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臻至债基募集失败 全年募集失败基金增加到了19只
原标题:首只FOF募集失败!
中国基金报记者李树超
爆款基金层出不穷,也有基金募集失败,基金发行市场分化鲜明。进入11月份以来,又有两只基金发行失败,其中一只为基金中基金(FOF);全年募集失败基金的数量也增加到了19只。
首只FOF募集失败
债券型基金占主流
东兴证券近日公告称,旗下东兴臻至债券型基金于今年7月13日开始募集,到10月12日募集期满,未能满足基金备案条件,基金合同未能生效。按照该基金的合同约定,基金募集份额总额不少于2亿份,金额不少于2亿元且认购人数不少于200人,基金达到备案条件。
根据记者的统计,今年已经有16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9只基金募集失败。从基金类型看,12只为债券型基金、当中的10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2只为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还有6只混合型基金和1只指数型基金。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债券市场调整,投资人体验不佳,是债基发行遇冷甚至募集失败的重要原因;另外,今年权益市场火热,更加凸显了债券型基金以及FOF产品的收益缺乏竞争力,也影响了产品的发行热度。
北京一家中型公募市场部人士表示,今年权益市场火热,债市表现相对黯淡,一些缺乏历史业绩、渠道能力不够强的基金公司发行新债基时面临相当大的困难。上周出现公募FOF募集失败,由于FOF产品主打资产配置概念,产品在仓位等设计上更偏稳健,在今年权益市场火热的环境下,公募FOF的业绩表现不易受到投资者的认同,影响了新基金募集。另外,一些机构定制类产品遇到资金突然发生变化,也就导致发行失败。
沪上一位银行系公募固收部投资负责人认为,今年债基募集失败的较多,一是因为4月以来债市回调明显,债券型新基金发行遇冷,3个月都没能达到2亿份的条件;二是债券型基金的目标客群主要为机构投资者,对基金公司的固收类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有较高要求,缺乏机构资金的支持,产品也可能募集失败。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1月6日,中债总财富(总值)指数从4月末的高点回调3.02%,结束了2018年初以来延续两年半的债牛行情。债券基金在5、6月间收益率大面积告负,债券型新基金发行也陷入低迷。
统计显示,截至11月9日,2020年发行失败的基金数量已经达到19只;2017年~2019年每年发行失败的基金数量分别为8只、33只和20只。
中小公募募集更困难
除了市场因素的影响外,从基金公司角度看,16家有产品发行失败的基金公司中,中小公司居多。其中2家公司三季报管理规模低于10亿,4家基金管理人最新管理规模不到100亿。公司管理规模偏小,叠加新基金募集失败,中小公司熊市低迷,牛市掉队,在产品布局上可谓举步维艰。
“在基金行业内卷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资源在以各种方式向头部基金公司集中。中小公司在市场拓展、产品布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面临较大挑战。”北京一位基金研究人士注意到,募集失败的基金公司中,多数渠道销售能力欠佳,基金经理的长期业绩缺乏亮点;同时有无法获得机构资金的支持。
这位基金研究人士建议,作为中小基金公司,可以通过提升投资业绩,开展特色化管理等方式,在竞争激烈的基金行业占据一席之地。同时,他建议,从政策侧面对“中、小、新”基金公司予以扶持,因为基金行业的未来不仅仅在于少数的几家头部公司,只有各类市场风格和投研特色的基金公司“百花齐放”,才能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差异化资产管理需求。
北京上述中型公募市场部人士也认为,在行业资源加速向龙头公司集中的趋势下,中小基金公司的品牌影响力、渠道积累、销售能力等多方面都处于弱势,新基金不能成功募集的情况还可能越来越多。
针对这种情况,该市场部人士表示,中小公司还是要集中力量打造自己的核心优势,对市场趋势做好前瞻性布局,保持初心,聚焦投研能力,聚焦业绩积累,注重人才培养等。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捷径可走,如果投入得当,方向正确且持续,还是能够突破困局,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逯文云
视频|杨爱斌:市场风格转换不会一蹴而就 接下来几个月非常关键
{video=1}10月20日鹏扬基金创始人兼总经理杨爱斌直播,分享主题:如何看待四季度及2021年市场机会?>>>查看视频杨爱斌表示,今年以来,与受到政策支持的景气度较高的成长类风格股票一直领涨市场,而与宏观经济关联度比较高的偏价值、偏周期的股票,严重落后市场。目前市场成长和价值估值的偏离度达到了历史极致水平。0000重磅ETF上市!“沪深300 Pro Max”登陆上交所,主动型ETF场内交易时代正式开启!
券商中国当前规模最大的增强型ETF今日上市!近日,首批增强型ETF陆续成立并计划上市。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同类型的ETF来说,规模越大往往意味着交易性和流动性也会越好,基金可能受到的流动性冲击也更低。所以,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专业人士往往建议投资者优先考虑规模更大、流动性更好的产品。0000中庚基金丘栋荣:对A股后续机会和价值保持较为积极看法
近年来,“炒股不如买基”在投资圈逐渐达成共识。以今年市场为例,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截至8月7日,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2.89%、31.46%,均超过同期沪深300、上证指数等指数涨幅。甚至有一些基金凭借专业的投资管理能力,获得了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0001大咖面对面丨姚卫巍:A股再度调整 投资需要这样
A股在持续盘整了一段时间之后,近期再度出现较快调整,专家如何看?短期市场行情分布比较乱而且持续性较差,主要原因是什么?本期大咖面对面,我们邀请到浦银安盛睿和优选FOF基金的基金经理姚卫巍老师,为我们解码A股的长期机会。Q近期市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盘整之后,出现了一个较快的调整,像上周前两个交易日,市场的跌幅较大,上周四出现了一个稍微回暖的态势,但是大家的情绪面还是没起来,您对这个是怎么看待的?0000李一梅: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有系统性思维、中长期思维
8月13日,由新浪财经举办的线上“碳中和高峰论坛”重磅开幕,本次峰会邀请了来自监管层、学界、资金方、研究机构的大佬,在金融市场的范畴内,讨论碳中和这一主题,引导上市公司做好碳中和时代的信息披露和生产安排。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从资产管理从业者的角度分享对碳中和背后时代大环境的思考,并谈到碳中和带来的投资机会以及华夏基金为此做出的贡献。0000