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巨震:量化对冲基金需求猛增 再一次站上风口?
股市巨震!这类基金需求猛增,再一次站上风口?
中国基金报记者孙晓辉
自去年底开始,随着景顺长城、海富通、德邦等基金公司旗下量化对冲基金获批,该类产品发展迎来小高潮。
与往年相比,今年不仅量化对冲基金首发规模明显提升,存量产品中也出现了百亿基金。
业内人士表示,在打破刚兑及全球低利率背景下,低风险中收益的绝对收益产品需求旺盛,对冲策略也非常适合作为“固收+”策略的底仓配置。未来量化对冲与传统的“固收+”策略都有很大市场发展空间。
低风险+中收益
公募量化对冲产品受追捧
今年基金发行市场不仅频繁出现量化对冲产品的身影,且首发规模较往年明显提升。比如,富国量化对冲策略三个月、景顺长城量化对冲策略三个月、华夏安泰对冲策略3个月定开、申万菱信量化对冲策略等多只新产品发行规模均超过了10亿元,前两只甚至逼近3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存量产品中,汇添富绝对收益策略和海富通阿尔法对冲的规模在二季度末一举突破100亿元,汇添富绝对收益策略更是突破了200亿。
对此,海富通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监杜晓海表示,对冲策略具有和股债市场都不直接相关的特性,是一种全天候的绝对收益策略。在打破刚兑以及全球低利率背景下,银行理财子公司资产配置需求旺盛,对冲策略非常适合作为“固收+”策略的底仓配置。
“以前刚兑环境下,有很多风险貌似不高、收益却很可观的配置标的。投资人并不需要配置很多固收+策略。但随着利率越来越低,刚兑打破后信用风险越来越大,投资人转而选择‘固收+’产品。”
杜晓海称,在这样的环境下,量化对冲以及传统的“固收+”策略都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对冲策略跟股债都无关的独特性质也很容易得到绝对收益投资人的青睐。
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量化基金经理表示,今年公募量化对冲基金获得关注,主要源自对冲产品的低风险特征,而且预期收益比债券资产和理财资产更好。在资产荒环境下,这类低风险中等收益预期的资产得到追捧,主要是投资人用来替代债券、货币和银行理财产品。
中金基金量化基金经理魏孛表示,在当前环境下,低风险中收益的绝对收益产品,只要收益能做好,就能得到市场认可。
制约因素大幅降低
量化对冲产品生存环境改善
2013年12月嘉实绝对收益策略成立,是业内首只量化对冲基金。在2015年A股大跌前,公募量化对冲基金发展稳健,股灾发生后,股指期货遭遇了史上最严格的管控,量化对冲产品发展停滞。
上述北京量化基金经理称,前几年量化对冲产品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股指期货长期深度贴水,导致对冲成本高企,大大降低了产品收益。2017年以来,随着股指期货市场交易限制减少以及贴水收敛,制约因素大幅度降低。
在魏孛看来,量化对冲基金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两点:第一,相对主动基金,量化对冲基金在数量和类型上都太少。“每年都有主动基金因为自身长期管理能力或押对市场beta成为爆款,量化对冲基金由于数量和多样性的限制,从概率上就不容易出爆款。”
第二,由于国内市场有效性依然不及海外成熟市场,主动管理确实能带来较强的alpha,而在量化相对擅长的指数化投资领域,吸引力便显得没有那么强。
“所以,未来量化公募的发展前景一方面在于投资者教育,尤其开发机构投资者的配置需求,另一方面在于主动量化,而不拘泥于对某个指数的跟踪和增强。” 魏孛表示。
此外,上述几位基金经理普遍认为,量化对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已近十年,由于对冲基金策略比较复杂,早期此类产品持有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但随着近几年对冲产品良好的业绩表现和风险收益比,除了机构,散户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
统计显示,随着量化对冲基金规模增长,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也在明显增加。以海富通阿尔法对冲为例,截至6月底,该基金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不足20%,但持有人户数已突破20万户,达到21.81万户,为同类产品中最多。汇添富绝对收益策略的持有人户数也超过了10万户,二季度末该基金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接近60%。
未来策略容量或扩大
中性对冲产品成长空间可期
相对而言,过往几年,私募量化对冲得到了更快发展,如今市场上已出现多家管理规模过百亿的量化对冲私募。
对此,杜晓海表示,私募对冲操作灵活,因此抓住了高频策略的红利期,发展迅速。但随着规模的扩大,私募产品的表现也呈现出一定差异。“私募主要走高频路线,对冲手段更为丰富,策略也更多样化。公募产品则主要利用专业研究团队方面的优势,采用基本面策略为主的低频对冲策略。”
魏孛认为,由于国内市场有效性不及海外成熟市场,理论上可以获取较高alpha,量化对冲策略可以在较小风险下,获得较大绝对收益,这是中国量化私募能够大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比而言,公募量化对冲运作限制较多。首先,只能使用套保对冲,从而决定了选股范围只能是指数成份股,而选股的宽度和超额收益直接相关,因此,公募超额收益的获取比私募困难;第二,多头暴露有限制,同时不能有空头暴露,这就使得市场趋势明显时,不能通过暴露beta来获取收益;第三,对于同一只股票,限制同一天内卖出昨日持仓买入今日新持仓的操作,使得日内t+0交易无法实现;第四,限制了融券和swap等交易,对冲方式单一,资金利用率不足。”
在魏孛看来,公募量化对冲主要还是以控制风险为主,这也意味着限制了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而私募相对更为灵活,限制较少,需要投资者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对于量化对冲产品未来的成长空间,杜晓海称,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上百亿的私募和公募产品。随着期权、融资融券,以及更多期货品种的出现,对冲类策略的容量会进一步扩大。
“目前对冲产品相比而言,在公募基金中占比很小,并且现在优质资产的估值也并不算低,股票市场的波动其实会维持在偏高的水平,同时银行理财类资产收益正逐渐下降,对冲掉市场波动的中性对冲产品预期成长空间比较大。”上述北京量化基金经理表示。
责任编辑:逯文云
11月27日听富国兴证财富基金大咖说:消费与新能源投资价值几何?如何把握虎年投资机遇?
2021-11-2713:30:00富国基金陈杰、郭君平、民生证券姚启璠:消费与新能源投资价值几何?2021-11-2714:00:00兴证财富2022年投资策略云上峰会:拥抱全球资管巨头,聚焦虎年投资机遇责任编辑:李维嘉0000“明星基金经理”拥趸退潮调查:持有人开始用脚投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年初不少基金公司借助市场风口进行强势的持续营销,带来了不少持有人增量,但如今基金业绩表现不佳,正在面临持有人“用脚投票”。以今年以来截至6月30日规模增长超过20亿的主动权益基金(基金成立日期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为例,共有银河和美生活、鹏华弘康A/C、海富通股票、广发趋势优选A/C共6只(分份额统计)基金,今年以来截至9月16日的回报尚不足10%。0000聚焦新型投资风口 博时招商蛇口产业园REIT今日正式在深交所上市
2021年6月21日,首批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单产业园区公募REITs项目的“博时招商蛇口产业园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产品代码180101;产品简称“蛇口产园”;以下简称“博时招商蛇口产业园REIT”)正式在深交所上市,意味着这一投资风口迎来场内新工具,也为看准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机遇的投资者提供了交易便捷的投资利器。0000前7个月基金业绩收官:权益基金平均涨幅超33% 最高大赚99.57%
记者王晗7月份以来,A股市场犹如坐上过山车——沪指从6月末3000点下方在短短6个交易日内一跃至3400点,7月后半段则进入宽幅震荡模式。受益于7月上旬A股迅猛上涨,截至7月30日,今年以来,沪指、深证成指分别大涨7.76%、29.11%,创业板指更是达到52.58%的涨幅。0000百亿基金经理已达50人:一人管千亿不是梦? 狂飙突进
华南一家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则称,更好对持有人负责。而从整个基金发行历史来看,显然仅2015年全年数量超过今年,引导投资者短期交易的现象,“百亿俱乐部”的基金经理数量还在增加。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