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252

谁将成为下一个爱尔眼科?

新浪财经综合2020-10-12 17:08:530

来源: 英才杂志

作者|丁景芝

10月12日,十年十倍的爱尔眼科(300015.SZ)股价达到历史新高,最高涨至57.5元,单日上涨约7%,爱尔眼科的市值首次超过2300亿。

爱尔眼科成立于2003年,于2009年创业板上市。其市值从最初的69.29亿元增长到2300亿,11年间,爱尔眼科增长超过32倍;2017-2019年,爱尔眼科的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1.74%、18.55%、22.51%,在A股来看,也处于很高的水平。

2020年上半年,爱尔眼科向投资人交出了一份超过预期的成绩,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64亿,同比降12.32%;实现净利6.76亿元,同比降2.72%。虽然半年来总体有所降低,但是爱尔眼科第二季度的表现让我们看到眼科龙头的生命力,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22亿,同比增长0.72%;实现净利润5.97亿,同比大增50.37%,单季净利润增速创近十年来新高。

爱尔眼科不愧是A股的黄金眼,造富能力一流,这一眼科龙头的出现是偶然吗?

不得不说,好赛道成就了爱尔眼科的高速发展。自2010年以来,眼科行业规模及就诊人数持续上升,令不断跑马圈地的爱尔眼科快速扩张。

行业机遇

眼科患者群体基数庞大,由于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以及用眼不当,国内眼科患病率上升。

据天风证券研报,2019年预计我国眼科医疗市场整体规模达到 1700亿,2015-2019年行业规模符合增速达到11.4%。其中眼科医疗服务市场大约为1240亿,是眼科市场空间最大的部分,占比达到73%;其次为眼科器械市场,2019年市场规模大约为267亿元,占比为16%;最后为眼科用药市场,行业规模约为193亿元,占比11%。

据爱尔眼科2020年中报,主要业务包括屈光手术、视光服务、白内障手术等,营收分别为15.41亿元、8.231亿元、6.255亿元。爱尔眼科处于眼科医疗服务这一最大的市场。

眼科是个特殊的医学领域,长期以来并未受到足够重视。如果只是眼睛干涩、近视、中轻度白内障,大部分患者处于认知模糊状态,因此国内眼科渗透率处于较低水平;而我国的国产眼科药品和器械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国外产品价格昂贵,普通患者不愿为改善生活状态付出更多的成本;同时,眼科属于高技术学科,国内相关医学人才培养没有跟上。因此,滞后的产业形态才出现造就千亿企业的机遇。

但是随着国人对健康的关注以及眼科手术技术的上升,国人对眼科手术的接受度提升。

眼科患者群体基数庞大,且由于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以及用眼不当,国内眼科患病率上升。据国元证券研报,未来5年屈光不正青少年患者预计达到1亿人。目前渗透率仅为1.5%,预计有望在未来3年内提升到 3%,市场空间有望达到200亿元;目前存量近视人群数量达到 4.5 亿人,屈光手术渗透率仅为0.33%,以SMILE和Trans PRK为主流的手术方式创伤小、恢复快、可做度数范围扩大,患者容易接受,预计市场有望达到300亿规模;中老年常见的白内障、黄斑病变及干眼症,预计患者群体对应为 1.7 亿人、6400 万人和 8000 万人。

因此,由于人口红利以及眼科手术渗透率的提升,因此眼科市场的空间进一步提升。目前在A股的上市公司包括从事眼科医疗服务的爱尔眼科(300015.SZ)、光正集团(002524.SZ);从事眼科耗材的昊海生科(688366.SH)、爱博医疗(688050.SH)、欧普康视(300595.SZ);从事眼科用药的兴齐眼药(300573.SZ)。

行业发展潜力巨大,眼科领域是否会再出现一个“爱尔眼科”?

寻找下一个爱尔眼科?

眼科市场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爱尔眼科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体量远远超过其他竞争者,不过也有地域性大型医院深耕当地。

从事眼科医疗服务的爱尔眼科和光正集团进行对比的话,两者的营收和净利润明显并不在同一量级,自上市以来,爱尔眼科的市占率稳步提升。2019年,公司的市占率就已经达到了6.82%。光正集团的毛利率和净利率都低于爱尔眼科,很大的原因是要降低价格从而取得竞争优势。

从年初至今的涨幅来看,市场对于大白马爱尔眼科的信心更足,不过受益于行业景气度,光正集团的市盈率还是处于较高的水平。

不过从光正集团的营收来源来看,除了和爱尔眼科一样的眼科疾病诊断、治疗,包括屈光项目、白内障项目外,业务本身还包括钢结构制作、燃气等业务,主营业务相对多元,其他业务并不享受眼科业务的高成长及高毛利。

从事眼科耗材的昊海生科、爱博医疗、欧普康视来进行对比的话,爱博医疗营收和利润的增速最快的,不过其规模也是最小的。从销售毛利率来看,毛利率最高的是爱博医疗,达到85.69%,不过欧普康视、昊海生科的毛利率也处于较高水平,分别为78.41%、77.31%,看来从事耗材产品的毛利率都处于较高水平。从销售净利率来看,欧普康视的净利率表现优秀,达到45.58%,昊海生科的净利率最低,为23.46%。从市盈率角度来看,爱博医疗的市盈率超过312倍,远远高于另外两家企业。

爱博医疗核心产品分别为人工晶状体和角膜塑形镜。国产第一款可折叠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由爱博医疗于2014年推出,人工晶状体现已有20多个产品型号,累计销售近100万片,是爱博医疗的支柱性业务。角膜塑形镜于2019年3月上市,与欧普康视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医用耗材大量采购中,人工晶体也在列。人工晶体领域长期由国外企业占领超过八成的市场份额,带量采购能极大提高国产人工晶体的市场占有率,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目前是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方法。对于爱博医疗而言,带量采购有利有弊,从量来看,的确有放大效果,但是产品价格也下降了。例如,安徽人工晶状体类有4家企业中标,包括爱博医疗、深圳市新产业眼科新技术有限公司等,平均降幅达到20.5%。从江苏省结果来看,平均降幅为26.89%,最大降幅为38%。

昊海生科不像爱博医疗主营业务集中在眼科。昊海生科2019年44.4%的收入来自眼科产品,18.7%的收入来自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22.4%的收入来自骨科产品,11.8%的收入来自防粘连及止血产品。

欧普康视主要产品是角膜塑形镜及镜片护理产品,这种简称ok镜的产品可以起到控制和治疗近视的作用,但价格不菲,一副ok镜的价格区间大约在7800-12800元。2019年,欧普康视实现营收6.47亿元,同比增长41.12%,归母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增长41.92%。

角膜塑形镜与人工晶状体一样作为眼科高值耗材,未来会随着带量采购的推进,而迎来国有产品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提升,欧普康视稳坐角膜塑形镜的第一把交椅。

从事滴眼液的兴齐眼药销售毛利率也非常可观,达到73.26%,但是销售净利润率只有个位数,而从市盈率来看,达到254倍。公司非常重视新产品研发,近期公司申报的环孢素滴眼液(Ⅱ)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药品注册批件》,该产品是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用于干眼症的环孢素眼用制剂。

眼科市场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爱尔眼科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体量远远超过其他竞争者,不过也有地域性大型医院深耕当地。而且,这些眼科企业也即将登陆资本市场,包括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等民营医疗机构。从事眼科业务的上市公司会越来越多,借助资本的力量,将国内的眼科做大做强。不过,企业的实际竞争能力还来自其构筑的核心壁垒,技术、渠道、资金实力缺一不可。

{image=1}

责任编辑:陈志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