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诚泰财险"蛇吞象" 负债1600亿紫光集团下什么棋?
尽管双方在净资产、分支机构、展业范围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且尚未获得监管审批,但王慧轩与邹伟中的“一进一退”似乎也预示了诚泰财险入主幸福人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诚泰财险入局的背后,则是紫光集团的保险业乃至整个大金融板块的综合布局。如今正面临较大偿债压力的紫光集团,拥有一张长期廉价现金流的寿险牌照,显得至关重要。
偿债压力陡增 紫光集团何以解忧?
王慧轩之于紫光集团非常关键,其不仅为后者积极布局保险产业,谋得财险牌照,如今更在紫光集团偿债压力陡增之际,获得了“幸福”的流动性。
邹伟中是由幸福人寿的现任股东中国信达委派,曾任信达资产上海办事处副主任、信达财险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信达财险公司副总裁。
紫光集团是清华大学旗下的高科技企业,目前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集成电路企业,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企业。由清华大学旗下清华控股持股51%,由赵伟国旗下的北京健坤投资集团持股49%,董事长为赵伟国。紫光集团下设多家核心子公司,包括紫光股份、紫光国芯、紫光控股等上市公司。
但紫光集团涉足保险业则与王慧轩直接相关。
出身政府机关的王慧轩在2006年9月进入保险行业,其不仅主导筹建了两个寿险公司的省级分公司,还先后担任中国人寿和人保寿险三个省级分公司的主要领导职务。2009年4月,王慧轩在中国人保寿险总公司,任执行董事、副总裁。直到2016年7月,时任中国人保资本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裁的王慧轩辞职,加入紫光集团,任紫光集团董事、联席总裁。
王慧轩加入后仅8个月,也就是2017年3月,一份紫光集团作为第一大股东发起设立中青人寿的公告即流出,不过至今未有下文。
2017年4月,昆明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喜良曾与王慧轩见面,对推进紫光芯云产业园落地、设立高新技术转移专项基金等事项进行过沟通和交流。同年10月,云南省委书记陈豪、省长阮成发与王慧轩见面,并共同见证了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诚泰财险的总部就注册在昆明。
2018年底,紫光集团通过定增的方式,以28亿元取得诚泰财险33%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2019年1月,王慧轩任诚泰财险董事;2019年6月任诚泰财险董事长。
然而,2018年以来,紫光集团的业绩开始出现下滑,再加上未来3年内偿债压力剧增,引发了市场对其流动性和资金链的担忧。
紫光集团发行的债券自去年开始频频出现异动。先是去年10月底其2023年到期的美元债出现异动。今年3月,紫光集团旗下的债券“19紫光02”发生异动,4月8日,紫光集团发行的债券“19紫光01”再次出现异常波动,期间临时停牌,恢复交易后再次下跌,最终报收75.47元,跌幅达24.53%。有机构投资者表示,因此前北大方正集团债务危机之后,市场有所警觉,目前紫光集团的债券还没有出现太离谱的下跌,但其债券确实表现出较大的压力。
华夏时报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Wind数据显示,目前紫光集团旗下有23只存续债,债券余额292.36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债券12只,约126亿元。此外,紫光集团还有9只债券于1-3年内到期。除国内债以外,紫光集团旗下还包括境外美元债。
截至2019年末,紫光集团有息债务总额为1693.23亿元,占总负债的比例达到77.41%。其中,一年以内到期有息债务金额为851.03亿元,占比50.26%,一年以上到期有息债务金额为842.21亿元,占比49.74%。
“公司有息负债在报告期内继续增长,规模较大,在总负债中占比较高。未来公司偿债压力较大,需要大量流动资金偿还有息债务本息,如果公司经营状况出现下滑或者融资渠道减少,可能导致债券偿付受到不利影响。”紫光集团在2019年债券年报中如是指出。
平安证券曾在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剔除名校的光环后,校企基本面可能存在业务不强、债务依赖和债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紫光集团主营业务集中但高度依赖政府补助,从现金流角度来看,资金高度依赖债务滚动。倘若拿走校企带来的信仰加成,再融资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导致公司陷入流动性危机。
的确,紫光集团对政府补助依赖较高,从其披露的数据来看,2019年,紫光集团净利润为14.3亿元,较2018年亏损6.31亿元有较大增长。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则为-144.96亿元。
紫光集团在债券年报中明确表示:“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较大,主要为政府补助、处置非流动资产、金融资产价值变动等。”
2017年至2019年,紫光集团获得政府补助收入分别为26.16亿元、25.07亿元和40.09亿元,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达到64.04%、248.12%和136.42%。
幸福人寿的现金流优势
虽然对幸福人寿“蛇吞象”式收购还未获得监管批准,但诚泰财险针对幸福人寿的接管工作已经悄然推进。
如果说,紫光集团布局财险,推动诚泰财险的科技化转型,可为紫光集团及相关科技企业提供专业的保险保障,实现风险覆盖。
那么,在当下这样的“危难之际”,认购幸福人寿对于紫光集团而言,无疑多了一层优化现金流的考量。
有业内人士指出,紫光集团涉足保险牌照,或是从对资金的巨大需求缺口角度出发,保险业务与紫光集团半导体业务协同基础不多,行业间隔较大,其在保险市场的布局如果不是为半导体业务寻求资金平台,而是单独拓展金融板块,并不符合紫光集团的整体利益。
另一方面,保险业内人士王立刚曾分析指出,“从回报率角度来看,财险、寿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存在不小的差异,尤其当前财险公司盈利情况并不乐观。从资本角度而言,重寿险轻财险,或是布局财险后进一步谋求寿险牌照,均是常见趋势”。
回溯来看,去年12月,幸福人寿大股东中国信达宣布与独立第三方诚泰财险及东莞交投集团签署产权交易合同,拟向该两方转让股权。转让事项完成后,中国信达将不再拥有幸福人寿任何权益。诚泰财险则以44.12亿元对价受让30.39亿股股份,占幸福人寿总股本30%,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签署产权交易合同后,受让人按照合同约定全额缴纳了股权转让金75亿元。目前,该股权转让在监管审批过程之中。”幸福人寿在2019年报中披露道。
但诚泰财险与幸福人寿在体量上的悬殊,一度遭遇业界热议。从总资产、分支机构数量、业务收入等方面来看,诚泰财险的多项财务指标均低于幸福人寿。
如幸福人寿注册地在北京,在全国设有22家省级分公司,开设各级分支机构244家,2019年末总资产近631亿元,2019年的保险业务收入为82.5亿元。
而诚泰财险注册地在云南,目前,仅在云南、四川、河南、山西、湖南等5地开设分公司,以及70多家中心支公司、支公司,截至2019年末,总资产94亿。截至2019年末的保险业务收入仅为15.16亿元。
近日,本报记者从幸福人寿处确认,曾以工作组组长身份进驻该公司的诚泰财险董事长王慧轩,已经正式担任幸福人寿的临时负责人,原临时负责人邹伟中已卸任。
虽然诚泰财险对幸福人寿的接管工作已经在全面推进,不过,尚未得到监管审批的此笔交易,仍然存在未知数。
不过,有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收购交易和资产总量关系不大,而是和净资产关系比较大。从净资产来说,在收购的当时,诚泰财险是幸福人寿的1.44倍,因此“蛇吞象”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截至今年一季度,诚泰财险净资产为78.3亿,幸福人寿净资产为52.1亿元。
尽管中国信达出清幸福人寿股权的愿意与其近年业绩表现不佳有关,但后者作为存量有限的寿险牌照拥有较大优势。同时,监管层对开设分支机构的审慎,更显得在全国拥有22家省级分支机构的幸福人寿珍贵之处。
此前,诚泰财险在公告中直言,“此笔股权受让有利于诚泰财险基于客户视野提供一体化的保险保障服务,有利于利用投资标的22家省级分支机构的网络资源,推进机构建设和交叉销售”。其还强调,与幸福人寿的“产寿结合”也是紫光集团综合布局的重要考量。
但有保险中介机构人士分析,从渠道来看,幸福人寿的22家分支机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诚泰财险破除短期内分支机构有限的弊端,实现成本的把控,但基于财险、寿险产品需求程度、目标用户、产品复杂度、专业领域等差异,销售团队不会出现较大的交叉性。
另外,近年,监管层已对险企关联交易实行重点监管。这也意味着紫光集团目前通过保险与旗下实业结合仍然存有障碍。
如今,拥有财寿险绝对控股权的紫光集团金融羽翼渐丰,左右开工之下,其科技基因与金融业丰厚的现金流是互融共生,还是拖累主业,尚待观察。
?
金龙鱼:上半年净利29.7亿元 同比下降1.24%。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8月11日消息,金龙鱼: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9.7亿元,同比下降1.24%。责任编辑:冯体炜0000ST步森28亿元收购微动天下 "蛇吞象"式重组疑似借壳
上市不到十年先后4次易主,扣非净利润连续6年为负,逐渐“壳化”的步森股份又要开启跨界“蛇吞象”式的收购。9月26日,ST步森(维权)发布重组预案称,拟以非公开发行股份及现金支付的方式购买微动天下100%股权,交易对价为28.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8亿元交易对价远超上市公司上年度的资产总额及资产净额,如果重组导致上市公司实控人发生变化将触发借壳上市红线。0001中科三环:拟配股募资不超过7.2亿元 控股股东拟全额认购
新浪财经讯7月6日消息,中科三环公告,公司拟通过配股方式公开发行证券。本次配股募集资金总额预计不超过人民币7.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宁波科宁达基地新建及技改项目和中科三环赣州基地新建项目。控股股东三环控股承诺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配股股票。责任编辑:逯文云0000首例!在科创板公开披露举报信自查报告,发行人被举报认为不具备发行上市条件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文/梧桐盐友来源:梧桐树下V2022年2月14日,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关于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与该文件一同披露的还有发行人关于举报信核查函的自查报告,这也是首个在科创板公开披露举报信自查报告的案例。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