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策略:经济超预期回升成为一个新的业绩改善的逻辑
相关阅读:
李大霄:中国核心资产基本面并未改变
星石投资杨玲:市场回调后行情还在吗?
原标题:【招商策略】市场风格的悄然变化,一个新核心逻辑崛起 ——A股投资策略周报(0719)
来源:招商策略研究
现阶段A股运行阶段,正好就是从流动性驱动向基本面驱动的转折期,见顶信号尚未出现;短期市场上涨的斜率可能放缓,局部波动加大。由于基建、地产、制造业投资、可选消费的景气度持续改善,经济超预期回升成为一个新的业绩改善的逻辑,部分业绩边际改善而长期逻辑改善的“成长型周期股”亦受到市场青睐。
核心观点
【观策·论市】本质上,市场整体“牛”“熊”,取决于企业盈利和流动性的情况。目前的流动性尚可,而我们认为在地产链、基建链、制造业投资链都可能超预期的背景下,未来一年企业盈利增速改善的行业将会明显增多。在这样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标的表现出“短期业绩改善”,但凡能赋予一个中长期逻辑,就可以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成长型周期股”是下一阶段市场的投资重点方向,这些标的隐藏在建材、环保与公用事业、家电、轻工、有色、化工、电子、保险、券商、机械、电新等行业中。
【复盘·内观】在多重因素的冲击下,本周市场调整幅度较大,但部分板块相对抗跌,如建筑建材和农林牧渔板块取得了正收益,其中建筑建材受益于市场对于汛期过后投资增速加快的预期、部分公司中报预告超预期以及板块短期涨幅有限等因素,农林牧渔板块则因投资者对汛期来临农产品涨价的预期以及板块避险属性的加成,公用事业板块则受益于国家绿色大基金的事件催化等,此外,如家电、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等板块则是长线资金的战场,短期市场冲击难以造成长线资金离场,体现出一定的防御属性。
【中观·景气】二季度GDP增速(3.2%)基本符合预期,第二产业恢复较快;疫情反复抑制了住宿和餐饮业的恢复,而其他大部分行业增速环比出现明显改善且恢复至正值,其中建筑业恢复力度最大,预计是与基建等稳增长项目的落地存在较大的关系;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6月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继续修复但斜率进一步放缓。房地产、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均出现一定的好转,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已经修复至正增长,基建投资是拉动整体投资回暖的核心力量,制造业投资恢复程度相对有限。6月消费数据跌幅继续收窄,回暖程度略低于市场预期。
【资金·众寡】内外资分化,新成立公募基金保持高位。7月13日-7月17日期间,北上资金转为大规模净流出,当周净流出191亿元;融资资金降温,不过仍保持较大规模净流入,在前4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406亿元。另外,公募基金发行仍保持较高水平,当周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合计超千亿份;ETF资金再度转为流出,净流出规模近150亿元。总体来看,北上资金的大幅流出一定程度带动A股剧烈波动,股市流动性高位回落,预计未来北上资金波动将逐渐减弱。下周科创板迎来解禁高峰(金麒麟分析师),或造成短期情绪扰动。
【主题·风向】本周产业观察——苹果AR技术再获进展,关注主题机会。近期,苹果申请了一项新专利,即用眼睛来控制增强现实(AR)眼镜。5G R16标准的冻结,意味着低时延场景功能基本实现,AR/VR技术痛点的解决,全球虚拟现实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预计2020年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2017-2022年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70%,VR为占据主体地位,AR增速显著。建议关注AR/VR领域投资机会。
【数据·估值】本周全部A股估值水平下行,PE(TTM)下行0.7X至17.9X;计算机、休闲服务、通信估值明显下行,而建筑材料、农林牧渔估值上涨。
【风险提示】经济数据低于预期,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疫情扩散超预期。
01
观策·论市——市场风格的悄然变化,一个核心逻辑的崛起
? 市场风格的悄然变化
在经历七月以来的热闹与喧嚣后,本周市场受到内外共同因素共振出现了调整。牛市预期迅速降温。我们在上期周报中已经写到,“现阶段A股运行阶段,正好就是从流动性驱动向基本面驱动的转折期,见顶信号尚未出现;业绩改善的行业正在增多,业绩驱动的特征将会越来越明显。短期市场上涨的斜率可能放缓,局部波动加大,但是拉长来看不同行业轮涨普涨的概率较大。”
A股始终是业绩驱动的高效定价市场,只不过偶尔投资者会把短期业绩改善当成永远,也会偶尔将长期业绩增长在短期定价。大家说A股投资者风格善变,但是A股投资者一直都没有变,永远喜欢短期业绩增长,长期逻辑顺,空间大的标的。业绩改善过程中会不断将乐观因素计入,从而给予更高的定价。但是,A股投资者很难忍受业绩持续下滑,无论这个公司有多优秀,业绩恶化过程中会不断把悲观因素放大,从而将估值杀到地板价。比如茅台、美的、平安这样的超级白马,在业绩下滑阶段,也都曾被杀到地板价。
策略分析喜欢扯些有的没的,什么“涨跌全看监管意志”“涨跌全看特朗普”“涨跌全看美国/美国股市脸色”,这些认知最终只会导向一个结果——卖飞业绩持续改善,长期优秀的标的。而投资者实际操作过程中是一个一个标的、一个一个细分行业考察业绩的边际变化。短期外部扰动,只会造成短期的波动,而不会影响趋势。出了一点点小利好就大呼“牛市来了”“十年黄金”,出了一点点利空就大呼“牛市结束”“该减仓了”,都不符合投资者的实际投资思路,也不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健康股市的基本原则。因此,判断市场走势的另外一个方法,就是看业绩改善的行业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如果没有任何行业业绩改善,那就是熊市,如果有一半的行业业绩改善,就是结构牛市,有一半以上的行业在业绩改善,那就是“牛市”。
此前,业绩改善最明显的行业毫无疑问就是医药、电子、养殖食品等必需消费类、游戏计算机等在线信息消费类,也成为上半年市场的主战场。而另外其他行业受到疫情影响,业绩受到很大打击。因此,去年以来至6月,A股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而从月初开始,市场风格在发生悄然变化,随着一个一个经济数据改善,市场开始正式进入经济改善带来企业盈利改善的逻辑。因此,七月以来,金融、周期也加入了上涨的阵营,几乎所有行业都开始上涨,大家就觉得是“牛市”,而金融周期上涨带来了更多的高风险偏好增量资金,也使得市场波动加大。
而上周市场大幅震荡,高风险偏好部分被震荡出局,市场逐渐回到理性定价的逻辑上来。从结构上来看,部分投资者开始转战经济复苏带来的周期、可选消费中的具有成长属性的标的——成长型周期股。典型的代表是建材中的成长标的,公用事业中的环保,家电中的小家电,化工中的超级龙头,机械中的具有自动化属性的标的。当然,医药农林牧渔因为业绩优秀,仍然还是受到投资者青睐。
从上周能够逆势上涨的股票来看,部分具有成长属性的周期股、可选消费受到青睐。
? 一个核心逻辑的崛起——三大投资增速有望在下半年超预期回升
展望未来,地产链、基建链、制造业投资链均有可能超预期回升,本轮回升的高点是确定性的明年上半年,那么只要标的优秀,到明年上半年业绩的大幅改善是大概率,如果能够附加长期成长逻辑——那就变成成长型周期股,周期、可选、制造领域也可以像医药、科技一样找出大牛股。
地产链
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上半年地产销售过于糟糕,而且30大中城市地产本身自2017年以来就并不是特别景气,累计的刚需在这一轮货币宽松中有释放的趋势,30大中城市的销量明显回升。
地产开发商今年的融资环境明显改善,4月份之后开发商加大了拿地的力度,年内土地购置费已经转正,而新开工面积和投资完成额也迅速回升,单月已经转正。
由于今年棚改货币化退出,地产投资很难像此前几年整体那么高,但是,由于疫情改变了信贷投放力度,因此地产链迎来一个小复苏。
地产上游和下游都有望迎来需求改善,如果能够叠加一个长期市占率提升或者品类扩张的逻辑,就是具备牛股基因了。家电、轻工制造、建材中不乏这样的标的。
基建链
地产刺激是不可能刺激的,在疫情对失业率构成巨大挑战背景下,基建成为政府能够总量控制的重要的稳增长的手段,1-6月,基建审批项目金额同比增速达到114%。正是由于如此多基建项目的投放,后续我们看到挖机、重卡的销量持续超预期。
项目审批——信贷到位——挖机重卡到位,接下来就剩开工了,但当前南方普遍大雨,施工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在淡季过后,大宗商品的需求可能会超预期回升。
而今年长江水患肆虐,凸显了基建领域仍然存在一定短板,总书记在7月17日政治局会议中指出——“把重大工程建设、重要基础设施补短板、城市内涝治理、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等纳入“十四五”规划中统筹考虑”。
制造业投资链
今年制造业的投资有望比预期更加强,制造业投资的领先指标百大中城市的工业供应土地面积回升至15%左右,回到历史比较高的水平。制造业投资后续有望超预期。我们认为制造业投资超预期的原因有四个方面原因:
第一,新兴行业需求旺盛。以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为代表的新兴行业,扩产动力十足。
第二,政府支持。在经历了2018~2019年的融资环境偏紧之后,过去一年多股价上涨,融资问题解决,叠加今年政府对于制造业投资支持力度加大,融资成本明显降低,融资环境明显改善。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力度较大。
第三,疫情期间,中小微企业供给能力受到挑战,很多需求方将订单转移至大中型企业,大中型企业反而可以逆势扩产。此外,疫情期间有很多与防疫物资生产相关的投资。
第四,企业家信心恢复。
微观层面的价格表现
从微观价格指标来看,当前大宗商品价格的表现并不是全面上涨,可能的原因目前并不是旺季。但是由于需求的边际改善,如果供给哪怕存在一点问题,价格就会出现明显上涨,典型的是铜和铝。玻璃期货也创下了2013年的新高。其他商品价格都是在犹豫中震荡前行。
由于当前是建筑业的淡季,今年长江中下游水患严重,因此,需求始终让市场担忧。但是如果上述三大投资同时启动,8月以后大宗的价格可能再度迎来一轮明显的上涨。
在这个过程中,以建材、化工、有色金属中不乏仍然具备市占率提升、品类扩张的长期逻辑的标的可供投资者进行选择。
? 总结:“成长型周期股”是下一阶段重点关注的领域
本质上,市场整体“牛”“熊”,从中期来看不取决于市场认知,不取决于市场怎么认为,而是取决于企业盈利和流动性的情况。目前的流动性尚可,而我们认为在地产链、基建链、制造业投资链都可能超预期的背景下,未来一年企业盈利增速改善的行业将会明显增多。在这样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标的表现出“短期业绩改善”,但凡能赋予一个中长期逻辑,就可以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成长型周期股”是下一阶段市场的投资重点方向,这些标的隐藏在建材、环保与公用事业、家电、轻工、有色、化工、电子、保险、券商、机械、电新等行业中。
02
复盘·内观——市场波动加大,外资大规模流出
本周市场调整幅度较大,各大宽基指数均大幅下跌,市场成交也在周四、周五跌破1.5万亿,其中周五缩量明显至1.09万亿,北向资金全周净流出191亿,其中周二单个交易日净流出174亿,创了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规模的历史记录,全市场单周成交7.44万亿,较上周的8.15万亿缩量。从板块上来看,创业板指跌幅小于中小板指和上证指数,消费龙头指数明显抗跌,科技龙头指数跌幅较大,单周跌幅超10%。
本周市场大跌,北向资金大规模流出,主要原因在于,1、外资连续净流出,且流出幅度较大,对市场资金与情绪产生一定负面影响。2、我国近日外围形势愈加严峻,继英国宣布停用华为设备之后,美国宣称将对华为实施新的签证限制,引发投资者担忧。3、监管持续给市场降温,主要措施包括严查场外配资以及国家队多次减持。4、中芯国际等新股上市,造成一定的资金分流。5、前期科技消费医药等强势板块涨幅较大,资金集中抱团,有一定的调整需求。
从风格上来看,本周成长风格和金融风格板块跌幅较大,一方面,成长和金融板块短期涨幅较大,市场调整期间,活跃资金可能率先撤出此类板块,另一方面,前期监管持续给市场降温对金融板块情绪影响较大,而中芯国际上市后,对于科技板块资金的引流效果明显,科技板块短期流动性因此承压,而消费板块相对抗跌,主要原因在于,虽然周中出了一些情绪面利空,例如贵州茅台遭官媒点名,但资金抱团消费龙头板块的核心原因在于景气度和确定性,均是中长期逻辑,并且中长线资金弹药充足,因此短期冲击难以造成抱团瓦解。
从行业层面来看,本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建筑建材和农林牧渔板块取得了正收益,其余26个板块均下跌,其中,TMT、非银、商贸零售板块跌幅较大,此外,相对抗跌的板块有公用事业、轻工制造、家电、化工、医药生物、国防军工、食品饮料等板块,其中建筑建材受益于市场对于汛期过后投资增速加快的预期、部分公司中报预告超预期以及板块短期涨幅有限等因素,农林牧渔板块则因投资者对汛期来临农产品涨价的预期以及板块避险属性的加成,公用事业板块则受益于国家绿色大基金的事件催化等,此外,如家电、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等板块则是长线资金的战场,短期市场冲击难以造成长线资金离场,体现出一定的防御属性。
03
中观·景气——二季度经济数据的关键信息
二季度GDP增速(3.2%)基本符合预期,第二产业恢复较快。一季度经济增长快速下滑之后,二季度经济呈现“V”型反弹,修复程度基本符合预期;第一、二、三产业GDP同比均恢复至正增长,二季度第二产业GDP增速已经回升至4.7%(Q1为-9.6%)。从具体行业上来看,疫情反复抑制了住宿和餐饮业的恢复,二季度GDP增速为-18.0%,与服务业相关度较大的租赁和商务服务行业GDP增速也维持在负增长区间;而其他行业基本上环比一季度GDP增速出现明显改善且恢复至正值,其中建筑业恢复力度最大,由一季度的-17.5%上升至7.8%,预计与基建等稳增长项目的落地存在较大的关系。在一季度较高增速的基础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二季度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GDP增速已经攀升至15.7%,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的增长。
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继续修复但斜率进一步放缓。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暖至4.8%(前值为4.4%),前5个月累计同比跌幅收窄至-1.3%(前值为-2.8%);经济生产活动延续了3月以来改善的趋势,但环比改善程度逐月放缓;二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4.4%,与去年四季度比相比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6月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相比上月出现小幅放缓,由5月的5.2%回落至5月的5.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扩大至5.5%。高技术制造业依然保持较快的增长,上半年累计同比增速为4.5%,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5.8个百分点。
从细分行业来看,大约有一半的行业增加值相比上月出现加速好转,其中烟草制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电力热力的生产、化学纤维、医药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等板块增速明显提升。6月工业增加值增速最高的五大行业分别是汽车制造业(乘用车产销触底反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5G建设和新基建的推进)、专用设备制造(工程机械如挖掘机等量价齐升)、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通用设备、仪器仪表等。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表现尚可的必需消费品行业如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和酒饮料制造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长略显疲态。
从重要工业品的生产情况来看,六月工业机器人、汽车、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智能手机、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等产量同比继续好转,尤其是工业机器人、智能手机和基站的产量同比已经恢复至20%以上。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跌幅收窄至-3.1%(1-5月为-6.3%),其中房地产、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均出现一定的好转,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已经修复至正增长,基建投资是拉动整体投资回暖的核心力量,制造业投资恢复程度相对有限。房地产投资上半年累计同比增速回升至1.9%,目前房地产销量情况也处于好转之中。前6个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跌幅收窄至-11.7%,在企业盈利改善幅度有限的情况下进行进一步资本开支的可能性是比较低的。前6个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速为-2.7%,说明基建投资力度正在加码且基建项目落地的速度在加快,这与发改委公布的基建项目审批投资额和项目数量快速好转相一致。
从制造业细分行业的上半年投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行业投资增长出现明显修复,6月医药制造、化学纤维、农副产品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加工、食品制造等行业的投资增速出现快速反弹;而目前仅有医药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加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石油加工等行业投资增速已经恢复至正值。整体来看,医药制造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趋势较为良好。
6月消费数据跌幅继续收窄,回暖程度略低于市场预期,单月限额以上消费同比再次转为负增长。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收窄至-11.4%(1-5月为-13.5%),剔除汽车后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0.9%;6月单月增速为-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2.9%),限额以上同比增速回落至-0.4%,剔除汽车以外当月同比增速为-1.0%。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规模继续扩大,占全部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5.2%。
细分项目中,化妆品类、通讯器材、书报杂志、办公用品、家电音像器材、体育娱乐类消费反弹幅度最为明显;在去年同期高基数背景下,权重行业汽车消费再次转为负增长;化妆品、体育娱乐、饮料类、通讯器材、日用品类消费增速维持在相对高位。
大众消费和地产产业链消费也处于好转中,其中地产产业链消费加速恢复。6月大众消费和地产消费单月同比增速分别为9.4%和7.6%,相比5月提升了1.1和3.8个百分点。大众消费板块中, 粮油食品、饮料、日用品类和化妆品类保持较高的零售额增速,对整体大众消费板块增长带来较大的支撑;地产消费中,家电和音响器材零售快速回暖。
04
资金·众寡——内外资分化,新成立公募基金保持高位
从全周资金流动的情况来看,7月13日~7月17日期间,北上资金转为大规模净流出,当周净流出191亿元;融资资金降温,不过仍保持较大规模净流入,在前4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406亿元。另外,公募基金发行仍保持较高水平,当周新成立主动和被动偏股类公募基金合计超千亿份;ETF资金再度转为流出,净流出规模近150亿元。
从本周新成立的偏股类公募基金来看,主要集中在新兴成长行业、科技类行业,另外有多只投资于创业板的股票型基金成立。
从ETF净申购来看,本周ETF转向大幅净赎回,其中沪深300ETF净赎回较多,创业板ETF净申购较多,医药、金融地产等行业ETF有净申购。具体来看,股票型ETF总体净赎回52亿份,对应净流出资金规模近150亿元。其中,沪深300ETF净赎回29亿份,而创业板ETF净申购18.6亿份;中证500ETF、上证50ETF也有赎回。行业方面,信息技术ETF净赎回4.6亿份;金融地产、军工、原材料ETF均净申购。
本周(7月13日~7月17日)北上资金大幅波动,从此前的强势流入转为大幅净流出,当周净流出191亿元。行业偏好上,北上资金加仓规模较高的包括非银金融、计算机,分别净买入55亿元和19.6亿元。大幅净卖出食品饮料、电子、银行等,分别净卖出69亿元、52.5亿元和35亿元。如果从大类行业来看,本周北上资金各大类板块的相对净买入额差异持续收窄,金融周期>科技>消费医药。
个股方面,净买入规模较高的主要包括中国平安(+14亿元)、立讯精密(+9.24亿元)等;净卖出规模较高的包括五粮液(-38亿元)、贵州茅台(-21亿元)、中国中免(-17.6亿元)等。总体来看,近期北上资金持续卖出白酒龙头,而在市场大幅回调后对电子龙头有所加仓;对保险和券商龙头连续多周加仓。
两融方面,融资资金热情相比前一周明显降温,不过整体仍保持了较大规模净流入,前四个交易日净流入406亿元。从行业偏好来看,电子行业净买入规模最高,其次为医药、银行等。具体的,电子融资净买入45亿元,医药、银行等行业分别融资净买入36亿元和27亿元。从个股来看,融资净买入较高个股主要集中在证券行业,包括东方财富、中银证券、光大证券等,另外中芯国际获得近24亿元的融资净买入,贵州茅台和招商银行的净买入额也也较高;净卖出最多个股包括紫光国微、华天科技、第一创业等,不过净卖出规模均比较低。
从资金需求来看,重要股东仍保持较高的净减持规模和计划减持规模。本周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持3亿元,减持159亿元,净减持156亿元,较前期略降但仍比较高。另外,公告的计划减持规模为201亿元,相比前期减半。未来一周将迎来科创板集中解禁高峰,全部A股解禁规模将达到2589亿元。
05
主题·风向——苹果AR技术再获进展,关注主题机会
本周市场大幅下跌,Wind全A指数周度下跌4.51%,沪深300周度下跌4.39%,创业板指本周下跌4.18%,本周涨幅居前主要为水泥、医废处理、疫苗相关主题。
本周和下周值得关注的主题事件有:
1、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越来越近,人行计划在美团测试数字货币
继7月8日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滴滴出行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后,7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计划在美团点评运营的平台上测试其数字货币,朝着数字人民币的广泛普及迈出重大一步。据悉,美团近来在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探讨数字货币电子支付(DCEP)的虚拟法币在现实世界的使用。合作细节尚未最终敲定。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也在与哔哩哔哩就测试进行磋商。(网易)
2、氮化镓——OPPO展示了全新的125W超级闪充技术和65W AirVOOC无线闪充技术,并且还推出了两款mini超闪适配器。其中最为亮眼的125W超级闪充技术在上一代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升级,充电功率几乎翻了一倍,面对一台4000mAh容量的手机,5分钟即可充电41%,完全充满仅需20分钟左右。(格隆汇)
3、国家大基金——中芯国际14nm工厂获国家大基金二期百亿注资
7月17日,大基金二期和上海集成电路基金二期对中芯南方注资15亿美元和7.5亿美元。中芯南方为一家12英寸晶圆厂,主要满足中芯国际14nm及以下先进工艺节点的研发和量产计划,投资总额高达120.4亿美元,目前已实现每月6000片14nm晶圆产能。(新浪财经)
4、环保——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和上海市共同成立885亿元国家绿色发展基金
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和上海市举行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揭牌仪式。该基金注册资本885亿元,由财政部、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部分金融机构和相关行业企业共同向基金出资,中央财政出资100亿元。机构预计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清洁能源等重点投资领域的上市公司有望获得该基金关注。(格隆汇)
5、人造肉——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大举进军国际市场
继7月2日人造肉第一股BeyondMeat在官网宣布将正式进入中国内地零售市场并登陆上海的50家盒马鲜生门店后,公司再次计划携手零售合作伙伴进军巴西市场。(TechWeb、格隆汇)
6、半导体——欧盟拟大力发展半导体,计划生产全球20%的芯片
7月15日,欧盟工业负责人Thierry Breton表示,驱动联网汽车、智能手机和高性能计算机等各类产品的半导体,是大多数关键和战略价值链的起点。但欧洲目前在全球处理器和其他微电子产品产量中的占比不到10%。他将探索建立欧洲微电子联盟,初始公共和民间投资总额至高达300亿欧元(340亿美元)。
随着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半导体成为个国家与地区竞争的高地。此前,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开始寻求美国联邦政府通过一项370亿美元的补贴草案,以保障美国半导体行业的竞争力,包括为新建晶圆制造工厂提供补贴,为寻求吸引半导体投资的州提供援助,以及增加研发经费。(半导体行业观察)
7、碳化硅——英飞凌推出62 mm Coolsic模块,为碳化硅开辟新应用领域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7月14日宣布为其1200VCoolSiC mosfet模块系列新增了一款62mm工业。据介绍,该新品采用成熟的62mm器件半桥拓扑设计,以及沟槽栅芯片技术,为碳化硅打开了250kW以上(硅lGBT技术在62mm封装的功率密度极限)中等功率应用的大门。在传统62mm1GBT模块基础上,将碳化硅的应用范围扩展到了太阳能、服务器、储能、电动汽车充电桩、牵引以及商用感应电磁炉和功率转换系统等。(今日芯闻)
8、芯片——亚德诺半导体收购竞争对手Maxim
美国半导体制造商Analog Devices(ADI)宣布,将以大约210亿美的价格收购竞争对手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以提高其在汽车和5G芯片制造领域的市场份额。这是今年迄今为止美国最大一笔并购交易。这也是ADI有史以来最大一笔收购,合并后公司的市值约为680亿美元,将与包括德州仪器在内的更大竞争对手抗衡。(新浪财经)
9、PC——PC新时代,JEDEC固态技术协会发布DDR5内存规范
据外媒anandtech报道,JEDEC固态技术协会7月15日发布了下一个主流存储器标准DDR5 SDRAM的最终规范,这将标志着计算机存储器开发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自90年代末以来,DDR的最新版本一直在驱动PC,服务器以及所有产品之间的发展。DDR5再次扩展了DDR内存的功能,使峰值内存速度提高了一倍,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内存大小。预计到2021年,基于新标准的硬件将在服务器级别开始采用,然后再推广到客户端PC和其他设备。(今日芯闻)
10、数字经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4大类15个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包括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数字政务、产业化平台、传统企业数字化、“虚拟”产业园与产业集群、无人经济、微商电商和网络直播等新个体经济、短视频等微经济、共享经济等。(国家发改委官网)
本周产业观察——苹果AR技术再获进展,关注主题机会
近期,苹果申请了一项新专利,即用眼睛来控制增强现实(AR)眼镜,该项专利采用眼球追踪技术,可通过眼珠转动、眨眼和凝视来实现眼睛控制设备,凝视几秒钟可能会自动触发放大视图。苹果表示,这款眼镜可能会有一个触控界面,用户可通过触控方式或者语音助手Siri来控制,该专利不仅限于AR产品,它可以用在任何配备摄像头的设备上。根据多方消息,这种镜片至少还需要一到两年才能实现量产。
5G R16标准的冻结,意味着低时延场景功能基本实现,AR/VR技术痛点的解决,全球虚拟现实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2018年全球虚拟现实市场规模超过7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预计2020年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2017-2022年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70%,VR为占据主体地位,AR增速显著。在终端整机方面,2018年全球终端出货量超过1200万台,预计到2020年整体终端出货量接近4000万台。
中国VR/AR市场增速较高,高于全球水平。根据IDC最新发布的《IDC全球增强与虚拟现实支出指南》,至2023年中国AR/VR市场支出规模将达到652.1亿美元,较2019年的预测(65.3亿美元)有显著增长。同时2018-2023年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到84.6%,高于全球市场78.3%的增长率。根据艾瑞咨询的预测,至2021年,中国VR消费级内容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78.9亿元。
短期来看,本次苹果AR技术再获进步,市场对AR/VR的关注度将有所上升。长期来看,5G带领下的新一轮科技周期已经到来,VR/AR有望成为消费电子最大增量来源,巨头技术进步推动行业持续发展,将创造更多需求。建议关注AR/VR领域的投资机会。
06
数据·估值——整体A股估值保持稳定
本周全部A股估值水平下行。截至7月17日收盘,全部A股PE(TTM)下行0.7X至17.9X,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69.0%分位数。创业板本周下行, PE(TTM)下行2.8X至56.6X,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65.4%。代表大盘股的沪深300指数PE(TTM)下行0.6X至13.4X,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78.8%分位数。代表小盘股的中证1000指数PE(TTM)下行1.8X至34.1X,处于2014年以来历史估值的44.1%分位数。
在行业估值方面,本周大多数板块估值下跌,其中,计算机、休闲服务、通信估值下跌明显,下跌幅度超过3.0X,而建筑材料、农林牧渔估值上涨。计算机板块市盈率下行7.7X至72.1X,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91.9%分位;休闲服务板块估值下行5.7X至87.8X,处于99.6%历史分位;通信板块估值下行3.7X至45.6X,处于50.4%历史分位;建筑材料板块市盈率上行0.3X至14.6X,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32.3%分位;农林牧渔板块市盈率上行0.3X至22.2X,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2.3%分位。截至7月17日收盘,一级行业估值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休闲服务、计算机、国防军工、医药生物、电子。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逯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