为科技履约贷联动试点区域,银行提供不超过10亿元规模的贷款,市区两级政府共同设立风险补偿准备金3000万元,用于该区科技企业履约责任保证保险。

银行方面,工商银行与上海国际知识产权运营平台联合推出“科创知产贷”,对拥有发明专利且达到一定评价标准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追加知识产权质押的信贷产品。与此同时,一批中小银行也推出类似“科技成果转化贷”的创新产品。

2

不肯“种桃”爱“摘桃”

部分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支持科研成果转化已达到很高水准。科研成果转化周期已明显缩短,科研与产业的界限正愈发模糊。但在实践环节,从“0”到“1”的原始创新难获青睐,“摘桃子”式转化成熟科研成果更为常见。

“整体上看,科研创新的周期正在缩短。迭代速度很快的高新技术领域,更是力求18个月到36个月实现成果转化。”山东山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董火民表示,高校、科研院所与产业主体的边界日趋模糊,许多产业的领跑者主动向研究团队靠拢,及时跟踪前沿技术进展。

转化节奏加快的同时,一些痼疾仍在掣肘。朱运海表示,部分企业长期轻视科研创新投入,往往到了因技术落后被市场淘汰的边缘,才以“赌一把”的心态倾力投入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瞄准“短平快”创新、“摘桃子”式转化,急功近利的心态昭然若揭。

部分地方政府在吸引科研团队入驻与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同样抱着“交钥匙工程”心理。这种心理多源自行政职能部门的评价导向,比如十分看重落地多少企业、引进多少专家、当年贡献多少税收等数据指标,对原始创新的服务和对创新模式的突破关注不足。

3

从“金蛋论”到“母鸡论”

今年4月底,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共同印发《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提出切实把尊重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并加大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完善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体系,支持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基础研究。

{image=2}

“尽快建立起以人才为核心评价要素的科研成果转化风险评估机制,是当前紧迫的课题。换言之,就是要从过去‘金蛋论’转变为‘母鸡论’。”董火民认为,科研成果转化就是将专家的脑中知识、纸上专利,变为依托于产业平台的产品或服务,这值得在制度上给予特别设计。

朱运海表示,从基础研究到实验室成果,再到小试、中试,科研成果转化的成本呈几何级增长,必须从源头活水下工夫。许多转化项目,是在中试环节功亏一篑的。“改革需要不断延伸,让科研成果转化在各个阶段都能找到合作方与资金,最终让企业家与科学家彼此成就。”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以政府为主导的科研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体制机制不够灵活。有的基金没有将财政资金投入前瞻性、颠覆性、战略性项目中,反而是从众跟风投资。有的基金评价方式过于机械,以单个项目投资盈亏为评价标准,“数豆子”式评价忽视了科研创新投资本身的高风险与高收益。

科研人员与产业信息对接仍需精准。各地惯于举行需求对接会、面对面洽谈会、路演观摩会等方式,推动产学研对接。但部分业内人士反映,这样的活动虽热闹一时,但实际更像是一场“大型相亲会”,效益反而不尽如人意。当前,既熟悉科研成果潜质又了解市场痛点的专业服务机构,依然供不应求。

责任编辑:祝加贝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