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百公募基金经理离职:转做私募业绩哪位强?公募哪家团队稳?
原标题:近两百公募基金经理离职:转做私募业绩哪位强?公募哪家团队稳?
近日,一位明星公募基金经理转私,引发业内关注。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网站公布的信息,上海钦沐资产管理合伙企业于九月初完成了备案登记,前富国基金的知名基金经理于洋认缴39%;法定代表人和实控人为柳士威,认缴51%,他曾担任百亿私募源乐晟的研究总监、中欧基金任职投资经理。
Wind数据显示,近一年以来(2020年1月1日-2020年9月18日)已有193名基金经理离任。离职数量较去年同期(2019年1月1日-2019年9月18日)相当,彼时离职基金经理数量为174位。
一直以来,公募机构的明星基金经理“奔私”的情况很普遍,如王亚伟、江晖、赵军、邱国鹭、邓晓峰等。公募基金经理因何“转私”?今年以来,这些“公奔私”基金经理业绩如何?
“老兵”排位:业绩前25%的私募基金经理62位 平均收益55.12%。
根据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数据统计,管理基金数量大于3只,具备公募背景,且今年以来业绩位于同类股票策略业绩前50%的私募基金经理共有124位。
从以上条件下筛选出来的“公奔私”基金经理的地区分布来看,近半位于上海,来自北京和深圳私募的基金经理占比相近,28位基金经理来自北京的私募,占比22.2%,27位来自深圳,占比21.43%。管理产品最多的是淡水泉的赵军、和聚投资的李泽刚、高毅资产的邓晓峰。
此外,星石投资的江晖、平安阖鼎的康朝锋、大岩资本的汪义平、景林资产的蒋锦志、九坤投资的姚齐聪、泓澄投资张弢、民森投资的蔡明、海宁拾贝投资的胡建平管理产品都在100以上。
从业时间大于5年,管理基金数量大于3只,具备公募背景,且今年以来业绩位于同类股票策略业绩前25%的私募基金经理共有62位。这部分公奔私基金经理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达到了55.12%。今年以来收益居前的公奔私基金经理大多聚集在上海和深圳两地。
“在这个行业,只要你有一定的知名度,大家知道你的业绩足够好,收入、工作等就都不是问题”,财经大V、知名博主望京博格郑志勇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
谈及基金经理的自立门户,从事宏观对冲的张翼翔强调基金经理拥有投资“模型”的意义。“每个基金经理几乎有一个恒定的,几乎是唯一的追求目标,就是准确、高效的投资模型。无论是巴菲特还是索罗斯,他们的模型几乎几十年没有改过,持续帮他们挣钱。如果模型成熟了,你手里有聚宝盆,怎么会愿意拿工资吃饭呢?”
张翼翔先后在中信证券、国信证券任首席投资顾问、基金经理后,2013年创办了铀链投资。
“如果基金经理还没有成熟的投资模型,那么离职只是想去不同的机构锻炼自己的模式使之更精确。如果自认为模型成熟了,大概率就是做私募合伙人了。”张翼翔说。
张翼翔透露,身边还有一些基金经理最终的职业是管理自有基金。“我认识的一位操盘手,量化模型的规模就是1000万,他就每年用自有资金从1000万开始投资,多赚的钱一年后拿出去,把账户归到1000万再来一轮。”
内有业绩考核、外有“挖人”诱惑
公募机构团队稳定性哪家强?
某公募行业从业者对记者表示:“一般来讲,连续两年内业绩都在行业后1/4的基金经理,会面临转岗或者是下课的压力。”
“在过去的几年里,股指涨幅有限,资产管理行业的扩张也不是很快,这必然加剧竞争。我关注到,有少数的公司规模是扩张的,但更多的公司规模是稳定甚至是缩小的,这种情况下,人员的流动肯定就会比较大,其中,尤以中小机构为甚”。相聚资本总经理梁辉表示。
“业绩不好的话,一年你可以有各种理由,两年就很勉强,三年绝对说不过去了,必然得走人。”铀链投资董事长兼基金经理张翼翔表示,受到2015年、2016年股市波动的影响,今年对基金经理是一个“验收期”,必然有大批业绩不佳的基金经理离职,才能跟投资人有交代。
“合格的基金经理是稀缺资源,他们不是学校里可以教得出来的,需要经验的积累,也要经过市场对他业绩的检验。”贾志表示。
一位猎头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除了公募机构、私募机构、券商资管、保险业,这半年成立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也非常希望能够“挖到”有能力的基金经理。“已有一些银行理财子公司跟我提出想要接触一些业绩不错的基金经理。”她表示。
随着公募规模发行创新高,大众对于基金投资经验逐步丰富,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也正面临全方位考验。与此同时,基金公司还要随时面临基金经理“公转私”造成的人才流失。在此背景下,哪些公募机构的团队稳定性较强?
从离职数量来看,今年截至9月18日,根据wind数据,离职数量最多的机构分别来自东吴基金、嘉实基金离职人数最多,均为7人。中邮基金、国泰基金离职的基金经理数量为6位。前海开源、中欧基金离职的基金经理数量为5位。申万菱信、大成、易方达等机构均有超过3位基金经理在今年离职。
根据私募排排网的调查,“公转私”的基金经理大部分来自大中型平台。因此,分析团队稳定性时,还需考虑公募机构规模。
根据8月10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基金管理机构非货币公募基金月均规模,华夏基金、博时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汇添富基金、富国基金、中银基金、嘉实基金、招商基金、易方达基金跻身前十。
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前十的这十家公募基金,基金经理人数在40-60人,平均管理年限约4年,人均管理资产在90亿-180亿之间,基金经理人均管理规模最大的机构是易方达基金,平均每位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达到了173.98亿,根据wind数据,从基金经理的团队稳定性来看,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华夏基金、招商基金、易方达基金稳定性居前。
责任编辑:陈志杰
又有基金经理当官啦 长盛基金郭堃升任公司副总经理
记者杜萌中小公募再度上演“升值加薪疯狂留人”。今日,长盛基金发布公告,基金经理郭堃升任公司副总经理。原公司副总经理王宁转任首席投资官。{image=1}公开资料显示,郭堃曾任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和家电行业分析师、制造业研究组组长,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2019年12月加入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研究部总监。0000徐翔出狱:120亿财产与110亿罚金如何处置?“泽熙系”可有明天?
导读:今日,昔日“私募一哥”徐翔刑满出狱。120亿财产与110亿罚金后续如何处置?其妻应莹表示,徐翔财产甄别案和离婚案目前仍没有新的进展。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作者丨叶麦穗、朱艺艺编辑丨李伊琳、张玉洁、刘巷今天(7月9日),昔日“私募一哥”徐翔刑满出狱。当日,徐翔的妻子应莹向媒体确认,家属已经接到了徐翔。0000最高净赚48% 首批新三板基金运行一年稳健启航
最高净赚48%!首批新三板基金运行一年稳健启航证券时报记者李树超去年6月12日~22日,华夏、富国、万家、招商、汇添富基金等五家公募首批可投新三板公募基金(简称“新三板基金”)成立,如今,首批新三板基金成立陆续满一年,平均收益率超30%,收益率最高逾48%,实现了稳健起步,但新三板精选层投资比例相对偏低。0000正心谷资本遭投资人举报事件后续:投资人保本赎回的概率究竟有多大?
◎有私募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正心谷资本事件本身来说,事情较为明了,私募基金确实亏损较多,投资者要求刚性兑付,但刚性兑付不合法,所以双方没有谈拢。{image=1}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6439800000杨德龙:全面解读2021年巴菲特股东大会!
备受关注的巴菲特股东大会落下帷幕,经过4个多小时的讲解,巴菲特和芒格对于投资者的问题都给予了精彩的回复,让听众醍醐灌顶。对于一些大家之前疑惑的问题,巴菲特和芒格都给予了很明确的解答。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