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玻璃价格飙涨 组件龙头“拿不到货”联袂发声
原标题:光伏玻璃价格飙涨 组件龙头“拿不到货”联袂发声
光伏玻璃正成为今年四季度光伏产业链上“最靓的仔”,根据PV InfoLink上周三给出的最新报价,3.2mm及2.0mm镀膜光伏玻璃的周涨幅双双超过10%,其中,前者涨幅为10.8%、后者高达17.9%,均价则分别达到了41元/平方米和33元/平方米。
光伏玻璃价格的连续跳涨让该行业的两家头部供应商备受追捧,产能第一的信义光能(00968.HK)年内最大涨幅达到284%,产能第二的福莱特玻璃(06865.HK)年内最大涨幅达到了562%,而与其对应的A股福莱特(601865)年内最大涨幅为369%,
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光伏玻璃的涨价让组件厂商苦不堪言。“光伏有全球竞争力,增长有潜力,但是没想到今年被玻璃掐了脖子。“一家组件出货量排名前五的企业人士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说。
对于组件厂商而言,甚至到了加价也拿不到货的地步,这给装机需求本就十分旺盛的四季度平添了很大的障碍。11月3日,晶科、隆基等六家组件厂商发布联合倡议书,呼吁有关部门解决光伏玻璃短缺问题,直指光伏玻璃产能扩张限制等核心问题。
六家组件企业
发起联合倡议
在联合倡议书的落款名单中,倡议企业包含东方日升(300181)、晶澳科技(002459)、晶科能源有限公司、隆基股份(601012)、天合光能(688599)和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以下合称“六家企业”)。
六家企业表示,2020年是光伏产业发展极为特殊的一年,疫情肆虐、延期复工、630抢装等让光伏市场历尽波折。但光伏产业发展一片向好,组件需求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提出支持绿色发展,“十四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持续减少。
但是,在行业发展积极向好的背景下,当前产业链上游的玻璃产能却面临严重短缺,已严重影响到光伏组件的生产和交付能力。在中国式年底抢装潮中,供需失衡直接带来的问题便是玻璃价格的快速跳涨,3.2mm的玻璃每平米均价从今年7月至今涨幅已超过100%,玻璃供应和价格“失控”直接影响到组件制造企业的正常生产。
在六家企业看来,光伏玻璃的短缺已经令整个产业陷入“困局”。“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名片,玻璃短缺导致不少海外订单同样难以交付,影响企业乃至国家声誉。当前的光伏产业却恰恰因为玻璃产能短缺造成整个产业链的减产,甚至停产。”
在倡议书中,六家企业提出了四条建议,一是玻璃产能的严重短缺使组件企业的排产、出货面临严重危机,目前企业正在积极协调资源,竭尽全力“保供应”。在此特殊时期,恳请国家相关部门能考虑给光伏市场年终“抢装潮”降温,引导项目有序推进。
二是对于当前组件供应的严峻局势,光伏组件企业目前身陷困境,实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玻璃产能严重“掉队”,组件总供应量严重不足,光伏组件企业已普遍出现大规模的交付延期现象,希望电站投资企业能充分理解当前局面,并积极做好应对,避免或降低因错过并网截止日带来的损失。
三是作为光伏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产业链上下游此时应携手并进、共克时艰,上游的玻璃厂商更应主动作为、积极作为,与下游组件企业一起全力保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始终以可持续发展的视野去维持光伏市场健康发展。
四是对于当前的困境,玻璃行业的产能瓶颈是组件供应“告急”的直接诱因。希望国家充分考虑目前行业面临的紧迫局势,放开对光伏玻璃产能扩张的限制。
记者注意到,上述六家企业均为全球排名前十的组件供应商。PV InfoLink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晶科、隆基股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阿斯特霸占了组件出货量前五的席次,东方日升居于第七位。
业内企盼调整
光伏玻璃产能置换政策
“关于光伏玻璃,今年的供应是偏紧的,主要是由于双玻组件的占比在提升,同时,组件产能提升比较快,但光伏玻璃的新建产能周期比较长,还受到玻璃限额的限制,也没有新批的指标,这就造成了供应紧缺的情况。”上述六家企业之一的人士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说。
在记者采访中,对于光伏玻璃短缺的情况,组件厂商人士也是众说纷纭,各有侧重。有的向记者表示“当前政策限制比较严重,玻璃厂也只能涨价”,有的则表示“涨价不光是影响组件厂上的成本,现在玻璃供货延迟,有钱也买不到货”。
卓创资讯分析师王帅在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已披露的扩产计划,2021年大概率会新增9400t/d的光伏玻璃产能,2022年的新增产能有望达到9550t/d。“目前,光伏玻璃的日产量为28060吨,如果未来两年的新扩产线能够按计划顺利点火,产能增幅还是比较可观。”
王帅特别强调了新扩产线“顺利点火“的重要性,这意味着新产线必须拿到产能置换指标才能生产,从而形成有效市场供给。“一般而言,企业必须先拿到置换指标才能建设新产线,但在一些产业聚集省份,也存在先行建设的情况,这就给未来能否‘顺利点火’增添了不确定性。”
近日,工信部对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进行了回复,而该建议的核心就是有关“光伏玻璃行业实施产能置换。”
工信部在回复中表示,平板玻璃是产能过剩的重点行业,《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均明确,平板玻璃行业严禁新上扩大产能项目,确有必要新上的必须实施产能置换,根据不同项目情况开展减量或等量置换。
光伏玻璃是平板玻璃的一种,平板玻璃原片制造按照工艺方法分为浮法和压延法,其中压延法玻璃原片主要用于光伏玻璃。工信部认为,按照现行的产能置换政策,新上光伏玻璃项目也必须开展产能置换,这一政策对于促进近年来光伏玻璃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光伏玻璃熔窑52座,日熔量2.75万吨,产能利用率84%,国内产能约占全球产能的90%。工信部认为,现有光伏玻璃产能可以满足全球光伏产业市场需求,行业运行整体良好;同时,实践证明,允许合法合规开展产能置换新建光伏玻璃项目,不仅有助于行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也有助于推动整个玻璃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
工信部表示,将统筹考虑光伏玻璃市场需求、产能现状和发展趋势,对相关政策进行认真研究,在修订《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时统筹考虑;将继续支持光伏玻璃行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更好发挥产业配套功能,满足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
10月28日,工信部原材料司召开了修订《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研讨会。此次会议提出,产能置换办法的修订,将更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进一步明晰各项具体要求,规范产能置换操作程序。
对于当前困扰光伏玻璃发展的产能置换政策,业内也不乏乐观声音。一位组件厂商人士告诉记者,“玻璃协会已经跟发改委沟通过一轮了,现在光伏企业也集体发声。玻璃行业过剩的概念要改一改了,现在产业政策没跟上产业变化,相信未来还是会调整的。”
据报道,有关部门正在统筹考虑光伏玻璃市场需求、产能现状和发展趋势,着手三项工作改善供求平衡:一是加强光伏玻璃供应保障;二是对光伏玻璃产能置换实行差别化政策;三是防止产生新的产能过剩。
被指强行要求快车司机跑高峰单致疲劳驾驶,滴滴回应:会调研
“中国之声”微信公号9月19日消息,近日,有多位海南三亚的网约车司机向中国之声反映说,8月中旬以来,滴滴平台修改了快车司机口碑值的评判标准,按照新的算法,司机们每个月大约需要完成180到200个高峰单才能完成任务,平均到每天则需要在高峰时段至少完成6单。一旦拿不到满分,口碑值就会下降,下个月平台派单会随之锐减。0000杭州:数字化金融平台为小微企业撮合融资超千亿元
新华社杭州7月7日电(记者吕昂)“不试不知道,现在小企业申请贷款果然变方便了。”浙江宝世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日前通过“杭州e融”平台在线申请“小微e贷”,短短5分钟就申请到30万元信用贷款,便捷高效的办贷体验不同于以往的“资料多、手续烦”,让他颇为惊喜。开启一片市场新蓝海? 外企纷纷抢滩中国人造肉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国内人造肉企业抢在海外成熟的人造肉企业进驻中国之前面向市场推出了人造肉产品,但BeyondMeat与百胜集团的合作标志着海外人造肉企业正开始逐步抢滩登陆中国市场,国内人造肉企业能否发挥本土优势,抵挡海外企业的冲击守住本土市场,但其第二款人造肉产品“麻辣牛肉棒”则是与美国杜邦公司合作研发与频频和中国企业联手的杜邦一样。还有待进一步观望。0000市场监管总局有条件批准AMD收购赛灵思背后:推进芯片在中国公平销售!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江月上海报道如果两家美国公司合并后,对关键的芯片技术产生集中效果,形成排他性竞争影响,那么中国需要正告他们:中国必须维护市场公平。1月2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批准美国超威半导体(AMD)收购美国赛灵思(Xilinx)的公告。这项交割金额高达350亿美元、涉及两大芯片龙头的合并交易,已经持续超过1年,因为或将加剧芯片领域的垄断,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0000别了佳能相机!珠海工厂正式停产,有员工工资八年没涨,供应商都不待见
来源:时代财经作者:徐丹珠海佳能的停摆并不意味着佳能单反业务的停摆。1月12日,一封佳能珠海有限公司(下称珠海佳能)致全体员工的公告显示,佳能正式停止在中国大陆的相机生产。“因近年来全球照相机市场急剧萎缩,及新冠肺炎病毒长期肆虐,公司经营面临空前困难,虽经公司及各位员工共同努力,却依然未能扭转困局,总部不得不对集团经营架构进行调整,经慎重研究,作出艰难决定:终止公司生产。”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