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爆款”两周的股基又凉? 债基下周迎“扎堆”发行
光大证券建议投资者不宜在此时继续参与短期波动的博弈,应在未来利率下行的过程中择机缩短组合的久期。
在债市走势已开始回暖,且买方机构又扎堆发行新债基时,短期仍有博弈的债券市场僵局能否在下周被打破,其中偏债基金16只,对于这个结果,下周将发行的30只基金中,可转债指数也开始出现止跌回升迹象。甚至债基发行能否重现昔日盛景,原标题:新基会| 风向又变!债基下周将迎“扎堆”发行,刚“爆款”两周的股基又凉了?
来源:资本深潜号
这个周末,公募基金前5个月募集规模比肩2015年大牛市的消息在投资圈刷屏。
此前两周,偏股基金在市场乏善可陈时,接连卖出爆款,更是引来不少关注。然而,风向似乎马上又要变了。
据Wind数据,下周(6.1-6.7)公募市场将有30只新基金发行,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偏股基金8只,指数基金6只;且4只限额发行的基金均为偏债基金。
对于可转债市场,光大证券指出,近一周偏股型可转债的涨幅中位数为1.61%,涨幅大于平衡型(0.96%)和偏债型(0.21%),入市需谨慎。
{image=1}
刚“爆款”两周的偏股基金又要凉了?
在债市回调近一个月,初现反弹苗头;暂停逾一个月的可转债打新重启时,下周债基发行会接力卖出爆款吗?
01
“债基”发行又成座上客
据Wind数据,截至5月31日,年初以来公募市场新成立基金规模达8020亿份,已超过了2015年大牛市时。
▼ 附图:中证转债指数
{image=3}
与此同时,但仍有较多不确定,且消费主线明显。
实际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很多人并不会感到意外,特别是对年初时偏股基金发行“爆款”频出的画面仍记忆犹新。
但自3月份起,随着股市行情回调,偏股基金发行也日渐转冷,债基发行一度成为公募市场发行的主力。
责任编辑:王帅,未来一段时间可转债相对占优的正股主要来自5个方向,分别为:1)医药生物;2)食品饮料等必须消费和复苏趋势强的可选消费;3)新旧基建;4)科技板块的龙头公司;5)受益于政策环境改善的券商。
近日,伴随着各种消息频出,市场避险情绪又开始升温,加之债市回调出现止跌反弹迹象,基金公司又开始将发行主阵地转向债基。
具体来说,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偏债基金有16只,偏股基金仅8只,另外指数基金6只。其中,包括人保鑫选双债、天弘中债3-5年金融债在内的4只基金将限额发售,而这4只基金均为债基。
债基俨然又成了公募发行市场的座上客。
▼ 附图:下周30只新发基金投资类型
{image=2}
02
可转债投资机会也再现
虽然从细分市场看,下周将发行的债基基本以纯债和债券指数型为主,并没有可转债基金,但可转债市场近几日发生的一些变化同样透露着一些机会。
比如,和国债等利率债一样,在回调近1个月之后,不代表新浪立场。
其认为。
其中,主动偏股基金募集规模达4020亿份,占去一半;同时偏债基金募集规模约2764亿份,指数基金募集规模约1064亿份。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暂停逾1个月的可转债打新也从周三(5月27日)起重启,且下周一(6月1日)还有一只可转债打新
此外,在可转债打新重启时,监管对可转债项目发行审批的节奏也有所加快,本周又有6家公司发行可转债获发审委通过,此前一周为4家。
{image=5}
03
债市短期仍有博弈
对于目前债市的观点,市场普遍分析认为随着5月债券供给高峰过去,对资金分流的情况将边际转弱,同时利率目前调整至高位,短期内将出现一个博弈的空间。
光大证券指出,目前基本面正处于稳步修复阶段,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与债市调整相关指标的拐点尚未确认来临。
近期长短端利率均出现一定程度向上调整,政府债券供给和5月末的企业所得税清缴只是短期干扰因素,宽松的政策环境仍是主基调,因此后续收益率继续向上的空间有限,后续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再度下行,需静观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经济复苏反弹情况。
▼ 附图:6.1-6.7将启动发行的30只基金
进入5月份,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以及债市出现大幅回调的背景下,债基发行再让位于股基。
{image=4}
证监会发文:公募REITs率先试水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或将受益
来源:华夏时报网记者:李未来公募REITs的横空出世,让国内中小投资者在购买商品房之外,又多了不动产领域的其他投资选择。8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下称“《指引》”),公募REITs将在基础设施领域率先试水,与此前的资产支持证券相比,公募REITs的发行对象不再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而是面向广大老百姓,流动性将大大提升。00006只权益新基金超百亿 前5月新基金募资逼近8000亿元
事实上,大型基金公司强大的渠道销售能力越发凸显。6只超百亿的权益新基金,均来自头部基金公司。其中,汇添富基金3只、易方达基金2只、华夏基金1只。“在监管层引导权益基金发展的大背景下,公募基金发挥了专业的投资管理能力,以业绩带动规模的增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今年前5个月,公募基金发行市场持续火热,新基金募资额逼近8000亿元。0000提升客户体验 长城基金实施直销费率优惠
近日,长城基金发布公告称,在公司线上直销系统实行费率优惠,其中,认/申购和定投业务费率调至4折,办理基金转换业务的,申购费补差费则低至0.1折。根据公告,本次让利活动为期一年,将持续到2022年11月9日。目前基金购买渠道大致可分为基金直销(主要为官网和APP)、银行和第三方代销平台,其中,银行和第三方代销平台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展开“费率大战”,而基金公司在自有平台上的直销费率则普遍相对较高。0000光大保德信“批量挖角”背后:高管离职 人事巨震
日前,一则关于“前海开源遭遇人事动荡,多位基金经理离任”的消息引起业内关注。根据公开信息,前海开源基金离职的多位员工均奔赴光大保德信基金。界面新闻发现,作为挖角的一方,光大保德信这两年同样遭遇了从董事长、总经理到副总经理等“大换血”的人事巨变。伴随着高层人事动荡,公司基金经理队伍也出现了变动。2020年以来,已有4位基金经理离任。0000后疫情时代:私募基金企业转型的两个重点是什么?
蒋文茜{image=1}近日,管理咨询公司奥纬咨询发布了一份名为《2020亚洲私募基金调研》的报告。通过对东南亚、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运作的40多支基金的调研,该报告阐明了新冠疫情影响下私募基金企业转型的重点。调研发现,大多数私募基金已落实针对疫情的响应计划,因此疫情对基金运作冲击有限,尤其对基金长期价值的影响很有限。后疫情时期,更深层次的转型势在必行。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