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基金多只债基利润现亏损 股基净值几近全线飘绿
《中国科技投资》汪下弟
导语:资产规模曾位列前10的中银基金,已经一路跌至第18名,且债基占比高,权益类基金表现不佳、基金经理“一拖多”问题严重。
近日,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银基金”)一连公布了十余份基金产品三季报,经梳理统计显示,有7只基金产品出现亏损,均是债基;其中,中银中债1-3年期国开行债基利润亏损额高达5403.42万元。
由于债市自4月底开启了债券熊市且尚未有明确终结迹象,而债基占据着中银基金资产总规模的半壁江山,因而中银基金的整体业绩可能还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监管长期支持发展主动权益类基金,而中银基金的此类基金比重仅为10%左右,且净值表现不佳、存在基金经理“一拖多”等问题。
十二份债基季报中半数以上现亏损
10月14、16日,中银基金一共公布了15份基金产品三季报,其中有12份都是债基季报,3份是货基季报。记者统计得知,12只债基中有7只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其中中银中债1-3年期国开行债基的利润亏损额为5403.42万元。
剩余亏损的6只债基分别是中银安享债基、中银中债3-5年期农发行债基、中银澳享一年定期开放债基、中银丰进定期开放债基、中银纯债债券C、中银中债1-3年期农发行债基,利润亏损额分别为4529.27万元、4002.84万元、513.99万元、314.93万元、140.70万元、106.32万元。
根据中银中债1-3年期国开行债基的季报显示,该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2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96%。截止10月21日,中银中债1-3年期国开行债基的单位净值为1.0072;近六个月的净值跌幅为1.51%,同类基金为1.79%,排名为73|168。
另外,季报指出,三季度权益市场出现一定幅度上涨,债券市场各品种出现不同程度下跌。策略上,其保持合适的久期和杠杆比例,重点配置中短期线利率债。截止9月末,该基金持仓债券全部为国开债,不持有其他债券。
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中银中债1-3年期国开行债基前五名债券投资明细,分别为17国开06、18国开11、20国开06、16国开06、18国开12,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分别为28.31%、22.08%、20.49%、9.92%、5.91%。亏损额位列第二的中银安享债基的债券投资明细中,也出现了18国开11,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11.41%。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告诉记者,“债券市场自4月底开启的这一轮债券熊市,十年国债收益率也出现明显回升走势,为期半年时间的债券熊市尚未有明确终结迹象,债基表现整体逊色,一方面与债券熊市,货币利率抬升及债券供给压力成为之前债券熊市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之前股市持续活跃,股市吸金效应增强,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提升,引发资金风险偏好情绪改变,资产配置需求发生调节。”
“四季度估计还不能过于乐观,维持小震荡概率较大,股市与债市表现可能在四季度趋于平稳运行状态”,郭施亮进一步补充道。因此,上述已亏损的债基未来表现仍不太乐观。
天相投顾投资研究中心负责人贾志则向记者表示,“三季度债券市场不好,拖累了债基的收益,四季度债券市场会回暖。”
记者注意到,中银基金的债基有52只,规模为2291.03亿元,在中银基金资产总规模中所占比重高达67.21%,因此对于中银基金来说,债市不稳定直接影响债基和整体业绩表现。
股票基金净值表现欠佳
贾志还表示,“监管长期是支持发展主动权益类基金。”但是,中银基金主动权益类基金如混基和股基的规模所占比重较小,混基和股基的规模分别为391.07亿元、83.46亿元,两者合计占资产总规模比重仅13.92%。
尽管中银基金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小,净值表现也不佳。股基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的单位净值为2.31,截止10月20日,近一周的跌幅为2.33%,同类平均跌幅为1.25%,排名几近垫底为1386|1648(在1648只同类基金里业绩排名为1386)。
查看该基金重仓股票,第一重仓股长春高新(000661.SZ)持仓占比为9.53%,近三个月股价跌幅高达21.71%。该基金对长春高新不断加仓,2019年一季度,“医药茅台”长春高新进入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的前十大重仓股票明细中,持仓占比为3.83%,同年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的持仓占比分别为5.03%、5.84%、6.11%。2020年一季度再次加仓至9.89%,为第一重仓股,取代贵州茅台(600519.SH)的位置。截止6月30日,长春高新仍是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的第一重仓股。
可在此前,长春高新经历了一波闪崩跌停。9月14日,长春高新的收盘价为371.62元/股,跌了41.29元,对应跌幅为10%;当日市值缩水一百多亿元。目前,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对长春高新的持仓比例未公布。
另外,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的第三大重仓股三七互娱(002555.SZ)占净值比重为5.80%,近三个月股价跌幅为26.50%;第十大重仓股新媒股份(300770.SZ)占净值比重为3.72%,近三个月股价跌幅为23.94%。
值得关注的是,中银基金的股基中近一周只有中银“中证100”指数增强的净值出现小幅上涨,其余均是下跌的。中银新动力股票、中银智能制造股票、中银互联网+股票近一周的净值跌幅分别为2.75%、3.46%、4.01%。
中银瑞利混合A自成立以来的净值表现多为一般。截止10月20日,该基金的单位净值为1.165,近一个月净值涨幅仅为0.69%,低于同类基金均值1.71%,排名为1333|1978(在1978只同类基金里业绩排名为1333);近六个月净值涨幅为7.96%,同类基金均值为25.52%,排名为1647|1916(在1916只同类基金里业绩排名为1647);今年以来,该基金的净值涨幅为11.99%,同类基金均值却为30.81%,排名为1521|1900(在1900只同类基金里业绩排名为1512)。可见,中银瑞利混合A的净值表现多是低于同类基金的。
该基金的基金经理是苗婷,最新基金规模为7.55亿元。根据重仓股明细显示,前十大重仓股中有6只股票在近三个月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第一大重仓股恒生电子(600570.SH)占净值比重为3.10%,近三个月股价跌幅为9.04%;此外,该基金持有的格力电器(000651.SZ)、工商银行(601398.SH)、农业银行(601288.SH)、大秦铁路(601006.SH)、山东黄金(600547.SH)等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银瑞利混合A,苗婷还管理着其余13只基金产品,包括中银广利灵活配置混合A/C、中银新财富混合A/C等。中银广利灵活配置混合A今年以来净值涨幅为12.52%,低于同类基金的均值31.26%,排名为2577|3196(在3196只同类基金里业绩排名为2577);中银新财富混合A今年以来净值涨幅仅为9.30%,同类基金均值高达31.26%,排名垫底为2829|3196(在3196只同类基金里业绩排名为2829)。
中银基金的经理“一拖多”现象较为普遍。基金经理赵建忠管理着10只基金产品,包括中银沪深300等权重指数、中银中证100指数增强等;杨成管理着7只基金产品,包括中银丰利混合A/C、中银新趋势混合等。
此前,中银基金官网一连公布5份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显示,原因全系基金经理王妍一人离任,致使5只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均发生变化。(中银中高等级债基增聘陈玮为新任基金经理、王妍因个人原因离任;中银智享债基增聘田原为新任基金经理、王妍离任;中银利享定期开放债基、中银丰实定期开放债基的基金经理王妍离任,目前两个基金仅由陈鹄飞一人管理;中银季季红定期开放债基的基金经理王妍离任,由易芳菲新任基金经理。)
贾志告诉记者,一拖多会影响整体业绩表现,即便是复制策略,也会影响流动性管理,即集中持股,若遇到问题,则无法卖出。
针对上述权益类基金净值下跌、基金经理“一拖多”等问题,记者致函中银基金,截至发稿,未获对方回应。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ETF日报:政策干预不断,煤炭板块再度杀跌
特约作者:国泰基金10月20日,沪深两市指数全天窄幅震荡,量能略有放大。隔夜发改委连发三文稳定煤价,煤炭指数一度跌近10%;而三季报已开始亏损的电厂及新能源板块则发力向上。消费股内部出现分化,白酒股红盘稳固,而医疗行业则在受集采及迈瑞医疗财报影响全线下探。0001创金合信基金2022年度投资策略会权益专场举行 董梁:延续结构性轮动行情,风格趋于平衡
创金合信基金2022年投资策略会之量化专场,于1月5日晚8点到9点举行,创金合信基金首席量化投资官董梁领衔团队四位成员——创金合信量化核心混合基金经理马超、创金合信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经理孙悦、量化指数与国际部投资经理黄小虎和创金合信量化发现混合基金经理李添峰,联袂奉上一场量化投资盛宴,深度解读量化行业趋势与未来投资机遇。据悉,该专场以圆桌的形式交流,由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婧主持。0000蒸发86亿市值:南极电商再陷“造假”疑云 明星基金却在逆市加仓
蒸发86亿市值!南极电商再陷“造假”疑云明星基金却在逆市加仓来源:全景财经原创全小景靠卖吊牌年入13亿,这家另辟蹊径的电商企业,为何跌跌不休?2021年新年伊始,A股已是四连阳,但备受质疑的南极电商(002127)等来的却是四连阴,1月4日到7日,4个交易日股价下跌25.73%,市值蒸发86亿元。{image=1}0000李晓西: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经济转型时---关注高质量成长
在2020年12月20日举办的#2021红周刊投资峰会#上,华泰柏瑞基金副总经理、基金经理李晓西分享了投资观点: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经济转型时要重点关注高质量成长。降杠杆的过程中价值股业绩大幅跑输成长股。基于美国市场的经验,代表成长的科技和医药行业,代表价值的传统金融、工业和原材料行业。国内市场的成长主要在医药、大消费、科技TMT以及部分行业龙头公司等。(红周刊记者刘杰)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