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派投资:GDP增速转正、股指下跌 后市风格转化还是趋势延续?
【今日直播】
华商基金资产配置部总经理孙志远:前浪和后浪,分别适合买什么基金?
嘉实基金指数投资部总监、基金经理 陈正宪,嘉实基金指数投资部研究员 滕抒含,分享主题:理财真心话,你问我来答,解析行情将如何演绎,基金四季度怎么买?
富国双债增强债拟任基金经理俞晓斌:做债券投资,先求不败而后求胜
深圳前海厚生资产创始人 华猛:清空相对高估值标的,看好天然气行业
海投全球创始人CEO王金龙分享:强者恒强原则适用A股与美股
华兴资本首席经济学家李宗光分享:消费总爆发,经济全面回升可期
GDP增速转正,股指下跌,后市风格转化还是趋势延续?(少数派投资)
来源:少数派投资
{image=1}
十三年前的10月16日,A股达到历史最高点6124点;十三年后的今天,又一个轮回已经开始。虽然指数跌幅巨大,但仍然有不少好股票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甚至“十年十倍”。
站在当前时点,股民最关心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才能挑选出那些十倍牛股?现在的强势风格会延续还是转换?A股能够重现13年前的6000点辉煌吗?
回顾过去:
十年十倍股多产生于消费/科技行业
首先,牛股更容易在哪些行业中诞生?
以整体视角来看,统计全部28个申万一级行业2000-2019年的年化收益率,如下表所示。
{image=2}
可以看到,有8个行业的年化收益率跑赢了同期的万德全A。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家用电器这些消费行业更容易跑出明显的相对收益;而有些行业在长期确实不容易跑赢市场整体,比如纺服、公用事业等行业。其中,食品饮料行业的年化收益率最高(14.71%),与最低的纺织服装行业(3.31%)差距达到了3倍以上。
再以个股视角来看,东吴证券在最近的一篇策略报告中做出了统计:选择2000/1/1至2020/6/30区间内,从“上市一年后最大涨幅”和“上市一年至今累计涨幅”两个维度,各筛选涨幅前5%的个股取交集,得到长期视角下的十倍牛股共120只。
统计来看,这120只牛股中,有26只来自生物医药行业;食品饮料、电子各10只;计算机9只;其次是地产和军工,各7只。与上表对比可以看到,十倍牛股所在的行业普遍能够跑赢市场上主要的宽基指数。
那么,这些十倍牛股都具有什么特征?东吴证券在业绩层面给出了如下总结:
十倍股的净利润年化23%,显著高于全A,业绩高增稳定持久;ROE13%高于全A;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占营收比例9%高于全A。
聚焦现在:
价值相对成长显现出性价比
在前段时间的少数派报告《热门股还在上涨,该继续加码还是调整策略》中,我们列举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投资策略。但投资者该作何选择,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就在上周,三七互娱、信维通信、恒生电子等热门个股相继大跌,股民感叹市场一天杀掉一只大白马;今日早盘,以银行地产为首的低估值风格股票大涨,吸引很多投资者进入。
有人认为,近期市场的这些表现是风格即将转换的端倪,受益于公募在四季度倾向于防守的策略,低估值股票将受到青睐;也有人认为,这是昙花一现的表现,四季度及以后科技成长仍将继续占优。
当然,哪种说法正确,也只能事后判断。
虽然我们不知道市场的钟摆何时转向,但很明显,现在的风格仍然偏向科技成长。如下图,若以上证50指数表征价值风格,创业板指表征成长风格,那么“成长/价值”已经达到了历史67%分位数,这一比值只有在2014-2015年的水牛时期比现在更高。
{image=3}
当然,从一张相对强弱的走势图来预测市场走向,这并不严密。但是67%的分位数可能预示着,此时再追买成长股的潜在收益已经不大,价值股的潜在风险相对更小。
事实上,股市是一个混沌系统,决定股价的因素有很多。当自己看不清市场的时候,最忌追涨杀跌、来回切换风格。事先做好适合自身情况的配置计划,然后坚决执行,以不变应万变,才能避免遭受损失,把握住机会。
展望未来:
注册制使A股可期
“A股在我有生之年还能回到6000点吗?”
这是很多股民心中的疑问。
在我看来,因为“注册制改革”,A股从本质上已经变得不一样了。
健康的制度是孕育牛市的土壤。若干年后回头来看,注册制的作用与影响很可能与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一样大。
注册制提供足量的供给,交给投资者投票,市场优胜劣汰,再辅以严格的退市制度。最后,一定能有优秀的公司走出来,成为A股的核心资产。
据今天刚刚发布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中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0.7%,相比上半年的-1.6%已经转正。今年,中国也将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桥水一直表示做多中国,并且刚刚在境内备案了第二只私募基金;淡马锡持有中国资产比例也达到了有史以来29%的新高;今年基民纷纷入市,A股来自公募基金的流入量可能在万亿元左右。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买入力量。
A股权益资产相对其他大类资产有更好的投资价值,当下这几乎成为一种共识。无论成长还是价值,我们只需挑出收益风险比高的股票,剩下交给时间。
健康的制度、优质的公司、持续的资金流入三重共振,相信A股未来可期。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