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413

7天6个跌停、业绩每况愈下 永悦科技高管集体减持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08-31 22:12:171

7天6个跌停,业绩每况愈下,永悦科技高管集体减持

来源: 富凯财经

富凯摘要

游资爆炒网红故事,迅速酿成暴跌事故,股价回到年初原点。

作者|股伯通

排版|十 一

8月31日晚,永悦科技发布《控股股东及董监高股份减持计划公告》,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付水法、付文英、付秀珍及总经理陈志山、董秘兼财务总监朱水宝、副总经理徐伟达、监事会主席王庆仁、监事王清常拟自本减持计划公告十五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7.88%。

{image=1}

按照永悦科技8月31日的收盘价9.02元/股计算,计划减持的股权市值为1.98亿元。熬过三年禁售期之后,一众高管终于迎来实现小目标的时刻。

逆势7天6跌停

2月3日的8.39元/股,仅剩10多亿市值的永悦科技,坊间流传即将“收购美腕”之后,一路涨至5月29日的28.76元/股,短短4个月时间,股价上涨2.5倍。但假的毕竟真不了,6月1日开始的7天6跌停,迅速把永悦科技打回原形。

{image=2}

永悦科技的爆炒始于一个市场传闻以及公司暧昧的回应。今年3月22日,有网友发帖称“市场传闻永悦科技正在筹划收购美腕(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老股东的阿里系资本湖畔山南也准备收购股权,一场抢购股权的资本大戏即将上演”。

天眼查资料显示,在美腕网络股权图中,杭州湖畔山南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其8.57%股权,其背后的控股股东是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彼时的美腕网络因为签约“口红一哥”李佳琦而快速走红。

4月9日,投资者在互动易上提问,“贵公司到底和美腕进展到哪一步?收购多少股权?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如何解决?”永悦科技回复称,“公司如有重大事项发生,公司会根据上交所相关规定及时履行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请持续关注公司公告。”

5天后,又有投资者提问,“近期股吧中有关于贵公司收购网红公司的信息,请问贵公司对于业务转型进军新兴市场的短期规划有哪些?贵公司进行业务转型后,原有业务如何进一步拓展是如何规划的?”

永悦科技在4月14日开盘前回复,“上市公司都希望通过内生和外延的发展给予投资者丰厚的回报,我司也不例外。在扎实做好现有主营业务外,以开放的态度学习、研究、接触各种新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我们也渴望着公司能够乌鸡变凤凰、丑小鸭蜕变成白天鹅。但很遗憾,奇迹尚未发生。截至目前,公司并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

不过,暧昧的回答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由此推动其成为游资爆炒的对象,而所谓的投资者提问是不是游资有意为之,也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业绩连年大跌

永悦科技主要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不饱和聚酯树脂,用于玻璃钢复合材料、人造石材、工艺品和涂料等产品,产品主要销往福建、广东。该公司在2020年半年报中称,目前,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企业集中度不高,竞争较为激烈。公司抓住近年来人造石材市场需求不断提升的市场机遇,成为国内人造石材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在人造石树脂这一细分领域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但其业绩表现并不像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样子。2017年上市当年,永悦科技就开始净利润下滑,2018年进一步加剧到下滑14.81%,2019年大幅下滑34.81%。今年上半年,净利润更是同比暴跌88.73%。

更令投资者胆寒的是,永悦科技今年前三季度都无望翻身。该公司在半年报中称,受全球疫情蔓延、贸易摩擦加剧、原油大幅下挫、下游需求不振等影响,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受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环境影响,下游客户产销量下降,公司获取订单水平均不及预期,预计2020 年1-9 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可能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鉴于永悦科技的业绩表现实在乏善可陈,券商研究所对其也少有关注,上市三年多来仅有国海证券表示了关注,但其去年底的溢美之词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好运。

研报称,公司位于福建泉惠石化园区,毗邻广东,原材料供应稳定、成本优势显著。但今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同比减少33.03%,主要系销售数量下降及销售价格受化工行业影响较去年同期的单价下降导致销售金额下滑。

永悦科技坦言,如果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将会给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对人造石材行业景气度造成一定影响。一旦人造石材行业景气度下降,该行业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需求也会随之下降,公司存在业绩下滑的风险。

银保监会郭主席曾表示,房地产业过度融资,不仅挤占其他产业信贷资源,也容易助长房地产的投资投机行为,使其泡沫化问题更趋严重。正是在一系列的监管政策和行业政策配合下,到2019年底,新增房地产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下降到了39%。今年1-5月份,进一步下降到了25%。

8月20日,住建部、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明确形成了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要求房地产企业合理安排经营活动和融资行为,防范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

由此来看,在一系列利空消息面前,控股股东家族以及高管团队选择集体减持也不足为奇。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志杰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